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蝗灾,天大旱,地里颗粒无收。
草庙村往年物产丰富,储粮交了税,也够挨过冬天。
不想天降马贼,洗劫一空。
这般田地,不愿出村逃命的村民仍在多数。
村里尚且缺衣少食,外头又能好到哪儿去。
死在异地,何如长眠本家。
出去求援的,果然石沉大海。
偶尔回来几个,灰头土脸,不知在外头遭了什么祸。
哪里还敢背井离乡,只得求天告地。
可没有好吃好喝,猪肉鲜花献祭,总是白搭。
也不知谁喊了一句,垠崖谷下有仙住,活人祭谷得神顾。
天选祭台垠崖谷就在村外九里地,传闻有求必应,祭一得百。
此次要救全村性命,就得献祭其中一条。
可也都晓得那句[谷下尸骨无存处,唯有禽兽得饱腹],有求必应,传闻罢了。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搭茬,心里却悄悄盘算起来。
张家的女儿刚出生,小娃子白白嫩嫩,尚不记事,献祭正好,反正张家已经有一儿两女了。
大家正劝着,村长为连襟张大哥说了一句公道话,村东头那座关系全村生计的桥可是张家捐的。
啊,如此便不能考虑张家儿女了。
大家可惜片刻,又盯上何寡妇的大儿子。
何寡妇两子,长子三十有五,成日酗酒,一天到晚无所事事,偶尔酒劲儿上来了还对寡母拳脚相加。
小儿弱冠,聪慧机敏,孝顺有加,时常为护母亲被大哥欺负。
不肖子实在天怒人怨,何不如拿来献祭,能为村里做些贡献也是他的福气。
总归还有成器的小儿子,到时候解了大旱,功德一件,大家如此对何寡妇说。
何寡妇断然不愿,村长没有表态。
许久没露面的何家小儿子跳出来,说是走马上任,路过家乡,前来接母亲兄长同往。
小儿子听了母亲的哭诉,笑道:“大家言之有理,只是献祭成日酗酒的大哥,恐怕亵渎了神灵。”
啊,大人说的是。大家看着何家小儿身上的官服附和道。
果真是成了大器,村中如此景况,何大人必能帮衬一二。
何家小儿温良一笑,此去偏远小县,官微言轻,实无心力襄助,各位叔伯婶姨向来是有主意的,献祭区区小事,料必不日能成。
大哥发起性,当街殴打母亲时,只韩家姑娘报信,唯李家小哥相护,时候到了,该留下的人,自然能活。
大家送别匆匆离去的何大人母子,又开始盘算。
李地保家独子十七岁,韩掌柜的独女十六岁,双双定亲还没过多久,周木匠家九代单传的小儿刚满月……
大家瞧了一圈,自己儿女自是不舍,如何忍心又怎能夺他人独嗣。
全聚在村里的宗祠商量对策,或许可以凑钱去外面换个别人家的孩子回来。
每家每户出多少钱,去哪儿换,派谁去换,都是问题。
求援都没了回信,何况换孩子。
“哎?刚刚在门口好像瞧见了贺凛。”
一筹莫展之际,人堆里扔出这样的话。
贺凛?哪个贺凛?大家面面相觑。
啊,是那外来崽子啊。那崽子竟有名字。
成日灰头土脸,记不住模样,却都晓得那崽子有对儿特别亮的招子。
“哦,是贺凛那孩子啊”村长捋着胡子沉吟片刻。
“那孩子去年来的咱村,无父无母,无依无傍的,又误食毒草,忘了大半的事儿不说,连话也讲不出了,是个可怜的娃呢。好在大家照顾她,而今才记起名字,拿着张先生那本三字经比划了几通,是姓贺名凛。”
去年来村?大家的耳朵齐刷刷竖起来。
无父无母,无依无傍?大家的眼睛一双双亮起来。
连话也讲不出?大家的嘴角同时扬起来。
最好的祭品,可不是找着了。
“说起来,贺凛那孩子长得快,可是吃的咱百家饭。”
“说的是,贺凛那孩子成日穿的还是咱百家衣呢。”
“想来她穿罢吃罢,咱们村就大旱了,真是命苦的孩子呢。”
“如此命苦,早晚天见怜地收了她去,免得在人间继续受苦。”
“一刻不去,叫旁人也跟着受苦。”
“无父无母,倒也免去分别之痛。”
“村长,您说呢。”大家看向村长。
村长捋胡子,不置可否。
“咱们村本就人丁单薄,后嗣不昌,再不献祭,只怕要亡村了。您身为一村之长,一定会为咱们村考虑。”大家的眼神殷切至极。
“好吧,不过要客气些,别吓着孩子,再给贺凛找身漂亮衣裳,沐浴熏香,吃喝就免了,献祭要内外干净。”村长一点头,嘱咐道。
大家一窝蜂涌出宗祠,个个双眼放光,脸带浮笑,好似马上所有的灾难都会过去。
他们很快找了过来,贺凛手里掰得只剩两口的红薯刚塞到嘴边,被人抢了下来。
“你哪儿来的红薯!”
