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糕
一天又过,梨月堂的法事仍未做完。依着秦老师父生前的意思,往生咒当念到头七,所以文空一时走不了。
他留下,一来为了念咒,二来,也放心不下那个狠下心伤了自己的小丫头云心。
云心不同于别的弟子,跪在灵堂前痛哭流涕。她当夜趁着万籁俱寂之时,将师父手抄的经书一页一页地诵读。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白烛燃做泪蜡,凝在窗台上,好像寒冬的雪。而窗台上的那枝蔷薇,成了这世间唯一的红。
她的声音也好像雪,缓慢,轻柔,带着一丝不理红尘的冰凉。
文空立在窗外,原本是为了查看她的伤口而来,听得她的读经声,驻足不愿打断她。几朵梨花随风落下,落在他的肩头,也落在云心手里的经书上。
次日一早,云心推门而出,看见靠在窗台下打着瞌睡的文空,心有戚戚。
“小师父早好。”她唤他醒。
文空一惊,由梦里生怵,又见女子未施粉黛,缟衣素服,一如满院的梨花,由不得人不动心弦。他慌忙低下头,后退几步挨着墙上的青苔。
“我是来为你换纱的。”他说。
“好。”云心又没入闺房,文空理了理皱了的袈裟,默念一声佛,跟着进去了。
她把纤细的手架在桌上,看着他,不挪眼睛。他只得低头,手上加快速度,想早些离开这扰人心弦的地方。
“小师父,三日后从京城来的顾公子娶亲,请我们梨月堂过去唱戏祝贺,届时我也要登台。”她说,“虽然师父未过头七,我们本不该去,但师父没了,梨月堂里还有那么多孩子,总要吃饭的,你说对吗?”
她问了一个问题,该回答她。
“秦师父不会怪你们的。”
“嗯,我知道。”
文空将新的纱仔细缠在她的伤口上,左右都注意着,避免压疼她。
“你那天能来看看我吗?我还是第一次一个人登台,没师父陪着,有些怕……”
他一惊,手上的力气大了些。
“嘶——”她咬牙忍着痛。
“对……对不起。”文空连忙松了手。
“没事。”
“今天我就要走了,师父昨晚就喊我回寺,有些事物要处理。”他也不知自己为何撒谎,佛门弟子,最忌讳的事之一就是妄语。
可若不撒谎,他不知该如何拒绝她才不会伤到她。
他要拒绝她,他应该拒绝她,他必须拒绝她。
佛弟子不可与红尘有一丝瓜葛,如今日这样接近其实已是不被允许的了。
“法事还未做完,你就要走吗?”
“有别的师兄弟在此,不需我来,谁都能替我。”
“不!”云心当即否定了他,“不,我是说……”
恰好,文空为她包好伤口,未留一句话,转身就走。忙不迭关上了门,才敢放肆地大喘上几口。
好险好险,差些就被蛊惑了。
“替我买个梅花糕吧!”门内忽而传来云心的声音,“我饿了,定要吃梅花糕,别的不行!”
“好。”他鬼使神差地应了一声。
走出院子,忽然觉得无比疲惫。
*
大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好一副盛世乾坤的景。
然并非所有人都喜热闹,也有人想躲避这喧嚣,躲入一片无人的山谷里,比如那个未曾见到想见之人的小沙弥。
文才走在回寺的路上,回味着凰羽的话,一时陷入迷惘。
他未曾见到她,是因她害怕净莲师父再度回来,还是因自己昨夜的举止?
昨夜,他真不该拿剑对着她,虽说用意不在于害她,但那样粗鲁,定是把她吓到了。
昨夜,他明明可大胆忤逆师父,他也不是第一次叛逆了,何以就木了呢?
反复后悔着,他渐渐钻了牛角尖。
恨!清晰的恨!
恨什么?恨师父?恨自己?还是恨当初把自己弃在青山寺的大娘?
如果自己不是和尚就好了,如能逃出佛门,一切就不一样了。
依稀地,想起了师弟。
文怯,他怎么样了?
