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孝谙早早地到了教室,她看着桌上的试卷,一颗心紧张且兴奋地跳动起来,只是教室每进来一个人,她的期望就落空一次。
她看了看黑板中间的显示屏——还有五分钟就要上课了。
她呼出一口气,榆船就在这时走进了教室,安孝谙睁大眼睛,她如坐针毡般忐忑,等到榆船经过她的座位时,她猛地一下站起来。
“榆…船,试卷还你,谢谢,那道题,你的思路很特别,我都想不到……”
榆船比安孝谙高很多,他听她说话时脑袋完全没有向下倾的意思,只是把眼珠子移到下眼眶看她,一副睥睨的姿态。
是个人都会觉得榆船这目中无人的样子真是欠教训——这就不得不提起之前榆船被堵在小巷的事了,其实那三个学生和榆船没什么正面冲突,单纯就是看榆船的高傲劲不爽。
唉,十七八岁的少年们,血气方刚的年纪,一时脑热意气用事再正常不过了,后来榆船把这事如实告诉了老师,三个学生被处分停课了一周,再没找过榆船的茬。
榆船没接安孝谙的话,他收起试卷,往后排走去。
安孝谙并没有因此而灰心,因为榆船对所有人都是这样。
她羞答答地坐回凳子上。
早读铃打响,教室里传出郎朗书声,开启西洱一中学生充实有序的一天。
汪清浅到达书店,花一两个小时和宋姨一起把新送到的资料处理规划好,上午的时间就任她支配了,她一般都用来看书。
宋姨的店里书种类很齐全,汪清浅看书不挑,什么知识领域她都愿意涉猎一点。
她站在书架前,抽到一本《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好奇地翻了翻,突然间来了兴致——我也买一台相机吧,西洱这么美,应该用心记录。
上午的时光被几节课快速瓜分,一眨眼便过去了,教室里学生一哄而散。
榆船也起身向外走,却被站在讲台上的胡老师叫住。
胡老师是一位年近五十的中年女性,也是榆船所在班级的班主任。
“榆船,你的学习成绩不错,对于你的情况我也大致了解,如果你经济上有什么困难,可以找我来申请助学金。”胡老师和蔼可亲地说道。
榆船:“谢谢胡老师,我目前不需要。”
榆船的确不需要,榆识东虽然没怎么尽好父亲的义务,但在钱这方面不会亏待他。
“哎,那行,你什么时候有需要,直接来找我。”胡老师也是听同事说榆船和他的外婆相依为命,并不知道榆船的父亲是做什么的。
榆船来到食堂,买完饭,在一个没人的长桌边坐下,静静地吃着。
他买的菜里有一份苦瓜炒鸡蛋,他夹起一块尝了尝。
食堂的饭菜口味不会出什么大差错,油润可口,咸淡适中。
榆船嚼了嚼。
和那道差远了。
他回到教室,吃完午饭到午休的这一段时间,一些好动的男同学都跑到操场上打篮球了,教室太沉闷,女同学们手挽着手在跑道上散步。
这是他们一天中难得的闲暇时光,紧绷的精神得以舒缓。
不过也不乏争分夺秒的书呆子,他们摒弃不必要的娱乐,全神贯注在课桌上高高摞起的习题上,架在鼻子上的眼镜片厚得连挡子弹也绰绰有余了。
榆船不属于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他坐在桌前,手里捏着根因缺失水分而干枯发脆的银杏叶。
他用目光细细描摹这片银杏的纹理,像是叶片脉络里藏着极微小的宝藏,又像是在透过这叶片在想着、看着什么人、什么事。
她在干嘛?
