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夏天。
赵瑾瑜在一声声鸡叫中醒了过来。
古色古香的乡村气息让赵瑾瑜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她穿过来已经三天了。
第一天刚穿过来陌生人被人救了,还上演了极限逃亡。
第二天被人架着昏乎乎的和大公鸡拜了堂。
被人粗鲁的塞进婚房后跌倒在床上晕了一晚上。
第三天也就是现在。
她想破天都想不明白,事情怎么发展成这样了。
赵瑾瑜穿过来的时候,原主已经死了 ,留她在一条河道里拼命挣扎。
中途不知道被磕到多少次,喝了多少水,才被冲到岸边,被人救了起来。
赵瑾瑜回想前两天,还真是刺激。
溺水,替嫁,逃婚,冲喜,这不比电视剧还精彩。
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可她却得了一个便宜夫君。
夫君生死未卜,大概率是死了。
不过也好,若是真的嫁给一个陌生的男人她也不愿意,如今这样正好,一个人生活,还不用担心被别人管束。
就冲着这个相公给了让她脱离苦海的份上,她逢年过节都会祭拜他的。
只不过她记得当时她已经得救了,怎么又被抓回来拜堂了。
那只拜堂的大公鸡还在屋内打鸣,赵瑾瑜却没有心思管它。
她到现在都不能理解她为什么会被雷劈了呢,还一劈就劈到了前所未有的架空朝代。
你就说离不离谱,邪不邪门,她可是在寝室呢,这样把她劈过来科学吗?避雷针它同意了吗?
赵瑾瑜蹲着门口,静静的思考人生。
赵瑾瑜看了看这古色古香的建筑,叹了一口气。
既来之则安之,可惜原主没给她留半点记忆。
不用服侍相公,只需要守着一个牌位,就是守寡她也乐意 ,正合她的理念,男人只会影响她的事业。
她也不想再跑了,之前就没跑成功,如今再跑也逃不过嫁人的命运,留在这里也挺好。
上没有公婆需要伺候 ,下没有小辈需要抚养,便宜老公生死未卜,她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整理好思绪,赵瑾瑜正打算出去看看。
这时,一个朴素的大婶叫她去吃饭,她的早饭也是由这位大婶做的,。
大婶在旁边不好意思的说“二小姐,下河村不比赵府,都是些家常菜,您将就吃”
瑾瑜既然打算住下来,也要和周边的人搞好关系,于是主动说道
“婶子叫我瑾瑜就好,既然嫁了过来,就不用叫我二小姐了”
那个大婶也不客气,直接叫她瑾瑜,说她家就住在附近,并让她吃完饭,去族长家一趟。
说完就急匆匆的走开了,说要回去做饭。
瑾瑜尝了尝味道,很一般,米饭是蒸的,菜是水煮的,里面还有几片肉。
现在不比以前,瑾瑜也都将就吃完了。
吃完开始打量整个屋子
站在院子里赵瑾瑜才发现这个屋子意外的修建得很好,是青瓦房。
院子里有三间正房,分别是两间卧室和一个堂屋。
赵瑾瑜昨晚睡的便是其中一间卧室,另一个卧室用来安放赵瑾瑜的嫁妆。
其余的都是茅草屋,因为年久失修显得有些破旧。
厨房厕所,柴房,应有尽有。
打量完屋子,赵瑾瑜开始思考族长为什么叫她过去,也不知道族长找她有什么事?
