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峦从内院出来,没跟两个儿子多做解释,便带着他们出了院门,也不说去何处,一路皆缄默无语。
张鹤龄忍不住问道:“借钱的事咋样了?二爷肯借咱钱吗?”
张峦继续沉默以对。
过了几条街,不远处正是孙府大门,张鹤龄情绪高涨,正要往前走却被张峦伸手拉住。
“没有晌午时候往别人家里做客的,传出去会坏了名声。”张峦摊开手掌,“把你娘给的两文钱拿出来,咱路边吃碗面。”
这下张鹤龄不乐意了,那是他凭本事从老娘那儿敲来的钱,目的肯定不是为了买烧饼充饥,在一个十三岁少年眼中那是可以派上大用场的“巨资”,未曾想先被老父亲给盯上了。
“爹,姐夫家吃得好用得好,为啥不去他家吃?”张鹤龄抗议。
却见老父亲脸色阴沉,目光冷厉得吓人,只好抠抠搜搜把两文钱掏出来,被老父亲一把夺过。
张峦自己又从荷包掏了两文钱出来,到了街口,他让两个儿子先找个位子等,而他则过去找店家,争讲了半天才回来坐下,不多时店家捞了三碗宽面过来,只有一碗漂着油星和几片肥肉。
张峦把那碗肉面推到张延龄跟前,自己只挑了面最少的,拿起筷子便吃。
“爹,为啥老二那碗有肉?”
张鹤龄眼巴巴望着有些不甘心。
张峦道:“你弟养伤,吃点好的怎么了?还不是因为你,就是你把你弟带出去弄伤的……”
张鹤龄咽了口口水:“给俺也加两块肉呗?”
张峦一脸嫌弃的神色:“带肉的三文钱一碗,不带的两文,为父好说歹说,才让店家把两碗面分成三碗,不想吃就饿着!”
张鹤龄吸了口鼻涕,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突然又觉得热气腾腾的宽面是好东西。
“哥,你也吃……”
张延龄伸筷,想把自己碗里的肉夹两块过去。
张鹤龄这会儿倒也能发扬兄长的风格,伸手阻止弟弟,“爹不是说了,你在养身子?吃你的,我留着肚子去姐夫家吃好的。”
说着,就扒拉起碗里的面。
张延龄看着眼前的面,他没什么胃口,却很佩服张峦讲价的本事,四文钱买了本来五文钱的面,还给分成三碗……就是这精明劲儿没用在对的地方。
……
……
爷仨把面吃完,两兄弟正要起身走,张峦阻止:“不急,等日头再斜斜。我去盛碗汤——把碗拿过来……”
说完很没品地去跟店家续了杯。
三人好似路边品茶一样,端着碗喝面汤。
张延龄最先放下碗:“二爷是不是说了什么?我和大哥都长大了,家里有什么事是不是也该让我们知晓?”
“小屁娃娃,操那没用的心干嘛?”
张峦骂了一句,似也觉得小儿子的话有几分道理,最后放下碗,叹口气道:“今年闹旱,咱家那几亩地,收成没几个,也没收上什么租子,这么下去,怕是冬天挨不过去,一家老小就要喝西北风了。
“你们二爷给你姐许配了个婚事,只要嫁过去当妾,先前的债一笔勾销不说,还能再给添点,加上聘礼什么的,连我应个乡贡都够了。”
张峦终于把藏了一路的心事说出来。
张鹤龄擦擦鼻涕:“姐夫家挺好的,在咱们这地儿有头有脸,干嘛姐姐要嫁给别人当小妾?爹,咱不能同意。”
张延龄道:“二爷名义上是跟咱商谈,其实是先礼后兵,如果咱一口回绝,下一步他就要让我们还债,以后再想借钱恐怕就没门了。”() ()
“你咋知道?”
张峦不解地望着小儿子,他没想到这话能从一个十一岁少年口中说出来。
张延龄不回答,又问:“什么人家?”
张峦道:“对方来头不小,北直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万国舅,锦衣卫指挥使万通。”
“咦?万国舅不是早死了吗?”
张延龄脱口而出。
“你说啥?”
张峦有点发懵。
张延龄点头道:“不就是京城人称万二的那个?人家死了好几年了,死人怎会纳妾?还有,他比爹岁数都大,爹你是不是听错了?”
