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宦的青云梯(三)
就在此时,当值的十几个太医随着刘采鱼贯而入,张太医也在其中。
李砚辞听到身后的动静,动作顿了顿,他抬手摩挲了一下许迦叶的嘴唇,紧接着站直了身体,转身把瓷瓶抛给刘采:“让他们看看这药的成分与效用。”
刘采将药丸分发下去,太医们观察色泽、低头嗅闻,再抬起头时,不由面面相觑。
张太医混在其中默不作声,陈太医恭敬回道:“启禀陛下,这药能麻痹神经、缓解痛楚,短时间内激发人的生机,令人病痛全消,但却是涸泽而渔,于寿数有碍。”
李砚辞呼吸一滞,默然半晌,再开口时,声音滞涩无比:“有碍寿数……具体有多少损害?”
陈太医沉吟道:“这就得看病人的身体状况了。”
李砚辞冷厉的眼神扫向张太医,他抬手虚指了一下:“你来答。”
张太医神态自若,自一众同僚中缓步走出,向李砚辞行了一礼:“启禀陛下,不过折损三四年寿数罢了。”
李砚辞略松了一口气,但目睹张太医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还是心头火起,寒声道:“你医术既如此高明,便看看能不能治好自己吧,来人,把他拖出去杖责三十。”
许迦叶闻言命秦安扶她起来,张太医于她大有用处。
秦安见她脸上的潮红仍未消退,低声求她好好歇着。
李砚辞走到许迦叶床边,俯下身按住了她的肩膀,手指摩擦过她左侧锁骨上方被烧成了糜艳红色的花瓣状胎记,咬牙切齿地道:“九千岁不愧是九千岁,不将区区三四年放在心上。”
他定要好好照看她、疼着她,把折损的都补回来,让她长命百岁。
李砚辞手指擦过的力道不重,却令许迦叶的身体轻颤了一下。
他取下许迦叶额头上的巾帕,从冰盆里取出了一条新的替她换上:“人都烧糊涂了,还要作死。”
许迦叶没听见张太医挣扎的响动,侧头望过去时只依稀瞧见影影绰绰的影子,却仿佛能想象到他被人擒住仍慢条斯理整理衣摆的模样,不由心生无奈。
她断断续续地虚与委蛇:“臣能活到如今全仰赖张太医,陛下想要的东西……臣死后自会奉上,可臣自幼在陛下身边侍奉,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陛下何必急于要臣死。”
先帝李蕴和的生母身份低微且早逝,宫人们拜高踩低,是公主在太宗面前为这个大皇兄美言,使太宗发现了他的才能,多有关怀。
先帝感念公主的恩情,将她视作公主的遗属,时常召见照拂她。
李砚辞总是疑心先帝把暗地里的势力留给了她,但她未惹人厌恶、能得些许善意已是侥天之幸了,这样的实惠自然是没有的。
可这并不影响她吊着李砚辞的胃口。
李砚辞见许迦叶侧过头将刚摆好的巾帕掉了一半在枕头上,为了区区一个太医动辄将“死”挂在嘴边,险些气笑了。
“气都喘不上来了,还要保这个、保那个,难道你的人朕动不得?早先便有人去传,说是已在路上了,却和其他人一道来,可知是个不尽心的,你还护着他。”
可他到底还是沉声对宫人道:“不必打了,把他拖到朕瞧不见的地方,别来碍朕的眼。”
顺了她的心意又能如何?病恹恹的还要劳神,像什么样子。
他想要的东西,她得活着才能给。
“让他们走吧,这药不能和别的药一起吃。”许迦叶轻声道。
李砚辞冷笑:“随你,左右与朕无关。”
李乐衍一开始便知道了的事,许迦叶千方百计瞒着他,他一直在等她敞开心扉,没想到她打算瞒到他死。
他的退让怎么就没了尽头。
李砚辞到底没有拗过许迦叶,让太医们退下了。
再回头时,见她半睁着眼,累极了也不敢睡,他心中觉得无趣得紧,这十年光阴在他们之间什么都没留下,她像防贼一样防他。
罢了。
“朕走了。”李砚辞自嘲地笑了一声,转身离去,衣袂翻飞,似落叶委顿于地。
知道他走了,许迦叶提着的心放下了,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她睡得并不安稳,背上的疼痛自现实蔓延至梦境。
梦中,她趴在一狭小房间的床上,疑心自己快死了。
系统:“宝,我还有几十个宿主要带,不能一直陪着你,你换世界的时候记得联系我。你还是抱公主的大腿吧,李砚辞不是个东西,把你抢回来又撂在这里,都不来看看你,比不上公主半分。”
许迦叶认为系统言之有理。
宦官的一身荣辱皆依附于皇权,无论跟着谁都前景黯淡,无论爬多高都可能被皇帝轻易舍弃。
但如果夺嫡的赢家是元宸公主,自己便有机会以女子身份立于朝堂之上,染指更为稳固的权柄。
公主是她野心的出口。
她对怜她的公主起了利用之心。
*
李砚辞出了门却没有离开,他在刘采惊异的目光中坐在了走廊的台阶上,半边身子浸在了雨幕里。
刘采立刻上前来要为他撑伞。
李砚辞抬手制止了他。
十五岁那年,他也是这样坐在许迦叶的屋外,低头注视着自己的手,思考一个问题。
为何在建章宫中看到许迦叶那凄惨的模样,他的手会抑制不住地颤抖?