只是上门空手也不好,她一个人住还是得靠族长庇佑。
她去打开自己带过来的东西,也不知道都有些什么。
那些嫁妆打开一看,让瑾瑜差点憋出了内伤,全是孙婆婆和二小姐用过的东西,锅碗瓢盆,桌椅板凳这些。
竟没一件值钱的东西,一个铜板也没有。
好在里面找到了户籍,已经被改到了下河村。
还在一件衣服里意外找到了5两银子。
瑾瑜挑了一块被剩下的红糖,古代糖珍贵,用这个送礼应该够了。
她得尽快找到来钱的路子,不能坐吃山空。
虽然也有些粮食,但是不多,只够她吃半个月的。
想她堂堂一个大学生,在网上刷那么多视频,挣钱养活自己这点小事还是能办成功的。
她也是幻想过穿越古代的女人,为此在网上学了许多古代生存技能,如做猪胰子等。
可惜也只能是停留在看视频阶段,等她自己到了古代,才发知道和能做到是两码事。
不然她就不会留在这个小山村了。
多想无用,还是先解决面前的难题。
接着就出了门,见到村民也都点头打招呼,一些人在她背后谈论什么,只是看见她后就挺了下来。
知道族长找她,一脸激动的样子,还好心给她指了路,还终于到了族长家。
一进去族长夫人就给她倒了水,看见她手里的红糖,就更满意了,花生瓜子都抬出来让她随便吃。
族长知道她来了,便把她叫到堂屋,直接开门见山。
“这次的婚事你知道多少?”
瑾瑜决定和盘托出,也打算给自己失忆找些借口。
“瑾瑜自小在庄子上长大,前几天掉进河里,磕破了脑袋,便不记得事了。
只是有人告诉我说赵府为我安排了一门亲事,我便嫁过来了,其他一无所知。”
族长听到这,长叹一声,接着为她介绍起情况。
她的便宜夫君是韩墨云,10年前被征兵去西北打仗,至今为归,据说死在了战场上。
留下一间青瓦房和十几亩土地平白惹人觊觎。
族长和韩墨云他爹是好兄弟,只可惜韩家在下河村并没有什么亲戚。
族长虽然有意为韩家留下财产,但是也不能不顾村民的意愿。
况且前段时间最晚一批将士都已经归家,唯独韩墨云还没有消息,他想护也没了理由。
按理说这样的土地都应该由村子分配。
族长想了个办法,给翰墨云娶妻,冲喜,或许那个孩子能大难不死,从战场上回来。
这人选认族长犯了难 ,大家都知道韩家的财产要被村里瓜分,还要守活寡,没有几个人愿意嫁过来。
而且族长也有私心,田地保不住就算了,那房子是墨云他爹和他亲手修建的,怎么也得保住。
女方最好有些家世。
意外间想起韩墨云之前的爹救过赵府的老太爷。
老太爷当初许诺若有难事可以上门求救。
他便舔着脸求上了门,说清了原由,本以为能嫁个丫鬟过来,没想到居然嫁了个小姐过来。
族长万分感激,立马操办了婚事。
赵瑾瑜明白了,这是要分她的财产啊!
不过也能理解,10多年都不回来了,家产又这般丰厚,如何不引人觊觎。
瑾瑜心里怒骂赵府,好名声都让他们挣了,留下一堆烂摊子给她,就这样都舍不得给嫁妆,一堆破烂就打发了她。
事已至此,瑾瑜冷静问道:“族长打算如何处理?”
希望不要太过离谱,不然她就真的无家可归了。
族长看出了她的担忧,安慰道“村里很公道,不会太过分。
那个宅子你能继续住,归你,另外给你留一亩地,让你种些菜吃。
其他的十几亩地村里打算卖给村民,那钱用来修学堂。”
瑾瑜很满意,有个房子有块地,比她想象的要好。
立马表态:“我愿意为村里的学堂出份力,孩子好了,村子里才有未来。”
族长见她这么懂事,也很欣慰,提醒
:“村子里的人大都淳朴,受了这么大的恩惠,会感激你的。
若有什么委屈,直接告诉我们,族里会为你主持公道的。
村民,我们都敲打过了,不会有人敢去你那边生事的。
晚上关好门。”
赵瑾瑜很感激,这比她之前想的好太多。
见说得差不多了,便让她回去,族长夫人临走时还塞给了她许多蔬菜,
说自家种的,不值钱。
瑾瑜推辞不过,之后收下了。
瑾瑜从族长家回去才注意到地形,村子是正方形,族长家在最中间,她住的地方在山脚,最偏远的地方。
村子的西边几百米就是通往县城的路,她家在北边,而下河村的地形也很不错,依山傍水,所以村民们日子都过得不错。
走了一百米才有一户人家与她家相连。
瑾瑜路过一看,竟然是今早给她做饭的婶子,也对离的远了也不能过来给她做饭。
李婶看见她,十分热情,她家也有适合读书的孩子,建学堂的事要是成了 ,以后她大孙子可就有出路了。
搭话“瑾瑜,族长那边怎么说的?”