“这个……小孩子别瞎说,万国舅好端端怎会死了呢?”张峦当然不相信儿子说的话。
张延龄不由摇头苦笑。
《宪宗实录》上清楚记明:
“……(成化十八年三月)锦衣带俸都指挥佥事万通卒,命有司给赙并葬祭,视常例有加,通,贵妃之弟,行二,时不称其官,惟以行第称万二……”
却说这万通还是个为非作歹的“情种”。
“……有徐达者,妻美而艳,通见而悦之,因收达为家人,而纳其妻,令达在两淮中盐,通遘疾时,达适归,通闻达与妻私语,哽咽而至于死。达后亦挟所得通余赀,得为锦衣卫任事指挥……”
说的是万通抢了别人家的媳妇当小妾,还拿出一大笔钱让前夫哥去两淮地区贩盐,前夫哥回京时当着重病的万通的面与前妻卿卿我我,病榻上的万通气不过一命呜呼,前夫哥用从万通那儿得来的钱财买了个锦衣卫的官,甚至当上了锦衣卫指挥。
这是一个“前夫哥卖妻求荣、接盘国舅愤而暴毙”的故事。
当然,皇亲国戚家的事,不是普通升斗小民所能知晓,如万通之死,张峦远在兴济也不知晓。
放在几百年后信息爆炸的时代,也不外乎如是。
“爹,我没骗你,万二真死好几年了,我是听路过的客商说的。我觉得二爷连实情都不肯相告,咱还是别把姐姐往火坑里推了吧?”张延龄劝说。
张峦一脸不悦:“你二爷应该不会骗我……不是万国舅又能是谁?莫非是万家大国舅和三国舅?”
张延龄道:“如果不是国舅,只是万家什么亲戚,再或是有人打着他们的旗号出来招摇撞骗呢?二爷又没亲眼见其人,他怎知是真是假?”
“哎呀,你二爷颇有见地……你小子哪儿听来那么多是非?哼,你让为父不信你二爷,信你小子?起来起来,收拾东西,去孙府,拿出点精气神,别让人以为我们是去借债的……”
张峦明显被儿子说得信心全无,只能靠当爹的气场压制内心的忐忑。
张鹤龄咧嘴笑道:“咱不去借债,去溜门子耍乐呢?”
“滚!”
张峦骂道,“贼头贼脑没个人样!还不如你弟弟呢!咱是去退婚的,不管你姐嫁给谁,总不能嫁给一个病痨鬼……本以为孙家家大业大,谁知也快成破落户了,你爹我这块宝贝疙瘩可不能白瞎。”
这会儿张延龄也听出来了。
姐姐就是老父亲手里的敲门砖,换不来荣华富贵绝不罢休。
不过想到曾经那两个倒霉姑姑……现在轮到自家姐姐了……只能说老张家擅于搞政治联姻、裙带关系、投机主义那套。
张鹤龄忍不住问道:“借钱的事咋样了?二爷肯借咱钱吗?”
张峦继续沉默以对。
过了几条街,不远处正是孙府大门,张鹤龄情绪高涨,正要往前走却被张峦伸手拉住。
“没有晌午时候往别人家里做客的,传出去会坏了名声。”张峦摊开手掌,“把你娘给的两文钱拿出来,咱路边吃碗面。”
这下张鹤龄不乐意了,那是他凭本事从老娘那儿敲来的钱,目的肯定不是为了买烧饼充饥,在一个十三岁少年眼中那是可以派上大用场的“巨资”,未曾想先被老父亲给盯上了。
“爹,姐夫家吃得好用得好,为啥不去他家吃?”张鹤龄抗议。
却见老父亲脸色阴沉,目光冷厉得吓人,只好抠抠搜搜把两文钱掏出来,被老父亲一把夺过。
张峦自己又从荷包掏了两文钱出来,到了街口,他让两个儿子先找个位子等,而他则过去找店家,争讲了半天才回来坐下,不多时店家捞了三碗宽面过来,只有一碗漂着油星和几片肥肉。
张峦把那碗肉面推到张延龄跟前,自己只挑了面最少的,拿起筷子便吃。
“爹,为啥老二那碗有肉?”
张鹤龄眼巴巴望着有些不甘心。
张峦道:“你弟养伤,吃点好的怎么了?还不是因为你,就是你把你弟带出去弄伤的……”
张鹤龄咽了口口水:“给俺也加两块肉呗?”
张峦一脸嫌弃的神色:“带肉的三文钱一碗,不带的两文,为父好说歹说,才让店家把两碗面分成三碗,不想吃就饿着!”
张鹤龄吸了口鼻涕,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突然又觉得热气腾腾的宽面是好东西。
“哥,你也吃……”
张延龄伸筷,想把自己碗里的肉夹两块过去。
张鹤龄这会儿倒也能发扬兄长的风格,伸手阻止弟弟,“爹不是说了,你在养身子?吃你的,我留着肚子去姐夫家吃好的。”
说着,就扒拉起碗里的面。
张延龄看着眼前的面,他没什么胃口,却很佩服张峦讲价的本事,四文钱买了本来五文钱的面,还给分成三碗……就是这精明劲儿没用在对的地方。
……
……
爷仨把面吃完,两兄弟正要起身走,张峦阻止:“不急,等日头再斜斜。我去盛碗汤——把碗拿过来……”
说完很没品地去跟店家续了杯。
三人好似路边品茶一样,端着碗喝面汤。
张延龄最先放下碗:“二爷是不是说了什么?我和大哥都长大了,家里有什么事是不是也该让我们知晓?”
