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则杨鉴心中并不觉得委屈,可梁玥总觉得此事对不住他。
梁玥想到杨鉴曾经提及禁军也常演练,与在外带兵打仗并无不同,只是可惜,不能亲自上阵杀敌。故而梁玥常在父皇与太后面前说他的好话,给杨鉴争取了禁军统领之位,也算勉强全了他带兵打仗的心理。
太后常说梁玥成了亲便胳膊肘往外拐,处处向着杨鉴说话,梁玥只笑嘻嘻地应着。
不过两年,杨鉴便升了品阶,满朝上下皆知他靠公主的裙带关系升职,甚至有人跳到杨鉴面前揶揄,杨鉴不当回事,只当作笑话说与梁玥听。
梁玥可不是好脾气的人,她常常当众给那些讲胡话的官员下绊子,偶有过分之举时,景帝都不过是小惩大诫,和稀泥,久而久之,便没人在说三道四,常言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成亲第三年,梁玥腹中便有了杨鉴的骨肉。
得知此事,杨鉴欣喜若狂,一把将梁玥抱起,在原地转圈。在被梁玥制止后,才停了举动。而梁玥心下有些发愣,不由自主地轻抚自己的腹部,心下怔怔:本宫竟然有孩子了?
梁玥开始与杨鉴商量,腹中孩儿究竟是男是女。
如若能诞下一女,如此便可满足梁玥为他人妆扮的特殊癖好。杨鉴却说他更想要个儿子,以便学习舞刀弄剑。梁玥当即质问他,女子难道就不能舞刀弄剑了?
他将梁玥揽入怀中,微笑着说道:“是梁玥失言了,女儿也好,若有个如你一般的女儿也罢,只可惜这世间对女子诸多苛责,梁玥无法像陛下护你那般周全地护着她。”
梁玥思量一番,觉得还是生个儿子更为妥当。
若生个脾气像梁玥的女孩,似乎在教育上都会有些拘谨,毕竟梁玥这性子实非上佳。若是生个像杨鉴一般的儿子,无需在外奔波,到底会白净一些。
梁玥忽然忆起了小德子,当年在琼林宴上,正是觉着杨鉴眉眼间有两三分与小德子相似,梁玥才生出那股仿若故人归来的感觉。然而,不熟悉二人的人是难以瞧出这几分相似的。
小德子乃无根之人,面白无须,身上透着一股阴柔之气。喜儿却说满宫的太监皆是如此,小德子已然算是其中较为阳刚的了。而杨鉴则不同,他自幼习武,肤色略黑,看上去便有几分安全感。
但梁玥深知,二人的确有几分相似之处。有时杨鉴在榻上休憩,眼睛闭上后,只能瞧见那高耸的鼻梁,那股相似感便愈发强烈了。
京城皆言梁玥运气极佳,先是投了个好胎,比景帝的亲生骨肉还要娇贵;又嫁得一位好夫婿,至今未曾纳妾,夫妻恩爱之名众人皆知。如今梁玥腹中有了骨肉,哪怕是想要天上的月亮,恐怕众人也会想尽办法为梁玥摘下来。
可梁玥无法摘得天上的月亮,总有一些东西,即便受尽宠爱,也是求而不得的。
临近临盆之际,父皇深知女子生产的艰险,特意派遣了多名太医和医女,还请来了京城最好的产婆。各类珍贵的药材,如流水般送入府中。
杨鉴则守在产房外,焦急地踱步。幸运的是,最终一切顺利,梁玥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女儿像梁玥,儿子像杨鉴,这本是令人欣喜的事情。
然而,管教这对儿女并非易事。父皇对他们极度宠爱,使得他们变得有些顽皮任性,活脱脱像两个混世小魔王。