赵瑾瑜就直说了。李婶听完很高兴,“这以后村里有了学堂,孩子们就不用去别的地方念书了,是一件好事。”
说完感觉不对,还安慰她“建学堂,请夫子的钱是你家出的,你放心,虽然韩小子不在了,我们记你们的恩情,会好好照顾你的。”
赵瑾瑜也乐意多说几句好话来换得李婶的好感,没有人能比她一个现代人更了解读书的好处。
“建学堂是有利于后代的事 全村人都能受益,我相信韩墨云他们也是愿意的。
以后村里的孩子读书识字,一定能找个好活计,到时候接李婶你们去城里享福。”
孩子有个好前途是所有父母共同的期盼,听见瑾瑜这般会说话,就告诉了她好多村里的事。
瑾瑜直接问了她最担心的问题“婶子,我住这么偏僻,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李婶笑了,给她解释原由。
原来韩墨云父子都是猎户出身,喜欢清净,就将房子修在了山脚。
不仅是青瓦房,还修了高高的围墙,一般人进不去,李婶建议她晚上关好门就行。
说完又给了她一把菜和一些菜种,说她还没有种地,先拿去吃着,还给她指了地,就在房子附近 ,十分方便,族长也是有心了。
赵瑾瑜回到自己的房子,四周打量一圈,围墙虽然有些年头 ,但确实很牢固,墙下面挖点坑,插上竹尖更有保障。
回到院内,关好门,四周看了一圈,院里的杂草也都被人清理干净了 。
房间里面纤尘不染,看来是之前被人打扫过了,厨房里留了南瓜,土豆,红薯这些食材。
看来是昨天婚宴剩下的,都留给了她,看来下河村的村民确实不错。
只是这目前没钱可就让她有些为难了,油盐酱醋也没剩多少。
可能还得去城里买一些,目前的衣服先将就穿着,死人的衣服虽然有些晦气,但是总比没有好。
这笔钱得精打细算,顺便找找城里的商机。
瑾瑜找李婶问了路,得知她家附近有一条前往县城的小路。
她就出发了,在排队进城时也仔细打量了这个城池。
远处厚重的城门由坚硬的木材制成,表面涂着一层层漆黑的防护油,以防风雨侵蚀。
城墙上爬满了青藤,守卫们严肃地站在城门两侧,身穿统一的盔甲,手持长矛,警惕地观察着进出的每一个人。
路上车轮滚动和行人脚步的声音,偶尔马蹄声。
排队的人除了进城的平民还有许多商队在排队等待检查。
瑾瑜混在其中并不显眼。
但是却有人一眼就认出了她。
韩武原本是在商队中守护货物,等待守卫检查的,有些无聊就四处看了看,结果就发现了瑾瑜。
“老大,是之前我们救的赵姑娘,她今天也进城啊!”
韩墨云抬头看了看,原来是她啊!
