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王妃这时开了口,打趣道。
“我们商桑这今日般打扮,倒像一块刚出炉香喷喷的金黄桂花糕,只怕京中多少人世家公子念着呢,这样看,倒是我们家这混小子配不上了。”
话毕四下安静,众人停止了谈笑,望向商桑的方向。
只有李鸠漫不经心的斟着酒,似是不以为意。
商桑将一切看在眼里。
上一世,便是如此,那一刻自己的心几乎都要跳了出来,被这天大的喜讯砸的晕头转向。未曾注意到李鸠的表现。
只是几乎相同的情景,自己心境却截然不同,如今将一切尽收眼底,喜欢一个人的反应是雀跃,是欢喜,也可以是慌乱不知所措,但无论如何不会是淡定从容游刃有余。
“商桑?”
也许是她沉默太久,久到平南王妃开口,将她拉回了现实。
久到连一直没有将注意力放到这边的李鸠都将脸转了过来。
商桑脸上带着她惯有的温和表情,恬淡,柔软,恭顺温柔。
“世子爷,自然是配得上的。”
听到商桑的回答。
王妃道:
“好孩子,既如此,讨你给我们家做媳妇好不好。”
商桑垂下一双琉璃似的眸子,一副含羞带怯的模样,做足了女子谈及婚嫁时的娇羞姿态:
“全听王妃安排”
听见她的回答,一旁的李鸠微不可察的收回停留在她身上的目光,将放在唇边的酒杯中的美酒一饮而尽,似乎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她喜欢他,他知道,她会嫁给他,他也知道。
他不会承认方才商桑沉默几秒时他的内心的确有几分紧张
王妃慈爱的笑着。
“我的好商桑,明日王爷上朝,便叫他向皇上求一道赐婚的圣旨。”
商桑乃定北侯嫡女,自定北侯夫人离世后,定北侯四年来并未有续弦,因此商桑乃其独女。又体弱多病,自小便较之其他同龄孩童多得些父母关爱。如珠似宝的宠着。
如今定北侯虽骁勇善战但毕竟年纪也大了,他膝下无子,商桑作为其独女,又受宠爱,这么多年拼来的一切不都得留给自己的掌上明珠。可就不是一块香喷喷的糕点,人人盼着咬上一口。是已京中多少双眼睛盯着她的婚事
她前世愚钝,与人相处全凭自己心意,不知有人面上千好万好,其心内藏奸,失脚跌了跟头,才懂得擦亮眼。
爱情是梦幻泡影,她已经不会抱有幻想。无论是嫁给李鸠还是嫁给其他京中其他世家对她而言没有区别。
谁不为一个王侯的庞大家产动心,这府里头的一花一木,一砖一瓦,辉煌与腌臜,上一世的她早已无比熟悉,嫁入京中其它未知底细的世家不过是才出虎穴,又入狼口,不如留在世子府。
平南王世子妃与商桑母亲是闺中密友,因此对她多少有些爱屋及乌的感情。
没有人清楚世子妃让李鸠娶她其中到底有几分算计,但无法否认,她对商桑这个孩子是真的如同亲生女儿一般宠爱。两个孩子青梅竹马,她乐得顺水推舟。
因此,世子妃在世时没有人敢在她眼底下对商桑不利。
前世自己嫁给李鸠的第四年,世子妃患病离世,正是那一年,一切都开始无法挽回的走向深渊。
世子妃离世,李鸠无法接受这巨大的打击,日日秦楼楚馆中买醉,也就是在那时认识了花魁阑珊。
待商桑父亲离世其奔丧回家时,将阑珊接到了府中。
商桑回到府中,本就因父亲离世悲痛难当,郁郁寡欢,得知夫君在外面养了一个花魁三年,父亲尸骨未寒,便将其接回了家中,不免悲从中来,一时气急攻心,卧床不起。
此后的日子里,那阑珊更是诸多挑衅,频生事端。商桑从此病情反复缠绵病榻,一直到离世,没有见到李鸠最后一面。
李鸠纳阑珊进门的理由是无所出。她多傻,咬着牙看着自己所爱之人纳别人为妾,一昧的自欺欺人。
削葱般的玉指蜷起来,用力到指尖几乎要刺穿掌心的血肉。
她不是圣人,如何能不恨。
这一世,她不仅要守住父亲的遗产,还要继承父亲的衣钵。
世子妃尚未离世,没人敢暗动手脚。
四年时间,足矣她扭转乾坤。
包裹
