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宫长廊步步惊,梦境深处携手行
顾若知听到这些话,心中万千思绪一闪而过。
她既希望自己和百里无栖能一同离开这个诡异的梦境,又隐隐期待,若百里无栖在这里死掉,她岂不是就不用亲手杀死他了?
百里无栖冷冷开口道:“恐惧扎根于黑暗,而我行于光明,无所畏惧。
骷髅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好啊,好啊,堂堂魔神,竟好意思说自己行于光明。那我就等着,看你是否真的是无所畏惧。”
话音一落,四周的场景骤然变换。
顾若知发现自己与百里无栖身处一宫殿内部的长廊之中。长廊如迷宫般纵横交错,似乎看不到尽头。
百里无栖眉头紧锁,毫不犹豫地从背后抽出漆黑的断空剑,一剑劈向身旁的宫殿墙壁。
剑光闪过,四周被劈开一道巨大的裂缝,但几乎在瞬间,裂缝又缓缓合拢,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
百里无栖体内的魔气开始爆发,黑色的能量如同风暴一般在宫殿中肆虐,试图将这假象的宫殿烧毁。然而,所有的攻击看起来都如同泥牛入海,对这个梦境构造的宫殿并未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顾若知见状,开口道:“这片梦境,好像在针对你。看来我们只能往前找出路了。”
百里无栖点了点头。他伸出手,轻轻握住顾若知的手,语气沉稳:“此处乃梦境深处,你必须当心。一旦走散,可能永远都无法再见。”
顾若知听到这话,疑惑道:“你是三界最强的存在,又怎么可能会找不到我啊?”
百里无栖没有回答她,牵着她的力度不自觉加重了几分。
顾若知看着他,突然反应过来,这家伙,好像是在找借口拉自己的手啊。
不过,四周环境着实凶险,不如还是让他先牵着吧。如果真走丢了,再碰见几个像骷髅那样的怪物,可就得不偿失了。
两人手牵手沿着长廊前进。
转过无数个弯,但长廊似乎永无止尽,每一个转角都带来新的无尽延伸。
二人在长廊中漫无目的地前行。不知已走了多久,顾若知的步伐开始显得有些沉重。
顾若知皱着眉头,对这无休止的长廊感到苦恼:“怎么走不到头啊?你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么?”
百里无栖思考片刻,摇摇头,望着顾若知平静道:“若你觉得累了,我可以背你。”
顾若知摇了摇头,坚定地回绝:“不,不用。我自己可以走。”
他们继续向前行进,就在这时,顾若知突然闻到一股异香。
长廊在这里戛然而止,前方是一处开阔的观景台,从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下一层的情景。
下方中央大厅内,正负手站立着一个少年。少年尽管看起来不过十岁,气质却异常成熟。他的容貌与百里无栖有几分相似,已经可以预见少年未来的俊朗。
少年身穿一袭金色的华袍,正站在一个布满卷轴和文房四宝的大桌前,专心致志地背诵着什么。
桌子上铺着几张宣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少年自己创作的诗歌,他每背诵一段诗文,都会停下来认真思考,偶尔还用笔在纸上做一些修改。
顾若知不禁朝百里无栖开口问道:“这是你么?”
百里无栖没有回答,神情复杂地看着下方的画面,不知是在思索些什么。
这时,一位中年男子步入百里渊身前。他头戴一顶绣有金线的黑色帝冠,上面点缀着一串温润的玉石。
男子走到少年面前,目光温和,语气里充满了关怀之意:“渊儿,今天又新学了些什么?”
百里渊点点头,清晰地朗诵他所创的诗篇:“金穗满仓寓豐年,橘洲花开映朝晖。父皇,您的智慧兴盛了这片土地,百姓的勤劳善良构筑了社稷的根基。作为残月国的太子,我必须加倍努力,不负您的栽培,也不负天下百姓的辛苦。”
皇帝听后露出满意的笑容,轻轻拍了拍百里渊的肩膀:“好孩子,你将来定会成为一名贤明的主君。”
这时,下方的画面突然剧烈变换,几声深沉且令人心惊的刀剑穿肉之音传来。
一道声音紧急响起:“皇帝遇刺,速来护驾!”
紧接着出现的崭新画面之中,一个少年佩戴着白玉制成的面具,身着用料考究的华贵白袍,正在跳着一种优雅而缓慢的舞蹈。
每一步移动,衣摆上的金铃和珠饰都跟着轻轻作响。
突然,百里无栖迈开长腿,挡在顾若知的面前,似乎不愿她再继续看下去。
与此同时,他们所站的这一层便开始剧烈地颤抖和坍缩。
在一阵尘土和碎石中,两人直接从观景台坠落,落至带着面具的少年身前。
当百里无栖和顾若知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少年显然吓了一跳。舞蹈戛然而止,身体微微后退,面具下的眼睛瞬间张大,眼神中满是惊讶和警惕。
顾若知看着他,直接问道:“百里渊?”
