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贺出宫前,曾让人通知李德林李逾明到了。
李德林兴奋地出来相见,被告知他们已经出门,于是在宫中等他们返回,谁知先等到高擎暴毙在赛府的消息。
入夜,终于有宫人报李逾明回了驿馆,她赶过去,却发现驿馆被士兵把守,不放人进去。
“谁让你们这样做的?”李德林生气地质问,“现在事情还没有查明,为何连人都不让见了。”
“娘娘见谅,是陛下的吩咐。没有陛下的同意,卑职不能让您进去。”守卫回答。
“德林,不要闹了。”李逾明在门内说,“你去告诉夏帝,我要见他。只要他肯放人,其他条件可以谈。”
“那件事真的是赵雪青做的?”李德林问。
李逾明没有回答。
“你不要救她,你自己走,我去求陛下放你走。”
“我是来接她的,她不走我走干什么?”
“如果真是她做的,她走不了了。”李德林着急道,“你和她已经没有关系,和她撇清关系,看在大都的面子上,陛下不敢把你怎样。”
“你不要说了,快去找夏帝,把我的话转告给他。”李逾明有些生气,语气严肃。
李德林无法,回去打听高贺在哪里,却得到他还没回宫的消息。
“这么晚陛下去哪里了?”
“大理寺。”宫人答。
*
高贺跟着押送队伍来到大理寺,大理寺卿齐眉在旁陪同。
“大理寺的人都已经召回就位,准备好了。”齐眉汇报,“请的几个验毒师在验毒。”
不久,大理寺请的经验毒师来报,说:“陛下,确认了,是高将军收在袖内的飞镖上的毒致他死命的。”
“是什么毒?”
“是一种叫竹丝茧的毒,这种植物长得像小的竹子,但它的果实又像蚕茧,所以叫竹丝茧。全株有毒,但果实里面的汁液有剧毒,都不需要提炼,原汁液从血液进入人体就致人死命。”须发全白的验毒师说,“高将军的症状高度吻合。”
“还有这种东西?!”高贺没有听说过。
“以前很多的,我在某本书籍看过,大夏一直有这种蹊跷死亡事件,六七十年前才查明这种症状是误用竹丝茧造成的,那时候官府组织人手寻找销毁了这种植物,后来就不多见了。我最近一次听说有这种中毒症状死亡的人是安宁城,不过那也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安宁城?赵雪青不是从安宁城来的吗。”高贺皱眉说。
高贺话音未落,又有人报:“禀陛下,从赛府搜出东西来了。”
说着,把东西呈给高贺看。
“赛府哪里搜出来的?”
“赛府新夫人的院里。”
“她院里的其他人一并带来了吗?”大理寺卿齐眉问。
“带来了。”
高贺道:“齐眉,不用等了,东西齐了,你去审一下她,看她怎么说。其他人同时审。”
齐眉点头,对着下面的人说:“把犯人带进审讯室。”
*
赵雪青被剥掉喜服,套上囚服,带上脚镣,投进大牢。不到半个时辰,又被带至审讯室。
齐眉坐在上首,前面放着飞镖,和其他证物,赵雪青被带进来,对押送人说:“去给她搬把椅子来,让她坐下。”
椅子搬进来,赵雪青坐下。
齐眉说:“这是你当时用的飞镖,还有从你房间搜出来的毒草和工具,你有什么话说?”
“是我杀的高擎。”赵雪青干脆地承认。
她承认的太快,齐眉和坐在帘后听审的高贺都很意外。
“你为何要谋害高将军?”齐眉又问。
“他逼死了我的妹妹,我和妹妹关系好,杀他是为妹报仇。”
“为妹报仇?”齐眉不相信她的说法,“据我所知,你和之前的雪文郡主不是一母所出,都国还有严格的嫡庶之分,你们怎会感情好?”
“凡事都有例外。但是大人如果已经认定不是一母所出就不会感情好,那我没什么可说的。”赵雪青答。
“你倒是很淡定。”齐眉继续问,“那是谁指使你这样做的?”
“没有人指使,是我一人所为。”
“是不是你父亲赵启言让你来的?”齐眉问,“或者李逾明?”
