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见父亲的反应很奇怪,曲婉秋好奇道:
“什么劫难?”
曲清平却没说话,而是心事重重地转身去翻柜子,从最里面的角落翻出一个红布小包袱。打开后拿出一个造型奇特的碗,又把一幅山水画挂在墙上。
山水画似乎有些年头了,看上去颇有意境。
曲婉秋惊讶道:
“咦?这幅画怎么看着眼熟?哪儿来的?”
大哥曲成广却一下子就认出了。
“这不是以前爷爷留下的那幅画吗?原来是被爹藏起来了。”
曲婉秋有些意外,幼年时关于爷爷的记忆在脑中闪过。
苍老,慈祥,懂得很多道理,但偶尔也会说一些让人听不懂的话。
爷爷过世之前居然还留了东西?
她的视线又重新回到那个造型奇特的碗上。
等等!那个形状——
那哪里是什么碗啊,分明就是一个绘制了精美图案的香炉!
香炉被放在山水画下面的桌子上,三根清香点燃,氤氲气息弥散开来。
烟气缭绕间,画中的山林似幻似真,风吹树影,溪水湍急,有小动物在那山林中奔跑,鸟雀嬉戏叫声悦耳,草木香气扑面而来。
那山水画竟然活了过来!
曲婉秋震惊地指着墙上的画,看向曲清平不可思议道:
“爹啊!这画怎么还会动?”
曲清平刚挂上画摆好香炉,此时正低头从柜子里取出一盒香,闻言回头诧异地看了女儿一眼。
“你眼花了吧,画怎么可能会动?”
“可是真的动了,我刚刚看到……咦?怎么又不动了?”
曲婉秋再次去看,哪里还有氤氲烟雾和会动的画?香炉里更是空空如也,父亲甚至还没来得及把香点上。
看错了?
嗯,肯定是看错了。
不然画里的图案怎么可能自己动?那也太不科学了。
“小妹是不是发烧了?”
大哥曲成广伸手试了试曲婉秋的额头,随即下结论:
“果然是烧糊涂了。”
他于是转头催促曲清平:
“爹,想说什么就快着点儿,小妹病着,得抓紧休息。”
曲清平长叹口气,也不忙活了,又坐回炕上。
“我也不想累着她啊,可你妹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爹你清醒点儿,别啥都乱说。”
曲成广黑着脸,要不是眼前这是他亲爹,他都要直接轮拳头了。
曲婉秋也很无语。
“只不过是受寒而已,不至于马上就要死了吧?”
曲清平摇头。
“你们不懂。小秋命里有一劫,一旦护身符被触动,她七日之内必遭横祸。现在护身符损毁了,她的劫难也就快来了。”
曲成广愣住,曲婉秋却皱起眉。
“这么玄乎?爹,你是被人给骗了吧。”
曲清平没好气瞪她一眼,才继续道:
“说这话的可不是别人,正是你们爷爷。他当年走的时候,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这个孙女,所以才留下那幅画,又亲手做了这护身符。”
曲清平指了指曲婉秋胸口那枚烧焦了的护身符,叹息道:
“你生来一副邪骨头,最容易招阴中邪,所以才必须戴着这个。”
曲婉秋心中诧异。
爷爷以前也这么迷信的吗?记忆中爷爷是很相信科学的啊。
视线移动到墙上那副山水画,和下面放着的香炉上,曲婉秋又不敢确定了。
“爷爷他,怎么会留下这些东西?”
曲清平叹了口气,声音是说不出的沧桑。
“你们爷爷啊,可不是一般人。还记得我讲过出马仙消灾解难的故事吧?
你们爷爷年轻的时候,就是这十里八乡最厉害的出马仙,有不少外地人都大老远找过来。”
“只不过后来年纪大了,也就不再看事儿了。之后又赶上破四旧,村里不让封建迷信,自然也就没人提起这些,所以你们才不知道。”
说到这里,曲清平怜爱地抚摸着曲婉秋的头顶,眼中闪过一丝痛楚。
“小秋,你爷爷曾经说过,你天生邪骨,命中带劫,躲不掉的。除非你爷爷当年供奉的那一堂仙家愿意出手,才能保你平安。”
曲清平看向那幅山水画。
“这不是普通的画,而是当年特殊时期,你爷爷偷偷留下的暗堂堂单。为的就是让你在劫难来临时,能最后搏一搏。”
“这是你爷爷为你留下的一线生机啊!”
曲婉秋看着墙上的那幅山水画,再看看父亲一脸的凝重,心里简直一言难尽。
身体病弱的事情她从小都习惯了。也正是因此,才会一年里有大半年都在休学,最后干脆连学都不上了。
至于邪骨头会招阴什么的,这不是迷信的说法吗?
