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脸色微微泛白,向他们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
正逢朱奇胜从会客门厅处匆匆赶来。朱奇胜虽猴精儿似的瘦,跑起来脚程倒是快,听闻若雨湖出了事,登时神情严肃,目光中有一闪而过的阴霾。
原本秀水得了督主的令,是要留下陪着秦梦逛一逛这若雨湖的。
只是,听闻是一回事,亲眼所见又是另一回事——秦梦大小姐见梁应渠和姜杳二人携手离开,形状并不似传闻中的疏离,自然是心情烦闷。而面对着被留下敷衍自己的秀水,索性连装也犯不着装了,扬着下巴毫不客气地让秀水走开,说她自有婆子侍女侍候。
可等秀水转身,还没往外走几步,便听到背后一声惊叫,紧接着是扑通的落水声。
跟在身边的人都吓了一跳,个个脸色铁青。待到回过神来,有识水性的侍女迅速跳进了湖中。
——秦梦落水了!
好在朱奇胜心细,若雨湖旁早就安排了县府的侍卫。虽比不上监琮阁暗卫的身手,但胜在人手充裕,并不随着督主行踪,也随之跳进了湖中。
另有一小波人,传信给了朱奇胜。
如此梁应渠他们一行人在廊间碰了头,一起去往秦梦暂住的若雨湖东苑客房。步子停在廊间,还未进门,就见到客房里头抬出了一位侍女。
女子面色苍白,嘴唇乌紫,人已然晕了过去,双手却仍紧紧攥着裙摆。看上去是受了莫大的惊吓。
姜杳微微蹙眉。奇怪的是,这侍女明明看起来已经更衣修整过——身上衣衫已是新换整洁的,只余发尾还湿漉漉——本该是性命无虞了,难道又出了什么岔子?
朱奇胜拦下跟在最后的婆子,锁眉问她:“怎么回事?”
婆子神色骇然地摇摇头,闪烁其词答道:“晕过去了。小桃是这些侍女里水性最好的,放在平日,也不是个胆小的。今日夫人一跌进湖里,她就跳下去救了,结果隔了好一会儿才把夫人捞上来。”
若雨湖沿岸水色浅,应是不深。
姜杳想不明白,遂开口问她:“如您所言这丫鬟会水,为何还隔了好久才救上来?”
婆子眼珠一扫,压低了声音:“上来后啊,这小桃跟着了魔似的,一直吐一直吐。吐了有半个时辰,她还说……
见婆子支支吾吾,朱奇胜追问:“你放心说,说错了也不问你的罪。”
“哎哟,说是在水底认错了人呐!你说这听着都吓人,难不成这湖底还有别的不干净的东西?那丫头哆哆嗦嗦地说了几句,跟撞了邪似的,马上就晕了过去。”
在水底认错了人?
这光天化日,实在没由来得让人背后发寒。
姜杳抬头望向梁应渠,他微抿唇,眸子内无波无澜,猜测不出他的心情和判断。
客房的门被推开,秦梦正披散着头发靠坐在床上。由侍女侍奉着汤药,面上没有一丝血色。
秦家虽比不上汴京的世家大族,但秦老多年经营又与南方富户泉家结亲,秦梦尽管看起来受了不小的惊吓,言行却仍然得体。她口条清晰地将落水之事讲了一遍,与秀水、婆子和朱奇胜安排的侍卫,多方口供一致。
秦梦一双桃眼噙着泪,欲言又止地望了梁应渠一眼。最后径自掖了掖被褥,背身躺下,只道自己乏了。
他们一行人恰要退出去,碰见门口的小厮跑进来通报,喘着粗气通禀:“督主、督主夫人、朱县令,秦府的马车到咱们若雨别院门口了。说是请示梁督主,要将秦梦小姐接回秦府去。”
梁应渠抬了抬手,示意没问题。
那小厮仍呵着腰,不安地瞥了姜杳一眼,拱手又开口道:“秦老爷还派人来传了话,如果梁大人还能抽出时间,可否麻烦大人陪秦梦小姐一齐走一趟?”
