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愣了好半晌,才堪堪反应过来裴卿是谁,她不由得提高了音量:“姑爷!”

    这会儿马车已经驶入上京城内,这一嗓子惊得熹微忙去捂她的嘴,“我的好银耳,你是生怕旁人不知此事?”

    银耳这才噤了声。

    熹微安慰道:“放心,他不见得认出我来,只要咱们先赶回去就成。”

    亏得裴卿不喜她,连盖头都没掀开,不然今日她怕是百口莫辩。

    银耳略有些忧虑:“那后头夫人可还去帮徐娘子卖酒?姑爷回来了,只怕咱们出府不便。”

    闻及此言,熹微摇头,“换个其他法子。”

    其实先前熹微也思虑过,穿到此处,回去的几率渺茫,难道她真要在深宅大院里相夫教子、蹉跎一生?

    前头裴卿不在,她偶尔混出府去,倒也乐得自在。

    只是如今裴卿归,加之方才听到的闲碎言语,李熹微也知晓,裴卿从未瞧得起她这商贾之女过。

    可和离又有损女儿家清誉,哪怕熹微不在意,只是这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人,更别提原主母亲会如何做想?

    她既占了人家身子,那便得不得顾虑其家人,如此一来,倒真得靠她自个儿把这脚跟站稳了才行。

    原主的嫁妆里不乏旺铺地契,这倒是点了熹微一道。

    她寻思着,若是借口打理嫁妆出府,再将这些旺铺改造一番,经营得红火,倒也不失为策。

    只是到底要经营些什么,熹微尚且未定,不过总得是新鲜玩意罢?

    见她沉思,银耳不明所以,便问道:“难不成夫人想招徐娘子进府伺候?”

    熹微探指轻点她额间,卖了个关子道:“日后你便知晓了,且瞧着罢。”

    这会儿马车到了地方,就停在裴府后门旁的正街处,那墙下头有个狗窦,倒是方便了主仆二人归府。

    怕也是收到了裴卿归来的消息,方才路过正门便瞧见下人们一通手忙脚乱,这下后院就显得冷清些许。

    熹微便带着银耳快步潜回房中,堪堪把门掩上,便听见院儿外头传来一声极其傲慢的吆喝:

    “寻棠院的主儿,相爷酉时便归,莫要忘了规矩。”

    银耳闻言愤愤难平,“究竟是谁不懂规矩?分明夫人才是主子,却叫这狗眼的东西轻视了去!”

    熹微看得通透,说得好听她是首富独女,难听些便是出生低下空有钱财的花罐子罢了。

    与其指望有人撑腰,倒不如自己成了事,他们便什么话也出不了口了。

    她心平气和道:“莫要与无干的人逞口舌,快些梳妆罢。”

    银耳咽下烦闷,仔细替熹微打扮,紧赶慢赶,终是赶在酉时前到了正堂候着。

    熹微端坐,细细打量着正棠,这地儿也就拜堂那日来过一次,装潢倒是不曾变,只是少了红绸罢了。

    彼时,前院传来些许动静,熹微猜想大抵是裴卿至,便起身相迎,瞧见那道清风霁月的身影后,她微微福了福身子,温和道:

    “熹微见过夫君。”

    装还要装的,要是裴卿不悦,她还怎么出府?

    裴卿进来时便注意到堂内立着的那道娇小身影。

    她亲手接下裴卿取下的披风,细细叠好交予下人。

    湖蓝的喜鹊报春裙繁复重叠,十字髻钗之鸾蝶海棠钿、珍珠流苏步摇,昳丽的雪腮上映出芙蓉春暖,尽态极妍。

    李氏女儿温柔端庄,倒是比他想得要得体些许。

    裴卿敛起神色,淡声敷衍几句:“嗯,辛苦夫人。”

    二人一同落座,管家便招呼着下人们布菜。

    花胶炖鸡鲜香四溢,灵芝羹滋补养身,更不用说还有后头的蟹粉狮子头、玉带虾仁、辣子肉脯。

    穿过来这些日子清汤寡水惯了,眼下见了大鱼大肉,熹微险些端不住身子,一想裴卿还未动筷,便又将口水咽了下去。

    席间沉默良久,只有衣料摩挲的窸窣声。

    熹微头大,不过裴卿一看便是教养极好的世家公子,想必会守那食不言寝不语那套规矩,她也不敢贸然开口。

    一桌佳肴瞬间食之无味,如同嚼蜡。

    熹微盘算着,若是裴卿这边实在没有机会开口,倒不如同往日一样,钻狗窦罢,也省去她费心讨好的功夫。

    裴卿口腹之欲寡淡,每道菜浅尝一二便放了筷子。他抬眸,目光正巧探到熹微身上。

    她目似秋波,容貌昳丽,一双黛眉微微蹙起,似在忧思。

    李氏甚美,饶是他也不得不承认。

    成亲那日裴卿心里抵触,连带着也冷落了李氏去,可如今冷静几月,她那般小的年岁便嫁与了自己,又离家千里,饶是再不喜,也理应照顾些。

    思及如此,裴卿道:“夫人走神,可是菜肴不合心意?”