“当然不是。如果是他们让我做的,怎会现在过来接我回去,这不是自投罗网吗?”赵雪青回答,“我和高擎之间是私人恩怨,我来夏国就是为了杀他为妹妹报仇。”
“你不要嘴硬,你不会功夫,如果没有他们的指点和支持,怎能用两枚小小的两枚飞镖就杀了功夫出众的高将军。”齐眉双目圆睁,表情凶煞。
赵雪青淡淡一笑,说:“因为他太急迫太自负了,他自以为在等着我自投罗网,其实是我在等他给我机会。”
齐眉被她的镇定自若震惊道,他一向被人称作活阎罗,在大理寺待了十几年,他自有一套审案方法,从面部表情到话语用词都经过刻意的练习,很多穷凶极恶的罪犯在他面前坚持不了几回合就会全盘脱出。但眼前的女子似乎是个特例,她不急不缓,每句话都无比真诚,但又似乎没有一句话是真话。
“搬来椅子让你坐,是看在你是赛将军夫人的份上,给你一次机会自己交代,你要以为只我会这么客气就错了。”齐眉调整一下话术,“你若是不老实交代,转头看看周围的刑具,自己选一个吧。”
赵雪青转头看了看周围稀奇古怪,见所未见的刑具,说:“大人就是把这些都用在我身上,我也只有这一句话,我们是私事,我杀他是为妹报仇。”
“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了。”齐眉对周围人说,“把她绑起来。”
侍卫领命过来拉她。
齐眉起身到帘后,小声对高贺说:“陛下,要动刑吗?”
高贺点点头。
“以臣多年的经验,此女子心态极好,多半是经过训练的,一时半会不会交代。现在已经午夜了,陛下请先回宫休息,明早再和陛下汇报进程。”
高贺还有其他事要处理,没时间在这里久耗,同意说:“朕先回宫,不必等到明早,有什么事随时进宫禀报。”
“遵命。”齐眉答。
*
李逾明等了很久,始终不见高贺宣他,心急如焚,又让侍卫去禀报了几次,还是没有动静。
不知不觉到了午夜,不知道赵雪青那边什么情况,急的冒汗,于是又让门外侍卫去找李德林来。
这时,门从外面被打开了,是高贺身边的宫人,进来就说:“旭王爷久等了,陛下刚回宫,现在宣你过去呢。”
李逾明立马随他到夏宫议事厅。高贺已在此等候,除此之外,下面还站着几位夏国大员。李逾明不认识这些人,但猜想是夏国主管外事的官员。
高贺看他进来,说:“旭王爷坐,听说你要见朕,不知是为了何事?”
李逾明坐下,开门见山地说:“我此来一定要带走我的妻子,想和陛下商议一下,怎样才能让她随我离开。”
“旭王爷可能不知道,她已经招供她是毒杀了高将军的凶手。”高贺说,“人是她杀的,朕如何能放她离开。”
李逾明不意外,她离开时那个笑容就是在和他告别,她从未打算活着离开。
“所以我才来和陛下商议,只要我能做得到,条件陛下可以随便开。”
“旭王爷不要想着救人,还是想想自己怎么离开吧。”一名官员开口说。
“我自己能不能离开无所谓,但是只要我走就必须带走我的妻子。”
“你口口声声说她是你的妻子,又一定要带走她,这是不是说明你们是一伙的?毒杀高将军你也有份?”那位官员犀利地发问。
“你也可以这么认为,夫妻本是一体,她做的就等于是我做的。”李逾明答,“但这件事她如果和我商量,我不会准许她冒这么大的险,而是直接对贵国宣战。”
“旭王爷这是什么意思?”高贺忍不住问,“难道为了一个女人,要发动两国之战?”
“不是为了一个女人,而是为了大都。”李逾明话语凌厉地反问,““雪文郡主是我妻子的妹妹,但她嫁到夏国更多的是代表大都。你们先是在没经我们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将郡主改嫁,后又将她折磨致死,请问你们这样做,将大都置于何地?”
几位官员有些心虚,面面相觑,最后一人说:“这是他们私人之间的事,又是感情的纠葛,和大夏朝廷有何关系?!”
