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随风过
景仁宫中凄冷死去的宜修,一睁眼重生回到少女时代。
明天德妃娘娘就要派人来召见两个侄女入宫相看婚事了。
宜修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不断回想起来前生种种,最后被皇上那句“死生不见”惊醒。
良久,她抹去脸上斑驳的泪水,眼神从未有过的坚毅。
第二天,乌拉那拉府的下人偷偷嘀咕,这位庶出的二小姐可真是没福气,德妃娘娘难得召人入宫,她却病得起不来。
昨夜,宜修在竹清姑姑来府邸之前洗了一个时辰冷水澡,本就心绪不宁又受了寒气,就这么晕晕乎乎病了大半个月。
直到从满脸关切的姨娘那儿得知,姐姐很快就要嫁给四皇子做王妃了。
姐姐赶来探望她,迈着轻盈步伐,欢欣甜蜜,急不可耐,说起当日入宫发生的事情。
辞别姑母后,她贪看依梅园的好风光,忘了时辰,走着走着,偶遇了一位风度翩翩的少年郎。二人讨诗论词,相谈甚欢,引以为知己,直到互通姓名,才知对方正是姑母说的未婚夫。
母亲说这是天赐的姻缘呢。
柔则说着声音越来越小,最后羞涩地低下了头。
宜修静静地听着姐姐倾诉少女情怀,凝视着柔则明艳动人的容颜,心情复杂。
原来自己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恨她。
或许是后来经历了太多凄风苦雨,即便知道当日姐姐违背家族安排、华服邂逅准妹夫,这事背后不太干净,她也不想再去追究了。
既然无缘何必强求,如今你们佳偶天成,我不敢奢望太多,只求纯元魔咒不再困扰我余生安稳。
那边厢,乌拉那拉家主正盘算着,大姑娘嫁入皇室自是顶好的姻缘。二姑娘也到了婚配年纪,合该拉拢得力姻亲,为家族增添助力。听说镶蓝旗有个刚考上进士的年羹尧,父兄得力,人才出众,整好大宜修两岁。不如托人问几句,看看成与不成。
乌拉那拉夫人的独女如愿高嫁,正是春风得意时,也乐得松手给庶女赏个好出路。她心想日后柔则生了世子,在王府也要有帮手,年家是四皇子旗下人,将来或许能给柔则帮衬一二。
夫妻俩一拍即合,当即便遣了媒人去打探消息,年家接到梯子后心领神会,表示很乐意结这门亲。
年家现任家主,年遐龄,官居一品大员,两个儿子也都是人中龙凤。长子年希尧为人沉稳,简在帝心,过了年便要外派去江南做巡抚。次子年羹尧刚考上进士,雷厉风行,才华出众,得了不少官场前辈称赞。
他们年家啥都好,不过由于汉人出身,遇上满洲贵族便差了几分底气,上辈子便乖乖送了爱女为妾,这辈子也不敢挑嫡庶,人家嫡女做了王妃,庶女应当也不差。
乌拉那拉家这一代年轻子弟平庸,有青黄不接之相,宫里的德妃娘娘还是很能唬人的,膝下两位皇子都颇得圣宠,能搭上他们的边也是个好出路。
康熙三十七年,十七岁的乌拉那拉宜修穿上大红色婚服,嫁给十九岁的年羹尧为妻。
这次婚礼当然不比前世入王府时那般隆重排场大,但却是她两辈子以来第一次明媒正娶呢。
宜修心里隐隐升起了几分期待。
新夫君相貌端正,个子很高,比年轻时候的胤禛白胖些,脾气比她预想的要和气。
面对妻子时,男人丝毫没有日后年大将军的威风,反而常常手足无措,语无伦次。
宜修故意凑近说话,他梗着脖子不敢躲开,想装作若无其事,却不自觉地红了脸庞,余光还不时向宜修秀丽脸庞飘去。
原来被人全心全意爱慕是这样子的。
宜修有些感动,又有些好笑,恍惚间她却落了泪。
是啊,一开始的乌拉那拉宜修,其实没什么不好的,本该配得上这样的珍爱。
当初做皇后时,总听人说年羹尧跋扈孤傲,竟敢把侍奉皇后的太医都抢了去照看自己的发妻。
如今做了他的妻子,被放在手心里捧着,不肯纳妾一心守着自己过,又觉得他为人孤傲没什么不好。
日子一天天的过,夫妻二人越发蜜里调油。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年羹尧有个极不好惹的妹妹,时年八岁的年家大小姐——年世兰。
作为年父老来女,唯一嫡女,生下来就没了娘亲,还长得如粉雕玉琢般可爱,几个buff叠下来,年父和两个同母哥哥都如珠似玉一般地疼爱她。
偏这孩子天性娇纵,时常责打婢女、顶撞嫂子,年家三个男人又护得紧,于是行事越发无法无天。
年大夫人吃了几次亏,从此便对她敬而远之,宜修也深知这位华妃凉凉的脾气,于是紧跟大嫂步伐,尽量少和年世兰碰面。