    他从未与小姑娘相处过,语气略显生冷,并无半分关切之意,倏地出声,反倒叫熹微惊厥。

    她蓦地回神,连声应道:“合心意的,是熹微另有所忧。”

    裴卿净了手,神色如常,仿佛例行公事:“何事?”

    熹微的算盘又打了起来,此时不提出府,更待何时?

    她犹豫道:“熹微与夫君成亲之前,母亲在上京为熹微置办了不少旺铺做嫁妆,只是前些日子打理铺子的主事请辞回了江南,如今铺子无人打理,熹微实在心忧。”

    说完如此,熹微悄摸瞥了眼裴卿脸色,见他并未黑脸,这才掐了把手心,逼得眼眶通红,楚楚可怜的望了过去。

    触及她微红的眼眸,裴卿敛了神色。

    其实这事倒不麻烦,只是李氏独身在上京,怕是也不信他寻来的主事,索性便由李氏自个打理,他在暗中注意一二,最为稳妥。

    裴卿道:“夫人的嫁妆,自然由夫人打理为妥。”

    闻及此言,熹微便知她赌对了。

    裴氏玄之,清风霁月,公正廉明,自然不会做出动占妻嫁妆之举,她只需在话中暗示一二,裴卿便能悟到其中意义。

    熹微按捺主心思,并不着急心喜,而是为难道:“熹微一介妇人,时常出府...”

    后面半句,她不言,裴卿自然会懂。

    “无碍,既事关嫁妆,那便是正事儿,夫人莫担心。”

    这话并未避讳着堂中下人,熹微展颜,福了福身子,“谢夫君体恤。”

    裴卿颔首,并未多言。

    —

    戌时。

    一阵疏风扰过,银针似的细雨款款落下,滴滴嗒嗒响作一团,惊得烛火摇曳,晃了眼睛。

    熹微还不曾歇息,她着一身茜素藕粉中衣,倚在楠木攒叶小榻上,凭听屋外风雨弄曲儿,泠泠作响。

    这寻棠院是裴府主院,裴卿如今归来,自然是要歇在这儿的。

    前些日子她逍遥惯了,如今要与裴卿同寝,自是不习惯的。

    更别说,他们还未...

    彼时,裴卿径自踏入房内,一袭墨竹衣衫带着凉意,凤眸敛锋,倒是更叫人不敢亵渎了。

    熹微下了小榻,壮着胆儿替他更衣。

    不曾想他虽皮相瞧着妖孽,但身形却峻拔异常,猿臂狼腰,极有侵略感。

    男子清疏强势的气息将熹微包裹其中,不由得叫她红了脸,又怕裴卿察觉异常,便只好略低垂着眼眸。

    女儿家绵绵软软的柔荑落在腰腹处,裴卿身子僵硬三分。

    可他又生得过于高大,几乎将夫人圈进怀中,垂眸下去,正好能瞧见她纤长的鸦羽、细腻的雪肤...

    熹微软软的一团,卸掉珠钗后脸上浮现出几分女儿家的娇憨之色,烛火摇曳,更是明艳动人。

    裴卿眸色渐暗,酝酿风雨的神色瞧得熹微心生怯意,不自觉偏过头去,却不曾想片刻便被他压下。

    “呜——”

    熹微煞白了小脸,指尖陷进锦被中。

    锦绸揉弄,春色缠绵,芙蓉帐暖鸳鸯戏。

    —

    翌日辰时。

    裴卿离去上朝后,熹微悠悠转醒,外边的银耳听见动静,忙唤丫鬟们进屋伺候漱洗。

    银耳到底也是小丫头,瞥见熹微玉体斑驳时,亦羞红了脸,忙低垂下头,不敢多瞧一眼。

    昨日寻棠院动静不小,后夜还叫了水。

    这下那群看人下菜碟的奴才们倒是不敢怠慢小姐了。

    起初银耳还觉着心头畅快,如今亲眼见了,倒叫她心生疼惜。

    待梳洗的丫鬟们离了屋,银耳弯着身子,凑近熹微耳边:“夫人安好?可要去请大夫?”

    她愤愤不平道:“您本就大病初愈,姑爷竟还这般粗鲁!”

    思及昨夜荒唐,熹微红了脸,此等羞于启齿之事,叫她如何开口?

    她只好摇了摇头,嗓音略显沙哑:“无碍,今日还得去瞧铺子,可别误了时辰。”

    银耳欲言又止,只得着手挽髻。

    熹微拿起嫁妆的名录细细瞧去,里头旺铺倒是不少,都差专人打理着,收入可观,昨日那话,全是她胡编乱造诓裴卿的。

    仔细想来,将这些铺子拆去恐惹得老东家生怨,还是盘一间新铺子最为稳妥,至于老铺寻个机会敲打敲打,立威即可。

    留给她的时日不多,要想短期内瞧见起色,把名号打出去,恐还是吃食最为稳妥。

    自古民以食为天,她倒不如借从前的见识,弄些贫富皆宜的新鲜玩意出来。

    这上京冬冷夏热,湿气儿重,百姓餐桌多有辣子作伴。

    思及如此,熹微眼前一亮,倒不如就借鉴火锅罢!

    红油滚滚,麻辣鲜亮;白雾袅袅,馥郁四溢;亲朋好友围做一团,岂不妙哉?

章节目录

京城没我迟早得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茶翡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茶翡并收藏京城没我迟早得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