姜杳闻言心头紧了紧,余光不自觉得落在他身上。
梁应渠似乎有些犹豫,但还是点了点头。
这时秦梦撑着身子,摇摇晃晃地掀被起身。她面色苍白,发丝散落于肩头,见他点头,抬起头又惊又喜,深深地望了他一眼。眼中似一汪深潭,蓄了多少柔情与无奈。
梁应渠身量高,本来问了话已退至门口。正巧秦梦走出门的时候,经过他身边,当真是虚弱地踉跄了一步。
梁应渠以为她要跌倒在自己身上,下意识伸手,却看上去亲昵地扶了她一把。
秦梦见他欲扶住自己,抬起眼皮,本就因落水藏在心中的委屈,与久别重逢后期待落空的失望,终于都在梁应渠无意善举的托扶中,控制不住喷发,霎时间泪眼盈盈。
多年压抑的感情汹涌翻滚,伸手就抱住了他,眼中清泪湾湾,柔婉妖怜。
其中气氛各种暧昧古怪,叫人难以忽视。
姜杳立在他们不远处,仿佛回到了多年前大夫人派茹姨要将她接回汴京城的雪夜。她便是如此,不远不近地站着,看着他们如一双璧人依偎着走进院子里。
她本来也没什么可在意的,可越是为了显得不在意,倒是愈发感到难堪。周遭早就死寂般沉默下来。身旁数道暗暗打量自己表情的目光投来。那些看热闹的目光,似密密麻麻的银针,落在姜杳身上,像是动不了了。
朱奇胜上前一步,呵斥秦梦身边的婆子侍女道:“如此不上心,平日里就是这么伺候人的?那你们家夫人跌进湖里也就不奇怪了。既照顾不好主子,又冲撞督主,不如都扔进湖里去,正好捞上来了还方便仵作比尸身的时间。”
姜杳感激朱奇胜替自己解了围,一时间窃喜看热闹的下人们,闻言赶紧哆哆嗦嗦将秦梦扶走了,
梁应渠脸上有一闪而过的窘迫,不动声色地收回手。
他缓缓转过头问姜杳:“你若是害怕继续住在若雨别院,可要随着朱县令搬去客栈住?”
她摇摇头道:“你放心去吧。”
言罢转身离开。
*
当天,朱县令便派了人请衙门的人过来。
正午时分,阿碧取完药材回院中时,若雨湖就已被府衙的佩刀侍卫们层层围住。
接到消息赶到现场查勘的泾州衙门,耗到了深夜,最后竟在湖中捞出近二十具尸骨!
融融月色之下,捞上来的尸骨都由白布盖着,一人一卷地铺满了沿湖的石子路。见到此景,连五阁见多了血腥场面的章跃阁主都不免心里发毛。
入夜,挑灯来了十位提着木箱的老头。这些人长须飘飘,身着灰袍长衫,神色冷静,从若雨别院的西侧门鱼贯而入。
听闻皆是泾州及其邻乡手艺高超的年长仵作。
待熬到天明,又换了一批仵作入别院,进行二次查验。院中几乎片刻没有安宁。
湖畔灯火彻夜通明,在不眠不休的查验后,才断出这湖里捞出来的二十具尸体中,有一部分已完全腐烂,还有几具是成型的女子尸首。而经两轮仵作的初步验明,湖中的尸体尽数为女性,具体身份信息不明。
姜杳坐在卧房的迎塌上,菱花窗半掩着,窗外树桠的黑影落在面前摊开的手帕上。挖出尸体的地方是湖的另一侧,相距甚远,可出了这样的事,此刻感受到湖上微风阵阵,已与前夜的心境有着天壤之别。念及那二十多具尸体,难免心中发麻。
阿碧见姜杳倚在窗前怔神,便在桌案上多放了两盏烛台,奉上一壶煮热的青梅酒,担心她受了春寒,又取来一件褙子为她披上。
烛台照得迎榻一角亮如白昼, 更显得外头黑漆漆的。
阿碧为她斟了一盏热酒:“小姐若是觉着这院子瘆人,今日督主问您要不要搬出去住,您为何不去呢?本来明日动身,这一耽搁不知要在这住上多久。”
她指尖轻划过酒盏的杯沿,闷闷地说:“留在这里,我并无不痛快。当初和母亲避难的时候,我们就睡在墓地旁的破落庙里,坟头一座皆一座,荒草长到大腿处高。偶尔夜里还碰到有人哭丧,那时候小,睡不着,听哭丧最后听了个清醒。最后反倒不怕了,就像若雨湖这些女子的尸体……”她顿了顿,继续说:“比起死人,害死人的人才最可怕。”
出宫逃亡的事儿她鲜少提起。三言两语说到最后,凭空多了些凄婉与悲凉。
阿碧也跟着叹了口气,只宽慰道:“有督主在,倒也没人敢对小姐你怎么样。”
想起他,姜杳心头微动,好似不经意地问道:“他白日跟着去了秦府,到现在也未回吗?”
