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台泪
一切真相,大抵只有净莲知道。
文空自然不会去问净莲,他绝不能把师父扯进这件事里。
顾承松怒了,长久生活在这个哥哥的威胁里,所以下意识觉得文空是想要与自己争夺。他这样想也情有可原,因文空确实比自己更适合成为将军。
他从未像此刻一样担惊受怕。
他仿佛已看见了,这个哥哥,穿着父亲的盔甲,拿着父亲的大刀,纵横捭阖,睥睨天下的样子。而自己,却只混在小兵的队伍里,拿着一把破铜烂铁,生无可恋地等着他的号令。
他害怕变成这样,害怕多年的努力付之东流,害怕父亲所说的话成真。
父亲无数次用失望的口吻对他说:“承松,你不如去步兵的队伍里站着,那样对你对我都好。”
想到这里,顾承松起身向他冲过去,将他扑倒在地,死死掐住他的脖子怒喝道:“把兵符给我!”
文空被掐得双眼充血,喘息不能,却也只能如实回道:“我没有……”
“不可能没有,是你想要霸占它,快给我!我要做皇上,我要让父亲看看,他做不到的事情我能做到,他抢不到的天下我能抢到,我并不是他说的那样一无是处!”
说到这里,他泣泪不止,多年无法与人诉说的委屈,在这一刻全都化作了悲愤。
可文空只是摇头。
“将军,兵符不在我这里。出家之人,不打诳语。”危在旦夕,奄奄一息,他却仍处变不惊,丝毫不慌。
这份沉着,让顾承松更生愤怒。
多年的傲纵,使得他无法容忍任何委屈,他似乎从未像文空这样平静过。
“我会杀了你。”他瞪着他,咬牙威胁道。
“杀了我,我也没有兵符,没有就是没有。”文空的双眸忽然蒙上一层冷雾。
顾承松不知,文空亦是恨他的。他的一生,被眼前的这只只会杀人的不舞之鹤夺走,他的心中自然生恨。
莫说他不知兵符在何处,真是知道了,他也不会给他。
如若真的有兵符就好了,那么他就能重新拾起他的人生。
文空看着顾承松因怒而扭曲的面容,蓦地冷笑一声,淡淡道:“你真的是顾将军的孩子吗?你看起来,与我记忆中的父亲,一点也不一样。”
不知处于什么目的,他说出了这句话。
于是,顾承松彻底疯了。
他红着眼掐紧文空的脖颈,指甲陷入他的肌肤里,疼得他皱起了眉。
他仍不解气,手又胡乱想摸到什么利器。终在桌子低下摸到一个烛台,于是举起烛台,将尖端对准他的心口,狠狠刺进去。
一下、两下、三下……
鲜血喷涌而出,顺着烛台流下,如同融化了的红色烛泪。
文空在极度疼痛中,向着西面的窗户伸出手。
那是下山的方向。
他答应云心,与师父道别一声就会立刻下山去找她。
他最终还是食言了。
他的手,只在空中停了片刻,便落下了。
一只蚂蚁,从他的衣袖里爬了出来,顺着地缝,染了满身的血,躲进了漆黑的墙角。
*
顾承松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喘着气。
他杀过无数人,却从未像今天一样,心惊胆战。
一阵花香顺着风飘了进来,他想起了铃兰,想起她躺在自己怀中的,柔软的身体。
他很久没有触碰过活人了。
他转头看向窗外,无边的漆黑笼罩着天空,寒鸦凄叫,四处荒凉。
山下传来哭声。他心知是城中的百姓,知他今夜上了山,所以才大着胆子出来祭奠死者。
哭声摄人魂魄,阵阵传进他的耳朵,如冤魂野鬼缠绕着他。
他丢掉了染血的烛台,用手死死捂住耳朵,却无可奈何。
终于,他累了。
杀人杀累了。
才知道原来杀人也会累。
他已经不记得自己第一次杀人是在什么时候了,他只记得自己紧跟在父亲身后走上战场,寸步不离,学着他的样子挥刀砍人。
父亲杀人很是迅速,动作潇洒果断,绝不拖泥带水,只一刀便能取人性命。
而他不同,他天生瘦弱,要两只手才能举起刀,这样注定无法跟上父亲的速度。时常落刀数次,敌人仍能喘息求饶,最后是父亲皱着眉过来补上一刀,才算结束。
想起父亲嫌弃自己的目光,他垂头轻叹了一声。
还好,父亲已经去世了。
如果他看见自己,捅了文空那么多下,还让他有留恋世间的片刻,父亲定会对自己失望。
父亲不在了,再也没有人质疑他的能力。
顾承松想起父亲,继而又想起了母亲,愣了一下。
他突然意识到,刚刚,他亲手杀掉了在这个世界上,他的最后一个亲人。
顾承艺,他的哥哥。
今日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
这些年,他的父母相继死去,他便孤独于世间。他唯一能有家的机会,便是找回哥哥。
而这个机会,他未曾抓住。
无尽的寂寞感侵袭他的全身,他手脚冰冷,浑身颤抖。
他的眼神里,透出一丝惊恐。他双膝跪地爬到文空的身边,伸出手探了探他的鼻息。
“哥哥,哥哥,你不要死,你醒醒,你快醒醒!”