“但是在大都看来,这就是对我们的挑衅。”李逾明目光凛凛地直视高贺,“除此之外,高擎还长期在我朝内安插眼线,搅乱朝政。去年八月,更是安排人在庆城刺杀大都当时的太子,现在的皇帝。这些都是证据确凿的事,请问陛下又作何解释?”
高贺虽对这些事了解不多,但隐隐约约知道,突然被问到,无法正面回答问题,说:“旭王爷也说这些事是皇叔所为,但他现在已去世,无法求证,中间有误会也说不定。”
李逾明冷笑一声,说:“陛下当然可以否认,但大都不会善罢甘休,现在我们新帝登基,自然是新仇旧账一起算。”
“这么说,大都是一定要开战了?”其中一位官员说,“那我们为何还要让你回去?”
“我之前就说过,我回不回去无所谓。我既然敢来,就有回不去准备。”李逾明不在意地说,“大都朝内人才辈出,我回不去,照样可以开战。赵将军若是两个女儿都折在夏国,你说他会不会不顾一切打过来?”
“旭王爷不要激动。”高贺出来打圆场,“我们两国渊源深厚,关系错综复杂,同样的事情,立场不同结论也不同,很难分出是非对错。两国联姻,边境百姓才有了几年太平日子,旭王爷难道忍心又将他们推入战火吗?”
“所以我才说可以谈。”李逾明说,“高擎是一切矛盾的始作俑者,他现在已死,贵国若是按照私人恩怨来处理这件事,放了我妻子,大都愿意从长计议,谨慎处理两国的问题。”
高贺没有马上说话,其他几人也没有说话。
“旭王爷能否给我们一点时间商量一下此事?”高贺思考一会,说道。
“好。”李逾明起身往外走,“我在外面等陛下的好消息。”
*
李德林一直为这件事情奔走,知道他们谈判第一时间赶过来,在殿外等他们商议完成,见李逾明出来,上前问:“陛下怎么说?”
李逾明不想说话,只摇了摇头,负手立在廊下,望着远处。
夜色漆黑,秋风习习,万籁俱寂,李逾明脑中念头千回百转,突然记起有一日,也是同样的秋夜,同样的漆黑,他从赵启言书房出来,她正好在屋外,一双眸子散发着幽幽光芒,看得他一愣。
不知她现在怎样了!
想到此,李逾明开始站不住,觉得里面的商议了了无期,焦急地来回踱步。
李德林把他的焦急看在心上,没有做声。
终于,宫殿的门再次打开,宫人请李逾明重新进殿。
*
殿中,所有人已笃定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
终究是李逾明先沉不住气,问:“请问陛下最终的决定是什么?”
“我们商议了一下,雪文郡主的事情当时的处理确实欠考虑,但也是无心的。”高贺说,“大夏诊视两国来之不易的和平,愿意将这件事以私事处理。旭王爷和此事无关,请尽快离开夏国吧。”
“既然是私事,我妻子杀高擎是为妹报仇,一命抵一命,陛下也应该放了我妻子才是。”
“如果朕没记错的话,雪文郡主是在大都自尽的吧。”高贺说,“既是自尽,就不能说朕的皇叔杀了她。后面的报仇也就无从说起,所以赵雪青不能放。”
“陛下先是承认夏国对雪文郡主的事欠考虑,后又说报仇无从说起,难道还是否认高擎对大都的挑衅和伤害?”李逾明反问。
高贺叹了一口气,语气软下来,说:“旭王爷也要体谅朕的难处,作为一国之君,即使私心想放了赵雪青,也是做不到的。她在大庭广众之后杀了我朝重臣,朕若以私事之名放她走,以后岂不是人人都可以效仿她,只要以‘私事’为借口就行,肆意屠杀我朝大臣。长此以往下去,谁还敢为朕卖命,朕何以治国?”