榆船抬起头看向窗外,望向蓝天上那一朵棉絮般松软洁白的云,多么高,多么远。
多么得,可望而不可及……
“啊切!”汪清浅冷不防打了个喷嚏。
她把书合在茶几上,站起身伸了伸懒腰,下午她一个人看店——宋姨被几个朋友叫去搓麻将了。
汪清浅绕着书店中央的平面展柜走来走去——算是舒展筋骨锻炼身体~
“你好,帮我打印一份文件。”伴随着门上银铃的清脆声响。
汪清浅回过头,身前是一个长相温儒,身材挺拔,浑身散发着成熟稳重气息的男人——因为不论是他的神情上还是气质上都看不出丝毫的青涩幼稚与少年意气。
他给汪清浅的第一印象就是个阅历很深且丰富,还有……是个很高知斯文的人。
“好的,”汪清浅来到打印机旁,“你先扫一下码登录上传文件。”
“上传好了。”
“嗯好,一份对吧?”汪清浅弯着腰查看电脑。
“对。”
“好的。”打印机开始运作,“唰唰唰”黑字白纸从机身里运送出来,汪清浅拿起这沓纸,用订书机固定好,交给男人。
汪清浅:“一共十二。”
“好,谢谢。”男人接过纸张付钱。
汪清浅礼貌性地对男人微笑着点了下头,以示慢走。
男人回以同样性质的笑,便转过身离去。
汪清浅打开手机,在购买软件里搜索相机,页面跳转出五花八门的相机,什么单反、什么微单、什么卡片机、什么胶片机……
她这个纯小白对摄影领域的专业术语一窍不通,她对相机的认知停留在只要“咔嚓”一按,就能拍照的仪器。
但是学习是人的本能。
汪清浅掏出笔记本,在各个平台上浏览关于“新手相机入门”的内容,她零零碎碎在笔记本上摘了些词条。
可是互联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每个博主大V都各执己见,汪清浅左右为难,犹犹豫豫,她看得眼睛都发酸了,还是没有确定自己要买哪一款相机。
汪清浅趴在桌子上,圆珠笔在指间流畅丝滑地转动。
要是能亲身体验一下各种相机的不同之处就好了,这才是挑选适合自己的物品最全面的方法吧。
汪清浅想着,顺势闭上了眼睛,竟不知不觉睡着了。
“榆船,这个给你。”
“不用。”
榆船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连带着将额前的碎发捎了起来,他的头发一半垂落着,一半被撇了上去,露出半边额头以及那浓黑分明的剑眉。
他的气场陡然由阴郁颓丧化为一种极具攻击性的犀利狠戾。
榆船的帅气是直击人心的,这张脸有足够的自信让有意或无意看见他的人震撼得双目直瞪,原地呆滞。
榆船拒绝了安孝谙递来的矿泉水。
他们班刚在体育老师的鞭策下结束两公里的长跑,同学们一个个躲进树荫,瘫坐在塑胶跑道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已经下课了。榆船朝着操场的出口走去。
安孝谙懊恼地低下头,双手紧紧攥着那瓶矿泉水。
他们班的班长任姜齐坐在不远处的台阶上,将安孝谙殷勤给榆船送水又被拒绝的一幕尽收眼底。
任姜齐看了会安孝谙单薄瘦小的背影,手指不耐地扣着跑道上的红色塑胶颗粒。
任姜齐一米八零的个子,小麦色的皮肤,剃着个寸头,眼睛倒是比许多女孩子都大,是很硬朗坚毅的相貌,颇有“硬汉”那味,让人下意识觉得这人可靠且有安全感。
他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灰尘,走向安孝谙。
“他不要给我。”任姜齐斩钉截铁说道。
“哪凉快哪呆着去。”安孝谙嫌厌地瞥了眼任姜齐,不留情面地把他甩在原地走开了。
任姜齐眼神黯然看着安孝谙决然的身影。
在安孝谙眼里他或许连榆船的万分之一都够不上。
但那又怎样?他就是喜欢她,五年前初一新生报到,他看见她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她。
后来和她成了同桌,她骄傲蛮横甚至有点跋扈,他稍微惹她哪里不开心了,她就会刻薄地指责质问他,常常弄得他下不来台,窘态百出。
但那又怎样?他永远不会忘记初二时数学老师在班上内涵怀疑他的成绩作弊,其他同学都不敢吭声,包括他要好的朋友。
是她站起来大声反驳,与数学老师争辩。
不出意外,她在周一的早会上被领到全校师生面前接受通报批评。
一般人站在这个“光荣”的位置上都恨不得把头埋进胸膛里,但安孝谙却是与往常如出一辙的趾高气昂,不听广播里的声音还以为她做了什么好人好事正在给她颁奖呢。
他还忘不了……那天安孝谙站在主席台上,清淡的晨光洒在她妖娆妩媚又毒又艳的小脸上,遥遥对着人群中的他轻蔑又不屑的一笑。
任姜齐握紧的拳头又松开,他知道安孝谙看不上他,她家世好、长相好,哪哪都好。
自己呢?除了学习方面占了上分,其他啥也不是。
但是他每次一想到安孝谙有了喜欢的人,心脏便挤紧作痛,那一瞬间他像是个失明聋哑的人,什么也听不进,什么也讲不出。
万幸,那个转校生看起来对她没有好感。
任姜齐苦笑一下,觉得自己真是卑劣透顶了。
“小汪?小汪?醒醒,可以下班啦。”宋姨轻轻推了推趴在收银台上熟睡的汪清浅。
汪清浅抬起脑袋,发丝凌乱,语气含糊不清:“噢好,宋姨。”
她把笔记本合上装进包里,拿起那本《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放回书架时,汪清浅灵光一闪,问道:“宋姨,你知道这附近有没有卖相机的店吗?”