他架着他的双臂,将他抱起在怀里,让他软绵绵的身体靠在自己的身上,像一个孩子一样,失声痛哭。
*
顾承松哭累了,伏在文空的身上,染着满身的血,陷入沉睡。
直到晨光熹微,一缕温柔的朝霞,透过窗户落在地上。几只乌鸦背着光飞进了屋子,停在文才身上,贪婪啄食着他的尸体。
喙子碰到了顾承松的手,他猛地惊醒。
看了看被啄伤的手,又看了看身边的尸体。
有光了,才能看清一切。
昨夜暮色沉沉,又因情绪失控,身处一片混沌之中,因此未曾看清文空的惨象。
时至此刻,他才意识到自己对他做了什么。
他的胸前,数不清的血窟窿汩汩流出暗红的血,血染红了他的僧衣,他的脸上没有恐惧,只是半闭着眼睛,似是对这个尘世仍有眷念。他的佛珠断了,零落满地,好似漫天繁星。
或许因为与他是一脉相承的亲兄弟,顾承松竟隐隐感受到了他死前的痛苦。
他死前,痛不欲生。是身体被破坏所以疼痛,又因心有挂念,所以不甘离去而生出的痛。
他因何不甘?
是未能拥有的功名利禄吗?是未曾继承父亲衣钵的遗憾吗?还是对自己抢夺了他的人生的愤怒?
顾承松想不明白,也不愿继续去想。
文空因是他的哥哥,所以他才有了片刻胡思乱想。其实说到底,他也不过是死在自己手中的,众多冤魂之一,没什么与众不同的。
这样想来,于是,他的心又一次被欲望占据。
兵符。
这才是他此行的目的。
文空死了,如今还能找谁去问?
看来,唯有去逼问那个住持,或许能寻得真相。
想到这里,他拎起自己的青龙大刀,起身打开了门。
然一道影子,随着门的打开,倾覆而下。
*
门外站着的,是一个小沙弥。不知他何时来此,到底站了多久了,顾承松竟一丁点声音也没听见。
小沙弥背光而站,阴影蒙着他的脸,顾承松看不清他的表情,只觉得瘆得慌。
他回头看了看满地狼藉,故作淡定地问:“你什么人,站这儿做什么?不知道这里是我住的地方吗?”
小沙弥低头回道:“顾将军,小僧是青山寺里的沙弥文才,因久不曾寻见师兄文空,故大着胆子想来问一下,师兄现可还好?”
顾承松心下一怔,沉声说:“不太好,他被我杀了。”
“被你……”文才猛地抬起头,看向屋内。
文空的尸体,横在屋子里。几只乌鸦仍未离开,用喙子咬开僧衣,将肉一缕一缕吃进嘴里。
人活一世,好像波澜沃荡,如梦如幻,可死后,也不过烂肉一团。
如此看来,倒真可谓是众生平等了。
可,凭什么?修行之人一心向善,凭什么不得善终?凭什么要被向恶之人虐杀?
这就是他们苦苦守戒的结果吗?既然如此,他们又在为了什么克己坚持?
佛说来世?可来世之事,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文才已顾不上眼前人有着怎样尊贵的身份,怒声质问道:“你为何杀他!”
顾承松竟被他这一声怒吼吓住了,微微颤了颤唇,强作潇洒地回道:“自然是想杀所以就杀了,我杀人,还需要有原因吗?”
“你!”文才瞪着他,沉默片刻,竟抬起手死死揪住了他的衣领,“你凭什么杀人!你仗着你是将军,所以胡作非为!在你眼里,平民百姓的命,与那些敌军的命一样,可以随便糟蹋是吗!”
顾承松咽了口唾沫,想挣脱开,却不想文才的力气那么大,竟好像铁链一般将他死死拴住。他无奈只能拿出将军的威严,想镇住他。
他低声呵斥道:“放手,否则我连你一并杀了。”
文才听罢,冷笑了一声,道:“先皇曾说,杀本国百姓,如同造反!你这样做,难道真的想造反?”
顾承松被他说中了心思,当下竟慌了神,声音颤抖地问:“你到底是谁,你都知道些什么!”
