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生活
三月,四季常青的羊城开始回暖。
下课铃一响,程聿秋便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教室。她才过十四岁生日不久,留着一头长发,高高束起扎成马尾,长着一对圆圆的杏眼,皮肤白净看起来软软糯糯的,里头穿了一件简约的白色的卫衣,外头套了件蓝黑色冲锋衣,背后印着羊城市二中几个大字。
她是上学期末来这所学校借读的,过了寒假后开学又上了一个多月课。学校的生活她还算适应,只是数学……她越看越费劲。
她背着包出门,恰逢教室门口有两个女生在打闹,没注意身后来人,撞到她身上。
程聿秋下意识脱口而出一句抱歉,或许是自己这句抱歉让女生误以为是她的错在听到女生骂了句脏话时,她瞪大双眼。
莫名其妙,骂我干什么?
都是初中生,那女生却将近一米七的个子,脸上画着妆,头发还烫着卷,一股流里流气的气质。
她并不打算计较,那女生却不依不挠,在走廊上冲着她离去的背影喊道:“打乒乓球的都这么拽的?”
另一个女生嬉笑帮腔:“人家可是上过电视的全国冠军,还是什么省队队员,撞你一下算得了什么呀?”
两人的声音不小,引得走廊上有不少人对程聿秋频频侧目。程聿秋作为乒乓球运动员,确实在荧幕前露过脸。但她只是区区一个省队队员,连国际赛事都还没参加过,不关注乒乓球的话基本不会有人认识她。
她进了这所学校后,不知道是谁率先知道了她身份,靠着同学们不断“宣扬”,她成为了学校小有名气的“名人”。
只不过她这个名人的名声不是很好听,学校里的同学不爱和她玩。程聿秋无所谓,又不是一定要在这学校里交朋友。
她出学校,一路去了羊城某个大型商场,今天是她舅舅李辉生日,她打算挑选一条领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舅舅。
一路过去,在路上能看见不少世界乒乓球职业联盟赛的宣传广告,三月的联盟赛在羊城举办,有不少外国运动员来参加,比赛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世界乒乓球职业联盟赛是由国际乒联主办的一场赛事,每年设六场主赛,每两个月举行一场,抽签在世界各国轮流举办。除了主赛还有一些分赛,是继三大赛事后最受重视的比赛,选手在参赛夺冠拿到积分提高世界排名的同时,还能获得不少奖金。
程聿秋从来没有打过联盟赛,以前打乒乓球完全是出于爱好,她觉得走一步算一步吧,至于到底想要走到哪一步完全没有想过。
程聿秋父母开了家小公司,在她小时候工作很忙,都是把她扔给舅舅照顾。她大多数时间都是和舅舅呆在一起,舅舅李辉是一个乒乓球球迷,带着她去看过不少乒乓球比赛。某次去球馆打球,把她放下一边,她左摸摸又摸摸,最后拿起别人放在桌上的球拍好奇地打量起来,右手换左手,学着赛场上选手们的姿势有模有样“打”起球来。
李辉看见之后非常惊喜,觉得自己这外甥女是和乒乓球有缘啊!他教了程聿秋几天,发现这孩子兴趣不减,干脆给她报了个乒乓球兴趣班。
她在兴趣班上了两年课,展现出极强的学习能力与天赋,最后在舅舅的推荐下,她进了一所业余体校。
于是八岁的她正式走上职业乒乓球之路。
她十二岁参加了粤省青少年乒乓球比赛,获得12岁-13岁组冠军,被省队教练看中,选入省队。
后来作为一匹天赋极高实力超群的黑马横空出世在众人眼前,拿下了全国青少年锦标赛上12-14岁甲组赛冠军。
这时她刚满十三,就被国乒队看中,即将成为国乒队里年纪最小的队员。
只是……
程聿秋摇摇头将脑海里的想法挥散,买完领带后直奔医院。
“妈,今天康复训练做得怎么样?”
