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康九年的冬天特别的冷,因为皇帝最喜爱的太子随兵出征死在了关外,所以这个年没人敢过的热闹。
战死沙场的人不计其数,从来只有各自的父母为各自的骨血哀恸,旁人路过,顶天了几句安慰,再或是当消遣围观一遭,甚至有些早已无亲人挂牵,曝尸荒野也无人知晓,更无人怜惜。
皇帝在乎的人便不一样的,哪儿不一样呢?
不都是肉体凡胎?
可总有人要分出个高低贵贱来。
…
和顺太妃裹着素衣大氅,让人陪着坐在殿外的栏杆上看雪,雪下得越来越厚,越来越厚,到最后全白了一片,甚至让她看着有些分不清哪里是哪里了。
这里是哪里。
她住了三十七年,怎么会真的分不清呢?
她的儿子也是死在这么一个大雪天的,随同一起的还有先皇当时最喜欢的小太子——当时的先皇后留下的唯一孩子。
所有人都在为那孩子哭泣,只有她,捧着自己孩子小小的尸体,坐在火炉边上,安慰自己他只是太冷了,暖一暖就好了……但谁都清楚,这孩子和太子一起玩耍,掉进结冰的池子里去,冻死了。
她是只是妃,那人是皇后;她低贱一阶,生的自然孩子的命自然也更贱一些。皇子尚且如此,平民百姓在这世道又更算得了什么?
所有人都知道,她是先皇后的替身,那她的孩子自然也一样。
当初,她十五岁,和一群来自大荣各地的姐妹以绣娘的身份入宫,在司衣女官手下当差,为的是给太后准备六十大寿的寿服和寿礼。
没想到有一日皇帝亲自前来看她们做工,一眼相中了和已故先皇后七分相像的她。
皇帝给她封号顺,意思是让她顺从,先皇后的孩子名曦,她的孩子就名羲。
她从别人口中打听来先皇后的习性,爱画的妆容,学先皇后的一颦一笑,从此彻底将自己当成了她,也从此再未出过宫,
如今这场景,似曾相识,让她有点分不清,分不清眼下到底是成康九年,还是承德十七年了。
她看见一小团雪花儿由天上飘飘摇摇落下来,晶莹剔透的白色绒花,试探性的来到这世间,短暂的生命,还未看看这人间锦绣繁华,就化在她的氅衣上。
她忽然就感觉有点疲惫了。
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吧。
“太妃,进屋吧,外头太冷了。”跟了她三十七年的小丫头如今也成了老嬷嬷,梳上假髻的头发同她一样掺上些灰白,“您风寒未愈,还是少在外边儿吹风吧。”
和顺太妃不为所动。嬷嬷又喊了一遍,依旧如此。
“别喊她了。”一道灰扑扑的身影从暗处走过来,静静的凝视着她最后的背影。
没人知道他为什么总是躲在阴影里,看着和顺太妃的背影,一身灰扑扑的不起眼。
有几次嬷嬷看见他,想叫人给他赶出去,转瞬这人又消失不见了。
这还是第一次听见他说话,声音微微有些耳熟。
几息,嬷嬷好像明白了什么,上前探她的鼻息。
-
承德六年的雨水格外充沛。
从青灰色的天上泼下来,将整座城冲刷得格外清新干净。
陶织景看着自己白嫩的手和手中绷在绣绷子里一块半成品的绢帕,想要绣成的花样是原是两只鸳鸯戏水的,但现在只有一只鸳鸯孤孤单单的顶着荷叶,绣工看着也尚且生疏。
盯着它半晌,又低头透过窗子看着楼下院子里的那棵桂树,花朵被雨水冲刷后落了一地,呈现出中间的亮光向四周绵延的清丽景象。
此时只要稍微有阵风吹来,香气就会盈了满园。
这一切,陌生又熟悉,是她尚待字闺中的时节。
陶织景看着这一切,只觉这雨比方才深宫中的雪还要不真切。
正发着呆,房门被推开,竟然是她已故多年的娘亲。
“绣绣啊,又在刺绣呐?”
阿娘!是阿娘!
怔愣一秒,陶织景甩下绣绷,飞扑过去紧紧抱住她,鼻子一酸,盈了满框的泪水当时就止不住了。
“阿娘!我好想你!”