“小屁娃娃,操那没用的心干嘛?”
张峦骂了一句,似也觉得小儿子的话有几分道理,最后放下碗,叹口气道:“今年闹旱,咱家那几亩地,收成没几个,也没收上什么租子,这么下去,怕是冬天挨不过去,一家老小就要喝西北风了。
“你们二爷给你姐许配了个婚事,只要嫁过去当妾,先前的债一笔勾销不说,还能再给添点,加上聘礼什么的,连我应个乡贡都够了。”
张峦终于把藏了一路的心事说出来。
张鹤龄擦擦鼻涕:“姐夫家挺好的,在咱们这地儿有头有脸,干嘛姐姐要嫁给别人当小妾?爹,咱不能同意。”
张延龄道:“二爷名义上是跟咱商谈,其实是先礼后兵,如果咱一口回绝,下一步他就要让我们还债,以后再想借钱恐怕就没门了。”() ()
“你咋知道?”
张峦不解地望着小儿子,他没想到这话能从一个十一岁少年口中说出来。
张延龄不回答,又问:“什么人家?”
张峦道:“对方来头不小,北直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万国舅,锦衣卫指挥使万通。”
“咦?万国舅不是早死了吗?”
张延龄脱口而出。
“你说啥?”
张峦有点发懵。
张延龄点头道:“不就是京城人称万二的那个?人家死了好几年了,死人怎会纳妾?还有,他比爹岁数都大,爹你是不是听错了?”
“这个……小孩子别瞎说,万国舅好端端怎会死了呢?”张峦当然不相信儿子说的话。
张延龄不由摇头苦笑。
《宪宗实录》上清楚记明:
“……(成化十八年三月)锦衣带俸都指挥佥事万通卒,命有司给赙并葬祭,视常例有加,通,贵妃之弟,行二,时不称其官,惟以行第称万二……”
却说这万通还是个为非作歹的“情种”。
“……有徐达者,妻美而艳,通见而悦之,因收达为家人,而纳其妻,令达在两淮中盐,通遘疾时,达适归,通闻达与妻私语,哽咽而至于死。达后亦挟所得通余赀,得为锦衣卫任事指挥……”
说的是万通抢了别人家的媳妇当小妾,还拿出一大笔钱让前夫哥去两淮地区贩盐,前夫哥回京时当着重病的万通的面与前妻卿卿我我,病榻上的万通气不过一命呜呼,前夫哥用从万通那儿得来的钱财买了个锦衣卫的官,甚至当上了锦衣卫指挥。
这是一个“前夫哥卖妻求荣、接盘国舅愤而暴毙”的故事。
当然,皇亲国戚家的事,不是普通升斗小民所能知晓,如万通之死,张峦远在兴济也不知晓。
放在几百年后信息爆炸的时代,也不外乎如是。
“爹,我没骗你,万二真死好几年了,我是听路过的客商说的。我觉得二爷连实情都不肯相告,咱还是别把姐姐往火坑里推了吧?”张延龄劝说。
张峦一脸不悦:“你二爷应该不会骗我……不是万国舅又能是谁?莫非是万家大国舅和三国舅?”
张延龄道:“如果不是国舅,只是万家什么亲戚,再或是有人打着他们的旗号出来招摇撞骗呢?二爷又没亲眼见其人,他怎知是真是假?”
“哎呀,你二爷颇有见地……你小子哪儿听来那么多是非?哼,你让为父不信你二爷,信你小子?起来起来,收拾东西,去孙府,拿出点精气神,别让人以为我们是去借债的……”
张峦明显被儿子说得信心全无,只能靠当爹的气场压制内心的忐忑。
张鹤龄咧嘴笑道:“咱不去借债,去溜门子耍乐呢?”
“滚!”
张峦骂道,“贼头贼脑没个人样!还不如你弟弟呢!咱是去退婚的,不管你姐嫁给谁,总不能嫁给一个病痨鬼……本以为孙家家大业大,谁知也快成破落户了,你爹我这块宝贝疙瘩可不能白瞎。”
这会儿张延龄也听出来了。
姐姐就是老父亲手里的敲门砖,换不来荣华富贵绝不罢休。
不过想到曾经那两个倒霉姑姑……现在轮到自家姐姐了……只能说老张家擅于搞政治联姻、裙带关系、投机主义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