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水镇上有两朵娇花,一朵是张秀才家的女儿张文荷。一朵是柳记绸缎庄柳家的女儿柳莺歌。
咱们便先来说说第一朵娇花张文荷。
张秀才夫妇年到四十,老来得女,将之爱若珍宝。
加之这张文荷生的雪肤花貌,眸若星子。夫妻俩更是对其百般溺爱,无有不如她意,当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就这样无忧无虑长到十五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张家的门槛几乎被踏破。
张秀才一心想为女儿找个好夫婿,只觉这个太丑,那个文采不够出众,下一个家世又不够好。就这样挑挑拣拣,硬是拖到女儿十七,才定下香料铺子林家的独子林文堂。
林文堂乃张秀才的学生,人品相貌都是上佳,学习也肯用功,只有一点,为人太过谦和,难免有些书呆子气。不过这一点在张秀才看来倒也不失为一项优点,毕竟姑爷如果性子温软些,对自家女儿必然也不会差。
若日子一直这样顺顺当当的过下去,倒也不失为一桩美谈。
可惜天公最不爱作美,命运大抵也是喜欢捉弄人的。
你看那张秀才夫妇曾经爱若眼珠子的娇女,如今竟然也穿着粗布麻衣,露着小半截胳膊,当街卖豆腐呢。
至于她那人品家世都不错的未婚夫,自然是第一个上门撇清关系的,不然这娇滴滴的小姑娘,又如何会沦落到如此田地呢。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何况两人还不是夫妻呢。
这娇滴滴的小姑娘能在父亲死后快速的立起来,倒是有些出人意料。不过大家除了感叹一句可怜,倒也帮不上多余的忙。
如今的年月,上位者不仁,各地战火纷飞,临水镇虽说暂时偏安一隅,说不好哪天这世外桃源就如张文荷的天一样塌了。大家对她的同情,也只能在需要买豆腐时首先去照拂她的生意,多的便再也不能了。
张文荷是个心思细腻的姑娘,大家眼底的同情和善意的帮扶,她统统接受,却并不自怨自艾。她想,日子已经这样了,再坏也不会坏到哪里去了。
寒冬腊月的,她如今除了卖豆腐,还多增加了卖豆腐脑。这样冷的天,大家都愿意吃上一口热乎的,加之她的豆腐脑卖的实在便宜,大家便是不因为同情她,也愿意多照顾她的生意。
然而,这世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善良。有些人仿佛打娘胎里出来便是坏种,不管是同情心还是羞耻心,那是一点也没有的。
地头蛇杜生便是这样一号臭名昭著的人物,此刻他正挂着一脸猥琐的笑,不怀好意的往张文荷的豆腐摊前面凑。
看到他,张文荷只觉头皮一阵阵发麻,握着刀的手也忍不住捏紧了些。
街上的人看见他,更是避如蛇蝎,一脸的敢怒不敢言。
“妹妹,哥哥这心口正冷呢,快给哥哥盛一碗豆腐脑,让哥哥暖暖心。”
这厮话说的恶心,一双眼睛更是放肆的令人恶心。
若是以前,面对这样的欺辱,张文荷定会红了眼眶,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然而现在,她也只是挥了挥手中的菜刀,冷冷道,“一文钱一碗。”
张文荷本就生的雪肤花貌,气质更是如出水芙蓉,清丽逼人。现下她冷声冷面,反而如仙子堕入凡尘,更加动人。
那杜生更是看直了眼,当真从怀中抠抠搜搜摸出一文钱,下流更添无耻道,“一文钱算什么,只要妹妹要,哥哥整个人给你都成。”
这厮生的其实不丑,只是他的做派实在下流,加之神情猥琐,叫人直接忽视他的长相,只觉他是天下第一丑八怪。
张文荷几欲作呕,将一碗豆腐脑往他面前一搁,却不接他递过来的钱,只冷冷道,“放桌上就行。”
杜生却不依不饶,端起豆腐脑一面吃,一面贱兮兮道,“这怎么行,哥哥这钱,必得亲自交到妹妹手里,哥哥才能放心。”
他打的什么主意,张文荷如何不知道。这样的骚扰,三五日必有一次,她早已不再像当初那样慌张失措,也不会再温言软语的求饶,希望他们能放过自己。
人若不能自救,必会一直沉在烂泥里。
这是张文荷出门讨生活后,学会的第一个道理。
