庆元三年,十二月中。
初雪过后,宫殿的琉璃瓦上堆了一层厚厚的积雪,放眼望去,整个紫禁城像裹了银妆,倒也美得别致。
一阵寒风呼啸而过,凛冽刺骨,凉气儿顺着领口往里钻。苏言瑟缩下,不由感叹这没有暖气的寒冬,实在是难熬。她叹息着,不禁将手往袖子里揣了揣,快步往敬事房走去。
跨过外院门槛儿,小李子疾步迎了上来:“苏公公,您可回来了。”
说着面上难掩焦急,似乎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心里没有一点儿注意。
也是,不过半大的孩子,满打满算也才十四五岁,放到现代还在上小学,哪会像现在谨小慎微,生怕开罪主子,性命不保。
苏言脚步没停,往东边踏踏里走去,闻言问道:“伤势如何?”
小李子哭丧着脸,没经过大事儿,这次显然是吓坏了:“整整三十大板,屁股都打烂了,血肉模糊的,小的都不敢看。”
苏言蹙了下眉头,想起日中在敬事房外探头探脑的小宫女,心中已有了计较。她没再说话,只是脚步加快朝着他坦儿走去。
小李子跟在后面,心里把大他五岁的苏言当成了主心骨。
走到东屋,还未推开门,便听见里面一声接一声哎呦声,出口的尾音发着颤儿。
周福海听见门口动静,抬头看过来,见到她,还下意识地遮了遮烂掉的屁股。
苏言摆手,并不在意:“您老快别遮了,咱俩儿不用讲究这个。”
周福海也是真疼,听她说完,没强求,似乎是见到信任的心腹,才小声抱怨了句:“疼死咱家了。”
苏言走近,往里朝周福海的屁股看了眼,又红又肿,已经看不见白皮,几处还在往外面冒着血,却也不像小李子说的那样严重。
她以为那小子又夸张了,问道:“圣上赏了三十大板?”
周福海吸了一口气,缓了那劲儿,才慢慢道:“可不三十大板,一下不差。”
苏言明白了,这是行刑的太监留了情面,周福海毕竟是四品敬事房大总管,不仅统领所有太监,还掌管着各宫小主的绿头牌,连各宫嫔妃都要给几分薄面,不敢轻易开罪,更别说那些小喽啰。而且在宫里当差时间长了,哪个不是人精,拿捏好力度,应付了事,顺便卖周福海一个人情,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之。
周福海也知道自己今天捡了一条命,有气无力叹道:“今儿差点儿去见了祖宗。”
小李子一听哭了起来,小手抹着泪。
周福海呵斥了句:“咱家还没死呢,哭什么,嘶…”
小李子赶紧擦干泪:“小的不哭,小的不哭。”
苏言去角落里的抽屉翻出上次主子赏的金创药粉,走回来,脱掉靴子,上里床榻,对着小李子说了句:“这里交给我,你出去忙吧。”
小李子点了点头,出门去了。
苏言揭开药瓶盖,看着伤口,轻声:“您老忍着点疼。”
说完,为了分散周福海注意力,又说:“小李子关心您嘞。”
苏言挺喜欢小李子,为人老实忠诚。
周福海嘶了声,咬紧牙根:“我知道。”
将伤口铺满药粉,苏言盖上盖子,说了句:“这行刑的太监力度算轻了。”
周福海哪能不知道,今天但凡换个受罚太监,小命算是交代给了养心殿:“我也没想到万岁爷记性这么好。”
苏言下塌,将药瓶收了起来,走回来,强调道:“那是玫嫔触犯了圣上的大忌,残害皇嗣。”
他们这些做奴才的,对于宫里的情况最是了解,当今圣上二十有七,至今已登基三载。
在皇家除了朝政,最要紧的便是绵延子嗣。
可当今圣上是个勤勉的好皇帝,早晚忙于朝政,并不热衷翻牌子。所以,登基三年,后宫也没添小皇子小公主。
唯有一位皇子,两位公主,也是尚在潜邸时所生。
如今,容贵人好不容易有了身孕,这可是皇帝登基后第一个孩子,尊贵非常。
皇上看重这个孩子,可这玫嫔倒好,仗着娘家得势,平时骄横无理也罢,还嫉妒同在一宫的容贵人,先怀了子嗣。
竟在皇帝走后,罚其跪在宫门前,天寒地冻,加上那容贵人胎还不稳,这一跪,容贵人差点小产。
