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赵深只觉得孙芙蕖简直不可理喻。
虽知她言外有意,但他未预料到,她末尾处所道之言,是想要为他抬妾。
既然出生在南越国,赵深对宋人纳妾之俗,内心里实则并不认可。
以他之见,婚姻本该是夫妻同心,一生一世一双人的。
南越好巫尚鬼,崇敬觋婆,故举国女子地位甚高。做丈夫的莫说纳妾,便是轻慢妻子,都要遭四邻鄙薄。
若他胆敢听孙芙蕖所劝,在宋京纳了妾,消息传回龙川,宫中高堂必将斥他“违背祖制”,将他这“不肖子”扫地出门。
毕竟越人习俗,从无纳妾之理。唯有元配离世,男子方可续弦,另聘一人为妻。
赵深自认为与孙芙蕖姻缘美满,日子过得平顺。
她要他另觅良配,但他却绝对不希望孙芙蕖早早身死。
相爷纳了紫鹊,那又如何?无人规定他必须上行下效,也抬个媵妾过门。
更何况礼制之外,赵深清楚自己内心所愿。他唯独爱孙芙蕖,又岂会除了她,还想再亲近旁的女子?
纳妾非他所愿,他只想与眼前人,执手相伴终老。
“学生倒是以为,此事中师娘所做在理。相爷有意纳妾,她本该执意坚持下去,不教任何的女子登堂入室。”
他话说得稍重,又以“学生”自称,孙芙蕖哪里听不出来,赵深是恼了她“抬妾”的建言?
她倒未料想到,他竟对纳妾之事,如此抵触,甚至是站在陆柔良那方,觉得韩愫的行止有错。
这样一来,她怎好再劝赵深尽早纳妾?
可若不抬妾进门,只恐明年的上元节,孙家仍要送孩儿灯过来,冲她百般催促……对于赵深无子一事,孙芙蕖愈发烦忧。
“我欲替你择妾室的人选,是恐耽搁了赵氏开枝散叶。紫鹊就是因陆柔良久无孕事,故才被相爷收房,我……”
孙芙蕖话至嘴边,稍作迟疑,终还是将孙府送灯一事,对赵深和盘托出。
闻听孙家竟堂而皇之地送来灯盏,催促孙芙蕖早日有孕,又还害得她这样苦恼,甚至连为他纳妾的最下之策都想了出来,赵深冷下脸色。
这神情不同于初时他止了笑意,亦不似他对孙芙蕖稍恼火的样子。
他切切实实地不豫孙府行径,觉得那些本也不珍惜孙芙蕖的“亲眷”,在他有所疏失之处,竟这般为难了她。
“你本无错,是孙家不应当送灯给你,对你我夫妻之事,妄加指点。”
轻抬起手,赵深极细致地,抚平孙芙蕖未展的眉。
“你我有无子嗣、是儿是女、膝下几人,孙家皆没有置喙的道理。为夫尚不在意你未有身孕,何故竟轮到他们来挑你的不是?”
孙芙蕖因他这番安慰,愁思渐消,眉宇舒展,朝他颔首轻笑。
赵深亦回她以笑意,将她揽入怀里,好生疼惜地再度劝她。
“孩子的事情你莫心急,办法由我来想。保准明年的元宵灯会,我携你母子二人同游。”
孙芙蕖以为她无孕事,是因与赵深本也无缘。赵深却连那症结都未明了,便如此信誓旦旦,笃定仅靠他一人,就能够解决她与他这共同的难事。
此番允诺,听着十分古怪,孙芙蕖却因思及从前,遂全然相信了他。
再难做的事情,赵深都偏偏会有办法。
当初他为她洗脱罪名,将她救出天牢,不也是看似山穷水尽,但最终柳暗花明了么?
