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九月第三周的周六上午,佐歌穿过桑海大学的正门,去往校外兼职。这本来会是平常的一日,用来作为大学生活开启的象征正正好好。军训刚告结束,佐歌即将开始自己半工半读的校园生活。一路之隔的居民小区内传来了广播歌声,似是无忧生活悠悠开来的曼妙钟声,一切都会是那么安然稳固,没有意外之喜,没有歧路之虑——原本这一切都会发生,如果五分钟后她没有被那三位奇怪的高个子外国人给拦下来的话。

    时间是上午十点,学院路这日阳光充足猛烈,将路边刷着黄色油漆的三层复式别墅晒得一片亮璨。上午的光线从法国梧桐的叶隙间挤下,划过树下阴影后折射在十字路口拐角处的交通凹面镜上,晕出一道散射开来的旖旎光纹。天蓝得不像话。

    手机仍在不断推送《华娱练习生》的节目消息,就因为几周前在视频软件点开过一次,后续推送便狂轰滥炸般陆续有来。佐歌本身很少关心娱乐圈的新闻,音乐品味也停留在许多年前,原本跟时下的流行男团实在搭不上边。之所以如此关注这次的“盛况”,是因为她的发小正是那众多参赛选手中的一员,而且一路过关斩将,在人气投票里始终占据首位,是媒体预测C位出道的大热角色。就今早她还收到了发小的信息,对方约她晚上吃饭。

    阳光猛烈,让一公里的路程变得渐显漫长。佐歌即使身着夏日便装,轻薄出行,几分钟后也只觉着热,但求三步并作两步走完这段路程。就是这时她遇见了那三个外国人,就在学院路转入滨江大道的那个T字路口。他们从另外的路口拐来,两男一女——很难不注意到他们,因为对方三人都相当耀眼,出众的身材和颜值像是为他们镀上了一层磁场,即使不打算作理会视线也会被其俘获,实际观感就是这样。

    巧的是后面的路程四人都是同路。同行快五分钟,佐歌注意到对面三人似乎一直在打量自己。过没多久,三人中的女孩就靠了过来。

    “天气很好啊,今天。”她的嗓音听起来慵懒而富于磁性。

    “对啊。听天气预报说,这样的晴天还会持续一周。”佐歌回答对方。

    “一个人在散步吗?”

    “不,是去上班。”

    “巧了,”她回头望向另外两人,“我们也是。”

    佐歌这才得以看清来人。

    三人中的女孩、上前搭话的那位是个有着一头蓬松爆炸卷发的混血姑娘,肤色近似于棕褐色,阳光下闪着光泽;她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高挑纤细的身材,四肢修长,颅骨小巧,五官灵巧警觉,让佐歌联想到一只警觉的黑猫。后面那两位接近一米九的男生,其中一位留着极短的寸头,戴着墨镜,身着一套白色三叶草运动服,长相有点像《猜火车》里头的伊万·麦格雷戈尔,流露几分痞气;另一位则留有一头金色、长度垂至肩胛的长发,拢起扎马尾斜垂至一边肩膀上,脸庞给人以柔美的观感,像是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笔下的自画肖像,蹁跹美男子一个。

    “我们正在去上班的路上,然后见到了你。”混血女子说着回首看了眼两位同伴,“我们一致认为,你应该很合适我们工作室正在招人的岗位。”

    “哦……是吗?”

    “其实是这样的,我们三个都是模特。证据的话……你看,这上面的就是我们。”

    女孩递来手机,屏幕显示的是一期六月份的《VOQUE》杂志,封面上占据版面的正是眼前这三人。他们身穿春夏高定时装,正以一种更绚烂、华丽的形式向他人展示着业已不凡的魅力,聚光灯和广角镜头记录下的留影瞬间仿佛能让他们透过镜头蛊惑人心。

    确实,如果要证明自己的模特身份的话,有什么能比刊印着自己照片的《VOQUE》封面更有效的呢?

    “嗯,看着像是真的呢。”佐歌回答。

    “因为确实是真的嘛。”那位金发男模特轻轻辩驳。

    “我们今天刚好举办面试,你来参加的话十有八九能通过。凭我们三个的职业素养是一致这样认为的。”寸头墨镜男模给出了简短的结论。

    “以前有过当模特的经历吗?”女模特问。

    “没有。”

    “What a pity! 你这张脸应该好好利用才对,不然世界都不知道它错失了什么。”那个金发男模变得万分激动,声音高亢振奋,伴随着夸张的意大利手势,像是舞台剧中的某位角色。

    后面的墨镜寸头男子对此见怪不怪。

    “直接忽略就好,他经常这样犯病的,戏剧专业毕业的疯子。”寸头男生接着说了下去,他的话颇有直插主题之意,“希望你不要觉得我们这样上来搭话是很轻浮的举动,我们其实也犹豫了挺久的,不想贸然打扰陌生人,但是的确很久没见过像你这么出色的脸孔了。在我们这一行里,天赋比其他东西要重要得多,所以舍不得人才溜走。”

