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别怕,嘘。”瞿息煜微微俯身,让两人的距离更加近了些许,左手自然地按上了她颤抖的手,他手心有些冰凉,让她一瞬从溺水的状态中缓过来。
她自小便是,一到紧张时就会无意识地双手颤抖,通常情况下,她都是藏在袖子里的,可这一次由于太过贴近,竟让人发现了出来。
她下意识想逃避,不管是作为公主,还是如今的宋钰,这都不怎么是个上得了台面的反应。
可……瞿息煜手心的触感取代了颤抖,她抬起头看着瞿息煜浅棕色的眼瞳,他眼眸镇定,有种让人安心的力量,宋语黎一瞬贪恋,便没有松开。
随后那阵脚步声走过,两人皆是松了口气。
“殿下,刚刚多有得罪。”
“没有……”
宋语黎低声回,忽地她眼神一凝,看见了瞿息煜手背上的划痕,那划痕触目惊心,在他骨节分明的手上丑陋地爬着。
她顿在了原地,这正是刚刚瞿息煜挡在她后背,以防身后柴堆刮伤她的那只手。
瞿息煜见她凝眸与自己的手,便默不作声地收回了,轻轻出声:“不妨事的。”
按理说君臣有别,他不该碰到宋语黎的身体,只是他刚刚下意识就那么做了,下意识……不想让面前此人受到伤害。
“如今殿下顺利回京,臣将这些人马还回,也算了却一愿。”
听闻此言,宋语黎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听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些人原本就是他们的?
兄长出征前,居然与瞿息煜有过交易?可是瞿息煜不可能彻底将世家们的命运押在他们身上,兴许……只是合作?
她一时摸不准,只能应下:“辛苦瞿大人。”
“今日将殿下叫来,是想告知一下您在边关这几个月里发生的一事。”瞿息煜边说边将她带到一个没有人的房间,两人于昏暗的房间相对而坐,宋语黎静静地听着瞿息煜所言。
“琢州一地新兴一群山匪,虽是山匪,却实力强悍,曾将北方邑国蛮夷打退数次,若能收编之,便能在京城外围守着。”
宋语黎闻言一喜,他们眼下正缺人手,山匪较之官员更好对付,可是……
随后她蹙了蹙眉,犹疑着开口:“既是山匪,那恐怕不愿与朝廷一路。”
“殿下此言差矣,谁人想顶着山匪的名号,不如殿下为他们挂个头衔,却不限制他们自由,万事总要一试才知晓。”
瞿息煜所言有理,宋语黎点了点头,再三感谢。
此事需要她去琢磨,瞿息煜能给带来消息已是一份恩情。
将周翊送走后,她回到了东宫,一进去,便有小厮告诉她,有一暗使在他殿中候着。
宋语黎心下隐隐有了猜测,她去殿中一看,此人果然是宋钰在边关的部下,唐修建。她连忙将人请到内殿。
当初宋钰最后闯进敌军时,就是将她托付给了唐修建,唐修建与她冲出敌营后派人护送她回京坐镇,而他则留在边关查探消息。
“公主殿下,卑职并未救出太子殿下,卑职回去时,战争已经结束,邻国那一战亦是伤亡惨重,卑职潜入邻国去查,他们并未扣下太子殿下,恐怕……”唐修建欲言又止,面色也是极其凝重。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出来,只是宋语黎也清楚。
打了败仗,首领无非就是两种情况,一种是被敌军俘虏,另一种是自尽。
既然宋钰没有被俘虏……
她深深吐出一口气,捏紧了拳,最终只是说出一句:“可有带回来的部下?”
