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陈谦润说他要取回本属于他的天子之位,孟廷邺也随即找人四处散布谣言,说事实并非瑞王所言,瑞王妃和瑞王就是因为要复仇走到一处的,现在却与他分道扬镳了,而且连人也找不到,那么说明事实另有隐情,瑞王所说实属冠冕堂皇的借口。
孟廷邺是死马当成活马医,是走在穷途末路上不抱希望的反击,只当能给瑞王添一添乱,不想这效果竟出乎了孟廷邺的意料。
谣言总是越传越离谱,也越传越都信以为真,大约是陈靖这个人实在算不上聪明,甚至傻乎乎的,便有传谣者理所当然将他当成一个受害者,毕竟瑞王当时去北疆是去给朝廷打仗的,却在之后将北疆占为己有,并且打齐州的时候不说那正当理由,直到现在才提,是在掩盖图谋不轨的意图。
对熟悉陈靖的朝中大臣来说自然是不信这等传言,在坊间则是越传越快,越传越真,何况钟凝雪和陈谦润真的不在一处,据说钟凝雪已经消失了很久,没人知道她去了哪里,有人推测并不是她离开了,而是瑞王为掩盖真相,杀人灭口了。
此等谣言传到安乐公主的耳朵里,她甚为愤怒,却没有私做决定,这件事情他的哥哥没有干涉,定是有他的道理,可任谣言四散,对他能有什么好处?
安乐公主想不通,但秦臻想得通,因为这事儿是陈谦润交给他去办的,陈谦润想趁机看看能不能找到钟凝雪的下落。
谢云鹤来找过他一趟,他对陈谦润说道:“我知王爷不在乎骂名,可是王爷想过没有,若是王妃离开并非出于主观意愿,而是权衡之下做出的决定,她心里会好受么?”
陈谦润虽然衣冠整洁,与往日并无外表上的差别,可是他现在心中已经十分颓废了,甚至开始相信那些谣言,觉得说不定事实并非他想象的那样,他的父亲原本就是想叫陈靖当皇帝的,而不是他,钟凝雪也正因为知道了真相,所以离他而去了。
而在他理智占上风的时候,又立马推翻了那些毫无根据的猜想,所以卫凡向他提起钟凝雪的时候他也是时好时坏,有时会安静地跟卫凡说,总有一日他们一定还会再见的,他们还会在一起。有时候则会大发雷霆,恼怒自己为何还找她不见,开始自责,觉得自己应该将事情全都调查清楚,确认以后,再一同谋事的,怀疑是因为他们之间的信任还是不够,他要做出一切能证明他清白的事情,来教钟凝雪信任他。
陈谦润对于两种状态切换的毫无痕迹,这种切换在谢云鹤面前表现的也是淋漓尽致。
他对谢云鹤说道:“我和王妃二人始终默契,她一定能理解我的想法。”
谢云鹤道:“王爷不要好坏不分,什么办法都使,有些事情一旦发生很难挽回,即便王爷不考虑自己,也要考虑一下王妃的名声。”
陈谦润变了脸色:“我们情投意合,白头偕老,我们只是暂时分开了,将军不要挑拨我们的关系才是。”
谢云鹤知道他有些话不经脑子思考就说出来了,说的没头没脑,没根没据,在关于钟凝雪的事情上他已经有些魔怔了,谢云鹤不打算与他继续说了,他道:“那王爷就继续找吧。”
谢云鹤又去找卫凡说了。
卫凡叹息道:“秦臻也这样跟我说过,若是王妃执意要走,或者是出于她自己的计划,即便是发生这样的事情,也是不会出现的,否则就前功尽弃了。”
谢云鹤道:“得想个办法才行,若任谣言这样继续下去,那些朝中原本不相信的人说不定也都信了,毕竟事情的真相极少有人知道。”
卫凡道:“我也正在想办法对王爷说,不成想将军你先来了。”
谢云鹤道:“不过看样子,王爷是打算不听。”
谢云鹤又接着问:“以王爷他现在的精神状态,打赵延知能打的赢么?”
卫凡道:“王爷他打算再拖一拖,他始终相信王妃离开一定是有事情要去做的。”
谢云鹤道:“这算是眼下最好的办法,城中粮草有限,郭嗣离开前也将能调动的基本全都调走了,那么他们也只是他们随行带来的那些,而没有后续的补给。”
谢云鹤看来也有些疲惫,卫凡请他先歇息,道:“将军为王爷和王妃的事情操心了。”
谢云鹤道:“若是能找见人,做什么都行。”
谢云鹤说的还是比较委婉,他只是说做什么都行,没有说叫他做什么都行。
卫凡听出弦外之音,没有答话,而是问道:“将军打算往后去哪里?”