“是,秀水先前来了一趟,说是大人叫您先歇着,莫要等他了。”
姜杳披着褙子伏在桌案上,盯着蜡烛燃烧的油缓缓淌下,堆在莲花瓣的铜烛台上,凝结成树桩的形状。
他们行船一路走来,并不亲密,也鲜少交谈。但夜夜呆在一处,竟也习惯了身边有一个人。
如今梁应渠不在,她心中生出几分寂寥。
这滋味她没尝过,像手臂上愈合的伤口,在这开春的时节,又胀又痒,叫人说不出的烦闷。
“小姐何苦多想?如今你已经是正经的督主夫人,秦梦又是泉家少主的夫人。他们二人顶多算是旧相识,早都是陈年往事了。”阿碧指着酒壶道: “督主心里还是有你的。不然朱大人也不会又派人给您送青梅酒。”
姜杳轻轻地摇头:“你说,如果当时我没有被大夫人指婚,去求他娶我,他们二人最后是否就在一块儿了?”
当初她用的就是那半张国库的地图,做了这笔交易。可没想到监琮阁这样的雷霆手段,余下的半张仍是下落不明。他们同进同出,却若即若离,并无夫妻之实,梁应渠看起来对自己放松了警惕,却始终存着份试探。
一壶青梅酒尚未饮完,梁应渠进了屋来,阿碧低下头立即退着合门出去了。
梁应渠走进来前,姜杳正撑着额头蹙眉恍神。
他担心会贸然打搅到她,便在门口站了一会,等到兆云兆月误以为出了什么事儿在黑暗中现身,梁应渠才觉得自己的心思有些好笑,推门进去。
卧房内悄无声息,只听得见连通的东侧厢房中暖炉燃烧的响动,和他沐浴更衣的窸窣动静。
他褪尽官袍金冠,只余一袭素白寝衣,却如有天人之姿。他靠近迎榻,以乌木簪束发,长身而立,有种无声息的胁迫感。
姜杳顶着他若有若无的目光,只敢小声喃喃:“我以为梁督主晚上不回来了。”
梁应渠扫了一眼桌台道:“所以你打算自己在这一醉方休?”
她垂下眼,并不愿意理睬他。
梁应渠看她许久,叹了口气,才又开口道:“杳杳,我知你有自己的主意。但如今你也看见了,南下这一路不会太平,若是你此时回汴京……”
姜杳像是从迎榻上弹起来一般。
她立即起身,离他两步远,像只发怒的小兽,圆目瞪着他,打断他的话:“你休想!”
梁应渠拉她靠近,失笑道:“好,那我们尽量后日午时便出发。”
姜杳抬头看他,声音微诧:“出了这么大的事,我们这么快就能走了么?”
他声线低沉道:“若雨别院这戏台子早就搭好了,我们替人开了场,也该走了。”
她想了想,勾着嘴角:“什么都逃不过梁督主的眼睛。”
“夫人聪慧,不是也看明白了么?”
他拉过姜杳的手,使她像是伸手揽住他的腰身。想到白日里秦梦也是这般环抱着他,姜杳恶狠狠地踩了他一脚。
梁应渠却分毫未躲,脊背里似是支了铸铁刀柄,身形修长挺拔地立着,大大方方地让她出了口气。腰间的手掌却加了一分力道。
他低头问她:“还生气吗?”
