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船靠在墙壁上站了一会儿,等到情绪平缓下来,推开院门,汪清浅正在洗碗,听到身后的脚步声猜到应该是榆船回来了,掉过头:“你回来啦?吃过午饭了吗?”
“吃过了。”榆船周五下午以及周六早上都会去外婆的面馆帮忙,外婆每次都会留他吃饭。
“噢,我买了好多水果在冰箱里,你看看有没有想吃的?”汪清浅一面刷碗一面说道。
“不用了。”榆船望着汪清浅的背影。
“好吧,你要吃就自己拿。”
“嗯。”
榆船在二楼客厅停留,目光被阳台吸引,但很快的,他移开眼睛,重新迈开步子。
汪清浅有睡午觉的习惯,尤其是太阳天,睡意更盛,她忙完一切,困倦席卷而来,趴在床上陷入睡眠。
下午三点,一阵带着桂香的凉风从窗外吹来,棉白色的窗帘翩翩然。
汪清浅睡眼惺忪,手在枕边摸来摸去,抓到手机,看了下时间。
三点了?
汪清浅坐在床边,睡眠把她的脸洗濯得白里透红,一束亮黑的长发披洒在肩上,垂挂在胸前,她的大眼睛烟水迷蒙,迷瞪瞪地看着窗外,显然是还没醒透。
过了好一会,她自觉清醒得差不多了,换掉睡衣,到卫生间洗漱,一掬凉水泼在脸上,这下彻底驱散了残留的睡意。
她把晒在阳台的衣服收进来,整整齐齐排在衣柜里。然后下楼从冰箱里拿出一颗水蜜桃,一边啃,一边走到小院的空地上。
每一次风动,都会有稀稀落落的桂花飘下来,积少成多,花坛上的土被一层厚厚的桂花盖住了。
汪清浅蹲下,眼光瞧着地面,视线里时不时有桂花添进来,砖面上时不时有桂花落进去。
榆船坐在窗前写作业,可是他再也静不下心了,他的心神总是无法抵制地溜到窗外楼下,或许他根本没想着要抵制。
从他的角度,可以看见汪清浅小小的一团蹲在花坛前,聚精会神地盯着地上,手里握着一颗有牙印的粉色水蜜桃。
她的侧脸一鼓一鼓的,嚼着果肉,她的头发没有扎起来,拢到一起,垂在左侧,她刚洗完脸吗?上面好像还挂着水汽,她的眼睛……很好看,和他见过的所有人不同,很真诚。
汪清浅觉得自己的腿好像麻了,她扶着花坛边沿慢慢直起身子。
珩城大学。
“喂,纪槐,我介绍给你的女生,你干嘛不接受好友申请啊?”梁谅手里抱着篮球,朝边上的人问道。
“我干嘛接受,又不认识。”纪槐擦了把额头的汗水,离开长椅,拍着球向球框走去。
梁谅:“不是吧,你不再歇会?刚打完一轮啊。”
纪槐:“不想歇。”
梁谅:“……”
梁谅体力不支坐在长椅上看纪槐一个人和球玩得不亦乐乎,目光向周围转了一圈。
半个小时后,纪槐收了球,坐下来气喘吁吁地说:“我有喜欢的人。”他抬着头,目光穿过头顶郁郁葱葱的树叶,望着无云的蓝天。
“知道,可是人家给我送了好几次水,我答应她的,你就加一下吧,看在我的面子上。”
“就这一次。”
“知道了,回宿舍洗澡。”
两人走在路上,对于旁人投来的目光司空见惯,为什么呢?也许长得出众的人,都会经历一种烦恼,就是走着走着突然被身边的陌生人行注目礼。
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呗。
纪槐和梁谅的气质截然不同,前者玩世不恭,放荡不羁;后者温文尔雅,谦和有礼。
纪槐的长相常常让那些不熟识他的人对他抱有一种微妙的成见。
此人一看就不是个安分守己的,像是混迹于酒吧夜店,女票换一茬接一茬,玩得要多开有多开,要多花有多花那类人。
哈哈哈,讲真的,这可太冤枉我们纪槐了,如果你稍微接触了解一下他,就会惊奇地发现他居然是个母胎单身。再深入一点,会发现他的日常生活和作息一干二净。
这个人吧,无非就是性格恶劣了点,吊儿郎当的,除一人以外谁也不放眼里,为人处世狂妄傲慢了些……也没其他缺点了。
自入学以来,纪槐不乏追求者,被他的脸迷得魂牵梦萦的学姐或学妹们,通常连他的微信都加不到。
理由简略干脆:不加陌生人。
怎么说呢?这在他的舍友兼朋友梁谅的眼里,多少有点“守身如玉、洁身自好”的意思。
女生宿舍是众所周知的“闲话舆论情报中心”,选纪槐还是梁谅、前者帅还是后者帅,是一个永远都不会枯竭的话题,甚至有人为此争辩得面红耳赤。
这本来就是个无解的问题。梁谅,纪槐,风格迥异的两个人,根本没法对比啊!
