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战事既止,你且放心随本宫同去。复道众女骑不输男儿,彼处定不会再生任何动乱。”
乔继仅以为孙芙蕖是闻宫外战起,才心有畏惧之意,不愿与她一同前往东明门处。
实则孙芙蕖不想面对韩愫与陆柔良,毕竟陆柔良适才所经历的,亦曾是她累世未能挣脱开的梦魇。
当她一次次受尽乔络凌|辱,悲恐切肤入髓,纵然终获解救,却于昏厥时心如死灰。
她最清醒的恶梦,是拜韩愫所赐,故她不欲见他,不想因睹见陆柔良的惨状,勾起她往世里那至黑暗的记忆。
乔继却实在是偏宠她,开口对她再劝,言词里满怀着好意与恩情。
“都说是‘天道好轮回’的,若我不携你前去,你今夜错过了亲眼见陆柔良,想当初她曾那样害你,你岂非平白便宜了她?”
姿晴亦在她身旁相劝,连声对乔继附和。
“赵夫人莫再劳帝姬相请,辜负主子她对你的仁爱之心。我家主子处处皆顾念你,你可别如此拂她的心意。”
孙芙蕖并非不识抬举的人,姿晴所言,也的确颇在理。
上一次陆柔良因拾香囊落水,她未随扈行围,遗憾不曾亲见,乔继便特意劳烦姿晴,对她绘声绘色地描述周全。
再从前京中暴雨,董医令迫使陆柔良接无根水时,她亦因为疏忽,忘记了前去观瞧。
陆柔良既夺走她气运,便也背负起她多舛的命途。她知陆柔良快要活不久长,故不再执着于眼见其如何落魄。
虽然她今晚略有迟疑,不欲见陆柔良此刻下场,可既然乔继卖出这天大的人情给她,孙芙蕖只好勉强应下,不教乔继一再朝她催促。
韩愫尚与陆柔良在复道上久等,孙芙蕖随乔继主仆急急赶到。她心中宽慰自己,前生那劫难皆都过去,她这一世这一时,只是来旁观陆柔良的热闹。
宫禁森严,廊桥飞阁尽头,厚重朱门微启。
中宵值守的女骑们未下马,手执长枪短刃,将韩愫阻拦在这东明门外。
孙芙蕖抱持看热闹的打算,却未待行至宫门近前,便清晰睹见了宵夜清辉之下,韩愫横抱着陆柔良,深深长跪下去。
他哭求长秋众女骑对他放行,所言如自肺腑中泣尽血泪。
陆柔良于他怀内昏迷未醒,他单手揽她的肩,伴着长声悲号,一记记重重叩响宫门。
四下死寂,这夜叩宫门的清晰声响,仿佛捶落到孙芙蕖的心间。
分明韩愫哭得悲凉沉幽,却似惊雷般令她震耳欲聋。
东风夜这一场倒春寒,冰冻她的肺腑,使她眸底余恨,凝结至眼睫上,化作泪回溯于心。
冷情东风,凄寒长夜,丞相悲怆跪泣,为其妻叩击宫门。
累世中初逢此景的孙芙蕖,始料未及,如临当头一棒,顷刻间惶然失神。
“中宫署令何在?速接长秋懿旨。”
姿晴当先上前,身代帝姬传旨,可宫门旁众属官仍旧迟疑。
毕竟夜启宫门,此前罕有先例。
乔继见状,遂高声喝问众人。
“大长秋代传本宫懿旨,尔等女骑,孰敢不从?速撤禁制,替韩丞相放行!”
东明门终是缓缓开启,韩愫向帝姬谢恩,便欲与陆柔良同往明光宫内面圣。
他将寻宋皇主持公道,对伤害陆柔良的储君严惩,也治其身为“开膛厉鬼”之罪。
“三更惊扰天子,丞相恐会获罪,不如本宫送你,也好从旁朝父皇相劝。”
“多谢殿下美意,可储君欠内子的,臣必亲手讨回。”
韩愫并未承乔继相帮,托抱着陆柔良,自往宋皇寝宫决然而去。
他背影模糊萧索,纵此夜无星无云,高月清明孤照,亦无法穿透他周身的沉郁孤独。
“芙蕖,你说早知如此,他何必当初呢?”