她看了看黑板中间的显示屏——还有五分钟就要上课了。
她呼出一口气,榆船就在这时走进了教室,安孝谙睁大眼睛,她如坐针毡般忐忑,等到榆船经过她的座位时,她猛地一下站起来。
“榆…船,试卷还你,谢谢,那道题,你的思路很特别,我都想不到……”
榆船比安孝谙高很多,他听她说话时脑袋完全没有向下倾的意思,只是把眼珠子移到下眼眶看她,一副睥睨的姿态。
是个人都会觉得榆船这目中无人的样子真是欠教训——这就不得不提起之前榆船被堵在小巷的事了,其实那三个学生和榆船没什么正面冲突,单纯就是看榆船的高傲劲不爽。
唉,十七八岁的少年们,血气方刚的年纪,一时脑热意气用事再正常不过了,后来榆船把这事如实告诉了老师,三个学生被处分停课了一周,再没找过榆船的茬。
榆船没接安孝谙的话,他收起试卷,往后排走去。
安孝谙并没有因此而灰心,因为榆船对所有人都是这样。
她羞答答地坐回凳子上。
早读铃打响,教室里传出郎朗书声,开启西洱一中学生充实有序的一天。
汪清浅到达书店,花一两个小时和宋姨一起把新送到的资料处理规划好,上午的时间就任她支配了,她一般都用来看书。
宋姨的店里书种类很齐全,汪清浅看书不挑,什么知识领域她都愿意涉猎一点。
她站在书架前,抽到一本《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好奇地翻了翻,突然间来了兴致——我也买一台相机吧,西洱这么美,应该用心记录。
上午的时光被几节课快速瓜分,一眨眼便过去了,教室里学生一哄而散。
榆船也起身向外走,却被站在讲台上的胡老师叫住。
胡老师是一位年近五十的中年女性,也是榆船所在班级的班主任。
“榆船,你的学习成绩不错,对于你的情况我也大致了解,如果你经济上有什么困难,可以找我来申请助学金。”胡老师和蔼可亲地说道。
榆船:“谢谢胡老师,我目前不需要。”
榆船的确不需要,榆识东虽然没怎么尽好父亲的义务,但在钱这方面不会亏待他。
“哎,那行,你什么时候有需要,直接来找我。”胡老师也是听同事说榆船和他的外婆相依为命,并不知道榆船的父亲是做什么的。
榆船来到食堂,买完饭,在一个没人的长桌边坐下,静静地吃着。
他买的菜里有一份苦瓜炒鸡蛋,他夹起一块尝了尝。
食堂的饭菜口味不会出什么大差错,油润可口,咸淡适中。
榆船嚼了嚼。
和那道差远了。
他回到教室,吃完午饭到午休的这一段时间,一些好动的男同学都跑到操场上打篮球了,教室太沉闷,女同学们手挽着手在跑道上散步。
这是他们一天中难得的闲暇时光,紧绷的精神得以舒缓。
不过也不乏争分夺秒的书呆子,他们摒弃不必要的娱乐,全神贯注在课桌上高高摞起的习题上,架在鼻子上的眼镜片厚得连挡子弹也绰绰有余了。
榆船不属于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他坐在桌前,手里捏着根因缺失水分而干枯发脆的银杏叶。
他用目光细细描摹这片银杏的纹理,像是叶片脉络里藏着极微小的宝藏,又像是在透过这叶片在想着、看着什么人、什么事。
她在干嘛?
