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晴天。
自一个星期前的那场大雨后,天气越来越好。碧蓝的天空笼罩着高低不一的楼层,耳畔风声呼呼响,身侧树林跟着张牙舞爪地摇晃。
一周前暴雨冲击下的破败不堪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充满绿意、生机盎然的学校。
各大教学楼、食堂以及路边都挂上了欢迎新同学的红色长横幅,校园的每一处角落都被打扫得一尘不染,食堂一向扣门的某个窗口给菜也会多给些。
明天开始之后的两天,是大一新生报到的时间。
今天宣樾一早就听见外面有行李箱滚动的声音,爬到窗户一听,已有家长领着学生拖着大大小小的行李箱先来了。
宣樾往实验楼走,余光观察着身边走过的家长和学生,忍不住感叹:大学生和高中生还真是不一样。
大一和高三不过一岁之差,气质样貌却全然不同。大一新生还带着新鲜的稚气和单纯,走在校园里,即使没有家长陪同,即使不拖着行李箱,宣樾也能分辨出谁是大一新生。
她随即又想到,周衡也是大一新生。
……不行,不能细想。
可惜大脑偏偏爱逆反,直到宣樾换好了实验服,走进去开了机器,脑子里还想着周衡的事——周衡要在九溪上大学。
周衡的高考成绩超一本线几十分,录取学校是乔安大学。更糟糕的是,乔安大学和九溪大学很近,都在九溪大学城内了,不过两个公交站的距离。
晃了晃头,宣樾连忙回神,继续擦洗实验器材。
她连续四天早起晚归,就是来实验室把之前那个实验做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昨天的实验数据终于合理了,宣樾也松了口气。
洗好器材后,宣樾又在办公室里看了两个小时的文献。
实验楼后面有一棵老树,枝繁叶茂,绿色滴在宣樾跟前,勾得她的视线总往那浓密的叶子上放。
终于,宣樾起身将窗户推开,带着绿叶清新味道的风窜进办公室,将她身上实验品的味道冲散了些。
宣樾站在窗前,微微张开双臂。
“宣师妹?”
听见有人叫她,宣樾回头看去。
是同学院的研究生师兄,杜一帆。之前因一次学院时间活动而相识,两人加了联系方式,后来又发现师兄所在课题组办公室和她所在课题组办公室是同一层楼,一来二去,两人也算能说得上几句话。
宣樾说:“杜师兄。”
“一大早就看到你们课题组里有人,原来是你。”杜师兄笑了笑,“十一点半了,吃饭去不?”
确实是该吃饭的时间了。
想到自己下午不会来这里了,宣樾便让杜师兄稍等一下,她关了窗户,又回到桌前把电脑收进包里,这才背着包和杜师兄一起下楼。
太阳很亮,却不怎么热。
杜一帆看着操场防护网上新生鼓励语,忍不住笑了笑,感叹道:“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我已经在这个学校里待了5年了。”
宣樾点头表示赞同。
杜一帆偏头看她,“师妹你升大三了,之后有什么打算没有,打算工作还是升学?”他想了想,“我记得你的学分绩是专业前几,努努力保研应该可以。”
宣樾说:“还没想好,暂时先以保研为目标。”
杜一帆:“你家里什么想法?”
宣云自然是希望她继续读研,宣樾说:“看我自己的想法。”
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多读两年的研究生,公司给出的薪酬差异可不是小数目。
两人沿着林荫道往食堂方向走,杜一帆忽然发现地上的标示线重新刷了漆,白得发亮,杜一帆调侃说:“为了把新生哄骗进来,学校还真是下了苦心。”
余光瞥见食堂门口摆放的新生指引台,杜一帆问:“师妹,明天的迎新志愿活动你报名了没?”