谢云鹤道:“等有王妃的行踪,我立刻去找她。”
卫凡点了点头,余下的话就不方便说了。
济北城中,前些日子还满面春风的广安王坐不住了,他去问赵延知:“瑞王怎么不再来攻城了?”
赵延知不慌不忙地请他坐下,一边道:“因为他不着急,他想将我们拖到粮草断绝的那一天。”
广安王道:“我们就等着么?”
赵延知道:“王爷可以主动去打,但是如果瑞王一旦打不赢,谢云鹤可能会来帮忙,到时候王爷打的可不单是瑞王了。”
广安王皱起眉头来,问道:“将军为何不早说?”
赵延知道:“早说是什么时候说?我保证不了百战百胜的,王爷能保证么?”
广安王道:“可是……”
赵延知道:“王爷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念,可是王爷忘了,困在城中,是需要有外援的。”
广安王一时心情复杂,心中翻山倒海,总觉得是被赵延知给骗了,他不相信,于是问赵延知:“难道就没有什么可以解决的办法么?”
赵延知道:“王爷派出去一部分人,去找粮草。”
赵延知说的轻松,叫广安王不敢相信,他问道:“靠谱么?”
赵延知道:“靠不靠谱,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一旦行动,瑞王一定会察觉,要是兵力少了以后,瑞王攻城,王爷能抵挡得住么?任何事情都需要权衡,要看王爷想保什么了,如果只想保自己的性命,那么就先出去,弃城而逃,要是想保住济北,就冒险叫别人去。”
广安王道:“冒险叫别人去,是指将军么?”
赵延知笑了笑:“自然不是,我若是去,王爷不怕我有去无回么?”
“对对对,”广安王反应过来,连忙说道:“以将军的英勇和智慧自然是做最主要的事情,守城才是一等大事。”
赵延知道:“估计王爷现在派谁去,都争相恐后的,排出的队伍肯定要比王爷预想中的要大,这是不利于稳固军心的。”
广安王道:“那将军这么说,我们是走投无路了么?”
赵延知道:“将军没有援军,但是可以现找。”
广安王道:“我能找谁?”
赵延知道:“我觉得孟廷邺应该在广郡,因为如果不是他在,郭嗣早就投降瑞王了,而且潭州的李存业王爷也可以尝试着拉拢。”
广安王不解道:“李存业此人极为无耻,并且是个贪生怕死之辈,他怎么可能会听我的话,来解我的围?”
赵延知道:“王爷不应该站在外人的角度评价他,而是应该站在李存业的角度想他还有什么路可以走,在潭州还是去上原,应该是很轻而易举就能想到的两条路,但是这两条路走到最后他都是找死的,除非他自立,而自立,他需要帮手。”
广安王道:“坚守齐州我知道是危险的,瑞王或者安乐公主去打潭州,李存业应该会投降,但是以他做过的事情来说,瑞王不会接受,可是他去上原真的会……”
赵延知解释道:“若是最后这场仗陈靖打赢了,那么对于李存业的贪生怕死,陈靖会容忍么?而若是这场仗陈靖没有打赢,坚决依附陈靖的李存业会成为例外,逃过一死么?”
广安王道:“可是我应该怎么……”
赵延知道:“我刚才给王爷说的有两个人,一个是郭嗣,还有一个是李存业,王爷考虑一下选择谁或者两个都选择,若是你们三个站在一处,那么陈靖就是个摆设了,李存业打上原,济北和江川保一个,将人都保住,三个人一起打的胜算不比王爷自己一个人打的胜算大么?”
“哦……”广安王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将军真是时不时给我惊喜,叫我刮目相看呀。”
赵延知道:“刮目相看谈不上,我只是在合适的时候说合适的方法,不过归根结底这些事情要王爷做决定,我也只是一个出主意想方向的人。”
广安王问道:“那应该先找谁?”
“李存业,因为他现在已经害怕了,就想着怎么逃跑呢。”赵延知说道:“并且要找郭嗣,得找孟廷邺这个人。”
广安王问道:“将军就如此肯定,孟廷邺在广郡么?”