宴席末,酒阑客散。
商桑携侍女青苓回房,路上被人拦住。
矜贵漂亮的世子拦在她身前,原处零落的灯光闪烁,他逆着光,看向她的眼神专注而深幽。
依旧是很凉薄的一双眼睛,偏偏看着她的眼神,专注,炽热,带一点点期许。
上一世的她便是陷在这样的眼眸里,那是一口深潭,她被里面倒映的莹莹星光所惑,义无反顾的跌入,从此万劫不复。
“送你”
他递出一个匣子。
“原是打算做第一个给你生辰贺礼的人,不成想有事迟了。”
下午在太学一伙人拉着他去醉谪仙酒家给从边关回来的小将军林良接风,他总不好说不去,原本记挂着约定,后来饮了酒,一时醒来已是金乌西沉。
“多谢世子”
商桑伸出手,接过匣子。
李鸠眸子暗下来。
几年前定北候送商桑入府,他刚好从外面回来,见母妃拉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女孩的手,看着他说:
“这是你二哥哥。”
又叫着他“还不快过来见过你妹妹”
女孩从善如流,“二哥哥好。”
这声哥哥一喊便是四年,他早习以为常,如今听见世子一词说不出的疏离。
檀木的匣子,不知装了什么,暖调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古朴厚重。
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商桑记挂着父亲送来的包裹,开口道:
“无事我便先回房了。”
没注意收礼物的人是何等表情,李鸠点头,目送着商桑离去。
商桑回到房中,将手中的匣子随手撂在梳妆台上。从青苓手上接过了侍卫送来的包裹。
上一世父亲并未有送来包裹。
商桑打开包裹,最上面一封古朴的手写信。
上面几个苍遒有力的大字
小女商桑亲启,落款商苏北。
她打开信封。
暌违日久拳念殊殷。
近来身体可安,为父虽不在左右,若有人欺你,必言之于父。边事紧,暂仍无法还京。林将军家小子近京领封,他虽年纪尚轻,为人颇为稳重,军中英杰多有不及。为父使其代为照顾你。你二人也可叙旧一番,望吾儿安乐,炎暑日蒸,千万珍重
暂书至此,不复一一。
看着这封家书,商桑两眼发酸。青苓看到她这副将哭未哭,嘴角却含着笑的摸样,哪里懂得商桑历经生死别离,如今失而复得的心情。
只道是自家郡主收到书信欣喜之余,又苦于父女不得相见,一时悲喜交加。默默退了出去。
商桑将一张薄纸看了又看,最后珍重的叠起,妥帖的放在了一个枕头旁黄花梨雕花匣子里。
包裹里除却这封信外,还有个小箱,两张封条将箱子封得严严实实。
定北侯封地虽远在边关,食邑万户,又有皇上的各种封赏。金玉珠翠,古董玩物。作为生辰礼每年淌水一般送来府中,都在库房中堆着落灰。商桑自然是什么也不缺的。因此看到箱子的时候心中也狐疑。
是什么值得父亲要侍从亲手交到她手上。
想着拔下了头上金厢倒垂莲簪,划开上面的封条,打开了箱子。
里面是几株估摸着十二寸长的野山参,还有十几盏血燕。旁边放了一包饴糖。
山参在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也不是什么罕物。这些这般完整,且都有手指粗细,却是难得。
商桑不解其意,好端端送这些滋补药物来做什么。
又去看那箱子,才注意到箱子封条上落款林良二字,铁画银钩,意态跌宕。
想起父亲信中写道托了他照顾自己,心下了然,一时又有些鼻酸,父亲只当自己还在需要人照顾的年纪,总担心她在京城孤身一人吃了亏。
让绿伏将燕窝和山参收了,商桑提笔写下一封信让人给林小将军送去。
虽是受父亲所托,总要谢谢人家。
天心月圆,更阑人静,已是已是入寝时间。
青苓走过来服侍自家郡主睡下,却看见方才世子送来的匣子被撂在梳妆台上。
伸手将匣子拿起,沉甸甸的付手。
纳罕道:
“郡主?”
