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丛芳看见院子里的丫头们进进出出,她来到主屋里,不见父亲的人影,只见母亲在收拾行李,有母亲的,也有自己的。
“娘,你怎么在打点东西啊?我们要去哪?”
何如夕抬起头来,柔声道:“我决定带你去京都。昨天我听兰小姐说京都那位德高望重的师氏开始招收学生了,她收徒的要求一向严格,也不知道你能否被选中,只当碰碰运气,不过能学得些本事总是好的。”
“哦。那爹呢?他昨天才回来,又要出发了吗?”
何如夕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道:“嗯,船队催得紧……”
她的声音还是柔柔的,可“船队”两个字咬得格外重。
从芳这才注意到母亲的眼睛有些肿,刚要开口询问,却被蛾眉打断了:“夫人,去京都的船已经到了。”
小伙伴苗竹得知后忙赶来送别,他笑着向行远的船挥手,道:“丛芳——回来的时候别忘了给我带点京都的好东西!一路顺风呀,保重——”
丛芳倚在栏杆上,半个身子支出去,也笑着喊道:“知道了!我会的——”
回到船舱内,丛芳有点难过,她出神地望着苗竹所在的方向,码头渐渐变成一条线。
何如夕牵过女儿的手,丛芳便挪到母亲身旁靠着,她不知道该怎么疏解心绪,小声地呜咽着,这是她头一回与人分别。
何如夕用手轻轻擦拭丛芳脸上的泪,安慰道:“这就是离别,它让人很难过,不过香香你要知道,人生何处不相逢,只要你心心念念着,就总有再相见的时候。”
分离的阴云并没有长久地笼罩着这个小女孩。
丛芳在船上看鱼鹰,看其他来往的船日,听船上的嬷嬷讲各种各样的故事……一眨眼就到了京都。
何如夕盘下一座陈旧却清雅的小宅院,而丛芳也被选中了,很幸运地成为师氏所收的二十个学生中的一个,要知道,前来求学的孩子可有百余。
师氏名为慕无厌,几乎没人能得知她的身份与家世,只知道十多年前她带着几位蒙面女子来到京都外的鹿门山,修了这座无名书院。
丛芳和另外的孩子们来自五湖四海,头一天,师氏便让他们抄了一天的学规,第一条便是:凡入院内,便无世俗之尊卑。
师氏传授礼、乐、射、御、书、数、医、巫等各种技能,学不同技能的学生被安排在不同的偏院里。
学生们经过一些考核后会被安排学习某一种或多种技能。
师氏因材施教,无名书院的多数学生都只钻研某一类学问并且很出色,因此无名书院的学生在各自领域都相当有名望。
他们学来也并非为了求取功名,这也是为什么来无名书院求学的大多数是贵族子女了。
考核结果出来后,从芳有点惊讶,二十个人里,她是唯一一个被安排去学习箭术的。
而在看看榜上其他人,也有一个是被单独安排去学歌乐的,叫做陈孚英。
剩下的大多学了书与数。
丛芳心里暗暗高兴,她来之前还担心要学那些古文或绣花之类的呢。
何如夕听到女儿说是学箭,有点懊恼,却又无可奈何,扶额道:“唉,好吧,连师氏都觉得你不是读书的料。学箭就学箭吧。走,蛾眉,我们去给小姐买些学箭用得上的东西。”
第二天,丛芳抱着一箩筐东西吭哧吭哧爬上山,来到用行书写着“合一”的偏院里。
师氏正坐在蒲团上闭目养神,听见动静睁眼,看见丛芳红着脸满头大汗地用衣袖扇风。
师氏笑了笑,说道:“看来准备了不少东西啊。”
丛芳得意地点头,而师氏的下一句话差点让她惊掉下巴。
“那么抱它们下山,再抱上来。”
师氏说完便准备走,顺便拍了拍丛芳的肩:“原本你要抱的是檐下的那堆柴,现在看来似乎不用了,你先把柴抱到厨房里给藜姑再下山。”
丛芳欲哭无泪,虽然很是疑惑,但师氏这样一定有原因的嘛,一定有的!
