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诺直奔车站,买了最早一班回去的车票,她家属于本省一个小小县级市的某个村镇,需要坐市际大巴车到市里,再转中巴车回去镇上,下车后还需要坐摩托车,碰上赶集的日子,幸运还能碰到车费便宜些的小四轮车,这样回到家里路上可以避免雨淋太阳晒。
非节假日的车站也是人潮滚滚,君诺扫码取了昨晚订好的车票,还需要等半个钟,便找了个角落蹲着,心情烦乱,回去不知道要怎么跟家里讲,这个事情虽然是荒谬了些,本来是想提前跟家里说声回去的,突然又不知道从何讲起,不打招呼先回去再说。
等下了大巴车,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看看离中巴还有一个钟的等候时间,君诺找了家石磨粉皮店,吃了个粉,是久违了的家乡味道,蛮想去高中学校看看的,但是时间上不允许,来回费劲。
中巴回到镇上,小镇没有建立标准车站,在街口停下让旅客下车,君诺提着行李箱下了车,今天没什么人逛街,不是圩日,摆摊的人也不多,看来是没有小车回去的了,只能请个摩托回去,君诺走在街道上,天气还炎热,想买些水果回去,村里是没什么水果卖的,而且家里也很少会买水果吃。在不远的一档口看了看,有金黄色的哈密瓜,问了价格,偏贵,柚子出来不久,正是吃的时候,君诺挑了两个。
走到街尾,兜客的摩托车司机看到君诺拿着行李,就转过来问“小妹,去哪了的?坐车不”,君诺打量了他一眼,报了地址,再问“收多少钱?”“十五”“这么贵,八块去不去”“油费贵啊,不赚什么钱的,你那个地方要上好多斜坡路,耗油啊”“你收贵了咧,那我还是另外找吧”“十块吧,我收费已经比别人便宜了,现在少人搭客,搵两餐饭食嗻”君诺笑着说“行吧行吧,扎下行李在后面”。
摩托车稳稳的驶出去街道,公路两边是稻田,禾苗青青翠翠,蝉鸣不绝,新鲜空气钻进鼻孔,微风拂面,很是惬意,君诺微笑起来,不同于那个繁华喧嚣的城市,这里是心依赖的地方。
跨过一条桥,一直上坡,转弯,再上几回陡坡,往下经过一棵不知道栽了多少年的大树,就见到了村子的小学,君诺惊讶的发现,以前斑驳的教学楼,已经粉刷了外墙,小小的篮球场,换了两副新的框架,还多了几台乒乓球桌子,再往前,是一条笔直的道路,路两盘,整整齐齐的两层或者三层小楼房挺立着,更多的是簇新的装修风格凸显着这个平凡的小村落,正以崭新的面貌向世人表明,这又是一个新的时代,四面环山,山上钟满了果树,勤劳的人家,种植一年,辛苦摘果,可以挣个十几万一年,不复往昔的拮据,年轻人仍然半数外出打工,更多的是老年人带着孙子辈在家,耕种读书。
“在哪里停?”车司问话打断了君诺的沉思。“前面一点,左手边绿色铁门那间就是,好了,多谢哈,收钱“
君诺拿着行李,才发现家里锁着门,今天不是周日,没到下课时间,父亲应该还在学校上课,君诺拨通妈妈的电话,过了好一阵才接了”君儿?“君诺听到那边很吵,还有小孩子的声音”妈,你在哪呢?不在家里吗?“,”你回家了吗?我在你伯母家吃酒席呢?什么?你在家门口?那我回去吧,哦,你六伯伯让你过来一起吃呢,把行李放门口,过来吧“”妈,我就不去了啊,坐一天车累的很“,”没礼貌,行吧行吧,你等会,我这就回去啊“
君诺远远的看到母亲急匆匆的走过来,手里还提着一袋子吃的,就微笑起来,妈妈一边打开门一边问”怎么有时间跑回来,不上课吗?回来几天?看你,都瘦了,在学校吃不好吗,“”有瘦吗?那还好,我都觉得自己窝学校久了运动少,胖了呢“君诺笑嘻嘻的。
君诺灌了半杯水,把行李提到二楼自己房间放好,下楼来就看到妈妈已经给自己做吃的了,”好香,六伯母那什么喜事啊“”第三个孙子满月了,让你去又不去,你六伯伯叫了好多回,说你不是还特意给装了好多菜拿回来你吃呢,等下,就好了“
君诺洗手”妈,我净吃菜吗?应该没做饭吧?有粥我喝点,天热,饭吃不下的“”有,每天煲粥多了,天天被你爸唠叨呢,说养的那些鸡只挑米粒吃,都不吃糠了,不给米吃,哪里有肉“然后又数落君诺爸爸”你爸拿着卖果的钱买了个磨豆浆的机器,结果打又打不好,堆房间里面碍手碍脚的呢“君诺一边吃,一边听妈妈絮絮叨叨的。
