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殊宁见抽不开身,但是舍友们的好奇心必须要找一些东西填补上,于是她想到了那个ccd相机。
秦殊宁从书包口袋里摸索出一个旧相机,“我讲得不够好,不如我给你们看看我和她的合照吧。”
这下,另外三人更激动了,“好好好。”
她们围着秦殊宁看相机。
秦殊宁调出的第一张,就是昨天晚上和宋玉寻一起在夜空下拍的。
“我靠,我算是发现了,你们折云县出美女,并且总出大美女。”叶玲瞪大了双眼,盯着秦殊宁手上的相机,眼睛一眨不眨的。
她们本以为秦殊宁已经够好看了,但是宋玉寻站在她旁边丝毫不逊色,照样美得相当张扬。
秦殊宁和宋玉寻的合照有很多,但是映入眼帘的第一张,是秦殊宁和她并肩而立,宋玉寻双手抱臂,对着镜头轻轻地挑着眉,这目光十分具有穿透力,叶玲觉得仿佛此刻,她就在和照片中的宋玉寻对视。
其他两人也纷纷表示了夸赞。
短短一天,秦殊宁身上的故事就引发了她们的无限猜想。
秦殊宁听完,笑得眼睛弯了弯,这笑意是真正直达眼底的,听到有人夸宋玉寻,她比有人夸自己还要高兴。
*
一周的学习生活即将开始,除了舍友们彼此打过照面,对于班上的同学大多处于相互陌生的阶段。
于是开学的第一个晚自习是新生的自我介绍,这晚没有新课的教学压力,没有作业,这个晚自习过得格外轻松愉快。
秦殊宁坐在班上的倒数第三排,因为刚开学,座位都是自己选的,她们是单人桌,但在她的左边坐了周嫣柔。
后面分别坐了叶玲和林宛。
少年人的友谊,从熟与不熟有时候往往就是一瞬间的事情,短短的几天,秦殊宁基本上和座位附近的同学已经熟悉起来,但和舍友们的关系要更密切。
一中的教学进度推进很快,学习压力大,让这批被筛选出来的尖子生起初都有些不适应。
两周之后,晚自习刚下课,她们三个人回到宿舍里,林宛环顾了四周,发现无论是床上还是书桌前,都没看见秦殊宁。
“殊宁去哪了,都下课这么久了,她怎么还没回来呀?”林宛问。
“噢,她呀,她下了晚自习留在教室里学习了。”
周嫣柔坐在秦殊宁的旁边,对此比其他舍友更了解。
周嫣柔说:“这周准备结束了,高中的内容要更难些,殊宁怕是更吃不消了吧,毕竟折云的教学质量挺差的,殊宁可能基础就没有班上的人好。”
听着周嫣柔对秦殊宁的随意评判,林宛皱了皱眉。
“不是,虽然秦殊宁的确是从小地方考上来的,但你怎么知道她基础没班上的人好?”叶玲正把阳台的衣服收回宿舍,看那两人聊天,问了一句。
叶玲的话也是林宛想问的,总不能根据别人的出身就给她下定义吧。
周嫣柔的声音突然放低了,“说到这个,一周前班长弄了一张表,那就是班上的中考成绩排名。”
林宛说:“啊?可是这是违规的,一中早就不允许公开中考的成绩排名,抓到了会被处分的。”
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这种大型的考试,是不允许公开成绩排名的。
“所以只在私下传阅了一小部分人。”
“我看了,叶玲考得最好,排到班里前五呢。”周嫣柔对叶玲说。
“但是殊宁……考得就不太好了,不过也很能理解,毕竟折云那地方,教育资源实在是太差了。”周嫣柔说。
叶玲和林宛对视了一眼,两周过去了,她们发现秦殊宁极少待在宿舍,每天起得最早,回来得最晚。
