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弦又不是什么圣母婊。

    北影厂都明着这么挤兑他了,他还回去宣誓效忠北影厂,要为北影厂的明天发光发热?

    贱不贱呐?

    既然《电影创作》离开文学部已成定局,罗承翰吃了个哑巴大亏,江弦也就懒得再去北影厂那边掺和了。

    没劲。

    让他们盖他们的明清风情街去吧。

    而且跟江弦有交情的王洋厂长这也退下去了,那江弦就更没必要再顾及谁的面子。

    反正他跟胡启明又不熟。

    怎么,你胡启明急了还能用气功打我不成?

    他不回北影厂的消息很快就传到胡启明那里。

    “不回来?”

    刚上任不久的厂长同志瞬间红温。

    这叫什么事儿?

    给个主任当都不稀罕?

    这可真邪门了。

    胡启明挠破头也想不明白,他们可是堂堂北影厂,这一个主任的职位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值钱了?

    还得求着别人当不成?

    要放别人,胡启明也就不管这件事儿了。

    但偏偏这事儿碰到了江弦。

    陈荒煤点了他的名,让北影厂分他去当《电影创作》的主编。

    就这么一件事,他胡启明如果办不好,以后陈荒煤那儿他怎么交代?以后在陈荒煤面前他脸往哪儿搁?还去不去文化部开会了?

    唉,回想起当时他刚接任厂长,王洋老厂长拍着他肩膀说:“江弦是个顺毛驴。”

    现在想来,老厂长手上的茧子硌得人生疼。

    总之,这件事情远比想象的复杂。

    胡启明在家把这事儿和自己爱人说了一遍,爱人听完以后眉头紧皱。

    “要不,你去亲自请请他?”

    “啥?”

    “我说你亲自去请他一回试试?”

    “我一个厂长,去请他?”

    胡启明脸刷的涨红。

    这叫什么事儿?

    堂堂北影厂的厂长,去亲自请一个毛头小子来上任?

    “哎呀,你那么在乎你那张老脸干嘛?”

    他爱人劝解说:“刘备不还三请诸葛亮呢?你就当是礼贤下士,这有什么丢脸的?”

    “.”

    胡启明脸色复杂,又听他爱人在耳边一顿叨叨,最后不耐烦道:

    “行了、行了,我这就去。”

    走了几步,又忽的停住。

    他爱人还以为胡启明反悔了,一脸怒其不争:“你去啊!”

    “我这不是要去么。”

    “那你回来干啥?”

    “我这不是忘拿东西了,催什么催?”

    胡启明瞪她一眼,而后轻咳两声。

    “家里不是还有两袋全脂甜奶粉么?你去给我找来,听说江弦家生了个闺女,我提过去。”

    “唉。”

    妻子点点头,答应一声。

    胡启明又忍不住叹一口气。

    他一个做领导的去下属家里居然还要拎点东西?

    “真是倒反天罡了!”

    从胡启明手里接过两袋全脂甜奶粉的江弦忍不住感叹。

    他先看了眼礼物。

    长虹牌的全脂甜牛奶粉,325克,内蒙那边产的,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这个年代,绝对算是一件非常贵重的礼品。

    胡启明出手还特大方,一拿就是两袋。

    “您说您来就来嘛,还拎啥东西。”江弦笑道。

    “哪有空手来的道理。”

    胡启明背负双手,抬眼看了两眼四周。

    “你这院子可是不错。”

    如今正是春季,燕京城一如既往的沙尘席卷。

    江弦家这院子因为院儿里面树木茂密,免遭了些殃,翠绿的枝叶与鲜艳的花朵交相辉映,倒还有几分满园春色的意味。

    “这院子就你们一家?”

    “就一家。”

    “怎么弄来的?”

    “从一亲戚那儿倒腾过来的。”江弦随口编了一句。

    “哦。”

    胡启明点点头,也没在这个问题上继续深挖。

    “江弦同志,之前的事儿,算是我考虑不周,文学部里情况这么复杂,交接工作的时候,我对这方面情况没了解到位,这个,我要向你道歉。”胡启明满脸歉疚说。

    “哟,您客气了。”

    江弦表露出一丝受宠若惊,但总体坦然。

    “胡厂长,我可没想闹什么矛盾,您真是误会我了,不过您这回过来,要是还是为了让我回北影厂,我也就不跟您废什么话了,北影厂,我铁定是不回去了。”

    “不回去?”