李逾明听出他们打定主意不放人,也不再虚以委蛇,说:“我此来是为了接回我的妻子,她不走我也不会走。不过我已和赵将军约定,一月之内,我若不返回,他可直接出兵。”
高贺愣了一下,说:“不过一个女人而已,这是何必呢?!旭王爷应该不缺女人,而且她和赛将军的成亲仪式已完成,想来已不算旭王爷的妻子了吧。”
“这本是国事,但因为大都之前的无作为,才逼得她亲自过来杀人。”李逾明说,“新朝新气象,我们陛下誓要扭转旧朝的不良风气。这件事是个开端,若是开局不利,何谈其他。”
“朕的观点已说的清楚,旭王爷要是不同意,可以再考虑考虑。”高贺说,“若真是要开战,大夏也不怕。现在已是下半夜,朕乏了。旭王爷也休息一下,明日再谈。”
说完,高贺率先出了议事厅,其他官员跟在他身后。
高贺出殿,见李德林在殿外,冷脸说:“你怎么还在这里?回宫去。”
“逾明哥呢?”李德林问。
高贺冷眼瞪她一眼,生气地转身走了。
李逾明久久未动。谈判失败,真的只能带兵来救人了。
李德林进殿,看他仍然坐着,问:“陛下不愿意放人吗?”
李逾明摇摇头。
“那怎么办?”
“不放人,那就打。”李逾明站起身来。
“打?”李德林吃惊道。
“现在是特殊时期,要避嫌。你待在自己宫中,不要来找我了。”李逾明说。
*
高贺回自己的寝宫不久,还没安歇,宫人报德妃娘娘求见。高贺知道她要说什么,不想见她,说:“不见。”
宫人去传话,回来又说:“娘娘说陛下不见她,她就跪在宫外不走。”
“如此不懂事,要跪就随她跪去吧。”高贺生气地说。
高贺上床,一直没睡着,闭眼不知躺了多久,外面突然传来惊呼:“娘娘这是怎么了?”
听到声音,高贺顾不得穿衣,下床打开宫门,见李德林脸色苍白地躺在地上,不省人事。
刚刚惊呼的是齐眉,本应值守的宫人听到惊呼,不知从哪里跑来。
高贺弯腰扶起李德林,唤她:“德林。”
李德林没有反应。
“去请大夫。”高贺对宫人说,自己抱起李德林进屋,把她放在床上。
齐眉一直立在屋外避嫌。
高贺安顿好李德林,把她交给宫人照顾,回来问齐眉:“这么早过来是有什么进展吗?”
“她招供了,承认自己是大都的奸细,还提供了一个同伙名单。”齐眉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名单,恭敬地递给高贺。
李德林兴奋地出来相见,被告知他们已经出门,于是在宫中等他们返回,谁知先等到高擎暴毙在赛府的消息。
入夜,终于有宫人报李逾明回了驿馆,她赶过去,却发现驿馆被士兵把守,不放人进去。
“谁让你们这样做的?”李德林生气地质问,“现在事情还没有查明,为何连人都不让见了。”
“娘娘见谅,是陛下的吩咐。没有陛下的同意,卑职不能让您进去。”守卫回答。
“德林,不要闹了。”李逾明在门内说,“你去告诉夏帝,我要见他。只要他肯放人,其他条件可以谈。”
“那件事真的是赵雪青做的?”李德林问。
李逾明没有回答。
“你不要救她,你自己走,我去求陛下放你走。”
“我是来接她的,她不走我走干什么?”
“如果真是她做的,她走不了了。”李德林着急道,“你和她已经没有关系,和她撇清关系,看在大都的面子上,陛下不敢把你怎样。”
“你不要说了,快去找夏帝,把我的话转告给他。”李逾明有些生气,语气严肃。
李德林无法,回去打听高贺在哪里,却得到他还没回宫的消息。
“这么晚陛下去哪里了?”
“大理寺。”宫人答。
*
高贺跟着押送队伍来到大理寺,大理寺卿齐眉在旁陪同。
“大理寺的人都已经召回就位,准备好了。”齐眉汇报,“请的几个验毒师在验毒。”
不久,大理寺请的经验毒师来报,说:“陛下,确认了,是高将军收在袖内的飞镖上的毒致他死命的。”
“是什么毒?”
“是一种叫竹丝茧的毒,这种植物长得像小的竹子,但它的果实又像蚕茧,所以叫竹丝茧。全株有毒,但果实里面的汁液有剧毒,都不需要提炼,原汁液从血液进入人体就致人死命。”须发全白的验毒师说,“高将军的症状高度吻合。”
“还有这种东西?!”高贺没有听说过。
“以前很多的,我在某本书籍看过,大夏一直有这种蹊跷死亡事件,六七十年前才查明这种症状是误用竹丝茧造成的,那时候官府组织人手寻找销毁了这种植物,后来就不多见了。我最近一次听说有这种中毒症状死亡的人是安宁城,不过那也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安宁城?赵雪青不是从安宁城来的吗。”高贺皱眉说。
高贺话音未落,又有人报:“禀陛下,从赛府搜出东西来了。”
说着,把东西呈给高贺看。
“赛府哪里搜出来的?”