第一天丛芳抱那包用不上的东西,第二天抱柴,第三天抱柴,第四天……就这样,丛芳抱了两个月柴,她现在觉得自己力大无穷。
在丛芳抱完第六十八天柴后,她刚把柴归还到厨房,揉着肩膀和手臂,准备去学剑的偏院“聚神”向师氏拜别后就下山了。
突然,丛芳看见有两个男子在墙外鬼鬼祟祟的。
走近了,只见下面的男孩着粗布黑色短衫长裤,和自己一样的穿着,应当同是学生,而另一个男孩却穿着墨黑的缎子,腰间还挂一枚白玉环,他脚踩下面的人的肩膀,撑着墙往院子里窥视。
聚神院里是几个挥舞着重剑的女孩子,她们一边练习一边配合不同发力方向喊出声音,虽不整齐,但很有气势,使听者肃穆,包括偷偷听者看者。
脚踩皇子肩头的陈孚英半点都不觉难堪,他倒嫌弃人家矮。
陈孚英没看到师氏在院子里,他猜师氏应当是在屋内,这可太好了!总算不会被抓住,上次被师氏发现他在学琴的时候偷跑来看人家练剑,直接被罚抄两天学规。
陈孚英屏气凝神地看着女孩们练剑的动作,在心里默默记下,时不时比划几下,害得脚下的七皇子险些摔倒。
陈孚英身体不好,稍微动动就大喘气,学武什么的是不太可能的了,但他却很喜欢,哪怕过过眼瘾也好呢。
两人丝毫没有发现慢慢靠近的丛芳,于是丛芳索性一把抓住陈孚英脚腕,把他拉下来摔到地上。
陈孚英一下子四脚朝天,一旁的七皇子吓得连去扶他也忘了,瞪大眼睛站在一旁。
陈孚英反应过来后立马扑腾着站起,本想嚷嚷,却怕引来师氏,只好气愤又小声地说:“你谁啊你?拉我做什么?”
“江南陆氏陆丛芳。你偷窥,我制止,就这么简单!”丛芳喊道,气势上丝毫不输。
“哈!原来是个贱民嘛,我爹可是侯爷,我是世子。赶紧从我眼前消失,本世子我就不计较你的无礼了。”
说完,陈孚英拍拍灰,准备继续偷窥。
丛芳听完火冒三丈,两个月的艰辛一下子找到了发泄的出口,她大步上前,一把揪住这位世子爷的衣领就照他面门上来了一拳。
陈孚英一下子眼冒金星,倒在地上吓得只知道往后爬,嘴上还是叫道:“刁民!刁民!!!我不会饶过你的……你……你不要过来啊啊啊——”
“凡入院内,便无世俗之尊卑。你一口一个贱民刁民的,也配呆在这儿做师氏的学生!”
丛芳正欲好好地收拾陈孚英一番,远处突然跑来一个女孩子,口中叫道:“少侠手下留情!”
丛芳定睛一看,也是个学生。
那女孩近了之后先给丛芳见了礼,便开口道:“虽不知哥哥犯了什么事,但我先替哥哥道歉了,还请少侠手下留情。”
丛芳是个吃软不吃硬的,听完就松开了陈孚英。
陈孚英一溜烟躲到女孩身后,仍不忘口出狂言:“哼,你这个放肆的贱民,我记住你了,小爷保证让你以后吃不了兜着走!”
“你!”丛芳又被点着了,双手紧握成拳。
女孩回过头来哀求般央告:“哥哥,快住嘴吧。”
然后她又转过来微笑地看着丛芳,又行一礼,说道:
“少侠实乃性情中人,如此世道,实乃罕见。我哥哥是侯爷之子,顽劣不堪,别人欺他一分,他要还十分回去。的确,无名书院中无尊卑,但不见得少侠一辈子都待在此处。我看哥哥应是坏了学规才惹得少侠动怒,还请少侠莫要告发,那么哥哥的伤也是不慎摔了的,依少侠之见,可好?”
丛芳木木的,她能感受到女孩是善意的,于是点了点头,快步走了。
等丛芳消失在山下,陈孚英开始叫嚣起来。
“人都走了却开始耍威风了。”女孩讥笑道。
“还不是你拦着我,不给这种嚣张的人一点教训他们只会得寸进尺……”
“那么你想被赶出书院吗?你忘了上次师氏怎么说的了?”女孩说完后看着一点一点耷拉下来的陈孚英,很是满意师氏的威慑效果。
她笑着拍拍陈孚英的肩膀,说:“这才对嘛。”
女孩和陈孚英离开了,压根没想起角落里瑟瑟发抖的七皇子,他看着两人的背影默不作声,好半天了才边朝他们跑去边喊:“等等我!等等我!”
