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派密使携重金奔赴赵国邯郸,收买郭开游说赵悼襄王攻燕。
并且给他出好了主意,让赵国派使者联合齐国一同攻燕,也可消耗齐国国力,打燕国以后也可以伺机攻打齐国。
还建议赵王出重金收买秦国,让秦王对攻燕视若无睹,毕竟秦燕去年刚联姻,还是需要想办法让秦国不要出手的。
嬴政这主意出的是好好的,替赵悼襄王想的极好。
这就是大势压人,无路可选。
在出使赵国的同时,另外派使者奔赴齐国临淄,收买后胜,对齐国表达友好,顺便鼓动后胜说服齐王建攻燕。
还有表露想要与齐王建联姻的想法。
以及希望齐王建入秦一叙。
两国一向友好,又是久仰齐王仁义之名,希望齐王入秦会盟,两国结万世友好。
毕竟如今秦齐两国已经接壤,还是应该面对面谈一谈的,也该安抚一下齐国,让齐国还像以前一样做出正确的决定,而不是在恐惧之下,和他国联合起来。
同时派出密使前往寿春,收买楚考烈王宠臣娄安,以及收买公子熊悍、公子熊负刍的门客,让他们进言攻魏国。
这两位因为夺嫡之争,急于立功的公子,自然想要在魏国这个貌似摇摇欲坠的破房子上,狠狠踹上一脚。
立下战功永远是最加分的。
在嬴政的筹划下,整个天下瞬时间又是开始变得暗流汹涌。
嬴政冷眼看着刚和平没有多久的天下,又开始起风,战争的风。
好好吹吧。
如果没有这战争的风,吹得诸国民不聊生,死伤惨重,朕又何以安天下呢?
接连过了数日,嬴政一边看着风越吹越大,一边沉迷冰火交济,还沉迷水中金莲开。
郭开的谏言,可太说到赵悼襄王的心坎里了,去年吃的亏是他继位以来吃过最大的亏。
打不过秦国很正常,但是一向只能挨打的燕国,竟然也能让赵国吃这么大的亏,损失这么惨重。
这口气怎么咽的下去!
而郭开的方案,更是让赵悼襄王满意。
真不愧是郭卿啊!
寡人有郭卿,真是寡人的福分!
瞧瞧,郭卿从来不是提出问题而不给出解决答案的人。
恰恰相反,郭卿永远是先想好解决办法才提出建议。
打燕国这件事,是赵悼襄王每天都在想的。
虽说近几年赵国元气大伤,国力疲敝,但是燕国也没好到哪里去。
既然大家都是损失惨重,那就相当于还是同一起跑线。
那就说明一向只能挨打的燕国,现在还是只能挨打。
唯一担心的还是秦国,怕就怕秦国两面夹击!
只要秦国不出手,小小的燕国根本不怕他,随便打!
至于拉着齐国一起,自然也是极好的,可以顺便消耗齐国,也可以减轻赵国的压力。
目前赵国的战略目标就是吞并燕国和齐国。
并且这个战略目标实际上比重不分上下。
吞并燕国是为了再也没有后顾之忧,吞并齐国则是因为齐国战力低下,并且很是富庶,吞下齐国可以大大增强国力。
而且只要吞并齐国,燕国也就只剩下了死路一条。
郭卿的战略很好,难的是能否顺利实施。
在赵悼襄王提出问题以后,郭开拍着胸脯,主动请缨入秦,贿赂吕不韦,一定办成此事。
并且请建信君出使齐国,贿赂相国后胜。
郭开的建议获得了赵国上下的一致同意,赵悼襄王下了决心,干了!
郭开携带着许多珍宝黄金,前往已经熟的不能再熟悉的咸阳,贿赂嬴政与吕不韦。
赵悼襄王送来的酒资,嬴政大方的送给了郭开一半。
嬴政并不在乎这点钱财,早晚都会回来的。
齐国后胜那边则是更加欢喜了,好家伙,一件事收两次钱,还有这好事!
后胜虽然一直卖国,虽然贪财无度,虽然骄奢淫逸,虽然懦弱无能,但是也并不是完全纯正的蠢货,他只是人品不行罢了。
他也担心秦国真的可以席卷天下,那时候好日子可就没了。
现在秦国可是已经和齐国接壤了,秦国大军随时可以攻入齐国,这可真是有点儿吓人。
秦王想要联姻的消息传过来,后胜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了。
自己可是齐王的舅舅!
如果齐王和秦王联姻,四舍五入,自己和秦王也是亲戚了,那还怕什么!