她轻轻拍一拍一直蹲在她脚边打盹的大黄狗,声调不高不低,“大黄,接钱。”
方才仿佛老生入定一般的大黄狗突然变得十分凶悍,一下便冲到杜生跟前,咧着两排尖利的大牙,仿佛随时要从他身上撕下一块肉来。
杜生被吓了一跳,手上的豆腐脑也一股脑的都泼到了他衣服上,他正欲破口大骂,却见大黄目露凶光,隐有不耐,他这才不情不愿的将一文钱丢到桌上,大骂一声“晦气”,怒气冲冲的走了。
大黄仿佛听懂这声“晦气”不是什么好话,冲着他的背影大叫几声,这才转身冲张文荷摇着尾巴邀功。
大黄原是张秀才怕女儿闺中无聊,在她十岁生辰时送她的一只小奶狗,谁知这小奶狗吃得多长的快,不过一年光景,便有张文荷半个人高,如今更是膘肥体壮,十分的威风凛凛。
张文荷原还感叹大黄体型太过高大,失了小时候的奶萌可爱。如今想来,却是百感交集。或许,一切都是冥冥中注定的吧。
这世上最不缺的便是失意之人,张文荷拍拍大黄的头,将心中那点多余的伤春悲秋压下,扯扯嘴角弯出一丝笑容,轻声细语的吆喝起来。
管你是天上的神女也好,水中的芙蓉也好,一旦要趟人间这场烟火,那些不该有的傲慢和自尊,小女子的娇羞和愁肠,统统都是要不得的。
人们买菜,大多都是赶早,张文荷看看日头,又看看街上吃朝食的人已经不多,便越发加紧的吆喝,想着尽快将最后几块豆腐卖完,也好回家给母亲熬药。
饶是如此,等她将摊上的豆腐卖完时,也到了巳时。张文荷摸摸饿的咕噜噜的肚子,将桶里还剩的一点豆腐脑渣舀出来,胡乱的一气喝下,便马不停蹄的往家里赶。
她出来摆摊虽也有月于,到底以前是娇身惯养在深闺中,推着这偌大的摊车,对她而言,实在是十分吃力。今日大概是太过疲累,张文荷使了十二分的力,才堪堪将摊车推动。
对面肉摊老板的儿子吴言见状,放下手中的割肉刀便要去帮忙,却被其父一把拉住。
吴言很是不甘心,挣脱父亲的手道,“大家乡里乡亲的,我过去搭把手,有什么不行。”
少年慕艾,这本没什么。
张家这娇女本来皎洁如天上月,若她不堕入这尘世间,大概也轮不到自家野小子来帮忙。可惜这堕入尘世的仙子,还不如一开始便是两脚站在泥里农家女,至少这样也算宜室宜家。
吴父摇摇头,“她的未婚夫林文堂都不来帮忙,你又上赶着现哪门子的殷勤!”
是了,张文荷是有未婚夫的,只是这未婚夫,实在是叫人寒心啦!
吴言虽然停下脚步,到底心中不忿,忍不住道,“若是我......”
“若是你又怎样!”
吴父使劲砍下一个猪蹄,冷声道,“若是你,你方才怎么不一刀砍死那地头蛇杜生?若是你,你有几个银子供她母亲吃药?若是你,就你这平头百姓,守得住她这天香国色?”
吴父一连几问,直接将吴言高高扬起的头问的低下,甚至连他的腰也忍不住低了几分。
是了,少年人的血气和激愤,在这样乱的世道里,轻的简直不值一提。
谁不曾年轻过,谁不曾幻想过,谁不曾在梦里吟唱,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
如今,如今不过是被生活压弯了腰而已。
见儿子被自己的一番话说的垂头丧气,吴父心中略有一些愧疚,不过这一点愧疚在下一个买肉客人到来时,立刻便消失的无影无终。
张文荷并不知道在她与摊车斗智斗勇时,吴家父子所经历的心路历程。
天寒地冻的天,等她将摊车推回家时,却出了一身薄汗。
“咳咳咳......”
还未进门,便听见母亲的咳嗽声。来不及歇息,张文荷便快速跑进屋内,往桌上一看,她出门前留的早饭纹丝未动。
她的眼圈立刻便红了,忍不住带了哭腔,“娘,就当女儿求求你了,你就算不为自己,也心疼心疼女儿。你要是去了,女儿在这世上,便真的孤苦无依了。”
自张秀才去世后,张刘氏便一病不起,她一心想随丈夫一起去了,却又放心不下爱女,熬到如今全靠一口气撑着。
如今见女儿为了给自己治病,竟要抛头露面去讨生活,心中便存了死志,这些日子只要张文荷一出门,她便药也不好好吃,饭也不好好吃。
然而张文荷一心要救活母亲,母亲不肯吃药,她便一直跪在母亲床榻前捧着药碗。母亲不肯吃饭,她依旧跪在床榻前捧着饭碗,泪眼汪汪的将母亲望着。
如今见她哭的可怜,张刘氏到底心疼,哀叹一声,呜咽道,“都是母亲没用,叫我儿受这些罪!”