“娘,你怎么在打点东西啊?我们要去哪?”
何如夕抬起头来,柔声道:“我决定带你去京都。昨天我听兰小姐说京都那位德高望重的师氏开始招收学生了,她收徒的要求一向严格,也不知道你能否被选中,只当碰碰运气,不过能学得些本事总是好的。”
“哦。那爹呢?他昨天才回来,又要出发了吗?”
何如夕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道:“嗯,船队催得紧……”
她的声音还是柔柔的,可“船队”两个字咬得格外重。
从芳这才注意到母亲的眼睛有些肿,刚要开口询问,却被蛾眉打断了:“夫人,去京都的船已经到了。”
小伙伴苗竹得知后忙赶来送别,他笑着向行远的船挥手,道:“丛芳——回来的时候别忘了给我带点京都的好东西!一路顺风呀,保重——”
丛芳倚在栏杆上,半个身子支出去,也笑着喊道:“知道了!我会的——”
回到船舱内,丛芳有点难过,她出神地望着苗竹所在的方向,码头渐渐变成一条线。
何如夕牵过女儿的手,丛芳便挪到母亲身旁靠着,她不知道该怎么疏解心绪,小声地呜咽着,这是她头一回与人分别。
何如夕用手轻轻擦拭丛芳脸上的泪,安慰道:“这就是离别,它让人很难过,不过香香你要知道,人生何处不相逢,只要你心心念念着,就总有再相见的时候。”
分离的阴云并没有长久地笼罩着这个小女孩。
丛芳在船上看鱼鹰,看其他来往的船日,听船上的嬷嬷讲各种各样的故事……一眨眼就到了京都。
何如夕盘下一座陈旧却清雅的小宅院,而丛芳也被选中了,很幸运地成为师氏所收的二十个学生中的一个,要知道,前来求学的孩子可有百余。
师氏名为慕无厌,几乎没人能得知她的身份与家世,只知道十多年前她带着几位蒙面女子来到京都外的鹿门山,修了这座无名书院。
丛芳和另外的孩子们来自五湖四海,头一天,师氏便让他们抄了一天的学规,第一条便是:凡入院内,便无世俗之尊卑。
师氏传授礼、乐、射、御、书、数、医、巫等各种技能,学不同技能的学生被安排在不同的偏院里。
学生们经过一些考核后会被安排学习某一种或多种技能。
师氏因材施教,无名书院的多数学生都只钻研某一类学问并且很出色,因此无名书院的学生在各自领域都相当有名望。
他们学来也并非为了求取功名,这也是为什么来无名书院求学的大多数是贵族子女了。
考核结果出来后,从芳有点惊讶,二十个人里,她是唯一一个被安排去学习箭术的。
而在看看榜上其他人,也有一个是被单独安排去学歌乐的,叫做陈孚英。
剩下的大多学了书与数。
丛芳心里暗暗高兴,她来之前还担心要学那些古文或绣花之类的呢。
何如夕听到女儿说是学箭,有点懊恼,却又无可奈何,扶额道:“唉,好吧,连师氏都觉得你不是读书的料。学箭就学箭吧。走,蛾眉,我们去给小姐买些学箭用得上的东西。”
第二天,丛芳抱着一箩筐东西吭哧吭哧爬上山,来到用行书写着“合一”的偏院里。
师氏正坐在蒲团上闭目养神,听见动静睁眼,看见丛芳红着脸满头大汗地用衣袖扇风。
师氏笑了笑,说道:“看来准备了不少东西啊。”
丛芳得意地点头,而师氏的下一句话差点让她惊掉下巴。
“那么抱它们下山,再抱上来。”
师氏说完便准备走,顺便拍了拍丛芳的肩:“原本你要抱的是檐下的那堆柴,现在看来似乎不用了,你先把柴抱到厨房里给藜姑再下山。”
丛芳欲哭无泪,虽然很是疑惑,但师氏这样一定有原因的嘛,一定有的!
