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可矜仰面,忧虑的眼底映着灰蒙蒙的苍穹,一片雪花坠入她的眼眶,融出晶莹的水光。
她喉间轻应,然后转头吩咐下人去牵马,她准备当下便策马前往慈幼局。
“不必这样急,今日天寒风急,先吃点热的暖暖身子,然后再坐马车去吧。”姜绍搂着女儿的肩轻拍两下,“从大理寺立案,到着手调查,并不会那样快,莫要心慌。”
姜绍此刻仍是沉得住气的,倒非自信姜家权势,只是清楚君心罢了,他此刻无疑是姜家的压舱石,这也带给姜可矜不少安心。
众人话毕便散了,只留下父女两个往膳厅走去。
姜可矜仍是郁结于心,默默跟在姜绍身侧不语,脸上是化不开的愁绪。
“慈幼局你不必担心,殿下今日在朝上为你和慈幼局求情了。”
姜绍的声音在她头顶响起,像一个皮球,落在她头顶,又砸向她心底,然后又弹起来,她空荡荡的胸腔瞬间便被“咚咚咚”的声响填满了。
“殿下?”
姜绍含笑点点头。
姜可矜一时无言,她原本以为萧琮是完全不会明面在此事上站在姜府一边,毕竟现在形势对姜家十分不利。
她心底不可抑制地涌出一股冲动,想要赶紧跑到他跟前,问问他,为什么要帮姜家,难道不怕姜家真的出事连累到他吗?难道不怕皇帝认为太子与丞相关系太过密切而心生忌惮吗?
用过饭后,姜可矜便乘着马车前往慈幼局了,幸而她早上到慈幼局的时辰很早,也没闹出太大动静,故而只需给见过自己的几个人嘱咐一下,只要咬定她没从慈幼局带走账簿即可。
其实她知道此举对于姜家摆脱此次危机意义不大,但却可以帮助拖延时间,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不怕无法查到可以脱罪的证据。
离开慈幼局时,姜可矜忽然想到,宋清是镇国寺主持推荐的人,既然现在宋清被带走了,那慈明主持呢?
自然,慈明主持一个出家之人不会掺入权力之争,只是宋清既是他举荐的,想必他对宋清为人定是十分了解,倘若宋清刚正不阿,那必然不会做伪证,姜府也就不会出事了。
思及此,她当即决定改道前往镇国寺,幸而萧琮给她的令牌她随身带着,想进镇国寺不难。
此时雪已停,风尤甚,行至镇国寺前,一片连绵殿宇尽显巍峨。
正门前,是一个执着扫帚大概八九岁正在扫雪的小沙弥,他脸颊在寒风中冻得通红,光亮的脑袋也灰蒙蒙的冷色调中尤为突出。
姜可矜往日前来拜访慈明主持都会看到这扫地的小沙弥,也算是个眼熟之人了。
小沙弥收起扫把朝她“阿弥陀佛”一声算是打过了招呼,便要继续自己的工作。
姜可矜瞥了眼他皱巴巴已经皴裂的一双手和寒风中醒目的脑袋,一边出声道:“小师傅,如何称呼啊?”一边吩咐月离去马车里找找有没有什么方巾或帽子。
“小僧净思。”小沙弥停下扫帚合手于胸前答道。
月离拿着方巾递给了姜可矜,她这才开口,声音里不自觉带着点诱哄:“净思小师傅,天气这么冷,光着脑袋可不好受。”说着便要上前给他包住脑袋。
男女授受不亲,更何况出家之人,净思慌地连连后退:“施主不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姜可矜:......怪她,做志愿活动时哄小学生哄出习惯了,现在给小朋友说起话活像个怪阿姨。
她把方巾交给小师傅,示意他包住耳朵和脑袋,仔细冻伤,便带着月离从侧门而入。
慈明似乎对她的到来并不意外,两人在寮房中坐定,他一边慢条斯理地煮着茶,一边听着姜可矜的言语。
紫砂壶的壶盖被咕嘟嘟的气泡顶起,壶盖的气孔处,涌出一股热腾腾的蒸汽,慈明有条不紊地烫盏、置茶、调膏、点水。
一系列动作矜贵优雅又行云流水,看得姜可矜的心也静了下来。
“清者自清,姜小姐若当真未曾用慈幼局做过其他事,自然不会引火上身。”慈明眉目低垂,将一盏茶递给她。
姜可矜接过茶,重重叹了一口气:“主持,您出家已久,不懂这俗世的人心险恶,清者也禁不起脏水泼。”
慈明笑而不语。
“所以这宋先生为人到底何如?”