那么这次,她依旧选择信他。
赵深劝慰过孙芙蕖,出了房门,便转头去寻赵伍。
他朝孙芙蕖保证得信誓旦旦,说子嗣之事很快会有消息,是因为之所以孙芙蕖长久无孕,缘由他实则最为清楚。
是他授意赵伍,在他的饮食中加入避子之药,才致使孙芙蕖过门一年,仍未能怀上他的孩子。
并非他不欲与孙芙蕖生儿育女,而是他毕竟身为越国储君,想册立孙芙蕖为皇后,再助她诞下嫡子。
如今他尚未带她还朝,未扶她上凤位,二人所生皇子,便算不得名正言顺。
子嗣之事,他本可以再等。但因他另有打算,却在无意之间,伤到了孙芙蕖。
害她伤心,绝非赵深本意。既然她想要一个孩子,那他便给。
伍公公一旦撤掉了他的药,这一年里,她便能得偿所愿,与他诞下孩儿。
本来家里私事,赵深与孙芙蕖,皆不曾向外传扬。但因为赵深将那盏送子灯,退还给了孙府,孙家人百般打听,便到底知晓了孙芙蕖的纳妾之请,竟被他严词拒绝。
消息传在京城,相府东苑的官太太们,没少对孙芙蕖打趣。人皆羡慕她嫁得个好夫君,容她这般“专房”,独宠爱她一个。
唯独陆柔良本也与她旧怨至深,这闲话听在耳中,倒觉出了蹊跷。
赵深他一个穷书生,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全靠孙芙蕖倒赔嫁妆,贴补家用,故也必然不敢有“纳妾”那般念想。
可孙芙蕖的所作所为不对。
她一个书外穿来的人,哪可能主动想让另一半纳小妾?
韩愫有意纳妾,陆柔良可是已亲身体会过,既作为未来者,自己究竟有多抗拒、怨妒。
孙芙蕖纵使再如何心宽,也不会做得到甘愿分享男人。
陆柔良觉得这当中一定另有隐情,就连孙芙蕖的来历,她都禁不住去怀疑。
只是近一年里,她与孙芙蕖关系渐淡,如今已几乎“老死不相往来”。陆柔良纵然有心探究,却暂且不得机会,同孙芙蕖再接近。
北堂外这件事,遂被她搁置在旁。
毕竟在内宅里,单是韩愫近来常宿于紫鹊房中,便足够教她困扰无比。
*
因着年号有变,孙芙蕖粗粗算过,今虽以“万德”记岁,却实为永汉三十八年。
这一年韩愫出京,亲自往地方上赈济灾民,京中则除去皇后病逝,便再无甚要事发生。
孙芙蕖仲春时有了喜脉,在相府东苑里安心养胎,却万未料到乔继摆驾相府,哭红着眼睛来卧房内寻她。
见乔继哭得失魂落魄,她大抵便猜到,许是皇后已故。
自生下乔继之后,皇后再无所出,身子始终虚弱,到如今病故亦不奇怪。
可乔继哭得实在哀恸,孙芙蕖不得不屏开藕荷、菱角,私下里亲自宽慰于她。
好容易乔继止住泪水,却是问孙芙蕖,韩愫几时方能返京洛。
“丞相他什么时候回来,又岂是我可晓得的事呢?此事我代你去问赵深好了,只是你急着想见丞相,不知有何因由?”
孙芙蕖恍惚忆及,累世里皇后崩逝,韩愫皆星夜兼程,赶回洛川。
大抵是他曾长于皇后膝下,最顾念皇后恩情,故才会那样急切地返还京中。
可今生乔继未嫁云朝,既在这洛川城内,分明该先行处理母亲的身后事,却缘何急于同韩愫相见?
难道他二人一般焦急,是因为皇后之死,有孙芙蕖不知晓的内情?
