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有灵
铃兰于是也看见了门口站着的两个人,一老一少,两个和尚。她不禁翻了个白眼,心里嘟囔道:近来惹了菩萨庙?怎么总能遇见和尚。
可怜榻上没了舌头的文怯,呜呜嗯嗯,说不出话,只能哭,眼泪带出血,流得满脸都是。
依着英台的指示,铃兰收了藤蔓。
文怯翻身下地,连滚带爬往文才那边去,不管不顾师父在场,一头扎进他的怀里,哭得委屈。
师弟受了大苦。
这苦原不该他受,天下芸芸众生,怎的偏偏她们找见了他。
又怎么偏偏,让他看见了这该下地狱的一幕?
真是巧得很。两个人都是这么觉得的。
英台后悔莫及,想着若是刚刚再犹豫一会儿不曾落刀,若是回来时记得锁门了,若是台子上躺着的不是文怯……
甚至但凡时间上错开那么须臾片刻,刀在铃兰手里而非在她英台手里,她也能说出万种理由。
可世间能有多少巧合?
这一切又怎会仅仅是巧合呢?
文才是被净莲带来的,算计好了这个时辰,推开门。
目的为何,一目了然。
“文才,一切你俱看见了,还敢说什么妖亦分善恶?”净莲逼问着他。
文才不语,他如何语?他语何如?
“文才,这把劫烬剑你拿着,去杀了她们二人,以此恕罪!”净莲将剑塞进他的手里。
文才如泥塑木雕,动也不动,站在门前,与屋子里的英台,两相对视,两相恐惧。
“我不是……”英台动动唇,可嗓子无端沙哑,一点声音也发不出。
可为什么惧?就算被他看见了,那又怎样?凭什么要在意他的感受,好生奇怪。
“师父,英台有难言之隐,我懂她,她不是恶的。”文才淡然说,转身要带着文怯走。
净莲一把拉住他,怒道:“恶与不恶,多说无益,你拿着这把剑,试她一试!”
“不……”文才拒绝。
“你不敢试,是因为知道她绝非善类?文才,何必不信自己,你是知道的,她是恶的!妖一旦成了气候,天下遭殃!”
“别说了!”文才将文怯扶到墙根,猛地提起剑,走进这间花屋,“师父,这剑若是择她为善,你是否再也不会为难她们了?”
净莲点头:“再也不为难她们。”
“师父绝不妄语?”
“妄语将入阿鼻地狱。”
老秃驴的话,也只有他的徒弟们信。
屋门上的勿忘草们,咿呀一声,都躲上了天花板。全都怕他手里的剑。
他们之间,隔了一个将死的梁山伯。尽管如此,英台还是后退了两步。
“小师父,你要杀我!”她惊呼,不可置信。
“不,我不杀你,你让这剑试上一试,让师父看看,你是善的。”
“可笑!”铃兰冷乜他,“杀人岂能试?一刀入腹,那就死了!”
“劫烬剑能辨忠奸善恶,不会随意杀人。”他将手放在剑柄上,缓缓抽出剑身。
铃兰急忙上前一步,按住他的手。
“小师父,你可想好了,这剑一旦出鞘,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铃兰,让开。”英台扯她往后,“试一试而已,小师父,你来试好了!”
英台微微扬起下巴,咬着红唇,一双媚眼里含着晶莹泪水。文才的手,又一时放下了。
他想起了昨夜她对他的温存,划过他脸庞的柔软的手,落在他腿上的三千青丝,和她被凰羽刺伤的白瓷胳膊。
他又不敢了。
“文才师父,你怎么好像比我还怕?”英台冷笑了一声,伸手扯开衣领,露出一片雪白的肌肤,“只要往这里刺一剑,万事大吉!”