“他曾给镇国寺送过物料,从未贪墨半分。”
姜可矜静静端详着慈明主持刻上风霜缀着悲悯却仍然端正挺秀的面庞,等待他的下文,他却惜字如金,不再言语。
她自知提问该到此为止了,于是拜别了慈明主持。
回程的马车上,她疲惫地蜷缩在软榻上。
月离给她盖上毯子:“小姐今日可是乏了?回府之后早些歇息吧,这样的事情本就不是闺阁女子管得了的,自有相爷和殿下操心。”
月离这话可谓触发了关键词,什么叫“闺阁女子管不了”,姜可矜原本迷迷糊糊地要入梦,“腾”地一下便要起身反驳,马车却一个颠簸。
月见立即上前抢身拥住姜可矜从车窗跳出,两三计飞矢在她们身后射向了马车。
“月离——”
伴随着姜可矜惊慌颤抖的声音,流箭的目标转向了她和月见。
月见耳廓微动,从流箭的数量以及林子的动静来看,刺客大概只有一两人,隐在树后。
她将姜可矜推到一个粗壮的树木后:“小姐莫怕,暂且不要冒头,我去会会这刺客。”
姜可矜点点头,犹自颤抖着,呆木的眼神钉死在不远处的马车上。
马车下,是凌乱的马蹄和车辙,将泥与雪掺揉在一起,在她眼里变成灰色。
不远处的打斗声充盈在耳畔,她却像是被按了暂停键,眼睁睁看着血滴从马车的缝隙沿着那木垣滑啊滑,摇摇欲坠,最终没入凌乱的泥雪中。
姜可矜双腿瘫软,两手更是使不上力气,却挣扎着想要爬到马车旁,然而方一露头,便一记飞矢投来,穿过她的发髻,钉向雪面。
她连忙缩了回去,惊恐扼住她的咽喉,让她不得不急促地呼吸来攫取更多的氧气,凌乱微卷的长发掩着她伏在雪地里瑟瑟发抖的瘦弱身躯。
就差一点,那枚箭射中的就是她的脑袋!隐在树后的女子无意识握紧弯弓的手背狰狞出分明的青色血管来,在她白皙的手背上尤为突出。
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姜伶夭。
然而棠枝明显不敌那个不知何时出现在姜可矜身边的女子,她必须要助棠枝一臂之力。
姜伶夭不识月见,棠枝却认得,她们曾同为殿下暗卫,当然,彼时她被殿下赐名月泉,后来跟了姜伶夭之后才被更名为棠枝。
只是月见为何会护在姜可矜身边,她明明是殿下身边一等一的高手。
月见识得棠枝,故而并未下死手,短短几个回合便让她身中数剑,却在最后致命一击时 ,她将长剑换做了掌心。
棠枝仰面倒地,鲜红的雪浸染着身下洁白的雪。
“出来吧,姜大小姐。”
姜伶夭心里一颤,捏紧弯弓和箭翎,从树后露出半张脸。
“您应该不至于失智到要和我交手。”月见一面踩在棠枝胸口压制住她,一面威胁着开口。
她凉寒的声线连同饮血的长剑如同金属撞击一般在她现任主子姜可矜眼前耳畔一阵铮鸣,后者显然已经处于被吓傻的边缘了。
相较之下,姜伶夭便镇定得多,她移步而出,自知无力抗衡,便将手中弓箭一并扔下:“姑娘手下留情,想必和棠枝是旧识,也是殿下的人吧。”
月见不愿搭腔,只将目光投向将将从树后爬出的姜可矜,后者未着大氅,衣衫在雪地里看着便有些单薄,凌乱的长发附在瘦弱的躯背上,无端多了几分可怜。
姜可矜依旧腿软,但却踉踉跄跄慌慌张张爬起身扑向马车,她太过心急,几度上不去马车,终于得上马车,猛地便拉开了马车的前门。
映入眼帘的是中了一箭的月离,其余两箭都落在车壁上。
“月离......”她轻轻叫出声,一直凝在眼眶中的泪终于争先恐后夺眶而出,她颤抖着爬到月离身侧,伸出手想要触碰她,却又瑟缩回来,惶惶不知何处。
“小姐......”,月离将眼皮微微掀起一条缝隙,她家小姐一张皱巴巴沾满污渍泪痕的小脏脸就跳进她眼中了。
小姐一定吓坏了吧,小姐的胆子一直很小,小姐总是那样心软,她受伤了,小姐一定要伤心死了......