“你是谁?”少年语气中带着一丝戒备。
顾若知注意到少年眼角的红肿,似乎是刚刚哭过。她心中渐生疑惑,他不是皇子么,为何要在这里跳舞,还跳得……那么悲伤?
少年戴着面具垂着头,白玉面具下是一双悲伤的眸子。
顾若知看他那副样子,生出恻隐之心:“百里渊,你的名字,很好听。”
百里渊的表情有些复杂:“可是,娘娘很讨厌我的名字。”
“娘娘?”
就在此时,宫殿的门被缓缓推开。一位公公步入室内,他身着精细的锦袍,面料上绣满了金丝和珍珠。
公公神情严肃:“百里渊,准备好了么?到你了。”
百里渊低下了头,肩膀微微颤抖,声音几乎是耳语:“是。”
说完,他步伐沉重地走出大门。
顾若知见状,连忙快步跟上。尽量不让自己的脚步声过于显眼,来到门口偷偷向外张望。
门外,一个中年女人坐镇中央。她眯缝着眼,鼻梁塌陷,厚厚的嘴唇周围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头戴繁复的头饰,上面的每一片金叶与珍珠都闪烁着寒光,无法掩盖她脸上的刻薄之气。
身边的大臣们各个长相更是怪异,他们的面庞苍白而浮肿,眼睛深陷,脸上的肉松弛,赘肉多得几乎可以挤出沟壑。
女人看着刚刚走到房间中央处的百里渊,得意道:“他就是百里渊,是这群孩子里跳得最好的那个。”说罢,她忍不住偷笑两声,脸上的皱纹随之扭曲,显得更加狰狞。
大臣们听到这个名字,纷纷倒抽一口冷气,互相对视,不敢多言。
就在这时,一个大鼻子、肤色发黄的大臣摩挲着自己的双手,率先打破沉默:“太后娘娘,您总是能找到这样的稀奇玩意儿来给我们解闷,真是太精彩了!”
其他人见状,连忙附和道:“对,感谢太后娘娘,给我们这些老骨头开眼。”
太后微微点头:“百里渊很有才气,不过,才华太盛有时反成短处。他的光芒太过耀眼,反倒惹我生厌。”
见太后不欲多言,公公清了清嗓子,严肃地对百里渊说:“百里渊,开始吧。”
百里渊在众目睽睽之下,深吸一口气,开始他的舞蹈。他的手臂轻轻扬起,尽管脚步轻盈,看起来却十分沉重。随着音乐的起伏,他的双手摆动,身体却在微微颤抖。
这时,百里无栖迅速将顾若知拉到自己身后,低声局促道:“别看。”
说完,他拔出断空,一剑斩向前方的幻象。
剑光闪过,四周的一切都被一分为二。而瞬间,那被斩开的画面又再次缓缓合拢起来。
百里无栖似乎早有准备,抬起手,冲着太后的方向抛出断空。
黑剑如闪电般穿过太后的头部,绕了一圈又飞回至百里无栖的手中。而太后却毫发无伤。
百里无栖紧紧握住顾若知的手:“走,去找别的出口。”
她感受到他手中的力道,虽然心中有所抗拒,却无法挣脱,只能被他牵引着快速前行。
他们两人一边快步穿行,四周的环境竟开始突变,每一步前进,周围的场景如流水般变换,回放着一幕幕百里渊的舞蹈画面。
百里无栖的眼神变得复杂,低声对顾若知说道:“不要看这些。”
尽管如此,他的目光还是不由自主地被那些画面吸引,眼中闪过一丝痛苦的神色。
顾若知感受到他的紧张,轻声道:“我们会找到出口的。”
这时,在他们前方的必经之路上,出现了新的幻象。
太后端坐于华丽的王座之上。在她的身旁,侧身站着一位身着星辰图案长袍的大臣。
“太后娘娘,臣夜观星象,天际现异。一名叫百里渊的孩子将终结您的统治。”
太后皱起眉头:“此话当真?”
“星象不会说谎,这是注定好的未来。”
太后沉吟片刻,冷笑一声:“我偏不信这个邪。来人,把百里渊带来。”
太后的目光冰冷而凛然,她凝视着跪在她面前的百里渊,声音冷漠:“百里渊,从今日起,你将被剥夺这个名字。我将赐予你新的名字,百里无栖——从此,你将一生孤独,无人可依,无处可栖,直至生命终结。”
“这名字将成为你命运的诅咒,预言已明,你乃残月国之祸,明日你将为此,在万众瞩目中,经受五马分尸之刑。”
她既希望自己和百里无栖能一同离开这个诡异的梦境,又隐隐期待,若百里无栖在这里死掉,她岂不是就不用亲手杀死他了?