等到父亲回家,见到君诺,倒是稀奇”这个时间怎么有空回,还以为等到中秋国庆你才回来呢“”想你们了呗,就回来几天,哦,我要拿户口簿,去开个证明,能减轻学费“君诺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说,她拿个户口簿,是别有目的呢。
君诺在家呆了几天,把村里的八卦都和母亲聊了一遍,某某人的女儿嫁哪里去了,某某人的儿子在哪里工作的如何了,和君诺同时期上学的同班,现在娃多大了,家里又买房买车了,哪里的谁谁谁又突然性过世了,一直八到没话题。
五天之后君诺提着行李箱离开,爸爸用摩托车搭她到隔壁镇坐车,那里车多更方便些,君诺看着母亲站在门口挥手挥了好久,心里难过。
一路上的风景熟悉而又陌生,君诺坐在后面,看到爸爸后脑勺上又加了白发,心里有些发酸,君诺爸爸一边开车一边说“外出要注意小心身体,在学校要吃饱啊,不要省那点钱又去买这这那那无用的东西”。
“好”
“节假日有空去哥哥那里玩,但是不要问他要钱,有困难需要钱给爸打电话”
“你妈妈常常念叨你,没给你电话爬耽误你学习,周末了就打个电话回来啊”
君诺一一答应。
到了隔壁镇,候车的时候,君诺碰到过来办事的四伯伯和伯母,看到君诺,关心了一轮,询问君诺就读的学校,专业,并且夸赞了一番,君诺很有礼貌的回应。她的爸爸在家族里排行老十,堂兄弟们在那个青春飞扬的年代都混的很不错,伯伯们的子女较君诺大上很多,出来的是时候,大多都是事业有成的人士,在村里,很有些面子。
君诺提着父亲买来的面包和牛奶还有本地的特产锅糍,上车的时候特意给父亲送上个笑脸,很轻松的样子说再见,下一刻想着,要是爸爸知道了她偷着嫁人了,不知道会不会火冒三丈,作为教师,父亲一直是严厉认真的,作为农村教师,一直以来工资待遇都低,近些年虽然有了提升,但是家里开支也大,母亲身体不大好,家里还供着她上学,也是不容易,君诺想着想着,在车鸣声中睡着了,做了个梦,梦到还是小时候和哥哥在旧泥砖屋中,跑来跑去的,从堂屋到偏房再到厨房,从房门口走出来,便是种满花草的小水沟,午后的夏日,把一根根棍子插下去,会撬到黄鳝出来,或者抓芋头叶子上的蚱蜢,钩池塘里的荷花,趟门前的小溪,有小鱼,石螺,溪边有野果,还能和隔壁的孩子们打水仗·······················
非节假日的车站也是人潮滚滚,君诺扫码取了昨晚订好的车票,还需要等半个钟,便找了个角落蹲着,心情烦乱,回去不知道要怎么跟家里讲,这个事情虽然是荒谬了些,本来是想提前跟家里说声回去的,突然又不知道从何讲起,不打招呼先回去再说。
等下了大巴车,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看看离中巴还有一个钟的等候时间,君诺找了家石磨粉皮店,吃了个粉,是久违了的家乡味道,蛮想去高中学校看看的,但是时间上不允许,来回费劲。
中巴回到镇上,小镇没有建立标准车站,在街口停下让旅客下车,君诺提着行李箱下了车,今天没什么人逛街,不是圩日,摆摊的人也不多,看来是没有小车回去的了,只能请个摩托回去,君诺走在街道上,天气还炎热,想买些水果回去,村里是没什么水果卖的,而且家里也很少会买水果吃。在不远的一档口看了看,有金黄色的哈密瓜,问了价格,偏贵,柚子出来不久,正是吃的时候,君诺挑了两个。
走到街尾,兜客的摩托车司机看到君诺拿着行李,就转过来问“小妹,去哪了的?坐车不”,君诺打量了他一眼,报了地址,再问“收多少钱?”“十五”“这么贵,八块去不去”“油费贵啊,不赚什么钱的,你那个地方要上好多斜坡路,耗油啊”“你收贵了咧,那我还是另外找吧”“十块吧,我收费已经比别人便宜了,现在少人搭客,搵两餐饭食嗻”君诺笑着说“行吧行吧,扎下行李在后面”。
摩托车稳稳的驶出去街道,公路两边是稻田,禾苗青青翠翠,蝉鸣不绝,新鲜空气钻进鼻孔,微风拂面,很是惬意,君诺微笑起来,不同于那个繁华喧嚣的城市,这里是心依赖的地方。