"月离......,马车的抽屉里有止血药,你不要担心,血止住了就没事了,你先别睡啊......“
姜可矜重重握了一下月离的手,两个冰冷的肌肤相触,却生出了一股奇异的力量从她掌心攀援而上直至心房,包裹住她的惊惶。
她咬紧下唇内侧的软肉,把理智镇定强行拉出来,翻找着止血药,不过对于箭簇她却束手无策,一面找着止血药一面嘶喊着月见。
她喉间轻应,然后转头吩咐下人去牵马,她准备当下便策马前往慈幼局。
“不必这样急,今日天寒风急,先吃点热的暖暖身子,然后再坐马车去吧。”姜绍搂着女儿的肩轻拍两下,“从大理寺立案,到着手调查,并不会那样快,莫要心慌。”
姜绍此刻仍是沉得住气的,倒非自信姜家权势,只是清楚君心罢了,他此刻无疑是姜家的压舱石,这也带给姜可矜不少安心。
众人话毕便散了,只留下父女两个往膳厅走去。
姜可矜仍是郁结于心,默默跟在姜绍身侧不语,脸上是化不开的愁绪。
“慈幼局你不必担心,殿下今日在朝上为你和慈幼局求情了。”
姜绍的声音在她头顶响起,像一个皮球,落在她头顶,又砸向她心底,然后又弹起来,她空荡荡的胸腔瞬间便被“咚咚咚”的声响填满了。
“殿下?”
姜绍含笑点点头。
姜可矜一时无言,她原本以为萧琮是完全不会明面在此事上站在姜府一边,毕竟现在形势对姜家十分不利。
她心底不可抑制地涌出一股冲动,想要赶紧跑到他跟前,问问他,为什么要帮姜家,难道不怕姜家真的出事连累到他吗?难道不怕皇帝认为太子与丞相关系太过密切而心生忌惮吗?
用过饭后,姜可矜便乘着马车前往慈幼局了,幸而她早上到慈幼局的时辰很早,也没闹出太大动静,故而只需给见过自己的几个人嘱咐一下,只要咬定她没从慈幼局带走账簿即可。
其实她知道此举对于姜家摆脱此次危机意义不大,但却可以帮助拖延时间,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不怕无法查到可以脱罪的证据。
离开慈幼局时,姜可矜忽然想到,宋清是镇国寺主持推荐的人,既然现在宋清被带走了,那慈明主持呢?
自然,慈明主持一个出家之人不会掺入权力之争,只是宋清既是他举荐的,想必他对宋清为人定是十分了解,倘若宋清刚正不阿,那必然不会做伪证,姜府也就不会出事了。
思及此,她当即决定改道前往镇国寺,幸而萧琮给她的令牌她随身带着,想进镇国寺不难。
此时雪已停,风尤甚,行至镇国寺前,一片连绵殿宇尽显巍峨。
正门前,是一个执着扫帚大概八九岁正在扫雪的小沙弥,他脸颊在寒风中冻得通红,光亮的脑袋也灰蒙蒙的冷色调中尤为突出。
姜可矜往日前来拜访慈明主持都会看到这扫地的小沙弥,也算是个眼熟之人了。
小沙弥收起扫把朝她“阿弥陀佛”一声算是打过了招呼,便要继续自己的工作。
姜可矜瞥了眼他皱巴巴已经皴裂的一双手和寒风中醒目的脑袋,一边出声道:“小师傅,如何称呼啊?”一边吩咐月离去马车里找找有没有什么方巾或帽子。
“小僧净思。”小沙弥停下扫帚合手于胸前答道。
月离拿着方巾递给了姜可矜,她这才开口,声音里不自觉带着点诱哄:“净思小师傅,天气这么冷,光着脑袋可不好受。”说着便要上前给他包住脑袋。
男女授受不亲,更何况出家之人,净思慌地连连后退:“施主不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姜可矜:......怪她,做志愿活动时哄小学生哄出习惯了,现在给小朋友说起话活像个怪阿姨。
她把方巾交给小师傅,示意他包住耳朵和脑袋,仔细冻伤,便带着月离从侧门而入。
慈明似乎对她的到来并不意外,两人在寮房中坐定,他一边慢条斯理地煮着茶,一边听着姜可矜的言语。
紫砂壶的壶盖被咕嘟嘟的气泡顶起,壶盖的气孔处,涌出一股热腾腾的蒸汽,慈明有条不紊地烫盏、置茶、调膏、点水。
一系列动作矜贵优雅又行云流水,看得姜可矜的心也静了下来。
“清者自清,姜小姐若当真未曾用慈幼局做过其他事,自然不会引火上身。”慈明眉目低垂,将一盏茶递给她。
姜可矜接过茶,重重叹了一口气:“主持,您出家已久,不懂这俗世的人心险恶,清者也禁不起脏水泼。”
慈明笑而不语。
“所以这宋先生为人到底何如?”