至于秦王想要邀请齐王入秦会盟,这个后胜还真不担心,毕竟这么多年,嬴政的名声还是有目共睹的。
赵国和秦国那么大的仇,赵王都备受礼遇,好去好回,那齐国怕什么。
后胜极力鼓吹和秦国联姻的好处,请齐王入秦会盟,齐王建也是想要见识见识声名最盛的秦王,欣然同意秦使邀约。
齐国不是没有明白人,也不是没有忠君爱国之人。
即墨大夫急忙奔赴临淄,联合临淄城防司马官,苦苦哀求齐王建不要入秦。
也请求齐国不要轻易启动兵戈。
齐国最应该做的是整修武备,准备应对楚魏赵的攻伐,三国必然是要攻齐的,岂能再轻易损耗元气?
而秦国强盛,席卷天下之势已经极为明显,虽然不可得罪,但是也不可绑定太深,否则唇亡齿寒,如何是好?
再者说,秦国现在和齐国已经接壤,难道不该防备秦国的进攻吗?秦国可是虎狼之国啊!
而齐国若是与秦国交好,也必然再给楚魏赵三国攻伐的压力和借口,至于秦国的帮助。
秦国永远只会伺机得利,哪里会真心帮助齐国呢?
齐国应该联合诸国,帮助诸国攻打秦国,把秦国重新打回去,让诸国的注意力转移到秦国身上。
但是在后胜的鼓吹下,齐王建完全不听。
要寡人考虑楚魏赵三国的想法,简直异想天开!
楚魏赵三国,无论如何也会把目标放在齐国身上的,若是再不与秦国交好,就真的连一个帮手都没有了。
至于联合攻秦,更是胡说八道,且不说齐国有没有这个威望再启合纵,即便有,前两年的合纵已经证明了,诸国不足与谋。
看看楚国,挑了头之后,现在都要迁都了。
为了诸国得罪秦国,那才真是愚不可及。
而秦国递来了橄榄枝,若是不接,得罪了秦王,如今秦齐已经接壤,秦国攻伐齐国,难道会有人来帮助吗?
怕不是趁火打劫的会更多。
齐王建下定决心,将即墨大夫赶回了即墨,也令司马官不许再言!
请建信君回国禀告赵王,等从秦国回来,就一起攻燕!
毕竟现在河间地还在秦国手里,齐国攻燕还要和秦国借道呢,正好会盟把这事一起办了。
在齐王建准备妥当,已经出发前往秦国的时候,结果就在城门被临淄的城防司马官横戟挡在车架前。
司马官苦苦哀求,齐王建大怒,当场免了司马官职位,令其闭门思过,无诏令不得出门。
随即马不停蹄的奔赴秦国。
在齐王建刚到两国接壤边境,就感受到了秦王的重视,深深感觉来对了,秦王是个厚道人啊!
只能交好,不能得罪。
主要是嬴政也怕出楚魏赵三国搞事情,毕竟也是刚拿下济水,濮水一线,秦国的领土过于深入,很是狭长,上下就是魏国和赵国。
虽说可能性不大,但是凡事就怕万一。
齐王建这种君主,可万万不能让他死了啊。
特意派中苍带领蒙武,率领两万精骑迎接齐王建,既是震慑魏赵,顺便也是威慑齐王建。
当然,表现出来的就是对齐王建的无比重视了。
齐王建心里又是满意又是感动,秦王真是个厚道人啊!
派出自己的师长亲自迎接,还为了自己的安全派出大将,率领如此多精锐,大张旗鼓的为自己护航。
再加上之前,还送了自己七星龙渊宝剑,真是个讲究人啊,太体面了。
齐王建原本准备了千金,百车珍宝作为送给秦王的礼物,现在想想太小气了,这可不行,传出去寡人还要不要脸了?
急忙派人回去,再备千金,加两百车珍宝,赶紧快马加鞭送来和车队汇合。
同样,齐王建眼见秦国军士军容鼎盛,兵强马壮,军械强悍,也是深深为之畏惧。
齐王建对于齐国军队的战力心里是有数的,估计了一下,就这两万秦军,已经足以扫平齐国十万大军了。
要知道秦国可不止这两万精骑,秦国可是有着数十万大军呀。
再次确定了,绝对不能与秦国为敌,只可为友。
联姻!必须联姻!
必须要成为一家人!
齐王建盘算了一下,幸好自己孩子多,有两个女儿现在都合适。
等到齐王建到达咸阳的时候,更是被秦国震撼。
这一路见闻也让齐王建羡慕不已,秦国百姓虽然没有齐国富庶,但是也不算差。
主要是听话啊!