程聿秋放下书包,把顺手买的装在包里的水果拿了出来,剥了颗橘子。
“护士说再坚持一段时间,到时候走路不成问题的。”李颖这阵子都在做康复训练,她接过程聿秋递来的橘子,吃了起来。
程聿秋打开电视,发现是体育频道。上面正在播放羊城联盟赛的预赛现场直播,她愣了一会,把台换成热播的狗血偶像剧。
李颖笑了一声,说道:“想看就看吧。”
程聿秋才不承认,嘟囔着说:“谁想看了?我才不要看……”
李颖叹了口气,这孩子……明明还喜欢着乒乓球啊。
一年多以前,她女儿已经一脚跨进国家队大门了,却在出发去京都的前几天,被人发在网上举报说她的冠军是通过李辉暗箱操作靠获得的,真是好大一盆脏水。
网上闹得沸沸扬扬,李辉被停职调查,国家队也将她报到时间一推再推,他们夫妻二人为了安慰女儿,推了工作从外地赶回来,却一不小心出了车祸。
她老公在去医院的路上就没了气息,自己捡回一条命,手术之后昏迷大半年,醒了之后还需要做很长时间的康复训练才能走路。
最后调查结果出来,只是因为有人没入选国家队对结果不满后恶意造谣。
打乒乓球占据了程昱秋这短短十几年里的大半时间,父亲的去世让她明白,好好珍惜眼前人才是最重要的。
她觉得乒乓球好像在自己人生里也不是最重要的,也为了能时时陪在妈妈身边,她选择放下球拍,回归正常生活,像正常的同龄人一样上学下学,因为今天的作业太多做不完而苦恼。
晚上回到家,程聿秋就把准备好的礼物拿给李辉。李辉笑得合不拢嘴,高兴之余,还不忘给程聿秋一个惊喜。
他从包里拿出两张青绿色的票。
“看看这是什么?”李辉晃了晃手里的东西。
程聿秋张大嘴:“舅舅!你从哪弄来的!”
虽然不打乒乓球了,但她还是一个乒乓球迷。
下课铃一响,程聿秋便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教室。她才过十四岁生日不久,留着一头长发,高高束起扎成马尾,长着一对圆圆的杏眼,皮肤白净看起来软软糯糯的,里头穿了一件简约的白色的卫衣,外头套了件蓝黑色冲锋衣,背后印着羊城市二中几个大字。
她是上学期末来这所学校借读的,过了寒假后开学又上了一个多月课。学校的生活她还算适应,只是数学……她越看越费劲。
她背着包出门,恰逢教室门口有两个女生在打闹,没注意身后来人,撞到她身上。
程聿秋下意识脱口而出一句抱歉,或许是自己这句抱歉让女生误以为是她的错在听到女生骂了句脏话时,她瞪大双眼。
莫名其妙,骂我干什么?
都是初中生,那女生却将近一米七的个子,脸上画着妆,头发还烫着卷,一股流里流气的气质。
她并不打算计较,那女生却不依不挠,在走廊上冲着她离去的背影喊道:“打乒乓球的都这么拽的?”
另一个女生嬉笑帮腔:“人家可是上过电视的全国冠军,还是什么省队队员,撞你一下算得了什么呀?”