宣樾点头:“报了,我的志愿时长正好还差几个小时。”
“那正好。”杜一帆掀开门帘定住,等宣樾进来后放下,“我也报名了,明天一起活动,互相有个伴。”
饭后,女生宿舍里。
宣樾伏在窗前,低头观察那株要死不活的绿萝,抬手在书桌上抽出纸巾,将绿萝叶片上的灰尘擦拭干净。
抬手拍了一张照片,宣樾给方琪发了过去,并配文:你女儿还活着。
即刻有消息回过来:
【谢谢樾樾,请你转告它,妈妈过两天就回去看它。】
【爱心爱心爱心】
宣樾不自觉抿唇笑,转身回到床上爬着。不知想到了什么,宣樾抬头往窗外看了一眼,灿烂的阳光倾泻而下。
一个电话拨了出去,宣樾问:“今天天气很好,你下午有没有安排?要不要出去走走?”
另一头,宣云以同样的姿势躺在床上,余光看着床尾箱子上摆放的二手电脑,“你想去哪里?”
不多时,穿着黄绿碎花裙的宣樾到了楼下,朝正在下楼的宣云摆手。
风朗气清,阳光明媚。
她打着遮阳伞,上前将宣云揽到伞下,顺势接过宣云手里的袋子,往里看了一眼,“你带了什么?”
宣云挽着她撑伞的手,“保密。”
半个小时后,两人坐地铁来到郊外的一处公园。这里风景不错,地方宽敞,人也比较少。
两人爬上了一座小坡,到了山顶开阔平坦的地方,宣樾才知宣云拿来的是一只风筝。
两人追着风筝跑了一个多小时,又沿着公园慢慢走了许久。直到天色渐渐暗沉,日薄西山,远处层林尽染,似着了火。
宣云打开导航,两人正跟着导航往地铁站口走。
这里路多且扰,一不小心就会被导航引到不许通行的路上。见导航里的图标不动了,宣云握着手机晃了晃手腕,确认行进的方向。
宣樾的电话铃声在响。
宣云抬头看她,见她神色似不想接,又不及时挂断,低头继续看导航时,余光忽地注意到宣樾突兀地把手机抬起来。
动作……就好像怕她看见。
宣云觉得疑惑……难不成,小樾谈恋爱了?
可这有什么躲着她的必要。
察觉落在身上的目光,宣樾视线落在手机屏上,确认免提并没有打开。她听见电话那头的人下通知:“天气好,明天出来玩。”
宣樾尽量控制自己心平气和:“明天是新生入校报道的时间,我报名参加了志愿活动,去不了。”
果不其然,周衡说:“你怎么每次都有事?”
宣樾深吸一口气:“我之前和你说过的,你忘了。”
电话里传来男声:“一整天都出不来吗?”
“新生入学会从早上忙到晚上,真的没有时间。”
他听见她电话里的细微风声,“你现在哪儿?”
宣樾:“和我家人在安溪公园散步。”
下一瞬,电话被挂断。宣樾快步上前,和宣云并肩往前走。
“小樾?”脚步不自觉慢了下来,宣樾本想委婉一点试探,想了想还是决定直接问,“刚才给你打电话的是你男朋友吗?”
宣樾偏头看她,愣了片刻,头轻轻地摇了一下:“不是,是课题组的师兄,问我现在有没有时间,帮他去实验室找点东西。”
“噢噢。”宣云低下头看导航,片刻后又问,“你现在有喜欢的人吗?”
四周忽地安静下来,风也静悄悄地。落日余晖从天边泄下,橘黄的光线落在两人身上。
宣云扣上她的掌心:“还经常挂念着纪昭?”