商桑记挂父亲来信,倒是忘记这一回事,将世子送来的匣子打开,里面是一枝玉簪花发簪。
她没有意外,转身将枕边的黄花梨雕花匣子重新打开,从里面拿出三枝簪子来。
一样的工艺,只是花样不同,一只红宝石石榴花簪,一只一支八宝梅花簪,一支黄玉杏花簪,加上手中这支,刚好够四支,对应商桑的四年生辰。
宝石的打磨镶嵌一看便知出自大师之手而非寻常工艺,放在一起流光溢彩,璀璨耀眼。
下一秒却被主人一把都抛进了青苓手中的匣子里。
“放到库房中收着吧。”
青苓原就疑惑商桑回到房中没有将世子的生晨礼打开,便随手放在妆镜旁,看到这一幕更是震惊。
郡主哪次收到世子的礼物不是满心欢喜,欢欣雀跃的打开,哪怕不戴着,也要珍重妥帖的收好。如今竟叫她收到库房里去。
郡主妆匣里的头面首饰日日不重样的戴,没有月余也戴不完,平日里不过挑一两支心仪的簪上罢了,放进库房恐怕再没有拿出来用的时候了。
商桑摇头。
“突然不喜欢了。”
青苓虽不解,还是拿着匣子去了库房。
“我们商桑这今日般打扮,倒像一块刚出炉香喷喷的金黄桂花糕,只怕京中多少人世家公子念着呢,这样看,倒是我们家这混小子配不上了。”
话毕四下安静,众人停止了谈笑,望向商桑的方向。
只有李鸠漫不经心的斟着酒,似是不以为意。
商桑将一切看在眼里。
上一世,便是如此,那一刻自己的心几乎都要跳了出来,被这天大的喜讯砸的晕头转向。未曾注意到李鸠的表现。
只是几乎相同的情景,自己心境却截然不同,如今将一切尽收眼底,喜欢一个人的反应是雀跃,是欢喜,也可以是慌乱不知所措,但无论如何不会是淡定从容游刃有余。
“商桑?”
也许是她沉默太久,久到平南王妃开口,将她拉回了现实。
久到连一直没有将注意力放到这边的李鸠都将脸转了过来。
商桑脸上带着她惯有的温和表情,恬淡,柔软,恭顺温柔。
“世子爷,自然是配得上的。”
听到商桑的回答。
王妃道:
“好孩子,既如此,讨你给我们家做媳妇好不好。”
商桑垂下一双琉璃似的眸子,一副含羞带怯的模样,做足了女子谈及婚嫁时的娇羞姿态:
“全听王妃安排”
听见她的回答,一旁的李鸠微不可察的收回停留在她身上的目光,将放在唇边的酒杯中的美酒一饮而尽,似乎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她喜欢他,他知道,她会嫁给他,他也知道。
他不会承认方才商桑沉默几秒时他的内心的确有几分紧张
王妃慈爱的笑着。
“我的好商桑,明日王爷上朝,便叫他向皇上求一道赐婚的圣旨。”
商桑乃定北侯嫡女,自定北侯夫人离世后,定北侯四年来并未有续弦,因此商桑乃其独女。又体弱多病,自小便较之其他同龄孩童多得些父母关爱。如珠似宝的宠着。
如今定北侯虽骁勇善战但毕竟年纪也大了,他膝下无子,商桑作为其独女,又受宠爱,这么多年拼来的一切不都得留给自己的掌上明珠。可就不是一块香喷喷的糕点,人人盼着咬上一口。是已京中多少双眼睛盯着她的婚事
她前世愚钝,与人相处全凭自己心意,不知有人面上千好万好,其心内藏奸,失脚跌了跟头,才懂得擦亮眼。
爱情是梦幻泡影,她已经不会抱有幻想。无论是嫁给李鸠还是嫁给其他京中其他世家对她而言没有区别。