自己可是从小就在村里大队广播的科学教育下长大,哪怕辍学也没耽误看书。这会儿却被告知七日内必有劫难?
要不是说这话的是自己亲爹,她都以为这是来骗钱的了。
曲婉秋斟酌了一下用词,委婉地反驳道:
“可是爹啊,你说的这些根本就不符合科学原理嘛。而且很多算命都已经被证实只是一个概率问题,所以咱们用不着自己吓唬自己。”
老父亲顿时老脸一沉。
“别扯那些没用的。你自己说,你刚才是不是遇见危险了?那护身符是不是给你挡灾了?”
曲婉秋还真的认真想了想,随即若有所思道:
“其实严格说起来,完全可以用科学解释。
我毕竟身体虚弱嘛,加上当时水又冷,会肝郁火旺导致听力和视力突然下降也算正常。
至于缠住脚踝……大概是水耗子之类的吧。
还有突然出现的浓雾和后来的异常——我猜测是有人往河里扔了干冰,汽化导致温度骤降,才会出现浓雾和大量二氧化碳。而当体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造成中毒,的确是会短暂出现癫痫和幻觉的。”
她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护身符,有些不确定地道:
“至于护身符焦糊发黑嘛,难道是在哪里蹭上过生石灰?所以一沾到水就发热,愣是把护身符给烧糊了?”
为了分析准确,曲婉秋不得不把当时的情景又回忆了一遍。
然而当脑海中闪过那片浓雾,她立刻心中一寒,不自觉打了个哆嗦。
那种危险的感觉更甚当初。
原本还分析得信心满满,突然就有些底气不足了。
当时的情景真的很诡异啊,而平心而论,刚才分析的虽然有道理,却也牵强。
不过,相信科学总是没错的吧?
曲清平气得老脸涨红。
“胡说八道!这都是些什么玩儿意?歪理!”
“都消停点儿!爹别生气,小妹你也别故意气人了。”
大哥曲成广见父亲要发怒,赶紧从后面一把抱住老父亲就要往外拽,口中还要假装两边劝,实际上却是在拉偏架。
“你这小瘪犊子!就知道护着你妹妹,看老子不削你!”
父亲骂骂咧咧地被大哥拽出了屋子,曲婉秋却是连忙捂住嘴,不让自己笑出声。
她刚才已经接收到大哥的眼神暗示了,示意让自己老实睡觉,先养好病再说。
接下来一连好几天,曲婉秋都老实在家养病。
墙上的那幅山水画,到底还是被曲清平用三根清香给供起来了,用的就是和山水画一起保存下来的那鼎香炉。
好在现在破四旧也早已经过去了,所以哪怕是在农村,也没人抓着信仰问题不放。
但或许是受到那段时期的影响,农村现在没人会在家里摆供奉,生怕被人发现了之后说闲话。
反倒是城里人据说更大胆,已经有做买卖的开始光明正大的供奉财神像了。
一大早,曲婉秋拿出二哥寄过来的书,打算趁着这几天全部看完。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曲婉秋总觉得自家仓房里会时不时发出奇怪的声音。
在农村,各家各户都会在自家院子里盖一间仓房,用来存放农具和平时用不上的各种用具,有时候还会存放粮食。
这会儿好好的突然传出声音,也着实吓人一跳。
曲婉秋心里寻思,该不会是家里散养着的母鸡跑进仓房里,偷吃玉米粒了吧?
她连忙放下手里的书,打算去仓房把鸡撵出去。可走近了才发现,仓房的门明明是关着的,母鸡根本进不去!
打开门,一股子潮湿的霉味儿扑面而来。
她伸头朝里面看去,仓房如往常一样,阴暗,凌乱,静悄悄什么都没有。
曲婉秋皱眉。又是幻觉?
