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饮宴之后,第二天一早天不亮,曹正跟花荣,就将二龙山二十八宿一一唤醒,按照李鄂的要求,开始习练军中武艺。

    “二郎,洒家都这个岁数了,武艺再练,怕也没甚么长进了。

    昨日酒醉,今日起的甚是艰难。

    二郎若怜惜我这个做哥哥的,当免了我的操练。”

    二十八宿吊儿郎当的聚在宝珠寺大殿之前,鲁智深头一个便喊了苦。

    军中操练,自打他成了西军提辖,就不怎么参与了。

    三十五六的岁数,在军阵之中,也没多少年月可以浪荡了。

    鲁智深认为,他跟杨志这类熟手,做个教习就好,自家入场苦练,就该免了。

    “哥哥,可有百步穿杨之术?

    可有跃马山河的本事?”

    鲁智深诉苦,李鄂也不跟他讲甚么长幼,只是问了下这位西军提辖的本事。

    “你这人,说的甚么瞎话!

    洒家之前是步军所属,着甲之后,会开弩、能挥刀、可扎枪便是好汉。

    寻常步军,能有半领皮甲,就算是精锐了,洒家就是凭这身架、气力,搏了一个西军提辖官。

    二郎,难不成你还要把哥哥们操练成能着三层重甲的军中精锐?

    不瞒二郎,如今西军精锐,能着满副扎甲者,也屈指可数。

    能着满副甲,且能不解甲战满一阵的精锐,怕就是寥寥无几了。

    听闻当年与西夏鏖战,不解甲且能日战三阵者,数不胜数。

    至于京中禁军,按老种相公言,宿卫也只是花架子、假样子而已!”

    鲁智深一语道破如今宋军的尴尬之处,自澶渊之盟算来,大宋勉强算是承平百年。

    钱虽说能解决许多问题,但也能制造许多问题。

    承平越久,军纪越是废弛,这也差不多是定论。

    鲁智深所谓不解甲能日战三阵,兴许就是当年的基础要求,到了现如今,却变成了凤毛麟角了。

    但凡是有本事的,都不想从军,一句‘贼配军’也是伤了无数好汉的心。

    如鲁达、杨志,这等军中中坚,动辄落草为寇,可见宋军生态有多恶劣。

    “哥哥,兴许你所言说的军中弊端,就是咱们兄弟发迹的机会。

    军纪废弛至此,祸事只怕是不远了。

    待到祸事来的时候,我等二十八宿,如若人人可着三层重甲,且能日战三阵。

    只怕等着我等兄弟的就是泼天富贵喽。

    诸位兄弟,鲁达哥哥说了,我等二十八宿需人人可着三层重甲,日战三阵!”

    借着鲁智深的话题,李鄂最后扬声高呼,一下就把鲁智深、杨志两人给架了起来。

    李鄂二十八宿的基本要求一说,险道神郁保四,首先出头卖好。

    “鲁达哥哥,我等兄弟,别的不多,力气却多的是。

    只要有酒有肉,莫说日战三阵,日夜轮战,也是寻常。”

    郁保四这话虽说吹嘘的成分居多,但也大差不差,几百人中筛选,身高、体力、耐力都是条件。

    论及吃苦耐劳,其余二十三人,未必强过禁军精锐,但有一点禁军精锐是比不了的,那就是桀骜的性情。

    放着青州府衙的庄客不做,反而跟着前途未卜的鲁智深等人。

    不屈就于世道,不向生活低头的桀骜,用到争斗之中,就是生死不怕了。

    李鄂学拳的时候,遇上的每一個师父都要说一句‘不要害怕对面打来的拳头’,这是人的胆气所在。

    人有了胆气,功夫再差,临敌的时候,本事也要涨三分。() ()

    “如此,两位哥哥,且传军中技艺吧……”

    被李鄂架住的鲁智深、杨志无奈,只能带着花荣先教起了军中流行的拳脚。

    大宋承平百年,军中拳脚也慢慢变的花里胡哨了。

    据李鄂所知,但凡实用的武技,九成九都是散手。

    只要形成了连贯的套路,实用性就会大大的降低,说是花拳绣腿也不为过。

    鲁智深、杨志、花荣三人对了一下之后,教的也是本朝禁军流传最广的三十二式长拳,通俗的叫法就是太祖拳了。

    一种拳法流传广泛,就会出现许多变种。

    因为这三十二式长拳出自赵大之手,后世禁军教头为了阅兵时赏心悦目,难免要予以优化。

    在李鄂看来,鲁智深三人传的太祖拳,虽说学起来不难,但拳招三十二路,对几乎目不识丁的二十八宿来说,还是有些繁复。

    “两位哥哥、花荣兄弟,且住!

    兄弟我有一套五式连环拳,更简单一些。

    我演练一遍,你们看看是否可以先学此拳。”

    李鄂虽说不熟悉军伍、战阵,但奈何经验多、见的也多。

    后世评说,最适合军中跟战阵的拳法,就是直来直去的形意连环拳。

    劈崩钻炮横,传到后世,也只是简单的拳架,不说一看就会,但学起来也着实不难。

    形意拳,难点就在发力跟整劲儿上,想要学会这两个要点,就很难了。

    但劈崩钻炮横五式连环,不会发力、不会整劲儿,学个架势也一样可以打人的。

    所谓形意一年打死人,说的就是拳架简单易学。

    但凡会点发力了,用这种直来直去的拳法打人,也真的不难。

    无非打不到就一直打,来来回回就这么五下,打挡结合,只要不被人一下撂倒,多半都是对面吃亏的结果。

    “那二郎就赶紧演练。

    昨夜宿醉,今晨匆匆起身,洒家不仅口渴而且头疼。”

    军中的三十二式长拳,在鲁智深看来也不是甚么精深的拳法,无非把打架的招式合在一起罢了。

    真正要打人,根本用不上三十二路拳法,三两下也就够了。

    太祖拳,与其说是练拳,倒不如说是练胆。

    到了战阵之上,遇上真正的甲士,可不是三两下拳脚能解决的。

    真要打甲士,简单点的做法,就是大斧子猛砸。

    换了刀枪之类,弄不好戳上几十下,劈上几百下,都不见得能打死一个甲士。

    因为甲士不是死物,不可能让你紧着一个地方猛捅、猛劈。

    辽夏的甲士,多半主武器配大刀、长槊,副武器配手斧、骨朵,生猛异常,即便不骑战马,也不是那么好消受的。

    见鲁智深三人点头,李鄂也不藏拙,把自己会的五行连环拳使了几趟。

    之后,又拿起场边哨棒,演练了一下化拳为枪、脱枪为拳的路数。

    只是二龙山的哨棒质量不咋样,李鄂一个闷声发力,就晃断了手中哨棒。

    “二郎好拳法、好枪法、好气力,洒家算是服了二郎的本事。”

    二龙山众人之中,只有鲁智深参与过战阵,虽说只是小规模的边衅,但对汴京禁军而言,那就算是正经战阵。

    赵大的重文抑武,到了如今时节,禁军不行了,作为边军的西军也是一个鸟样儿,弓马娴熟者凤毛麟角。

    李鄂一路五式的形意五行连环拳,不仅鲁智深深以为然,杨志、花荣也默不作声的参悟了起来……

章节目录

大宋头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墨落皇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墨落皇朝并收藏大宋头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