百里无栖冷冷开口道:“恐惧扎根于黑暗,而我行于光明,无所畏惧。
骷髅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好啊,好啊,堂堂魔神,竟好意思说自己行于光明。那我就等着,看你是否真的是无所畏惧。”
话音一落,四周的场景骤然变换。
顾若知发现自己与百里无栖身处一宫殿内部的长廊之中。长廊如迷宫般纵横交错,似乎看不到尽头。
百里无栖眉头紧锁,毫不犹豫地从背后抽出漆黑的断空剑,一剑劈向身旁的宫殿墙壁。
剑光闪过,四周被劈开一道巨大的裂缝,但几乎在瞬间,裂缝又缓缓合拢,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
百里无栖体内的魔气开始爆发,黑色的能量如同风暴一般在宫殿中肆虐,试图将这假象的宫殿烧毁。然而,所有的攻击看起来都如同泥牛入海,对这个梦境构造的宫殿并未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顾若知见状,开口道:“这片梦境,好像在针对你。看来我们只能往前找出路了。”
百里无栖点了点头。他伸出手,轻轻握住顾若知的手,语气沉稳:“此处乃梦境深处,你必须当心。一旦走散,可能永远都无法再见。”
顾若知听到这话,疑惑道:“你是三界最强的存在,又怎么可能会找不到我啊?”
百里无栖没有回答她,牵着她的力度不自觉加重了几分。
顾若知看着他,突然反应过来,这家伙,好像是在找借口拉自己的手啊。
不过,四周环境着实凶险,不如还是让他先牵着吧。如果真走丢了,再碰见几个像骷髅那样的怪物,可就得不偿失了。
两人手牵手沿着长廊前进。
转过无数个弯,但长廊似乎永无止尽,每一个转角都带来新的无尽延伸。
二人在长廊中漫无目的地前行。不知已走了多久,顾若知的步伐开始显得有些沉重。
顾若知皱着眉头,对这无休止的长廊感到苦恼:“怎么走不到头啊?你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么?”
百里无栖思考片刻,摇摇头,望着顾若知平静道:“若你觉得累了,我可以背你。”
顾若知摇了摇头,坚定地回绝:“不,不用。我自己可以走。”
他们继续向前行进,就在这时,顾若知突然闻到一股异香。
长廊在这里戛然而止,前方是一处开阔的观景台,从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下一层的情景。
下方中央大厅内,正负手站立着一个少年。少年尽管看起来不过十岁,气质却异常成熟。他的容貌与百里无栖有几分相似,已经可以预见少年未来的俊朗。
少年身穿一袭金色的华袍,正站在一个布满卷轴和文房四宝的大桌前,专心致志地背诵着什么。
桌子上铺着几张宣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少年自己创作的诗歌,他每背诵一段诗文,都会停下来认真思考,偶尔还用笔在纸上做一些修改。
顾若知不禁朝百里无栖开口问道:“这是你么?”
百里无栖没有回答,神情复杂地看着下方的画面,不知是在思索些什么。
这时,一位中年男子步入百里渊身前。他头戴一顶绣有金线的黑色帝冠,上面点缀着一串温润的玉石。
男子走到少年面前,目光温和,语气里充满了关怀之意:“渊儿,今天又新学了些什么?”
百里渊点点头,清晰地朗诵他所创的诗篇:“金穗满仓寓豐年,橘洲花开映朝晖。父皇,您的智慧兴盛了这片土地,百姓的勤劳善良构筑了社稷的根基。作为残月国的太子,我必须加倍努力,不负您的栽培,也不负天下百姓的辛苦。”
皇帝听后露出满意的笑容,轻轻拍了拍百里渊的肩膀:“好孩子,你将来定会成为一名贤明的主君。”
这时,下方的画面突然剧烈变换,几声深沉且令人心惊的刀剑穿肉之音传来。
一道声音紧急响起:“皇帝遇刺,速来护驾!”
紧接着出现的崭新画面之中,一个少年佩戴着白玉制成的面具,身着用料考究的华贵白袍,正在跳着一种优雅而缓慢的舞蹈。
每一步移动,衣摆上的金铃和珠饰都跟着轻轻作响。
突然,百里无栖迈开长腿,挡在顾若知的面前,似乎不愿她再继续看下去。
与此同时,他们所站的这一层便开始剧烈地颤抖和坍缩。
在一阵尘土和碎石中,两人直接从观景台坠落,落至带着面具的少年身前。
当百里无栖和顾若知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少年显然吓了一跳。舞蹈戛然而止,身体微微后退,面具下的眼睛瞬间张大,眼神中满是惊讶和警惕。
顾若知看着他,直接问道:“百里渊?”