忽地想起文怯被铃兰割了舌头,方才意识到他内心许苦不堪言,如吃黄连,苦也不为人知。
自己未与他说一句关心,这个小师弟,也许委屈了吧。
记得他爱吃梅花糕,正好顺路,不若与他买上几个。
“这梅花糕……”他指着热腾腾的蒸笼问。
“几钱一个?”有人抢了他的话。
文才下意识看过去,竟也是一个和尚。
文空师兄?
文空亦看见了他,神色有些复杂。是想掩饰内心的尴尬,张张嘴,忽不敢言,怕言多必失,说错了话。
“我买梅花糕。”文才打破这份诡异的沉默。
“你也吃梅花糕?”
“不,我是带给文怯的。”
“听说这家梅花糕不错,尤其是豆沙馅的好吃。”
两位不在俗尘的小师父,说着俗不可耐的话,不过是为了掩饰被俗尘所扰的内心。
付了俗尘的钱,各自捧着油纸包裹的梅花糕。
“那么我先走了,梨月堂的丧事还未结束。”
“师兄你忙你的。”
二人往相反的方向走,皆没入人潮,成了俗尘一粟。
师兄他,与上次分离时不同了。文才微感异样,却说不出所以然来。
罢了罢了,大抵是念了什么新鲜的经文,又生出了不一样的佛心吧,文空师兄身上还发生什么不得了的事呢?
怕这梅花糕凉了不好吃,文才加快了步伐。忽有一阵花香趋近,他倏然定住双足。
明知不可能是她,心里偏起不切实际的幻想。
“小师父。”娇媚一声呼唤……不,这妖娆的声音绝不是她的。
到底是谁?
“这梅花糕是买给我的吗?”袅娜的身影绕到他的面前,他默默地叹了口气。
固知不会是她,又有什么好遗憾的呢?
“铃兰姑娘。”他微微点头,当做施礼。
“文才师父。”她学做人间少女,双手搭在腰间。
不过一双馋眼出卖了她。
“梅花糕呀!”她意味深长地喊了一声,然后舔了舔唇。
就算开了七窍……不,就算开了七十窍,铃兰依旧是铃兰,以食为天,以其他为地。
“你……”文才将那油纸包举起,尚未说完,铃兰已一脸欣喜。
“谢谢小师父!”她顺起油纸包,打开,三两口,吃了精光。许是吃得专心,一时恍惚了,妖像忽地显露,常人看了定觉可怖异常。
然文才已经习惯了,不只是因他见多了,也因那日劫烬剑择她姐妹二人为善。
妖与人一般,亦分善恶,他运气好,遇见的都是善妖。
他一直是这么想的。
“我吃饱了,多谢小师父款待。”铃兰又学着少女施礼。
“快回去吧,这附近有捉妖的老道,小心被抓了。”
“我没处去了。”铃兰一摊手,“姐姐赶了我出来,不肯我回去。”
哈,所以说别跟孩子气的人斗气,急了他们什么慌话都说得出。
“你带我走吧,小师父。”她伸手拽他的衣袖,嘟着嘴撒娇。
文才轻轻推开她的手——像那天在山脚,推开英台一样。可他不知铃兰不是英台,越是推她,她越不肯松手,甚至扑将上来,直接拐住他的胳膊。
“小师父,带我走吧,我跟你回寺,我也做和尚去!”
文才心慌意乱,想远离她,可她箍地那样紧,让他没有一丝逃跑的机会。
“铃兰姑娘,铃兰姑娘,有话好说,先……先放开我,阿弥陀佛。”
“你答应带我回去我就放手!”
“我……我不能答应。”
“那我就不放手!”
相比之下,英台已是讲理的了。
“我带你回寺,可你需先回答我。”他取了折中的法子。
铃兰听罢一喜,松开他的胳膊,蹦蹦跳跳地问:“小师父说话算数!”
“算数,出家人不打诳语。”
“那你问吧,我什么都说!”
没了铃兰的束缚,他赶忙掸了掸衣袖,慌着念了几声佛,以示虔诚。
“为什么英台要赶你走?”