哪像齐国百姓,多年太平,民间富庶,一个个养就的轻佻放肆,自作聪明,偷奸耍滑,那可太不听话了。
哪像秦王,在秦国是说一不二,令行禁止,简直是想干嘛就能干嘛。
和秦国一比,齐国的百姓可太不服管教了。
并且给他出好了主意,让赵国派使者联合齐国一同攻燕,也可消耗齐国国力,打燕国以后也可以伺机攻打齐国。
还建议赵王出重金收买秦国,让秦王对攻燕视若无睹,毕竟秦燕去年刚联姻,还是需要想办法让秦国不要出手的。
嬴政这主意出的是好好的,替赵悼襄王想的极好。
这就是大势压人,无路可选。
在出使赵国的同时,另外派使者奔赴齐国临淄,收买后胜,对齐国表达友好,顺便鼓动后胜说服齐王建攻燕。
还有表露想要与齐王建联姻的想法。
以及希望齐王建入秦一叙。
两国一向友好,又是久仰齐王仁义之名,希望齐王入秦会盟,两国结万世友好。
毕竟如今秦齐两国已经接壤,还是应该面对面谈一谈的,也该安抚一下齐国,让齐国还像以前一样做出正确的决定,而不是在恐惧之下,和他国联合起来。
同时派出密使前往寿春,收买楚考烈王宠臣娄安,以及收买公子熊悍、公子熊负刍的门客,让他们进言攻魏国。
这两位因为夺嫡之争,急于立功的公子,自然想要在魏国这个貌似摇摇欲坠的破房子上,狠狠踹上一脚。
立下战功永远是最加分的。
在嬴政的筹划下,整个天下瞬时间又是开始变得暗流汹涌。
嬴政冷眼看着刚和平没有多久的天下,又开始起风,战争的风。
好好吹吧。
如果没有这战争的风,吹得诸国民不聊生,死伤惨重,朕又何以安天下呢?
接连过了数日,嬴政一边看着风越吹越大,一边沉迷冰火交济,还沉迷水中金莲开。
郭开的谏言,可太说到赵悼襄王的心坎里了,去年吃的亏是他继位以来吃过最大的亏。
打不过秦国很正常,但是一向只能挨打的燕国,竟然也能让赵国吃这么大的亏,损失这么惨重。
这口气怎么咽的下去!
而郭开的方案,更是让赵悼襄王满意。
真不愧是郭卿啊!
寡人有郭卿,真是寡人的福分!
瞧瞧,郭卿从来不是提出问题而不给出解决答案的人。
恰恰相反,郭卿永远是先想好解决办法才提出建议。
打燕国这件事,是赵悼襄王每天都在想的。
虽说近几年赵国元气大伤,国力疲敝,但是燕国也没好到哪里去。
既然大家都是损失惨重,那就相当于还是同一起跑线。
那就说明一向只能挨打的燕国,现在还是只能挨打。
唯一担心的还是秦国,怕就怕秦国两面夹击!
只要秦国不出手,小小的燕国根本不怕他,随便打!
至于拉着齐国一起,自然也是极好的,可以顺便消耗齐国,也可以减轻赵国的压力。
目前赵国的战略目标就是吞并燕国和齐国。
并且这个战略目标实际上比重不分上下。
吞并燕国是为了再也没有后顾之忧,吞并齐国则是因为齐国战力低下,并且很是富庶,吞下齐国可以大大增强国力。
而且只要吞并齐国,燕国也就只剩下了死路一条。
郭卿的战略很好,难的是能否顺利实施。
在赵悼襄王提出问题以后,郭开拍着胸脯,主动请缨入秦,贿赂吕不韦,一定办成此事。
并且请建信君出使齐国,贿赂相国后胜。
郭开的建议获得了赵国上下的一致同意,赵悼襄王下了决心,干了!
郭开携带着许多珍宝黄金,前往已经熟的不能再熟悉的咸阳,贿赂嬴政与吕不韦。
赵悼襄王送来的酒资,嬴政大方的送给了郭开一半。
嬴政并不在乎这点钱财,早晚都会回来的。
齐国后胜那边则是更加欢喜了,好家伙,一件事收两次钱,还有这好事!
后胜虽然一直卖国,虽然贪财无度,虽然骄奢淫逸,虽然懦弱无能,但是也并不是完全纯正的蠢货,他只是人品不行罢了。
他也担心秦国真的可以席卷天下,那时候好日子可就没了。
现在秦国可是已经和齐国接壤了,秦国大军随时可以攻入齐国,这可真是有点儿吓人。
秦王想要联姻的消息传过来,后胜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了。
自己可是齐王的舅舅!
如果齐王和秦王联姻,四舍五入,自己和秦王也是亲戚了,那还怕什么!