“李大哥,我看刚才你家宏儿在吃红薯。”
李地保眼珠子一转,臭小子竟然瞒着他老子我吃独食!
“兰儿也在吃的。”
韩掌柜眉头一皱,兰儿怎么又把吃的分给李家小子。
“黄家小子和王家小丫头还跟我要红薯来着,明明刚分了半块,我说怎么这么快吃完了。”
“你个小孤寡,红薯哪来的?”
“定是这丫头饿疯了,抢来红薯!”
“真真是自私自利!”
捐桥张淳的老婆啪就甩手过来,贺凛摇摇头躲开,她还要上手。
“不能打脸,献祭要好看!”
李地保的婆娘踹上贺凛的腰胯,贺凛结实挨了一下,站得却稳,偏头看着那婆娘,面无表情。
李地保的婆娘心里一虚,大了声调又骂:“小孤寡,还不知错!这一脚该你受的!”
大家都骂起来。
“好个心毒的小崽子,要不是我们村收留你,那还有你活到今日!你还敢从小儿口中抢吃的!”
“那么小的孩子你也下得去手,好没心肝!”
“看来献祭是找对了!这等心黑不知恩的小蹄子,合该天收!”
“献祭真是便宜她了!”
“难怪她一来咱们村就大旱,紧跟着还闹蝗灾!”
“还招惹了马贼来!马贼怎么没把她带走!”
“平日看她多晦气,果然是个灾星。”
是不是贺凛招灾惹祸,他们比谁都清楚。
大家越说越气,越气越骂,越骂拳脚相加越紧凑。
好在都是常日吃不饱的,没什么力气,贺凛抬手挡着头脸,挨过一阵也就好了。
到了宗祠,一大帮子的人围了一圈,细数她享受了村民哪些恩泽,又明里暗里怪她不该来到这里,带来了大旱蝗灾,害得全村上下快要饿死,若还有些良心,合该自己爬到那垠崖谷里谢罪。
贺凛说不出话,被打得呕出一口血,最后连头也没力气摇了。
责骂砸在棉花上,闷声都没有,村民甚觉无趣,又怕打死了没祭品,散开各自归家凑零零散散的牲礼去。
这一切,站在门口的村长看在眼里。
他神情怪异得,仿佛那口血呕在他脸上。
贺凛横过手,擦拭嘴边的血迹,眼珠子直愣愣盯着村长。
手腕子边山茶轮廓的浅粉胎记,露出半截,老头子站了站,匆匆离去。
被叫来给贺凛洗漱更衣是韩家二房与王铁匠媳妇。
看贺凛乖顺,两个人心里没底。
王铁匠媳妇胆子小,这事说得难听些,也是伤天害理要人性命,她不愿参与,却也不想阻止。
韩家二房去取新衣,王铁匠媳妇给贺凛擦洗。
扒下这身衣服脏是脏,料子瞧细了却是没见过的好,这要是做个褥子面,美事儿都能多梦俩。
王铁匠媳妇把衣服一团,放得远远的,可不能叫韩家二房瞧见了。
贺凛的手臂被她抓在手里提来提去,腕子白净细腻,跟这脸天差地别,想是常日掩在袖子里。
胎记倒会挑地方,没长到脸上去。
水过两遍,浅粉更浅,王铁匠媳妇正要细察。
一只银镯子滑至腕上,挡了半拉胎记,王铁匠媳妇眼睛一大,还有这样的好东西?这丫头明日献祭,镯子跟着一起去属实浪费好东西。
不过怎么有条这么深的划痕?丫头片子不会宝贝东西,到时候融了重新打,她摸着镯子越看越喜欢。
王铁匠媳妇贼头贼脑回头看了看,韩家二房还没回来,心里一喜,撸住银镯就往外拽,这丫头腕子明明这么细,怎的脱不下来。
她一门心思想得银镯,韩家二房在外头喊都没听见。
“张大善人给的金镯不舍得戴,也不必抢我的银跳脱。”
草庙村往年物产丰富,储粮交了税,也够挨过冬天。
不想天降马贼,洗劫一空。
这般田地,不愿出村逃命的村民仍在多数。
村里尚且缺衣少食,外头又能好到哪儿去。
死在异地,何如长眠本家。
出去求援的,果然石沉大海。
偶尔回来几个,灰头土脸,不知在外头遭了什么祸。
哪里还敢背井离乡,只得求天告地。
可没有好吃好喝,猪肉鲜花献祭,总是白搭。
也不知谁喊了一句,垠崖谷下有仙住,活人祭谷得神顾。
天选祭台垠崖谷就在村外九里地,传闻有求必应,祭一得百。