周蓉只是来看看女儿睡醒了没有,进屋却被女儿这样的一招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听见她哭,还是下意识的拍她的后背轻声安慰:“怎么了绣绣?”
绣绣……
“阿娘…阿爹……”陶织景听见久违的小名,哭得更凶了,什么深宫三十七载,什么五十二岁,在看见爹娘的那一刻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正哭着,陶成烨也进得屋里来,看见这一幕,刚想询问缘由,自己就同夫人一样被女儿死死抱住。
“阿爹!”陶织景当场膝盖一软就要跪下,身子却被一双有力的大手托住。
周蓉:“???”咦?
陶成烨:“!!!?”什么情况?
一家三口,只有女儿知晓他们是久别重逢。
三十七载未见,对陶氏夫妇来说不过几个时辰,自然不知晓其中的心酸。想安慰无从下手,只能由着她抱住自己,轻拍她的背脊给予她一点安慰。
待反应过来时,陶织景被母亲搀扶着坐下,满脸泪水晕花了脂粉。
“怎么了绣绣?”陶父上来第一句话也同陶母一样,问完才想起来去接上一顿无关痛痒的训斥,“大姑娘了,往爹爹嬢嬢怀里扑像什么样子?都哭成小花猫了,一会去铺子上帮忙要让客人笑话死。”
铺子?是啊,他们家有一个早茶铺子呢!
后来她进宫成了妃嫔,但因为娘家家世太过低微,任皇帝如何因为这长相偏心,也迟迟没有当上继后,但阿爹被封了挂名大员,受皇恩养着,早茶铺子也就没有开了。
这一刻,眼前的一切景象变得无比清晰,反而那些前世的记忆模糊的仿若梦境。
她只记得,最后的那段日子,总有一个灰扑扑的身影,在她独自一人时出现,提醒她天凉加衣,尽管她最后还是吹多了穿堂的风。
到底谁真谁假,已经不重要了。
若前世为真,那她已获得新生;若前世为假,那今生她要照着自己的意愿好好活。
对着梳妆镜,陶织景洗干净脸上的脂粉,仔仔细细的重新描摹着自己的妆容,完全不像刚刚哭过的样子。
三十七载,她第一次画回了自己的妆容。
不再模仿别人的样貌举止。
唯留陶成烨和周蓉在她身后矗立。
满心想着:这孩子不会学刺绣学疯魔了吧?
夫妻俩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读出了相同的信息。
怎么办?
就这样吧……
好像也不是不行。
-
被人服侍多年,陶织景做起早茶铺子的活格外力不从心,咸豆花儿给客人做成了甜豆花儿尚且算小事,水烧开也忘记了要用湿抹布包住壶炳再提,烫的小手起了好几个泡,给周蓉心疼的再也不愿让她进厨房,只让她去堂里做做端茶倒水的小事情。
下雨天客人格外少,零星有几个来屋檐下躲雨的,见雨势头变小了点,就都走了。
今天店里不忙。
闲下来的陶织景坐在高凳子上,两条腿悬着,随思绪晃动着。
“如果前世是真的,那我该怎么办呢?”雨水顺着屋檐滴落在长了青苔的青石板上。
天空是青灰色的,春日里的江南也是青灰色的,点缀着一点点的绿,“不做绣娘了吗?不行不行,阿娘说我很有天赋呢,可以继承她的衣钵,不能辜负她。”
“再说了,我也是喜欢刺绣的,放弃了它和再去宫里头荒废有什么区别?”
好让人为难啊……到底有什么办法是既可以继续刺绣,又不用在被召入宫后被迫做宫妃的呢?
或者甚至比上辈子还要厉害,不只是名满江南,还要名满整个大荣国,甚至走到国外去……
可是进宫做了妃嫔就什么也做不成了。
“小姑娘,你是这家铺子的老板吗?”一道声音打断了陶织景的思绪。
“啊?”陶织景顺着声音抬头望去,不知何时两个人已经走进铺子里来了,说话的是个年轻男人,一身栗色绣花绸缎衣裳,后面跟着的少年虽也是一身绫罗绸缎,但较前面那人更为花枝招展一些,金丝暗纹的大红色袍子,头上的发带和衣裳是相配的,一根簪子穿过,也都是黄金制成。
“我阿爹阿娘在的,你们要喝茶吗?”