姜杳答得瓮声瓮气:“我……没有生气。”
她也觉得这一日过得漫长而疲惫,此时也顾不上那么多羞怯,顺势将头贴在他肩膀上。
梁应渠环住她的腰,他们身子相贴,白色寝衣交缠在一起。
一片红桃花瓣随风飘进屋内,姜杳的目光随花瓣旋转、飘落。她低头望去,二人的身影落在地上,如湖水中一对交颈的鸳鸯,描影缱绻,更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
正逢朱奇胜从会客门厅处匆匆赶来。朱奇胜虽猴精儿似的瘦,跑起来脚程倒是快,听闻若雨湖出了事,登时神情严肃,目光中有一闪而过的阴霾。
原本秀水得了督主的令,是要留下陪着秦梦逛一逛这若雨湖的。
只是,听闻是一回事,亲眼所见又是另一回事——秦梦大小姐见梁应渠和姜杳二人携手离开,形状并不似传闻中的疏离,自然是心情烦闷。而面对着被留下敷衍自己的秀水,索性连装也犯不着装了,扬着下巴毫不客气地让秀水走开,说她自有婆子侍女侍候。
可等秀水转身,还没往外走几步,便听到背后一声惊叫,紧接着是扑通的落水声。
跟在身边的人都吓了一跳,个个脸色铁青。待到回过神来,有识水性的侍女迅速跳进了湖中。
——秦梦落水了!
好在朱奇胜心细,若雨湖旁早就安排了县府的侍卫。虽比不上监琮阁暗卫的身手,但胜在人手充裕,并不随着督主行踪,也随之跳进了湖中。
另有一小波人,传信给了朱奇胜。
如此梁应渠他们一行人在廊间碰了头,一起去往秦梦暂住的若雨湖东苑客房。步子停在廊间,还未进门,就见到客房里头抬出了一位侍女。
女子面色苍白,嘴唇乌紫,人已然晕了过去,双手却仍紧紧攥着裙摆。看上去是受了莫大的惊吓。
姜杳微微蹙眉。奇怪的是,这侍女明明看起来已经更衣修整过——身上衣衫已是新换整洁的,只余发尾还湿漉漉——本该是性命无虞了,难道又出了什么岔子?
朱奇胜拦下跟在最后的婆子,锁眉问她:“怎么回事?”
婆子神色骇然地摇摇头,闪烁其词答道:“晕过去了。小桃是这些侍女里水性最好的,放在平日,也不是个胆小的。今日夫人一跌进湖里,她就跳下去救了,结果隔了好一会儿才把夫人捞上来。”
若雨湖沿岸水色浅,应是不深。
姜杳想不明白,遂开口问她:“如您所言这丫鬟会水,为何还隔了好久才救上来?”
婆子眼珠一扫,压低了声音:“上来后啊,这小桃跟着了魔似的,一直吐一直吐。吐了有半个时辰,她还说……
见婆子支支吾吾,朱奇胜追问:“你放心说,说错了也不问你的罪。”
“哎哟,说是在水底认错了人呐!你说这听着都吓人,难不成这湖底还有别的不干净的东西?那丫头哆哆嗦嗦地说了几句,跟撞了邪似的,马上就晕了过去。”
在水底认错了人?
这光天化日,实在没由来得让人背后发寒。
姜杳抬头望向梁应渠,他微抿唇,眸子内无波无澜,猜测不出他的心情和判断。
客房的门被推开,秦梦正披散着头发靠坐在床上。由侍女侍奉着汤药,面上没有一丝血色。
秦家虽比不上汴京的世家大族,但秦老多年经营又与南方富户泉家结亲,秦梦尽管看起来受了不小的惊吓,言行却仍然得体。她口条清晰地将落水之事讲了一遍,与秀水、婆子和朱奇胜安排的侍卫,多方口供一致。
秦梦一双桃眼噙着泪,欲言又止地望了梁应渠一眼。最后径自掖了掖被褥,背身躺下,只道自己乏了。
他们一行人恰要退出去,碰见门口的小厮跑进来通报,喘着粗气通禀:“督主、督主夫人、朱县令,秦府的马车到咱们若雨别院门口了。说是请示梁督主,要将秦梦小姐接回秦府去。”
梁应渠抬了抬手,示意没问题。
那小厮仍呵着腰,不安地瞥了姜杳一眼,拱手又开口道:“秦老爷还派人来传了话,如果梁大人还能抽出时间,可否麻烦大人陪秦梦小姐一齐走一趟?”