宣樾说:“不知道。”
在遇到周衡之前,她已经很久没想起纪昭了。大二的课程很紧,课很多,每天的课程都被排得满满当当的,周末还时常会被安排实验,再加上宣云情况糟糕,她分身乏术,疲惫异常,已经很难有空去想那个金灿灿的少年,很难为他伤心了。
可偏偏周衡出现了。
盯着八分像的脸,她每见他一次,就会想起纪昭一次,就会因纪昭伤心一次,再因他不是纪昭痛苦一次。
如果他和纪昭不是那么像,她或许不会这么讨厌他。
宣云似叹了一声:“人总要向前看、向前走,小樾。”
“我知道。”
她已经在向前看、向前走了,可偏偏命运不肯放过她,那人不肯放过她。
她拍了拍宣云的手。
“我知道的,姐你也是。我们要一起往前走,不要回头。”
*
新生报到第一天,宣樾早早起了床,快速洗漱后赶到食堂,余光中见有人朝自己招手。宣樾定睛一看,正是杜师兄。
排队买了点包子豆浆,宣樾在杜师兄对面坐下,“师兄你起得也太早了。”
杜一帆笑:“不早了,我吃的东西比较多,怕起晚了就没了。”
尤其今天是迎新日,志愿者必须要在七点半的时候集合,因此早餐的时间也必须提前。
今天的横幅比昨天又多了些,各大楼门口、食堂门口均设立有咨询台。
在集合处领了红色马甲和帽子,宣樾和杜师兄被分配到南大门,负责给前来的新生提供咨询和帮助。
不多时便有家长和新生陆陆续续进来,因新生较多,到位的志愿者有限,宣樾很快便和杜师兄分开了。杜师兄帮一位孤身前来报到的学生提行李箱,宣樾则继续站在南大门,给新生指路。
“学姐你好……”
宣樾正和一位迷路的家长指路,忽地听到有人叫她,只得回头说了句“稍等”,等家长顺着她指的方向走过去后,宣樾才回头。
面前是一位个子稍矮的女生,整齐乖巧的刘海盖住眉毛,眼珠明亮黝黑。女生问:“学姐,五号宿舍楼在哪里啊?”
“在……”视线往下,宣樾注意到女生拖了一个小行李箱,行李箱上放着一个蛇皮袋,背上还背着鼓鼓的书包,“顺着这条路往里走,走过两个路口,再左转一百米,上楼梯的左边就是了。”
“学妹我带你过去吧。”宣樾说,“你带着东西,到时候上楼梯不太好走。”
女生有些无措,后退一步:“不用,太麻烦你……”
“不麻烦的。”宣樾接过她手里提着的蛇皮袋,“我们本来就是给新来的学弟学妹提供帮助的。”
蛇皮袋里不知装了什么,有些重。宣樾第一次没拿稳,险些栽在地上。
自一个星期前的那场大雨后,天气越来越好。碧蓝的天空笼罩着高低不一的楼层,耳畔风声呼呼响,身侧树林跟着张牙舞爪地摇晃。
一周前暴雨冲击下的破败不堪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充满绿意、生机盎然的学校。
各大教学楼、食堂以及路边都挂上了欢迎新同学的红色长横幅,校园的每一处角落都被打扫得一尘不染,食堂一向扣门的某个窗口给菜也会多给些。
明天开始之后的两天,是大一新生报到的时间。
今天宣樾一早就听见外面有行李箱滚动的声音,爬到窗户一听,已有家长领着学生拖着大大小小的行李箱先来了。
宣樾往实验楼走,余光观察着身边走过的家长和学生,忍不住感叹:大学生和高中生还真是不一样。
大一和高三不过一岁之差,气质样貌却全然不同。大一新生还带着新鲜的稚气和单纯,走在校园里,即使没有家长陪同,即使不拖着行李箱,宣樾也能分辨出谁是大一新生。
她随即又想到,周衡也是大一新生。
……不行,不能细想。
可惜大脑偏偏爱逆反,直到宣樾换好了实验服,走进去开了机器,脑子里还想着周衡的事——周衡要在九溪上大学。
周衡的高考成绩超一本线几十分,录取学校是乔安大学。更糟糕的是,乔安大学和九溪大学很近,都在九溪大学城内了,不过两个公交站的距离。
晃了晃头,宣樾连忙回神,继续擦洗实验器材。
她连续四天早起晚归,就是来实验室把之前那个实验做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昨天的实验数据终于合理了,宣樾也松了口气。
洗好器材后,宣樾又在办公室里看了两个小时的文献。
实验楼后面有一棵老树,枝繁叶茂,绿色滴在宣樾跟前,勾得她的视线总往那浓密的叶子上放。
终于,宣樾起身将窗户推开,带着绿叶清新味道的风窜进办公室,将她身上实验品的味道冲散了些。
宣樾站在窗前,微微张开双臂。
“宣师妹?”