“小妹妹,”那少年上下左右打量一番,这才上前问道:“我们自扬州来,刚刚进这露城,一路都没有能接待我们的驿站酒肆,我和叔父看你家还算宽敞干净,不知能否留宿啊?”
陶织景看向少年,突然灵光一现。
封怀玉,是他。
前世首辅大人举荐进宫中的琢玉师,她与他有过几面之交,听说家里在扬州一代行商,思想新潮的很,愿意收女子做工,是个大富大贵的人家。
若是能嫁人,有了夫家,而这个夫家正好有一定势力——会有大富贵的人家没有朝中靠山吗?
不会。
做了他们家的夫人还怕被皇帝收入后宫吗?
不怕。
皇帝收人也要看对象的。
没记错的话,他还没有婚配。
“能!”陶织景丝毫没有犹豫。
住店什么的,没房间就给他腾出个房间呗。
刚刚闻声赶来的陶成烨和周蓉:“???”咱家不只是个早茶铺子吗?
啥时候变客栈了?
“可以住店啊——”封怀玉若有所指的看向同行的年轻男子,含满笑的眼中是少年风华正茂的意气,“你赌输了封书行,我就说只要穿的招摇,别人就都知道咱有钱,只要前钱够多,早茶铺子也能当客栈。”
“小鬼头,输给你了呗,”封书行余光瞥了眼高凳上的陶织景,嘴角微微上扬,眉峰微不可查的挑动,却什么也不多说,手指点在自家侄子脑袋上,“要叫叔父,没大没小。”
“怎么?”他似乎完全不懂财不外露的道理,仗着整个堂里只有自己和叔父两位客人,举手投足放浪招摇极了,歪头看向陶织景,一双桃花眼中风流意味拿捏的恰到好处,“小妹妹,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纨绔公子啊,那更好了。
陶织景双手撑在凳子两边,睁着一双单纯清澈的大眼睛,顺着他说:“是的呀,只要给钱,我的房间都可以腾出来给你住的。”
明明是装出来的,但天真烂漫这几个字好像在她身上活过来了,让人一瞧就忍不住想要哄着她点儿。
当然了,她也是有自己的目的的。钱固然重要,可是她图的可不是一点点钱,是封怀玉,确切的说,是成为他妻子后他所拥有的一切,包括他背后的势力对她的保护和支持。
如果说她作为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儿,想要同封家这样的大商贾之流结亲,最好的就是,这样的人家有一个风评不好的风流纨绔。
大多数闺阁小姐都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嫁的男人身上,像封怀玉这般,门当户对的小姐们都害怕嫁与他,所以只能拿着大把的银票向下看。
以陶织景的家世,只有母亲自小读过几本书,有一门刺绣的好手艺,也不曾出名。
她自己倒是出名,但那是两年后的事情了,现在用不成。
就算封家往下看她也没有竞争优势。
但好在,现在根本就没有人同她竞争……
独角戏就独角戏吧,重生的是她,没有人相信她所做的都是为了改变那个在她们看来虚无缥缈的未来。
只有她自己一个人知道,她在做什么,她想要什么。
她在为自己谋划,她想要一个能够给她有力支持的背景,阿爹阿娘很好,但说出来不孝,她想要更好,只有那样的家庭给得起。
“那倒不用了,”封怀玉干咳两声,张开扇子挡住半张脸,“干净点的客房,有床便可,一路来酒家客房都满了,才想问问茶肆能不能住人。”
“那公子坐吧,我叫我阿爹阿娘收拾房间给你。”陶织景从高脚凳上跳下来,直直往柜台后头去了。
她早看见爹娘偷偷往这边看了,这样也好,不用她费口舌再说一遍缘由。
她是个嫌麻烦的人,也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
掩到外边看不到的地方,她直白告诉爹娘:“留他们住下,我要嫁给那位红色衣袍的公子。”
语不惊人死不休,前一秒还未看懂的陶成烨和周蓉……
这下算是彻底懵了。
“你是女子,他是男子,他不下聘书,你如何嫁他?”周蓉疑惑的点和陶成烨不太一样,而且很迟钝,甚至没来得及表现出惊吓。
“像男子娶女子那样啊,我们去提亲。与他同来的是他叔父,既是他的长辈,也算半个爹了。待他们住下,爹爹天黑里,再去同他叔父谈此事。”陶织景往那一站,双手交叠在身前,抬头挺胸站得笔直,姿势格外有气场,张口娓娓道来自己的计划,仿佛一切理所当然。
“荒唐!”陶成烨差点没压住嗓音传到外面去,他才看不懂什么气场不气场的,眉毛胡子都竖起来了,手指头不留力道的往自家女儿身上戳。
他只知道他是她爹!