净莲撇过脸去,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而文才的目光没能忍住,定在她的胸脯上,久久,彻底松了手。
剑落在地上,“当”的一声,惊得屋子里的花草全都一颤。
“姐姐,他认输了!”铃兰兀自高兴,收收叠叠准备走。
可英台却仍立在原地,死盯着文才:“怎么了,把剑拿起来啊!”她催着他,他无动于衷,“没用的男人!”她故意骂得大声。
然后弯腰,拾起剑,利索去掉剑鞘……
“英台,不要!”文才忙着去抢,可净莲一把拽住他的衣领,将他拖回自己身边。
英台把剑架在自己的脖子上,恨恨道:“老和尚,你看好了,我与此剑,孰生孰死!”
万分惊恐中,文才崩溃了。他瘫跪在地上,伏地大哭。
他才刚想好了的,把剑抽出,拿在手上,做个样子在她们面前比划一下,然后权当无事,把净莲哄骗过去。
谁又能料到事情会变成如此?
“老和尚,你输了!”铃兰忽然乱叫道,“我家姐姐没死,我家姐姐没死!你这剑不认她!”
文才听得声音,亦抬起头。
英台垂手拎着剑,而原本通蓝的剑,已经变得黯淡。
“师父,这!”文才掩饰不住的激动,看向净莲,望他能实现自己的诺言。
然,净莲铁青着脸,一言不发。
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劫烬剑,是斩妖除魔之物。可刚刚在英台手中,倒好像一个废物,尽管他切切实实看见她将剑抹向自己的脖子,不过蓝光一黯,柔纱一般绕过她的脖子,没让她落一滴血。
英台把剑抛在地上,未有多言,理好衣裳。
实则她也已是满头大汗。
“好了,可以了吧!”英台冷冷看了文才一眼,一滴泪含在眼眶下,隐忍着,不肯让它落下。
她回身抱起梁山伯,欲带他离开这里,另寻一处僻静,想别的法子救他。
可净莲拦住了她的去路。
他不信邪,手执着剑,要亲自试她一试。
“老秃驴你要做什么!”铃兰一把将英台推开。
“师父你不可言而无信!”文才也冲上来,抱住净莲执剑的手。
“世上是妖皆恶,绝无例外。”
“师父何必如此!”
在文才的阻拦下,净莲没能更进一步——他老了,连眉毛都白了。
铃兰护着英台,带着梁山伯离开了这里。走前,不忘问角落里的文怯一声好。
*
雄鸡一声啼鸣,红日跃上青云。
净莲从未如此狼狈,走在回寺的街上,步履蹒跚。有虔诚的信徒与他问声好,他也不理不睬。
天塌了。
学了一辈子的佛法,斗了一辈子的妖精,不想竟会输给那样的小丫头。
不过,他还留了一手。
文才背着剑,扶着恍惚的文怯跟着,心内窃喜。
她是个好人,是只好妖,但愿她此生无忧。
“净莲,久不见你,居然连一只花妖都斗不过了。”面前的树上跳下一个紫衫道人,浮尘划过树叶,便有一壶酒随他一道落下。
“是你。”净莲认得他,他二人似还是故人。
老道的眼,越过净莲,落在文才身上,喝了口酒,抖了抖胡子:“为捉这花妖,你也是煞费苦心了。”
“你不也是?那把金砂,我亦看见了,除了烧焦了土,别无用处。”
两个年龄加在一起足有三四百岁的出家人,无限哀楚地立在朝阳下。一方喝着酒,一方捻着佛珠。
“金砂阵是被凤凰木所破,与你的劫烬剑不同。说到底,还是你输了。净莲,你的法力不如我,你可承认?”
“都不曾抓到花妖,说什么输不输的。”净莲掐指一算,露出淡淡微笑,“下月十五那天,我必能抓到她。”
“何须那么久,我只需三日。三日后,你要认输!”
