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秋自从拿了青少年锦标赛的冠军后,可是成了她们当地镇上的小名人,电视上,报纸上都在报道着这次比赛。在他们当地镇上很少有小孩学乒乓球,一方面乒乓球在他们这里并不盛行,徐秋他们镇上只有一张乒乓球台,在附近的一个公园里。还是徐秋六岁那年才有的,这么多年过去了,球台经过风吹雨淋早就已经生锈掉漆。另一方面是他们这里没有乒乓球馆,最近的也在市区有二三十公里的路程。
徐父知道徐秋回来的消息,提前就和学校里的其他老师调了节课,赶到车站去接徐秋。谁知火车晚点,两人回到家时已经天黑。
徐秋住的小区是一个老小区,时间久远,小区的外墙皮已经掉的差不多,看不出原来的颜色。楼道里的灯有的坏了早就不亮了,有的时不时闪一下黑一下。不过徐秋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对此早就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已经锻炼出在黑暗中也能准确摸到家门口的本领。
刚到家门口,徐秋就听见对门的家里传来说话声响,她惊讶的对着正在开门的徐父说道:“徐老师,周叔叔他们回来了?”
对面这间房子已经空了五年了。徐秋想起小时候住在自己家对面的那个小男孩,他的脸徐秋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那个男孩非常瘦,也不爱说话。
“怎么可能是你周叔叔他们,这是前段时间新搬来的。”
“哦”
徐秋没有多想,进到家里看见妈妈激动的抱了上去。
徐秋话很多,超级多,特别是好几个月没有见到父母,那小嘴巴更是一刻也闲不下来,大到输了哪场比赛赢了哪场比赛,小到食堂的哪样菜好吃哪样不好吃都要说个详细。直到家里的电话响起,徐秋扒拉了几口饭就出了门去见林清。
徐秋走后,徐父对着徐母说道:“你看咱闺女,出去这几个月把自己养的白白胖胖的。”
徐秋年纪小,从来没有离开过家,出门这几个月徐母是又担心又心疼。几个月前徐秋回到家告诉他们她被省队选中,他们是开心的因为这是女儿努力的结果,但是听到需要住宿,不能经常回家,他们并不想让徐秋去,舍不得孩子受那份苦,可是面对徐秋的坚定,他们还是选择尊重徐秋的意愿。
“你就安心吧,咱闺女从小到大就不是个舍得委屈自己的人。”
话是这么说,但徐父的担心可一点也不比徐母少,今天见到闺女听着她讲着在队里训练的事,看着她过的开心,他们夫妻俩也算放心了不少。
他们夫妻都是教师,除了双休放假的两天,其他时间白天都呆在学校,因为他们没时间照顾徐秋。所以在徐秋三岁那年让孩子跟着家里老人回了老家,然而徐秋打小就特别调皮,在老家那几年整天在外不是爬树摘果就是下池塘抓虾。
只记得在某一个暑假,夫妻俩满怀激动的心去见自己的闺女,刚到村头,就看见一群小孩趴在地上不知道在玩着什么,远远望去其中一小女孩最明显扎着冲天辫,光着脚,一边裤脚卷到膝盖上,另一边顺着地下拖,脚上裤子上全是泥巴。再仔细一看那不是他们闺女吗。
这也算得上还好了,当他们得知徐秋回村这两年已经当上了村里孩子中的“老大”,徐母是两眼一黑,在当他们得知徐秋经常爬树下池塘,听到这危险的行为,夫妻俩更是眼前一黑,当即决定把徐秋带回去,正好徐秋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可是幼儿园放学早,那时夫妻两还没下班,他们便决定给徐秋报个兴趣班,一方面给她培养个爱好,另一方他们没下班,徐秋也有地方呆着。
舞蹈,绘画,小提琴徐母都有给徐秋报过,,但徐秋都不感兴趣去了一节课就不愿意再去。直到某一天徐父带着徐秋经过公园,那是公园新到的球桌,黑色的桌面蓝色的桌边,桌台上面是白色的球网,两位老爷爷正拿着球拍在打球。
徐秋抬起头问父亲:“那是什么?”