谁不为一个王侯的庞大家产动心,这府里头的一花一木,一砖一瓦,辉煌与腌臜,上一世的她早已无比熟悉,嫁入京中其它未知底细的世家不过是才出虎穴,又入狼口,不如留在世子府。
平南王世子妃与商桑母亲是闺中密友,因此对她多少有些爱屋及乌的感情。
没有人清楚世子妃让李鸠娶她其中到底有几分算计,但无法否认,她对商桑这个孩子是真的如同亲生女儿一般宠爱。两个孩子青梅竹马,她乐得顺水推舟。
因此,世子妃在世时没有人敢在她眼底下对商桑不利。
前世自己嫁给李鸠的第四年,世子妃患病离世,正是那一年,一切都开始无法挽回的走向深渊。
世子妃离世,李鸠无法接受这巨大的打击,日日秦楼楚馆中买醉,也就是在那时认识了花魁阑珊。
待商桑父亲离世其奔丧回家时,将阑珊接到了府中。
商桑回到府中,本就因父亲离世悲痛难当,郁郁寡欢,得知夫君在外面养了一个花魁三年,父亲尸骨未寒,便将其接回了家中,不免悲从中来,一时气急攻心,卧床不起。
此后的日子里,那阑珊更是诸多挑衅,频生事端。商桑从此病情反复缠绵病榻,一直到离世,没有见到李鸠最后一面。
李鸠纳阑珊进门的理由是无所出。她多傻,咬着牙看着自己所爱之人纳别人为妾,一昧的自欺欺人。
削葱般的玉指蜷起来,用力到指尖几乎要刺穿掌心的血肉。
她不是圣人,如何能不恨。
这一世,她不仅要守住父亲的遗产,还要继承父亲的衣钵。
世子妃尚未离世,没人敢暗动手脚。
四年时间,足矣她扭转乾坤。
包裹
宴席末,酒阑客散。
商桑携侍女青苓回房,路上被人拦住。
矜贵漂亮的世子拦在她身前,原处零落的灯光闪烁,他逆着光,看向她的眼神专注而深幽。
依旧是很凉薄的一双眼睛,偏偏看着她的眼神,专注,炽热,带一点点期许。
上一世的她便是陷在这样的眼眸里,那是一口深潭,她被里面倒映的莹莹星光所惑,义无反顾的跌入,从此万劫不复。
“送你”
他递出一个匣子。
“原是打算做第一个给你生辰贺礼的人,不成想有事迟了。”
下午在太学一伙人拉着他去醉谪仙酒家给从边关回来的小将军林良接风,他总不好说不去,原本记挂着约定,后来饮了酒,一时醒来已是金乌西沉。
“多谢世子”
商桑伸出手,接过匣子。
李鸠眸子暗下来。
几年前定北候送商桑入府,他刚好从外面回来,见母妃拉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女孩的手,看着他说:
“这是你二哥哥。”
又叫着他“还不快过来见过你妹妹”
女孩从善如流,“二哥哥好。”
这声哥哥一喊便是四年,他早习以为常,如今听见世子一词说不出的疏离。
檀木的匣子,不知装了什么,暖调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古朴厚重。
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商桑记挂着父亲送来的包裹,开口道:
“无事我便先回房了。”
没注意收礼物的人是何等表情,李鸠点头,目送着商桑离去。
商桑回到房中,将手中的匣子随手撂在梳妆台上。从青苓手上接过了侍卫送来的包裹。
上一世父亲并未有送来包裹。
商桑打开包裹,最上面一封古朴的手写信。
