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钟凝雪废了不少口舌从头到尾将这事情与陈谦润细细分析一遍,奈何同不讲理的人讲理是对牛弹琴,好说歹说,皆是油盐不进,陈谦润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既不答应,也不反驳,说到最后钟凝雪皱了眉头,道:“既是这样,你将我也留在这里罢,你自己到去汝兴去。”
这话叫陈谦润腾地坐了起来,说道:“不行!”
“我不走。”钟凝雪学他说话,“反正我就是不走。”
“你是成心的,”陈谦润道,“成心气我。”
钟凝雪微微笑了一笑:“你也知道生气?”
“反正我们要一起走。”陈谦润道。
“明日是我的生辰,我要留一日,过完生辰再走。”钟凝雪道。
陈谦润问道:“真的么?”
陈谦润问的极为认真,钟凝雪不便同他开玩笑了,她收敛笑意,说道:“我要因过生日耽误了正事,我便对不起师兄,对不起在北疆所有的将士们。”
“嗯。”陈谦润轻声应道。
他重新躺下,将钟凝雪抱在怀中,抱着她蹭来蹭去,说的话模糊不清,钟凝雪知道他大概出于内疚想说句抱歉,却知并不合适,因为比她辛苦的人多了去了,多少人扛刀上阵置生死于不顾,多少人背井离乡,对亲人而言是生死未卜,她有家人在旁,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所以他不能明着提,只在心里想。
钟凝雪沉默片刻后,像在宽慰陈谦润,她道:“到天亮出发时,我们有个后半夜可以踏踏实实地歇息,在路上不用脚走路,嘴也是闲着的,可以说话,想说什么都行,倘若顺利,说不定能在子时前到汝兴,便又可以好好地歇一歇了,所以我明日过得一点都不累。”
她问陈谦润:“是不是?”
陈谦润模糊不清地回了句是。
“嗯。”钟凝雪道,“那歇息罢,不要再缠着我了。”
这样的话,陈谦润怎会听,他变本加厉,闹得钟凝雪无可奈何,到后来已经叫不出声音,手脚并用也不能将他推开,在收获了两枚牙印后,陈谦润终于放过了她,此时已经是后半夜,到了钟凝雪生辰那日。
“雪儿。”陈谦润的声音也有些哑了,“我不知该说什么,就愿往后每年的今日你都能开开心心的。”
“……”钟凝雪道,“就单这一日开心么?”
钟凝雪的嗓子哑得不轻,陈谦润听不清楚她说了什么,他问:“什么?”
钟凝雪大了些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一年有三百多天。”
陈谦润轻声笑了:“那祝雪儿每一年的每一天都是开开心心的。”
钟凝雪十分礼貌,半哑着嗓子道谢:“谢谢。”
房中已没了烛光,黑漆漆的,看不清人,但因二人皆未着任何衣物,紧紧挨着,能感受到彼此的温度,陈谦润翻身抱住了她,叫她一声雪儿。
钟凝雪应道:“嗯。”
陈谦润轻声道:“我送你的第一份礼物,你不应该拒绝是不是?”
不等钟凝雪回答,陈谦润又道:“况且那不是我一个人的,也不是我们两个人的,是我们很多人的,是不是?”
钟凝雪不曾想到他这样说,一时无话。
“待到天下太平,你想留在上原,我便留,”陈谦润道,“你若想回汴城,我便同你一起回。”
钟凝雪第一想到的是难不成他要迁都么,再想时,觉得陈谦润绝不会这般儿戏,他说的大概不是迁都,而是皇帝他不当了。
另外想到,陈谦润给她唐庄不假,那大概不是主要目的,他是告诉天下人,所谓权力,他来掌,和她来掌,是一样的,在他心中,一个钟凝雪要远远胜过所有的权力。
“我若执意不要,你会怎样?”钟凝雪问道。
“我会不开心。”陈谦润道,“你若是喜欢我,会舍得让我不开心么?”
这是哪里来的歪理,钟凝雪不与他争辩,只道:“你总是有理由。”
陈谦润委屈道:“那我长了嘴,你不能不许我说话吧?”
他说到此处,钟凝雪想起什么来,她道:“我生辰的事情,不要同任何人说,卫凡也不可以,只我们两个人知道,我们偷偷地过。”
“偷偷地过,”陈谦润问她,“你想怎样偷偷地过?”
钟凝雪道:“反正是偷偷地过。”
“可我听不懂偷偷是个什么意思。”
“那你不要知道了,我自己过。”
“不行,我们要一起。”
“你再说话,不休息,我就到别的房里睡去。”
“我不说了。”
“嗯。”
*
陈靖知道陈谦润的消息,是在卫凡的奏报上。
卫凡将自贺兰艺南下入楚至侯爷府的兵暂驻唐庄期间发生的一切事情全都向陈靖说明白了,过程并不重要,主要是结果,怎么几个人闹了一大通,唐庄最后落到钟凝雪手上了,在她手上不跟在陈谦润手上是一样的么?