前天晚上他们在官道上休息,遇到一个女子差点一口就栽倒在他们锅里,吓了一跳,所以对她的印象深刻。
本以为她是遭遇什么不幸,他们还打算将她给她带到徐州好好安顿,请大夫给她看伤。
结果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他们面前,说这是他们府上的二小姐,马上就要成婚了,要将她给带回去。
韩墨云看着她凄惨的模样猜测她过得不好,本来打算护下她,等她清醒再说。
谁知那些人突然提到她是要嫁到下河村的新娘,那是他长大的地方,于是仔细问了问。
得知他知道下河村的,那几个人态度好了许多,许是觉得他会让他们带她离开,就将事情讲的清清楚楚。
原来是族长上赵府求娶,赵家老爷信守当年的承诺将二小姐嫁进了下河村。
他们本是给二小姐送亲的,谁知道去接二小姐的路上发生了意外。
照顾她的婆子不知怎么的寻死了,二小姐受了惊吓,看见他们就跑。
他们一是怕二小姐路上遇到危险,二是为了亲事,才紧追不舍。
韩墨云还仔细询问了族长的样貌,他们都能答的上来并且没有错误,就让他们带着瑾瑜离开了。
他在村子里时 ,族长对他便多有照料,特别是他爹去世后,他不能忘恩负义,耽误了族长家娶亲。
只是前世并没有这一出,他们因为调查水灾一事被当地官员灭了口,如今他重生回来,一切就有了变故。
再不能让他和他的兄弟们走到前世那般凄惨的境地 ,竟只剩下一人活了下来,拖着仅剩的一条腿,上京告了御状,这才洗刷了他们身上的污名 。
虽然不明白他如何能重来一次,但是这一次他一定不会把命丢在徐州 ,他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揪出害死他们的罪魁祸首。
前世今生,近乡情怯。
等他查完徐州的贪污赈灾银两一案,他也要回村看看,10多年未回去了,
也想做些好事,造福村里。
前世因为他的死,整个村子背负骂名。
如今案子未定,还是莫要给他们带去灾祸。
韩墨云收回眼神,警告韩武“或许是你弄错了,一个姑娘家怎么和我们这群人扯上关系。”
来到大街,瑾瑜第一次感受到古代城市的热闹,
里面是一片热闹的市场,摊贩叫卖声此起彼伏,各种货物琳琅满目。
这还只是个县城,要是府城肯定更热闹,那个赵府就在徐州,离这里也就一两天的路程。
那可真是太好了 ,没有人了解她,也没有人能管束她,她可以在古代大展宏图了。
不用担心有人会看出来她有问题。
可惜瑾瑜没有多看几眼,否则就能发现害她逃婚失败的罪魁祸首就在她附近。
韩墨云也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平白多了个妻子,后来的他十分庆幸这个失误,不然他将错过他最爱的人。
赵瑾瑜在一声声鸡叫中醒了过来。
古色古香的乡村气息让赵瑾瑜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她穿过来已经三天了。
第一天刚穿过来陌生人被人救了,还上演了极限逃亡。
第二天被人架着昏乎乎的和大公鸡拜了堂。
被人粗鲁的塞进婚房后跌倒在床上晕了一晚上。
第三天也就是现在。
她想破天都想不明白,事情怎么发展成这样了。
赵瑾瑜穿过来的时候,原主已经死了 ,留她在一条河道里拼命挣扎。
中途不知道被磕到多少次,喝了多少水,才被冲到岸边,被人救了起来。
赵瑾瑜回想前两天,还真是刺激。
溺水,替嫁,逃婚,冲喜,这不比电视剧还精彩。
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可她却得了一个便宜夫君。
夫君生死未卜,大概率是死了。
不过也好,若是真的嫁给一个陌生的男人她也不愿意,如今这样正好,一个人生活,还不用担心被别人管束。
就冲着这个相公给了让她脱离苦海的份上,她逢年过节都会祭拜他的。
只不过她记得当时她已经得救了,怎么又被抓回来拜堂了。
那只拜堂的大公鸡还在屋内打鸣,赵瑾瑜却没有心思管它。
她到现在都不能理解她为什么会被雷劈了呢,还一劈就劈到了前所未有的架空朝代。
你就说离不离谱,邪不邪门,她可是在寝室呢,这样把她劈过来科学吗?避雷针它同意了吗?