梁谅嘛,这人竟然会和纪槐成为朋友,不可思议。这是两个性情天差地别的人。
梁谅做人做事都极具风度,翩翩公子说的就是他吧,言辞得体,谈吐自然,举止沉稳,性子儒雅随和,长得也一脸书卷气。
多的不说。就从这件小事入手吧。
被女生要微信时。纪槐一般看也不看一眼,脱口而出一句“不加。”等女生回过神来,纪槐已经走远了,剩她一个人面脸通红,尴尬地站在原地。
梁谅往往会很有教养地拿出手机,对女生说:“我扫你吧。”当女生满脸羞涩地看着他说谢谢时,他会对她点点头,淡然一笑。
不能说这梁谅来者不拒,他只是觉得这些女生鼓起勇气,紧张兮兮的样子,实在不太好拒绝,再说只是加个微信,又不是过分的事。没必要让她们难堪。
然后女生回去扒拉了一下午列表,发现对方根本没加自己!
回到宿舍,两人陆续洗完澡。
纪槐打开手机,手指划拉着好友添加列表,向梁谅问道:“她叫花缃是吧?”
“嗯。”
“加了。”
“好。”
西洱。
汪清浅回到屋内,趴在餐桌上啃桃子,透过窗户看见麻雀扑棱翅膀降在小院里,落日西沉的余晖射在院墙上,把桂花树的线条画了出来。
一瞬间这窗框不再是窗框,而是画框,窗外的景物就是画框里的画。
汪清浅沉醉在这幅“画”里,不知不觉天色已经暗淡了,太阳彻底坠进地平线下了。
她突然意识到没开灯,周围模模糊糊的,起身摸索着开了灯,来到灶台前系上围裙,她要做晚饭了。
她在电饭锅里煮了两个人的饭,趁蒸饭的时间,她慢慢地洗菜切菜,等到饭快蒸好了,就开始炒菜。
厨房里一阵阵厨具相互碰撞的乒乒乓乓声,还有汪清浅略显忙碌的身影。
苦瓜炒鸡蛋、糖拌西红柿、清炒卷心菜,桌上都是很清淡的菜系,汪清浅盛出两碗饭,其中一碗比另一碗多出很多,她把那碗放在餐桌对面。
榆船望着黑严实了的天空发呆,月亮像一柄银镰在薄云中时隐时现,漫天的星斗闪闪烁烁。
每天的这个点是他精神最宁静松弛的时候,他讨厌白天,确切来说是讨厌人,讨厌那些无聊的社交。
每当他站在人流中,坐在教室里,听着他人欢呼雀跃的交谈声,看着他人其乐无穷的笑容,都感到极度困惑与反感。
他不理解人为什么能这么开心。
到了傍晚,黑暗覆盖城市,一切都安静了。街道上不再涌动着行人,教室里不再有老师同学,耳边不再响起刺耳的说话声。
榆船不知道这面墙是什么时候砌起来的,这面横亘在他与其他人之间的墙。
不是因为这面墙导致他无法加入集体,而是由于他主观上排斥所有人亲手筑造了这面墙。
他透过这面墙看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任何事物仿佛都激不起心底的涟漪,灵魂深处是一片幽静,幽静到极点便是死寂。
周围的一切遥远而模糊,他有时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活在世界上。
不过,他并不觉得自己这种状态有什么问题。
但是这一切,好像都对她例了外。
汪清浅站在门前,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音色是一贯的温和,她说:“榆船,我做好饭了,下来一起吃吧。”
饭桌上,两人静静地吃着饭,榆船好像不挑食,这几盘菜他都有尝。
汪清浅放下筷子,抽出纸巾擦了擦嘴,对面前人说:“榆船,我加一下你的微信吧,这样有什么事可以直接联系。”
“嗯。”榆船从口袋里拿出手机。
汪清浅用手机对着扫了扫,说道:“好了。”接着便起身收拾厨房灶台上的锅碗瓢盆。
“我来吧。”榆船走过来接过汪清浅手里的平底锅。
“啊,好。”汪清浅没有客套推辞。
倒不是她认为榆船吃了她一顿饭就得给她洗碗,她是怕榆船不好意思,毕竟住在一个屋檐下。
工作日她要上班,榆船要上学,估计不会有太多交集。休息日他们都在家,她做了饭,他要是在家并且还没吃饭,她不会不叫他。
不仅仅是出于人情世故和徐婆的“良苦用心”考虑,还有一点点她的私心,她发自内心地同情和怜悯这个遭遇不幸的弟弟(不过她尽量不在榆船面前表现出来)。
这样一来,他们每周可能都要一起吃饭,不让他做点什么,他心里怕是会过意不去吧。
汪清浅顾及对方的感受,立在对方的角度给出回答。
“吃过了。”榆船周五下午以及周六早上都会去外婆的面馆帮忙,外婆每次都会留他吃饭。
“噢,我买了好多水果在冰箱里,你看看有没有想吃的?”汪清浅一面刷碗一面说道。
“不用了。”榆船望着汪清浅的背影。
“好吧,你要吃就自己拿。”
“嗯。”
榆船在二楼客厅停留,目光被阳台吸引,但很快的,他移开眼睛,重新迈开步子。
汪清浅有睡午觉的习惯,尤其是太阳天,睡意更盛,她忙完一切,困倦席卷而来,趴在床上陷入睡眠。
下午三点,一阵带着桂香的凉风从窗外吹来,棉白色的窗帘翩翩然。
汪清浅睡眼惺忪,手在枕边摸来摸去,抓到手机,看了下时间。
三点了?