那时他闭上了眼,不敢去想问题的答案,多看她一眼,他都要坠入深渊里去。
可他还是在屋外守着她,若他离开了,李乐衍会来抢走她,母妃会来报复她。
他没能将母妃搪塞过去,她刚清醒过来就对许迦叶怀着敌意,似乎仍有着癫狂时的记忆。
这使他起了疑心,探查之后才发现她的疯全然是装的。
他担心母妃会在他不在时杀了许迦叶,只好将她带去御书房,没想到却害了她。
二十五岁的李砚辞睁着眼,任冰冷的雨点打在身上,他已经知道了问题的答案,清醒地看着自己沉沦。
李砚辞迎着雨站了起来,声音冷而沉,令人心中发寒:“摆驾仁寿宫。”
雨这么大,这世上有人那样痛苦,母后是怎么睡得着的?
仁寿宫。
太后半梦半醒中听到外间传来声响,如惊弓之鸟般颤抖了起来,起身去推塌边蜷缩着的宫女。
“是不是那个阉人又来了?你快去拦住她,不要让她进来。”
宫女跪伏于地,抖如筛糠,不敢作声。
太后掩面而泣:“逆子无情,宠幸奸佞到了荒谬的境地,试问古往今来,哪里还有如予这般任阉人欺辱的太后。若予母族尚在……”
怕被外头的许迦叶听到,她的声音越来越小,终至微不可察。
脚步声在门外响起,宫女瑟缩着上前恭迎,好半晌也没等到人推门而入。
她暗自忐忑之际,敲门声渐起,刘采的声音传来:“陛下驾到,请太后莫要让陛下等太久。”
宫女快步回到了太后身边,语气中透出几分劫后余生的庆幸:“是圣上来了,请殿下更衣吧。”
太后携宫女出来时,李砚辞正手捧书卷端坐于正殿之中。
他闻声抬头,见太后神色憔悴,不由面露笑容:“母后近来身体可好?”
不待太后回答,李砚辞又道:“母后的身体自然是硬朗的,您一向精神抖擞、耳聪目明。不知您近来可还思念父皇?儿臣带来了一本书,邀您与父皇共赏。”
太后由宫女搀着坐到了椅子上,勉强维持着镇定:“你说的这是什么话?”
李砚辞闻言一笑,转瞬间又收敛了笑意,面容平静地拿着书走到太后身边,用桌上的烛火将其点燃。
火焰升腾、浓烟滚滚,他单手按住太后的脖颈迫使其低头。
烟熏火燎之中,太后虽闭上了眼,仍被呛得落下泪来。
太后身边的宫女跪地哀求,李砚辞置若罔闻。
“把眼睛睁开,不然儿臣就让火烧到您脸上,您最在意的不就是自己的容颜吗?”李砚辞见太后挣扎了半晌终于认命,努力将眼睛睁开了一条缝,满意道,“这是父皇生前最爱翻的书,您既爱他入骨,自然得陪他一起看。”
太后最终还是耐不住烟熏,忍不住将眼睛闭上了。
李砚辞说到做到,让火焰爬上了她那张保养得宜的面容。
“啊!”