姜杳闻言心头紧了紧,余光不自觉得落在他身上。
梁应渠似乎有些犹豫,但还是点了点头。
这时秦梦撑着身子,摇摇晃晃地掀被起身。她面色苍白,发丝散落于肩头,见他点头,抬起头又惊又喜,深深地望了他一眼。眼中似一汪深潭,蓄了多少柔情与无奈。
梁应渠身量高,本来问了话已退至门口。正巧秦梦走出门的时候,经过他身边,当真是虚弱地踉跄了一步。
梁应渠以为她要跌倒在自己身上,下意识伸手,却看上去亲昵地扶了她一把。
秦梦见他欲扶住自己,抬起眼皮,本就因落水藏在心中的委屈,与久别重逢后期待落空的失望,终于都在梁应渠无意善举的托扶中,控制不住喷发,霎时间泪眼盈盈。
多年压抑的感情汹涌翻滚,伸手就抱住了他,眼中清泪湾湾,柔婉妖怜。
其中气氛各种暧昧古怪,叫人难以忽视。
姜杳立在他们不远处,仿佛回到了多年前大夫人派茹姨要将她接回汴京城的雪夜。她便是如此,不远不近地站着,看着他们如一双璧人依偎着走进院子里。
她本来也没什么可在意的,可越是为了显得不在意,倒是愈发感到难堪。周遭早就死寂般沉默下来。身旁数道暗暗打量自己表情的目光投来。那些看热闹的目光,似密密麻麻的银针,落在姜杳身上,像是动不了了。
朱奇胜上前一步,呵斥秦梦身边的婆子侍女道:“如此不上心,平日里就是这么伺候人的?那你们家夫人跌进湖里也就不奇怪了。既照顾不好主子,又冲撞督主,不如都扔进湖里去,正好捞上来了还方便仵作比尸身的时间。”
姜杳感激朱奇胜替自己解了围,一时间窃喜看热闹的下人们,闻言赶紧哆哆嗦嗦将秦梦扶走了,
梁应渠脸上有一闪而过的窘迫,不动声色地收回手。
他缓缓转过头问姜杳:“你若是害怕继续住在若雨别院,可要随着朱县令搬去客栈住?”
她摇摇头道:“你放心去吧。”
言罢转身离开。
*
当天,朱县令便派了人请衙门的人过来。
正午时分,阿碧取完药材回院中时,若雨湖就已被府衙的佩刀侍卫们层层围住。
接到消息赶到现场查勘的泾州衙门,耗到了深夜,最后竟在湖中捞出近二十具尸骨!
融融月色之下,捞上来的尸骨都由白布盖着,一人一卷地铺满了沿湖的石子路。见到此景,连五阁见多了血腥场面的章跃阁主都不免心里发毛。
入夜,挑灯来了十位提着木箱的老头。这些人长须飘飘,身着灰袍长衫,神色冷静,从若雨别院的西侧门鱼贯而入。
听闻皆是泾州及其邻乡手艺高超的年长仵作。
待熬到天明,又换了一批仵作入别院,进行二次查验。院中几乎片刻没有安宁。
湖畔灯火彻夜通明,在不眠不休的查验后,才断出这湖里捞出来的二十具尸体中,有一部分已完全腐烂,还有几具是成型的女子尸首。而经两轮仵作的初步验明,湖中的尸体尽数为女性,具体身份信息不明。
姜杳坐在卧房的迎塌上,菱花窗半掩着,窗外树桠的黑影落在面前摊开的手帕上。挖出尸体的地方是湖的另一侧,相距甚远,可出了这样的事,此刻感受到湖上微风阵阵,已与前夜的心境有着天壤之别。念及那二十多具尸体,难免心中发麻。
阿碧见姜杳倚在窗前怔神,便在桌案上多放了两盏烛台,奉上一壶煮热的青梅酒,担心她受了春寒,又取来一件褙子为她披上。
烛台照得迎榻一角亮如白昼, 更显得外头黑漆漆的。
阿碧为她斟了一盏热酒:“小姐若是觉着这院子瘆人,今日督主问您要不要搬出去住,您为何不去呢?本来明日动身,这一耽搁不知要在这住上多久。”
她指尖轻划过酒盏的杯沿,闷闷地说:“留在这里,我并无不痛快。当初和母亲避难的时候,我们就睡在墓地旁的破落庙里,坟头一座皆一座,荒草长到大腿处高。偶尔夜里还碰到有人哭丧,那时候小,睡不着,听哭丧最后听了个清醒。最后反倒不怕了,就像若雨湖这些女子的尸体……”她顿了顿,继续说:“比起死人,害死人的人才最可怕。”
出宫逃亡的事儿她鲜少提起。三言两语说到最后,凭空多了些凄婉与悲凉。
阿碧也跟着叹了口气,只宽慰道:“有督主在,倒也没人敢对小姐你怎么样。”
想起他,姜杳心头微动,好似不经意地问道:“他白日跟着去了秦府,到现在也未回吗?”