两人的声音不小,引得走廊上有不少人对程聿秋频频侧目。程聿秋作为乒乓球运动员,确实在荧幕前露过脸。但她只是区区一个省队队员,连国际赛事都还没参加过,不关注乒乓球的话基本不会有人认识她。
她进了这所学校后,不知道是谁率先知道了她身份,靠着同学们不断“宣扬”,她成为了学校小有名气的“名人”。
只不过她这个名人的名声不是很好听,学校里的同学不爱和她玩。程聿秋无所谓,又不是一定要在这学校里交朋友。
她出学校,一路去了羊城某个大型商场,今天是她舅舅李辉生日,她打算挑选一条领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舅舅。
一路过去,在路上能看见不少世界乒乓球职业联盟赛的宣传广告,三月的联盟赛在羊城举办,有不少外国运动员来参加,比赛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世界乒乓球职业联盟赛是由国际乒联主办的一场赛事,每年设六场主赛,每两个月举行一场,抽签在世界各国轮流举办。除了主赛还有一些分赛,是继三大赛事后最受重视的比赛,选手在参赛夺冠拿到积分提高世界排名的同时,还能获得不少奖金。
程聿秋从来没有打过联盟赛,以前打乒乓球完全是出于爱好,她觉得走一步算一步吧,至于到底想要走到哪一步完全没有想过。
程聿秋父母开了家小公司,在她小时候工作很忙,都是把她扔给舅舅照顾。她大多数时间都是和舅舅呆在一起,舅舅李辉是一个乒乓球球迷,带着她去看过不少乒乓球比赛。某次去球馆打球,把她放下一边,她左摸摸又摸摸,最后拿起别人放在桌上的球拍好奇地打量起来,右手换左手,学着赛场上选手们的姿势有模有样“打”起球来。
李辉看见之后非常惊喜,觉得自己这外甥女是和乒乓球有缘啊!他教了程聿秋几天,发现这孩子兴趣不减,干脆给她报了个乒乓球兴趣班。
她在兴趣班上了两年课,展现出极强的学习能力与天赋,最后在舅舅的推荐下,她进了一所业余体校。
于是八岁的她正式走上职业乒乓球之路。
她十二岁参加了粤省青少年乒乓球比赛,获得12岁-13岁组冠军,被省队教练看中,选入省队。
后来作为一匹天赋极高实力超群的黑马横空出世在众人眼前,拿下了全国青少年锦标赛上12-14岁甲组赛冠军。
这时她刚满十三,就被国乒队看中,即将成为国乒队里年纪最小的队员。
只是……
程聿秋摇摇头将脑海里的想法挥散,买完领带后直奔医院。
“妈,今天康复训练做得怎么样?”
程聿秋放下书包,把顺手买的装在包里的水果拿了出来,剥了颗橘子。
“护士说再坚持一段时间,到时候走路不成问题的。”李颖这阵子都在做康复训练,她接过程聿秋递来的橘子,吃了起来。
程聿秋打开电视,发现是体育频道。上面正在播放羊城联盟赛的预赛现场直播,她愣了一会,把台换成热播的狗血偶像剧。
李颖笑了一声,说道:“想看就看吧。”
程聿秋才不承认,嘟囔着说:“谁想看了?我才不要看……”
李颖叹了口气,这孩子……明明还喜欢着乒乓球啊。
一年多以前,她女儿已经一脚跨进国家队大门了,却在出发去京都的前几天,被人发在网上举报说她的冠军是通过李辉暗箱操作靠获得的,真是好大一盆脏水。
网上闹得沸沸扬扬,李辉被停职调查,国家队也将她报到时间一推再推,他们夫妻二人为了安慰女儿,推了工作从外地赶回来,却一不小心出了车祸。
她老公在去医院的路上就没了气息,自己捡回一条命,手术之后昏迷大半年,醒了之后还需要做很长时间的康复训练才能走路。
最后调查结果出来,只是因为有人没入选国家队对结果不满后恶意造谣。
打乒乓球占据了程昱秋这短短十几年里的大半时间,父亲的去世让她明白,好好珍惜眼前人才是最重要的。
她觉得乒乓球好像在自己人生里也不是最重要的,也为了能时时陪在妈妈身边,她选择放下球拍,回归正常生活,像正常的同龄人一样上学下学,因为今天的作业太多做不完而苦恼。
晚上回到家,程聿秋就把准备好的礼物拿给李辉。李辉笑得合不拢嘴,高兴之余,还不忘给程聿秋一个惊喜。
他从包里拿出两张青绿色的票。
“看看这是什么?”李辉晃了晃手里的东西。
程聿秋张大嘴:“舅舅!你从哪弄来的!”
虽然不打乒乓球了,但她还是一个乒乓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