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孙芙蕖略踮起脚,再度朝院门之外望去。
连焚风这生辰宴的贵客,都已然稳坐席上,可赵深那东道主,也不知是耽搁在了何处,竟迟迟不见影踪。
按理说这一会儿,沁水斋的早课也该散了。赵深偏要害众人这样久等,实在有悖于待客之道。
好在焚风本也生性爽朗,再加上视赵深为自家兄弟,故不与他计较。又因见孙芙蕖愧疚焦急,焚风反倒还主动解围,出言向她打趣。
“你同赵深他新婚燕尔,可真是蜜里调油。只一会儿的功夫未得见他,你便就‘如隔三秋’似的,对他翘首以盼了。”
众人闻言笑起,纷纷劝孙芙蕖且先坐下,道她与赵深纵然恩爱,倒也不急在这一时。
唯菱角兴致缺缺,虽坐在藕荷和焚风二者中间,却闷着声,微嘟起嘴,对左右两边皆不理睬。
孙芙蕖收回远眺目光,一眼便瞧见了这小妮子,在吃飞醋。
菱角尽管一副气鼓鼓的模样,却因她天生的好皮囊,雪腮透着红晕,娇软可爱极了。
她独自生闷气,甚至未察觉身旁焚风,正盯着她目不转睛,恋慕之意早已溢于言表。
傻丫头却仍还怨怼焚风与藕荷二人,不仅非要与藕荷争座次,将两位寿星隔开,又压根不看向焚风那边,更不开口与他讲话。
“缘分有千百种,他二人虽凑巧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却不代表注定结为夫妻。你因为这种小事,便吃焚风的醋,无异于在乱点鸳鸯谱。”
孙芙蕖见她小性儿使得差不多了,遂适时唤住她,助焚风与她和好。
“你莫要一错再错,既迁怒无辜的藕荷,又枉费了焚风对你的一片心意。不信你且去问问他,今日来此,他究竟是赏光给赵深,还是因想见你。”
桌子底下,焚风不着痕迹,轻握住菱角的手。
他凑去她耳边,带点儿委屈,也带着赔礼迁就之意,温声哄她,语气恳切真诚。
“我今赴宴,不为任何旁人,无关赵贤弟与藕荷,只因为你。”
一句由衷的剖白话语,顿消了菱角满心醋意。她回握上焚风的手,同他颔首,粲然展颜。
焚风也知道小姑娘会发脾气,是因为极在乎他,遂对她宝贝极了,不怪她一番无理取闹。
有情人彼此执手,相视而笑,却被不巧迟来的赵深搅了气氛。
“想不到焚风兄肯前来,并非看在学生的薄面上,而是重色轻友,惦记内子的美貌婢女。”
赵深故作一副痛心之状,扬声对焚风与菱角调侃,直害得二人面红耳赤,方才笑着将他们放过。
因时候已不早,孙芙蕖接过他手中所提之物,将他引至席上,便急忙催促开宴。
待到菜过五味,她方得空对身侧赵深相问,究竟因何事而来迟。
赵深却仅是指住她接过去的那只酒坛,怀着歉意,对她恭声轻笑。
“我来迟了,不如自罚一杯?”
孙芙蕖瞧出来,他这是有意回避,不欲同她作答。
她倒也无心自讨没趣,冷淡勾唇,垂首去启封泥。
封泥方开,酒香散溢出来,她唇上本就轻浅的丝缕笑意,随之凝结。
酒坛虽小,但坛内是青竹酿。
这东西千金难求,有市无价。此一坛更是佳品,赵深从哪里得来?