“赛府新夫人的院里。”
“她院里的其他人一并带来了吗?”大理寺卿齐眉问。
“带来了。”
高贺道:“齐眉,不用等了,东西齐了,你去审一下她,看她怎么说。其他人同时审。”
齐眉点头,对着下面的人说:“把犯人带进审讯室。”
*
赵雪青被剥掉喜服,套上囚服,带上脚镣,投进大牢。不到半个时辰,又被带至审讯室。
齐眉坐在上首,前面放着飞镖,和其他证物,赵雪青被带进来,对押送人说:“去给她搬把椅子来,让她坐下。”
椅子搬进来,赵雪青坐下。
齐眉说:“这是你当时用的飞镖,还有从你房间搜出来的毒草和工具,你有什么话说?”
“是我杀的高擎。”赵雪青干脆地承认。
她承认的太快,齐眉和坐在帘后听审的高贺都很意外。
“你为何要谋害高将军?”齐眉又问。
“他逼死了我的妹妹,我和妹妹关系好,杀他是为妹报仇。”
“为妹报仇?”齐眉不相信她的说法,“据我所知,你和之前的雪文郡主不是一母所出,都国还有严格的嫡庶之分,你们怎会感情好?”
“凡事都有例外。但是大人如果已经认定不是一母所出就不会感情好,那我没什么可说的。”赵雪青答。
“你倒是很淡定。”齐眉继续问,“那是谁指使你这样做的?”
“没有人指使,是我一人所为。”
“是不是你父亲赵启言让你来的?”齐眉问,“或者李逾明?”
“当然不是。如果是他们让我做的,怎会现在过来接我回去,这不是自投罗网吗?”赵雪青回答,“我和高擎之间是私人恩怨,我来夏国就是为了杀他为妹妹报仇。”
“你不要嘴硬,你不会功夫,如果没有他们的指点和支持,怎能用两枚小小的两枚飞镖就杀了功夫出众的高将军。”齐眉双目圆睁,表情凶煞。
赵雪青淡淡一笑,说:“因为他太急迫太自负了,他自以为在等着我自投罗网,其实是我在等他给我机会。”
齐眉被她的镇定自若震惊道,他一向被人称作活阎罗,在大理寺待了十几年,他自有一套审案方法,从面部表情到话语用词都经过刻意的练习,很多穷凶极恶的罪犯在他面前坚持不了几回合就会全盘脱出。但眼前的女子似乎是个特例,她不急不缓,每句话都无比真诚,但又似乎没有一句话是真话。
“搬来椅子让你坐,是看在你是赛将军夫人的份上,给你一次机会自己交代,你要以为只我会这么客气就错了。”齐眉调整一下话术,“你若是不老实交代,转头看看周围的刑具,自己选一个吧。”
赵雪青转头看了看周围稀奇古怪,见所未见的刑具,说:“大人就是把这些都用在我身上,我也只有这一句话,我们是私事,我杀他是为妹报仇。”
“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了。”齐眉对周围人说,“把她绑起来。”
侍卫领命过来拉她。
齐眉起身到帘后,小声对高贺说:“陛下,要动刑吗?”
高贺点点头。
“以臣多年的经验,此女子心态极好,多半是经过训练的,一时半会不会交代。现在已经午夜了,陛下请先回宫休息,明早再和陛下汇报进程。”
高贺还有其他事要处理,没时间在这里久耗,同意说:“朕先回宫,不必等到明早,有什么事随时进宫禀报。”
“遵命。”齐眉答。
*
李逾明等了很久,始终不见高贺宣他,心急如焚,又让侍卫去禀报了几次,还是没有动静。
不知不觉到了午夜,不知道赵雪青那边什么情况,急的冒汗,于是又让门外侍卫去找李德林来。
这时,门从外面被打开了,是高贺身边的宫人,进来就说:“旭王爷久等了,陛下刚回宫,现在宣你过去呢。”
李逾明立马随他到夏宫议事厅。高贺已在此等候,除此之外,下面还站着几位夏国大员。李逾明不认识这些人,但猜想是夏国主管外事的官员。
高贺看他进来,说:“旭王爷坐,听说你要见朕,不知是为了何事?”