说到此处,唐修建紧拧的眉才算舒展了些许:“我们从前派在另一路的八千骑兵基本保留,我已与他们的头领汇合,如今他们正在京城之外候着,若殿下需要,随时可以调动。”
“好,辛苦唐大人,那便就在京城外待着,不要打草惊蛇。”
“是。”
如今父兄皆是不能指望,她更要谨言慎行,避免自身出了什么差错,被金本宗抓住过错做文章。
几天之后,圣旨下来了。
她宋语黎,一个从小泡在蜜罐里,被宠大的公主,居然要登基了。
三个月,不,就算是三天前的她,也绝对想象不到,自己兄长都还未穿过的龙袍,却让她穿上了。
直到今日,四周侍女不断忙着整理龙袍衣襟,她看着拖地的长长衣摆时才有了些许实感。
这几日她日日无法安然入睡,每一晚睡前都会反复复盘自己的行为有无过错,是否有漏洞。
登基大典上,宋语黎穿着不合身的龙袍,顶着繁杂的配饰,一步步踏上太和门象征着权利的台阶。
走到最顶层,她从宋皇手中接过传国玉玺。
从今往后,皇家的重担,就落到她一人身上了。
捧着玉玺转身,俯瞰太和门前跪着的一众大臣,她声调铿锵,声音洪亮:“受命承天,今应皇帝诏,接手我大宋江山,唯恐行有不正,言有不当,今后当谨言慎行,勤勉自强,今废除嫡长子继承制,各蕃地皆是能者居之,愿与诸位共创辉煌,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大臣齐声应道,太子党皆是激动不已,声如洪钟,热泪盈眶。
他们都是当年随宋皇打天下的人,即便宋皇大权旁落,他们也依旧希望有明君拯救宋朝。
唯有金本宗面色沉沉。
宋语黎即位后颁布第一条诰命就触到了他的红线。
若是废除嫡长子继承制,各藩王便会为了争权而内乱,而组成他手下最重要的势力,正是周边各藩王,如此一来,他的势力将被削弱,更有可能被皇家钻空子,撬墙角。
他看向跪在他旁边的徐刺史,两人对视一眼,俱是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不甘。
宋语黎早有准备,金家不可能看着她登上皇位而无动于衷,只是她没想到,他们的动作这么快。
翌日早朝。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有奏,”徐刺史迈出队列,举着玉笏,上前上奏:“皇上可曾记得,在您前去边关之前,太上皇曾处置过张侍郎一家?”
宋语黎坐在皇位之上,攥了攥龙椅的扶手,不知道他们这是要闹哪样。
在边关这几月,她时常听兄长谈论治国之道,这等大事还是她还是知晓的。
兵部侍郎张仲,因谋反加之叛国一事被处以极刑,九族被诛。
一个兵部侍郎谋反,结果当然是被镇压,可叛国一事从何说起?
大理寺查案过程中发现,原来张仲的母亲乃是邑国偷偷外出的公主,落于风月之地,被张仲的父亲看上,带回了家。
直到张仲长大,她母亲告诉了他此事,于是他们暗中与邑国取得联系,打算拿着兵部的兵力里应外合谋反。
此事证据确凿,他们处置也应是没有任何问题才对。
谁料下一刻徐刺史声情并茂地讲道:“皇上,当初张家一案有漏网之鱼,有一人称是张仲后人,说是此案有冤,他们乃是被人陷害,他们在琢州当地集结了一众势力,如今他们在京城附近闹,那地方被他们弄得是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啊!”
张仲九族已被屠尽,何来漏网之鱼一说?
宋语黎瞬间反应过来,那甚至有可能直接就是金本宗搞的鬼,他们将人安排在那里,冒充张家后人,寻了这么个由头集结势力。
而那些对朝廷有意见的人不会关心他是否是真的张家后人,又是否有冤屈,甚至那片区域的百姓都会被金家利用。
宋语黎面色凝重,此事尚是她上任之后面临的第一件大事,如今政权不稳,如何解决,又能解决成什么样至关重要。
这件事要是处理不好了,恐怕她这个皇帝刚上任,就要被请下去了。
忽地她一想,琢州附近……不正是昨日瞿息煜所言的山匪所在之地吗?
她朝瞿息煜的地方瞥了一眼,恰好与瞿息煜对视,只见他面色如常,带着隐隐的笑意。
宋语黎心头一跳,知道他们想到一起去了。
于是她开口:“此事既是兵部旧事,便交于兵部赵尚书,带人去看看,正好朕刚上任,让礼部准备大赦天下一事,朕乃是天命之子,兴许此事不费一兵一卒,便可解决。”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面面相觑。
金本宗和徐刺史也没想到宋语黎竟如此轻描淡写地就将此事揭过,金本宗看着宋语黎冷哼了一声,低声道:“看他怎么解决,莫非上天真能派人给她清剿不成?”