乔继明知道韩愫狠心将陆柔良送与太子,又再清楚不过,此事之后,韩愫于当下承受着怎样的痛苦与悲哀。
抬首望月,她未待孙芙蕖作答,惆怅沉吟。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孙芙蕖闻她所言,犹自饮泣,视线里韩愫身影远去,却久未消散于她脑中。
韩相爷杀伐果断,雷厉风行,似荒野上的孤狼,深林中的凶兽。
可她此时看他,却唯见他茕孑,遍身伤口不得不独自舔舐,高居万人之上,不胜一世凛寒。
曾经她亦伴他,但恰如乔继所言,“至亲至疏夫妻”。
她与韩愫彼此太过相仿,故时常觉得对方,熟悉得似如己身一样。
可他们貌合神离,姻缘结怨,是一对假面夫妇,同床异梦,两心疏远仿佛各在天边。
已累世嫁他为妻,孙芙蕖原以为个中诸事,她皆了若指掌。
但当她盼来了此生的陆柔良,总算得偿所愿,顺利逆天改命,方才惊觉,韩愫许多过往,她完全未曾知悉。
无论是他与叶如轻早朝争道,还是时疫中积劳成疾,险些身死,甚至他向当朝清流谈青岳几度施恩,皆因他为国为民,心怀百姓苍生。
而他自己,却总是将功与名,还有一切的苦痛仇恨,通通深藏。
他丧母亡父孤身入京,熊熊雷火中捡回性命,一路流浪乞讨为生,因不容于祖父,只得寄人篱下至皇后宫中。
少即入仕看似风光,但韩愫却无一日,不背负着与天子间的世代夙仇。
身居朝中一日,他便须一日对宋皇谨慎提防,倘若行差踏错,便无异于将项上人头,拱手献与了欲杀他而后快的君王。
纵然如此,韩愫却不能急流勇退,离开这权力争斗的漩涡中央。
他的相国身份,是他最后的保命符。他无法久避于皇后母女的羽翼之下,也不能一心仰仗陆御史那所谓的“岳父泰山”。
鲜有人为他打算,他却反过来广施恩惠,泽被众生。
他未曾向孙芙蕖解释过花雕酒的来历,但如今她知晓了背后真相,更知道了他不惜身背骂名,也要救那些少女的良苦用心。
累世夫妻,她算得上和韩愫至亲密,却也最不懂他,和他极至疏离。
从前此刻,她皆长久地不省人事,故唯记得韩愫以她作饵,却未得见他跪求夜开宫门。
孙芙蕖恍恍惚惚地想,若当初她未昏睡,是否便将似今夜这般,目睹他为她落下的泪?
或许韩愫也曾因将她拱手送出,亦因她所受辱虐,而觉悔恨哀痛,为她伤心伤情。
但他偏偏将脆弱痛楚压抑,若非乔继相告,她又岂会知他对此计犹豫,并不忍将她献于东宫?
她只当他是铁石心肠之辈,哪知晓在她昏迷之际,他竟曾流露过这番真意?
因乔络而痛苦的,从来不只是她,又还有韩愫一起,与她同样地经受煎熬。
倘若她旧曾得知此情,又怎会无尽怨恨于他?