李逾明坐下,开门见山地说:“我此来一定要带走我的妻子,想和陛下商议一下,怎样才能让她随我离开。”
“旭王爷可能不知道,她已经招供她是毒杀了高将军的凶手。”高贺说,“人是她杀的,朕如何能放她离开。”
李逾明不意外,她离开时那个笑容就是在和他告别,她从未打算活着离开。
“所以我才来和陛下商议,只要我能做得到,条件陛下可以随便开。”
“旭王爷不要想着救人,还是想想自己怎么离开吧。”一名官员开口说。
“我自己能不能离开无所谓,但是只要我走就必须带走我的妻子。”
“你口口声声说她是你的妻子,又一定要带走她,这是不是说明你们是一伙的?毒杀高将军你也有份?”那位官员犀利地发问。
“你也可以这么认为,夫妻本是一体,她做的就等于是我做的。”李逾明答,“但这件事她如果和我商量,我不会准许她冒这么大的险,而是直接对贵国宣战。”
“旭王爷这是什么意思?”高贺忍不住问,“难道为了一个女人,要发动两国之战?”
“不是为了一个女人,而是为了大都。”李逾明话语凌厉地反问,““雪文郡主是我妻子的妹妹,但她嫁到夏国更多的是代表大都。你们先是在没经我们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将郡主改嫁,后又将她折磨致死,请问你们这样做,将大都置于何地?”
几位官员有些心虚,面面相觑,最后一人说:“这是他们私人之间的事,又是感情的纠葛,和大夏朝廷有何关系?!”
“但是在大都看来,这就是对我们的挑衅。”李逾明目光凛凛地直视高贺,“除此之外,高擎还长期在我朝内安插眼线,搅乱朝政。去年八月,更是安排人在庆城刺杀大都当时的太子,现在的皇帝。这些都是证据确凿的事,请问陛下又作何解释?”
高贺虽对这些事了解不多,但隐隐约约知道,突然被问到,无法正面回答问题,说:“旭王爷也说这些事是皇叔所为,但他现在已去世,无法求证,中间有误会也说不定。”
李逾明冷笑一声,说:“陛下当然可以否认,但大都不会善罢甘休,现在我们新帝登基,自然是新仇旧账一起算。”
“这么说,大都是一定要开战了?”其中一位官员说,“那我们为何还要让你回去?”
“我之前就说过,我回不回去无所谓。我既然敢来,就有回不去准备。”李逾明不在意地说,“大都朝内人才辈出,我回不去,照样可以开战。赵将军若是两个女儿都折在夏国,你说他会不会不顾一切打过来?”
“旭王爷不要激动。”高贺出来打圆场,“我们两国渊源深厚,关系错综复杂,同样的事情,立场不同结论也不同,很难分出是非对错。两国联姻,边境百姓才有了几年太平日子,旭王爷难道忍心又将他们推入战火吗?”
“所以我才说可以谈。”李逾明说,“高擎是一切矛盾的始作俑者,他现在已死,贵国若是按照私人恩怨来处理这件事,放了我妻子,大都愿意从长计议,谨慎处理两国的问题。”
高贺没有马上说话,其他几人也没有说话。
“旭王爷能否给我们一点时间商量一下此事?”高贺思考一会,说道。
“好。”李逾明起身往外走,“我在外面等陛下的好消息。”
*
李德林一直为这件事情奔走,知道他们谈判第一时间赶过来,在殿外等他们商议完成,见李逾明出来,上前问:“陛下怎么说?”
李逾明不想说话,只摇了摇头,负手立在廊下,望着远处。
夜色漆黑,秋风习习,万籁俱寂,李逾明脑中念头千回百转,突然记起有一日,也是同样的秋夜,同样的漆黑,他从赵启言书房出来,她正好在屋外,一双眸子散发着幽幽光芒,看得他一愣。
不知她现在怎样了!
