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杳出现在跑马场,原本谈笑声连绵的锦棚,都陆续安静了下来。

    她这一身轻而柔软的藏蓝缎子骑射服覆盖着年轻的身子,水腰纤纤,裹以朱红束腰,衬着四周明黄色的帷帐,更是肤白胜雪。所见之人皆是目不转睛。

    安静过后即是小小的骚动。

    在历代皇帝里,慕容沛忠属于极出挑的少数,清风秀骨,剑眉星目。又加之有一位尤物般貌美的母亲。

    姜杳的模样从打娘胎开始,便是无可挑剔的上乘。

    只是姜杳的母亲琴岚机敏,深知这样的美貌,若没有家门与夫族的庇护,只会带来无休止的噩运。所以从离宫那一日起,就尽其所能覆盖其光芒。可纵使如此,她的美貌也足以也留下一个清丽灵透的印象,让大夫人心生忌惮。

    像如今日般,花上了些许心思,姜杳便出落得像早春新发的花骨朵,上头沾着挠人心的清露。光光站在那儿,就成了一种压迫。

    方才好奇姜杳长相的圆脸紫衣少女,连连感慨:“如燕,这就是你姐姐吗?这也太美了……之前竟都没能见过。”

    可不是么。所有宴请的帖子送到姜府,从来都只有大夫人和嫡女姜如燕的份儿。

    既然姜杳被丢在乡下又藏在家里,人品相貌自然由得大夫人一张嘴编排。不狠狠踩在脚下,给自家女儿托举,岂非可惜。

    可如今姜杳有机会出现在众人面前了。

    在座不认识的王公贵族少爷们,也忍不住私下打听:那位穿藏蓝色骑射服的姑娘是哪家千金?

    就连永府嫡子,坐在后席的永诏哥哥永续,见到姜杳倩影也往前倾了倾身子,向姜如燕多问了一句:“这真是你姐姐?”

    这是永续第一次主动同姜如燕讲话,她又喜又恼。

    姜如燕心里嫉妒得发疯,打了声招呼,从坐席上起身走向姜杳。

    面含笑意,用不大不小地音量说:“难怪迟到了这么久,姐姐是在仔细梳妆打扮了呀,真是好看得紧。原来姐姐这般重视这骑射比赛,想来等会必定拔得头筹、艳惊全场!”

    原以为姜杳会解释,自己并未花费什么心思在梳妆上。没料到姜杳只是浅笑,顺着她的话承认:“既是太子生辰,又是淑妃娘娘亲自操办,这骑射比赛自然是重视的,难道妹妹不重视?”

    姜杳又徐徐扫了姜如燕一眼:“咦?妹妹怎得不上个妆,今日看起来如此寡淡?”

    永续看了姜如燕一眼,忽得一笑。

    姜如燕见他笑了更是恼了几分:“你!”

    姜如燕刚到行宫就紧锣密鼓地仔细重化了妆容,鬼都瞧得出她化了妆,且颇费了番功夫。她本想嘲讽姜杳狐媚作风,谁知她不仅堂而皇之地认下来,还嘲笑自己丑。

    永诏见状,扬着眉轻蔑说:“骑射场上探讨妆容,莫不是靠模样御马?这是选美的比试吗?你堂堂监琮阁督主的夫人,这般小家子气。”

    这话一出口,就刻薄得有些显眼了。

    姜家门第不高倒没什么。

    姜杳现在毕竟是督主夫人,棚子都是在最前端的。

    永诏胆敢在众目睽睽处牵扯到梁督主,周围的人都盯着看姜杳的反应。

    永诏的想法很简单,想让皇帐里的梁督主看看夫人肤浅的模样。激得她恼羞成怒,好让大家都知道,姜杳是如何配不上这一声的“督主夫人”。

    谁知姜杳丝毫不恼,笑了笑道:“这骑射比试究竟选不选美人,永姑娘要问淑妃娘娘。至于我夫君择妻的标准呢……”她明眸皓齿,嫣然一笑,语气里透了点暧昧:“也许他就喜欢我这般小家子气的呢?我们夫妻之事,何至于让你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挂心呢。”

    永诏脸涨得通红,心中怒火中烧。姜杳显然看出了她对梁应渠的私心,故意挖苦她还未嫁人。

    姜如燕开口劝道:“杳姐姐,你这些话说得太不得体了。如此轻浮,岂不是寒了将门后人的心呀。”一脸伤心抱歉的模样,又对永诏道:“永诏姐姐,我姐姐在乡间太久,没读过什么书,不懂你们将门的家国大义精神,真是对不住了。”

    永诏缓了缓神说:“如燕,你向我道什么歉!你就是性子软,堂堂嫡女攀上这样的姐姐,也不知平日里在姜府受了多少委屈。”

    姜杳慢慢往她们面前靠了一步,故作垂泪状:“是啊,如燕你何须道歉?我们姐妹是一家人,如何要听她人挑拨。莫不是你也同永诏一般嫌弃姐姐,那今晚你莫不是要搬出姐姐的院子去了?”

    永将军家再好,可人家也不让她母女住将军府的院子啊!