至于秦王想要邀请齐王入秦会盟,这个后胜还真不担心,毕竟这么多年,嬴政的名声还是有目共睹的。
赵国和秦国那么大的仇,赵王都备受礼遇,好去好回,那齐国怕什么。
后胜极力鼓吹和秦国联姻的好处,请齐王入秦会盟,齐王建也是想要见识见识声名最盛的秦王,欣然同意秦使邀约。
齐国不是没有明白人,也不是没有忠君爱国之人。
即墨大夫急忙奔赴临淄,联合临淄城防司马官,苦苦哀求齐王建不要入秦。
也请求齐国不要轻易启动兵戈。
齐国最应该做的是整修武备,准备应对楚魏赵的攻伐,三国必然是要攻齐的,岂能再轻易损耗元气?
而秦国强盛,席卷天下之势已经极为明显,虽然不可得罪,但是也不可绑定太深,否则唇亡齿寒,如何是好?
再者说,秦国现在和齐国已经接壤,难道不该防备秦国的进攻吗?秦国可是虎狼之国啊!
而齐国若是与秦国交好,也必然再给楚魏赵三国攻伐的压力和借口,至于秦国的帮助。
秦国永远只会伺机得利,哪里会真心帮助齐国呢?
齐国应该联合诸国,帮助诸国攻打秦国,把秦国重新打回去,让诸国的注意力转移到秦国身上。
但是在后胜的鼓吹下,齐王建完全不听。
要寡人考虑楚魏赵三国的想法,简直异想天开!
楚魏赵三国,无论如何也会把目标放在齐国身上的,若是再不与秦国交好,就真的连一个帮手都没有了。
至于联合攻秦,更是胡说八道,且不说齐国有没有这个威望再启合纵,即便有,前两年的合纵已经证明了,诸国不足与谋。
看看楚国,挑了头之后,现在都要迁都了。
为了诸国得罪秦国,那才真是愚不可及。
而秦国递来了橄榄枝,若是不接,得罪了秦王,如今秦齐已经接壤,秦国攻伐齐国,难道会有人来帮助吗?
怕不是趁火打劫的会更多。
齐王建下定决心,将即墨大夫赶回了即墨,也令司马官不许再言!
请建信君回国禀告赵王,等从秦国回来,就一起攻燕!
毕竟现在河间地还在秦国手里,齐国攻燕还要和秦国借道呢,正好会盟把这事一起办了。
在齐王建准备妥当,已经出发前往秦国的时候,结果就在城门被临淄的城防司马官横戟挡在车架前。
司马官苦苦哀求,齐王建大怒,当场免了司马官职位,令其闭门思过,无诏令不得出门。
随即马不停蹄的奔赴秦国。
在齐王建刚到两国接壤边境,就感受到了秦王的重视,深深感觉来对了,秦王是个厚道人啊!
只能交好,不能得罪。
主要是嬴政也怕出楚魏赵三国搞事情,毕竟也是刚拿下济水,濮水一线,秦国的领土过于深入,很是狭长,上下就是魏国和赵国。
虽说可能性不大,但是凡事就怕万一。
齐王建这种君主,可万万不能让他死了啊。
特意派中苍带领蒙武,率领两万精骑迎接齐王建,既是震慑魏赵,顺便也是威慑齐王建。
当然,表现出来的就是对齐王建的无比重视了。
齐王建心里又是满意又是感动,秦王真是个厚道人啊!
派出自己的师长亲自迎接,还为了自己的安全派出大将,率领如此多精锐,大张旗鼓的为自己护航。
再加上之前,还送了自己七星龙渊宝剑,真是个讲究人啊,太体面了。
齐王建原本准备了千金,百车珍宝作为送给秦王的礼物,现在想想太小气了,这可不行,传出去寡人还要不要脸了?
急忙派人回去,再备千金,加两百车珍宝,赶紧快马加鞭送来和车队汇合。
同样,齐王建眼见秦国军士军容鼎盛,兵强马壮,军械强悍,也是深深为之畏惧。
齐王建对于齐国军队的战力心里是有数的,估计了一下,就这两万秦军,已经足以扫平齐国十万大军了。
要知道秦国可不止这两万精骑,秦国可是有着数十万大军呀。
再次确定了,绝对不能与秦国为敌,只可为友。
联姻!必须联姻!
必须要成为一家人!
齐王建盘算了一下,幸好自己孩子多,有两个女儿现在都合适。
等到齐王建到达咸阳的时候,更是被秦国震撼。
这一路见闻也让齐王建羡慕不已,秦国百姓虽然没有齐国富庶,但是也不算差。
主要是听话啊!
哪像齐国百姓,多年太平,民间富庶,一个个养就的轻佻放肆,自作聪明,偷奸耍滑,那可太不听话了。
哪像秦王,在秦国是说一不二,令行禁止,简直是想干嘛就能干嘛。
和秦国一比,齐国的百姓可太不服管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