“太荒唐!自古以来哪有女子给男子提亲的?就算入赘,你也不看看外头那两位穿的戴的是什么,我们家哪里配得上?!”
陶织景挨了爹爹训斥,也不恼,语气平和的仿若与自己无关:“你去试试,说不定人家就答应了呢?”
上辈子在宫里见到封怀玉,已经是她为妃的第三年了,也就是从现在往后推的五年后。
那时的他没有如今日这般穿一身华丽的藏金线的丝绸缎面,风流不羁,而是一身素衣长袍,温柔内敛,立于下首,为宫妃献上刻有每个人姓名八字的平安玉锁。
封怀玉长相俊美,尤其是右眼眼下正中和耳垂上那两点鲜红的小痣,即便是素衣也显妖艳风流,令人见之难忘,若不是陶织景记得她的长相,光凭这身打扮和气质,绝对无人相信,他们是同一个人。
他是经历了什么吗?才有了如此大的改变。
后妃明文规定不得议论他人私事,所以明面上无人提起,私底下倒是听说,他年少时风流纨绔,没有姑娘家愿意嫁给他,以至于后来也一直未娶妻。
-
周蓉将一块湿毛巾裹在壶把上,陶织景逮着机会,自告奋勇去送茶。
这场春雨断断续续,现下又下的更大了,外堂进来了来了几位避雨的路人,有的身上没带伞,淋湿了衣襟,陶织景也热切地送上煮沸的姜茶,为他们驱寒保暖。
她有意先忙活别人,晾着封家二人,最后才沏上一壶上好的茶,告诉他们这个比先前的好。
封怀玉被她这么明显的特别对待逗到,笑问她:“小妹妹,为什么明明是我和叔父先来,你却先给别人倒水?”
陶织景满含无辜的眼神对上他,恰到好处的受惊瑟缩,滚烫的热茶直直泼在封怀玉身上。
“哎!”封怀玉被烫的一激灵,连忙站起来将贴在皮肤上的衣料提起来抖落散热,不由得埋怨,“你怎么这么不经吓。”
没有生气。
连这样都只是怪她不禁吓不小心,纨绔公子也不全是不讲道理的。
陶织景在心里默默做着评估,面上早已准备好的梨花带雨也各就各位。
“对不起……”小姑娘皮肤白皙,睫毛乌黑纤长,此时沾了泪花更显浓密,眼圈儿红红的,当真是教科书式的我见犹怜。
“哥哥……不对不对,公子,我不是故意的……”
“公子,这块手帕给你擦一下吧,我还没有绣完,你不要嫌弃……”
天气还没有很暖和,热水浇上去比冷水挥发的还快,还要更冷一些,封怀玉很想发几句牢骚,但看到面前还没有他肩膀高的小姑娘,眼眶红红的跟他道歉,又什么话都憋回去了。
烦死了!封怀玉狠狠咬紧牙关。
这种娇气兮兮的小姑娘都烦死了!
不能骂不能凶的瓷娃娃。
什么破手帕,半成品还要拿出来糊弄我,水都渗进衣服里了还擦它有什么用?
“我们的房间呢?我不喝这茶了!”
唔——还是有点小脾气的,不过尚可。
陶织景最会的就是装乖装单纯装无辜,各种小孩子的神态,她信手拈来,任意一种都浑然天成。
“哥哥莫生气了,房间阿娘在收拾了,您先在这稍等片刻吧。”称呼又从“公子”变为“哥哥”,突出强调自己比他小,让他再想要责备,话都无从出口。
这招果真好用,封怀玉又坐回去,余光瞥到封书行仿若局外人一般,悠哉悠哉的自斟自饮,时不时向他这边轻飘飘的扫一眼,完全一副看戏的姿态。
闹哄哄的场面静下来,他还意犹未尽,飘飘摇道:“小怀玉,人家小姑娘都说了不是故意的啦,男人要大度一点,对吧?”
狐狸眼眉梢带翘,说起话尾音都化作钩子,钩着人的心魄都由着他牵走。
陶织景被他半眯着眼看得浑身不自在。
该死,怎么有种被看透的感觉。
但是他为什么不戳破我呢?
