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皎洁,星子闪烁,习习凉风之中,传来的夏虫鸣叫声让风临泽身护卫封虎更觉烦躁。

    重重光影之中,依稀可见院外面的守卫森严,那些大烨士兵仿不知疲倦,身形挺直依如白日,一双双眼睛不停地巡视周边,不肯放过一丝一毫的动作。

    很明显,他们完全被监视了起来。

    封虎忍无可忍,狠狠忒了口唾沫:“他们把我们梁国人当成什么?监下囚吗?”

    想到戊时,他们梁国的人要出去,那些接待的礼部官员,笑眯眯帝以“夜色已深,恐回来时城内宵禁”借口拒绝,还假装好意让他们早先歇息。

    这话骗鬼呢!

    他们来烨都也有几日,还真当他门不知道:为了鼓励商业买卖,烨朝的宵禁制度已经放宽不少,夜市街边更是随处可见小摊商贩。

    封虎何时受过这等窝囊之气,顿时破口大骂起来:“这些烨人也太不懂礼数,肯定是早上那女人使得阴招。”

    凤临泽冷冷的看了他一眼,语气不显波澜:“女人,若真只是个女人倒也简单!”

    封虎听出凤林泽话中对他的不满,只觉得后背冷汗涔涔,赶忙低头告罪:“属下一时失言,还请陛下恕罪!”

    这才见凤临泽脸上寒意消下几分,漫不经心睨了他一眼:“皇权之路,谁不是血雨腥风中厮杀出来的,一个稳坐皇位的女帝,你若只把她当做个女人,那就离死不远!”

    那一眼中蕴含的警告让封虎不寒而栗。

    此时他深深意识到:若真冒犯了烨国的女帝,自己的君王绝不会保他。

    封虎立刻低头:“属下受教,以后自当谨言慎行,绝不会给主子惹麻烦。”

    见他听进去几分,风临泽这才点头宽慰:“到底是在别人的地盘,客随主便,让下面的人暂且忍耐些!”

    "使团那边的消息呢?"

    封虎心神领会,连忙上前报道:“三皇子的人已经到了使团,一直叫着要面见您,其说的便肯说了。”

    “既然如此,那便让他们等着。着急的是他们北狄,可不是我梁国!”

    封虎看着一脸悠闲,不见半分着急的主子,犹豫了再三,鼓起勇气问道:“烨国现在国力强盛,万一与北狄联手,我们梁国岂不是……”

    凤临泽抬头看了眼封虎,见他脸色凝重,便知道他在想什么,开口解惑:

    “烨朝与北狄血海深仇,两国想要合作,并非易事。退一步说,他们两国真合作了,烨朝又地处我国和北狄之间,如果借道于北狄,唇亡齿寒的道理烨国难道会不懂?

    既然如此,北狄不能出力,烨国又凭什么与他们合作。烨国若要攻打我们梁国,北狄狼子野心,定会趁机侵占烨国。

    现在北狄忌惮烨朝的强大,想要提前攻打烨国,我们与他们合作与否,都可以从烨国撕下好处。”

    男子神情悠闲,盈玉般的手指轻拨茶盏,若不是从他的谈话中,谁又能想到,这人筹谋算计如此之深。

    封虎心悦诚服地点头:“属下明白了,只是烨军守卫严密,恐怕二公子那边不好联系。”

    封虎知道,此次君上亲自前来烨国,很大原因是为了二公子。

    说到此时,才见凤临泽面上的神情有了波动,他眉头紧皱,颇为苦恼:“弟弟大了,心也野了!”

    想到自己多次写信召他回国,他却不予理会,最终长长叹了口气:“暂且不用联系,后面总会见到了。”

    …………

    “梁帝这几日都去了哪?”正逢礼部官员来报,秦昭合上批好的折子,将玉笔搁置在一旁的砚台。

    “应着梁帝的要求,去城郊的田庄看了农人秋收,于骊山宫院泡了温泉,后又在去东坊西市逛了食铺酒肆…………”

    陪同的礼部侍郎一一细数,丝毫不漏,深怕哪些没有交代清楚,后面出了差错。

    “不错,做的很好。”秦昭对礼部侍郎的认真很是赞赏,大手一挥,赏了碗消暑的樱桃牛乳冰酪。

    “陛下,梁帝对于咱们烨国的文教盛行很是赞赏,多次曾言希望能够参观一下云山书院。微臣不敢擅作主张,还望陛下指视。”

    一碗冰饮下去,让这位礼部侍郎浑身舒爽起来,将琉璃碗递给一旁宫人,整了整衣冠,连忙道明来意。

    “这样啊。”秦昭摸了摸下巴,思忖片刻唤来钦天监监寺。

    算出这两日皆适合出行,便下令安排道:“那就后日安排云山书院之行,到时,朕会陪同梁帝前往。”

    秦昭想到韩明辉曾在书院任职职,还有与她最搭拍的周宣,便让礼部,将这二人的名字拟进陪同人员名单。

    得知此消息,凤临泽虽有些诧异,但心中愉快多过怀疑,毕竟他对于云山书院,确实是仰慕已久。

    韩明辉听后,立刻明白书院之行肯定少不了文试,陛下这是要他在比试时,压一压梁人的气焰。

    出于对自己学识的自傲,韩明辉心下稳妥,只等着后日到来。

    唯有周宣苦思冥想,在这不够正式又重要的场合,陛下要他做什么?