因孙芙蕖笑容乍止,赵深亦放浅呼吸。
京中最好的青竹酿,唯在相府。韩愫虽以她所好之酒,换掉了那盒米糕,又吩咐他只字莫对她提,可孙芙蕖既见此酒,难保不联想到相爷身上。
有违丞相之命,赵深虽不在乎,可他不欲教孙芙蕖知晓,她错失了飘香轩的点心。
韩愫误吃了她的米糕,甚至舍得割爱,拿青竹酿来补救。赵深更是不肯落于人后,说什么也要对孙芙蕖隐瞒住,他二人关于那米糕的闪失。
“你手上并无闲钱,再如何想对我好,也该当量力而为。这不是区区的一觞、一壶,而是一整坛青竹酿。”
孙芙蕖终得以重新开口,话语里仍残存哑然意味。
“虽然我喜饮青竹酿,但事后伍叔得知你胡乱花钱,竟买了如此贵重的酒,你我可都得瞧他的脸色了。”
赵深并未料到,孙芙蕖见此酒而哑口,是因顾及他日子过得“拮据”。她的惊诧之情,与韩愫毫无干系,完完全全只关乎他赵深罢了。
作为他的妻子,孙芙蕖满心满眼,皆都是他一人。她在意的是他,甚至半点都不曾将这坛青竹酿,朝韩愫身上去想。
这对赵深来说,便足够了。
孙芙蕖嫁给他前,已于狱中坦言,对他并无爱意。可如今二人成亲,她与他举案齐眉,尽职尽责地扮演一个妻子。
纵然他们之间,何事皆是假的,可这虚妄表象,却令他极痴迷。
赵深自知着相,仍不忍搅碎这黄粱好梦。
于是他一再地错下去,同孙芙蕖软语宽慰。
“为你买来这酒,掷千金也值得。若伍叔他责怪,我便独自承担,必保得你周全,一生一世,护你无虞。”
借花献佛,冒领韩愫那一番好意,讨孙芙蕖的欢心,赵深做得坦然。
他本也厚颜无耻,自知无甚礼义可言。
像这样对孙芙蕖瞒骗,他早已轻车熟路,习以为常。
*
时逢宋境大旱,相府的东苑里,夏蝉于庭前古树之上,声嘶力竭地高声叫嚷。在树荫下避暑的孙芙蕖,听得实在是不胜其烦。
与生来体寒的韩愫一样,她禁不住半点暑气。
前世中每逢此年,怕热的她和韩愫,成日皆躲进相府的酒窖里去纳凉。
因韩愫藏酒无数,相府的那处地窖,既阴凉又宽敞,实在是避暑的绝佳地点。孙芙蕖极笃定,此时此刻,韩愫必然身在他那酒窖之中。
这一世,她倒是没法子擅闯韩愫的酒窖了。
孙芙蕖转过眼去,扫视盆内已尽化作雪水的冰凌,再抬起眼,细瞧坐在她身侧的赵深。
冰铺今日开窖,伍叔难得应允了赵深之请,去为孙芙蕖买来这一整盆冰。
可纵有树荫与冰盆,在这大旱之年,孙芙蕖仍还是觉得酷暑难捱。
风拂热浪,赵深那一袭相府门生的软薄白衫,袖摆处微微飘荡。
他抬手,将所握书卷翻过一页,依然老神在在地安静读书。
怎么竟会有如此耐热之人,在烈日下,仍可把白袍穿得干净清爽,眉目间神色平和,周身极云淡风轻?
孙芙蕖早已经热得香汗淋漓,脑内的思绪愈发打结,完全不理解赵深为何能这样泰然自若。
带着满腔的惊异与困惑,孙芙蕖干脆不再费心琢磨。
她无精打采地歪过身去,将自己昏沉沉的脑袋,搭在赵深膝上,径直开口,囫囵问他。
“这旱魃作祟的鬼天气里,你难道都不觉得热么?”
因她一把嗓有气无力,赵深便也姑且纵她坐没坐相,枕躺在他的腿上。
落手轻拭去她额角细汗,他朝孙芙蕖柔柔笑起。
“心静,则自然凉。”
与孙芙蕖热到甚至懒得讲话不同,赵深答得低声,却每字都极清楚。
这乘凉的“玄妙法门”,他口授给了她,孙芙蕖却全然不肯相信。
倒也怪不得她不信。
南越比起宋国,夏时炎热更甚。
赵深既长于越,眼下这洛川城的暑热,他尚且能忍得。唯独这个中因由,他不能对孙芙蕖相告。
“怎会如此简单?你定是在哄骗我罢了……”
赵深闻言再笑,缓缓地摇摇头,将手上的卷册塞给孙芙蕖瞧。
“此一章你且读罢,又何愁心间的燥火不熄呢?”
孙芙蕖敷衍抬眸,朝着他所指那行,潦草看去。
“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赵深向她颔首,孙芙蕖却反手将书推还给他,嗔怪着复又开腔。
“此为治国之道,解不得我这小女儿家的娇气闲愁。”
她支起身子来,斜偎在赵深肩上,猫儿般半眯起眼,打过一个哈欠,径自嘟哝。
“你这法子不灵,都不如去打个盹儿。这书我今儿偏生不看,反正就算看了,我也静不下来,且先这么留着,待明早再读好了。”
“待会儿便该掌灯,你现在不肯读,明日怎还有机会再看?”
