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既然笃定“神佛无稽”,乔愫从不信“听天由命”那般说法。
可今时他已似山穷水尽,若再不肯“尽人事而听天命”,就全无旁的事情可做。
赵深今已归府,与孙芙蕖小别更胜新婚,夫妇间蜜里调油,甚是团圆喜乐。
当初乔愫夺回孙芙蕖的算盘,眼下全部落空。
此前他所有的努力通通白费,任何的法子皆在孙芙蕖那儿,无法行通。
纵他是天之骄子,堂堂丞相,却终逢遇自身“力有不逮”之时。
乔愫走投无路,来到济慈寺山门之外,打算一听天命,拜会那“百世比丘”,游方修行的惠通法师。
尽管此举,无异于“死马当活马医”,可乔愫既然选择信他,也信诸天神佛,遂无比虔诚地叩拜入寺,求见惠通。
当日前来寺庙进香祈福的善男信女,皆睹见乔相爷一步一跪,自山门外逐阶叩首,一路膝行至大雄宝殿之前。
其所过处,青石台阶映照朝阳,碧色里遂暗透赤红。
乔愫诚心为所求之愿磕头,石阶级级见血,围观者无不动容。
有人说相爷所求,必是望幼帝乔繁,得天庇佑,以稚龄担负宋国社稷,为子民开创天启百年盛世。
另有人猜测乔相爷志在海内,所求必不仅是大宋盛世,更是辅佐明君一统山河,灭乌夷、合云越,将宋境疆土拓至六合八荒。
孙芙蕖既深谙乔愫从不信佛陀神明,闻之尤为惊诧,不懂得他究竟有何所求,竟不惜步步叩拜上山。
除去惠通,便再无人知晓,乔愫所愿,是望与孙芙蕖得以重续前世之缘。
“弟子求不回她,故哪怕神佛分明无稽,弟子也甘心来向您低头乞求。”
乔愫对惠通长跪下去。
“若幸得圣僧成全,弟子愿为我寺重修庙宇,为我佛再塑金身。金银阿堵之物,弟子通通舍得。隳颓红尘无可留恋,弟子唯独放不下她。”
惊蛰后雷雨之夜,孙芙蕖将他推开,也推开他全副的愧疚与爱恋。
乔愫求不得她回心转意,自知与她已再无半点可能,故至今仍失意落寞,每提及她便悲从中来,苦痛不已。
只要能再一次得到她,任何的办法他都肯试。
所以他尽管明知希望渺茫,仍付出一切的诚意,前来谛听惠通教诲。
禅房之中,惠通与他对坐,见他向己求教,却其实并无什么办法,欲要教授于他。
“阿弥陀佛。”
轻念了声佛号,惠通只是讲给他旧时禅宗掌故。
“达摩祖师东渡,入中原传佛法。故曾有僧问于崇慧禅师,此人东渡之前,中原有法与否。”
他老神在在地笑看乔愫,合掌施礼,缓声问他。
“施主可知,崇慧禅师对此,如何作答?”
“还望高僧示下。”
“其言‘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施主以为何解?”