叶玲突然陷入了沉默,听到自己排第五,也没有很开心的样子,“不管怎么说,不要让这个成绩单继续流传出去了。况且那都已经是过去式了,高中和初中又不一样,本来进入了新学期,大家一切都是从零开始,老揪着过去不放算什么。”
“我知道。”周嫣柔见气氛不对,尽量让语气变得轻快,然后转移了话题,“对了,我发现殊宁现在每天都学到很晚才回来,才刚刚开学,她这也太拼了。”
周嫣柔难以想象秦殊宁是付出了多少努力,才在中考脱颖而出考出了了那个小城市。
她一边同情她,一边又庆幸排在班里垫底的人不是自己,侥幸自己不必像秦殊宁那样付出如此巨大的努力也能得到一个相对不错的成绩。
“别人努力学习是好事。”林宛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不管秦殊宁的成绩如何排名如何,起码她的自律刻苦值得我们学习,反正我只会佩服她。”
*
远在教室的秦殊宁根本不知道自己成了三个舍友的讨论话题里的对象。
她只是觉得有些烦躁。
如果此时教室里还有另外一个人的话,就会发现秦殊宁看的根本不是课内的教科书。
而是一本厚厚的《音乐原理》,里面涵盖了音阶、音程、和弦等等内容,并系统地阐述了构成音乐各要素的基本原理。
秦殊宁此时产生了许多别的烦恼。
因为这书太厚且晦涩难懂,秦殊宁有时也读得十分困难。
但是她没有其他的获取音乐知识的渠道,她请不起老师,上不起培训班,看书是她在学校里唯一的自学途径,哪怕这过程十分艰难。
秦殊宁想得有些累了,趴在桌上休息,以往这个时候,她还可以和宋玉寻交流,不至于在这条路上单打独斗。
秦殊宁趴着望向窗外。
自从课改之后,云港的高中不让学生上晚自习上到十点,虽说规定十点钟后晚自习下课,但是谁要是十点之后还想留下了,学校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赶你,只要在宿舍门禁之前回去就行了。
旁边的高三的教学楼灯火通明,许多十点过后还自愿留下的学生。但是高一的楼对比起来就十分惨淡了,可能刚刚入学,虽然课程上有难度,但是没到人人自危的程度。
所以现在这个时间,教室里空荡荡的只剩下秦殊宁,秦殊宁觉得挺合她意。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秦殊宁赶在宿舍门禁之前收拾了东西回去,自从这晚秦殊宁回到宿舍后,三个舍友给她的感觉十分奇怪。
例如,叶玲突然开始关心起了她的学习,她没进门,叶玲倚在床边,突然煞有介事地问,“殊宁啊,你觉得在一中的学习压力大不大?”
秦殊宁仔细反应了一下,“还好吧。”
“我看你最近都学好晚才回来,得劳逸结合,不要累坏了身体。”
叶玲和林宛私下讨论,以为是那张流传出去的成绩单让秦殊宁受挫了。
秦殊宁说:“我一点也不累,反而我觉得学得还挺充实的,不过谢谢你的关心。”
林宛说:“殊宁,你要是在学习上有什么弄不懂的问题,尽管问我们,虽然我们不是特别拔尖,但是大部分应该都能答得上来。”
秦殊宁这下更感激了,“这怎么好意思,但还是很感谢你们,那我们以后在学习上多多交流。”
“那当然好呀!”
然后秦殊宁去洗漱了,林宛看着她走远,低声和叶玲说:“像我们今晚商议的那样,我们以后可以在学习上多给她解疑,我擅长文科,我以后可以辅导她政史地,叶玲你擅长数学是吧?”