皇上勃然大怒,那玫嫔若不是辅国大将军的嫡次女,这次免不了褫夺封号,贬降位份。
现如今,也不过是撤其绿头牌一个月,抄录佛经百遍以示惩罚。
苏言觉得这都便宜她了,可周福海竟敢不到一月,就将玫嫔绿头牌上了银盘,胆子未免太大了。
难怪惹怒了皇上。
周福海也是悔不当初,上了止疼药,伤口不再疼痛难耐。跟苏言也不藏着掖着,说了起来:“那玫嫔差人过来说了几次,你也知道那玫嫔父亲什么身份,大将军,御前的红人,玫嫔复宠那不是早晚的事儿,我何不顺水推舟送个人情,且距离一个月期限只剩两天,圣上哪能记得那么清楚,哪里知道……”
在后宫之中,女子得圣宠尤为重要,而娘家有势也是争宠的一把利器,所以这玫嫔才会铤而走险。
可在苏言看来,这玫嫔却是有些没脑子,眼见一个月期限就要到了,再着急还差这一两天,何必惹眼,落了一身骚。
至于周福海,人精一样聪明的人之所以会这样做,苏言倒是能猜到个一两分。
周福海曾提过,他是如何当上这敬事房大总管。
在如今的太后还是德妃时,被先帝其他嫔妃陷害栽赃之时做了不在场证明,让其幸免于难,从而被太后挂记于心。
于是两年后,承乾帝登基,生母德妃顺理成章的成为太后,指明周福海成为新任敬事房太监总管。
原身苏言也是在这时候进的宫。
周福海在这方面得了大大的好处,以为讨好得势的后妃才能站的更稳,殊不知,小聪明用错了地方,承乾帝不是先帝,玫嫔也非德妃,不可同日而语。
苏言接过话音:“哪知惹怒了圣上,换来一顿毒打。”
周福海这事虽然做的不高明,但事情已经发生了,苏言不会多说什么。他也知道周福海心里懊悔的很,说多了,他心里更不得劲。
而且她如今的好日子,也全都是紧抱周福海大腿换来了,她很清楚,没有周福海,她还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里待着了。
周福海叹气:“谁说不是呢,挨打都是次要的,这次肯定在皇上面前下了眼,落了不是。”
苏言看周福海嘴唇干裂,走到桌上倒了一盏热茶,走回来,伺候他喝下:“皇上还是太子时机敏聪慧,先帝不止一次夸当今圣上聪明过人,过目不忘,您竟敢虎嘴儿上拔毛,胆太大了,以后这事咱可别干了,玫嫔再不高兴,也不敢对你怎么样,但皇上不一样,他才是紫禁城真正的主人。”
还有一话,苏言没说。
纵观历史,凡是母家手握兵权的妃嫔,极少有好下场。
只因,皇帝忌惮。
且这玫嫔骄横,下场很难说,所以做奴才要想不被牵连惟有敬而远之。
“我晓得。”周福海知道苏言真正关心他,才会絮絮叨叨,换作别人,巴不得他早死,敬事房总管,这是红差儿,他这个位置一旦空出来,哪个太监不想坐上来。
他忍不住叹道:“皇上这次明显恼了玫嫔,过了小一个月还在气头上,看样子,这玫嫔复宠一时半会儿,费劲哟。”
苏言倒觉得给玫嫔点儿教训挺好,她对玫嫔没啥好印象,玫嫔恃宠生娇,骄横无理,视底层奴才的命如草芥,曾经她目睹过,玫嫔因为一点儿小事,将伺候她的奴婢活活打死,简直蛇蝎心肠。
可周福海却认为没什么,在宫里,奴才的命不值钱儿,主子要你今天死,阎王爷都不敢留你到明天。
尤其是太监,宫女的日子还能有些盼头,年满二十五岁还能放出宫去,与家人团聚,或嫁人生子,可他们这些太监,一辈子都得落在这儿紫禁城里,到老到死。
苏言将茶盏放回桌子上,没继续这个话茬子:“这金创药粉是主子赏的好东西,止疼化瘀都是极好的。”
周福海静静感受了下,确实没有那么疼了:“是好东西,现在没方才疼起来要人命的劲儿了。”
苏言再次朝伤口觑了一眼,猜测这药里应该是有止疼的成分,药效去了,还是会疼:“夜里,疼了,使唤我起来,再给您老上药。”
周福海应了声,片时,没话找话地提起了差使,状似无意地问:“最近都忙些什么?”