汪清浅坐在床边,睡眠把她的脸洗濯得白里透红,一束亮黑的长发披洒在肩上,垂挂在胸前,她的大眼睛烟水迷蒙,迷瞪瞪地看着窗外,显然是还没醒透。
过了好一会,她自觉清醒得差不多了,换掉睡衣,到卫生间洗漱,一掬凉水泼在脸上,这下彻底驱散了残留的睡意。
她把晒在阳台的衣服收进来,整整齐齐排在衣柜里。然后下楼从冰箱里拿出一颗水蜜桃,一边啃,一边走到小院的空地上。
每一次风动,都会有稀稀落落的桂花飘下来,积少成多,花坛上的土被一层厚厚的桂花盖住了。
汪清浅蹲下,眼光瞧着地面,视线里时不时有桂花添进来,砖面上时不时有桂花落进去。
榆船坐在窗前写作业,可是他再也静不下心了,他的心神总是无法抵制地溜到窗外楼下,或许他根本没想着要抵制。
从他的角度,可以看见汪清浅小小的一团蹲在花坛前,聚精会神地盯着地上,手里握着一颗有牙印的粉色水蜜桃。
她的侧脸一鼓一鼓的,嚼着果肉,她的头发没有扎起来,拢到一起,垂在左侧,她刚洗完脸吗?上面好像还挂着水汽,她的眼睛……很好看,和他见过的所有人不同,很真诚。
汪清浅觉得自己的腿好像麻了,她扶着花坛边沿慢慢直起身子。
珩城大学。
“喂,纪槐,我介绍给你的女生,你干嘛不接受好友申请啊?”梁谅手里抱着篮球,朝边上的人问道。
“我干嘛接受,又不认识。”纪槐擦了把额头的汗水,离开长椅,拍着球向球框走去。
梁谅:“不是吧,你不再歇会?刚打完一轮啊。”
纪槐:“不想歇。”
梁谅:“……”
梁谅体力不支坐在长椅上看纪槐一个人和球玩得不亦乐乎,目光向周围转了一圈。
半个小时后,纪槐收了球,坐下来气喘吁吁地说:“我有喜欢的人。”他抬着头,目光穿过头顶郁郁葱葱的树叶,望着无云的蓝天。
“知道,可是人家给我送了好几次水,我答应她的,你就加一下吧,看在我的面子上。”
“就这一次。”
“知道了,回宿舍洗澡。”
两人走在路上,对于旁人投来的目光司空见惯,为什么呢?也许长得出众的人,都会经历一种烦恼,就是走着走着突然被身边的陌生人行注目礼。
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呗。
纪槐和梁谅的气质截然不同,前者玩世不恭,放荡不羁;后者温文尔雅,谦和有礼。
纪槐的长相常常让那些不熟识他的人对他抱有一种微妙的成见。
此人一看就不是个安分守己的,像是混迹于酒吧夜店,女票换一茬接一茬,玩得要多开有多开,要多花有多花那类人。
哈哈哈,讲真的,这可太冤枉我们纪槐了,如果你稍微接触了解一下他,就会惊奇地发现他居然是个母胎单身。再深入一点,会发现他的日常生活和作息一干二净。
这个人吧,无非就是性格恶劣了点,吊儿郎当的,除一人以外谁也不放眼里,为人处世狂妄傲慢了些……也没其他缺点了。
自入学以来,纪槐不乏追求者,被他的脸迷得魂牵梦萦的学姐或学妹们,通常连他的微信都加不到。
理由简略干脆:不加陌生人。
怎么说呢?这在他的舍友兼朋友梁谅的眼里,多少有点“守身如玉、洁身自好”的意思。
女生宿舍是众所周知的“闲话舆论情报中心”,选纪槐还是梁谅、前者帅还是后者帅,是一个永远都不会枯竭的话题,甚至有人为此争辩得面红耳赤。
这本来就是个无解的问题。梁谅,纪槐,风格迥异的两个人,根本没法对比啊!