但孙芙蕖仓促拭泪,不愿一度地深想下去。
纵韩愫并非十恶不赦,所行诸事多有苦衷,甚至心藏柔情真爱,却皆同她毫无关联。
往世她和他合卺结发,彼此间“至亲至疏”,而今生她已然心愿得偿,与韩愫彻底地形同陌路,终其一生,尽相忘于江湖。
代替她嫁给他的,抢走她坎坷命数的陆柔良,才是在这一世里,与韩愫至亲至疏之人。
今夜陆柔良昏迷不醒,不知韩愫曾为她怎样悲泣,日后她必定怨他无情,两人间自此错生罅隙。
可既然是作为过来人,孙芙蕖不止因乔络之案,而为陆柔良唏嘘慨叹。
使她无尽叹息的是,哪怕此时节陆柔良已然凄惨,可这绝非其命中,整场悲剧的终结。
陆柔良与韩愫那孽缘般的关系,尚未断绝,故而今后将遭逢的境遇,只会愈令其觉得恐怖。
想当初,此女穿来书中,对韩愫有多爱慕、痴狂,当其饮鸩身死,回顾毕生劫难,便必对他有多惧畏、怨憎。
二人隔阂深广,鸿沟横亘,又怎将不也一样,成为“至亲至疏夫妻”?
孙芙蕖久未答话,终是对乔继所言,轻轻颔首,随着这帝姬主仆二人,沉默归去。
她洞明了自己前世、陆柔良今生中,同韩愫的种种痴缠纠葛,却唯独有所疏漏,忘了依乔继之言,去辨别她今与赵深间的情缘。
此世她幸与赵深结为夫妻,可这却也是她之不幸。
毕竟赵深,实则从未曾真正地存在于这人世上。孙芙蕖并不知晓,自己所嫁之人,是越国的皇太子,是乔继命定的未来夫婿。
天下间“至亲至疏夫妻”,又何止陆柔良与韩愫那一对?
孙芙蕖自以为,虽则成婚前夕,她与赵深并未彼此相爱,可他们如今美满,举案齐眉,已可谓“同心同德”。
但事实上,这不过是孙芙蕖在无意识地,自欺欺人罢了。
赵深尚未闻得她累世重生过往,甚至就算她亲口坦诚相告,赵深亦根本不会信她。
更何况她认知里的赵深,又岂是此人最真实的模样?
当她与赵深极度亲密,遂便也同他愈发疏离。
就如同近立灯旁,她看不到黑影下的晦暗真相。
赵深是一介相府门生、是孙芙蕖的菩萨。
可云朝是来日里的越皇,亦是沉眠中的恶鬼。
乔继仅以为孙芙蕖是闻宫外战起,才心有畏惧之意,不愿与她一同前往东明门处。
实则孙芙蕖不想面对韩愫与陆柔良,毕竟陆柔良适才所经历的,亦曾是她累世未能挣脱开的梦魇。
当她一次次受尽乔络凌|辱,悲恐切肤入髓,纵然终获解救,却于昏厥时心如死灰。
她最清醒的恶梦,是拜韩愫所赐,故她不欲见他,不想因睹见陆柔良的惨状,勾起她往世里那至黑暗的记忆。
乔继却实在是偏宠她,开口对她再劝,言词里满怀着好意与恩情。
“都说是‘天道好轮回’的,若我不携你前去,你今夜错过了亲眼见陆柔良,想当初她曾那样害你,你岂非平白便宜了她?”