下朝后,宋语黎正要着手去管此事,恰好瞿息煜求见,她便将人诏了过来。
“皇上,实不相瞒,之前与您所说山匪一事,他们的头目正是臣一部下的亲戚,或许可以从我那部下那里突破。”瞿息煜抬起双眸注视着她,眸中依旧是胸有成竹,坦坦荡荡。
闻言宋语黎没有高兴,反而是眸色深了些许。
如此巧合。
或许从前作为公主她不会去仔细思考,可如今她坐在这个位置上,必须要慎行,她不得不怀疑所有人。
可即便此事有疑点,她也没有办法,就算瞿息煜别有目的,她也得认,因为此事她必须要漂漂亮亮地解决。
就算瞿息煜别有目的,那也是金本宗倒台之后的事了,最起码在这之前,他们应当是盟友。
宋语黎思索片刻:“那便有劳瞿爱卿。”
这个称呼一出来,瞿息煜似乎身体僵了一下,宋语黎也觉得不太对劲,虽说这个称呼用于君臣之间很正常,可总觉得放他们之间,有种难以言说的亲密。
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他们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对方,殿中静悄悄。
一个被赶鸭子上架的公主,一个别有目的的前朝公子。
上次两人接触的记忆如潮水般袭来。
两人相抵,背后那只带着温度的手,两人纠缠的呼吸,让宋语黎心中总有种怪异的感觉,可她清楚她不能说,不止这点,他们之间,许多都不能放在明面上说出来。
最终瞿息煜微微垂下眼皮,轻言:“臣告退。”
出了皇宫,瞿息煜走在宫中,任凭风吹在脸上,怔愣地看着地面,不知怎的,他忽地想起了京中关于他的流言。
“瞿家那位正直壮年,这么多年来却不近女色,连个小妾都没有,恐怕是有龙阳之好呦。”
龙阳之好?他吗?
随后他猛地惊醒,这位喜怒向来不形于色的瞿大人用力地摇了摇头,眼神复杂。
宋语黎看回桌上的文书,视线停顿在一页奏折上。
那上面写着:今琢州之地由柴庆带头自发抵御外敌有功,建议封为提督大将军,以示褒奖。
她提笔写下:“准。”
她自小便是,一到紧张时就会无意识地双手颤抖,通常情况下,她都是藏在袖子里的,可这一次由于太过贴近,竟让人发现了出来。
她下意识想逃避,不管是作为公主,还是如今的宋钰,这都不怎么是个上得了台面的反应。
可……瞿息煜手心的触感取代了颤抖,她抬起头看着瞿息煜浅棕色的眼瞳,他眼眸镇定,有种让人安心的力量,宋语黎一瞬贪恋,便没有松开。
随后那阵脚步声走过,两人皆是松了口气。
“殿下,刚刚多有得罪。”
“没有……”
宋语黎低声回,忽地她眼神一凝,看见了瞿息煜手背上的划痕,那划痕触目惊心,在他骨节分明的手上丑陋地爬着。
她顿在了原地,这正是刚刚瞿息煜挡在她后背,以防身后柴堆刮伤她的那只手。
瞿息煜见她凝眸与自己的手,便默不作声地收回了,轻轻出声:“不妨事的。”
按理说君臣有别,他不该碰到宋语黎的身体,只是他刚刚下意识就那么做了,下意识……不想让面前此人受到伤害。
“如今殿下顺利回京,臣将这些人马还回,也算了却一愿。”
听闻此言,宋语黎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听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些人原本就是他们的?
兄长出征前,居然与瞿息煜有过交易?可是瞿息煜不可能彻底将世家们的命运押在他们身上,兴许……只是合作?