“能忙什么,无外乎那点差事。”苏言平日里的工作就是负责管理宫中太监,负责太监的甄别、补调、罚赏。
说着,苏言想起一事,道:“养心殿的孙公公年纪大了,圣上念他半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特准他出宫养老。”
周福海点点头,他知道此事。
“这孙公公退了,他的位置便空了出来,总需要有人顶上。”苏言思考,“这御前侍候的太监不比其他,总得挑个聪明伶俐还识时务的利落人。”
苏言头脑里把熟识的太监过了个遍,没有找到一个顺意的,她收回思绪想问问周福海的意思。
一转头,便瞧见后者正盯着她的脸猛瞧,那表情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
苏言被盯得发慌,低声问:“您老儿这么看我做什么?”
起初周福海没听见,苏言提高嗓音又问了一遍。
他才啊一声,回了神。
只是目光没有移动半分。他瞧着烛光里一张漂亮的脸蛋,面皮儿上,没有一点瑕疵,嫩的仿佛能掐出水儿,多好的一副模样,比起那以美貌名满京城的宫妃娘娘更盛,可惜喽。
她这辈子要想活命都得顶着太监的身份,除非……
初雪过后,宫殿的琉璃瓦上堆了一层厚厚的积雪,放眼望去,整个紫禁城像裹了银妆,倒也美得别致。
一阵寒风呼啸而过,凛冽刺骨,凉气儿顺着领口往里钻。苏言瑟缩下,不由感叹这没有暖气的寒冬,实在是难熬。她叹息着,不禁将手往袖子里揣了揣,快步往敬事房走去。
跨过外院门槛儿,小李子疾步迎了上来:“苏公公,您可回来了。”
说着面上难掩焦急,似乎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心里没有一点儿注意。
也是,不过半大的孩子,满打满算也才十四五岁,放到现代还在上小学,哪会像现在谨小慎微,生怕开罪主子,性命不保。
苏言脚步没停,往东边踏踏里走去,闻言问道:“伤势如何?”
小李子哭丧着脸,没经过大事儿,这次显然是吓坏了:“整整三十大板,屁股都打烂了,血肉模糊的,小的都不敢看。”
苏言蹙了下眉头,想起日中在敬事房外探头探脑的小宫女,心中已有了计较。她没再说话,只是脚步加快朝着他坦儿走去。
小李子跟在后面,心里把大他五岁的苏言当成了主心骨。
走到东屋,还未推开门,便听见里面一声接一声哎呦声,出口的尾音发着颤儿。
周福海听见门口动静,抬头看过来,见到她,还下意识地遮了遮烂掉的屁股。
苏言摆手,并不在意:“您老快别遮了,咱俩儿不用讲究这个。”
周福海也是真疼,听她说完,没强求,似乎是见到信任的心腹,才小声抱怨了句:“疼死咱家了。”
苏言走近,往里朝周福海的屁股看了眼,又红又肿,已经看不见白皮,几处还在往外面冒着血,却也不像小李子说的那样严重。
她以为那小子又夸张了,问道:“圣上赏了三十大板?”