“既然天地恒存,今时日月,依旧当年模样。”
“正是。佛法不曾因祖师而生,亦不随其东来而来。”
惠通望窗外春风花树,眉眼慈悲,淡泊再笑。
“施主与她前定之事,一如风月,一如长空。既从未生出变化,施主自不必妄为。”
无论乔愫此后又打算如何去做,破局之法,终归在陆柔良的身上。
达摩东来与否,同佛法长存并无关联,乔愫任何行止,也决定不得所有人的去留。
惠通言罢,不再朝乔愫回转视线,含笑阖眼,结跏趺坐入定。
乔愫跪谢退下,自去布施后离寺下山,及至返回相府,当即寻孙芙蕖,将他一番所获尽诉与她。
“他言我来与不来,你我皆姻缘前定,故劝我毋须强求,凭一己之力做任何的事情。毕竟,他说你本也爱我。”
惠通所道,字字切中乔愫诚心所求。
乔愫苦于无法再获得孙芙蕖的真爱,他便开解乔愫,纵使乔愫未曾前来此世,当今不对孙芙蕖生此执念,但在孙芙蕖的心底,早已深种下对乔愫的旧情。
孙芙蕖闻得乔愫所道,惠通那番言语,却是视之为“滑天下之大稽”,横眉冷对向他。
她见他如此欢欣鼓舞的模样,朝他蔑然开口,浇息他此刻全副的热忱。
“当初我随陆柔良前去庙里,听惠通讲经是假,助她设计,去追求丞相是真。他并非百世的比丘僧,实乃唯利是图之人。那和尚收取我等银钱,只是个满嘴胡言的神棍。”
孙芙蕖观乔愫如今,不过执念入心,以至于疯傻受骗,惨被惠通唬弄了而已。
惠通所言她通通不信,更是不似乔愫这般,对二人的缘分,重燃起任何希望。
“我劝你莫再妄想下去。要知道赵深同我,恩爱非常,更是连膝下娇儿,都十分惹人宠爱。你与他根本就比不得!别忘了你曾逼我,落掉你我之子,入药献于先帝。”
乔愫被孙芙蕖泼了冷水,先时因惠通而生出的喜悦,此间顷刻便悉皆化为乌有。
孙芙蕖话落转身,头也不回地疾步离开,仿佛再与他共处半会儿,都令她厌恶至极。
见她离去,乔愫甚至不敢再开口留她,生怕自己愈发地惹她鄙夷,不得她的欢心。
他不是第一次听她说起,她和赵深的那个孩子。
此前御苑溪谷,黄昏高台,二人对峙之际,孙芙蕖就曾提到元郎。
可彼时乔愫在气头上,闻得她和赵深育有一子,只想着如何将赵深赶出京洛,而不及斟酌有关此子之事。
当前乔愫心中,再无怒气妒火,故得以清醒冷静,思虑元郎下落。
孙芙蕖今既再提元郎,他随即辨出个中古怪。
听玄渡说,元郎在韩缘衷下狱之前,已被赵深的家仆,带离京城,远归赵深桑梓暂且避乱。
如今大局既定,那孩子却何故仍未还京?
究竟元郎下落几何,乔愫笃定,自己有必要遣人追查,将这孩子与那赵伍的蹊跷地方,尽皆探明出来。
更何况孙芙蕖就连惠通之言,也全然不肯相信。乔愫最后一条出路,被孙芙蕖堵死。他只好另将注意,放去元郎身上,以求能找到新的解决之道。
毕竟孙芙蕖从前被逼落胎,她痛失过爱子,今对元郎愈发疼爱重视。
若乔愫得以迂回行事,借由元郎,将孙芙蕖打动,亦不失为一条可用的路径。
*
今日里丞相拜山的消息,传得飞快,陆柔良作为相府主母,自然当先耳闻。
她等在立夏院里,欲向乔愫确定,他此去所求的,究竟是不是孙芙蕖。
可乔愫方一回府,立即奔东苑而去。
事情还需要她再开口问他?
也不知他朝惠通那老骗子,讨得了什么“制胜秘方”,这会儿急不可耐地去孙芙蕖那里,是打算邀功讨赏,还是欲一试此方效力?
陆柔良沉默冷笑。
为了缘衷,也为了她自己,她不打算再对乔愫姑息下去。
乔愫返还至立夏院,遂与玄渡、焚风二人,书房密议许久。
陆柔良直到天色擦黑,方得以同他相见。
她开门见山,要求与韩缘衷作别。
明知道此次既是久别重逢,亦是后会无期,但她仍坚持永别缘衷。
乔愫和孙芙蕖的事情,陆柔良再难以沉着地旁观下去,毕竟乔愫始终,在以缘衷的面貌对孙芙蕖追求。
与其一再忍耐,她打算挥快刀斩乱麻。
她有话要问缘衷。
只要得到了她期盼的答案,那么他遭到乔愫抹杀,她便一定会为他、也为自己,向乔愫报此深仇。
“缘衷你告诉我,过往经年,你是否打从心底,和我真正爱过?”