姿晴亦在她身旁相劝,连声对乔继附和。
“赵夫人莫再劳帝姬相请,辜负主子她对你的仁爱之心。我家主子处处皆顾念你,你可别如此拂她的心意。”
孙芙蕖并非不识抬举的人,姿晴所言,也的确颇在理。
上一次陆柔良因拾香囊落水,她未随扈行围,遗憾不曾亲见,乔继便特意劳烦姿晴,对她绘声绘色地描述周全。
再从前京中暴雨,董医令迫使陆柔良接无根水时,她亦因为疏忽,忘记了前去观瞧。
陆柔良既夺走她气运,便也背负起她多舛的命途。她知陆柔良快要活不久长,故不再执着于眼见其如何落魄。
虽然她今晚略有迟疑,不欲见陆柔良此刻下场,可既然乔继卖出这天大的人情给她,孙芙蕖只好勉强应下,不教乔继一再朝她催促。
韩愫尚与陆柔良在复道上久等,孙芙蕖随乔继主仆急急赶到。她心中宽慰自己,前生那劫难皆都过去,她这一世这一时,只是来旁观陆柔良的热闹。
宫禁森严,廊桥飞阁尽头,厚重朱门微启。
中宵值守的女骑们未下马,手执长枪短刃,将韩愫阻拦在这东明门外。
孙芙蕖抱持看热闹的打算,却未待行至宫门近前,便清晰睹见了宵夜清辉之下,韩愫横抱着陆柔良,深深长跪下去。
他哭求长秋众女骑对他放行,所言如自肺腑中泣尽血泪。
陆柔良于他怀内昏迷未醒,他单手揽她的肩,伴着长声悲号,一记记重重叩响宫门。
四下死寂,这夜叩宫门的清晰声响,仿佛捶落到孙芙蕖的心间。
分明韩愫哭得悲凉沉幽,却似惊雷般令她震耳欲聋。
东风夜这一场倒春寒,冰冻她的肺腑,使她眸底余恨,凝结至眼睫上,化作泪回溯于心。
冷情东风,凄寒长夜,丞相悲怆跪泣,为其妻叩击宫门。
累世中初逢此景的孙芙蕖,始料未及,如临当头一棒,顷刻间惶然失神。
“中宫署令何在?速接长秋懿旨。”
姿晴当先上前,身代帝姬传旨,可宫门旁众属官仍旧迟疑。
毕竟夜启宫门,此前罕有先例。
乔继见状,遂高声喝问众人。
“大长秋代传本宫懿旨,尔等女骑,孰敢不从?速撤禁制,替韩丞相放行!”
东明门终是缓缓开启,韩愫向帝姬谢恩,便欲与陆柔良同往明光宫内面圣。
他将寻宋皇主持公道,对伤害陆柔良的储君严惩,也治其身为“开膛厉鬼”之罪。
“三更惊扰天子,丞相恐会获罪,不如本宫送你,也好从旁朝父皇相劝。”
“多谢殿下美意,可储君欠内子的,臣必亲手讨回。”
韩愫并未承乔继相帮,托抱着陆柔良,自往宋皇寝宫决然而去。
他背影模糊萧索,纵此夜无星无云,高月清明孤照,亦无法穿透他周身的沉郁孤独。
“芙蕖,你说早知如此,他何必当初呢?”
乔继明知道韩愫狠心将陆柔良送与太子,又再清楚不过,此事之后,韩愫于当下承受着怎样的痛苦与悲哀。
抬首望月,她未待孙芙蕖作答,惆怅沉吟。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孙芙蕖闻她所言,犹自饮泣,视线里韩愫身影远去,却久未消散于她脑中。
韩相爷杀伐果断,雷厉风行,似荒野上的孤狼,深林中的凶兽。
可她此时看他,却唯见他茕孑,遍身伤口不得不独自舔舐,高居万人之上,不胜一世凛寒。
曾经她亦伴他,但恰如乔继所言,“至亲至疏夫妻”。
她与韩愫彼此太过相仿,故时常觉得对方,熟悉得似如己身一样。
可他们貌合神离,姻缘结怨,是一对假面夫妇,同床异梦,两心疏远仿佛各在天边。
已累世嫁他为妻,孙芙蕖原以为个中诸事,她皆了若指掌。
但当她盼来了此生的陆柔良,总算得偿所愿,顺利逆天改命,方才惊觉,韩愫许多过往,她完全未曾知悉。
无论是他与叶如轻早朝争道,还是时疫中积劳成疾,险些身死,甚至他向当朝清流谈青岳几度施恩,皆因他为国为民,心怀百姓苍生。
而他自己,却总是将功与名,还有一切的苦痛仇恨,通通深藏。
他丧母亡父孤身入京,熊熊雷火中捡回性命,一路流浪乞讨为生,因不容于祖父,只得寄人篱下至皇后宫中。
少即入仕看似风光,但韩愫却无一日,不背负着与天子间的世代夙仇。
身居朝中一日,他便须一日对宋皇谨慎提防,倘若行差踏错,便无异于将项上人头,拱手献与了欲杀他而后快的君王。
纵然如此,韩愫却不能急流勇退,离开这权力争斗的漩涡中央。
他的相国身份,是他最后的保命符。他无法久避于皇后母女的羽翼之下,也不能一心仰仗陆御史那所谓的“岳父泰山”。
鲜有人为他打算,他却反过来广施恩惠,泽被众生。
他未曾向孙芙蕖解释过花雕酒的来历,但如今她知晓了背后真相,更知道了他不惜身背骂名,也要救那些少女的良苦用心。
累世夫妻,她算得上和韩愫至亲密,却也最不懂他,和他极至疏离。
从前此刻,她皆长久地不省人事,故唯记得韩愫以她作饵,却未得见他跪求夜开宫门。
孙芙蕖恍恍惚惚地想,若当初她未昏睡,是否便将似今夜这般,目睹他为她落下的泪?