    说到最后对方摘下了墨镜,佐歌注意到他有一双漂亮的海蓝色眼眸。

    “那面试时间是几点啊?”佐歌问。

    “已经差不多了,跟着我们过去的话时间刚好。”女模特回答。

    那就是跟兼职时间重合了,那是份餐厅服务生的工作,是佐歌昨天托一位认识的学姐找到的。要是临时放了鸽子,会对不起为自己作担当的学姐,佐歌只好回绝。

    “很可惜不行啊,这刚好是我工作的时间段。”

    “这样的话……等你下班之后再过来怎么样,说不定我们还在第二轮面试。一直到下午两点。”对方依依不舍。

    “还是不行,我这边得傍晚才能结束,sorry啦。”

    话至如此,三人也不好再挽留,只好看着佐歌道别离去。这段小插曲花了好几分钟,现在佐歌得稍稍赶路了。

    “蓝岸”是位于滨江大道的一间江景餐厅,从它所在的位置再往前走一公里就是坐落江畔的外滩历史建筑群,林立的大理石廊柱公馆建筑屹立于彼处,遥望那片闻名遐迩的江畔外滩。回到“蓝岸”本身,它独占位了一栋建筑的一二层,外面用作为赭黄色拼贴墙砖作为作为设计的主调,相间以茶色落地玻璃点缀,看上去颇有第五大道精品百货公司的风格,透过玻璃能看到里面的别致装修。室内用整排的原木还原了山中度假小屋的墙面效果,隔断区域摆设着经过艺术化处理的镂空雕塑,大堂区域的中央位置放有一架钢琴,甚至还有个小型舞池。

    佐歌进去时大厅里正播着Dave Brubeck那张留名乐史的冷爵士专辑。由于刚从猛烈的阳光下进入室内,视野有些短暂的发黑,等她终于能看到室内的全貌时,马上意识到这里的状况非同小可——因为她注意到,蓝岸偌大的餐区几乎能容纳二十张桌,而此刻每张桌椅都坐着顾客,而且无一例外,全是俊男美女。再加上店内身着统一制式服装的服务生也丝毫不少于客人,也是清一色的男生挺拔,女生优美,这让佐歌不禁暗自纳闷,自己这是误入什么拍摄现场了吗?

    这时吧台的两位女士注意到佐歌,起身走了过来。她们中的一位身穿深蓝色贴体连衣裙,头上绑着头巾,活像纽约二十年代的舞会姑娘。此刻她正绽露笑容,那笑颜似乎赋予了这位女士迷人的亲和力,给人一种无比真诚烂漫的感觉。而另一位女士则恰恰相反,气质干练乃至带着一种疏离感。她身着成套的黑色女士西服,细看的话上衣是一件廓形挺拔的绒质开襟西装外套,胸前位置小幅刺绣着繁花纹样,身上的其余地方没有额外的装饰。脸上的表情与其说是冷漠更不如说是审慎。

    “你迟到了。”西服女士看了眼腕表,如此提醒。

    佐歌纳闷,时间不是定在了十点半吗?现在大概是十点二十分吧。

    “服务生组的人数已经够了——你是客人组的?”

    客人组又是什么意思?

    对这两个问题,佐歌都没办法回答。

    “怎么了,不熟悉流程吗?昨天应该有给所有应聘者发了流程简章吧。”

    “貌似我没有收到。”

    “这样啊……你是中介介绍过来的?”

    中介又是什么情况?介绍自己过来的学姐如果得上中介的话……那也算是?

    “好吧,先找个空的位置坐下。看到其他桌的面试者了吗?跟他们一样坐着下,摆出你认为舒服的姿势就行。”一旁的蓝色连衣裙姐姐也竖起拇指,作出鼓励的表情。

    佐歌来到为数不多的一张空桌前坐下,发现桌面上贴有标记着数字的纸条。她很快注意到了人数分布的规律:每张桌子都有一位落座客人和一名对应的服务生站在旁边,比如此刻站在自己身旁的服务生就是一位高大瘦削、气质疏离的长发男子,犹如写生模特保持着固定的姿势。其他桌的人有的似在交流,有的停留在舒适的姿势,但无一例外都是二人组。

    大厅边缘有人开始布设灯光,拿着相机的工作人员在屋内逡巡,不时停下,对着一位端坐的客人或者站立桌边的服务生拍照。有好几人在她面前停下,从不同角度对着她拍摄。她能听到每次快门被按下的咔嚓音。

    事情有些不对劲。即使没有做过服务生兼职,佐歌也猜得到至少不会是现在这样跟个客人一样安坐在店内的吧?但是周围所有人专心致志、大家各司其职的氛围又让她不敢轻易动弹,像是会打乱什么无形中正在运行的韵律。

章节目录

群·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毛毛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毛毛帽并收藏群·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