听见有人叫她,宣樾回头看去。
是同学院的研究生师兄,杜一帆。之前因一次学院时间活动而相识,两人加了联系方式,后来又发现师兄所在课题组办公室和她所在课题组办公室是同一层楼,一来二去,两人也算能说得上几句话。
宣樾说:“杜师兄。”
“一大早就看到你们课题组里有人,原来是你。”杜师兄笑了笑,“十一点半了,吃饭去不?”
确实是该吃饭的时间了。
想到自己下午不会来这里了,宣樾便让杜师兄稍等一下,她关了窗户,又回到桌前把电脑收进包里,这才背着包和杜师兄一起下楼。
太阳很亮,却不怎么热。
杜一帆看着操场防护网上新生鼓励语,忍不住笑了笑,感叹道:“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我已经在这个学校里待了5年了。”
宣樾点头表示赞同。
杜一帆偏头看她,“师妹你升大三了,之后有什么打算没有,打算工作还是升学?”他想了想,“我记得你的学分绩是专业前几,努努力保研应该可以。”
宣樾说:“还没想好,暂时先以保研为目标。”
杜一帆:“你家里什么想法?”
宣云自然是希望她继续读研,宣樾说:“看我自己的想法。”
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多读两年的研究生,公司给出的薪酬差异可不是小数目。
两人沿着林荫道往食堂方向走,杜一帆忽然发现地上的标示线重新刷了漆,白得发亮,杜一帆调侃说:“为了把新生哄骗进来,学校还真是下了苦心。”
余光瞥见食堂门口摆放的新生指引台,杜一帆问:“师妹,明天的迎新志愿活动你报名了没?”
宣樾点头:“报了,我的志愿时长正好还差几个小时。”
“那正好。”杜一帆掀开门帘定住,等宣樾进来后放下,“我也报名了,明天一起活动,互相有个伴。”
饭后,女生宿舍里。
宣樾伏在窗前,低头观察那株要死不活的绿萝,抬手在书桌上抽出纸巾,将绿萝叶片上的灰尘擦拭干净。
抬手拍了一张照片,宣樾给方琪发了过去,并配文:你女儿还活着。
即刻有消息回过来:
【谢谢樾樾,请你转告它,妈妈过两天就回去看它。】
【爱心爱心爱心】
宣樾不自觉抿唇笑,转身回到床上爬着。不知想到了什么,宣樾抬头往窗外看了一眼,灿烂的阳光倾泻而下。
一个电话拨了出去,宣樾问:“今天天气很好,你下午有没有安排?要不要出去走走?”
另一头,宣云以同样的姿势躺在床上,余光看着床尾箱子上摆放的二手电脑,“你想去哪里?”
不多时,穿着黄绿碎花裙的宣樾到了楼下,朝正在下楼的宣云摆手。
风朗气清,阳光明媚。
她打着遮阳伞,上前将宣云揽到伞下,顺势接过宣云手里的袋子,往里看了一眼,“你带了什么?”
宣云挽着她撑伞的手,“保密。”
半个小时后,两人坐地铁来到郊外的一处公园。这里风景不错,地方宽敞,人也比较少。
两人爬上了一座小坡,到了山顶开阔平坦的地方,宣樾才知宣云拿来的是一只风筝。
两人追着风筝跑了一个多小时,又沿着公园慢慢走了许久。直到天色渐渐暗沉,日薄西山,远处层林尽染,似着了火。
宣云打开导航,两人正跟着导航往地铁站口走。
这里路多且扰,一不小心就会被导航引到不许通行的路上。见导航里的图标不动了,宣云握着手机晃了晃手腕,确认行进的方向。
宣樾的电话铃声在响。
宣云抬头看她,见她神色似不想接,又不及时挂断,低头继续看导航时,余光忽地注意到宣樾突兀地把手机抬起来。
动作……就好像怕她看见。
宣云觉得疑惑……难不成,小樾谈恋爱了?