韩缘衷闻得陆柔良郑重相问,垂首忆及往昔。不待他仔仔细细分辨,耳内却响起乔愫不屑笑声。
这会儿是他自己,重新占据了这具身躯。
乔愫却竟能在他的脑海中,道出只有他听得见的话语。
“我早已同她讲过,你对她不是真爱,她却不信。韩缘衷你且想想,你第一次爱她,可是时逢孙芙蕖为你侍药?”
韩缘衷并未出言作答,但乔愫所言属实,故他亦未否认。
“你知道芙蕖前世,是我之妻。她唤你的乳名,是因我曾将那‘佩奴’二字,告诉给她。”
若非姻缘前定,便也无今生里,那数不清的纠葛?
韩缘衷扪心自问。答案如何,他不必乔愫再答,已然明晓。
“你且再想,自己缘何,始终对芙蕖情难自控?若非她命里原该嫁你,我何来重生于你身中,惠通又何来道她与你,有天定之情意?”
闻得乔愫这连番相问,韩缘衷如梦方醒。
见他仍未对陆柔良作答,乔愫沉声哂笑,朝他再言。
“孙芙蕖为逃开你,同陆柔良联手,做了那么多的设计。你本当娶孙芙蕖的,若你未曾中计,也就不会留陆柔良的性命,更是不会转而与她成亲。”
乔愫所说这些,韩缘衷恰正暗于心内,慎重思量。
他虽不是乔愫,但至少是乔愫更年少的曾经。
二人所思相似,所爱……
亦大抵是唤作孙芙蕖的,那相同的一名女子。
“韩缘衷你在迟疑什么?你难道仍想不通,你和陆柔良的过往,无论缘起抑或经历,都只是虚妄至极的谎言!”
可今时他已似山穷水尽,若再不肯“尽人事而听天命”,就全无旁的事情可做。
赵深今已归府,与孙芙蕖小别更胜新婚,夫妇间蜜里调油,甚是团圆喜乐。
当初乔愫夺回孙芙蕖的算盘,眼下全部落空。
此前他所有的努力通通白费,任何的法子皆在孙芙蕖那儿,无法行通。
纵他是天之骄子,堂堂丞相,却终逢遇自身“力有不逮”之时。
乔愫走投无路,来到济慈寺山门之外,打算一听天命,拜会那“百世比丘”,游方修行的惠通法师。
尽管此举,无异于“死马当活马医”,可乔愫既然选择信他,也信诸天神佛,遂无比虔诚地叩拜入寺,求见惠通。
当日前来寺庙进香祈福的善男信女,皆睹见乔相爷一步一跪,自山门外逐阶叩首,一路膝行至大雄宝殿之前。
其所过处,青石台阶映照朝阳,碧色里遂暗透赤红。
乔愫诚心为所求之愿磕头,石阶级级见血,围观者无不动容。
有人说相爷所求,必是望幼帝乔繁,得天庇佑,以稚龄担负宋国社稷,为子民开创天启百年盛世。
另有人猜测乔相爷志在海内,所求必不仅是大宋盛世,更是辅佐明君一统山河,灭乌夷、合云越,将宋境疆土拓至六合八荒。
孙芙蕖既深谙乔愫从不信佛陀神明,闻之尤为惊诧,不懂得他究竟有何所求,竟不惜步步叩拜上山。
除去惠通,便再无人知晓,乔愫所愿,是望与孙芙蕖得以重续前世之缘。
“弟子求不回她,故哪怕神佛分明无稽,弟子也甘心来向您低头乞求。”
乔愫对惠通长跪下去。
“若幸得圣僧成全,弟子愿为我寺重修庙宇,为我佛再塑金身。金银阿堵之物,弟子通通舍得。隳颓红尘无可留恋,弟子唯独放不下她。”
惊蛰后雷雨之夜,孙芙蕖将他推开,也推开他全副的愧疚与爱恋。
乔愫求不得她回心转意,自知与她已再无半点可能,故至今仍失意落寞,每提及她便悲从中来,苦痛不已。
只要能再一次得到她,任何的办法他都肯试。
所以他尽管明知希望渺茫,仍付出一切的诚意,前来谛听惠通教诲。
禅房之中,惠通与他对坐,见他向己求教,却其实并无什么办法,欲要教授于他。
“阿弥陀佛。”
轻念了声佛号,惠通只是讲给他旧时禅宗掌故。
“达摩祖师东渡,入中原传佛法。故曾有僧问于崇慧禅师,此人东渡之前,中原有法与否。”
他老神在在地笑看乔愫,合掌施礼,缓声问他。
“施主可知,崇慧禅师对此,如何作答?”