徐父回答到:“乒乓球。”
徐秋站在那里,看着球在空中划过一道线最后落在球桌上发出哒哒哒清脆的声音。
真好听,徐秋心里想着。
傍晚,夕阳的余晖洒满整个公园,一片极美的明霞染红了天,印在地上,打在徐秋的脸上。
那年徐秋六岁,眼神里充满好奇,声音却很坚定:
“徐老师,我想学乒乓球。”
从那以后,徐秋开始了风雨无阻的乒乓之路。
**
短暂的三天假很快就结束了,徐秋再次踏上回省队的路。回到省队训练的第一天,大家没有去训练室,前一天晚上被周教练通知今天早上直接来操场。
周国华早早的就来到了操场,等到四个人来齐,看着站一排的几人说道:“你们训练也有一段时间了,今天我来摸摸底,看你们体能练得怎么样。女生三千米,男生五千米。”
徐秋:“......”
周国华拿起计时表:“开始”
舒政年是最快跑完的,接着是苏时时,周川第三,徐秋最后。后面的考核接着是蛙跳,脚踝绑沙袋,深蹲一系类的测试。
最终舒政年和苏时时的体能过关,而周川和徐秋两人在第二天的训练上被周国华单独增加了一些训练和训练时常,并且以后都要这么训练下来。
连续一个月,周川和徐秋一直在增强体能。而周国华根据舒政年和苏时时在打球时的不足之处也做了计划。
男生一般力量都很大,打球除了快还要狠,恰恰这就是舒政年缺的,他打球在重要分数上总是缺了一些狠劲,犹豫不决。
而苏时时反手的能力高于正手,周国华在她的反手上面做了调整,并加强她的正手训练。
**
时间飞快,今年的冬天徐秋依旧没能回家,因为今年她们要去集训,集训过后是升入二队的比赛,男女队各只有三个名额,大家都很珍惜这次进入二队的机会。
去年冬天,连续的大暴雪,恶劣的天气致使交通工具都暂停,徐秋没有办法回家,用队里的公共电话给父母说了声。
那是徐秋在队里过的第一个春节。
今年是她在队里过的第二个春节。与上次不同的是,除了入口大门处贴的一副对联外,在这里看不见一点新年的样子。
这次的新年没有大家围在一起表演节目,没有欢声笑语,有的是大家训练的喘息声,训练馆里所有人都在努力练球,认真备战。
这次集训是来自不同省份的队员在一起训练,总共有八十人,在这八十个人中只有六个人能进二队。
残酷的竞争让他们不敢也不能停下来。
训练的第十天,也是大年初二,几个教练合计着大家来个友谊赛,轻松轻松。
比赛赛制男女分为两队,男女队个四十人,四十人中分为十组,四个人一组。由抽签决定对阵组,一组中先拿到两分者为胜。
徐秋抽到和王可一组,另外两名队员是其他省队的。
比赛开始,先是王可出战,对阵的是北省的一名队员薛意。两人并不是第一次交手,在去年的比赛中,两人交手过,当时王可3:2赢下比赛。
比赛正式开始,王可开局不利连丢两分,打得相对保守了些,第三小局对方换了一个反手发球,王可一时不适应又丢了一小分。到了后面王可发球轮次一个长球打到对方左边半台,拿下一分。这时王可慢慢找回自己的状态,对方接连丢分,最后一小局,王可从对方的中间正手突破一举为队伍拿下第一分。
按抽签顺序,徐秋是队伍四人里第二个出场的。她的对手是皖市的张菲儿。
比赛开局,徐秋并没有进攻,一直在防守,两人第一次在赛场上相遇,双方都在互相试探。张菲儿的反手很好第一小局就发挥了反手快的优势,
两小局下来,徐秋开始主动进攻,连续三分,徐秋利用旋转和落点的变化限制了对手的出手。
在球桌两边观赛的人不由惊呼起:
“她的旋转太转了,根本看不清”
“她的前三板太牛了”
连续四次旋转得分,当对手以为徐秋会再次旋转出手并做好准备时,徐秋像是猜到对方的心思,一个拧拉换了新战术,拿下一分。
面对徐秋,对手很明显在提速,想用更快的速度去限制徐秋,想把徐秋带进自己的节奏。殊不知在不知不觉中她已经被徐秋带进节奏。
小比分来到7:5,这时对方的一个擦网拿下一分,比分来到7:6
张菲儿上来就是发长的,拱的,上旋想用速度快来把对手带进自己节奏,徐秋一开始就发现对方的意图,也愿意和对方在速度上面搏几局。
然而到了后面几小局,张菲儿依旧是在自己发球轮次时提高速度发了个长球,但此时的徐秋已经摸透对方发球的特点,做好了准备。轻松拿下一小分。
此时比分来到9:9,徐秋发球轮次,一个反手小三角拿下一分,比分来到10:9。
最后一分,两人在多拍相持的过程中,徐秋一个中间正手11:9拿下,为队伍再次得下一分。
她们队伍先拿到了两分,获得了胜利。
人群中温竹清看着徐秋,她想徐秋会是她以后职业生涯中最大的竞争对手。尽管两人目前为止从未交手过。
但是她很期待两人交手的那天来临。
徐父知道徐秋回来的消息,提前就和学校里的其他老师调了节课,赶到车站去接徐秋。谁知火车晚点,两人回到家时已经天黑。
徐秋住的小区是一个老小区,时间久远,小区的外墙皮已经掉的差不多,看不出原来的颜色。楼道里的灯有的坏了早就不亮了,有的时不时闪一下黑一下。不过徐秋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对此早就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已经锻炼出在黑暗中也能准确摸到家门口的本领。
刚到家门口,徐秋就听见对门的家里传来说话声响,她惊讶的对着正在开门的徐父说道:“徐老师,周叔叔他们回来了?”