奈何世事无常,人与人的缘分很难躲过。
明天德妃娘娘就要派人来召见两个侄女入宫相看婚事了。
宜修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不断回想起来前生种种,最后被皇上那句“死生不见”惊醒。
良久,她抹去脸上斑驳的泪水,眼神从未有过的坚毅。
第二天,乌拉那拉府的下人偷偷嘀咕,这位庶出的二小姐可真是没福气,德妃娘娘难得召人入宫,她却病得起不来。
昨夜,宜修在竹清姑姑来府邸之前洗了一个时辰冷水澡,本就心绪不宁又受了寒气,就这么晕晕乎乎病了大半个月。
直到从满脸关切的姨娘那儿得知,姐姐很快就要嫁给四皇子做王妃了。
姐姐赶来探望她,迈着轻盈步伐,欢欣甜蜜,急不可耐,说起当日入宫发生的事情。
辞别姑母后,她贪看依梅园的好风光,忘了时辰,走着走着,偶遇了一位风度翩翩的少年郎。二人讨诗论词,相谈甚欢,引以为知己,直到互通姓名,才知对方正是姑母说的未婚夫。
母亲说这是天赐的姻缘呢。
柔则说着声音越来越小,最后羞涩地低下了头。
宜修静静地听着姐姐倾诉少女情怀,凝视着柔则明艳动人的容颜,心情复杂。
原来自己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恨她。
或许是后来经历了太多凄风苦雨,即便知道当日姐姐违背家族安排、华服邂逅准妹夫,这事背后不太干净,她也不想再去追究了。
既然无缘何必强求,如今你们佳偶天成,我不敢奢望太多,只求纯元魔咒不再困扰我余生安稳。
那边厢,乌拉那拉家主正盘算着,大姑娘嫁入皇室自是顶好的姻缘。二姑娘也到了婚配年纪,合该拉拢得力姻亲,为家族增添助力。听说镶蓝旗有个刚考上进士的年羹尧,父兄得力,人才出众,整好大宜修两岁。不如托人问几句,看看成与不成。
乌拉那拉夫人的独女如愿高嫁,正是春风得意时,也乐得松手给庶女赏个好出路。她心想日后柔则生了世子,在王府也要有帮手,年家是四皇子旗下人,将来或许能给柔则帮衬一二。
夫妻俩一拍即合,当即便遣了媒人去打探消息,年家接到梯子后心领神会,表示很乐意结这门亲。
年家现任家主,年遐龄,官居一品大员,两个儿子也都是人中龙凤。长子年希尧为人沉稳,简在帝心,过了年便要外派去江南做巡抚。次子年羹尧刚考上进士,雷厉风行,才华出众,得了不少官场前辈称赞。
他们年家啥都好,不过由于汉人出身,遇上满洲贵族便差了几分底气,上辈子便乖乖送了爱女为妾,这辈子也不敢挑嫡庶,人家嫡女做了王妃,庶女应当也不差。
乌拉那拉家这一代年轻子弟平庸,有青黄不接之相,宫里的德妃娘娘还是很能唬人的,膝下两位皇子都颇得圣宠,能搭上他们的边也是个好出路。
康熙三十七年,十七岁的乌拉那拉宜修穿上大红色婚服,嫁给十九岁的年羹尧为妻。
这次婚礼当然不比前世入王府时那般隆重排场大,但却是她两辈子以来第一次明媒正娶呢。
宜修心里隐隐升起了几分期待。
新夫君相貌端正,个子很高,比年轻时候的胤禛白胖些,脾气比她预想的要和气。
面对妻子时,男人丝毫没有日后年大将军的威风,反而常常手足无措,语无伦次。
宜修故意凑近说话,他梗着脖子不敢躲开,想装作若无其事,却不自觉地红了脸庞,余光还不时向宜修秀丽脸庞飘去。
原来被人全心全意爱慕是这样子的。
宜修有些感动,又有些好笑,恍惚间她却落了泪。
是啊,一开始的乌拉那拉宜修,其实没什么不好的,本该配得上这样的珍爱。
当初做皇后时,总听人说年羹尧跋扈孤傲,竟敢把侍奉皇后的太医都抢了去照看自己的发妻。
如今做了他的妻子,被放在手心里捧着,不肯纳妾一心守着自己过,又觉得他为人孤傲没什么不好。
日子一天天的过,夫妻二人越发蜜里调油。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年羹尧有个极不好惹的妹妹,时年八岁的年家大小姐——年世兰。
作为年父老来女,唯一嫡女,生下来就没了娘亲,还长得如粉雕玉琢般可爱,几个buff叠下来,年父和两个同母哥哥都如珠似玉一般地疼爱她。
偏这孩子天性娇纵,时常责打婢女、顶撞嫂子,年家三个男人又护得紧,于是行事越发无法无天。
年大夫人吃了几次亏,从此便对她敬而远之,宜修也深知这位华妃凉凉的脾气,于是紧跟大嫂步伐,尽量少和年世兰碰面。
奈何世事无常,人与人的缘分很难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