-
战死沙场的人不计其数,从来只有各自的父母为各自的骨血哀恸,旁人路过,顶天了几句安慰,再或是当消遣围观一遭,甚至有些早已无亲人挂牵,曝尸荒野也无人知晓,更无人怜惜。
皇帝在乎的人便不一样的,哪儿不一样呢?
不都是肉体凡胎?
可总有人要分出个高低贵贱来。
…
和顺太妃裹着素衣大氅,让人陪着坐在殿外的栏杆上看雪,雪下得越来越厚,越来越厚,到最后全白了一片,甚至让她看着有些分不清哪里是哪里了。
这里是哪里。
她住了三十七年,怎么会真的分不清呢?
她的儿子也是死在这么一个大雪天的,随同一起的还有先皇当时最喜欢的小太子——当时的先皇后留下的唯一孩子。
所有人都在为那孩子哭泣,只有她,捧着自己孩子小小的尸体,坐在火炉边上,安慰自己他只是太冷了,暖一暖就好了……但谁都清楚,这孩子和太子一起玩耍,掉进结冰的池子里去,冻死了。
她是只是妃,那人是皇后;她低贱一阶,生的自然孩子的命自然也更贱一些。皇子尚且如此,平民百姓在这世道又更算得了什么?
所有人都知道,她是先皇后的替身,那她的孩子自然也一样。
当初,她十五岁,和一群来自大荣各地的姐妹以绣娘的身份入宫,在司衣女官手下当差,为的是给太后准备六十大寿的寿服和寿礼。
没想到有一日皇帝亲自前来看她们做工,一眼相中了和已故先皇后七分相像的她。
皇帝给她封号顺,意思是让她顺从,先皇后的孩子名曦,她的孩子就名羲。
她从别人口中打听来先皇后的习性,爱画的妆容,学先皇后的一颦一笑,从此彻底将自己当成了她,也从此再未出过宫,
如今这场景,似曾相识,让她有点分不清,分不清眼下到底是成康九年,还是承德十七年了。
她看见一小团雪花儿由天上飘飘摇摇落下来,晶莹剔透的白色绒花,试探性的来到这世间,短暂的生命,还未看看这人间锦绣繁华,就化在她的氅衣上。
她忽然就感觉有点疲惫了。
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吧。
“太妃,进屋吧,外头太冷了。”跟了她三十七年的小丫头如今也成了老嬷嬷,梳上假髻的头发同她一样掺上些灰白,“您风寒未愈,还是少在外边儿吹风吧。”
和顺太妃不为所动。嬷嬷又喊了一遍,依旧如此。
“别喊她了。”一道灰扑扑的身影从暗处走过来,静静的凝视着她最后的背影。
没人知道他为什么总是躲在阴影里,看着和顺太妃的背影,一身灰扑扑的不起眼。
有几次嬷嬷看见他,想叫人给他赶出去,转瞬这人又消失不见了。
这还是第一次听见他说话,声音微微有些耳熟。
几息,嬷嬷好像明白了什么,上前探她的鼻息。
-
承德六年的雨水格外充沛。
从青灰色的天上泼下来,将整座城冲刷得格外清新干净。
陶织景看着自己白嫩的手和手中绷在绣绷子里一块半成品的绢帕,想要绣成的花样是原是两只鸳鸯戏水的,但现在只有一只鸳鸯孤孤单单的顶着荷叶,绣工看着也尚且生疏。
盯着它半晌,又低头透过窗子看着楼下院子里的那棵桂树,花朵被雨水冲刷后落了一地,呈现出中间的亮光向四周绵延的清丽景象。
此时只要稍微有阵风吹来,香气就会盈了满园。
这一切,陌生又熟悉,是她尚待字闺中的时节。
陶织景看着这一切,只觉这雨比方才深宫中的雪还要不真切。
正发着呆,房门被推开,竟然是她已故多年的娘亲。
“绣绣啊,又在刺绣呐?”
阿娘!是阿娘!
怔愣一秒,陶织景甩下绣绷,飞扑过去紧紧抱住她,鼻子一酸,盈了满框的泪水当时就止不住了。
“阿娘!我好想你!”
周蓉只是来看看女儿睡醒了没有,进屋却被女儿这样的一招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听见她哭,还是下意识的拍她的后背轻声安慰:“怎么了绣绣?”