赵瑾瑜蹲着门口,静静的思考人生。
赵瑾瑜看了看这古色古香的建筑,叹了一口气。
既来之则安之,可惜原主没给她留半点记忆。
不用服侍相公,只需要守着一个牌位,就是守寡她也乐意 ,正合她的理念,男人只会影响她的事业。
她也不想再跑了,之前就没跑成功,如今再跑也逃不过嫁人的命运,留在这里也挺好。
上没有公婆需要伺候 ,下没有小辈需要抚养,便宜老公生死未卜,她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整理好思绪,赵瑾瑜正打算出去看看。
这时,一个朴素的大婶叫她去吃饭,她的早饭也是由这位大婶做的,。
大婶在旁边不好意思的说“二小姐,下河村不比赵府,都是些家常菜,您将就吃”
瑾瑜既然打算住下来,也要和周边的人搞好关系,于是主动说道
“婶子叫我瑾瑜就好,既然嫁了过来,就不用叫我二小姐了”
那个大婶也不客气,直接叫她瑾瑜,说她家就住在附近,并让她吃完饭,去族长家一趟。
说完就急匆匆的走开了,说要回去做饭。
瑾瑜尝了尝味道,很一般,米饭是蒸的,菜是水煮的,里面还有几片肉。
现在不比以前,瑾瑜也都将就吃完了。
吃完开始打量整个屋子
站在院子里赵瑾瑜才发现这个屋子意外的修建得很好,是青瓦房。
院子里有三间正房,分别是两间卧室和一个堂屋。
赵瑾瑜昨晚睡的便是其中一间卧室,另一个卧室用来安放赵瑾瑜的嫁妆。
其余的都是茅草屋,因为年久失修显得有些破旧。
厨房厕所,柴房,应有尽有。
打量完屋子,赵瑾瑜开始思考族长为什么叫她过去,也不知道族长找她有什么事?
只是上门空手也不好,她一个人住还是得靠族长庇佑。
她去打开自己带过来的东西,也不知道都有些什么。
那些嫁妆打开一看,让瑾瑜差点憋出了内伤,全是孙婆婆和二小姐用过的东西,锅碗瓢盆,桌椅板凳这些。
竟没一件值钱的东西,一个铜板也没有。
好在里面找到了户籍,已经被改到了下河村。
还在一件衣服里意外找到了5两银子。
瑾瑜挑了一块被剩下的红糖,古代糖珍贵,用这个送礼应该够了。
她得尽快找到来钱的路子,不能坐吃山空。
虽然也有些粮食,但是不多,只够她吃半个月的。
想她堂堂一个大学生,在网上刷那么多视频,挣钱养活自己这点小事还是能办成功的。
她也是幻想过穿越古代的女人,为此在网上学了许多古代生存技能,如做猪胰子等。
可惜也只能是停留在看视频阶段,等她自己到了古代,才发知道和能做到是两码事。
不然她就不会留在这个小山村了。
多想无用,还是先解决面前的难题。
接着就出了门,见到村民也都点头打招呼,一些人在她背后谈论什么,只是看见她后就挺了下来。
知道族长找她,一脸激动的样子,还好心给她指了路,还终于到了族长家。
一进去族长夫人就给她倒了水,看见她手里的红糖,就更满意了,花生瓜子都抬出来让她随便吃。
族长知道她来了,便把她叫到堂屋,直接开门见山。
“这次的婚事你知道多少?”
瑾瑜决定和盘托出,也打算给自己失忆找些借口。
“瑾瑜自小在庄子上长大,前几天掉进河里,磕破了脑袋,便不记得事了。
只是有人告诉我说赵府为我安排了一门亲事,我便嫁过来了,其他一无所知。”
族长听到这,长叹一声,接着为她介绍起情况。
她的便宜夫君是韩墨云,10年前被征兵去西北打仗,至今为归,据说死在了战场上。
留下一间青瓦房和十几亩土地平白惹人觊觎。
族长和韩墨云他爹是好兄弟,只可惜韩家在下河村并没有什么亲戚。
族长虽然有意为韩家留下财产,但是也不能不顾村民的意愿。
况且前段时间最晚一批将士都已经归家,唯独韩墨云还没有消息,他想护也没了理由。
按理说这样的土地都应该由村子分配。
族长想了个办法,给翰墨云娶妻,冲喜,或许那个孩子能大难不死,从战场上回来。
这人选认族长犯了难 ,大家都知道韩家的财产要被村里瓜分,还要守活寡,没有几个人愿意嫁过来。
而且族长也有私心,田地保不住就算了,那房子是墨云他爹和他亲手修建的,怎么也得保住。
女方最好有些家世。
意外间想起韩墨云之前的爹救过赵府的老太爷。
老太爷当初许诺若有难事可以上门求救。
他便舔着脸求上了门,说清了原由,本以为能嫁个丫鬟过来,没想到居然嫁了个小姐过来。
族长万分感激,立马操办了婚事。
赵瑾瑜明白了,这是要分她的财产啊!