时节的确将晚,天色已要暗下。
但孙芙蕖不明白,赵深为何说她这会儿不看,明朝就再不能看这书了。
不等她开口问,赵深耐着性子,慢悠悠地对她念叨。
“今已初五,明日便就是六月六了。到时候洗衣晒书,你再想读这本,可就得等到后天——”
赵深忽然住口,隐隐怔住。
孙芙蕖亦随他突兀消失的话音,顿消了困倦之意。
乔宋七夕晒书,赵深本应该入乡随俗,而不是仍似在越国时,逢六月初六洗晒。
他记错了日子,又还失口对孙芙蕖道出。
正当不知该如何圆谎之际,他却乍见孙芙蕖哑然失笑。
“我当你耐极了这暑热。却原来,你亦只不过是强撑。”
就如与孙芙蕖私下独处之时,云朝不自觉地放下了长久以来,作为赵深的全副伪装和警惕,孙芙蕖也习惯了视赵深为夫婿和家人,对他并不设防,毫无猜疑之心。
孙芙蕖笑倒在他的怀里,只当他是因这毒辣暑气,短暂地热糊涂了,才会把根本不相干的日子,记作应洗晒的时节。
“你再如何佯装不畏炎热,却也已于事无补。我可是亲耳听到你胡言乱语,识破你根本与我无异,都热得脑子极昏沉了。”
赵深没有出言解释,或陪她争辩斗嘴。事已至此,他仅如赌气般地,将怀里的她牢牢环抱,彼此相偎无间。
晚风拂过,已不同于白日之时。风声静谧,却裹挟疾雨将至的寒凉气息。
孙芙蕖的确是热糊涂了,甚至不记得重生累世,她曾于明日遭受过怎样的罪。
眼下她只是觉得凉风爽人。
风过庭堂,故她尽管被赵深抱紧,亦没有热得难受。
反而她心头上,竟似乎略有些甜。
连焚风这生辰宴的贵客,都已然稳坐席上,可赵深那东道主,也不知是耽搁在了何处,竟迟迟不见影踪。
按理说这一会儿,沁水斋的早课也该散了。赵深偏要害众人这样久等,实在有悖于待客之道。
好在焚风本也生性爽朗,再加上视赵深为自家兄弟,故不与他计较。又因见孙芙蕖愧疚焦急,焚风反倒还主动解围,出言向她打趣。
“你同赵深他新婚燕尔,可真是蜜里调油。只一会儿的功夫未得见他,你便就‘如隔三秋’似的,对他翘首以盼了。”
众人闻言笑起,纷纷劝孙芙蕖且先坐下,道她与赵深纵然恩爱,倒也不急在这一时。
唯菱角兴致缺缺,虽坐在藕荷和焚风二者中间,却闷着声,微嘟起嘴,对左右两边皆不理睬。
孙芙蕖收回远眺目光,一眼便瞧见了这小妮子,在吃飞醋。
菱角尽管一副气鼓鼓的模样,却因她天生的好皮囊,雪腮透着红晕,娇软可爱极了。
她独自生闷气,甚至未察觉身旁焚风,正盯着她目不转睛,恋慕之意早已溢于言表。
傻丫头却仍还怨怼焚风与藕荷二人,不仅非要与藕荷争座次,将两位寿星隔开,又压根不看向焚风那边,更不开口与他讲话。
“缘分有千百种,他二人虽凑巧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却不代表注定结为夫妻。你因为这种小事,便吃焚风的醋,无异于在乱点鸳鸯谱。”
孙芙蕖见她小性儿使得差不多了,遂适时唤住她,助焚风与她和好。
“你莫要一错再错,既迁怒无辜的藕荷,又枉费了焚风对你的一片心意。不信你且去问问他,今日来此,他究竟是赏光给赵深,还是因想见你。”
桌子底下,焚风不着痕迹,轻握住菱角的手。
他凑去她耳边,带点儿委屈,也带着赔礼迁就之意,温声哄她,语气恳切真诚。
“我今赴宴,不为任何旁人,无关赵贤弟与藕荷,只因为你。”
一句由衷的剖白话语,顿消了菱角满心醋意。她回握上焚风的手,同他颔首,粲然展颜。
焚风也知道小姑娘会发脾气,是因为极在乎他,遂对她宝贝极了,不怪她一番无理取闹。
有情人彼此执手,相视而笑,却被不巧迟来的赵深搅了气氛。
“想不到焚风兄肯前来,并非看在学生的薄面上,而是重色轻友,惦记内子的美貌婢女。”
赵深故作一副痛心之状,扬声对焚风与菱角调侃,直害得二人面红耳赤,方才笑着将他们放过。
因时候已不早,孙芙蕖接过他手中所提之物,将他引至席上,便急忙催促开宴。
待到菜过五味,她方得空对身侧赵深相问,究竟因何事而来迟。
赵深却仅是指住她接过去的那只酒坛,怀着歉意,对她恭声轻笑。
“我来迟了,不如自罚一杯?”