周福海吸了一口气,缓了那劲儿,才慢慢道:“可不三十大板,一下不差。”
苏言明白了,这是行刑的太监留了情面,周福海毕竟是四品敬事房大总管,不仅统领所有太监,还掌管着各宫小主的绿头牌,连各宫嫔妃都要给几分薄面,不敢轻易开罪,更别说那些小喽啰。而且在宫里当差时间长了,哪个不是人精,拿捏好力度,应付了事,顺便卖周福海一个人情,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之。
周福海也知道自己今天捡了一条命,有气无力叹道:“今儿差点儿去见了祖宗。”
小李子一听哭了起来,小手抹着泪。
周福海呵斥了句:“咱家还没死呢,哭什么,嘶…”
小李子赶紧擦干泪:“小的不哭,小的不哭。”
苏言去角落里的抽屉翻出上次主子赏的金创药粉,走回来,脱掉靴子,上里床榻,对着小李子说了句:“这里交给我,你出去忙吧。”
小李子点了点头,出门去了。
苏言揭开药瓶盖,看着伤口,轻声:“您老忍着点疼。”
说完,为了分散周福海注意力,又说:“小李子关心您嘞。”
苏言挺喜欢小李子,为人老实忠诚。
周福海嘶了声,咬紧牙根:“我知道。”
将伤口铺满药粉,苏言盖上盖子,说了句:“这行刑的太监力度算轻了。”
周福海哪能不知道,今天但凡换个受罚太监,小命算是交代给了养心殿:“我也没想到万岁爷记性这么好。”
苏言下塌,将药瓶收了起来,走回来,强调道:“那是玫嫔触犯了圣上的大忌,残害皇嗣。”
他们这些做奴才的,对于宫里的情况最是了解,当今圣上二十有七,至今已登基三载。
在皇家除了朝政,最要紧的便是绵延子嗣。
可当今圣上是个勤勉的好皇帝,早晚忙于朝政,并不热衷翻牌子。所以,登基三年,后宫也没添小皇子小公主。
唯有一位皇子,两位公主,也是尚在潜邸时所生。
如今,容贵人好不容易有了身孕,这可是皇帝登基后第一个孩子,尊贵非常。
皇上看重这个孩子,可这玫嫔倒好,仗着娘家得势,平时骄横无理也罢,还嫉妒同在一宫的容贵人,先怀了子嗣。
竟在皇帝走后,罚其跪在宫门前,天寒地冻,加上那容贵人胎还不稳,这一跪,容贵人差点小产。
皇上勃然大怒,那玫嫔若不是辅国大将军的嫡次女,这次免不了褫夺封号,贬降位份。
现如今,也不过是撤其绿头牌一个月,抄录佛经百遍以示惩罚。
苏言觉得这都便宜她了,可周福海竟敢不到一月,就将玫嫔绿头牌上了银盘,胆子未免太大了。
难怪惹怒了皇上。
周福海也是悔不当初,上了止疼药,伤口不再疼痛难耐。跟苏言也不藏着掖着,说了起来:“那玫嫔差人过来说了几次,你也知道那玫嫔父亲什么身份,大将军,御前的红人,玫嫔复宠那不是早晚的事儿,我何不顺水推舟送个人情,且距离一个月期限只剩两天,圣上哪能记得那么清楚,哪里知道……”
在后宫之中,女子得圣宠尤为重要,而娘家有势也是争宠的一把利器,所以这玫嫔才会铤而走险。
可在苏言看来,这玫嫔却是有些没脑子,眼见一个月期限就要到了,再着急还差这一两天,何必惹眼,落了一身骚。
至于周福海,人精一样聪明的人之所以会这样做,苏言倒是能猜到个一两分。
周福海曾提过,他是如何当上这敬事房大总管。
在如今的太后还是德妃时,被先帝其他嫔妃陷害栽赃之时做了不在场证明,让其幸免于难,从而被太后挂记于心。
于是两年后,承乾帝登基,生母德妃顺理成章的成为太后,指明周福海成为新任敬事房太监总管。
原身苏言也是在这时候进的宫。
周福海在这方面得了大大的好处,以为讨好得势的后妃才能站的更稳,殊不知,小聪明用错了地方,承乾帝不是先帝,玫嫔也非德妃,不可同日而语。
苏言接过话音:“哪知惹怒了圣上,换来一顿毒打。”