绣绣……
“阿娘…阿爹……”陶织景听见久违的小名,哭得更凶了,什么深宫三十七载,什么五十二岁,在看见爹娘的那一刻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正哭着,陶成烨也进得屋里来,看见这一幕,刚想询问缘由,自己就同夫人一样被女儿死死抱住。
“阿爹!”陶织景当场膝盖一软就要跪下,身子却被一双有力的大手托住。
周蓉:“???”咦?
陶成烨:“!!!?”什么情况?
一家三口,只有女儿知晓他们是久别重逢。
三十七载未见,对陶氏夫妇来说不过几个时辰,自然不知晓其中的心酸。想安慰无从下手,只能由着她抱住自己,轻拍她的背脊给予她一点安慰。
待反应过来时,陶织景被母亲搀扶着坐下,满脸泪水晕花了脂粉。
“怎么了绣绣?”陶父上来第一句话也同陶母一样,问完才想起来去接上一顿无关痛痒的训斥,“大姑娘了,往爹爹嬢嬢怀里扑像什么样子?都哭成小花猫了,一会去铺子上帮忙要让客人笑话死。”
铺子?是啊,他们家有一个早茶铺子呢!
后来她进宫成了妃嫔,但因为娘家家世太过低微,任皇帝如何因为这长相偏心,也迟迟没有当上继后,但阿爹被封了挂名大员,受皇恩养着,早茶铺子也就没有开了。
这一刻,眼前的一切景象变得无比清晰,反而那些前世的记忆模糊的仿若梦境。
她只记得,最后的那段日子,总有一个灰扑扑的身影,在她独自一人时出现,提醒她天凉加衣,尽管她最后还是吹多了穿堂的风。
到底谁真谁假,已经不重要了。
若前世为真,那她已获得新生;若前世为假,那今生她要照着自己的意愿好好活。
对着梳妆镜,陶织景洗干净脸上的脂粉,仔仔细细的重新描摹着自己的妆容,完全不像刚刚哭过的样子。
三十七载,她第一次画回了自己的妆容。
不再模仿别人的样貌举止。
唯留陶成烨和周蓉在她身后矗立。
满心想着:这孩子不会学刺绣学疯魔了吧?
夫妻俩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读出了相同的信息。
怎么办?
就这样吧……
好像也不是不行。
-
被人服侍多年,陶织景做起早茶铺子的活格外力不从心,咸豆花儿给客人做成了甜豆花儿尚且算小事,水烧开也忘记了要用湿抹布包住壶炳再提,烫的小手起了好几个泡,给周蓉心疼的再也不愿让她进厨房,只让她去堂里做做端茶倒水的小事情。
下雨天客人格外少,零星有几个来屋檐下躲雨的,见雨势头变小了点,就都走了。
今天店里不忙。
闲下来的陶织景坐在高凳子上,两条腿悬着,随思绪晃动着。
“如果前世是真的,那我该怎么办呢?”雨水顺着屋檐滴落在长了青苔的青石板上。
天空是青灰色的,春日里的江南也是青灰色的,点缀着一点点的绿,“不做绣娘了吗?不行不行,阿娘说我很有天赋呢,可以继承她的衣钵,不能辜负她。”
“再说了,我也是喜欢刺绣的,放弃了它和再去宫里头荒废有什么区别?”
好让人为难啊……到底有什么办法是既可以继续刺绣,又不用在被召入宫后被迫做宫妃的呢?
或者甚至比上辈子还要厉害,不只是名满江南,还要名满整个大荣国,甚至走到国外去……
可是进宫做了妃嫔就什么也做不成了。
“小姑娘,你是这家铺子的老板吗?”一道声音打断了陶织景的思绪。
“啊?”陶织景顺着声音抬头望去,不知何时两个人已经走进铺子里来了,说话的是个年轻男人,一身栗色绣花绸缎衣裳,后面跟着的少年虽也是一身绫罗绸缎,但较前面那人更为花枝招展一些,金丝暗纹的大红色袍子,头上的发带和衣裳是相配的,一根簪子穿过,也都是黄金制成。
“我阿爹阿娘在的,你们要喝茶吗?”
“小妹妹,”那少年上下左右打量一番,这才上前问道:“我们自扬州来,刚刚进这露城,一路都没有能接待我们的驿站酒肆,我和叔父看你家还算宽敞干净,不知能否留宿啊?”