叶玲点点头,“对,她数学有不会的可以问我。但是我们有一点要注意。”叶玲话锋一转,“我们在给他讲题的时候,要注意用词,不然怕打击她的自信心。”
她说完后,林宛觉得十分在理。
秦殊宁这晚继续伏案夜读,她把台灯的光线已经调到了最低的亮度,确保不会影响到舍友休息。
写了一会儿题,秦殊宁的想法开了小差,突然就失去了继续写题的欲望。
她想到,虽然她已经尽其所能做到不影响舍友了,但是她们有没有被影响到,还是得从别人的主观感受出发。
今天叶玲和林宛突然问她压力大不大,秦殊宁突然想,自己每天的早起晚睡的学习会不会也有打扰到她们的休息。
她轻轻地收拾了课本,然后入睡了。
这晚之后,秦殊宁再也不是每天都起太早了,恢复到了正常的起床时间。
平时其他三人一醒来基本就看不到秦殊宁的影子了,但是那之后,秦殊宁放慢了脚步,基本每天都能和她们一起出门。
*
一中每个月都有一次月考,即使是新生也不例外,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整个教室哀嚎一片。
“这才刚刚开学多久,今天是第二周吧,为什么让我知道这个噩耗。”
一中高一分了两个重点班,一个是A班一个是B班,A班整体上要优秀一些,但是AB班的任课老师相同,免不得这两个班就被拿来比较。
今天下午是班会课。
班主任手撑在讲台上,目光如炬的扫视底下每一位同学,“这次月考,不仅是一次摸底考试,更是检测你们在一中这一个月的学习成果,希望你们认真对待,不要被A班超得太厉害,我们不能做到反超,起码也要做到基本持平吧。”
“基本持平?老班可真敢想。”
“毕竟我们和A班的差距实打实的摆在那。”
秦殊宁感受到班里越来越躁动,从习题册上抬起了头,搁下了笔。
望着班主任在讲台上强调纪律,鞭策成绩。
秦殊宁有些出神。
准备要月考了啊,原来都快过了一个月了。月考完之后会有双休周末,如果攒够了钱,就可以回折云见见宋玉寻吧。
看见秦殊宁脸色有些凝重,叶玲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嘿,不用担心,小小的月考而已啦。”
秦殊宁转头看她,“嗯,我没事。”接着秦殊宁又说,“对了,你复习的时候要是有不会的题也可以问我的。”
“我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科目,但是肯定知无不言。”秦殊宁这话说得极其谦虚。
叶玲推了推鼻梁上的黑色镜框,但是她只捕捉到一个关键信息,那就是秦殊宁说的,什么科目都不突出。
既然这样,叶玲更不愿意打击秦殊宁了。
两周眨眼之间,一个月自然也是一晃而过。
秦殊宁每在空闲的时候,就会拿着小相机在校园里到处拍拍,秦殊宁一直觉得一中的绿化做得很不错,种植了很多花草树木。
她有时拍拍风景,偶尔自己也会入镜。
攒了一些日子,她就会到学校附近的打印店,把照片打印出来,连同着她写的信,一起寄给宋玉寻。
这周末格外忙些,因为周一就要月考了,到了这个时候,班上的学习氛围格外的浓厚。
周一的这一天早上,一到教室就有人陆陆续续的收拾考场,把教室里的书本清空,搬到走廊外面。
秦殊宁昨晚熬夜复习有些困,她喝了一口水清醒了一下,也跟着人群把书本往走廊搬。
因为只是月考,暂时不用整个年级都打乱考场,只需要在本班考,对于这点,秦殊宁非常开心的,因为不用再麻烦去别的教室考试了。
第一科考的是语文,开始写试卷的时候,秦殊宁感觉头格外的昏沉,也许是因为昨天熬夜熬到了三点才入睡。