周福海这事虽然做的不高明,但事情已经发生了,苏言不会多说什么。他也知道周福海心里懊悔的很,说多了,他心里更不得劲。
而且她如今的好日子,也全都是紧抱周福海大腿换来了,她很清楚,没有周福海,她还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里待着了。
周福海叹气:“谁说不是呢,挨打都是次要的,这次肯定在皇上面前下了眼,落了不是。”
苏言看周福海嘴唇干裂,走到桌上倒了一盏热茶,走回来,伺候他喝下:“皇上还是太子时机敏聪慧,先帝不止一次夸当今圣上聪明过人,过目不忘,您竟敢虎嘴儿上拔毛,胆太大了,以后这事咱可别干了,玫嫔再不高兴,也不敢对你怎么样,但皇上不一样,他才是紫禁城真正的主人。”
还有一话,苏言没说。
纵观历史,凡是母家手握兵权的妃嫔,极少有好下场。
只因,皇帝忌惮。
且这玫嫔骄横,下场很难说,所以做奴才要想不被牵连惟有敬而远之。
“我晓得。”周福海知道苏言真正关心他,才会絮絮叨叨,换作别人,巴不得他早死,敬事房总管,这是红差儿,他这个位置一旦空出来,哪个太监不想坐上来。
他忍不住叹道:“皇上这次明显恼了玫嫔,过了小一个月还在气头上,看样子,这玫嫔复宠一时半会儿,费劲哟。”
苏言倒觉得给玫嫔点儿教训挺好,她对玫嫔没啥好印象,玫嫔恃宠生娇,骄横无理,视底层奴才的命如草芥,曾经她目睹过,玫嫔因为一点儿小事,将伺候她的奴婢活活打死,简直蛇蝎心肠。
可周福海却认为没什么,在宫里,奴才的命不值钱儿,主子要你今天死,阎王爷都不敢留你到明天。
尤其是太监,宫女的日子还能有些盼头,年满二十五岁还能放出宫去,与家人团聚,或嫁人生子,可他们这些太监,一辈子都得落在这儿紫禁城里,到老到死。
苏言将茶盏放回桌子上,没继续这个话茬子:“这金创药粉是主子赏的好东西,止疼化瘀都是极好的。”
周福海静静感受了下,确实没有那么疼了:“是好东西,现在没方才疼起来要人命的劲儿了。”
苏言再次朝伤口觑了一眼,猜测这药里应该是有止疼的成分,药效去了,还是会疼:“夜里,疼了,使唤我起来,再给您老上药。”
周福海应了声,片时,没话找话地提起了差使,状似无意地问:“最近都忙些什么?”
“能忙什么,无外乎那点差事。”苏言平日里的工作就是负责管理宫中太监,负责太监的甄别、补调、罚赏。
说着,苏言想起一事,道:“养心殿的孙公公年纪大了,圣上念他半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特准他出宫养老。”
周福海点点头,他知道此事。
“这孙公公退了,他的位置便空了出来,总需要有人顶上。”苏言思考,“这御前侍候的太监不比其他,总得挑个聪明伶俐还识时务的利落人。”
苏言头脑里把熟识的太监过了个遍,没有找到一个顺意的,她收回思绪想问问周福海的意思。
一转头,便瞧见后者正盯着她的脸猛瞧,那表情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
苏言被盯得发慌,低声问:“您老儿这么看我做什么?”
起初周福海没听见,苏言提高嗓音又问了一遍。
他才啊一声,回了神。
只是目光没有移动半分。他瞧着烛光里一张漂亮的脸蛋,面皮儿上,没有一点瑕疵,嫩的仿佛能掐出水儿,多好的一副模样,比起那以美貌名满京城的宫妃娘娘更盛,可惜喽。
她这辈子要想活命都得顶着太监的身份,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