乔继与孙芙蕖甚是亲密,韩愫不在京中,她便只剩下孙芙蕖这位挚友。
尽管泪已止住,她仍既悲且忿,对孙芙蕖恨声道出叶如潇的行径。
潇妃叶娘娘仗着母族势力,早已有心入主长秋,成为中宫皇后。其弟叶如轻既身为大司农,与同为卿官的少府狼狈为奸,指使太医台在皇后药中掺毒,将已然久病的皇后谋害。
“证据皆都被他们毁了,我只剩姿晴所见所闻,可以指证他们。潇妃今与我共领长秋,分掌中宫诸事。可实权分明在她,我独自斗她不过……”
乔继悲愤至极,哽咽顿住,可她寥寥数语,已足够令孙芙蕖明晓她的处境。
“所以你才急着见到韩愫,因为唯有他在,方可为皇后雪恨,将那些害她的人铲除干净。”
孙芙蕖握住乔继双手,对她缓缓陈述,语气坚定至极。毕竟她重生累世,那些人终有何等下场,她远比乔继更加清楚。
从前她并不懂,韩愫何以对五皇子乔绎那方势力,赶尽杀绝。就在这永汉三十八年,皇后病故之后,他先后将叶如轻和乔绎斩落马下,手段可谓阴险,简直不惜代价。
孙芙蕖也曾想过,韩愫就只是为清君侧,帮太子乔络扫清称帝之路。
甚至在此生里,她知晓宋皇与韩家的仇,便也猜测过皇后若死,再保不得韩愫,所以韩愫才急于对皇子们下手,以图蚕食大宋江山,真正去同宋皇匹敌。
但孙芙蕖唯独未怀疑过,皇后的死,是拜叶氏一族所赐。韩愫急于回来京洛,却到底已太迟。他拿不到皇后被毒害的证据,才只好借些旁的手段,替她报仇。
孙芙蕖心下不禁暗叹,轮回造化果真无情。她重生了那么多世,从没触及过这番真相,更是因此,从未阻止过皇后的死。
于是,她便在重生后每一世里,都得到了上天给她的报应。
倘若她曾助韩愫救下皇后,那么今岁秋末,韩愫随太子乔络北征,她作为韩愫的妻子进宫长住,就定能够幸得皇后的照拂。
但事实上,皇后在那时早已死去,而尚活在人世的她,故只能苟延残喘罢了。
虽知她言外有意,但他未预料到,她末尾处所道之言,是想要为他抬妾。
既然出生在南越国,赵深对宋人纳妾之俗,内心里实则并不认可。
以他之见,婚姻本该是夫妻同心,一生一世一双人的。
南越好巫尚鬼,崇敬觋婆,故举国女子地位甚高。做丈夫的莫说纳妾,便是轻慢妻子,都要遭四邻鄙薄。
若他胆敢听孙芙蕖所劝,在宋京纳了妾,消息传回龙川,宫中高堂必将斥他“违背祖制”,将他这“不肖子”扫地出门。
毕竟越人习俗,从无纳妾之理。唯有元配离世,男子方可续弦,另聘一人为妻。
赵深自认为与孙芙蕖姻缘美满,日子过得平顺。
她要他另觅良配,但他却绝对不希望孙芙蕖早早身死。
相爷纳了紫鹊,那又如何?无人规定他必须上行下效,也抬个媵妾过门。
更何况礼制之外,赵深清楚自己内心所愿。他唯独爱孙芙蕖,又岂会除了她,还想再亲近旁的女子?
纳妾非他所愿,他只想与眼前人,执手相伴终老。
“学生倒是以为,此事中师娘所做在理。相爷有意纳妾,她本该执意坚持下去,不教任何的女子登堂入室。”
他话说得稍重,又以“学生”自称,孙芙蕖哪里听不出来,赵深是恼了她“抬妾”的建言?
她倒未料想到,他竟对纳妾之事,如此抵触,甚至是站在陆柔良那方,觉得韩愫的行止有错。
这样一来,她怎好再劝赵深尽早纳妾?