今天报应就来了。
写第一篇阅读的时候,秦殊宁发现字开始不进脑子,第一段话要读很久才能在大脑里反应过来它讲的是什么意思。
秦殊宁写得有点艰涩,速度慢了下来。
好在写到第二篇的时候,脑子能慢慢运转了,这个感觉的认知让秦殊宁感到兴奋,于是顺着这种感觉一步步往下写,最终也算是顺利的写到了作文部分。
秦殊宁的作文一直是她的强势,靠着吃老本,最后无惊无险的完成了整张卷子。
考完试的时候,秦殊宁平静的交了卷子,然后就和几位舍友一起去吃饭。
秦殊宁从书包口袋里摸索出一个旧相机,“我讲得不够好,不如我给你们看看我和她的合照吧。”
这下,另外三人更激动了,“好好好。”
她们围着秦殊宁看相机。
秦殊宁调出的第一张,就是昨天晚上和宋玉寻一起在夜空下拍的。
“我靠,我算是发现了,你们折云县出美女,并且总出大美女。”叶玲瞪大了双眼,盯着秦殊宁手上的相机,眼睛一眨不眨的。
她们本以为秦殊宁已经够好看了,但是宋玉寻站在她旁边丝毫不逊色,照样美得相当张扬。
秦殊宁和宋玉寻的合照有很多,但是映入眼帘的第一张,是秦殊宁和她并肩而立,宋玉寻双手抱臂,对着镜头轻轻地挑着眉,这目光十分具有穿透力,叶玲觉得仿佛此刻,她就在和照片中的宋玉寻对视。
其他两人也纷纷表示了夸赞。
短短一天,秦殊宁身上的故事就引发了她们的无限猜想。
秦殊宁听完,笑得眼睛弯了弯,这笑意是真正直达眼底的,听到有人夸宋玉寻,她比有人夸自己还要高兴。
*
一周的学习生活即将开始,除了舍友们彼此打过照面,对于班上的同学大多处于相互陌生的阶段。
于是开学的第一个晚自习是新生的自我介绍,这晚没有新课的教学压力,没有作业,这个晚自习过得格外轻松愉快。
秦殊宁坐在班上的倒数第三排,因为刚开学,座位都是自己选的,她们是单人桌,但在她的左边坐了周嫣柔。
后面分别坐了叶玲和林宛。
少年人的友谊,从熟与不熟有时候往往就是一瞬间的事情,短短的几天,秦殊宁基本上和座位附近的同学已经熟悉起来,但和舍友们的关系要更密切。
一中的教学进度推进很快,学习压力大,让这批被筛选出来的尖子生起初都有些不适应。
两周之后,晚自习刚下课,她们三个人回到宿舍里,林宛环顾了四周,发现无论是床上还是书桌前,都没看见秦殊宁。
“殊宁去哪了,都下课这么久了,她怎么还没回来呀?”林宛问。
“噢,她呀,她下了晚自习留在教室里学习了。”
周嫣柔坐在秦殊宁的旁边,对此比其他舍友更了解。
周嫣柔说:“这周准备结束了,高中的内容要更难些,殊宁怕是更吃不消了吧,毕竟折云的教学质量挺差的,殊宁可能基础就没有班上的人好。”
听着周嫣柔对秦殊宁的随意评判,林宛皱了皱眉。
“不是,虽然秦殊宁的确是从小地方考上来的,但你怎么知道她基础没班上的人好?”叶玲正把阳台的衣服收回宿舍,看那两人聊天,问了一句。
叶玲的话也是林宛想问的,总不能根据别人的出身就给她下定义吧。
周嫣柔的声音突然放低了,“说到这个,一周前班长弄了一张表,那就是班上的中考成绩排名。”
林宛说:“啊?可是这是违规的,一中早就不允许公开中考的成绩排名,抓到了会被处分的。”
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这种大型的考试,是不允许公开成绩排名的。
“所以只在私下传阅了一小部分人。”
“我看了,叶玲考得最好,排到班里前五呢。”周嫣柔对叶玲说。
“但是殊宁……考得就不太好了,不过也很能理解,毕竟折云那地方,教育资源实在是太差了。”周嫣柔说。