陶织景看向少年,突然灵光一现。
封怀玉,是他。
前世首辅大人举荐进宫中的琢玉师,她与他有过几面之交,听说家里在扬州一代行商,思想新潮的很,愿意收女子做工,是个大富大贵的人家。
若是能嫁人,有了夫家,而这个夫家正好有一定势力——会有大富贵的人家没有朝中靠山吗?
不会。
做了他们家的夫人还怕被皇帝收入后宫吗?
不怕。
皇帝收人也要看对象的。
没记错的话,他还没有婚配。
“能!”陶织景丝毫没有犹豫。
住店什么的,没房间就给他腾出个房间呗。
刚刚闻声赶来的陶成烨和周蓉:“???”咱家不只是个早茶铺子吗?
啥时候变客栈了?
“可以住店啊——”封怀玉若有所指的看向同行的年轻男子,含满笑的眼中是少年风华正茂的意气,“你赌输了封书行,我就说只要穿的招摇,别人就都知道咱有钱,只要前钱够多,早茶铺子也能当客栈。”
“小鬼头,输给你了呗,”封书行余光瞥了眼高凳上的陶织景,嘴角微微上扬,眉峰微不可查的挑动,却什么也不多说,手指点在自家侄子脑袋上,“要叫叔父,没大没小。”
“怎么?”他似乎完全不懂财不外露的道理,仗着整个堂里只有自己和叔父两位客人,举手投足放浪招摇极了,歪头看向陶织景,一双桃花眼中风流意味拿捏的恰到好处,“小妹妹,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纨绔公子啊,那更好了。
陶织景双手撑在凳子两边,睁着一双单纯清澈的大眼睛,顺着他说:“是的呀,只要给钱,我的房间都可以腾出来给你住的。”
明明是装出来的,但天真烂漫这几个字好像在她身上活过来了,让人一瞧就忍不住想要哄着她点儿。
当然了,她也是有自己的目的的。钱固然重要,可是她图的可不是一点点钱,是封怀玉,确切的说,是成为他妻子后他所拥有的一切,包括他背后的势力对她的保护和支持。
如果说她作为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儿,想要同封家这样的大商贾之流结亲,最好的就是,这样的人家有一个风评不好的风流纨绔。
大多数闺阁小姐都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嫁的男人身上,像封怀玉这般,门当户对的小姐们都害怕嫁与他,所以只能拿着大把的银票向下看。
以陶织景的家世,只有母亲自小读过几本书,有一门刺绣的好手艺,也不曾出名。
她自己倒是出名,但那是两年后的事情了,现在用不成。
就算封家往下看她也没有竞争优势。
但好在,现在根本就没有人同她竞争……
独角戏就独角戏吧,重生的是她,没有人相信她所做的都是为了改变那个在她们看来虚无缥缈的未来。
只有她自己一个人知道,她在做什么,她想要什么。
她在为自己谋划,她想要一个能够给她有力支持的背景,阿爹阿娘很好,但说出来不孝,她想要更好,只有那样的家庭给得起。
“那倒不用了,”封怀玉干咳两声,张开扇子挡住半张脸,“干净点的客房,有床便可,一路来酒家客房都满了,才想问问茶肆能不能住人。”
“那公子坐吧,我叫我阿爹阿娘收拾房间给你。”陶织景从高脚凳上跳下来,直直往柜台后头去了。
她早看见爹娘偷偷往这边看了,这样也好,不用她费口舌再说一遍缘由。
她是个嫌麻烦的人,也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
掩到外边看不到的地方,她直白告诉爹娘:“留他们住下,我要嫁给那位红色衣袍的公子。”
语不惊人死不休,前一秒还未看懂的陶成烨和周蓉……
这下算是彻底懵了。
“你是女子,他是男子,他不下聘书,你如何嫁他?”周蓉疑惑的点和陶成烨不太一样,而且很迟钝,甚至没来得及表现出惊吓。
“像男子娶女子那样啊,我们去提亲。与他同来的是他叔父,既是他的长辈,也算半个爹了。待他们住下,爹爹天黑里,再去同他叔父谈此事。”陶织景往那一站,双手交叠在身前,抬头挺胸站得笔直,姿势格外有气场,张口娓娓道来自己的计划,仿佛一切理所当然。
“荒唐!”陶成烨差点没压住嗓音传到外面去,他才看不懂什么气场不气场的,眉毛胡子都竖起来了,手指头不留力道的往自家女儿身上戳。
他只知道他是她爹!