母女两个哭作一团,真是闻着伤心见者落泪。
然而眼泪最是不值钱,哭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张文荷如今深谙这个道理,她很快便平复好心情,强打起精神哄哄母亲吃了些粥,便往厨房去熬药。
咱们便先来说说第一朵娇花张文荷。
张秀才夫妇年到四十,老来得女,将之爱若珍宝。
加之这张文荷生的雪肤花貌,眸若星子。夫妻俩更是对其百般溺爱,无有不如她意,当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就这样无忧无虑长到十五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张家的门槛几乎被踏破。
张秀才一心想为女儿找个好夫婿,只觉这个太丑,那个文采不够出众,下一个家世又不够好。就这样挑挑拣拣,硬是拖到女儿十七,才定下香料铺子林家的独子林文堂。
林文堂乃张秀才的学生,人品相貌都是上佳,学习也肯用功,只有一点,为人太过谦和,难免有些书呆子气。不过这一点在张秀才看来倒也不失为一项优点,毕竟姑爷如果性子温软些,对自家女儿必然也不会差。
若日子一直这样顺顺当当的过下去,倒也不失为一桩美谈。
可惜天公最不爱作美,命运大抵也是喜欢捉弄人的。
你看那张秀才夫妇曾经爱若眼珠子的娇女,如今竟然也穿着粗布麻衣,露着小半截胳膊,当街卖豆腐呢。
至于她那人品家世都不错的未婚夫,自然是第一个上门撇清关系的,不然这娇滴滴的小姑娘,又如何会沦落到如此田地呢。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何况两人还不是夫妻呢。
这娇滴滴的小姑娘能在父亲死后快速的立起来,倒是有些出人意料。不过大家除了感叹一句可怜,倒也帮不上多余的忙。
如今的年月,上位者不仁,各地战火纷飞,临水镇虽说暂时偏安一隅,说不好哪天这世外桃源就如张文荷的天一样塌了。大家对她的同情,也只能在需要买豆腐时首先去照拂她的生意,多的便再也不能了。
张文荷是个心思细腻的姑娘,大家眼底的同情和善意的帮扶,她统统接受,却并不自怨自艾。她想,日子已经这样了,再坏也不会坏到哪里去了。
寒冬腊月的,她如今除了卖豆腐,还多增加了卖豆腐脑。这样冷的天,大家都愿意吃上一口热乎的,加之她的豆腐脑卖的实在便宜,大家便是不因为同情她,也愿意多照顾她的生意。
然而,这世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善良。有些人仿佛打娘胎里出来便是坏种,不管是同情心还是羞耻心,那是一点也没有的。
地头蛇杜生便是这样一号臭名昭著的人物,此刻他正挂着一脸猥琐的笑,不怀好意的往张文荷的豆腐摊前面凑。
看到他,张文荷只觉头皮一阵阵发麻,握着刀的手也忍不住捏紧了些。
街上的人看见他,更是避如蛇蝎,一脸的敢怒不敢言。
“妹妹,哥哥这心口正冷呢,快给哥哥盛一碗豆腐脑,让哥哥暖暖心。”
这厮话说的恶心,一双眼睛更是放肆的令人恶心。
若是以前,面对这样的欺辱,张文荷定会红了眼眶,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然而现在,她也只是挥了挥手中的菜刀,冷冷道,“一文钱一碗。”
张文荷本就生的雪肤花貌,气质更是如出水芙蓉,清丽逼人。现下她冷声冷面,反而如仙子堕入凡尘,更加动人。
那杜生更是看直了眼,当真从怀中抠抠搜搜摸出一文钱,下流更添无耻道,“一文钱算什么,只要妹妹要,哥哥整个人给你都成。”
这厮生的其实不丑,只是他的做派实在下流,加之神情猥琐,叫人直接忽视他的长相,只觉他是天下第一丑八怪。
张文荷几欲作呕,将一碗豆腐脑往他面前一搁,却不接他递过来的钱,只冷冷道,“放桌上就行。”
杜生却不依不饶,端起豆腐脑一面吃,一面贱兮兮道,“这怎么行,哥哥这钱,必得亲自交到妹妹手里,哥哥才能放心。”
他打的什么主意,张文荷如何不知道。这样的骚扰,三五日必有一次,她早已不再像当初那样慌张失措,也不会再温言软语的求饶,希望他们能放过自己。
人若不能自救,必会一直沉在烂泥里。
这是张文荷出门讨生活后,学会的第一个道理。
她轻轻拍一拍一直蹲在她脚边打盹的大黄狗,声调不高不低,“大黄,接钱。”