此次要救全村性命,就得献祭其中一条。
可也都晓得那句[谷下尸骨无存处,唯有禽兽得饱腹],有求必应,传闻罢了。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搭茬,心里却悄悄盘算起来。
张家的女儿刚出生,小娃子白白嫩嫩,尚不记事,献祭正好,反正张家已经有一儿两女了。
大家正劝着,村长为连襟张大哥说了一句公道话,村东头那座关系全村生计的桥可是张家捐的。
啊,如此便不能考虑张家儿女了。
大家可惜片刻,又盯上何寡妇的大儿子。
何寡妇两子,长子三十有五,成日酗酒,一天到晚无所事事,偶尔酒劲儿上来了还对寡母拳脚相加。
小儿弱冠,聪慧机敏,孝顺有加,时常为护母亲被大哥欺负。
不肖子实在天怒人怨,何不如拿来献祭,能为村里做些贡献也是他的福气。
总归还有成器的小儿子,到时候解了大旱,功德一件,大家如此对何寡妇说。
何寡妇断然不愿,村长没有表态。
许久没露面的何家小儿子跳出来,说是走马上任,路过家乡,前来接母亲兄长同往。
小儿子听了母亲的哭诉,笑道:“大家言之有理,只是献祭成日酗酒的大哥,恐怕亵渎了神灵。”
啊,大人说的是。大家看着何家小儿身上的官服附和道。
果真是成了大器,村中如此景况,何大人必能帮衬一二。
何家小儿温良一笑,此去偏远小县,官微言轻,实无心力襄助,各位叔伯婶姨向来是有主意的,献祭区区小事,料必不日能成。
大哥发起性,当街殴打母亲时,只韩家姑娘报信,唯李家小哥相护,时候到了,该留下的人,自然能活。
大家送别匆匆离去的何大人母子,又开始盘算。
李地保家独子十七岁,韩掌柜的独女十六岁,双双定亲还没过多久,周木匠家九代单传的小儿刚满月……
大家瞧了一圈,自己儿女自是不舍,如何忍心又怎能夺他人独嗣。
全聚在村里的宗祠商量对策,或许可以凑钱去外面换个别人家的孩子回来。
每家每户出多少钱,去哪儿换,派谁去换,都是问题。
求援都没了回信,何况换孩子。
“哎?刚刚在门口好像瞧见了贺凛。”
一筹莫展之际,人堆里扔出这样的话。
贺凛?哪个贺凛?大家面面相觑。
啊,是那外来崽子啊。那崽子竟有名字。
成日灰头土脸,记不住模样,却都晓得那崽子有对儿特别亮的招子。
“哦,是贺凛那孩子啊”村长捋着胡子沉吟片刻。
“那孩子去年来的咱村,无父无母,无依无傍的,又误食毒草,忘了大半的事儿不说,连话也讲不出了,是个可怜的娃呢。好在大家照顾她,而今才记起名字,拿着张先生那本三字经比划了几通,是姓贺名凛。”
去年来村?大家的耳朵齐刷刷竖起来。
无父无母,无依无傍?大家的眼睛一双双亮起来。
连话也讲不出?大家的嘴角同时扬起来。
最好的祭品,可不是找着了。
“说起来,贺凛那孩子长得快,可是吃的咱百家饭。”
“说的是,贺凛那孩子成日穿的还是咱百家衣呢。”
“想来她穿罢吃罢,咱们村就大旱了,真是命苦的孩子呢。”
“如此命苦,早晚天见怜地收了她去,免得在人间继续受苦。”
“一刻不去,叫旁人也跟着受苦。”
“无父无母,倒也免去分别之痛。”
“村长,您说呢。”大家看向村长。
村长捋胡子,不置可否。
“咱们村本就人丁单薄,后嗣不昌,再不献祭,只怕要亡村了。您身为一村之长,一定会为咱们村考虑。”大家的眼神殷切至极。
“好吧,不过要客气些,别吓着孩子,再给贺凛找身漂亮衣裳,沐浴熏香,吃喝就免了,献祭要内外干净。”村长一点头,嘱咐道。
大家一窝蜂涌出宗祠,个个双眼放光,脸带浮笑,好似马上所有的灾难都会过去。
他们很快找了过来,贺凛手里掰得只剩两口的红薯刚塞到嘴边,被人抢了下来。
“你哪儿来的红薯!”