太后发出了一声惊叫,一时间涕泗横流,泪如雨下,她不再试图掰开李砚辞钳制住她脖子的手,颤抖着手捂上了自己的脸:“予的脸!你是真的疯了!”
李砚辞低笑了一声:“您疯了这么多年,难道还指望生出个正常人不成?”
他宁愿自己的母亲是真的病了,也好过某天突然发觉她的疯癫是装的,清醒时的慈爱亦是装的。
他遍体鳞伤之际仍存着期待的人既想凌虐他,又不忘拉拢利用他,何其可笑,何其可悲!
太后被脸上的剧痛和毁容的恐惧冲昏了头脑,口不择言道:“你是为了那个阉竖报复予!她爬上李蕴和的床还不够,还要勾得你我母子离心吗?”
李砚辞眸光骤然沉冷,手上的力道再一次加重,火焰擦过了太后的眼皮,他俯身凑近她耳畔,亦进入了火焰的侵袭范围。
他半边脸被火光照彻,一双眼幽寂得如同鬼魅:“把嘴闭上,您的话朕不爱听。您的这双眼睛太亮了,朕也不喜欢。”
他的迦叶也曾有这么亮的眼睛,不,还要更亮、更美,初见时,她抬头看向他,一双眸子比宝石还要璀璨。
李砚辞下手毫不留情,凄厉的惨叫声响起,他松开了钳制着太后的手,将燃烧着的书扔到了她脚边。
太后一时之间顾不上闪躲,被烫得蜷缩在了椅子上,捂着眼睛哀嚎:“她的眼疾和予无关,你怎能听信她的污蔑之言。”
李砚辞收回眼神,拂袖而去。人影渐逝,只余低哑的嗓音在空荡的殿内回旋。
“朕不是为了她,朕是为了自己,恨朕吧,您不是一直都因朕天资愚钝,无法助您获宠,令您母凭子贵而恨朕吗?您愈恨,朕愈快乐。
“即日起,仁寿宫封宫三个月,您好生将养身体。”
李砚辞听到身后的动静,动作顿了顿,他抬手摩挲了一下许迦叶的嘴唇,紧接着站直了身体,转身把瓷瓶抛给刘采:“让他们看看这药的成分与效用。”
刘采将药丸分发下去,太医们观察色泽、低头嗅闻,再抬起头时,不由面面相觑。
张太医混在其中默不作声,陈太医恭敬回道:“启禀陛下,这药能麻痹神经、缓解痛楚,短时间内激发人的生机,令人病痛全消,但却是涸泽而渔,于寿数有碍。”
李砚辞呼吸一滞,默然半晌,再开口时,声音滞涩无比:“有碍寿数……具体有多少损害?”
陈太医沉吟道:“这就得看病人的身体状况了。”
李砚辞冷厉的眼神扫向张太医,他抬手虚指了一下:“你来答。”
张太医神态自若,自一众同僚中缓步走出,向李砚辞行了一礼:“启禀陛下,不过折损三四年寿数罢了。”
李砚辞略松了一口气,但目睹张太医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还是心头火起,寒声道:“你医术既如此高明,便看看能不能治好自己吧,来人,把他拖出去杖责三十。”
许迦叶闻言命秦安扶她起来,张太医于她大有用处。
秦安见她脸上的潮红仍未消退,低声求她好好歇着。
李砚辞走到许迦叶床边,俯下身按住了她的肩膀,手指摩擦过她左侧锁骨上方被烧成了糜艳红色的花瓣状胎记,咬牙切齿地道:“九千岁不愧是九千岁,不将区区三四年放在心上。”
他定要好好照看她、疼着她,把折损的都补回来,让她长命百岁。
李砚辞手指擦过的力道不重,却令许迦叶的身体轻颤了一下。
他取下许迦叶额头上的巾帕,从冰盆里取出了一条新的替她换上:“人都烧糊涂了,还要作死。”
许迦叶没听见张太医挣扎的响动,侧头望过去时只依稀瞧见影影绰绰的影子,却仿佛能想象到他被人擒住仍慢条斯理整理衣摆的模样,不由心生无奈。