    姜杳故意借此威胁她!再说下去,恐怕要被赶出梁府院子了。

    姜如燕脸红一阵白一阵,最后小声说了句:“没有。”

    永诏气不过,冷哼一声:“待会儿骑射最好是别丢人。”

    姜杳没再理她,由都督府锦棚中迎出来的一行奴才们搀扶着,走进了锦帐。

    比试分组和顺序的签子,是由皇帐内的贵人们抽取的。由马场公公们依次列好,再往各府下分发纸条。

    阿碧展开纸条,眉毛立即拧在一处,担忧地望向姜杳:“小姐,这可糟了。”

    姜杳接过纸条看,纸上端正小楷写于六人姓名,分为两列:永诏、姜如燕、白雨一组,另一组则是姜杳、晋湘宁和石希希。

    姜杳真是无奈望天,不免想,这皇帝着实是和自己有仇。

    石希希与白雨也都是汴京城娇养的小女郎,姜杳虽不认识,但永府夫人长袖善舞,汴京城的夫人贵女们都是她府上的座上宾。比起姜杳,石希希估摸着恨不能直接归于永诏队伍。

    而且把永诏和姜如燕这两位死对头分到自己对试一组也罢,怎么还要和晋湘宁做队友呢?这不比直接把她从马上推下去还难受?

    再瞧一眼,对面国公府锦棚里的晋湘宁,展着纸条,脸色也是难看极了。

    姜如燕尚且算私仇。一个晋湘宁还不够,这又添上了永诏是怎么回事?

    只能说,梁督主……实在是祸水啊。

    她哀怨地往皇帐望去,正好对上一对潋滟的眸子。

    梁应渠一袭红衣,面上却冷峻无情,偶尔俯身与帝王耳语交谈,或向外与参报的统领吩咐事情。目光却总是淡淡地扫过梁府的锦棚,有意无意地落在她身上。

    他看起来,又不满意了?

    又惹到他了?是怕自己给他丢人么。

    永诏飞快地看了一眼姜杳的方向,心中涌起兴奋的情绪——她最讨厌的两个人姜杳和晋湘宁,竟然都在对组中。

    而她们两人,一个听说丝毫没有骑射的底子,另一个听说力气都用在写词作赋中,骑射水平仅仅是能够上下马,还是最近才找了师傅练着。

    永诏暗自窃喜,这纸上其余之人,于姜杳都不对付。就连同队的晋湘宁也恨透了她,真是老天都要襄助与她。

    她今日定要让姜杳出丑,好让梁应渠看看姜杳是什么徒有其表之人,懊悔娶她为妻。

    骑射赛先女子后男子。

    比试开始了。鼓声隆隆,气势恢宏。

    马匹被牵往了起点等候。

    沂南行宫的跑马场不大,但对于世家小姐来说却是足够了。

    每一组六人,分红蓝两队,在起点交错排成一条横线。锣声敲响后方可上马。椭圆形跑马场需要共跑三圈才能通过终点。马场外缘列有一圈箭靶,最终以红蓝色箭矢分辨计数。

    姜杳是第三组,但锦棚的位置极好,足够由她先好好观察。

    第一组上场了。

    她万万没想到,这骑射比试,比得……极慢。

    贵女们慢慢地上马,又小心翼翼地坐于马上。马场出于安危考虑,大约都是选驯化温顺的马匹。加之跑马场不大,但是要跑三圈,小姐们愣是将骑射比赛走出了闲庭信步的气质。这么看,倒真更像是比美的。

    唯有两位好胜心强些的女子,张了张弓,也是射得歪歪扭扭。

    其中一位,一松手,箭就直接垂直落地了。

    第一组仅有一支落在箭靶上,得了在场不小的欢呼。

    随后,那唯一中靶的箭,微风一吹,又晃晃悠悠地掉在了地上,引得大家一阵发笑。

    不过这些小姐们也不沮丧,重头戏本就是太子晚宴上的献艺,骑射比赛只要姿态漂亮地上场玩一玩就行了。

    第二组也大差不差。

    其中有两位说是舟车劳顿,直接病了。余下一位同永将军府旗鼓相当的将门女儿,在这一组出尽了风头,潇洒自如地做了几个马上动作,还精准地打了几个靶头。场上立刻沸腾起来,连连称赞。

    永诏满脸不屑,又透着股得意,这些对她来说都是雕虫小技。

    姜杳认真地看着,尽管骑射之艺从昭平开始就颇受赞扬,到底不是女子的精通之项。她从前却没想过这些。

    她们不精通,不是因为这些高门贵族的小姐吃不了风吹日晒之苦,而是女子向来钻营之事都是为了把持内院、伺候夫君。

    教自家的女儿熟练女工,给夫君改个针脚,或是研习茶艺书法,为夫君红袖添香,都比练这马上功夫强。

    很快,到了第三组。

    该姜杳上场了。

    阿碧嚼耳根说:“犯不着和她们争,小姐你也漂漂亮亮在马背上逛一圈就成了。咱们又不求太子和淑妃娘娘的青眼。”

    姜杳怔了怔,她是乐意如此,恐怕有人也难让她清闲悠然地跑这仨圈吧。

    她调整好服饰,慢慢走到马边。心里暗自盘算:若是跑内沿,则难以射中箭靶,若是跑外沿,又会远远落后。

    若真想赢,这个骑射比试不单单讲求快,还讲求策略。

章节目录

强嫁了当朝权臣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肖科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肖科学并收藏强嫁了当朝权臣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