“是,秀水先前来了一趟,说是大人叫您先歇着,莫要等他了。”
姜杳披着褙子伏在桌案上,盯着蜡烛燃烧的油缓缓淌下,堆在莲花瓣的铜烛台上,凝结成树桩的形状。
他们行船一路走来,并不亲密,也鲜少交谈。但夜夜呆在一处,竟也习惯了身边有一个人。
如今梁应渠不在,她心中生出几分寂寥。
这滋味她没尝过,像手臂上愈合的伤口,在这开春的时节,又胀又痒,叫人说不出的烦闷。
“小姐何苦多想?如今你已经是正经的督主夫人,秦梦又是泉家少主的夫人。他们二人顶多算是旧相识,早都是陈年往事了。”阿碧指着酒壶道: “督主心里还是有你的。不然朱大人也不会又派人给您送青梅酒。”
姜杳轻轻地摇头:“你说,如果当时我没有被大夫人指婚,去求他娶我,他们二人最后是否就在一块儿了?”
当初她用的就是那半张国库的地图,做了这笔交易。可没想到监琮阁这样的雷霆手段,余下的半张仍是下落不明。他们同进同出,却若即若离,并无夫妻之实,梁应渠看起来对自己放松了警惕,却始终存着份试探。
一壶青梅酒尚未饮完,梁应渠进了屋来,阿碧低下头立即退着合门出去了。
梁应渠走进来前,姜杳正撑着额头蹙眉恍神。
他担心会贸然打搅到她,便在门口站了一会,等到兆云兆月误以为出了什么事儿在黑暗中现身,梁应渠才觉得自己的心思有些好笑,推门进去。
卧房内悄无声息,只听得见连通的东侧厢房中暖炉燃烧的响动,和他沐浴更衣的窸窣动静。
他褪尽官袍金冠,只余一袭素白寝衣,却如有天人之姿。他靠近迎榻,以乌木簪束发,长身而立,有种无声息的胁迫感。
姜杳顶着他若有若无的目光,只敢小声喃喃:“我以为梁督主晚上不回来了。”
梁应渠扫了一眼桌台道:“所以你打算自己在这一醉方休?”
她垂下眼,并不愿意理睬他。
梁应渠看她许久,叹了口气,才又开口道:“杳杳,我知你有自己的主意。但如今你也看见了,南下这一路不会太平,若是你此时回汴京……”
姜杳像是从迎榻上弹起来一般。
她立即起身,离他两步远,像只发怒的小兽,圆目瞪着他,打断他的话:“你休想!”
梁应渠拉她靠近,失笑道:“好,那我们尽量后日午时便出发。”
姜杳抬头看他,声音微诧:“出了这么大的事,我们这么快就能走了么?”
他声线低沉道:“若雨别院这戏台子早就搭好了,我们替人开了场,也该走了。”
她想了想,勾着嘴角:“什么都逃不过梁督主的眼睛。”
“夫人聪慧,不是也看明白了么?”
他拉过姜杳的手,使她像是伸手揽住他的腰身。想到白日里秦梦也是这般环抱着他,姜杳恶狠狠地踩了他一脚。
梁应渠却分毫未躲,脊背里似是支了铸铁刀柄,身形修长挺拔地立着,大大方方地让她出了口气。腰间的手掌却加了一分力道。
他低头问她:“还生气吗?”
姜杳答得瓮声瓮气:“我……没有生气。”
她也觉得这一日过得漫长而疲惫,此时也顾不上那么多羞怯,顺势将头贴在他肩膀上。
梁应渠环住她的腰,他们身子相贴,白色寝衣交缠在一起。
一片红桃花瓣随风飘进屋内,姜杳的目光随花瓣旋转、飘落。她低头望去,二人的身影落在地上,如湖水中一对交颈的鸳鸯,描影缱绻,更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