“还望高僧示下。”
“其言‘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施主以为何解?”
“既然天地恒存,今时日月,依旧当年模样。”
“正是。佛法不曾因祖师而生,亦不随其东来而来。”
惠通望窗外春风花树,眉眼慈悲,淡泊再笑。
“施主与她前定之事,一如风月,一如长空。既从未生出变化,施主自不必妄为。”
无论乔愫此后又打算如何去做,破局之法,终归在陆柔良的身上。
达摩东来与否,同佛法长存并无关联,乔愫任何行止,也决定不得所有人的去留。
惠通言罢,不再朝乔愫回转视线,含笑阖眼,结跏趺坐入定。
乔愫跪谢退下,自去布施后离寺下山,及至返回相府,当即寻孙芙蕖,将他一番所获尽诉与她。
“他言我来与不来,你我皆姻缘前定,故劝我毋须强求,凭一己之力做任何的事情。毕竟,他说你本也爱我。”
惠通所道,字字切中乔愫诚心所求。
乔愫苦于无法再获得孙芙蕖的真爱,他便开解乔愫,纵使乔愫未曾前来此世,当今不对孙芙蕖生此执念,但在孙芙蕖的心底,早已深种下对乔愫的旧情。
孙芙蕖闻得乔愫所道,惠通那番言语,却是视之为“滑天下之大稽”,横眉冷对向他。
她见他如此欢欣鼓舞的模样,朝他蔑然开口,浇息他此刻全副的热忱。
“当初我随陆柔良前去庙里,听惠通讲经是假,助她设计,去追求丞相是真。他并非百世的比丘僧,实乃唯利是图之人。那和尚收取我等银钱,只是个满嘴胡言的神棍。”
孙芙蕖观乔愫如今,不过执念入心,以至于疯傻受骗,惨被惠通唬弄了而已。
惠通所言她通通不信,更是不似乔愫这般,对二人的缘分,重燃起任何希望。
“我劝你莫再妄想下去。要知道赵深同我,恩爱非常,更是连膝下娇儿,都十分惹人宠爱。你与他根本就比不得!别忘了你曾逼我,落掉你我之子,入药献于先帝。”
乔愫被孙芙蕖泼了冷水,先时因惠通而生出的喜悦,此间顷刻便悉皆化为乌有。
孙芙蕖话落转身,头也不回地疾步离开,仿佛再与他共处半会儿,都令她厌恶至极。
见她离去,乔愫甚至不敢再开口留她,生怕自己愈发地惹她鄙夷,不得她的欢心。
他不是第一次听她说起,她和赵深的那个孩子。
此前御苑溪谷,黄昏高台,二人对峙之际,孙芙蕖就曾提到元郎。
可彼时乔愫在气头上,闻得她和赵深育有一子,只想着如何将赵深赶出京洛,而不及斟酌有关此子之事。
当前乔愫心中,再无怒气妒火,故得以清醒冷静,思虑元郎下落。
孙芙蕖今既再提元郎,他随即辨出个中古怪。
听玄渡说,元郎在韩缘衷下狱之前,已被赵深的家仆,带离京城,远归赵深桑梓暂且避乱。
如今大局既定,那孩子却何故仍未还京?