“李大哥,我看刚才你家宏儿在吃红薯。”
李地保眼珠子一转,臭小子竟然瞒着他老子我吃独食!
“兰儿也在吃的。”
韩掌柜眉头一皱,兰儿怎么又把吃的分给李家小子。
“黄家小子和王家小丫头还跟我要红薯来着,明明刚分了半块,我说怎么这么快吃完了。”
“你个小孤寡,红薯哪来的?”
“定是这丫头饿疯了,抢来红薯!”
“真真是自私自利!”
捐桥张淳的老婆啪就甩手过来,贺凛摇摇头躲开,她还要上手。
“不能打脸,献祭要好看!”
李地保的婆娘踹上贺凛的腰胯,贺凛结实挨了一下,站得却稳,偏头看着那婆娘,面无表情。
李地保的婆娘心里一虚,大了声调又骂:“小孤寡,还不知错!这一脚该你受的!”
大家都骂起来。
“好个心毒的小崽子,要不是我们村收留你,那还有你活到今日!你还敢从小儿口中抢吃的!”
“那么小的孩子你也下得去手,好没心肝!”
“看来献祭是找对了!这等心黑不知恩的小蹄子,合该天收!”
“献祭真是便宜她了!”
“难怪她一来咱们村就大旱,紧跟着还闹蝗灾!”
“还招惹了马贼来!马贼怎么没把她带走!”
“平日看她多晦气,果然是个灾星。”
是不是贺凛招灾惹祸,他们比谁都清楚。
大家越说越气,越气越骂,越骂拳脚相加越紧凑。
好在都是常日吃不饱的,没什么力气,贺凛抬手挡着头脸,挨过一阵也就好了。
到了宗祠,一大帮子的人围了一圈,细数她享受了村民哪些恩泽,又明里暗里怪她不该来到这里,带来了大旱蝗灾,害得全村上下快要饿死,若还有些良心,合该自己爬到那垠崖谷里谢罪。
贺凛说不出话,被打得呕出一口血,最后连头也没力气摇了。
责骂砸在棉花上,闷声都没有,村民甚觉无趣,又怕打死了没祭品,散开各自归家凑零零散散的牲礼去。
这一切,站在门口的村长看在眼里。
他神情怪异得,仿佛那口血呕在他脸上。
贺凛横过手,擦拭嘴边的血迹,眼珠子直愣愣盯着村长。
手腕子边山茶轮廓的浅粉胎记,露出半截,老头子站了站,匆匆离去。
被叫来给贺凛洗漱更衣是韩家二房与王铁匠媳妇。
看贺凛乖顺,两个人心里没底。
王铁匠媳妇胆子小,这事说得难听些,也是伤天害理要人性命,她不愿参与,却也不想阻止。
韩家二房去取新衣,王铁匠媳妇给贺凛擦洗。
扒下这身衣服脏是脏,料子瞧细了却是没见过的好,这要是做个褥子面,美事儿都能多梦俩。
王铁匠媳妇把衣服一团,放得远远的,可不能叫韩家二房瞧见了。
贺凛的手臂被她抓在手里提来提去,腕子白净细腻,跟这脸天差地别,想是常日掩在袖子里。
胎记倒会挑地方,没长到脸上去。
水过两遍,浅粉更浅,王铁匠媳妇正要细察。
一只银镯子滑至腕上,挡了半拉胎记,王铁匠媳妇眼睛一大,还有这样的好东西?这丫头明日献祭,镯子跟着一起去属实浪费好东西。
不过怎么有条这么深的划痕?丫头片子不会宝贝东西,到时候融了重新打,她摸着镯子越看越喜欢。
王铁匠媳妇贼头贼脑回头看了看,韩家二房还没回来,心里一喜,撸住银镯就往外拽,这丫头腕子明明这么细,怎的脱不下来。
她一门心思想得银镯,韩家二房在外头喊都没听见。
“张大善人给的金镯不舍得戴,也不必抢我的银跳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