梁谅嘛,这人竟然会和纪槐成为朋友,不可思议。这是两个性情天差地别的人。
梁谅做人做事都极具风度,翩翩公子说的就是他吧,言辞得体,谈吐自然,举止沉稳,性子儒雅随和,长得也一脸书卷气。
多的不说。就从这件小事入手吧。
被女生要微信时。纪槐一般看也不看一眼,脱口而出一句“不加。”等女生回过神来,纪槐已经走远了,剩她一个人面脸通红,尴尬地站在原地。
梁谅往往会很有教养地拿出手机,对女生说:“我扫你吧。”当女生满脸羞涩地看着他说谢谢时,他会对她点点头,淡然一笑。
不能说这梁谅来者不拒,他只是觉得这些女生鼓起勇气,紧张兮兮的样子,实在不太好拒绝,再说只是加个微信,又不是过分的事。没必要让她们难堪。
然后女生回去扒拉了一下午列表,发现对方根本没加自己!
回到宿舍,两人陆续洗完澡。
纪槐打开手机,手指划拉着好友添加列表,向梁谅问道:“她叫花缃是吧?”
“嗯。”
“加了。”
“好。”
西洱。
汪清浅回到屋内,趴在餐桌上啃桃子,透过窗户看见麻雀扑棱翅膀降在小院里,落日西沉的余晖射在院墙上,把桂花树的线条画了出来。
一瞬间这窗框不再是窗框,而是画框,窗外的景物就是画框里的画。
汪清浅沉醉在这幅“画”里,不知不觉天色已经暗淡了,太阳彻底坠进地平线下了。
她突然意识到没开灯,周围模模糊糊的,起身摸索着开了灯,来到灶台前系上围裙,她要做晚饭了。
她在电饭锅里煮了两个人的饭,趁蒸饭的时间,她慢慢地洗菜切菜,等到饭快蒸好了,就开始炒菜。
厨房里一阵阵厨具相互碰撞的乒乒乓乓声,还有汪清浅略显忙碌的身影。
苦瓜炒鸡蛋、糖拌西红柿、清炒卷心菜,桌上都是很清淡的菜系,汪清浅盛出两碗饭,其中一碗比另一碗多出很多,她把那碗放在餐桌对面。
榆船望着黑严实了的天空发呆,月亮像一柄银镰在薄云中时隐时现,漫天的星斗闪闪烁烁。
每天的这个点是他精神最宁静松弛的时候,他讨厌白天,确切来说是讨厌人,讨厌那些无聊的社交。
每当他站在人流中,坐在教室里,听着他人欢呼雀跃的交谈声,看着他人其乐无穷的笑容,都感到极度困惑与反感。
他不理解人为什么能这么开心。
到了傍晚,黑暗覆盖城市,一切都安静了。街道上不再涌动着行人,教室里不再有老师同学,耳边不再响起刺耳的说话声。
榆船不知道这面墙是什么时候砌起来的,这面横亘在他与其他人之间的墙。
不是因为这面墙导致他无法加入集体,而是由于他主观上排斥所有人亲手筑造了这面墙。
他透过这面墙看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任何事物仿佛都激不起心底的涟漪,灵魂深处是一片幽静,幽静到极点便是死寂。
周围的一切遥远而模糊,他有时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活在世界上。
不过,他并不觉得自己这种状态有什么问题。
但是这一切,好像都对她例了外。
汪清浅站在门前,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音色是一贯的温和,她说:“榆船,我做好饭了,下来一起吃吧。”
饭桌上,两人静静地吃着饭,榆船好像不挑食,这几盘菜他都有尝。
汪清浅放下筷子,抽出纸巾擦了擦嘴,对面前人说:“榆船,我加一下你的微信吧,这样有什么事可以直接联系。”
“嗯。”榆船从口袋里拿出手机。
汪清浅用手机对着扫了扫,说道:“好了。”接着便起身收拾厨房灶台上的锅碗瓢盆。
“我来吧。”榆船走过来接过汪清浅手里的平底锅。
“啊,好。”汪清浅没有客套推辞。
倒不是她认为榆船吃了她一顿饭就得给她洗碗,她是怕榆船不好意思,毕竟住在一个屋檐下。
工作日她要上班,榆船要上学,估计不会有太多交集。休息日他们都在家,她做了饭,他要是在家并且还没吃饭,她不会不叫他。
不仅仅是出于人情世故和徐婆的“良苦用心”考虑,还有一点点她的私心,她发自内心地同情和怜悯这个遭遇不幸的弟弟(不过她尽量不在榆船面前表现出来)。
这样一来,他们每周可能都要一起吃饭,不让他做点什么,他心里怕是会过意不去吧。
汪清浅顾及对方的感受,立在对方的角度给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