上面几个苍遒有力的大字
小女商桑亲启,落款商苏北。
她打开信封。
暌违日久拳念殊殷。
近来身体可安,为父虽不在左右,若有人欺你,必言之于父。边事紧,暂仍无法还京。林将军家小子近京领封,他虽年纪尚轻,为人颇为稳重,军中英杰多有不及。为父使其代为照顾你。你二人也可叙旧一番,望吾儿安乐,炎暑日蒸,千万珍重
暂书至此,不复一一。
看着这封家书,商桑两眼发酸。青苓看到她这副将哭未哭,嘴角却含着笑的摸样,哪里懂得商桑历经生死别离,如今失而复得的心情。
只道是自家郡主收到书信欣喜之余,又苦于父女不得相见,一时悲喜交加。默默退了出去。
商桑将一张薄纸看了又看,最后珍重的叠起,妥帖的放在了一个枕头旁黄花梨雕花匣子里。
包裹里除却这封信外,还有个小箱,两张封条将箱子封得严严实实。
定北侯封地虽远在边关,食邑万户,又有皇上的各种封赏。金玉珠翠,古董玩物。作为生辰礼每年淌水一般送来府中,都在库房中堆着落灰。商桑自然是什么也不缺的。因此看到箱子的时候心中也狐疑。
是什么值得父亲要侍从亲手交到她手上。
想着拔下了头上金厢倒垂莲簪,划开上面的封条,打开了箱子。
里面是几株估摸着十二寸长的野山参,还有十几盏血燕。旁边放了一包饴糖。
山参在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也不是什么罕物。这些这般完整,且都有手指粗细,却是难得。
商桑不解其意,好端端送这些滋补药物来做什么。
又去看那箱子,才注意到箱子封条上落款林良二字,铁画银钩,意态跌宕。
想起父亲信中写道托了他照顾自己,心下了然,一时又有些鼻酸,父亲只当自己还在需要人照顾的年纪,总担心她在京城孤身一人吃了亏。
让绿伏将燕窝和山参收了,商桑提笔写下一封信让人给林小将军送去。
虽是受父亲所托,总要谢谢人家。
天心月圆,更阑人静,已是已是入寝时间。
青苓走过来服侍自家郡主睡下,却看见方才世子送来的匣子被撂在梳妆台上。
伸手将匣子拿起,沉甸甸的付手。
纳罕道:
“郡主?”
商桑记挂父亲来信,倒是忘记这一回事,将世子送来的匣子打开,里面是一枝玉簪花发簪。
她没有意外,转身将枕边的黄花梨雕花匣子重新打开,从里面拿出三枝簪子来。
一样的工艺,只是花样不同,一只红宝石石榴花簪,一只一支八宝梅花簪,一支黄玉杏花簪,加上手中这支,刚好够四支,对应商桑的四年生辰。
宝石的打磨镶嵌一看便知出自大师之手而非寻常工艺,放在一起流光溢彩,璀璨耀眼。
下一秒却被主人一把都抛进了青苓手中的匣子里。
“放到库房中收着吧。”
青苓原就疑惑商桑回到房中没有将世子的生晨礼打开,便随手放在妆镜旁,看到这一幕更是震惊。
郡主哪次收到世子的礼物不是满心欢喜,欢欣雀跃的打开,哪怕不戴着,也要珍重妥帖的收好。如今竟叫她收到库房里去。
郡主妆匣里的头面首饰日日不重样的戴,没有月余也戴不完,平日里不过挑一两支心仪的簪上罢了,放进库房恐怕再没有拿出来用的时候了。
商桑摇头。
“突然不喜欢了。”
青苓虽不解,还是拿着匣子去了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