“因我说想嫁的人是你。”她不假思索地说,“是她先问我的,我便说了,说了她又反悔了,不肯承认说过的话,还恼我跟她抢了你,还非说自己爱的是梁山伯。”噼里啪啦一顿数落,把英台说得里外不是人。
然文才字字听在耳朵里,没漏掉一句。
英台她……
“小师父,你来评评理,她要是不爱你,凭什么跟我生气,好端端的发那么大的火,谁又受得了!”
谁敢说不是呢?
女人间,最怕情债,但凡爱上同一个男人,什么姐妹情,什么相依为命,都不必再提了。
是因此英台才发了脾气的吧!
可文才偏不这么以为。
“别胡闹,铃兰,你尚小,还不懂什么是爱。”
“我懂!我不小了,我已五百岁了,哪里还小呢?”
“可是英台不会爱我,这一点你弄错了。”
“哦。”她若有所思,“那样最好,那样你就是我的了!”
文才不知说些什么,面对铃兰,他心无他想,也只以为她是在玩笑自己——她总喜欢玩笑。
“哈——”她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回去吧,我累了。”说罢便已昏昏然。
“我不能就这样带你回去,太……太招摇了。师父知道,不会放过你我的。”
“别担心,我有法子。”她扭一扭身子,人形化作幻象。
然后文才身上的百衲衣的衣结上,多了一株滴水铃兰。
*
路过梨月堂,前来送别秦师父的梨园票友们堵住了去路。文才无奈择了一旁的小巷过去,走至后门,见门口坐着一位少女,手里执着一枝蔷薇。
这蔷薇好美,他突然想起了英台送给他的那枝,被师兄没收去,不知现在在哪里了。
“小师父,你总算回来了。”执花少女忽言,文才被唬了一跳,努力回想,却不记得几时见过这女子。
不由的加快脚步,又险些撞到迎面而来的男子。
竟又是文空师兄,捧着那油纸包着的梅花糕……
二人相视,面色异常。
对视不足刹那,如心有灵犀般一同撇开了目光。
文才低头离开,文空疾步没入挂白的后门。
人人心怀鬼胎,不若眼不见耳不闻口不言,如此大家都还是虔诚的佛门弟子。
他留下,一来为了念咒,二来,也放心不下那个狠下心伤了自己的小丫头云心。
云心不同于别的弟子,跪在灵堂前痛哭流涕。她当夜趁着万籁俱寂之时,将师父手抄的经书一页一页地诵读。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白烛燃做泪蜡,凝在窗台上,好像寒冬的雪。而窗台上的那枝蔷薇,成了这世间唯一的红。
她的声音也好像雪,缓慢,轻柔,带着一丝不理红尘的冰凉。
文空立在窗外,原本是为了查看她的伤口而来,听得她的读经声,驻足不愿打断她。几朵梨花随风落下,落在他的肩头,也落在云心手里的经书上。
次日一早,云心推门而出,看见靠在窗台下打着瞌睡的文空,心有戚戚。
“小师父早好。”她唤他醒。
文空一惊,由梦里生怵,又见女子未施粉黛,缟衣素服,一如满院的梨花,由不得人不动心弦。他慌忙低下头,后退几步挨着墙上的青苔。
“我是来为你换纱的。”他说。
“好。”云心又没入闺房,文空理了理皱了的袈裟,默念一声佛,跟着进去了。
她把纤细的手架在桌上,看着他,不挪眼睛。他只得低头,手上加快速度,想早些离开这扰人心弦的地方。
“小师父,三日后从京城来的顾公子娶亲,请我们梨月堂过去唱戏祝贺,届时我也要登台。”她说,“虽然师父未过头七,我们本不该去,但师父没了,梨月堂里还有那么多孩子,总要吃饭的,你说对吗?”