她一时摸不准,只能应下:“辛苦瞿大人。”
“今日将殿下叫来,是想告知一下您在边关这几个月里发生的一事。”瞿息煜边说边将她带到一个没有人的房间,两人于昏暗的房间相对而坐,宋语黎静静地听着瞿息煜所言。
“琢州一地新兴一群山匪,虽是山匪,却实力强悍,曾将北方邑国蛮夷打退数次,若能收编之,便能在京城外围守着。”
宋语黎闻言一喜,他们眼下正缺人手,山匪较之官员更好对付,可是……
随后她蹙了蹙眉,犹疑着开口:“既是山匪,那恐怕不愿与朝廷一路。”
“殿下此言差矣,谁人想顶着山匪的名号,不如殿下为他们挂个头衔,却不限制他们自由,万事总要一试才知晓。”
瞿息煜所言有理,宋语黎点了点头,再三感谢。
此事需要她去琢磨,瞿息煜能给带来消息已是一份恩情。
将周翊送走后,她回到了东宫,一进去,便有小厮告诉她,有一暗使在他殿中候着。
宋语黎心下隐隐有了猜测,她去殿中一看,此人果然是宋钰在边关的部下,唐修建。她连忙将人请到内殿。
当初宋钰最后闯进敌军时,就是将她托付给了唐修建,唐修建与她冲出敌营后派人护送她回京坐镇,而他则留在边关查探消息。
“公主殿下,卑职并未救出太子殿下,卑职回去时,战争已经结束,邻国那一战亦是伤亡惨重,卑职潜入邻国去查,他们并未扣下太子殿下,恐怕……”唐修建欲言又止,面色也是极其凝重。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出来,只是宋语黎也清楚。
打了败仗,首领无非就是两种情况,一种是被敌军俘虏,另一种是自尽。
既然宋钰没有被俘虏……
她深深吐出一口气,捏紧了拳,最终只是说出一句:“可有带回来的部下?”
说到此处,唐修建紧拧的眉才算舒展了些许:“我们从前派在另一路的八千骑兵基本保留,我已与他们的头领汇合,如今他们正在京城之外候着,若殿下需要,随时可以调动。”
“好,辛苦唐大人,那便就在京城外待着,不要打草惊蛇。”
“是。”
如今父兄皆是不能指望,她更要谨言慎行,避免自身出了什么差错,被金本宗抓住过错做文章。
几天之后,圣旨下来了。
她宋语黎,一个从小泡在蜜罐里,被宠大的公主,居然要登基了。
三个月,不,就算是三天前的她,也绝对想象不到,自己兄长都还未穿过的龙袍,却让她穿上了。
直到今日,四周侍女不断忙着整理龙袍衣襟,她看着拖地的长长衣摆时才有了些许实感。
这几日她日日无法安然入睡,每一晚睡前都会反复复盘自己的行为有无过错,是否有漏洞。
登基大典上,宋语黎穿着不合身的龙袍,顶着繁杂的配饰,一步步踏上太和门象征着权利的台阶。
走到最顶层,她从宋皇手中接过传国玉玺。
从今往后,皇家的重担,就落到她一人身上了。
捧着玉玺转身,俯瞰太和门前跪着的一众大臣,她声调铿锵,声音洪亮:“受命承天,今应皇帝诏,接手我大宋江山,唯恐行有不正,言有不当,今后当谨言慎行,勤勉自强,今废除嫡长子继承制,各蕃地皆是能者居之,愿与诸位共创辉煌,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大臣齐声应道,太子党皆是激动不已,声如洪钟,热泪盈眶。
他们都是当年随宋皇打天下的人,即便宋皇大权旁落,他们也依旧希望有明君拯救宋朝。
唯有金本宗面色沉沉。
宋语黎即位后颁布第一条诰命就触到了他的红线。
若是废除嫡长子继承制,各藩王便会为了争权而内乱,而组成他手下最重要的势力,正是周边各藩王,如此一来,他的势力将被削弱,更有可能被皇家钻空子,撬墙角。
他看向跪在他旁边的徐刺史,两人对视一眼,俱是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不甘。
宋语黎早有准备,金家不可能看着她登上皇位而无动于衷,只是她没想到,他们的动作这么快。
翌日早朝。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有奏,”徐刺史迈出队列,举着玉笏,上前上奏:“皇上可曾记得,在您前去边关之前,太上皇曾处置过张侍郎一家?”
宋语黎坐在皇位之上,攥了攥龙椅的扶手,不知道他们这是要闹哪样。
在边关这几月,她时常听兄长谈论治国之道,这等大事还是她还是知晓的。
兵部侍郎张仲,因谋反加之叛国一事被处以极刑,九族被诛。
一个兵部侍郎谋反,结果当然是被镇压,可叛国一事从何说起?