    抓耳挠腮,也没等到秦昭召见,心里忐忑,暗自想着临场发挥时,一定要多看陛下眼色。

    唯有临翊听到邀请,真个吓得三魂少了二魂,七魄只有一魄。连连推拒,幸好秦昭没有坚持,也算是有惊无险。

    看着自家公子整日忐忑难安的样子,从安实在不忍心。

    找个了没人的时间劝道:“公子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要不干脆告诉陛下算了。”

    临翊又何尝不明白,只是心中一直有个声音提醒他,最好不能让秦昭知道。

    恍惚之间,回想起那日的求签。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心中更是疼痛难忍。

    久久听不见临翊回言,从安自知多劝都是徒劳,只能暗自叹息。

    这世间,惟情之一字,最是伤人 。

    忘之,令人心如刀割;弗忘之,亦令人痛深入骨髓。

    …………

    是日,天朗气清,秋日高悬,天空深蓝如同碧海,当真是个出行的好日子。

    一行人骑马到了书院的山脚下,下马依石阶而上,大概巳时到了书院正门。

    此时正是学子们上课时间,路上人声稀少,偶尔见两三杂役,勤勤恳恳地扫着秋日落叶。

    谢过书院前来接引的□□,便由明辉边引着他们介绍。韩明辉曾在云山书院,呆了了十年之久,这里的一草一木对,又怎能不熟悉?

    景点碑石,亭台楼宇,说到当中典故缘由,更是如数家珍。

    他声音柔和舒缓,雅言纯正,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在这山间清风之中,当真是一大享受。

    让原本存了几分较劲之心的凤临泽也赞叹不觉:“这位韩大人才识过人,又有明月之姿,云山书院当真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若陛下只当他是一介文人,那可大错特错了!"

    “此话怎讲?”虽知道这人要炫耀,风临泽还是很配合的问道。

    “三年前,我大烨胶东王,吴王叛乱,能够迅速平下荆楚的吴王之祸,韩卿当局首功……”秦昭大笑着将其中原有道来,眉宇间的骄矜得意自是不必多言。

    而当事人韩明辉只是笑而不言,静静听着女帝眉飞色舞,吹他彩虹屁。

    跟随在凤临泽后面的封虎看着这一幕,心底暗自撇嘴,这对君臣可真是是毫不谦虚!

    走了大半个时辰,终于到了山腰处的学堂。离得近一点,便听见朗朗读书声。

    一行人放轻动作走在廊下,停在一处,颇为巧合与秦昭上次来的一样。

    屋内博士正在讲历代前朝变法的史论,同时旁征博引的还有这几年的新政内容。

    听着讲授的内容,凤临泽的脸色极为怪异,长长含笑的嘴角竟也抿成了一条直线:“你们烨朝竟允许学子,在课堂上公然谈论时政?”

    问过之后,见烨朝的女帝和臣子都一脸不以为然,更是大为震惊。

    其实很多当权者非常忌讳学子们谈论朝政,甚至有的君王还专门颁布诏令,禁止学子清议。

    要知道学生们大多年轻气盛,想法不成熟,更没有参与过政治,非常容易被有心之人鼓动利用。

    而士农工商,学子们又为士这一阶层,社会影响力不必多说,一旦爆发“□□”,必然对帝王的声誉大有损伤。

    让学子们公然议论朝政,这一举措实在是太过胆大!

    秦昭自然明白梁帝的意思,脸色平稳如常:“当众不能议论背后就不会说了吗?嘴上不能言语,心里就没有不满了吗?

    亚圣曾言: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既然如此,堵到不如疏。”

    “女帝难道就不怕,这些学子被人利用吗?”凤临泽皱着眉头,在他看来,秦昭这人实在太过傲慢。

    谁知秦昭丝毫不在意:“我自然不怕,与其防着他们,还不如把他们聚集在课堂上。

    有书院的博士教授、引导,学子直言胸臆,留存心中的疑惑,怨气就少了。

    更何况学子们日后都是科举抡才的生员,若是全然不知国事,又如何谈何治理国家?”

    风声雨声读书声,国事家事天下事,她秦昭要的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呆子,而是能够经世致用,关心民间疾苦的有贤之士。

    “梁帝夸赞我烨国文教盛行,可真正能读得起书的又有多少。大多数的百姓们为了生计,奔走劳碌,也不过是勉强果腹,又哪里有心思顾虑其他,更何况国家大事!

    我倒是希望能多一些清议的学子,更多一些对国家大事关心的人。”

    周宣,韩明辉也是感触颇多,多一些学子便是多一些读书人。

    唯有在盛世之下,经济繁荣,百姓吃饱穿暖,才有更多的人愿意读书。

    灵光一闪,凤临泽脱口而出;“穷苦人家读不起书,所以你就鼓励富家的女子出来读书!”

章节目录

朕才不是亡国女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白白汤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白汤圆并收藏朕才不是亡国女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