第一天丛芳抱那包用不上的东西,第二天抱柴,第三天抱柴,第四天……就这样,丛芳抱了两个月柴,她现在觉得自己力大无穷。
在丛芳抱完第六十八天柴后,她刚把柴归还到厨房,揉着肩膀和手臂,准备去学剑的偏院“聚神”向师氏拜别后就下山了。
突然,丛芳看见有两个男子在墙外鬼鬼祟祟的。
走近了,只见下面的男孩着粗布黑色短衫长裤,和自己一样的穿着,应当同是学生,而另一个男孩却穿着墨黑的缎子,腰间还挂一枚白玉环,他脚踩下面的人的肩膀,撑着墙往院子里窥视。
聚神院里是几个挥舞着重剑的女孩子,她们一边练习一边配合不同发力方向喊出声音,虽不整齐,但很有气势,使听者肃穆,包括偷偷听者看者。
脚踩皇子肩头的陈孚英半点都不觉难堪,他倒嫌弃人家矮。
陈孚英没看到师氏在院子里,他猜师氏应当是在屋内,这可太好了!总算不会被抓住,上次被师氏发现他在学琴的时候偷跑来看人家练剑,直接被罚抄两天学规。
陈孚英屏气凝神地看着女孩们练剑的动作,在心里默默记下,时不时比划几下,害得脚下的七皇子险些摔倒。
陈孚英身体不好,稍微动动就大喘气,学武什么的是不太可能的了,但他却很喜欢,哪怕过过眼瘾也好呢。
两人丝毫没有发现慢慢靠近的丛芳,于是丛芳索性一把抓住陈孚英脚腕,把他拉下来摔到地上。
陈孚英一下子四脚朝天,一旁的七皇子吓得连去扶他也忘了,瞪大眼睛站在一旁。
陈孚英反应过来后立马扑腾着站起,本想嚷嚷,却怕引来师氏,只好气愤又小声地说:“你谁啊你?拉我做什么?”
“江南陆氏陆丛芳。你偷窥,我制止,就这么简单!”丛芳喊道,气势上丝毫不输。
“哈!原来是个贱民嘛,我爹可是侯爷,我是世子。赶紧从我眼前消失,本世子我就不计较你的无礼了。”
说完,陈孚英拍拍灰,准备继续偷窥。
丛芳听完火冒三丈,两个月的艰辛一下子找到了发泄的出口,她大步上前,一把揪住这位世子爷的衣领就照他面门上来了一拳。
陈孚英一下子眼冒金星,倒在地上吓得只知道往后爬,嘴上还是叫道:“刁民!刁民!!!我不会饶过你的……你……你不要过来啊啊啊——”
“凡入院内,便无世俗之尊卑。你一口一个贱民刁民的,也配呆在这儿做师氏的学生!”
丛芳正欲好好地收拾陈孚英一番,远处突然跑来一个女孩子,口中叫道:“少侠手下留情!”
丛芳定睛一看,也是个学生。
那女孩近了之后先给丛芳见了礼,便开口道:“虽不知哥哥犯了什么事,但我先替哥哥道歉了,还请少侠手下留情。”
丛芳是个吃软不吃硬的,听完就松开了陈孚英。
陈孚英一溜烟躲到女孩身后,仍不忘口出狂言:“哼,你这个放肆的贱民,我记住你了,小爷保证让你以后吃不了兜着走!”
“你!”丛芳又被点着了,双手紧握成拳。
女孩回过头来哀求般央告:“哥哥,快住嘴吧。”
然后她又转过来微笑地看着丛芳,又行一礼,说道:
“少侠实乃性情中人,如此世道,实乃罕见。我哥哥是侯爷之子,顽劣不堪,别人欺他一分,他要还十分回去。的确,无名书院中无尊卑,但不见得少侠一辈子都待在此处。我看哥哥应是坏了学规才惹得少侠动怒,还请少侠莫要告发,那么哥哥的伤也是不慎摔了的,依少侠之见,可好?”
丛芳木木的,她能感受到女孩是善意的,于是点了点头,快步走了。
等丛芳消失在山下,陈孚英开始叫嚣起来。
“人都走了却开始耍威风了。”女孩讥笑道。
“还不是你拦着我,不给这种嚣张的人一点教训他们只会得寸进尺……”
“那么你想被赶出书院吗?你忘了上次师氏怎么说的了?”女孩说完后看着一点一点耷拉下来的陈孚英,很是满意师氏的威慑效果。
她笑着拍拍陈孚英的肩膀,说:“这才对嘛。”
女孩和陈孚英离开了,压根没想起角落里瑟瑟发抖的七皇子,他看着两人的背影默不作声,好半天了才边朝他们跑去边喊:“等等我!等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