跨过一条桥,一直上坡,转弯,再上几回陡坡,往下经过一棵不知道栽了多少年的大树,就见到了村子的小学,君诺惊讶的发现,以前斑驳的教学楼,已经粉刷了外墙,小小的篮球场,换了两副新的框架,还多了几台乒乓球桌子,再往前,是一条笔直的道路,路两盘,整整齐齐的两层或者三层小楼房挺立着,更多的是簇新的装修风格凸显着这个平凡的小村落,正以崭新的面貌向世人表明,这又是一个新的时代,四面环山,山上钟满了果树,勤劳的人家,种植一年,辛苦摘果,可以挣个十几万一年,不复往昔的拮据,年轻人仍然半数外出打工,更多的是老年人带着孙子辈在家,耕种读书。
“在哪里停?”车司问话打断了君诺的沉思。“前面一点,左手边绿色铁门那间就是,好了,多谢哈,收钱“
君诺拿着行李,才发现家里锁着门,今天不是周日,没到下课时间,父亲应该还在学校上课,君诺拨通妈妈的电话,过了好一阵才接了”君儿?“君诺听到那边很吵,还有小孩子的声音”妈,你在哪呢?不在家里吗?“,”你回家了吗?我在你伯母家吃酒席呢?什么?你在家门口?那我回去吧,哦,你六伯伯让你过来一起吃呢,把行李放门口,过来吧“”妈,我就不去了啊,坐一天车累的很“,”没礼貌,行吧行吧,你等会,我这就回去啊“
君诺远远的看到母亲急匆匆的走过来,手里还提着一袋子吃的,就微笑起来,妈妈一边打开门一边问”怎么有时间跑回来,不上课吗?回来几天?看你,都瘦了,在学校吃不好吗,“”有瘦吗?那还好,我都觉得自己窝学校久了运动少,胖了呢“君诺笑嘻嘻的。
君诺灌了半杯水,把行李提到二楼自己房间放好,下楼来就看到妈妈已经给自己做吃的了,”好香,六伯母那什么喜事啊“”第三个孙子满月了,让你去又不去,你六伯伯叫了好多回,说你不是还特意给装了好多菜拿回来你吃呢,等下,就好了“
君诺洗手”妈,我净吃菜吗?应该没做饭吧?有粥我喝点,天热,饭吃不下的“”有,每天煲粥多了,天天被你爸唠叨呢,说养的那些鸡只挑米粒吃,都不吃糠了,不给米吃,哪里有肉“然后又数落君诺爸爸”你爸拿着卖果的钱买了个磨豆浆的机器,结果打又打不好,堆房间里面碍手碍脚的呢“君诺一边吃,一边听妈妈絮絮叨叨的。
等到父亲回家,见到君诺,倒是稀奇”这个时间怎么有空回,还以为等到中秋国庆你才回来呢“”想你们了呗,就回来几天,哦,我要拿户口簿,去开个证明,能减轻学费“君诺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说,她拿个户口簿,是别有目的呢。
君诺在家呆了几天,把村里的八卦都和母亲聊了一遍,某某人的女儿嫁哪里去了,某某人的儿子在哪里工作的如何了,和君诺同时期上学的同班,现在娃多大了,家里又买房买车了,哪里的谁谁谁又突然性过世了,一直八到没话题。
五天之后君诺提着行李箱离开,爸爸用摩托车搭她到隔壁镇坐车,那里车多更方便些,君诺看着母亲站在门口挥手挥了好久,心里难过。
一路上的风景熟悉而又陌生,君诺坐在后面,看到爸爸后脑勺上又加了白发,心里有些发酸,君诺爸爸一边开车一边说“外出要注意小心身体,在学校要吃饱啊,不要省那点钱又去买这这那那无用的东西”。
“好”
“节假日有空去哥哥那里玩,但是不要问他要钱,有困难需要钱给爸打电话”
“你妈妈常常念叨你,没给你电话爬耽误你学习,周末了就打个电话回来啊”
君诺一一答应。
到了隔壁镇,候车的时候,君诺碰到过来办事的四伯伯和伯母,看到君诺,关心了一轮,询问君诺就读的学校,专业,并且夸赞了一番,君诺很有礼貌的回应。她的爸爸在家族里排行老十,堂兄弟们在那个青春飞扬的年代都混的很不错,伯伯们的子女较君诺大上很多,出来的是时候,大多都是事业有成的人士,在村里,很有些面子。
君诺提着父亲买来的面包和牛奶还有本地的特产锅糍,上车的时候特意给父亲送上个笑脸,很轻松的样子说再见,下一刻想着,要是爸爸知道了她偷着嫁人了,不知道会不会火冒三丈,作为教师,父亲一直是严厉认真的,作为农村教师,一直以来工资待遇都低,近些年虽然有了提升,但是家里开支也大,母亲身体不大好,家里还供着她上学,也是不容易,君诺想着想着,在车鸣声中睡着了,做了个梦,梦到还是小时候和哥哥在旧泥砖屋中,跑来跑去的,从堂屋到偏房再到厨房,从房门口走出来,便是种满花草的小水沟,午后的夏日,把一根根棍子插下去,会撬到黄鳝出来,或者抓芋头叶子上的蚱蜢,钩池塘里的荷花,趟门前的小溪,有小鱼,石螺,溪边有野果,还能和隔壁的孩子们打水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