日子一天天过去,梁玥也渐渐放下了年少时的心结,如今的梁玥,更注重修身养性,很少动怒。
原本平静的生活,却被朝廷的局势打破。江南地区瘟疫肆虐,这是内忧;而边境又有大敌虎视眈眈,这是外患。
父皇推翻前朝登上皇位,那些始终拥护他、忠于他的武将们,即将奔赴边疆,为大梁浴血奋战。
黄河下游的瘟疫,父皇派遣了宫中的太医前往救治,同时广招天下神医,共同应对这场灾难。
然而,一则传言不胫而走。有人说,近年来天灾人祸不断,以前从未有过如此多的灾祸,这莫非是因为当今皇帝得位不正,故而天降灾祸?说是天灾,实则为人祸。
这传言传得有模有样,父皇为此头疼不已。他甚至开始怀疑是前朝余孽在暗中捣鬼,企图搅乱朝堂,趁乱谋取利益。
此时,一位前朝旧臣在庭前触柱身亡,以命祈求父皇下罪己诏,将皇位传于皇嗣,以解天罚。父皇震怒,将他满门抄斩。然而,流言依旧没有停止。
父皇从前只怀疑前朝余孽,如今却发现前朝旧臣们也惶惶不可终日。他自己也渐渐衰老,开始怀疑皇兄皇弟们想要早日掌权,不免对他们有所提防。
事关皇位变迁,京城的局势变得极为动荡不安。
梁玥与杨鉴商议此事,嘱咐他不要轻易站队。
父皇虽然年老,但时下局势不明,轻易地站队,事后极有可能会被清算。倒不如做一个只忠于父皇的孤臣,虽然没有从龙之功,但也不至于有杀身之祸。
杨鉴应承了梁玥,梁玥这才稍稍放心一些。
梁玥转头又想到,杨鉴掌管禁军,此时局势如此混乱,实在危险。梁玥想让他暂时避避风头,可父皇对梁玥宠爱有加,她的驸马又怎能去避风头呢?
而小德子如今已成为父皇的心腹。父皇为了收拢权力,设下了许多阴险狠辣的爪牙。小德子行事手段阴毒,落入他手中的人,必然会遭受严刑拷打。朝廷中人对他谈之色变。
然而,在梁玥面前,他一直是恭敬谦逊的模样。梁玥实在无法将当年那个可怜无助的小德子,与如今传言中的他联系起来。
梁玥依然清晰地记得他当年跌倒在地的模样,只是时光匆匆,那些记忆已渐渐模糊。
如今的京城,风云变幻,梁玥只希望能守护好自己的家人,在这乱世中求得一片安宁。
梁玥想到杨鉴曾经提及禁军也常演练,与在外带兵打仗并无不同,只是可惜,不能亲自上阵杀敌。故而梁玥常在父皇与太后面前说他的好话,给杨鉴争取了禁军统领之位,也算勉强全了他带兵打仗的心理。
太后常说梁玥成了亲便胳膊肘往外拐,处处向着杨鉴说话,梁玥只笑嘻嘻地应着。
不过两年,杨鉴便升了品阶,满朝上下皆知他靠公主的裙带关系升职,甚至有人跳到杨鉴面前揶揄,杨鉴不当回事,只当作笑话说与梁玥听。
梁玥可不是好脾气的人,她常常当众给那些讲胡话的官员下绊子,偶有过分之举时,景帝都不过是小惩大诫,和稀泥,久而久之,便没人在说三道四,常言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成亲第三年,梁玥腹中便有了杨鉴的骨肉。
得知此事,杨鉴欣喜若狂,一把将梁玥抱起,在原地转圈。在被梁玥制止后,才停了举动。而梁玥心下有些发愣,不由自主地轻抚自己的腹部,心下怔怔:本宫竟然有孩子了?
梁玥开始与杨鉴商量,腹中孩儿究竟是男是女。
如若能诞下一女,如此便可满足梁玥为他人妆扮的特殊癖好。杨鉴却说他更想要个儿子,以便学习舞刀弄剑。梁玥当即质问他,女子难道就不能舞刀弄剑了?