方才仿佛老生入定一般的大黄狗突然变得十分凶悍,一下便冲到杜生跟前,咧着两排尖利的大牙,仿佛随时要从他身上撕下一块肉来。
杜生被吓了一跳,手上的豆腐脑也一股脑的都泼到了他衣服上,他正欲破口大骂,却见大黄目露凶光,隐有不耐,他这才不情不愿的将一文钱丢到桌上,大骂一声“晦气”,怒气冲冲的走了。
大黄仿佛听懂这声“晦气”不是什么好话,冲着他的背影大叫几声,这才转身冲张文荷摇着尾巴邀功。
大黄原是张秀才怕女儿闺中无聊,在她十岁生辰时送她的一只小奶狗,谁知这小奶狗吃得多长的快,不过一年光景,便有张文荷半个人高,如今更是膘肥体壮,十分的威风凛凛。
张文荷原还感叹大黄体型太过高大,失了小时候的奶萌可爱。如今想来,却是百感交集。或许,一切都是冥冥中注定的吧。
这世上最不缺的便是失意之人,张文荷拍拍大黄的头,将心中那点多余的伤春悲秋压下,扯扯嘴角弯出一丝笑容,轻声细语的吆喝起来。
管你是天上的神女也好,水中的芙蓉也好,一旦要趟人间这场烟火,那些不该有的傲慢和自尊,小女子的娇羞和愁肠,统统都是要不得的。
人们买菜,大多都是赶早,张文荷看看日头,又看看街上吃朝食的人已经不多,便越发加紧的吆喝,想着尽快将最后几块豆腐卖完,也好回家给母亲熬药。
饶是如此,等她将摊上的豆腐卖完时,也到了巳时。张文荷摸摸饿的咕噜噜的肚子,将桶里还剩的一点豆腐脑渣舀出来,胡乱的一气喝下,便马不停蹄的往家里赶。
她出来摆摊虽也有月于,到底以前是娇身惯养在深闺中,推着这偌大的摊车,对她而言,实在是十分吃力。今日大概是太过疲累,张文荷使了十二分的力,才堪堪将摊车推动。
对面肉摊老板的儿子吴言见状,放下手中的割肉刀便要去帮忙,却被其父一把拉住。
吴言很是不甘心,挣脱父亲的手道,“大家乡里乡亲的,我过去搭把手,有什么不行。”
少年慕艾,这本没什么。
张家这娇女本来皎洁如天上月,若她不堕入这尘世间,大概也轮不到自家野小子来帮忙。可惜这堕入尘世的仙子,还不如一开始便是两脚站在泥里农家女,至少这样也算宜室宜家。
吴父摇摇头,“她的未婚夫林文堂都不来帮忙,你又上赶着现哪门子的殷勤!”
是了,张文荷是有未婚夫的,只是这未婚夫,实在是叫人寒心啦!
吴言虽然停下脚步,到底心中不忿,忍不住道,“若是我......”
“若是你又怎样!”
吴父使劲砍下一个猪蹄,冷声道,“若是你,你方才怎么不一刀砍死那地头蛇杜生?若是你,你有几个银子供她母亲吃药?若是你,就你这平头百姓,守得住她这天香国色?”
吴父一连几问,直接将吴言高高扬起的头问的低下,甚至连他的腰也忍不住低了几分。
是了,少年人的血气和激愤,在这样乱的世道里,轻的简直不值一提。
谁不曾年轻过,谁不曾幻想过,谁不曾在梦里吟唱,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
如今,如今不过是被生活压弯了腰而已。
见儿子被自己的一番话说的垂头丧气,吴父心中略有一些愧疚,不过这一点愧疚在下一个买肉客人到来时,立刻便消失的无影无终。
张文荷并不知道在她与摊车斗智斗勇时,吴家父子所经历的心路历程。
天寒地冻的天,等她将摊车推回家时,却出了一身薄汗。
“咳咳咳......”
还未进门,便听见母亲的咳嗽声。来不及歇息,张文荷便快速跑进屋内,往桌上一看,她出门前留的早饭纹丝未动。
她的眼圈立刻便红了,忍不住带了哭腔,“娘,就当女儿求求你了,你就算不为自己,也心疼心疼女儿。你要是去了,女儿在这世上,便真的孤苦无依了。”
自张秀才去世后,张刘氏便一病不起,她一心想随丈夫一起去了,却又放心不下爱女,熬到如今全靠一口气撑着。
如今见女儿为了给自己治病,竟要抛头露面去讨生活,心中便存了死志,这些日子只要张文荷一出门,她便药也不好好吃,饭也不好好吃。
然而张文荷一心要救活母亲,母亲不肯吃药,她便一直跪在母亲床榻前捧着药碗。母亲不肯吃饭,她依旧跪在床榻前捧着饭碗,泪眼汪汪的将母亲望着。
如今见她哭的可怜,张刘氏到底心疼,哀叹一声,呜咽道,“都是母亲没用,叫我儿受这些罪!”
母女两个哭作一团,真是闻着伤心见者落泪。
然而眼泪最是不值钱,哭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张文荷如今深谙这个道理,她很快便平复好心情,强打起精神哄哄母亲吃了些粥,便往厨房去熬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