“他曾给镇国寺送过物料,从未贪墨半分。”
姜可矜静静端详着慈明主持刻上风霜缀着悲悯却仍然端正挺秀的面庞,等待他的下文,他却惜字如金,不再言语。
她自知提问该到此为止了,于是拜别了慈明主持。
回程的马车上,她疲惫地蜷缩在软榻上。
月离给她盖上毯子:“小姐今日可是乏了?回府之后早些歇息吧,这样的事情本就不是闺阁女子管得了的,自有相爷和殿下操心。”
月离这话可谓触发了关键词,什么叫“闺阁女子管不了”,姜可矜原本迷迷糊糊地要入梦,“腾”地一下便要起身反驳,马车却一个颠簸。
月见立即上前抢身拥住姜可矜从车窗跳出,两三计飞矢在她们身后射向了马车。
“月离——”
伴随着姜可矜惊慌颤抖的声音,流箭的目标转向了她和月见。
月见耳廓微动,从流箭的数量以及林子的动静来看,刺客大概只有一两人,隐在树后。
她将姜可矜推到一个粗壮的树木后:“小姐莫怕,暂且不要冒头,我去会会这刺客。”
姜可矜点点头,犹自颤抖着,呆木的眼神钉死在不远处的马车上。
马车下,是凌乱的马蹄和车辙,将泥与雪掺揉在一起,在她眼里变成灰色。
不远处的打斗声充盈在耳畔,她却像是被按了暂停键,眼睁睁看着血滴从马车的缝隙沿着那木垣滑啊滑,摇摇欲坠,最终没入凌乱的泥雪中。
姜可矜双腿瘫软,两手更是使不上力气,却挣扎着想要爬到马车旁,然而方一露头,便一记飞矢投来,穿过她的发髻,钉向雪面。
她连忙缩了回去,惊恐扼住她的咽喉,让她不得不急促地呼吸来攫取更多的氧气,凌乱微卷的长发掩着她伏在雪地里瑟瑟发抖的瘦弱身躯。
就差一点,那枚箭射中的就是她的脑袋!隐在树后的女子无意识握紧弯弓的手背狰狞出分明的青色血管来,在她白皙的手背上尤为突出。
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姜伶夭。
然而棠枝明显不敌那个不知何时出现在姜可矜身边的女子,她必须要助棠枝一臂之力。
姜伶夭不识月见,棠枝却认得,她们曾同为殿下暗卫,当然,彼时她被殿下赐名月泉,后来跟了姜伶夭之后才被更名为棠枝。
只是月见为何会护在姜可矜身边,她明明是殿下身边一等一的高手。
月见识得棠枝,故而并未下死手,短短几个回合便让她身中数剑,却在最后致命一击时 ,她将长剑换做了掌心。
棠枝仰面倒地,鲜红的雪浸染着身下洁白的雪。
“出来吧,姜大小姐。”
姜伶夭心里一颤,捏紧弯弓和箭翎,从树后露出半张脸。
“您应该不至于失智到要和我交手。”月见一面踩在棠枝胸口压制住她,一面威胁着开口。
她凉寒的声线连同饮血的长剑如同金属撞击一般在她现任主子姜可矜眼前耳畔一阵铮鸣,后者显然已经处于被吓傻的边缘了。
相较之下,姜伶夭便镇定得多,她移步而出,自知无力抗衡,便将手中弓箭一并扔下:“姑娘手下留情,想必和棠枝是旧识,也是殿下的人吧。”
月见不愿搭腔,只将目光投向将将从树后爬出的姜可矜,后者未着大氅,衣衫在雪地里看着便有些单薄,凌乱的长发附在瘦弱的躯背上,无端多了几分可怜。
姜可矜依旧腿软,但却踉踉跄跄慌慌张张爬起身扑向马车,她太过心急,几度上不去马车,终于得上马车,猛地便拉开了马车的前门。
映入眼帘的是中了一箭的月离,其余两箭都落在车壁上。
“月离......”她轻轻叫出声,一直凝在眼眶中的泪终于争先恐后夺眶而出,她颤抖着爬到月离身侧,伸出手想要触碰她,却又瑟缩回来,惶惶不知何处。
“小姐......”,月离将眼皮微微掀起一条缝隙,她家小姐一张皱巴巴沾满污渍泪痕的小脏脸就跳进她眼中了。
小姐一定吓坏了吧,小姐的胆子一直很小,小姐总是那样心软,她受伤了,小姐一定要伤心死了......
"月离......,马车的抽屉里有止血药,你不要担心,血止住了就没事了,你先别睡啊......“
姜可矜重重握了一下月离的手,两个冰冷的肌肤相触,却生出了一股奇异的力量从她掌心攀援而上直至心房,包裹住她的惊惶。
她咬紧下唇内侧的软肉,把理智镇定强行拉出来,翻找着止血药,不过对于箭簇她却束手无策,一面找着止血药一面嘶喊着月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