叶玲和林宛对视了一眼,两周过去了,她们发现秦殊宁极少待在宿舍,每天起得最早,回来得最晚。
叶玲突然陷入了沉默,听到自己排第五,也没有很开心的样子,“不管怎么说,不要让这个成绩单继续流传出去了。况且那都已经是过去式了,高中和初中又不一样,本来进入了新学期,大家一切都是从零开始,老揪着过去不放算什么。”
“我知道。”周嫣柔见气氛不对,尽量让语气变得轻快,然后转移了话题,“对了,我发现殊宁现在每天都学到很晚才回来,才刚刚开学,她这也太拼了。”
周嫣柔难以想象秦殊宁是付出了多少努力,才在中考脱颖而出考出了了那个小城市。
她一边同情她,一边又庆幸排在班里垫底的人不是自己,侥幸自己不必像秦殊宁那样付出如此巨大的努力也能得到一个相对不错的成绩。
“别人努力学习是好事。”林宛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不管秦殊宁的成绩如何排名如何,起码她的自律刻苦值得我们学习,反正我只会佩服她。”
*
远在教室的秦殊宁根本不知道自己成了三个舍友的讨论话题里的对象。
她只是觉得有些烦躁。
如果此时教室里还有另外一个人的话,就会发现秦殊宁看的根本不是课内的教科书。
而是一本厚厚的《音乐原理》,里面涵盖了音阶、音程、和弦等等内容,并系统地阐述了构成音乐各要素的基本原理。
秦殊宁此时产生了许多别的烦恼。
因为这书太厚且晦涩难懂,秦殊宁有时也读得十分困难。
但是她没有其他的获取音乐知识的渠道,她请不起老师,上不起培训班,看书是她在学校里唯一的自学途径,哪怕这过程十分艰难。
秦殊宁想得有些累了,趴在桌上休息,以往这个时候,她还可以和宋玉寻交流,不至于在这条路上单打独斗。
秦殊宁趴着望向窗外。
自从课改之后,云港的高中不让学生上晚自习上到十点,虽说规定十点钟后晚自习下课,但是谁要是十点之后还想留下了,学校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赶你,只要在宿舍门禁之前回去就行了。
旁边的高三的教学楼灯火通明,许多十点过后还自愿留下的学生。但是高一的楼对比起来就十分惨淡了,可能刚刚入学,虽然课程上有难度,但是没到人人自危的程度。
所以现在这个时间,教室里空荡荡的只剩下秦殊宁,秦殊宁觉得挺合她意。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秦殊宁赶在宿舍门禁之前收拾了东西回去,自从这晚秦殊宁回到宿舍后,三个舍友给她的感觉十分奇怪。
例如,叶玲突然开始关心起了她的学习,她没进门,叶玲倚在床边,突然煞有介事地问,“殊宁啊,你觉得在一中的学习压力大不大?”
秦殊宁仔细反应了一下,“还好吧。”
“我看你最近都学好晚才回来,得劳逸结合,不要累坏了身体。”
叶玲和林宛私下讨论,以为是那张流传出去的成绩单让秦殊宁受挫了。
秦殊宁说:“我一点也不累,反而我觉得学得还挺充实的,不过谢谢你的关心。”
林宛说:“殊宁,你要是在学习上有什么弄不懂的问题,尽管问我们,虽然我们不是特别拔尖,但是大部分应该都能答得上来。”
秦殊宁这下更感激了,“这怎么好意思,但还是很感谢你们,那我们以后在学习上多多交流。”
“那当然好呀!”
然后秦殊宁去洗漱了,林宛看着她走远,低声和叶玲说:“像我们今晚商议的那样,我们以后可以在学习上多给她解疑,我擅长文科,我以后可以辅导她政史地,叶玲你擅长数学是吧?”