文才从他慌乱的眼神里,看见了即将降临的暴风雨。
他沉叹一声,放开他,却半带威胁地说:“顾将军,只求你放了青山镇的所有人。”
文空自然不会去问净莲,他绝不能把师父扯进这件事里。
顾承松怒了,长久生活在这个哥哥的威胁里,所以下意识觉得文空是想要与自己争夺。他这样想也情有可原,因文空确实比自己更适合成为将军。
他从未像此刻一样担惊受怕。
他仿佛已看见了,这个哥哥,穿着父亲的盔甲,拿着父亲的大刀,纵横捭阖,睥睨天下的样子。而自己,却只混在小兵的队伍里,拿着一把破铜烂铁,生无可恋地等着他的号令。
他害怕变成这样,害怕多年的努力付之东流,害怕父亲所说的话成真。
父亲无数次用失望的口吻对他说:“承松,你不如去步兵的队伍里站着,那样对你对我都好。”
想到这里,顾承松起身向他冲过去,将他扑倒在地,死死掐住他的脖子怒喝道:“把兵符给我!”
文空被掐得双眼充血,喘息不能,却也只能如实回道:“我没有……”
“不可能没有,是你想要霸占它,快给我!我要做皇上,我要让父亲看看,他做不到的事情我能做到,他抢不到的天下我能抢到,我并不是他说的那样一无是处!”
说到这里,他泣泪不止,多年无法与人诉说的委屈,在这一刻全都化作了悲愤。
可文空只是摇头。
“将军,兵符不在我这里。出家之人,不打诳语。”危在旦夕,奄奄一息,他却仍处变不惊,丝毫不慌。
这份沉着,让顾承松更生愤怒。
多年的傲纵,使得他无法容忍任何委屈,他似乎从未像文空这样平静过。
“我会杀了你。”他瞪着他,咬牙威胁道。
“杀了我,我也没有兵符,没有就是没有。”文空的双眸忽然蒙上一层冷雾。
顾承松不知,文空亦是恨他的。他的一生,被眼前的这只只会杀人的不舞之鹤夺走,他的心中自然生恨。
莫说他不知兵符在何处,真是知道了,他也不会给他。
如若真的有兵符就好了,那么他就能重新拾起他的人生。
文空看着顾承松因怒而扭曲的面容,蓦地冷笑一声,淡淡道:“你真的是顾将军的孩子吗?你看起来,与我记忆中的父亲,一点也不一样。”
不知处于什么目的,他说出了这句话。
于是,顾承松彻底疯了。
他红着眼掐紧文空的脖颈,指甲陷入他的肌肤里,疼得他皱起了眉。
他仍不解气,手又胡乱想摸到什么利器。终在桌子低下摸到一个烛台,于是举起烛台,将尖端对准他的心口,狠狠刺进去。
一下、两下、三下……
鲜血喷涌而出,顺着烛台流下,如同融化了的红色烛泪。
文空在极度疼痛中,向着西面的窗户伸出手。
那是下山的方向。
他答应云心,与师父道别一声就会立刻下山去找她。
他最终还是食言了。
他的手,只在空中停了片刻,便落下了。
一只蚂蚁,从他的衣袖里爬了出来,顺着地缝,染了满身的血,躲进了漆黑的墙角。
*
顾承松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喘着气。
他杀过无数人,却从未像今天一样,心惊胆战。
一阵花香顺着风飘了进来,他想起了铃兰,想起她躺在自己怀中的,柔软的身体。
他很久没有触碰过活人了。
他转头看向窗外,无边的漆黑笼罩着天空,寒鸦凄叫,四处荒凉。
山下传来哭声。他心知是城中的百姓,知他今夜上了山,所以才大着胆子出来祭奠死者。
哭声摄人魂魄,阵阵传进他的耳朵,如冤魂野鬼缠绕着他。
他丢掉了染血的烛台,用手死死捂住耳朵,却无可奈何。
终于,他累了。
杀人杀累了。
才知道原来杀人也会累。
他已经不记得自己第一次杀人是在什么时候了,他只记得自己紧跟在父亲身后走上战场,寸步不离,学着他的样子挥刀砍人。
父亲杀人很是迅速,动作潇洒果断,绝不拖泥带水,只一刀便能取人性命。
而他不同,他天生瘦弱,要两只手才能举起刀,这样注定无法跟上父亲的速度。时常落刀数次,敌人仍能喘息求饶,最后是父亲皱着眉过来补上一刀,才算结束。
想起父亲嫌弃自己的目光,他垂头轻叹了一声。
还好,父亲已经去世了。
如果他看见自己,捅了文空那么多下,还让他有留恋世间的片刻,父亲定会对自己失望。
父亲不在了,再也没有人质疑他的能力。
顾承松想起父亲,继而又想起了母亲,愣了一下。
他突然意识到,刚刚,他亲手杀掉了在这个世界上,他的最后一个亲人。
顾承艺,他的哥哥。
今日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
这些年,他的父母相继死去,他便孤独于世间。他唯一能有家的机会,便是找回哥哥。
而这个机会,他未曾抓住。
无尽的寂寞感侵袭他的全身,他手脚冰冷,浑身颤抖。
他的眼神里,透出一丝惊恐。他双膝跪地爬到文空的身边,伸出手探了探他的鼻息。
“哥哥,哥哥,你不要死,你醒醒,你快醒醒!”