    胡启明深吸一口气,“江弦,你要是还有什么气”

    “厂长,您误会了。”

    江弦道:“我对您,对厂里的同志们,那都没有意见。

    您可能不知道,我在《人民文学》那边儿还有工作,王濛主编刚调我过去,您也知道,《人民文学》在文学界地位超然,我去那工作那真是如履薄冰。

    加上家里又有孩子了,我平时又要写,另外,年纪也上来了,男人一到这个岁数,精力有限,实在是分身乏术。”

    胡启明听江弦说这么一大通,几次张嘴又没说出话,最后憋出一个。

    “真不回?”

    江弦扶着腰,一副常年腰间盘突出的模样,“不回了,就我这个身体,也给厂里做不出什么贡献了。”

    “.”

    胡启明握着茶杯,轻轻摩挲着杯沿,就这么无意识的重复着,眼睛时不时往江弦那里看去,目光中带着不甘。

    “调你去文学部当主任怎么样?让罗承翰给你当副手。”

    “啊?”

    江弦是没想到,胡启明让他回去的决心有这么大,文学部主任这位置说给就给。

    这可是北影厂的文学部主任,要是真坐上这个位置,那以后北影厂要拍什么电影,基本上全是他江弦说了算。

    因为所有的剧本都是他说能拍才能拍,他说不拍就拍不了。

    “您和我说玩笑话了。”江弦轻笑道。

    胡启明盯着他,见江弦是丝毫都没有心动,最后只好叹一口气。

    “唉,也罢,你身上担子太重,咱们北影厂就不给你再加了,不过厂里面,一定把你当北影厂的人,以后你常去厂里看看,看看江怀延、凌子风这些老同志,都和你关系不错.”

    胡启明打起感情牌,试图和江弦修复北影厂和他之间的嫌隙。

    江弦也不表明态度,只含含糊糊的点点头,“您有心了。”

    说罢,又和胡启明聊了一会,这才把他送到院儿门口,胡启明和他道句别,这才坐着配车离开景山东胡同。

    这点事儿,也是尽收入同一胡同街坊们的眼里,盯着胡启明那辆配车就开始讨论,这又是哪里来的大人物。

    隔壁院儿的张姨是个e人,拉着来带娃的朱虹就开始八卦。

    “她小姨,家里这又是来了个什么人物?还坐车来的,官不小吧。”

    “不小,厂里的领导。”

    “哪个厂?”

    “北影厂啊。”

    朱虹抱着小小陛下,“《小兵张嘎》《杨门女将》知道吧,都是他拍的,现在人家是厂长,来家里请我姐夫去北影厂里当官呢。”

    “哟!”

    张姨一哆嗦。

    这么多年勇闯演艺圈的梦想终于有着落了?

    刚想着和江弦说道说道,就听朱虹说:“不过我姐夫不去,不乐意去。”

    “不乐意去?”

    张姨又仿佛失去梦想一样,着急道:“为啥不乐意啊?北影厂的厂长来请他去当官,这都不去?”

    “我姐夫看不上啊。”

    朱虹满脸与有荣焉,“哼,我姐夫这样的人物,要当就应该当北影厂的厂长才对。”

    “.”

    张姨还想再说点什么,朱虹惊呼一声“呀,又拉了?”匆匆忙忙抱着孩子回去了。

    张姨转头就开始传话:“都打听清楚了,北影厂来的,人家是厂长。”

    “那来找老江家干啥啊?”

    “请他去当官,人江弦不去。”

    “切,估摸是封了个弼马温,人家看不上。”

    “拉倒吧你,封个弼马温值得玉皇大帝亲自来请?”

    “就是,你们就看吧,这指定是三顾茅庐第一顾,至少是个丞相。”

    “有道理有道理。”

    “哎呦,人江弦每年写多少部片子啊?这电影事业非他不可啊。”

    “.”

    《花城》的苏晨和冯小双两人跟在张洁后面,听着周遭街坊邻居们的热论。

    “这下应该是来对地方了。”

    “小弟,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花城》的主编苏晨,这位是编辑冯小双。”

    “这就是江弦。”

    在张洁的介绍下,江弦和《花城》的两位编辑握了握手。

    张洁的《祖母绿》曾经在《花城》上面发表,因而和《花城》的编辑们比较熟悉。

    这次苏晨和冯小双一到京城,她就当起了向导。

    “江司令,仰慕已久、仰慕已久啊。”

    苏晨满脸笑意和江弦握手,“多年前我们见过一面。”

    “是么?”