可这有什么躲着她的必要。
察觉落在身上的目光,宣樾视线落在手机屏上,确认免提并没有打开。她听见电话那头的人下通知:“天气好,明天出来玩。”
宣樾尽量控制自己心平气和:“明天是新生入校报道的时间,我报名参加了志愿活动,去不了。”
果不其然,周衡说:“你怎么每次都有事?”
宣樾深吸一口气:“我之前和你说过的,你忘了。”
电话里传来男声:“一整天都出不来吗?”
“新生入学会从早上忙到晚上,真的没有时间。”
他听见她电话里的细微风声,“你现在哪儿?”
宣樾:“和我家人在安溪公园散步。”
下一瞬,电话被挂断。宣樾快步上前,和宣云并肩往前走。
“小樾?”脚步不自觉慢了下来,宣樾本想委婉一点试探,想了想还是决定直接问,“刚才给你打电话的是你男朋友吗?”
宣樾偏头看她,愣了片刻,头轻轻地摇了一下:“不是,是课题组的师兄,问我现在有没有时间,帮他去实验室找点东西。”
“噢噢。”宣云低下头看导航,片刻后又问,“你现在有喜欢的人吗?”
四周忽地安静下来,风也静悄悄地。落日余晖从天边泄下,橘黄的光线落在两人身上。
宣云扣上她的掌心:“还经常挂念着纪昭?”
宣樾说:“不知道。”
在遇到周衡之前,她已经很久没想起纪昭了。大二的课程很紧,课很多,每天的课程都被排得满满当当的,周末还时常会被安排实验,再加上宣云情况糟糕,她分身乏术,疲惫异常,已经很难有空去想那个金灿灿的少年,很难为他伤心了。
可偏偏周衡出现了。
盯着八分像的脸,她每见他一次,就会想起纪昭一次,就会因纪昭伤心一次,再因他不是纪昭痛苦一次。
如果他和纪昭不是那么像,她或许不会这么讨厌他。
宣云似叹了一声:“人总要向前看、向前走,小樾。”
“我知道。”
她已经在向前看、向前走了,可偏偏命运不肯放过她,那人不肯放过她。
她拍了拍宣云的手。
“我知道的,姐你也是。我们要一起往前走,不要回头。”
*
新生报到第一天,宣樾早早起了床,快速洗漱后赶到食堂,余光中见有人朝自己招手。宣樾定睛一看,正是杜师兄。
排队买了点包子豆浆,宣樾在杜师兄对面坐下,“师兄你起得也太早了。”
杜一帆笑:“不早了,我吃的东西比较多,怕起晚了就没了。”
尤其今天是迎新日,志愿者必须要在七点半的时候集合,因此早餐的时间也必须提前。
今天的横幅比昨天又多了些,各大楼门口、食堂门口均设立有咨询台。
在集合处领了红色马甲和帽子,宣樾和杜师兄被分配到南大门,负责给前来的新生提供咨询和帮助。
不多时便有家长和新生陆陆续续进来,因新生较多,到位的志愿者有限,宣樾很快便和杜师兄分开了。杜师兄帮一位孤身前来报到的学生提行李箱,宣樾则继续站在南大门,给新生指路。
“学姐你好……”
宣樾正和一位迷路的家长指路,忽地听到有人叫她,只得回头说了句“稍等”,等家长顺着她指的方向走过去后,宣樾才回头。
面前是一位个子稍矮的女生,整齐乖巧的刘海盖住眉毛,眼珠明亮黝黑。女生问:“学姐,五号宿舍楼在哪里啊?”
“在……”视线往下,宣樾注意到女生拖了一个小行李箱,行李箱上放着一个蛇皮袋,背上还背着鼓鼓的书包,“顺着这条路往里走,走过两个路口,再左转一百米,上楼梯的左边就是了。”
“学妹我带你过去吧。”宣樾说,“你带着东西,到时候上楼梯不太好走。”
女生有些无措,后退一步:“不用,太麻烦你……”
“不麻烦的。”宣樾接过她手里提着的蛇皮袋,“我们本来就是给新来的学弟学妹提供帮助的。”
蛇皮袋里不知装了什么,有些重。宣樾第一次没拿稳,险些栽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