父亲曲清平听说后,低头数了数日子,脸色变得不太好。
“今天刚好是第七天。”
一家人立刻紧张起来。
大哥曲成广把散养的鸡鸭全都圈进鸡圈鸭舍。
父亲曲清平又开始在那幅山水画面前上香。
香烛味道很快浓郁起来,曲婉秋打算去院子里透透气。等回过神儿时才发现,自己已经溜达到仓房门外。
她随意扫了一眼,本来没打算进去的。转头时却意外地被仓房里面堆放的柳条筐吸引了注意力。
就好像那里有什么很重要的东西,而自己这么多年竟然从来没有发现。
曲婉秋脚步一转来到近前,翘起脚尖伸手在筐里随意翻了翻,一面鼓就这么顺着空隙滑了下来。
这面鼓叫萨满鼓,有半米宽,又轻又薄,只有一侧蒙着鼓面,另一侧被皮绳系着铜环和铜铃。滑下来时刚好鼓面朝上,精美花纹栩栩如生。
曲婉秋还记得小时候,自己曾经看到过爷爷爱惜地擦拭它。自己想拿来玩却被爷爷阻止,还笑着哄自己道“还不到时候”。
当时自己还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可现在一联想到屋里供着的那幅画,再看这鼓,多少也猜到了一些。
想起了去世多年的爷爷,曲婉秋叹息一声。
仓房里又挤又乱的,就这么掉在地上,可别把爷爷的心爱之物摔坏了。
曲婉秋想要弯腰去捡,转身时不小心碰到旁边另一个装着旧物的柳编篮子。
没想到篮子一歪,一个长条状带圆头的东西从旧物中间滑了下来,正是萨满鼓配套的鼓槌。
鼓槌刚好砸在鼓面上,只听得“咚”的一声,萨满鼓被敲响了。
恍惚中,那声音仿佛泛起柔和的涟漪,悠远得仿佛跨越了几千年的岁月,带着某种厚重的情感,在耳边层层回荡。
曲婉秋突然就愣住了。
一瞬间,她觉得自己仿佛见证了沧海桑田,伴随着无数生灵走过苍茫岁月,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鼓声悠然远去。
正回味间,曲婉秋突然感觉头部被狠狠地砸了一下,身体一轻,意识却像是脱离了某些束缚,瞬间变得单薄而轻盈。
某种源自本能的感知告诉她,自己的魂魄竟然离体了。
离体的魂魄虽然还有记忆,但意识却是模糊的。曲婉秋只记得她被砸到另外一个空间,无数能量光球气息狂躁,铺天盖地的砸下来。
就在她惊恐万分的时候,一群高大的身影突然出现,以一种绝对保护的姿态将她围在中间,替她挡下能量光球的冲击。
也是他们为曲婉秋破开空间,将她的魂魄安然送回身体。
后来曲婉秋才知道,这些突然出现并救下她的存在,正是爷爷当年供奉过的那一堂仙家。
自出生起,在曲婉秋不知道的地方,仙家们已经在暗中保护了她足足十八年。
“什么劫难?”
曲清平却没说话,而是心事重重地转身去翻柜子,从最里面的角落翻出一个红布小包袱。打开后拿出一个造型奇特的碗,又把一幅山水画挂在墙上。
山水画似乎有些年头了,看上去颇有意境。
曲婉秋惊讶道:
“咦?这幅画怎么看着眼熟?哪儿来的?”
大哥曲成广却一下子就认出了。
“这不是以前爷爷留下的那幅画吗?原来是被爹藏起来了。”
曲婉秋有些意外,幼年时关于爷爷的记忆在脑中闪过。
苍老,慈祥,懂得很多道理,但偶尔也会说一些让人听不懂的话。
爷爷过世之前居然还留了东西?
她的视线又重新回到那个造型奇特的碗上。
等等!那个形状——
那哪里是什么碗啊,分明就是一个绘制了精美图案的香炉!
香炉被放在山水画下面的桌子上,三根清香点燃,氤氲气息弥散开来。
烟气缭绕间,画中的山林似幻似真,风吹树影,溪水湍急,有小动物在那山林中奔跑,鸟雀嬉戏叫声悦耳,草木香气扑面而来。
那山水画竟然活了过来!
曲婉秋震惊地指着墙上的画,看向曲清平不可思议道:
“爹啊!这画怎么还会动?”
曲清平刚挂上画摆好香炉,此时正低头从柜子里取出一盒香,闻言回头诧异地看了女儿一眼。
“你眼花了吧,画怎么可能会动?”
“可是真的动了,我刚刚看到……咦?怎么又不动了?”
曲婉秋再次去看,哪里还有氤氲烟雾和会动的画?香炉里更是空空如也,父亲甚至还没来得及把香点上。
看错了?
嗯,肯定是看错了。
不然画里的图案怎么可能自己动?那也太不科学了。
“小妹是不是发烧了?”
大哥曲成广伸手试了试曲婉秋的额头,随即下结论:
“果然是烧糊涂了。”
他于是转头催促曲清平:
“爹,想说什么就快着点儿,小妹病着,得抓紧休息。”
曲清平长叹口气,也不忙活了,又坐回炕上。
“我也不想累着她啊,可你妹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爹你清醒点儿,别啥都乱说。”
曲成广黑着脸,要不是眼前这是他亲爹,他都要直接轮拳头了。
曲婉秋也很无语。
“只不过是受寒而已,不至于马上就要死了吧?”