紫衫道人消失在远方的树林里,净莲目送他离开,狠狠皱了一下眉头。
天地一片死寂。
这红尘的一切,好像都那么虚伪。
妖,是人眼中的恶。
人,是妖眼中的鬼。
如果英台能懂这个理,又怎会要受这样的折磨?爱上了凡人,她不会有幸福的。
文才转身要走,他要告诉她这个理,他要告诉她,远远离开这里,有人要杀她。
一股微小的力量阻碍着他,他低头看去,衣袖被人拽住了。
是文怯。
他把他忘了。
可怜榻上没了舌头的文怯,呜呜嗯嗯,说不出话,只能哭,眼泪带出血,流得满脸都是。
依着英台的指示,铃兰收了藤蔓。
文怯翻身下地,连滚带爬往文才那边去,不管不顾师父在场,一头扎进他的怀里,哭得委屈。
师弟受了大苦。
这苦原不该他受,天下芸芸众生,怎的偏偏她们找见了他。
又怎么偏偏,让他看见了这该下地狱的一幕?
真是巧得很。两个人都是这么觉得的。
英台后悔莫及,想着若是刚刚再犹豫一会儿不曾落刀,若是回来时记得锁门了,若是台子上躺着的不是文怯……
甚至但凡时间上错开那么须臾片刻,刀在铃兰手里而非在她英台手里,她也能说出万种理由。
可世间能有多少巧合?
这一切又怎会仅仅是巧合呢?
文才是被净莲带来的,算计好了这个时辰,推开门。
目的为何,一目了然。
“文才,一切你俱看见了,还敢说什么妖亦分善恶?”净莲逼问着他。
文才不语,他如何语?他语何如?
“文才,这把劫烬剑你拿着,去杀了她们二人,以此恕罪!”净莲将剑塞进他的手里。
文才如泥塑木雕,动也不动,站在门前,与屋子里的英台,两相对视,两相恐惧。
“我不是……”英台动动唇,可嗓子无端沙哑,一点声音也发不出。
可为什么惧?就算被他看见了,那又怎样?凭什么要在意他的感受,好生奇怪。
“师父,英台有难言之隐,我懂她,她不是恶的。”文才淡然说,转身要带着文怯走。
净莲一把拉住他,怒道:“恶与不恶,多说无益,你拿着这把剑,试她一试!”
“不……”文才拒绝。
“你不敢试,是因为知道她绝非善类?文才,何必不信自己,你是知道的,她是恶的!妖一旦成了气候,天下遭殃!”
“别说了!”文才将文怯扶到墙根,猛地提起剑,走进这间花屋,“师父,这剑若是择她为善,你是否再也不会为难她们了?”
净莲点头:“再也不为难她们。”
“师父绝不妄语?”
“妄语将入阿鼻地狱。”
老秃驴的话,也只有他的徒弟们信。
屋门上的勿忘草们,咿呀一声,都躲上了天花板。全都怕他手里的剑。
他们之间,隔了一个将死的梁山伯。尽管如此,英台还是后退了两步。
“小师父,你要杀我!”她惊呼,不可置信。
“不,我不杀你,你让这剑试上一试,让师父看看,你是善的。”
“可笑!”铃兰冷乜他,“杀人岂能试?一刀入腹,那就死了!”
“劫烬剑能辨忠奸善恶,不会随意杀人。”他将手放在剑柄上,缓缓抽出剑身。
铃兰急忙上前一步,按住他的手。
“小师父,你可想好了,这剑一旦出鞘,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铃兰,让开。”英台扯她往后,“试一试而已,小师父,你来试好了!”
英台微微扬起下巴,咬着红唇,一双媚眼里含着晶莹泪水。文才的手,又一时放下了。
他想起了昨夜她对他的温存,划过他脸庞的柔软的手,落在他腿上的三千青丝,和她被凰羽刺伤的白瓷胳膊。
他又不敢了。
“文才师父,你怎么好像比我还怕?”英台冷笑了一声,伸手扯开衣领,露出一片雪白的肌肤,“只要往这里刺一剑,万事大吉!”
净莲撇过脸去,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而文才的目光没能忍住,定在她的胸脯上,久久,彻底松了手。
剑落在地上,“当”的一声,惊得屋子里的花草全都一颤。
“姐姐,他认输了!”铃兰兀自高兴,收收叠叠准备走。
可英台却仍立在原地,死盯着文才:“怎么了,把剑拿起来啊!”她催着他,他无动于衷,“没用的男人!”她故意骂得大声。
然后弯腰,拾起剑,利索去掉剑鞘……
“英台,不要!”文才忙着去抢,可净莲一把拽住他的衣领,将他拖回自己身边。
英台把剑架在自己的脖子上,恨恨道:“老和尚,你看好了,我与此剑,孰生孰死!”