她问了一个问题,该回答她。
“秦师父不会怪你们的。”
“嗯,我知道。”
文空将新的纱仔细缠在她的伤口上,左右都注意着,避免压疼她。
“你那天能来看看我吗?我还是第一次一个人登台,没师父陪着,有些怕……”
他一惊,手上的力气大了些。
“嘶——”她咬牙忍着痛。
“对……对不起。”文空连忙松了手。
“没事。”
“今天我就要走了,师父昨晚就喊我回寺,有些事物要处理。”他也不知自己为何撒谎,佛门弟子,最忌讳的事之一就是妄语。
可若不撒谎,他不知该如何拒绝她才不会伤到她。
他要拒绝她,他应该拒绝她,他必须拒绝她。
佛弟子不可与红尘有一丝瓜葛,如今日这样接近其实已是不被允许的了。
“法事还未做完,你就要走吗?”
“有别的师兄弟在此,不需我来,谁都能替我。”
“不!”云心当即否定了他,“不,我是说……”
恰好,文空为她包好伤口,未留一句话,转身就走。忙不迭关上了门,才敢放肆地大喘上几口。
好险好险,差些就被蛊惑了。
“替我买个梅花糕吧!”门内忽而传来云心的声音,“我饿了,定要吃梅花糕,别的不行!”
“好。”他鬼使神差地应了一声。
走出院子,忽然觉得无比疲惫。
*
大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好一副盛世乾坤的景。
然并非所有人都喜热闹,也有人想躲避这喧嚣,躲入一片无人的山谷里,比如那个未曾见到想见之人的小沙弥。
文才走在回寺的路上,回味着凰羽的话,一时陷入迷惘。
他未曾见到她,是因她害怕净莲师父再度回来,还是因自己昨夜的举止?
昨夜,他真不该拿剑对着她,虽说用意不在于害她,但那样粗鲁,定是把她吓到了。
昨夜,他明明可大胆忤逆师父,他也不是第一次叛逆了,何以就木了呢?
反复后悔着,他渐渐钻了牛角尖。
恨!清晰的恨!
恨什么?恨师父?恨自己?还是恨当初把自己弃在青山寺的大娘?
如果自己不是和尚就好了,如能逃出佛门,一切就不一样了。
依稀地,想起了师弟。
文怯,他怎么样了?
忽地想起文怯被铃兰割了舌头,方才意识到他内心许苦不堪言,如吃黄连,苦也不为人知。
自己未与他说一句关心,这个小师弟,也许委屈了吧。
记得他爱吃梅花糕,正好顺路,不若与他买上几个。
“这梅花糕……”他指着热腾腾的蒸笼问。
“几钱一个?”有人抢了他的话。
文才下意识看过去,竟也是一个和尚。
文空师兄?
文空亦看见了他,神色有些复杂。是想掩饰内心的尴尬,张张嘴,忽不敢言,怕言多必失,说错了话。
“我买梅花糕。”文才打破这份诡异的沉默。
“你也吃梅花糕?”
“不,我是带给文怯的。”
“听说这家梅花糕不错,尤其是豆沙馅的好吃。”
两位不在俗尘的小师父,说着俗不可耐的话,不过是为了掩饰被俗尘所扰的内心。
付了俗尘的钱,各自捧着油纸包裹的梅花糕。
“那么我先走了,梨月堂的丧事还未结束。”
“师兄你忙你的。”
二人往相反的方向走,皆没入人潮,成了俗尘一粟。
师兄他,与上次分离时不同了。文才微感异样,却说不出所以然来。
罢了罢了,大抵是念了什么新鲜的经文,又生出了不一样的佛心吧,文空师兄身上还发生什么不得了的事呢?
怕这梅花糕凉了不好吃,文才加快了步伐。忽有一阵花香趋近,他倏然定住双足。
明知不可能是她,心里偏起不切实际的幻想。
“小师父。”娇媚一声呼唤……不,这妖娆的声音绝不是她的。
到底是谁?
“这梅花糕是买给我的吗?”袅娜的身影绕到他的面前,他默默地叹了口气。
固知不会是她,又有什么好遗憾的呢?