不过也能理解,10多年都不回来了,家产又这般丰厚,如何不引人觊觎。
瑾瑜心里怒骂赵府,好名声都让他们挣了,留下一堆烂摊子给她,就这样都舍不得给嫁妆,一堆破烂就打发了她。
事已至此,瑾瑜冷静问道:“族长打算如何处理?”
希望不要太过离谱,不然她就真的无家可归了。
族长看出了她的担忧,安慰道“村里很公道,不会太过分。
那个宅子你能继续住,归你,另外给你留一亩地,让你种些菜吃。
其他的十几亩地村里打算卖给村民,那钱用来修学堂。”
瑾瑜很满意,有个房子有块地,比她想象的要好。
立马表态:“我愿意为村里的学堂出份力,孩子好了,村子里才有未来。”
族长见她这么懂事,也很欣慰,提醒
:“村子里的人大都淳朴,受了这么大的恩惠,会感激你的。
若有什么委屈,直接告诉我们,族里会为你主持公道的。
村民,我们都敲打过了,不会有人敢去你那边生事的。
晚上关好门。”
赵瑾瑜很感激,这比她之前想的好太多。
见说得差不多了,便让她回去,族长夫人临走时还塞给了她许多蔬菜,
说自家种的,不值钱。
瑾瑜推辞不过,之后收下了。
瑾瑜从族长家回去才注意到地形,村子是正方形,族长家在最中间,她住的地方在山脚,最偏远的地方。
村子的西边几百米就是通往县城的路,她家在北边,而下河村的地形也很不错,依山傍水,所以村民们日子都过得不错。
走了一百米才有一户人家与她家相连。
瑾瑜路过一看,竟然是今早给她做饭的婶子,也对离的远了也不能过来给她做饭。
李婶看见她,十分热情,她家也有适合读书的孩子,建学堂的事要是成了 ,以后她大孙子可就有出路了。
搭话“瑾瑜,族长那边怎么说的?”
赵瑾瑜就直说了。李婶听完很高兴,“这以后村里有了学堂,孩子们就不用去别的地方念书了,是一件好事。”
说完感觉不对,还安慰她“建学堂,请夫子的钱是你家出的,你放心,虽然韩小子不在了,我们记你们的恩情,会好好照顾你的。”
赵瑾瑜也乐意多说几句好话来换得李婶的好感,没有人能比她一个现代人更了解读书的好处。
“建学堂是有利于后代的事 全村人都能受益,我相信韩墨云他们也是愿意的。
以后村里的孩子读书识字,一定能找个好活计,到时候接李婶你们去城里享福。”
孩子有个好前途是所有父母共同的期盼,听见瑾瑜这般会说话,就告诉了她好多村里的事。
瑾瑜直接问了她最担心的问题“婶子,我住这么偏僻,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李婶笑了,给她解释原由。
原来韩墨云父子都是猎户出身,喜欢清净,就将房子修在了山脚。
不仅是青瓦房,还修了高高的围墙,一般人进不去,李婶建议她晚上关好门就行。
说完又给了她一把菜和一些菜种,说她还没有种地,先拿去吃着,还给她指了地,就在房子附近 ,十分方便,族长也是有心了。
赵瑾瑜回到自己的房子,四周打量一圈,围墙虽然有些年头 ,但确实很牢固,墙下面挖点坑,插上竹尖更有保障。
回到院内,关好门,四周看了一圈,院里的杂草也都被人清理干净了 。
房间里面纤尘不染,看来是之前被人打扫过了,厨房里留了南瓜,土豆,红薯这些食材。
看来是昨天婚宴剩下的,都留给了她,看来下河村的村民确实不错。
只是这目前没钱可就让她有些为难了,油盐酱醋也没剩多少。
可能还得去城里买一些,目前的衣服先将就穿着,死人的衣服虽然有些晦气,但是总比没有好。
这笔钱得精打细算,顺便找找城里的商机。
瑾瑜找李婶问了路,得知她家附近有一条前往县城的小路。
她就出发了,在排队进城时也仔细打量了这个城池。
远处厚重的城门由坚硬的木材制成,表面涂着一层层漆黑的防护油,以防风雨侵蚀。
城墙上爬满了青藤,守卫们严肃地站在城门两侧,身穿统一的盔甲,手持长矛,警惕地观察着进出的每一个人。
路上车轮滚动和行人脚步的声音,偶尔马蹄声。
排队的人除了进城的平民还有许多商队在排队等待检查。
瑾瑜混在其中并不显眼。
但是却有人一眼就认出了她。
韩武原本是在商队中守护货物,等待守卫检查的,有些无聊就四处看了看,结果就发现了瑾瑜。
“老大,是之前我们救的赵姑娘,她今天也进城啊!”