“你是谁?”少年语气中带着一丝戒备。
顾若知注意到少年眼角的红肿,似乎是刚刚哭过。她心中渐生疑惑,他不是皇子么,为何要在这里跳舞,还跳得……那么悲伤?
少年戴着面具垂着头,白玉面具下是一双悲伤的眸子。
顾若知看他那副样子,生出恻隐之心:“百里渊,你的名字,很好听。”
百里渊的表情有些复杂:“可是,娘娘很讨厌我的名字。”
“娘娘?”
就在此时,宫殿的门被缓缓推开。一位公公步入室内,他身着精细的锦袍,面料上绣满了金丝和珍珠。
公公神情严肃:“百里渊,准备好了么?到你了。”
百里渊低下了头,肩膀微微颤抖,声音几乎是耳语:“是。”
说完,他步伐沉重地走出大门。
顾若知见状,连忙快步跟上。尽量不让自己的脚步声过于显眼,来到门口偷偷向外张望。
门外,一个中年女人坐镇中央。她眯缝着眼,鼻梁塌陷,厚厚的嘴唇周围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头戴繁复的头饰,上面的每一片金叶与珍珠都闪烁着寒光,无法掩盖她脸上的刻薄之气。
身边的大臣们各个长相更是怪异,他们的面庞苍白而浮肿,眼睛深陷,脸上的肉松弛,赘肉多得几乎可以挤出沟壑。
女人看着刚刚走到房间中央处的百里渊,得意道:“他就是百里渊,是这群孩子里跳得最好的那个。”说罢,她忍不住偷笑两声,脸上的皱纹随之扭曲,显得更加狰狞。
大臣们听到这个名字,纷纷倒抽一口冷气,互相对视,不敢多言。
就在这时,一个大鼻子、肤色发黄的大臣摩挲着自己的双手,率先打破沉默:“太后娘娘,您总是能找到这样的稀奇玩意儿来给我们解闷,真是太精彩了!”
其他人见状,连忙附和道:“对,感谢太后娘娘,给我们这些老骨头开眼。”
太后微微点头:“百里渊很有才气,不过,才华太盛有时反成短处。他的光芒太过耀眼,反倒惹我生厌。”
见太后不欲多言,公公清了清嗓子,严肃地对百里渊说:“百里渊,开始吧。”
百里渊在众目睽睽之下,深吸一口气,开始他的舞蹈。他的手臂轻轻扬起,尽管脚步轻盈,看起来却十分沉重。随着音乐的起伏,他的双手摆动,身体却在微微颤抖。
这时,百里无栖迅速将顾若知拉到自己身后,低声局促道:“别看。”
说完,他拔出断空,一剑斩向前方的幻象。
剑光闪过,四周的一切都被一分为二。而瞬间,那被斩开的画面又再次缓缓合拢起来。
百里无栖似乎早有准备,抬起手,冲着太后的方向抛出断空。
黑剑如闪电般穿过太后的头部,绕了一圈又飞回至百里无栖的手中。而太后却毫发无伤。
百里无栖紧紧握住顾若知的手:“走,去找别的出口。”
她感受到他手中的力道,虽然心中有所抗拒,却无法挣脱,只能被他牵引着快速前行。
他们两人一边快步穿行,四周的环境竟开始突变,每一步前进,周围的场景如流水般变换,回放着一幕幕百里渊的舞蹈画面。
百里无栖的眼神变得复杂,低声对顾若知说道:“不要看这些。”
尽管如此,他的目光还是不由自主地被那些画面吸引,眼中闪过一丝痛苦的神色。
顾若知感受到他的紧张,轻声道:“我们会找到出口的。”
这时,在他们前方的必经之路上,出现了新的幻象。
太后端坐于华丽的王座之上。在她的身旁,侧身站着一位身着星辰图案长袍的大臣。
“太后娘娘,臣夜观星象,天际现异。一名叫百里渊的孩子将终结您的统治。”
太后皱起眉头:“此话当真?”
“星象不会说谎,这是注定好的未来。”
太后沉吟片刻,冷笑一声:“我偏不信这个邪。来人,把百里渊带来。”
太后的目光冰冷而凛然,她凝视着跪在她面前的百里渊,声音冷漠:“百里渊,从今日起,你将被剥夺这个名字。我将赐予你新的名字,百里无栖——从此,你将一生孤独,无人可依,无处可栖,直至生命终结。”
“这名字将成为你命运的诅咒,预言已明,你乃残月国之祸,明日你将为此,在万众瞩目中,经受五马分尸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