这二人竟是安然无恙,逃过了灾难,瞒过了所有人,还有一个燕郡即将到手,而陈靖又不能去争。其一,按照卫凡说的,原真是他们解决的,贺兰艺是他们赶出去的,唐庄是他们保住的,没有他陈靖一丝一毫的支持和贡献,唯一一个属于朝廷的任宇还是自愿的,他有脸这时候去争么?
其二,就算去争,他们二人也定不会给,除非强争。
陈靖对此十分忧虑,于是召来孟廷邺,想同他商议商议该如何应对,他不问钟凝雪,也不问瑞王,而是问严卿:“严卿在何处?”
孟廷邺早知陈靖的目的,也知北疆发生的一切,他答道:“燕郡。”
陈靖又问:“他还能用么?”
孟廷邺坚定道:“能。”
不知陈靖是不信,还是在考虑该不该如实将事情都同孟廷邺说了,他盯着孟廷邺看了片刻,示意孟廷邺将桌上的奏报拿了去看,一边说道:“瑞王这是想要燕郡啊。”
孟廷邺恭敬拿了,向后退了些,大略地将内容看过一遍,不惊讶陈谦润还活着,安慰陈靖道:“有严卿在燕郡,陛下无需太过忧虑。”
“朕怎能不忧虑。”陈靖道,“现在是燕郡,下回就是潭州,再往后就是上原!”
孟廷邺道:“倘若要攻打上原,下一步绝不是取潭州。”
陈靖疑惑道:“你在说什么?”
孟廷邺毫不避讳道:“瑞王要想往上原打,要么直接来,要么往南去。”
陈靖不解,孟廷邺道:“要是正式与朝廷为敌,单瑞王和瑞王妃两个人的力量够么?”
陈靖不知道,他也不会算这个账。
孟廷邺道:“他会往南去,找愿意支持他们的人,有一个是一个。”
“淮南王……么?”
孟廷邺郑重地点了点头。
陈靖愣神片刻,问道:“那朕该怎么办?”
“陛下什么也办不了,”孟廷邺道,“一是陛下干涉不了淮南王的决定,二是淮南王要真选择帮助瑞王,陛下更不能同他作对了。”
“为何?”
“淮南王帮助瑞王的方式绝不是率军举兵加入到他的阵营中去,他继续保持中立,不给瑞王添乱,或者在一些事情的立场上与瑞王站到一处,只在言语上表率,不用武力支持,对瑞王而言,就已经是最好的了。”
孟廷邺说的如此清楚,奈何陈靖还是一脸茫然。
孟廷邺叹息道:“看来陛下对这位淮南王的了解并不深刻,陛下只需记得不要轻易去惹他就好了。”
陈靖问道:“外公的意思就算皇叔和瑞王站到一处去了,朕也不能随便去动他么?”
“是,陛下,”孟廷邺道,“您不惹他,他不惹您,您要惹他,他……”
后面的话孟廷邺不便说,于是住了嘴。
陈靖又问:“那史文玉?”
孟廷邺道:“对史文玉,陛下要毫不留情,因为他是个……”
孟廷邺不及说完,陈靖打断了他,道:“朕问的是史文玉不会也同瑞王站到一处去了吧?”
两个都想做皇帝的怎么会合作?这话孟廷邺不能说,直提皇帝二字是对皇帝不敬,所以孟廷邺说的十分含蓄:“史文玉不会,除非丹陵没了,他还在。”
言下之意,若无意外,瑞王会在正式打丹陵之前先出手解决史文玉,即便没能赶尽杀绝,也会叫他吃些苦头。
陈靖还是不能放心,其实是不甘心,不过孟廷邺是个会开导人的,他直击要害,说道:“陛下倘若不想叫唐庄落入钟凝雪手中,直接派兵即可。”
陈靖果真变了表情,皱眉问道:“派谁?”
孟廷邺精准躲开,只当不知他是何意,恭敬道:“这是陛下的事情,臣无权干涉。”
“朕将人派出去,瑞王来上原了怎么办?指望勤王能指望上谁,”陈靖道,“朕不能派。”
“那陛下静观其变就好了。”孟廷邺道。
陈靖却道:“你通知严卿,叫他何时方便何时来上原见我一趟。”
孟廷邺应道:“是。”
“倘若他不来,河州就不必叫他管了。”
陈靖对严卿的怀疑已经显而易见,孟廷邺不多话,只道:“是。”
钟凝雪废了不少口舌从头到尾将这事情与陈谦润细细分析一遍,奈何同不讲理的人讲理是对牛弹琴,好说歹说,皆是油盐不进,陈谦润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既不答应,也不反驳,说到最后钟凝雪皱了眉头,道:“既是这样,你将我也留在这里罢,你自己到去汝兴去。”
这话叫陈谦润腾地坐了起来,说道:“不行!”