对面这间房子已经空了五年了。徐秋想起小时候住在自己家对面的那个小男孩,他的脸徐秋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那个男孩非常瘦,也不爱说话。
“怎么可能是你周叔叔他们,这是前段时间新搬来的。”
“哦”
徐秋没有多想,进到家里看见妈妈激动的抱了上去。
徐秋话很多,超级多,特别是好几个月没有见到父母,那小嘴巴更是一刻也闲不下来,大到输了哪场比赛赢了哪场比赛,小到食堂的哪样菜好吃哪样不好吃都要说个详细。直到家里的电话响起,徐秋扒拉了几口饭就出了门去见林清。
徐秋走后,徐父对着徐母说道:“你看咱闺女,出去这几个月把自己养的白白胖胖的。”
徐秋年纪小,从来没有离开过家,出门这几个月徐母是又担心又心疼。几个月前徐秋回到家告诉他们她被省队选中,他们是开心的因为这是女儿努力的结果,但是听到需要住宿,不能经常回家,他们并不想让徐秋去,舍不得孩子受那份苦,可是面对徐秋的坚定,他们还是选择尊重徐秋的意愿。
“你就安心吧,咱闺女从小到大就不是个舍得委屈自己的人。”
话是这么说,但徐父的担心可一点也不比徐母少,今天见到闺女听着她讲着在队里训练的事,看着她过的开心,他们夫妻俩也算放心了不少。
他们夫妻都是教师,除了双休放假的两天,其他时间白天都呆在学校,因为他们没时间照顾徐秋。所以在徐秋三岁那年让孩子跟着家里老人回了老家,然而徐秋打小就特别调皮,在老家那几年整天在外不是爬树摘果就是下池塘抓虾。
只记得在某一个暑假,夫妻俩满怀激动的心去见自己的闺女,刚到村头,就看见一群小孩趴在地上不知道在玩着什么,远远望去其中一小女孩最明显扎着冲天辫,光着脚,一边裤脚卷到膝盖上,另一边顺着地下拖,脚上裤子上全是泥巴。再仔细一看那不是他们闺女吗。
这也算得上还好了,当他们得知徐秋回村这两年已经当上了村里孩子中的“老大”,徐母是两眼一黑,在当他们得知徐秋经常爬树下池塘,听到这危险的行为,夫妻俩更是眼前一黑,当即决定把徐秋带回去,正好徐秋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可是幼儿园放学早,那时夫妻两还没下班,他们便决定给徐秋报个兴趣班,一方面给她培养个爱好,另一方他们没下班,徐秋也有地方呆着。
舞蹈,绘画,小提琴徐母都有给徐秋报过,,但徐秋都不感兴趣去了一节课就不愿意再去。直到某一天徐父带着徐秋经过公园,那是公园新到的球桌,黑色的桌面蓝色的桌边,桌台上面是白色的球网,两位老爷爷正拿着球拍在打球。
徐秋抬起头问父亲:“那是什么?”
徐父回答到:“乒乓球。”
徐秋站在那里,看着球在空中划过一道线最后落在球桌上发出哒哒哒清脆的声音。
真好听,徐秋心里想着。
傍晚,夕阳的余晖洒满整个公园,一片极美的明霞染红了天,印在地上,打在徐秋的脸上。
那年徐秋六岁,眼神里充满好奇,声音却很坚定:
“徐老师,我想学乒乓球。”
从那以后,徐秋开始了风雨无阻的乒乓之路。
**
短暂的三天假很快就结束了,徐秋再次踏上回省队的路。回到省队训练的第一天,大家没有去训练室,前一天晚上被周教练通知今天早上直接来操场。
周国华早早的就来到了操场,等到四个人来齐,看着站一排的几人说道:“你们训练也有一段时间了,今天我来摸摸底,看你们体能练得怎么样。女生三千米,男生五千米。”
徐秋:“......”