韩墨云抬头看了看,原来是她啊!
前天晚上他们在官道上休息,遇到一个女子差点一口就栽倒在他们锅里,吓了一跳,所以对她的印象深刻。
本以为她是遭遇什么不幸,他们还打算将她给她带到徐州好好安顿,请大夫给她看伤。
结果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他们面前,说这是他们府上的二小姐,马上就要成婚了,要将她给带回去。
韩墨云看着她凄惨的模样猜测她过得不好,本来打算护下她,等她清醒再说。
谁知那些人突然提到她是要嫁到下河村的新娘,那是他长大的地方,于是仔细问了问。
得知他知道下河村的,那几个人态度好了许多,许是觉得他会让他们带她离开,就将事情讲的清清楚楚。
原来是族长上赵府求娶,赵家老爷信守当年的承诺将二小姐嫁进了下河村。
他们本是给二小姐送亲的,谁知道去接二小姐的路上发生了意外。
照顾她的婆子不知怎么的寻死了,二小姐受了惊吓,看见他们就跑。
他们一是怕二小姐路上遇到危险,二是为了亲事,才紧追不舍。
韩墨云还仔细询问了族长的样貌,他们都能答的上来并且没有错误,就让他们带着瑾瑜离开了。
他在村子里时 ,族长对他便多有照料,特别是他爹去世后,他不能忘恩负义,耽误了族长家娶亲。
只是前世并没有这一出,他们因为调查水灾一事被当地官员灭了口,如今他重生回来,一切就有了变故。
再不能让他和他的兄弟们走到前世那般凄惨的境地 ,竟只剩下一人活了下来,拖着仅剩的一条腿,上京告了御状,这才洗刷了他们身上的污名 。
虽然不明白他如何能重来一次,但是这一次他一定不会把命丢在徐州 ,他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揪出害死他们的罪魁祸首。
前世今生,近乡情怯。
等他查完徐州的贪污赈灾银两一案,他也要回村看看,10多年未回去了,
也想做些好事,造福村里。
前世因为他的死,整个村子背负骂名。
如今案子未定,还是莫要给他们带去灾祸。
韩墨云收回眼神,警告韩武“或许是你弄错了,一个姑娘家怎么和我们这群人扯上关系。”
来到大街,瑾瑜第一次感受到古代城市的热闹,
里面是一片热闹的市场,摊贩叫卖声此起彼伏,各种货物琳琅满目。
这还只是个县城,要是府城肯定更热闹,那个赵府就在徐州,离这里也就一两天的路程。
那可真是太好了 ,没有人了解她,也没有人能管束她,她可以在古代大展宏图了。
不用担心有人会看出来她有问题。
可惜瑾瑜没有多看几眼,否则就能发现害她逃婚失败的罪魁祸首就在她附近。
韩墨云也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平白多了个妻子,后来的他十分庆幸这个失误,不然他将错过他最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