究竟元郎下落几何,乔愫笃定,自己有必要遣人追查,将这孩子与那赵伍的蹊跷地方,尽皆探明出来。
更何况孙芙蕖就连惠通之言,也全然不肯相信。乔愫最后一条出路,被孙芙蕖堵死。他只好另将注意,放去元郎身上,以求能找到新的解决之道。
毕竟孙芙蕖从前被逼落胎,她痛失过爱子,今对元郎愈发疼爱重视。
若乔愫得以迂回行事,借由元郎,将孙芙蕖打动,亦不失为一条可用的路径。
*
今日里丞相拜山的消息,传得飞快,陆柔良作为相府主母,自然当先耳闻。
她等在立夏院里,欲向乔愫确定,他此去所求的,究竟是不是孙芙蕖。
可乔愫方一回府,立即奔东苑而去。
事情还需要她再开口问他?
也不知他朝惠通那老骗子,讨得了什么“制胜秘方”,这会儿急不可耐地去孙芙蕖那里,是打算邀功讨赏,还是欲一试此方效力?
陆柔良沉默冷笑。
为了缘衷,也为了她自己,她不打算再对乔愫姑息下去。
乔愫返还至立夏院,遂与玄渡、焚风二人,书房密议许久。
陆柔良直到天色擦黑,方得以同他相见。
她开门见山,要求与韩缘衷作别。
明知道此次既是久别重逢,亦是后会无期,但她仍坚持永别缘衷。
乔愫和孙芙蕖的事情,陆柔良再难以沉着地旁观下去,毕竟乔愫始终,在以缘衷的面貌对孙芙蕖追求。
与其一再忍耐,她打算挥快刀斩乱麻。
她有话要问缘衷。
只要得到了她期盼的答案,那么他遭到乔愫抹杀,她便一定会为他、也为自己,向乔愫报此深仇。
“缘衷你告诉我,过往经年,你是否打从心底,和我真正爱过?”
韩缘衷闻得陆柔良郑重相问,垂首忆及往昔。不待他仔仔细细分辨,耳内却响起乔愫不屑笑声。
这会儿是他自己,重新占据了这具身躯。
乔愫却竟能在他的脑海中,道出只有他听得见的话语。
“我早已同她讲过,你对她不是真爱,她却不信。韩缘衷你且想想,你第一次爱她,可是时逢孙芙蕖为你侍药?”
韩缘衷并未出言作答,但乔愫所言属实,故他亦未否认。
“你知道芙蕖前世,是我之妻。她唤你的乳名,是因我曾将那‘佩奴’二字,告诉给她。”
若非姻缘前定,便也无今生里,那数不清的纠葛?
韩缘衷扪心自问。答案如何,他不必乔愫再答,已然明晓。
“你且再想,自己缘何,始终对芙蕖情难自控?若非她命里原该嫁你,我何来重生于你身中,惠通又何来道她与你,有天定之情意?”
闻得乔愫这连番相问,韩缘衷如梦方醒。
见他仍未对陆柔良作答,乔愫沉声哂笑,朝他再言。
“孙芙蕖为逃开你,同陆柔良联手,做了那么多的设计。你本当娶孙芙蕖的,若你未曾中计,也就不会留陆柔良的性命,更是不会转而与她成亲。”
乔愫所说这些,韩缘衷恰正暗于心内,慎重思量。
他虽不是乔愫,但至少是乔愫更年少的曾经。
二人所思相似,所爱……
亦大抵是唤作孙芙蕖的,那相同的一名女子。
“韩缘衷你在迟疑什么?你难道仍想不通,你和陆柔良的过往,无论缘起抑或经历,都只是虚妄至极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