孙芙蕖瞧出来,他这是有意回避,不欲同她作答。
她倒也无心自讨没趣,冷淡勾唇,垂首去启封泥。
封泥方开,酒香散溢出来,她唇上本就轻浅的丝缕笑意,随之凝结。
酒坛虽小,但坛内是青竹酿。
这东西千金难求,有市无价。此一坛更是佳品,赵深从哪里得来?
因孙芙蕖笑容乍止,赵深亦放浅呼吸。
京中最好的青竹酿,唯在相府。韩愫虽以她所好之酒,换掉了那盒米糕,又吩咐他只字莫对她提,可孙芙蕖既见此酒,难保不联想到相爷身上。
有违丞相之命,赵深虽不在乎,可他不欲教孙芙蕖知晓,她错失了飘香轩的点心。
韩愫误吃了她的米糕,甚至舍得割爱,拿青竹酿来补救。赵深更是不肯落于人后,说什么也要对孙芙蕖隐瞒住,他二人关于那米糕的闪失。
“你手上并无闲钱,再如何想对我好,也该当量力而为。这不是区区的一觞、一壶,而是一整坛青竹酿。”
孙芙蕖终得以重新开口,话语里仍残存哑然意味。
“虽然我喜饮青竹酿,但事后伍叔得知你胡乱花钱,竟买了如此贵重的酒,你我可都得瞧他的脸色了。”
赵深并未料到,孙芙蕖见此酒而哑口,是因顾及他日子过得“拮据”。她的惊诧之情,与韩愫毫无干系,完完全全只关乎他赵深罢了。
作为他的妻子,孙芙蕖满心满眼,皆都是他一人。她在意的是他,甚至半点都不曾将这坛青竹酿,朝韩愫身上去想。
这对赵深来说,便足够了。
孙芙蕖嫁给他前,已于狱中坦言,对他并无爱意。可如今二人成亲,她与他举案齐眉,尽职尽责地扮演一个妻子。
纵然他们之间,何事皆是假的,可这虚妄表象,却令他极痴迷。
赵深自知着相,仍不忍搅碎这黄粱好梦。
于是他一再地错下去,同孙芙蕖软语宽慰。
“为你买来这酒,掷千金也值得。若伍叔他责怪,我便独自承担,必保得你周全,一生一世,护你无虞。”
借花献佛,冒领韩愫那一番好意,讨孙芙蕖的欢心,赵深做得坦然。
他本也厚颜无耻,自知无甚礼义可言。
像这样对孙芙蕖瞒骗,他早已轻车熟路,习以为常。
*
时逢宋境大旱,相府的东苑里,夏蝉于庭前古树之上,声嘶力竭地高声叫嚷。在树荫下避暑的孙芙蕖,听得实在是不胜其烦。
与生来体寒的韩愫一样,她禁不住半点暑气。
前世中每逢此年,怕热的她和韩愫,成日皆躲进相府的酒窖里去纳凉。
因韩愫藏酒无数,相府的那处地窖,既阴凉又宽敞,实在是避暑的绝佳地点。孙芙蕖极笃定,此时此刻,韩愫必然身在他那酒窖之中。
这一世,她倒是没法子擅闯韩愫的酒窖了。
孙芙蕖转过眼去,扫视盆内已尽化作雪水的冰凌,再抬起眼,细瞧坐在她身侧的赵深。
冰铺今日开窖,伍叔难得应允了赵深之请,去为孙芙蕖买来这一整盆冰。
可纵有树荫与冰盆,在这大旱之年,孙芙蕖仍还是觉得酷暑难捱。
风拂热浪,赵深那一袭相府门生的软薄白衫,袖摆处微微飘荡。
他抬手,将所握书卷翻过一页,依然老神在在地安静读书。
怎么竟会有如此耐热之人,在烈日下,仍可把白袍穿得干净清爽,眉目间神色平和,周身极云淡风轻?