周国华拿起计时表:“开始”
舒政年是最快跑完的,接着是苏时时,周川第三,徐秋最后。后面的考核接着是蛙跳,脚踝绑沙袋,深蹲一系类的测试。
最终舒政年和苏时时的体能过关,而周川和徐秋两人在第二天的训练上被周国华单独增加了一些训练和训练时常,并且以后都要这么训练下来。
连续一个月,周川和徐秋一直在增强体能。而周国华根据舒政年和苏时时在打球时的不足之处也做了计划。
男生一般力量都很大,打球除了快还要狠,恰恰这就是舒政年缺的,他打球在重要分数上总是缺了一些狠劲,犹豫不决。
而苏时时反手的能力高于正手,周国华在她的反手上面做了调整,并加强她的正手训练。
**
时间飞快,今年的冬天徐秋依旧没能回家,因为今年她们要去集训,集训过后是升入二队的比赛,男女队各只有三个名额,大家都很珍惜这次进入二队的机会。
去年冬天,连续的大暴雪,恶劣的天气致使交通工具都暂停,徐秋没有办法回家,用队里的公共电话给父母说了声。
那是徐秋在队里过的第一个春节。
今年是她在队里过的第二个春节。与上次不同的是,除了入口大门处贴的一副对联外,在这里看不见一点新年的样子。
这次的新年没有大家围在一起表演节目,没有欢声笑语,有的是大家训练的喘息声,训练馆里所有人都在努力练球,认真备战。
这次集训是来自不同省份的队员在一起训练,总共有八十人,在这八十个人中只有六个人能进二队。
残酷的竞争让他们不敢也不能停下来。
训练的第十天,也是大年初二,几个教练合计着大家来个友谊赛,轻松轻松。
比赛赛制男女分为两队,男女队个四十人,四十人中分为十组,四个人一组。由抽签决定对阵组,一组中先拿到两分者为胜。
徐秋抽到和王可一组,另外两名队员是其他省队的。
比赛开始,先是王可出战,对阵的是北省的一名队员薛意。两人并不是第一次交手,在去年的比赛中,两人交手过,当时王可3:2赢下比赛。
比赛正式开始,王可开局不利连丢两分,打得相对保守了些,第三小局对方换了一个反手发球,王可一时不适应又丢了一小分。到了后面王可发球轮次一个长球打到对方左边半台,拿下一分。这时王可慢慢找回自己的状态,对方接连丢分,最后一小局,王可从对方的中间正手突破一举为队伍拿下第一分。
按抽签顺序,徐秋是队伍四人里第二个出场的。她的对手是皖市的张菲儿。
比赛开局,徐秋并没有进攻,一直在防守,两人第一次在赛场上相遇,双方都在互相试探。张菲儿的反手很好第一小局就发挥了反手快的优势,
两小局下来,徐秋开始主动进攻,连续三分,徐秋利用旋转和落点的变化限制了对手的出手。
在球桌两边观赛的人不由惊呼起:
“她的旋转太转了,根本看不清”
“她的前三板太牛了”
连续四次旋转得分,当对手以为徐秋会再次旋转出手并做好准备时,徐秋像是猜到对方的心思,一个拧拉换了新战术,拿下一分。
面对徐秋,对手很明显在提速,想用更快的速度去限制徐秋,想把徐秋带进自己的节奏。殊不知在不知不觉中她已经被徐秋带进节奏。
小比分来到7:5,这时对方的一个擦网拿下一分,比分来到7:6
张菲儿上来就是发长的,拱的,上旋想用速度快来把对手带进自己节奏,徐秋一开始就发现对方的意图,也愿意和对方在速度上面搏几局。
然而到了后面几小局,张菲儿依旧是在自己发球轮次时提高速度发了个长球,但此时的徐秋已经摸透对方发球的特点,做好了准备。轻松拿下一小分。
此时比分来到9:9,徐秋发球轮次,一个反手小三角拿下一分,比分来到10:9。
最后一分,两人在多拍相持的过程中,徐秋一个中间正手11:9拿下,为队伍再次得下一分。
她们队伍先拿到了两分,获得了胜利。
人群中温竹清看着徐秋,她想徐秋会是她以后职业生涯中最大的竞争对手。尽管两人目前为止从未交手过。
但是她很期待两人交手的那天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