可若不抬妾进门,只恐明年的上元节,孙家仍要送孩儿灯过来,冲她百般催促……对于赵深无子一事,孙芙蕖愈发烦忧。
“我欲替你择妾室的人选,是恐耽搁了赵氏开枝散叶。紫鹊就是因陆柔良久无孕事,故才被相爷收房,我……”
孙芙蕖话至嘴边,稍作迟疑,终还是将孙府送灯一事,对赵深和盘托出。
闻听孙家竟堂而皇之地送来灯盏,催促孙芙蕖早日有孕,又还害得她这样苦恼,甚至连为他纳妾的最下之策都想了出来,赵深冷下脸色。
这神情不同于初时他止了笑意,亦不似他对孙芙蕖稍恼火的样子。
他切切实实地不豫孙府行径,觉得那些本也不珍惜孙芙蕖的“亲眷”,在他有所疏失之处,竟这般为难了她。
“你本无错,是孙家不应当送灯给你,对你我夫妻之事,妄加指点。”
轻抬起手,赵深极细致地,抚平孙芙蕖未展的眉。
“你我有无子嗣、是儿是女、膝下几人,孙家皆没有置喙的道理。为夫尚不在意你未有身孕,何故竟轮到他们来挑你的不是?”
孙芙蕖因他这番安慰,愁思渐消,眉宇舒展,朝他颔首轻笑。
赵深亦回她以笑意,将她揽入怀里,好生疼惜地再度劝她。
“孩子的事情你莫心急,办法由我来想。保准明年的元宵灯会,我携你母子二人同游。”
孙芙蕖以为她无孕事,是因与赵深本也无缘。赵深却连那症结都未明了,便如此信誓旦旦,笃定仅靠他一人,就能够解决她与他这共同的难事。
此番允诺,听着十分古怪,孙芙蕖却因思及从前,遂全然相信了他。
再难做的事情,赵深都偏偏会有办法。
当初他为她洗脱罪名,将她救出天牢,不也是看似山穷水尽,但最终柳暗花明了么?
那么这次,她依旧选择信他。
赵深劝慰过孙芙蕖,出了房门,便转头去寻赵伍。
他朝孙芙蕖保证得信誓旦旦,说子嗣之事很快会有消息,是因为之所以孙芙蕖长久无孕,缘由他实则最为清楚。
是他授意赵伍,在他的饮食中加入避子之药,才致使孙芙蕖过门一年,仍未能怀上他的孩子。
并非他不欲与孙芙蕖生儿育女,而是他毕竟身为越国储君,想册立孙芙蕖为皇后,再助她诞下嫡子。
如今他尚未带她还朝,未扶她上凤位,二人所生皇子,便算不得名正言顺。
子嗣之事,他本可以再等。但因他另有打算,却在无意之间,伤到了孙芙蕖。
害她伤心,绝非赵深本意。既然她想要一个孩子,那他便给。
伍公公一旦撤掉了他的药,这一年里,她便能得偿所愿,与他诞下孩儿。
本来家里私事,赵深与孙芙蕖,皆不曾向外传扬。但因为赵深将那盏送子灯,退还给了孙府,孙家人百般打听,便到底知晓了孙芙蕖的纳妾之请,竟被他严词拒绝。
消息传在京城,相府东苑的官太太们,没少对孙芙蕖打趣。人皆羡慕她嫁得个好夫君,容她这般“专房”,独宠爱她一个。
唯独陆柔良本也与她旧怨至深,这闲话听在耳中,倒觉出了蹊跷。
赵深他一个穷书生,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全靠孙芙蕖倒赔嫁妆,贴补家用,故也必然不敢有“纳妾”那般念想。
可孙芙蕖的所作所为不对。
她一个书外穿来的人,哪可能主动想让另一半纳小妾?