“太荒唐!自古以来哪有女子给男子提亲的?就算入赘,你也不看看外头那两位穿的戴的是什么,我们家哪里配得上?!”
陶织景挨了爹爹训斥,也不恼,语气平和的仿若与自己无关:“你去试试,说不定人家就答应了呢?”
上辈子在宫里见到封怀玉,已经是她为妃的第三年了,也就是从现在往后推的五年后。
那时的他没有如今日这般穿一身华丽的藏金线的丝绸缎面,风流不羁,而是一身素衣长袍,温柔内敛,立于下首,为宫妃献上刻有每个人姓名八字的平安玉锁。
封怀玉长相俊美,尤其是右眼眼下正中和耳垂上那两点鲜红的小痣,即便是素衣也显妖艳风流,令人见之难忘,若不是陶织景记得她的长相,光凭这身打扮和气质,绝对无人相信,他们是同一个人。
他是经历了什么吗?才有了如此大的改变。
后妃明文规定不得议论他人私事,所以明面上无人提起,私底下倒是听说,他年少时风流纨绔,没有姑娘家愿意嫁给他,以至于后来也一直未娶妻。
-
周蓉将一块湿毛巾裹在壶把上,陶织景逮着机会,自告奋勇去送茶。
这场春雨断断续续,现下又下的更大了,外堂进来了来了几位避雨的路人,有的身上没带伞,淋湿了衣襟,陶织景也热切地送上煮沸的姜茶,为他们驱寒保暖。
她有意先忙活别人,晾着封家二人,最后才沏上一壶上好的茶,告诉他们这个比先前的好。
封怀玉被她这么明显的特别对待逗到,笑问她:“小妹妹,为什么明明是我和叔父先来,你却先给别人倒水?”
陶织景满含无辜的眼神对上他,恰到好处的受惊瑟缩,滚烫的热茶直直泼在封怀玉身上。
“哎!”封怀玉被烫的一激灵,连忙站起来将贴在皮肤上的衣料提起来抖落散热,不由得埋怨,“你怎么这么不经吓。”
没有生气。
连这样都只是怪她不禁吓不小心,纨绔公子也不全是不讲道理的。
陶织景在心里默默做着评估,面上早已准备好的梨花带雨也各就各位。
“对不起……”小姑娘皮肤白皙,睫毛乌黑纤长,此时沾了泪花更显浓密,眼圈儿红红的,当真是教科书式的我见犹怜。
“哥哥……不对不对,公子,我不是故意的……”
“公子,这块手帕给你擦一下吧,我还没有绣完,你不要嫌弃……”
天气还没有很暖和,热水浇上去比冷水挥发的还快,还要更冷一些,封怀玉很想发几句牢骚,但看到面前还没有他肩膀高的小姑娘,眼眶红红的跟他道歉,又什么话都憋回去了。
烦死了!封怀玉狠狠咬紧牙关。
这种娇气兮兮的小姑娘都烦死了!
不能骂不能凶的瓷娃娃。
什么破手帕,半成品还要拿出来糊弄我,水都渗进衣服里了还擦它有什么用?
“我们的房间呢?我不喝这茶了!”
唔——还是有点小脾气的,不过尚可。
陶织景最会的就是装乖装单纯装无辜,各种小孩子的神态,她信手拈来,任意一种都浑然天成。
“哥哥莫生气了,房间阿娘在收拾了,您先在这稍等片刻吧。”称呼又从“公子”变为“哥哥”,突出强调自己比他小,让他再想要责备,话都无从出口。
这招果真好用,封怀玉又坐回去,余光瞥到封书行仿若局外人一般,悠哉悠哉的自斟自饮,时不时向他这边轻飘飘的扫一眼,完全一副看戏的姿态。
闹哄哄的场面静下来,他还意犹未尽,飘飘摇道:“小怀玉,人家小姑娘都说了不是故意的啦,男人要大度一点,对吧?”
狐狸眼眉梢带翘,说起话尾音都化作钩子,钩着人的心魄都由着他牵走。
陶织景被他半眯着眼看得浑身不自在。
该死,怎么有种被看透的感觉。
但是他为什么不戳破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