“我不走。”钟凝雪学他说话,“反正我就是不走。”
“你是成心的,”陈谦润道,“成心气我。”
钟凝雪微微笑了一笑:“你也知道生气?”
“反正我们要一起走。”陈谦润道。
“明日是我的生辰,我要留一日,过完生辰再走。”钟凝雪道。
陈谦润问道:“真的么?”
陈谦润问的极为认真,钟凝雪不便同他开玩笑了,她收敛笑意,说道:“我要因过生日耽误了正事,我便对不起师兄,对不起在北疆所有的将士们。”
“嗯。”陈谦润轻声应道。
他重新躺下,将钟凝雪抱在怀中,抱着她蹭来蹭去,说的话模糊不清,钟凝雪知道他大概出于内疚想说句抱歉,却知并不合适,因为比她辛苦的人多了去了,多少人扛刀上阵置生死于不顾,多少人背井离乡,对亲人而言是生死未卜,她有家人在旁,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所以他不能明着提,只在心里想。
钟凝雪沉默片刻后,像在宽慰陈谦润,她道:“到天亮出发时,我们有个后半夜可以踏踏实实地歇息,在路上不用脚走路,嘴也是闲着的,可以说话,想说什么都行,倘若顺利,说不定能在子时前到汝兴,便又可以好好地歇一歇了,所以我明日过得一点都不累。”
她问陈谦润:“是不是?”
陈谦润模糊不清地回了句是。
“嗯。”钟凝雪道,“那歇息罢,不要再缠着我了。”
这样的话,陈谦润怎会听,他变本加厉,闹得钟凝雪无可奈何,到后来已经叫不出声音,手脚并用也不能将他推开,在收获了两枚牙印后,陈谦润终于放过了她,此时已经是后半夜,到了钟凝雪生辰那日。
“雪儿。”陈谦润的声音也有些哑了,“我不知该说什么,就愿往后每年的今日你都能开开心心的。”
“……”钟凝雪道,“就单这一日开心么?”
钟凝雪的嗓子哑得不轻,陈谦润听不清楚她说了什么,他问:“什么?”
钟凝雪大了些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一年有三百多天。”
陈谦润轻声笑了:“那祝雪儿每一年的每一天都是开开心心的。”
钟凝雪十分礼貌,半哑着嗓子道谢:“谢谢。”
房中已没了烛光,黑漆漆的,看不清人,但因二人皆未着任何衣物,紧紧挨着,能感受到彼此的温度,陈谦润翻身抱住了她,叫她一声雪儿。
钟凝雪应道:“嗯。”
陈谦润轻声道:“我送你的第一份礼物,你不应该拒绝是不是?”
不等钟凝雪回答,陈谦润又道:“况且那不是我一个人的,也不是我们两个人的,是我们很多人的,是不是?”
钟凝雪不曾想到他这样说,一时无话。
“待到天下太平,你想留在上原,我便留,”陈谦润道,“你若想回汴城,我便同你一起回。”
钟凝雪第一想到的是难不成他要迁都么,再想时,觉得陈谦润绝不会这般儿戏,他说的大概不是迁都,而是皇帝他不当了。
另外想到,陈谦润给她唐庄不假,那大概不是主要目的,他是告诉天下人,所谓权力,他来掌,和她来掌,是一样的,在他心中,一个钟凝雪要远远胜过所有的权力。
“我若执意不要,你会怎样?”钟凝雪问道。
“我会不开心。”陈谦润道,“你若是喜欢我,会舍得让我不开心么?”
这是哪里来的歪理,钟凝雪不与他争辩,只道:“你总是有理由。”
陈谦润委屈道:“那我长了嘴,你不能不许我说话吧?”
他说到此处,钟凝雪想起什么来,她道:“我生辰的事情,不要同任何人说,卫凡也不可以,只我们两个人知道,我们偷偷地过。”
“偷偷地过,”陈谦润问她,“你想怎样偷偷地过?”
钟凝雪道:“反正是偷偷地过。”
“可我听不懂偷偷是个什么意思。”
“那你不要知道了,我自己过。”
“不行,我们要一起。”
“你再说话,不休息,我就到别的房里睡去。”
“我不说了。”
“嗯。”
*
陈靖知道陈谦润的消息,是在卫凡的奏报上。
卫凡将自贺兰艺南下入楚至侯爷府的兵暂驻唐庄期间发生的一切事情全都向陈靖说明白了,过程并不重要,主要是结果,怎么几个人闹了一大通,唐庄最后落到钟凝雪手上了,在她手上不跟在陈谦润手上是一样的么?