    “是在你的《米》的讨论会上。”苏晨笑着说。

    “有印象、有印象。”江弦有些尴尬道。

    当时《米》的研讨会开的又多,来的嘉宾也多,具体都是谁,他已经回忆不起来了。

    “请坐、请坐。”

    江弦给众人倒上茶水。

    “小弟。”

    张洁喊住江弦,关心道:“北影厂的事情怎么样了?”

    她是北影厂的编剧,因而对这些天的事情有所耳闻。

    “害,也没啥。”

    张洁是自己人,江弦就云淡风轻的把刚才胡启明来拜访的事情讲了一遍。

    苏晨和冯小双听得有些傻眼。

    什么?

    北影厂的厂长来亲自请去厂里当主任?

    这面子给的也太大了。

    关键是江弦还不去!

    “不愧是大作家.”苏晨不由得感叹。

    寒暄几句就切入正题,苏晨和冯小双把《漂流者》和《饥饿游戏》的稿子取了出来。

    “这是您在国外发表的作品?”

    江弦看了一眼,轻笑道:“你们消息怪灵通,我这两篇才在国外发表没多久。”

    “果然是。”冯小双激动的点点头。

    苏晨笑了笑,“江弦同志,可不是我们消息灵通,只是我们对国外比较热门的都有关注,我们能发现你这两篇,说明你这两篇在国外真的是太火了。”

    “什么东西?”

    张洁还一头雾水。

    听冯小双一解释才明白,“小弟,你在国外发表了?!”

    “张老师,可不止是发表,还掀起轩然大波啊!”冯小双补充一句。

    “厉害。”

    张洁朝着江弦竖起大拇指。

    同时心里一阵感慨。

    当年她刚刚一脚踏进文学这个圈子,江弦也几乎是同时发表了他的处女作《棋王》。

    当时张洁就时常羡慕这个年轻人身上的才华,他举手投足间展露的闪光点都那么耀眼。

    如今她在文坛成名已久,江弦竟然已经把目光对准世界。

    这份格局和实力,实在是让她叹服。

    “江老师,我们《花城》有个栏目,常刊登一些国外,我们想把您的这两篇也放上去,这次过来,也是想征求一下您的同意。”冯小双道。

    “给稿费么?”江弦问说。

    这可不是他市侩。

    《花城》的这种模式,他大概明白,就是把国外的和文章搬进自己的杂志里。

    但是国内这会儿完全没有版权意识,所以国外那些,基本上都是白嫖来的,很可能大部分都没有得到作者的授权。

    像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就是这样进入国内读者视野的。

    后来马尔克斯来了中国,接待他的人非常热情的告诉他,我是您的书迷,您的作品已经在中国畅销好多年了。

    马尔克斯一听,当即非常愤怒:

    “我都没有给你们授权!”

    “这个当然要付。”冯小双回答说。

    “那翻译的事情呢?”江弦又问。

    《漂流者》和《饥饿游戏》还都是英文稿,《漂流者》这里他有一份中文稿,这篇初稿就是中文的,当时还是聂华苓给他翻译成英文的。

    至于《饥饿游戏》,那初稿就是英文稿。

    “这个您不用担心。”

    苏晨道:“翻译的事情我们杂志社来办就行,您要是有什么顾虑,自己找人翻译也可以。”

    “我自己来吧。”

    “什么?”

    “我自己来翻译。”江弦开口道。

    《饥饿游戏》的中文稿一开始就在他脑海当中,直接调出即可。

    虽然抄写出来很累,但江弦觉得还是有必要亲手去做的。

    毕竟国内环境这么紧张,万一被人误导了读者对的理解,那问题可就大了。

    他是这么想的,但是别人可不知道。

    苏晨和冯小双两人光剩震惊了。

    他们是没想到,江弦这位作家在翻译方面也这么擅长。

    又会写作又会翻译,文学界这样的人物可不多见。

    苏晨一下子想到一位文学泰斗.

章节目录

1978合成系文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好想吃薯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好想吃薯片并收藏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