或许韩愫也曾因将她拱手送出,亦因她所受辱虐,而觉悔恨哀痛,为她伤心伤情。
但他偏偏将脆弱痛楚压抑,若非乔继相告,她又岂会知他对此计犹豫,并不忍将她献于东宫?
她只当他是铁石心肠之辈,哪知晓在她昏迷之际,他竟曾流露过这番真意?
因乔络而痛苦的,从来不只是她,又还有韩愫一起,与她同样地经受煎熬。
倘若她旧曾得知此情,又怎会无尽怨恨于他?
但孙芙蕖仓促拭泪,不愿一度地深想下去。
纵韩愫并非十恶不赦,所行诸事多有苦衷,甚至心藏柔情真爱,却皆同她毫无关联。
往世她和他合卺结发,彼此间“至亲至疏”,而今生她已然心愿得偿,与韩愫彻底地形同陌路,终其一生,尽相忘于江湖。
代替她嫁给他的,抢走她坎坷命数的陆柔良,才是在这一世里,与韩愫至亲至疏之人。
今夜陆柔良昏迷不醒,不知韩愫曾为她怎样悲泣,日后她必定怨他无情,两人间自此错生罅隙。
可既然是作为过来人,孙芙蕖不止因乔络之案,而为陆柔良唏嘘慨叹。
使她无尽叹息的是,哪怕此时节陆柔良已然凄惨,可这绝非其命中,整场悲剧的终结。
陆柔良与韩愫那孽缘般的关系,尚未断绝,故而今后将遭逢的境遇,只会愈令其觉得恐怖。
想当初,此女穿来书中,对韩愫有多爱慕、痴狂,当其饮鸩身死,回顾毕生劫难,便必对他有多惧畏、怨憎。
二人隔阂深广,鸿沟横亘,又怎将不也一样,成为“至亲至疏夫妻”?
孙芙蕖久未答话,终是对乔继所言,轻轻颔首,随着这帝姬主仆二人,沉默归去。
她洞明了自己前世、陆柔良今生中,同韩愫的种种痴缠纠葛,却唯独有所疏漏,忘了依乔继之言,去辨别她今与赵深间的情缘。
此世她幸与赵深结为夫妻,可这却也是她之不幸。
毕竟赵深,实则从未曾真正地存在于这人世上。孙芙蕖并不知晓,自己所嫁之人,是越国的皇太子,是乔继命定的未来夫婿。
天下间“至亲至疏夫妻”,又何止陆柔良与韩愫那一对?
孙芙蕖自以为,虽则成婚前夕,她与赵深并未彼此相爱,可他们如今美满,举案齐眉,已可谓“同心同德”。
但事实上,这不过是孙芙蕖在无意识地,自欺欺人罢了。
赵深尚未闻得她累世重生过往,甚至就算她亲口坦诚相告,赵深亦根本不会信她。
更何况她认知里的赵深,又岂是此人最真实的模样?
当她与赵深极度亲密,遂便也同他愈发疏离。
就如同近立灯旁,她看不到黑影下的晦暗真相。
赵深是一介相府门生、是孙芙蕖的菩萨。
可云朝是来日里的越皇,亦是沉眠中的恶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