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鄂的答复,也不足以消弭花荣的疑问,只是二龙山的两人,只做了简单答复。

    花荣只能带着这些疑问,押运物料上山,同时去接收二龙山了。

    到了山上,鲁智深的解释,一样没能说服花荣。

    对此,鲁智深只说了一句,军中比山寨好的多,花荣听不听的明白,就是他自己的事儿了。

    对青州府慕容彦达的安置办法,鲁智深跟杨志都没有提出什么疑问。

    杀人放火受招安,也是贯穿两宋绿林道的至理名言。

    只要不跟之前的武松,现在的李鄂一样,杀团练灭都监,诏安之后,多半绿林好汉都是有活路的。

    杀官造反,不是不能被招安,而是招安之后,还要面对文人士大夫圈子里的仇家。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法理上你可以受招安,但情理上朝廷也不会阻止人家报仇不是?

    没有什么仇敌,招安之后,山寨头领至少也是花荣这样的武知寨,这样就算是当兵吃皇粮了。

    如果所求不多,只求安稳日子,知寨这类鸡头一般的厢军或是团练头目,也是匪盗之流最好的归宿。

    往上,出身匪盗,要受猜忌;往下,做个朝廷的大头兵,难免被上官盘剥,招安之后再反,没点实力可就没有退路了。

    鲁智深是西军提辖,杨志祖上是西军名将,招安之类的事儿,在西北最是常见。

    李鄂在青州府献了二龙山,不仅是鲁智深、杨志、曹正三人没意见。

    山寨里的弟兄们,上上下下意见也出奇的一致。

    慕容彦达一句做府衙庄客,算是触了山寨众人的软肋。

    不管是府衙的庄客,还是他慕容知府的庄客,几乎都是地客出身的寨中兄弟,听到是这种归宿,就知道以后不用受层层盘剥了。

    乡下小民无知,村中多愚夫愚妇,这种贤愚之分,如果落在算计地租、税赋上,就要说一句小民刁钻了。

    做官户庄客,无论是做品官官户的庄客,还是做没籍官户的庄客,对普通地客而言都是一样的道理。

    寻常小民或许分不清官户的区别,但他们知道,做官户庄客,不仅地租少,而且多半时候还能免役。

    有了慕容知府的安置法,鲁智深、杨志在二龙山上选出的百余壮丁,按照花和尚来去自由的说法,一下就锐减到了二十几个人。

    去掉曹正的家眷跟张巧莲,连同险道神郁保四手下的七八个人,才堪堪凑了二十七人。

    上山落草求安稳,这一刻也是显露无疑。

    有了青州知府作保,山上下去这些人,从今以后,就算是重新为人了。

    登记造册的时候,随便说个名字,即便寨中之人,如李鄂一样,之前杀官造反了,只要自己不暴露,就算是一笔揭过了。

    对于寨中兄弟一朝散尽,无论是李鄂,还是鲁智深、杨志、曹正,都没什么反应。

    对他们而言,汴京才是真正好的归宿。

    把二龙山当做人生归宿。

    扯什么犊子?

    只有真正上过山寨的人,才知道打家劫舍、上山落草要经历什么。

    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只能是对头领而言。

    寨中兄弟一碗水端平,都要吃肉喝酒,那这寨主,就真的不好做了。() ()

    当然如清风山锦毛虎燕顺一样,时常喝个心肝做的醒酒汤,寨中兄弟还是能吃上口肉的。

    只是这种头领,花和尚、青面兽都是不屑去做的。

    而且做了也未必有好处,清风山外有清风寨,原因何在,不言自喻。

    清风山的那三块料,如果继续坐大,山外就不仅仅是清风寨了,被剿灭只是时间问题。

    再说这青州地也是古九州之一,京东东路路治所在。

    民风剽悍、盗匪横行,也是一体两面,真惹得民怨沸腾,对山寨而言,下面的民风一样是剽悍的。

    “好叫四位哥哥知晓,如此交出山寨,还不如跟官府打上一场,接朝廷诏安呢!

    那样四位哥哥还能如我一般,混一個官身。”

    二龙山四位寨主当家,乐得寨内众人散尽,多一个人就是多一份负担,汴京城再说也不是能打家劫舍的地界。

    寨中余钱,能否养活眼下的三十人,还是未知呢!

    见二龙山人员散尽,第一个出来打抱不平的,不是别人,而是青州府派来接管山寨的花荣。

    “官身?

    难不成那慕容老儿,还能让洒家做青州府的统制官?

    巡检使更不必提了,那是文官们都眼红的位置。

    如花荣兄弟一般,招安后做个知寨、巡检、提辖这类厢军、团练九品或是不入品的小武官。

    给那些个文臣赃官做腌臜事,洒家等人还不如待在二龙山做盗匪呢!

    做盗匪,兴许也比做个不入流干净。

    如今李鄂兄弟谋划,洒家等人回到汴京,占下一处寺院做个寺头、庙祝。

    忙来收租、闲来吃酒,岂不快哉?”

    花荣的打抱不平,鲁智深并不买账,这位胖大和尚也算是洞明了世事。

    如今年月做个寺头、庙祝,比做孔家庄的太公都惬意。

    没有徭役租税不说,还能出租寺产以获益,再不成在汴京做个买卖,也比做小官,或是占山为王惬意的多。

    “鲁达哥哥这话也说到了兄弟心坎上,不若兄弟辞了那劳什子知寨,跟哥哥们一道进京可好?”

    鲁智深一番话,也确实说在了花荣的心坎上。

    他虽说有银枪手、小李广的诨号,但只有几百人的清风寨,不仅内斗不断。

    秋收时节,还真如鲁智深所说,需要帮着州县大户们为虎作伥,做那催收租税的帮凶。

    这也是花荣身在清风寨,愿意结交江湖人物的原因,与寨中的腌臜相比,江湖人物反而干净畅快。

    “既然花荣兄弟有心,那我等也是诚心接纳。

    不用兄弟辞官,我自会与慕容知府分说。

    如今寨内剩了二十七人,加上花荣兄弟,正好凑足二十八宿之数。

    曹正哥哥,杀驴摆宴,咱们二十八兄弟重新认识一下。

    府城给的补给,我看尽是秕谷,连同那千贯大钱,一遭分与寨中其他弟兄,也算全了咱们弟兄一场。”

    花荣要在二龙山解散的时候入伙,这就难住了鲁智深。

    见花和尚为难,李鄂这才出头,以廿八宿为名,接下了这位枪箭双绝的兄弟……

章节目录

大宋头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墨落皇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墨落皇朝并收藏大宋头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