他架着他的双臂,将他抱起在怀里,让他软绵绵的身体靠在自己的身上,像一个孩子一样,失声痛哭。
*
顾承松哭累了,伏在文空的身上,染着满身的血,陷入沉睡。
直到晨光熹微,一缕温柔的朝霞,透过窗户落在地上。几只乌鸦背着光飞进了屋子,停在文才身上,贪婪啄食着他的尸体。
喙子碰到了顾承松的手,他猛地惊醒。
看了看被啄伤的手,又看了看身边的尸体。
有光了,才能看清一切。
昨夜暮色沉沉,又因情绪失控,身处一片混沌之中,因此未曾看清文空的惨象。
时至此刻,他才意识到自己对他做了什么。
他的胸前,数不清的血窟窿汩汩流出暗红的血,血染红了他的僧衣,他的脸上没有恐惧,只是半闭着眼睛,似是对这个尘世仍有眷念。他的佛珠断了,零落满地,好似漫天繁星。
或许因为与他是一脉相承的亲兄弟,顾承松竟隐隐感受到了他死前的痛苦。
他死前,痛不欲生。是身体被破坏所以疼痛,又因心有挂念,所以不甘离去而生出的痛。
他因何不甘?
是未能拥有的功名利禄吗?是未曾继承父亲衣钵的遗憾吗?还是对自己抢夺了他的人生的愤怒?
顾承松想不明白,也不愿继续去想。
文空因是他的哥哥,所以他才有了片刻胡思乱想。其实说到底,他也不过是死在自己手中的,众多冤魂之一,没什么与众不同的。
这样想来,于是,他的心又一次被欲望占据。
兵符。
这才是他此行的目的。
文空死了,如今还能找谁去问?
看来,唯有去逼问那个住持,或许能寻得真相。
想到这里,他拎起自己的青龙大刀,起身打开了门。
然一道影子,随着门的打开,倾覆而下。
*
门外站着的,是一个小沙弥。不知他何时来此,到底站了多久了,顾承松竟一丁点声音也没听见。
小沙弥背光而站,阴影蒙着他的脸,顾承松看不清他的表情,只觉得瘆得慌。
他回头看了看满地狼藉,故作淡定地问:“你什么人,站这儿做什么?不知道这里是我住的地方吗?”
小沙弥低头回道:“顾将军,小僧是青山寺里的沙弥文才,因久不曾寻见师兄文空,故大着胆子想来问一下,师兄现可还好?”
顾承松心下一怔,沉声说:“不太好,他被我杀了。”
“被你……”文才猛地抬起头,看向屋内。
文空的尸体,横在屋子里。几只乌鸦仍未离开,用喙子咬开僧衣,将肉一缕一缕吃进嘴里。
人活一世,好像波澜沃荡,如梦如幻,可死后,也不过烂肉一团。
如此看来,倒真可谓是众生平等了。
可,凭什么?修行之人一心向善,凭什么不得善终?凭什么要被向恶之人虐杀?
这就是他们苦苦守戒的结果吗?既然如此,他们又在为了什么克己坚持?
佛说来世?可来世之事,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文才已顾不上眼前人有着怎样尊贵的身份,怒声质问道:“你为何杀他!”
顾承松竟被他这一声怒吼吓住了,微微颤了颤唇,强作潇洒地回道:“自然是想杀所以就杀了,我杀人,还需要有原因吗?”
“你!”文才瞪着他,沉默片刻,竟抬起手死死揪住了他的衣领,“你凭什么杀人!你仗着你是将军,所以胡作非为!在你眼里,平民百姓的命,与那些敌军的命一样,可以随便糟蹋是吗!”
顾承松咽了口唾沫,想挣脱开,却不想文才的力气那么大,竟好像铁链一般将他死死拴住。他无奈只能拿出将军的威严,想镇住他。
他低声呵斥道:“放手,否则我连你一并杀了。”
文才听罢,冷笑了一声,道:“先皇曾说,杀本国百姓,如同造反!你这样做,难道真的想造反?”
顾承松被他说中了心思,当下竟慌了神,声音颤抖地问:“你到底是谁,你都知道些什么!”
文才从他慌乱的眼神里,看见了即将降临的暴风雨。
他沉叹一声,放开他,却半带威胁地说:“顾将军,只求你放了青山镇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