赵延知道:“即便不是他,也是他派的人。”
陈谦润说他要取回本属于他的天子之位,孟廷邺也随即找人四处散布谣言,说事实并非瑞王所言,瑞王妃和瑞王就是因为要复仇走到一处的,现在却与他分道扬镳了,而且连人也找不到,那么说明事实另有隐情,瑞王所说实属冠冕堂皇的借口。
孟廷邺是死马当成活马医,是走在穷途末路上不抱希望的反击,只当能给瑞王添一添乱,不想这效果竟出乎了孟廷邺的意料。
谣言总是越传越离谱,也越传越都信以为真,大约是陈靖这个人实在算不上聪明,甚至傻乎乎的,便有传谣者理所当然将他当成一个受害者,毕竟瑞王当时去北疆是去给朝廷打仗的,却在之后将北疆占为己有,并且打齐州的时候不说那正当理由,直到现在才提,是在掩盖图谋不轨的意图。
对熟悉陈靖的朝中大臣来说自然是不信这等传言,在坊间则是越传越快,越传越真,何况钟凝雪和陈谦润真的不在一处,据说钟凝雪已经消失了很久,没人知道她去了哪里,有人推测并不是她离开了,而是瑞王为掩盖真相,杀人灭口了。
此等谣言传到安乐公主的耳朵里,她甚为愤怒,却没有私做决定,这件事情他的哥哥没有干涉,定是有他的道理,可任谣言四散,对他能有什么好处?
安乐公主想不通,但秦臻想得通,因为这事儿是陈谦润交给他去办的,陈谦润想趁机看看能不能找到钟凝雪的下落。
谢云鹤来找过他一趟,他对陈谦润说道:“我知王爷不在乎骂名,可是王爷想过没有,若是王妃离开并非出于主观意愿,而是权衡之下做出的决定,她心里会好受么?”
陈谦润虽然衣冠整洁,与往日并无外表上的差别,可是他现在心中已经十分颓废了,甚至开始相信那些谣言,觉得说不定事实并非他想象的那样,他的父亲原本就是想叫陈靖当皇帝的,而不是他,钟凝雪也正因为知道了真相,所以离他而去了。
而在他理智占上风的时候,又立马推翻了那些毫无根据的猜想,所以卫凡向他提起钟凝雪的时候他也是时好时坏,有时会安静地跟卫凡说,总有一日他们一定还会再见的,他们还会在一起。有时候则会大发雷霆,恼怒自己为何还找她不见,开始自责,觉得自己应该将事情全都调查清楚,确认以后,再一同谋事的,怀疑是因为他们之间的信任还是不够,他要做出一切能证明他清白的事情,来教钟凝雪信任他。
陈谦润对于两种状态切换的毫无痕迹,这种切换在谢云鹤面前表现的也是淋漓尽致。
他对谢云鹤说道:“我和王妃二人始终默契,她一定能理解我的想法。”
谢云鹤道:“王爷不要好坏不分,什么办法都使,有些事情一旦发生很难挽回,即便王爷不考虑自己,也要考虑一下王妃的名声。”
陈谦润变了脸色:“我们情投意合,白头偕老,我们只是暂时分开了,将军不要挑拨我们的关系才是。”
谢云鹤知道他有些话不经脑子思考就说出来了,说的没头没脑,没根没据,在关于钟凝雪的事情上他已经有些魔怔了,谢云鹤不打算与他继续说了,他道:“那王爷就继续找吧。”
谢云鹤又去找卫凡说了。
卫凡叹息道:“秦臻也这样跟我说过,若是王妃执意要走,或者是出于她自己的计划,即便是发生这样的事情,也是不会出现的,否则就前功尽弃了。”
谢云鹤道:“得想个办法才行,若任谣言这样继续下去,那些朝中原本不相信的人说不定也都信了,毕竟事情的真相极少有人知道。”
卫凡道:“我也正在想办法对王爷说,不成想将军你先来了。”
谢云鹤道:“不过看样子,王爷是打算不听。”
谢云鹤又接着问:“以王爷他现在的精神状态,打赵延知能打的赢么?”
卫凡道:“王爷他打算再拖一拖,他始终相信王妃离开一定是有事情要去做的。”
谢云鹤道:“这算是眼下最好的办法,城中粮草有限,郭嗣离开前也将能调动的基本全都调走了,那么他们也只是他们随行带来的那些,而没有后续的补给。”
谢云鹤看来也有些疲惫,卫凡请他先歇息,道:“将军为王爷和王妃的事情操心了。”
谢云鹤道:“若是能找见人,做什么都行。”
谢云鹤说的还是比较委婉,他只是说做什么都行,没有说叫他做什么都行。
卫凡听出弦外之音,没有答话,而是问道:“将军打算往后去哪里?”