榆船抬起头看向窗外,望向蓝天上那一朵棉絮般松软洁白的云,多么高,多么远。
多么得,可望而不可及……
“啊切!”汪清浅冷不防打了个喷嚏。
她把书合在茶几上,站起身伸了伸懒腰,下午她一个人看店——宋姨被几个朋友叫去搓麻将了。
汪清浅绕着书店中央的平面展柜走来走去——算是舒展筋骨锻炼身体~
“你好,帮我打印一份文件。”伴随着门上银铃的清脆声响。
汪清浅回过头,身前是一个长相温儒,身材挺拔,浑身散发着成熟稳重气息的男人——因为不论是他的神情上还是气质上都看不出丝毫的青涩幼稚与少年意气。
他给汪清浅的第一印象就是个阅历很深且丰富,还有……是个很高知斯文的人。
“好的,”汪清浅来到打印机旁,“你先扫一下码登录上传文件。”
“上传好了。”
“嗯好,一份对吧?”汪清浅弯着腰查看电脑。
“对。”
“好的。”打印机开始运作,“唰唰唰”黑字白纸从机身里运送出来,汪清浅拿起这沓纸,用订书机固定好,交给男人。
汪清浅:“一共十二。”
“好,谢谢。”男人接过纸张付钱。
汪清浅礼貌性地对男人微笑着点了下头,以示慢走。
男人回以同样性质的笑,便转过身离去。
汪清浅打开手机,在购买软件里搜索相机,页面跳转出五花八门的相机,什么单反、什么微单、什么卡片机、什么胶片机……
她这个纯小白对摄影领域的专业术语一窍不通,她对相机的认知停留在只要“咔嚓”一按,就能拍照的仪器。
但是学习是人的本能。
汪清浅掏出笔记本,在各个平台上浏览关于“新手相机入门”的内容,她零零碎碎在笔记本上摘了些词条。
可是互联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每个博主大V都各执己见,汪清浅左右为难,犹犹豫豫,她看得眼睛都发酸了,还是没有确定自己要买哪一款相机。
汪清浅趴在桌子上,圆珠笔在指间流畅丝滑地转动。
要是能亲身体验一下各种相机的不同之处就好了,这才是挑选适合自己的物品最全面的方法吧。
汪清浅想着,顺势闭上了眼睛,竟不知不觉睡着了。
“榆船,这个给你。”
“不用。”
榆船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连带着将额前的碎发捎了起来,他的头发一半垂落着,一半被撇了上去,露出半边额头以及那浓黑分明的剑眉。
他的气场陡然由阴郁颓丧化为一种极具攻击性的犀利狠戾。
榆船的帅气是直击人心的,这张脸有足够的自信让有意或无意看见他的人震撼得双目直瞪,原地呆滞。
榆船拒绝了安孝谙递来的矿泉水。
他们班刚在体育老师的鞭策下结束两公里的长跑,同学们一个个躲进树荫,瘫坐在塑胶跑道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已经下课了。榆船朝着操场的出口走去。
安孝谙懊恼地低下头,双手紧紧攥着那瓶矿泉水。
他们班的班长任姜齐坐在不远处的台阶上,将安孝谙殷勤给榆船送水又被拒绝的一幕尽收眼底。
任姜齐看了会安孝谙单薄瘦小的背影,手指不耐地扣着跑道上的红色塑胶颗粒。
任姜齐一米八零的个子,小麦色的皮肤,剃着个寸头,眼睛倒是比许多女孩子都大,是很硬朗坚毅的相貌,颇有“硬汉”那味,让人下意识觉得这人可靠且有安全感。
他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灰尘,走向安孝谙。
“他不要给我。”任姜齐斩钉截铁说道。
“哪凉快哪呆着去。”安孝谙嫌厌地瞥了眼任姜齐,不留情面地把他甩在原地走开了。
任姜齐眼神黯然看着安孝谙决然的身影。
在安孝谙眼里他或许连榆船的万分之一都够不上。
但那又怎样?他就是喜欢她,五年前初一新生报到,他看见她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她。
后来和她成了同桌,她骄傲蛮横甚至有点跋扈,他稍微惹她哪里不开心了,她就会刻薄地指责质问他,常常弄得他下不来台,窘态百出。
但那又怎样?他永远不会忘记初二时数学老师在班上内涵怀疑他的成绩作弊,其他同学都不敢吭声,包括他要好的朋友。
是她站起来大声反驳,与数学老师争辩。
不出意外,她在周一的早会上被领到全校师生面前接受通报批评。
一般人站在这个“光荣”的位置上都恨不得把头埋进胸膛里,但安孝谙却是与往常如出一辙的趾高气昂,不听广播里的声音还以为她做了什么好人好事正在给她颁奖呢。
他还忘不了……那天安孝谙站在主席台上,清淡的晨光洒在她妖娆妩媚又毒又艳的小脸上,遥遥对着人群中的他轻蔑又不屑的一笑。
任姜齐握紧的拳头又松开,他知道安孝谙看不上他,她家世好、长相好,哪哪都好。
自己呢?除了学习方面占了上分,其他啥也不是。
但是他每次一想到安孝谙有了喜欢的人,心脏便挤紧作痛,那一瞬间他像是个失明聋哑的人,什么也听不进,什么也讲不出。
万幸,那个转校生看起来对她没有好感。
任姜齐苦笑一下,觉得自己真是卑劣透顶了。
“小汪?小汪?醒醒,可以下班啦。”宋姨轻轻推了推趴在收银台上熟睡的汪清浅。
汪清浅抬起脑袋,发丝凌乱,语气含糊不清:“噢好,宋姨。”
她把笔记本合上装进包里,拿起那本《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放回书架时,汪清浅灵光一闪,问道:“宋姨,你知道这附近有没有卖相机的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