万分惊恐中,文才崩溃了。他瘫跪在地上,伏地大哭。
他才刚想好了的,把剑抽出,拿在手上,做个样子在她们面前比划一下,然后权当无事,把净莲哄骗过去。
谁又能料到事情会变成如此?
“老和尚,你输了!”铃兰忽然乱叫道,“我家姐姐没死,我家姐姐没死!你这剑不认她!”
文才听得声音,亦抬起头。
英台垂手拎着剑,而原本通蓝的剑,已经变得黯淡。
“师父,这!”文才掩饰不住的激动,看向净莲,望他能实现自己的诺言。
然,净莲铁青着脸,一言不发。
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劫烬剑,是斩妖除魔之物。可刚刚在英台手中,倒好像一个废物,尽管他切切实实看见她将剑抹向自己的脖子,不过蓝光一黯,柔纱一般绕过她的脖子,没让她落一滴血。
英台把剑抛在地上,未有多言,理好衣裳。
实则她也已是满头大汗。
“好了,可以了吧!”英台冷冷看了文才一眼,一滴泪含在眼眶下,隐忍着,不肯让它落下。
她回身抱起梁山伯,欲带他离开这里,另寻一处僻静,想别的法子救他。
可净莲拦住了她的去路。
他不信邪,手执着剑,要亲自试她一试。
“老秃驴你要做什么!”铃兰一把将英台推开。
“师父你不可言而无信!”文才也冲上来,抱住净莲执剑的手。
“世上是妖皆恶,绝无例外。”
“师父何必如此!”
在文才的阻拦下,净莲没能更进一步——他老了,连眉毛都白了。
铃兰护着英台,带着梁山伯离开了这里。走前,不忘问角落里的文怯一声好。
*
雄鸡一声啼鸣,红日跃上青云。
净莲从未如此狼狈,走在回寺的街上,步履蹒跚。有虔诚的信徒与他问声好,他也不理不睬。
天塌了。
学了一辈子的佛法,斗了一辈子的妖精,不想竟会输给那样的小丫头。
不过,他还留了一手。
文才背着剑,扶着恍惚的文怯跟着,心内窃喜。
她是个好人,是只好妖,但愿她此生无忧。
“净莲,久不见你,居然连一只花妖都斗不过了。”面前的树上跳下一个紫衫道人,浮尘划过树叶,便有一壶酒随他一道落下。
“是你。”净莲认得他,他二人似还是故人。
老道的眼,越过净莲,落在文才身上,喝了口酒,抖了抖胡子:“为捉这花妖,你也是煞费苦心了。”
“你不也是?那把金砂,我亦看见了,除了烧焦了土,别无用处。”
两个年龄加在一起足有三四百岁的出家人,无限哀楚地立在朝阳下。一方喝着酒,一方捻着佛珠。
“金砂阵是被凤凰木所破,与你的劫烬剑不同。说到底,还是你输了。净莲,你的法力不如我,你可承认?”
“都不曾抓到花妖,说什么输不输的。”净莲掐指一算,露出淡淡微笑,“下月十五那天,我必能抓到她。”
“何须那么久,我只需三日。三日后,你要认输!”
紫衫道人消失在远方的树林里,净莲目送他离开,狠狠皱了一下眉头。
天地一片死寂。
这红尘的一切,好像都那么虚伪。
妖,是人眼中的恶。
人,是妖眼中的鬼。
如果英台能懂这个理,又怎会要受这样的折磨?爱上了凡人,她不会有幸福的。
文才转身要走,他要告诉她这个理,他要告诉她,远远离开这里,有人要杀她。
一股微小的力量阻碍着他,他低头看去,衣袖被人拽住了。
是文怯。
他把他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