曲清平摇头。
“你们不懂。小秋命里有一劫,一旦护身符被触动,她七日之内必遭横祸。现在护身符损毁了,她的劫难也就快来了。”
曲成广愣住,曲婉秋却皱起眉。
“这么玄乎?爹,你是被人给骗了吧。”
曲清平没好气瞪她一眼,才继续道:
“说这话的可不是别人,正是你们爷爷。他当年走的时候,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这个孙女,所以才留下那幅画,又亲手做了这护身符。”
曲清平指了指曲婉秋胸口那枚烧焦了的护身符,叹息道:
“你生来一副邪骨头,最容易招阴中邪,所以才必须戴着这个。”
曲婉秋心中诧异。
爷爷以前也这么迷信的吗?记忆中爷爷是很相信科学的啊。
视线移动到墙上那副山水画,和下面放着的香炉上,曲婉秋又不敢确定了。
“爷爷他,怎么会留下这些东西?”
曲清平叹了口气,声音是说不出的沧桑。
“你们爷爷啊,可不是一般人。还记得我讲过出马仙消灾解难的故事吧?
你们爷爷年轻的时候,就是这十里八乡最厉害的出马仙,有不少外地人都大老远找过来。”
“只不过后来年纪大了,也就不再看事儿了。之后又赶上破四旧,村里不让封建迷信,自然也就没人提起这些,所以你们才不知道。”
说到这里,曲清平怜爱地抚摸着曲婉秋的头顶,眼中闪过一丝痛楚。
“小秋,你爷爷曾经说过,你天生邪骨,命中带劫,躲不掉的。除非你爷爷当年供奉的那一堂仙家愿意出手,才能保你平安。”
曲清平看向那幅山水画。
“这不是普通的画,而是当年特殊时期,你爷爷偷偷留下的暗堂堂单。为的就是让你在劫难来临时,能最后搏一搏。”
“这是你爷爷为你留下的一线生机啊!”
曲婉秋看着墙上的那幅山水画,再看看父亲一脸的凝重,心里简直一言难尽。
身体病弱的事情她从小都习惯了。也正是因此,才会一年里有大半年都在休学,最后干脆连学都不上了。
至于邪骨头会招阴什么的,这不是迷信的说法吗?
自己可是从小就在村里大队广播的科学教育下长大,哪怕辍学也没耽误看书。这会儿却被告知七日内必有劫难?
要不是说这话的是自己亲爹,她都以为这是来骗钱的了。
曲婉秋斟酌了一下用词,委婉地反驳道:
“可是爹啊,你说的这些根本就不符合科学原理嘛。而且很多算命都已经被证实只是一个概率问题,所以咱们用不着自己吓唬自己。”
老父亲顿时老脸一沉。
“别扯那些没用的。你自己说,你刚才是不是遇见危险了?那护身符是不是给你挡灾了?”
曲婉秋还真的认真想了想,随即若有所思道:
“其实严格说起来,完全可以用科学解释。
我毕竟身体虚弱嘛,加上当时水又冷,会肝郁火旺导致听力和视力突然下降也算正常。
至于缠住脚踝……大概是水耗子之类的吧。
还有突然出现的浓雾和后来的异常——我猜测是有人往河里扔了干冰,汽化导致温度骤降,才会出现浓雾和大量二氧化碳。而当体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造成中毒,的确是会短暂出现癫痫和幻觉的。”
她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护身符,有些不确定地道:
“至于护身符焦糊发黑嘛,难道是在哪里蹭上过生石灰?所以一沾到水就发热,愣是把护身符给烧糊了?”
为了分析准确,曲婉秋不得不把当时的情景又回忆了一遍。
然而当脑海中闪过那片浓雾,她立刻心中一寒,不自觉打了个哆嗦。
那种危险的感觉更甚当初。
原本还分析得信心满满,突然就有些底气不足了。
当时的情景真的很诡异啊,而平心而论,刚才分析的虽然有道理,却也牵强。
不过,相信科学总是没错的吧?
曲清平气得老脸涨红。
“胡说八道!这都是些什么玩儿意?歪理!”
“都消停点儿!爹别生气,小妹你也别故意气人了。”
大哥曲成广见父亲要发怒,赶紧从后面一把抱住老父亲就要往外拽,口中还要假装两边劝,实际上却是在拉偏架。
“你这小瘪犊子!就知道护着你妹妹,看老子不削你!”