她断断续续地虚与委蛇:“臣能活到如今全仰赖张太医,陛下想要的东西……臣死后自会奉上,可臣自幼在陛下身边侍奉,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陛下何必急于要臣死。”
先帝李蕴和的生母身份低微且早逝,宫人们拜高踩低,是公主在太宗面前为这个大皇兄美言,使太宗发现了他的才能,多有关怀。
先帝感念公主的恩情,将她视作公主的遗属,时常召见照拂她。
李砚辞总是疑心先帝把暗地里的势力留给了她,但她未惹人厌恶、能得些许善意已是侥天之幸了,这样的实惠自然是没有的。
可这并不影响她吊着李砚辞的胃口。
李砚辞见许迦叶侧过头将刚摆好的巾帕掉了一半在枕头上,为了区区一个太医动辄将“死”挂在嘴边,险些气笑了。
“气都喘不上来了,还要保这个、保那个,难道你的人朕动不得?早先便有人去传,说是已在路上了,却和其他人一道来,可知是个不尽心的,你还护着他。”
可他到底还是沉声对宫人道:“不必打了,把他拖到朕瞧不见的地方,别来碍朕的眼。”
顺了她的心意又能如何?病恹恹的还要劳神,像什么样子。
他想要的东西,她得活着才能给。
“让他们走吧,这药不能和别的药一起吃。”许迦叶轻声道。
李砚辞冷笑:“随你,左右与朕无关。”
李乐衍一开始便知道了的事,许迦叶千方百计瞒着他,他一直在等她敞开心扉,没想到她打算瞒到他死。
他的退让怎么就没了尽头。
李砚辞到底没有拗过许迦叶,让太医们退下了。
再回头时,见她半睁着眼,累极了也不敢睡,他心中觉得无趣得紧,这十年光阴在他们之间什么都没留下,她像防贼一样防他。
罢了。
“朕走了。”李砚辞自嘲地笑了一声,转身离去,衣袂翻飞,似落叶委顿于地。
知道他走了,许迦叶提着的心放下了,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她睡得并不安稳,背上的疼痛自现实蔓延至梦境。
梦中,她趴在一狭小房间的床上,疑心自己快死了。
系统:“宝,我还有几十个宿主要带,不能一直陪着你,你换世界的时候记得联系我。你还是抱公主的大腿吧,李砚辞不是个东西,把你抢回来又撂在这里,都不来看看你,比不上公主半分。”
许迦叶认为系统言之有理。
宦官的一身荣辱皆依附于皇权,无论跟着谁都前景黯淡,无论爬多高都可能被皇帝轻易舍弃。
但如果夺嫡的赢家是元宸公主,自己便有机会以女子身份立于朝堂之上,染指更为稳固的权柄。
公主是她野心的出口。
她对怜她的公主起了利用之心。
*
李砚辞出了门却没有离开,他在刘采惊异的目光中坐在了走廊的台阶上,半边身子浸在了雨幕里。
刘采立刻上前来要为他撑伞。
李砚辞抬手制止了他。
十五岁那年,他也是这样坐在许迦叶的屋外,低头注视着自己的手,思考一个问题。
为何在建章宫中看到许迦叶那凄惨的模样,他的手会抑制不住地颤抖?
那时他闭上了眼,不敢去想问题的答案,多看她一眼,他都要坠入深渊里去。
可他还是在屋外守着她,若他离开了,李乐衍会来抢走她,母妃会来报复她。
他没能将母妃搪塞过去,她刚清醒过来就对许迦叶怀着敌意,似乎仍有着癫狂时的记忆。
这使他起了疑心,探查之后才发现她的疯全然是装的。
他担心母妃会在他不在时杀了许迦叶,只好将她带去御书房,没想到却害了她。
二十五岁的李砚辞睁着眼,任冰冷的雨点打在身上,他已经知道了问题的答案,清醒地看着自己沉沦。
李砚辞迎着雨站了起来,声音冷而沉,令人心中发寒:“摆驾仁寿宫。”
雨这么大,这世上有人那样痛苦,母后是怎么睡得着的?