韩愫有意纳妾,陆柔良可是已亲身体会过,既作为未来者,自己究竟有多抗拒、怨妒。
孙芙蕖纵使再如何心宽,也不会做得到甘愿分享男人。
陆柔良觉得这当中一定另有隐情,就连孙芙蕖的来历,她都禁不住去怀疑。
只是近一年里,她与孙芙蕖关系渐淡,如今已几乎“老死不相往来”。陆柔良纵然有心探究,却暂且不得机会,同孙芙蕖再接近。
北堂外这件事,遂被她搁置在旁。
毕竟在内宅里,单是韩愫近来常宿于紫鹊房中,便足够教她困扰无比。
*
因着年号有变,孙芙蕖粗粗算过,今虽以“万德”记岁,却实为永汉三十八年。
这一年韩愫出京,亲自往地方上赈济灾民,京中则除去皇后病逝,便再无甚要事发生。
孙芙蕖仲春时有了喜脉,在相府东苑里安心养胎,却万未料到乔继摆驾相府,哭红着眼睛来卧房内寻她。
见乔继哭得失魂落魄,她大抵便猜到,许是皇后已故。
自生下乔继之后,皇后再无所出,身子始终虚弱,到如今病故亦不奇怪。
可乔继哭得实在哀恸,孙芙蕖不得不屏开藕荷、菱角,私下里亲自宽慰于她。
好容易乔继止住泪水,却是问孙芙蕖,韩愫几时方能返京洛。
“丞相他什么时候回来,又岂是我可晓得的事呢?此事我代你去问赵深好了,只是你急着想见丞相,不知有何因由?”
孙芙蕖恍惚忆及,累世里皇后崩逝,韩愫皆星夜兼程,赶回洛川。
大抵是他曾长于皇后膝下,最顾念皇后恩情,故才会那样急切地返还京中。
可今生乔继未嫁云朝,既在这洛川城内,分明该先行处理母亲的身后事,却缘何急于同韩愫相见?
难道他二人一般焦急,是因为皇后之死,有孙芙蕖不知晓的内情?
乔继与孙芙蕖甚是亲密,韩愫不在京中,她便只剩下孙芙蕖这位挚友。
尽管泪已止住,她仍既悲且忿,对孙芙蕖恨声道出叶如潇的行径。
潇妃叶娘娘仗着母族势力,早已有心入主长秋,成为中宫皇后。其弟叶如轻既身为大司农,与同为卿官的少府狼狈为奸,指使太医台在皇后药中掺毒,将已然久病的皇后谋害。
“证据皆都被他们毁了,我只剩姿晴所见所闻,可以指证他们。潇妃今与我共领长秋,分掌中宫诸事。可实权分明在她,我独自斗她不过……”
乔继悲愤至极,哽咽顿住,可她寥寥数语,已足够令孙芙蕖明晓她的处境。
“所以你才急着见到韩愫,因为唯有他在,方可为皇后雪恨,将那些害她的人铲除干净。”
孙芙蕖握住乔继双手,对她缓缓陈述,语气坚定至极。毕竟她重生累世,那些人终有何等下场,她远比乔继更加清楚。
从前她并不懂,韩愫何以对五皇子乔绎那方势力,赶尽杀绝。就在这永汉三十八年,皇后病故之后,他先后将叶如轻和乔绎斩落马下,手段可谓阴险,简直不惜代价。
孙芙蕖也曾想过,韩愫就只是为清君侧,帮太子乔络扫清称帝之路。
甚至在此生里,她知晓宋皇与韩家的仇,便也猜测过皇后若死,再保不得韩愫,所以韩愫才急于对皇子们下手,以图蚕食大宋江山,真正去同宋皇匹敌。
但孙芙蕖唯独未怀疑过,皇后的死,是拜叶氏一族所赐。韩愫急于回来京洛,却到底已太迟。他拿不到皇后被毒害的证据,才只好借些旁的手段,替她报仇。
孙芙蕖心下不禁暗叹,轮回造化果真无情。她重生了那么多世,从没触及过这番真相,更是因此,从未阻止过皇后的死。
于是,她便在重生后每一世里,都得到了上天给她的报应。
倘若她曾助韩愫救下皇后,那么今岁秋末,韩愫随太子乔络北征,她作为韩愫的妻子进宫长住,就定能够幸得皇后的照拂。
但事实上,皇后在那时早已死去,而尚活在人世的她,故只能苟延残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