这二人竟是安然无恙,逃过了灾难,瞒过了所有人,还有一个燕郡即将到手,而陈靖又不能去争。其一,按照卫凡说的,原真是他们解决的,贺兰艺是他们赶出去的,唐庄是他们保住的,没有他陈靖一丝一毫的支持和贡献,唯一一个属于朝廷的任宇还是自愿的,他有脸这时候去争么?
其二,就算去争,他们二人也定不会给,除非强争。
陈靖对此十分忧虑,于是召来孟廷邺,想同他商议商议该如何应对,他不问钟凝雪,也不问瑞王,而是问严卿:“严卿在何处?”
孟廷邺早知陈靖的目的,也知北疆发生的一切,他答道:“燕郡。”
陈靖又问:“他还能用么?”
孟廷邺坚定道:“能。”
不知陈靖是不信,还是在考虑该不该如实将事情都同孟廷邺说了,他盯着孟廷邺看了片刻,示意孟廷邺将桌上的奏报拿了去看,一边说道:“瑞王这是想要燕郡啊。”
孟廷邺恭敬拿了,向后退了些,大略地将内容看过一遍,不惊讶陈谦润还活着,安慰陈靖道:“有严卿在燕郡,陛下无需太过忧虑。”
“朕怎能不忧虑。”陈靖道,“现在是燕郡,下回就是潭州,再往后就是上原!”
孟廷邺道:“倘若要攻打上原,下一步绝不是取潭州。”
陈靖疑惑道:“你在说什么?”
孟廷邺毫不避讳道:“瑞王要想往上原打,要么直接来,要么往南去。”
陈靖不解,孟廷邺道:“要是正式与朝廷为敌,单瑞王和瑞王妃两个人的力量够么?”
陈靖不知道,他也不会算这个账。
孟廷邺道:“他会往南去,找愿意支持他们的人,有一个是一个。”
“淮南王……么?”
孟廷邺郑重地点了点头。
陈靖愣神片刻,问道:“那朕该怎么办?”
“陛下什么也办不了,”孟廷邺道,“一是陛下干涉不了淮南王的决定,二是淮南王要真选择帮助瑞王,陛下更不能同他作对了。”
“为何?”
“淮南王帮助瑞王的方式绝不是率军举兵加入到他的阵营中去,他继续保持中立,不给瑞王添乱,或者在一些事情的立场上与瑞王站到一处,只在言语上表率,不用武力支持,对瑞王而言,就已经是最好的了。”
孟廷邺说的如此清楚,奈何陈靖还是一脸茫然。
孟廷邺叹息道:“看来陛下对这位淮南王的了解并不深刻,陛下只需记得不要轻易去惹他就好了。”
陈靖问道:“外公的意思就算皇叔和瑞王站到一处去了,朕也不能随便去动他么?”
“是,陛下,”孟廷邺道,“您不惹他,他不惹您,您要惹他,他……”
后面的话孟廷邺不便说,于是住了嘴。
陈靖又问:“那史文玉?”
孟廷邺道:“对史文玉,陛下要毫不留情,因为他是个……”
孟廷邺不及说完,陈靖打断了他,道:“朕问的是史文玉不会也同瑞王站到一处去了吧?”
两个都想做皇帝的怎么会合作?这话孟廷邺不能说,直提皇帝二字是对皇帝不敬,所以孟廷邺说的十分含蓄:“史文玉不会,除非丹陵没了,他还在。”
言下之意,若无意外,瑞王会在正式打丹陵之前先出手解决史文玉,即便没能赶尽杀绝,也会叫他吃些苦头。
陈靖还是不能放心,其实是不甘心,不过孟廷邺是个会开导人的,他直击要害,说道:“陛下倘若不想叫唐庄落入钟凝雪手中,直接派兵即可。”
陈靖果真变了表情,皱眉问道:“派谁?”
孟廷邺精准躲开,只当不知他是何意,恭敬道:“这是陛下的事情,臣无权干涉。”
“朕将人派出去,瑞王来上原了怎么办?指望勤王能指望上谁,”陈靖道,“朕不能派。”
“那陛下静观其变就好了。”孟廷邺道。
陈靖却道:“你通知严卿,叫他何时方便何时来上原见我一趟。”
孟廷邺应道:“是。”
“倘若他不来,河州就不必叫他管了。”
陈靖对严卿的怀疑已经显而易见,孟廷邺不多话,只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