“铃兰姑娘。”他微微点头,当做施礼。
“文才师父。”她学做人间少女,双手搭在腰间。
不过一双馋眼出卖了她。
“梅花糕呀!”她意味深长地喊了一声,然后舔了舔唇。
就算开了七窍……不,就算开了七十窍,铃兰依旧是铃兰,以食为天,以其他为地。
“你……”文才将那油纸包举起,尚未说完,铃兰已一脸欣喜。
“谢谢小师父!”她顺起油纸包,打开,三两口,吃了精光。许是吃得专心,一时恍惚了,妖像忽地显露,常人看了定觉可怖异常。
然文才已经习惯了,不只是因他见多了,也因那日劫烬剑择她姐妹二人为善。
妖与人一般,亦分善恶,他运气好,遇见的都是善妖。
他一直是这么想的。
“我吃饱了,多谢小师父款待。”铃兰又学着少女施礼。
“快回去吧,这附近有捉妖的老道,小心被抓了。”
“我没处去了。”铃兰一摊手,“姐姐赶了我出来,不肯我回去。”
哈,所以说别跟孩子气的人斗气,急了他们什么慌话都说得出。
“你带我走吧,小师父。”她伸手拽他的衣袖,嘟着嘴撒娇。
文才轻轻推开她的手——像那天在山脚,推开英台一样。可他不知铃兰不是英台,越是推她,她越不肯松手,甚至扑将上来,直接拐住他的胳膊。
“小师父,带我走吧,我跟你回寺,我也做和尚去!”
文才心慌意乱,想远离她,可她箍地那样紧,让他没有一丝逃跑的机会。
“铃兰姑娘,铃兰姑娘,有话好说,先……先放开我,阿弥陀佛。”
“你答应带我回去我就放手!”
“我……我不能答应。”
“那我就不放手!”
相比之下,英台已是讲理的了。
“我带你回寺,可你需先回答我。”他取了折中的法子。
铃兰听罢一喜,松开他的胳膊,蹦蹦跳跳地问:“小师父说话算数!”
“算数,出家人不打诳语。”
“那你问吧,我什么都说!”
没了铃兰的束缚,他赶忙掸了掸衣袖,慌着念了几声佛,以示虔诚。
“为什么英台要赶你走?”
“因我说想嫁的人是你。”她不假思索地说,“是她先问我的,我便说了,说了她又反悔了,不肯承认说过的话,还恼我跟她抢了你,还非说自己爱的是梁山伯。”噼里啪啦一顿数落,把英台说得里外不是人。
然文才字字听在耳朵里,没漏掉一句。
英台她……
“小师父,你来评评理,她要是不爱你,凭什么跟我生气,好端端的发那么大的火,谁又受得了!”
谁敢说不是呢?
女人间,最怕情债,但凡爱上同一个男人,什么姐妹情,什么相依为命,都不必再提了。
是因此英台才发了脾气的吧!
可文才偏不这么以为。
“别胡闹,铃兰,你尚小,还不懂什么是爱。”
“我懂!我不小了,我已五百岁了,哪里还小呢?”
“可是英台不会爱我,这一点你弄错了。”
“哦。”她若有所思,“那样最好,那样你就是我的了!”
文才不知说些什么,面对铃兰,他心无他想,也只以为她是在玩笑自己——她总喜欢玩笑。
“哈——”她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回去吧,我累了。”说罢便已昏昏然。
“我不能就这样带你回去,太……太招摇了。师父知道,不会放过你我的。”
“别担心,我有法子。”她扭一扭身子,人形化作幻象。
然后文才身上的百衲衣的衣结上,多了一株滴水铃兰。
*
路过梨月堂,前来送别秦师父的梨园票友们堵住了去路。文才无奈择了一旁的小巷过去,走至后门,见门口坐着一位少女,手里执着一枝蔷薇。
这蔷薇好美,他突然想起了英台送给他的那枝,被师兄没收去,不知现在在哪里了。
“小师父,你总算回来了。”执花少女忽言,文才被唬了一跳,努力回想,却不记得几时见过这女子。
不由的加快脚步,又险些撞到迎面而来的男子。
竟又是文空师兄,捧着那油纸包着的梅花糕……
二人相视,面色异常。
对视不足刹那,如心有灵犀般一同撇开了目光。
文才低头离开,文空疾步没入挂白的后门。
人人心怀鬼胎,不若眼不见耳不闻口不言,如此大家都还是虔诚的佛门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