叶玲点点头,“对,她数学有不会的可以问我。但是我们有一点要注意。”叶玲话锋一转,“我们在给他讲题的时候,要注意用词,不然怕打击她的自信心。”
她说完后,林宛觉得十分在理。
秦殊宁这晚继续伏案夜读,她把台灯的光线已经调到了最低的亮度,确保不会影响到舍友休息。
写了一会儿题,秦殊宁的想法开了小差,突然就失去了继续写题的欲望。
她想到,虽然她已经尽其所能做到不影响舍友了,但是她们有没有被影响到,还是得从别人的主观感受出发。
今天叶玲和林宛突然问她压力大不大,秦殊宁突然想,自己每天的早起晚睡的学习会不会也有打扰到她们的休息。
她轻轻地收拾了课本,然后入睡了。
这晚之后,秦殊宁再也不是每天都起太早了,恢复到了正常的起床时间。
平时其他三人一醒来基本就看不到秦殊宁的影子了,但是那之后,秦殊宁放慢了脚步,基本每天都能和她们一起出门。
*
一中每个月都有一次月考,即使是新生也不例外,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整个教室哀嚎一片。
“这才刚刚开学多久,今天是第二周吧,为什么让我知道这个噩耗。”
一中高一分了两个重点班,一个是A班一个是B班,A班整体上要优秀一些,但是AB班的任课老师相同,免不得这两个班就被拿来比较。
今天下午是班会课。
班主任手撑在讲台上,目光如炬的扫视底下每一位同学,“这次月考,不仅是一次摸底考试,更是检测你们在一中这一个月的学习成果,希望你们认真对待,不要被A班超得太厉害,我们不能做到反超,起码也要做到基本持平吧。”
“基本持平?老班可真敢想。”
“毕竟我们和A班的差距实打实的摆在那。”
秦殊宁感受到班里越来越躁动,从习题册上抬起了头,搁下了笔。
望着班主任在讲台上强调纪律,鞭策成绩。
秦殊宁有些出神。
准备要月考了啊,原来都快过了一个月了。月考完之后会有双休周末,如果攒够了钱,就可以回折云见见宋玉寻吧。
看见秦殊宁脸色有些凝重,叶玲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嘿,不用担心,小小的月考而已啦。”
秦殊宁转头看她,“嗯,我没事。”接着秦殊宁又说,“对了,你复习的时候要是有不会的题也可以问我的。”
“我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科目,但是肯定知无不言。”秦殊宁这话说得极其谦虚。
叶玲推了推鼻梁上的黑色镜框,但是她只捕捉到一个关键信息,那就是秦殊宁说的,什么科目都不突出。
既然这样,叶玲更不愿意打击秦殊宁了。
两周眨眼之间,一个月自然也是一晃而过。
秦殊宁每在空闲的时候,就会拿着小相机在校园里到处拍拍,秦殊宁一直觉得一中的绿化做得很不错,种植了很多花草树木。
她有时拍拍风景,偶尔自己也会入镜。
攒了一些日子,她就会到学校附近的打印店,把照片打印出来,连同着她写的信,一起寄给宋玉寻。
这周末格外忙些,因为周一就要月考了,到了这个时候,班上的学习氛围格外的浓厚。
周一的这一天早上,一到教室就有人陆陆续续的收拾考场,把教室里的书本清空,搬到走廊外面。
秦殊宁昨晚熬夜复习有些困,她喝了一口水清醒了一下,也跟着人群把书本往走廊搬。
因为只是月考,暂时不用整个年级都打乱考场,只需要在本班考,对于这点,秦殊宁非常开心的,因为不用再麻烦去别的教室考试了。
第一科考的是语文,开始写试卷的时候,秦殊宁感觉头格外的昏沉,也许是因为昨天熬夜熬到了三点才入睡。
今天报应就来了。
写第一篇阅读的时候,秦殊宁发现字开始不进脑子,第一段话要读很久才能在大脑里反应过来它讲的是什么意思。
秦殊宁写得有点艰涩,速度慢了下来。
好在写到第二篇的时候,脑子能慢慢运转了,这个感觉的认知让秦殊宁感到兴奋,于是顺着这种感觉一步步往下写,最终也算是顺利的写到了作文部分。
秦殊宁的作文一直是她的强势,靠着吃老本,最后无惊无险的完成了整张卷子。
考完试的时候,秦殊宁平静的交了卷子,然后就和几位舍友一起去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