他将梁玥揽入怀中,微笑着说道:“是梁玥失言了,女儿也好,若有个如你一般的女儿也罢,只可惜这世间对女子诸多苛责,梁玥无法像陛下护你那般周全地护着她。”
梁玥思量一番,觉得还是生个儿子更为妥当。
若生个脾气像梁玥的女孩,似乎在教育上都会有些拘谨,毕竟梁玥这性子实非上佳。若是生个像杨鉴一般的儿子,无需在外奔波,到底会白净一些。
梁玥忽然忆起了小德子,当年在琼林宴上,正是觉着杨鉴眉眼间有两三分与小德子相似,梁玥才生出那股仿若故人归来的感觉。然而,不熟悉二人的人是难以瞧出这几分相似的。
小德子乃无根之人,面白无须,身上透着一股阴柔之气。喜儿却说满宫的太监皆是如此,小德子已然算是其中较为阳刚的了。而杨鉴则不同,他自幼习武,肤色略黑,看上去便有几分安全感。
但梁玥深知,二人的确有几分相似之处。有时杨鉴在榻上休憩,眼睛闭上后,只能瞧见那高耸的鼻梁,那股相似感便愈发强烈了。
京城皆言梁玥运气极佳,先是投了个好胎,比景帝的亲生骨肉还要娇贵;又嫁得一位好夫婿,至今未曾纳妾,夫妻恩爱之名众人皆知。如今梁玥腹中有了骨肉,哪怕是想要天上的月亮,恐怕众人也会想尽办法为梁玥摘下来。
可梁玥无法摘得天上的月亮,总有一些东西,即便受尽宠爱,也是求而不得的。
临近临盆之际,父皇深知女子生产的艰险,特意派遣了多名太医和医女,还请来了京城最好的产婆。各类珍贵的药材,如流水般送入府中。
杨鉴则守在产房外,焦急地踱步。幸运的是,最终一切顺利,梁玥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女儿像梁玥,儿子像杨鉴,这本是令人欣喜的事情。
然而,管教这对儿女并非易事。父皇对他们极度宠爱,使得他们变得有些顽皮任性,活脱脱像两个混世小魔王。
日子一天天过去,梁玥也渐渐放下了年少时的心结,如今的梁玥,更注重修身养性,很少动怒。
原本平静的生活,却被朝廷的局势打破。江南地区瘟疫肆虐,这是内忧;而边境又有大敌虎视眈眈,这是外患。
父皇推翻前朝登上皇位,那些始终拥护他、忠于他的武将们,即将奔赴边疆,为大梁浴血奋战。
黄河下游的瘟疫,父皇派遣了宫中的太医前往救治,同时广招天下神医,共同应对这场灾难。
然而,一则传言不胫而走。有人说,近年来天灾人祸不断,以前从未有过如此多的灾祸,这莫非是因为当今皇帝得位不正,故而天降灾祸?说是天灾,实则为人祸。
这传言传得有模有样,父皇为此头疼不已。他甚至开始怀疑是前朝余孽在暗中捣鬼,企图搅乱朝堂,趁乱谋取利益。
此时,一位前朝旧臣在庭前触柱身亡,以命祈求父皇下罪己诏,将皇位传于皇嗣,以解天罚。父皇震怒,将他满门抄斩。然而,流言依旧没有停止。
父皇从前只怀疑前朝余孽,如今却发现前朝旧臣们也惶惶不可终日。他自己也渐渐衰老,开始怀疑皇兄皇弟们想要早日掌权,不免对他们有所提防。
事关皇位变迁,京城的局势变得极为动荡不安。
梁玥与杨鉴商议此事,嘱咐他不要轻易站队。
父皇虽然年老,但时下局势不明,轻易地站队,事后极有可能会被清算。倒不如做一个只忠于父皇的孤臣,虽然没有从龙之功,但也不至于有杀身之祸。
杨鉴应承了梁玥,梁玥这才稍稍放心一些。
梁玥转头又想到,杨鉴掌管禁军,此时局势如此混乱,实在危险。梁玥想让他暂时避避风头,可父皇对梁玥宠爱有加,她的驸马又怎能去避风头呢?
而小德子如今已成为父皇的心腹。父皇为了收拢权力,设下了许多阴险狠辣的爪牙。小德子行事手段阴毒,落入他手中的人,必然会遭受严刑拷打。朝廷中人对他谈之色变。
然而,在梁玥面前,他一直是恭敬谦逊的模样。梁玥实在无法将当年那个可怜无助的小德子,与如今传言中的他联系起来。
梁玥依然清晰地记得他当年跌倒在地的模样,只是时光匆匆,那些记忆已渐渐模糊。
如今的京城,风云变幻,梁玥只希望能守护好自己的家人,在这乱世中求得一片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