孙芙蕖早已经热得香汗淋漓,脑内的思绪愈发打结,完全不理解赵深为何能这样泰然自若。
带着满腔的惊异与困惑,孙芙蕖干脆不再费心琢磨。
她无精打采地歪过身去,将自己昏沉沉的脑袋,搭在赵深膝上,径直开口,囫囵问他。
“这旱魃作祟的鬼天气里,你难道都不觉得热么?”
因她一把嗓有气无力,赵深便也姑且纵她坐没坐相,枕躺在他的腿上。
落手轻拭去她额角细汗,他朝孙芙蕖柔柔笑起。
“心静,则自然凉。”
与孙芙蕖热到甚至懒得讲话不同,赵深答得低声,却每字都极清楚。
这乘凉的“玄妙法门”,他口授给了她,孙芙蕖却全然不肯相信。
倒也怪不得她不信。
南越比起宋国,夏时炎热更甚。
赵深既长于越,眼下这洛川城的暑热,他尚且能忍得。唯独这个中因由,他不能对孙芙蕖相告。
“怎会如此简单?你定是在哄骗我罢了……”
赵深闻言再笑,缓缓地摇摇头,将手上的卷册塞给孙芙蕖瞧。
“此一章你且读罢,又何愁心间的燥火不熄呢?”
孙芙蕖敷衍抬眸,朝着他所指那行,潦草看去。
“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赵深向她颔首,孙芙蕖却反手将书推还给他,嗔怪着复又开腔。
“此为治国之道,解不得我这小女儿家的娇气闲愁。”
她支起身子来,斜偎在赵深肩上,猫儿般半眯起眼,打过一个哈欠,径自嘟哝。
“你这法子不灵,都不如去打个盹儿。这书我今儿偏生不看,反正就算看了,我也静不下来,且先这么留着,待明早再读好了。”
“待会儿便该掌灯,你现在不肯读,明日怎还有机会再看?”
时节的确将晚,天色已要暗下。
但孙芙蕖不明白,赵深为何说她这会儿不看,明朝就再不能看这书了。
不等她开口问,赵深耐着性子,慢悠悠地对她念叨。
“今已初五,明日便就是六月六了。到时候洗衣晒书,你再想读这本,可就得等到后天——”
赵深忽然住口,隐隐怔住。
孙芙蕖亦随他突兀消失的话音,顿消了困倦之意。
乔宋七夕晒书,赵深本应该入乡随俗,而不是仍似在越国时,逢六月初六洗晒。
他记错了日子,又还失口对孙芙蕖道出。
正当不知该如何圆谎之际,他却乍见孙芙蕖哑然失笑。
“我当你耐极了这暑热。却原来,你亦只不过是强撑。”
就如与孙芙蕖私下独处之时,云朝不自觉地放下了长久以来,作为赵深的全副伪装和警惕,孙芙蕖也习惯了视赵深为夫婿和家人,对他并不设防,毫无猜疑之心。
孙芙蕖笑倒在他的怀里,只当他是因这毒辣暑气,短暂地热糊涂了,才会把根本不相干的日子,记作应洗晒的时节。
“你再如何佯装不畏炎热,却也已于事无补。我可是亲耳听到你胡言乱语,识破你根本与我无异,都热得脑子极昏沉了。”
赵深没有出言解释,或陪她争辩斗嘴。事已至此,他仅如赌气般地,将怀里的她牢牢环抱,彼此相偎无间。
晚风拂过,已不同于白日之时。风声静谧,却裹挟疾雨将至的寒凉气息。
孙芙蕖的确是热糊涂了,甚至不记得重生累世,她曾于明日遭受过怎样的罪。
眼下她只是觉得凉风爽人。
风过庭堂,故她尽管被赵深抱紧,亦没有热得难受。
反而她心头上,竟似乎略有些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