大理寺查案过程中发现,原来张仲的母亲乃是邑国偷偷外出的公主,落于风月之地,被张仲的父亲看上,带回了家。
直到张仲长大,她母亲告诉了他此事,于是他们暗中与邑国取得联系,打算拿着兵部的兵力里应外合谋反。
此事证据确凿,他们处置也应是没有任何问题才对。
谁料下一刻徐刺史声情并茂地讲道:“皇上,当初张家一案有漏网之鱼,有一人称是张仲后人,说是此案有冤,他们乃是被人陷害,他们在琢州当地集结了一众势力,如今他们在京城附近闹,那地方被他们弄得是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啊!”
张仲九族已被屠尽,何来漏网之鱼一说?
宋语黎瞬间反应过来,那甚至有可能直接就是金本宗搞的鬼,他们将人安排在那里,冒充张家后人,寻了这么个由头集结势力。
而那些对朝廷有意见的人不会关心他是否是真的张家后人,又是否有冤屈,甚至那片区域的百姓都会被金家利用。
宋语黎面色凝重,此事尚是她上任之后面临的第一件大事,如今政权不稳,如何解决,又能解决成什么样至关重要。
这件事要是处理不好了,恐怕她这个皇帝刚上任,就要被请下去了。
忽地她一想,琢州附近……不正是昨日瞿息煜所言的山匪所在之地吗?
她朝瞿息煜的地方瞥了一眼,恰好与瞿息煜对视,只见他面色如常,带着隐隐的笑意。
宋语黎心头一跳,知道他们想到一起去了。
于是她开口:“此事既是兵部旧事,便交于兵部赵尚书,带人去看看,正好朕刚上任,让礼部准备大赦天下一事,朕乃是天命之子,兴许此事不费一兵一卒,便可解决。”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面面相觑。
金本宗和徐刺史也没想到宋语黎竟如此轻描淡写地就将此事揭过,金本宗看着宋语黎冷哼了一声,低声道:“看他怎么解决,莫非上天真能派人给她清剿不成?”
下朝后,宋语黎正要着手去管此事,恰好瞿息煜求见,她便将人诏了过来。
“皇上,实不相瞒,之前与您所说山匪一事,他们的头目正是臣一部下的亲戚,或许可以从我那部下那里突破。”瞿息煜抬起双眸注视着她,眸中依旧是胸有成竹,坦坦荡荡。
闻言宋语黎没有高兴,反而是眸色深了些许。
如此巧合。
或许从前作为公主她不会去仔细思考,可如今她坐在这个位置上,必须要慎行,她不得不怀疑所有人。
可即便此事有疑点,她也没有办法,就算瞿息煜别有目的,她也得认,因为此事她必须要漂漂亮亮地解决。
就算瞿息煜别有目的,那也是金本宗倒台之后的事了,最起码在这之前,他们应当是盟友。
宋语黎思索片刻:“那便有劳瞿爱卿。”
这个称呼一出来,瞿息煜似乎身体僵了一下,宋语黎也觉得不太对劲,虽说这个称呼用于君臣之间很正常,可总觉得放他们之间,有种难以言说的亲密。
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他们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对方,殿中静悄悄。
一个被赶鸭子上架的公主,一个别有目的的前朝公子。
上次两人接触的记忆如潮水般袭来。
两人相抵,背后那只带着温度的手,两人纠缠的呼吸,让宋语黎心中总有种怪异的感觉,可她清楚她不能说,不止这点,他们之间,许多都不能放在明面上说出来。
最终瞿息煜微微垂下眼皮,轻言:“臣告退。”
出了皇宫,瞿息煜走在宫中,任凭风吹在脸上,怔愣地看着地面,不知怎的,他忽地想起了京中关于他的流言。
“瞿家那位正直壮年,这么多年来却不近女色,连个小妾都没有,恐怕是有龙阳之好呦。”
龙阳之好?他吗?
随后他猛地惊醒,这位喜怒向来不形于色的瞿大人用力地摇了摇头,眼神复杂。
宋语黎看回桌上的文书,视线停顿在一页奏折上。
那上面写着:今琢州之地由柴庆带头自发抵御外敌有功,建议封为提督大将军,以示褒奖。
她提笔写下:“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