谢云鹤道:“等有王妃的行踪,我立刻去找她。”
卫凡点了点头,余下的话就不方便说了。
济北城中,前些日子还满面春风的广安王坐不住了,他去问赵延知:“瑞王怎么不再来攻城了?”
赵延知不慌不忙地请他坐下,一边道:“因为他不着急,他想将我们拖到粮草断绝的那一天。”
广安王道:“我们就等着么?”
赵延知道:“王爷可以主动去打,但是如果瑞王一旦打不赢,谢云鹤可能会来帮忙,到时候王爷打的可不单是瑞王了。”
广安王皱起眉头来,问道:“将军为何不早说?”
赵延知道:“早说是什么时候说?我保证不了百战百胜的,王爷能保证么?”
广安王道:“可是……”
赵延知道:“王爷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念,可是王爷忘了,困在城中,是需要有外援的。”
广安王一时心情复杂,心中翻山倒海,总觉得是被赵延知给骗了,他不相信,于是问赵延知:“难道就没有什么可以解决的办法么?”
赵延知道:“王爷派出去一部分人,去找粮草。”
赵延知说的轻松,叫广安王不敢相信,他问道:“靠谱么?”
赵延知道:“靠不靠谱,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一旦行动,瑞王一定会察觉,要是兵力少了以后,瑞王攻城,王爷能抵挡得住么?任何事情都需要权衡,要看王爷想保什么了,如果只想保自己的性命,那么就先出去,弃城而逃,要是想保住济北,就冒险叫别人去。”
广安王道:“冒险叫别人去,是指将军么?”
赵延知笑了笑:“自然不是,我若是去,王爷不怕我有去无回么?”
“对对对,”广安王反应过来,连忙说道:“以将军的英勇和智慧自然是做最主要的事情,守城才是一等大事。”
赵延知道:“估计王爷现在派谁去,都争相恐后的,排出的队伍肯定要比王爷预想中的要大,这是不利于稳固军心的。”
广安王道:“那将军这么说,我们是走投无路了么?”
赵延知道:“将军没有援军,但是可以现找。”
广安王道:“我能找谁?”
赵延知道:“我觉得孟廷邺应该在广郡,因为如果不是他在,郭嗣早就投降瑞王了,而且潭州的李存业王爷也可以尝试着拉拢。”
广安王不解道:“李存业此人极为无耻,并且是个贪生怕死之辈,他怎么可能会听我的话,来解我的围?”
赵延知道:“王爷不应该站在外人的角度评价他,而是应该站在李存业的角度想他还有什么路可以走,在潭州还是去上原,应该是很轻而易举就能想到的两条路,但是这两条路走到最后他都是找死的,除非他自立,而自立,他需要帮手。”
广安王道:“坚守齐州我知道是危险的,瑞王或者安乐公主去打潭州,李存业应该会投降,但是以他做过的事情来说,瑞王不会接受,可是他去上原真的会……”
赵延知解释道:“若是最后这场仗陈靖打赢了,那么对于李存业的贪生怕死,陈靖会容忍么?而若是这场仗陈靖没有打赢,坚决依附陈靖的李存业会成为例外,逃过一死么?”
广安王道:“可是我应该怎么……”
赵延知道:“我刚才给王爷说的有两个人,一个是郭嗣,还有一个是李存业,王爷考虑一下选择谁或者两个都选择,若是你们三个站在一处,那么陈靖就是个摆设了,李存业打上原,济北和江川保一个,将人都保住,三个人一起打的胜算不比王爷自己一个人打的胜算大么?”
“哦……”广安王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将军真是时不时给我惊喜,叫我刮目相看呀。”
赵延知道:“刮目相看谈不上,我只是在合适的时候说合适的方法,不过归根结底这些事情要王爷做决定,我也只是一个出主意想方向的人。”
广安王问道:“那应该先找谁?”
“李存业,因为他现在已经害怕了,就想着怎么逃跑呢。”赵延知说道:“并且要找郭嗣,得找孟廷邺这个人。”
广安王问道:“将军就如此肯定,孟廷邺在广郡么?”
赵延知道:“即便不是他,也是他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