父亲骂骂咧咧地被大哥拽出了屋子,曲婉秋却是连忙捂住嘴,不让自己笑出声。
她刚才已经接收到大哥的眼神暗示了,示意让自己老实睡觉,先养好病再说。
接下来一连好几天,曲婉秋都老实在家养病。
墙上的那幅山水画,到底还是被曲清平用三根清香给供起来了,用的就是和山水画一起保存下来的那鼎香炉。
好在现在破四旧也早已经过去了,所以哪怕是在农村,也没人抓着信仰问题不放。
但或许是受到那段时期的影响,农村现在没人会在家里摆供奉,生怕被人发现了之后说闲话。
反倒是城里人据说更大胆,已经有做买卖的开始光明正大的供奉财神像了。
一大早,曲婉秋拿出二哥寄过来的书,打算趁着这几天全部看完。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曲婉秋总觉得自家仓房里会时不时发出奇怪的声音。
在农村,各家各户都会在自家院子里盖一间仓房,用来存放农具和平时用不上的各种用具,有时候还会存放粮食。
这会儿好好的突然传出声音,也着实吓人一跳。
曲婉秋心里寻思,该不会是家里散养着的母鸡跑进仓房里,偷吃玉米粒了吧?
她连忙放下手里的书,打算去仓房把鸡撵出去。可走近了才发现,仓房的门明明是关着的,母鸡根本进不去!
打开门,一股子潮湿的霉味儿扑面而来。
她伸头朝里面看去,仓房如往常一样,阴暗,凌乱,静悄悄什么都没有。
曲婉秋皱眉。又是幻觉?
父亲曲清平听说后,低头数了数日子,脸色变得不太好。
“今天刚好是第七天。”
一家人立刻紧张起来。
大哥曲成广把散养的鸡鸭全都圈进鸡圈鸭舍。
父亲曲清平又开始在那幅山水画面前上香。
香烛味道很快浓郁起来,曲婉秋打算去院子里透透气。等回过神儿时才发现,自己已经溜达到仓房门外。
她随意扫了一眼,本来没打算进去的。转头时却意外地被仓房里面堆放的柳条筐吸引了注意力。
就好像那里有什么很重要的东西,而自己这么多年竟然从来没有发现。
曲婉秋脚步一转来到近前,翘起脚尖伸手在筐里随意翻了翻,一面鼓就这么顺着空隙滑了下来。
这面鼓叫萨满鼓,有半米宽,又轻又薄,只有一侧蒙着鼓面,另一侧被皮绳系着铜环和铜铃。滑下来时刚好鼓面朝上,精美花纹栩栩如生。
曲婉秋还记得小时候,自己曾经看到过爷爷爱惜地擦拭它。自己想拿来玩却被爷爷阻止,还笑着哄自己道“还不到时候”。
当时自己还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可现在一联想到屋里供着的那幅画,再看这鼓,多少也猜到了一些。
想起了去世多年的爷爷,曲婉秋叹息一声。
仓房里又挤又乱的,就这么掉在地上,可别把爷爷的心爱之物摔坏了。
曲婉秋想要弯腰去捡,转身时不小心碰到旁边另一个装着旧物的柳编篮子。
没想到篮子一歪,一个长条状带圆头的东西从旧物中间滑了下来,正是萨满鼓配套的鼓槌。
鼓槌刚好砸在鼓面上,只听得“咚”的一声,萨满鼓被敲响了。
恍惚中,那声音仿佛泛起柔和的涟漪,悠远得仿佛跨越了几千年的岁月,带着某种厚重的情感,在耳边层层回荡。
曲婉秋突然就愣住了。
一瞬间,她觉得自己仿佛见证了沧海桑田,伴随着无数生灵走过苍茫岁月,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鼓声悠然远去。
正回味间,曲婉秋突然感觉头部被狠狠地砸了一下,身体一轻,意识却像是脱离了某些束缚,瞬间变得单薄而轻盈。
某种源自本能的感知告诉她,自己的魂魄竟然离体了。
离体的魂魄虽然还有记忆,但意识却是模糊的。曲婉秋只记得她被砸到另外一个空间,无数能量光球气息狂躁,铺天盖地的砸下来。
就在她惊恐万分的时候,一群高大的身影突然出现,以一种绝对保护的姿态将她围在中间,替她挡下能量光球的冲击。
也是他们为曲婉秋破开空间,将她的魂魄安然送回身体。
后来曲婉秋才知道,这些突然出现并救下她的存在,正是爷爷当年供奉过的那一堂仙家。
自出生起,在曲婉秋不知道的地方,仙家们已经在暗中保护了她足足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