想到此,李逾明开始站不住,觉得里面的商议了了无期,焦急地来回踱步。
李德林把他的焦急看在心上,没有做声。
终于,宫殿的门再次打开,宫人请李逾明重新进殿。
*
殿中,所有人已笃定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
终究是李逾明先沉不住气,问:“请问陛下最终的决定是什么?”
“我们商议了一下,雪文郡主的事情当时的处理确实欠考虑,但也是无心的。”高贺说,“大夏诊视两国来之不易的和平,愿意将这件事以私事处理。旭王爷和此事无关,请尽快离开夏国吧。”
“既然是私事,我妻子杀高擎是为妹报仇,一命抵一命,陛下也应该放了我妻子才是。”
“如果朕没记错的话,雪文郡主是在大都自尽的吧。”高贺说,“既是自尽,就不能说朕的皇叔杀了她。后面的报仇也就无从说起,所以赵雪青不能放。”
“陛下先是承认夏国对雪文郡主的事欠考虑,后又说报仇无从说起,难道还是否认高擎对大都的挑衅和伤害?”李逾明反问。
高贺叹了一口气,语气软下来,说:“旭王爷也要体谅朕的难处,作为一国之君,即使私心想放了赵雪青,也是做不到的。她在大庭广众之后杀了我朝重臣,朕若以私事之名放她走,以后岂不是人人都可以效仿她,只要以‘私事’为借口就行,肆意屠杀我朝大臣。长此以往下去,谁还敢为朕卖命,朕何以治国?”
李逾明听出他们打定主意不放人,也不再虚以委蛇,说:“我此来是为了接回我的妻子,她不走我也不会走。不过我已和赵将军约定,一月之内,我若不返回,他可直接出兵。”
高贺愣了一下,说:“不过一个女人而已,这是何必呢?!旭王爷应该不缺女人,而且她和赛将军的成亲仪式已完成,想来已不算旭王爷的妻子了吧。”
“这本是国事,但因为大都之前的无作为,才逼得她亲自过来杀人。”李逾明说,“新朝新气象,我们陛下誓要扭转旧朝的不良风气。这件事是个开端,若是开局不利,何谈其他。”
“朕的观点已说的清楚,旭王爷要是不同意,可以再考虑考虑。”高贺说,“若真是要开战,大夏也不怕。现在已是下半夜,朕乏了。旭王爷也休息一下,明日再谈。”
说完,高贺率先出了议事厅,其他官员跟在他身后。
高贺出殿,见李德林在殿外,冷脸说:“你怎么还在这里?回宫去。”
“逾明哥呢?”李德林问。
高贺冷眼瞪她一眼,生气地转身走了。
李逾明久久未动。谈判失败,真的只能带兵来救人了。
李德林进殿,看他仍然坐着,问:“陛下不愿意放人吗?”
李逾明摇摇头。
“那怎么办?”
“不放人,那就打。”李逾明站起身来。
“打?”李德林吃惊道。
“现在是特殊时期,要避嫌。你待在自己宫中,不要来找我了。”李逾明说。
*
高贺回自己的寝宫不久,还没安歇,宫人报德妃娘娘求见。高贺知道她要说什么,不想见她,说:“不见。”
宫人去传话,回来又说:“娘娘说陛下不见她,她就跪在宫外不走。”
“如此不懂事,要跪就随她跪去吧。”高贺生气地说。
高贺上床,一直没睡着,闭眼不知躺了多久,外面突然传来惊呼:“娘娘这是怎么了?”
听到声音,高贺顾不得穿衣,下床打开宫门,见李德林脸色苍白地躺在地上,不省人事。
刚刚惊呼的是齐眉,本应值守的宫人听到惊呼,不知从哪里跑来。
高贺弯腰扶起李德林,唤她:“德林。”
李德林没有反应。
“去请大夫。”高贺对宫人说,自己抱起李德林进屋,把她放在床上。
齐眉一直立在屋外避嫌。
高贺安顿好李德林,把她交给宫人照顾,回来问齐眉:“这么早过来是有什么进展吗?”
“她招供了,承认自己是大都的奸细,还提供了一个同伙名单。”齐眉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名单,恭敬地递给高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