仁寿宫。
太后半梦半醒中听到外间传来声响,如惊弓之鸟般颤抖了起来,起身去推塌边蜷缩着的宫女。
“是不是那个阉人又来了?你快去拦住她,不要让她进来。”
宫女跪伏于地,抖如筛糠,不敢作声。
太后掩面而泣:“逆子无情,宠幸奸佞到了荒谬的境地,试问古往今来,哪里还有如予这般任阉人欺辱的太后。若予母族尚在……”
怕被外头的许迦叶听到,她的声音越来越小,终至微不可察。
脚步声在门外响起,宫女瑟缩着上前恭迎,好半晌也没等到人推门而入。
她暗自忐忑之际,敲门声渐起,刘采的声音传来:“陛下驾到,请太后莫要让陛下等太久。”
宫女快步回到了太后身边,语气中透出几分劫后余生的庆幸:“是圣上来了,请殿下更衣吧。”
太后携宫女出来时,李砚辞正手捧书卷端坐于正殿之中。
他闻声抬头,见太后神色憔悴,不由面露笑容:“母后近来身体可好?”
不待太后回答,李砚辞又道:“母后的身体自然是硬朗的,您一向精神抖擞、耳聪目明。不知您近来可还思念父皇?儿臣带来了一本书,邀您与父皇共赏。”
太后由宫女搀着坐到了椅子上,勉强维持着镇定:“你说的这是什么话?”
李砚辞闻言一笑,转瞬间又收敛了笑意,面容平静地拿着书走到太后身边,用桌上的烛火将其点燃。
火焰升腾、浓烟滚滚,他单手按住太后的脖颈迫使其低头。
烟熏火燎之中,太后虽闭上了眼,仍被呛得落下泪来。
太后身边的宫女跪地哀求,李砚辞置若罔闻。
“把眼睛睁开,不然儿臣就让火烧到您脸上,您最在意的不就是自己的容颜吗?”李砚辞见太后挣扎了半晌终于认命,努力将眼睛睁开了一条缝,满意道,“这是父皇生前最爱翻的书,您既爱他入骨,自然得陪他一起看。”
太后最终还是耐不住烟熏,忍不住将眼睛闭上了。
李砚辞说到做到,让火焰爬上了她那张保养得宜的面容。
“啊!”
太后发出了一声惊叫,一时间涕泗横流,泪如雨下,她不再试图掰开李砚辞钳制住她脖子的手,颤抖着手捂上了自己的脸:“予的脸!你是真的疯了!”
李砚辞低笑了一声:“您疯了这么多年,难道还指望生出个正常人不成?”
他宁愿自己的母亲是真的病了,也好过某天突然发觉她的疯癫是装的,清醒时的慈爱亦是装的。
他遍体鳞伤之际仍存着期待的人既想凌虐他,又不忘拉拢利用他,何其可笑,何其可悲!
太后被脸上的剧痛和毁容的恐惧冲昏了头脑,口不择言道:“你是为了那个阉竖报复予!她爬上李蕴和的床还不够,还要勾得你我母子离心吗?”
李砚辞眸光骤然沉冷,手上的力道再一次加重,火焰擦过了太后的眼皮,他俯身凑近她耳畔,亦进入了火焰的侵袭范围。
他半边脸被火光照彻,一双眼幽寂得如同鬼魅:“把嘴闭上,您的话朕不爱听。您的这双眼睛太亮了,朕也不喜欢。”
他的迦叶也曾有这么亮的眼睛,不,还要更亮、更美,初见时,她抬头看向他,一双眸子比宝石还要璀璨。
李砚辞下手毫不留情,凄厉的惨叫声响起,他松开了钳制着太后的手,将燃烧着的书扔到了她脚边。
太后一时之间顾不上闪躲,被烫得蜷缩在了椅子上,捂着眼睛哀嚎:“她的眼疾和予无关,你怎能听信她的污蔑之言。”
李砚辞收回眼神,拂袖而去。人影渐逝,只余低哑的嗓音在空荡的殿内回旋。
“朕不是为了她,朕是为了自己,恨朕吧,您不是一直都因朕天资愚钝,无法助您获宠,令您母凭子贵而恨朕吗?您愈恨,朕愈快乐。
“即日起,仁寿宫封宫三个月,您好生将养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