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知时回来的时机刚好,不到下午两点,爷爷奶奶去了别的村里做客。
爸爸偷偷把妈妈带了过来,包了一辆车,偷偷摸摸地带着她和弟弟就要去民政局。
夏知时其实有时间的,隔壁村并不远,她可以听邻居的话跑去找爷爷奶奶来,于是这场离婚的“密谋”就会在争吵和爷爷奶奶的阻止中不了了之。
可是,她看着他们两个相互指责的样子,看到他们终于决定要离婚,竟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也许,夏知时一直是个很自我的人,她,大部分时候也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同桌偷摸谈了恋爱她看不出来。
爸爸妈妈感情早就有了问题,她也看不出来。
当她高二的时候,本来在不同的地方打工的父母突然齐刷刷跑到她的教室,哪怕她在上课,也要把她带回寝室里。
在他们眼里,她是很懂事的人,看他们的意思,竟然好像要她主持公道似的。
可她只是一个听话的不谙世事的小朋友,听书里的话,扮演好每一个角色,生活里甚至都没有遇见多少灰色地带,不通人情,不通社会。
一个人指责对方变了,家暴打人。
一个人指责对方出轨,自己多么心痛。
夏知时不知道应该相信谁,她也没什么信息,没有上帝视角判断谁是谁非。
她只是沉默地,被拉扯。
此后他们继续纠缠,说是为了孩子不离婚,并且拒绝正常沟通,夏知时很多时候看见爸爸打电话的时候骂妈妈婊子。从此婊子成为所有侮辱性语言中让夏知时应激的词语,光是看到,她的怒火就会蹭地一下上涨,如果听到,她就会无法控制想要提刀。
连学费生活费也成为了问题,他们互相推卸着责任,找爸爸的时候说去找你妈呀,找我干嘛?找妈妈的时候说,去找你爸呀,找我干嘛。
他们两个人都认为是孩子让自己无法幸福,生活中一有摩擦,爸爸就会情绪反常,然后开始说,我要是不管你们,我的日子不知道有多潇洒。或者,你们这么不听话,那就不要在我家,到那个贱女人身边去。
呵呵,整得和狗血八点档一样,夏知时应该是想笑的,但是却和电视剧里的NPC一样无法控制地难过。
怎么会这样呢?她明明理论上是不难过的,她和他们相处的时间少得可怜,他们其实不熟。
这种难过在一次次的金钱威胁以及社交软件拉黑之后演化成一种麻木。
她好像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共情力,在看到有人发疯的时候只会抱拳冷冷地旁观,并且随时准备转身离开。
这么多年。
其实她也问过她妈妈,她一出生就外出打工的妈妈,对她来说面容模糊的妈妈,相处不过四年的妈妈。
你爱我吗?
多么矫情的话呀,想一想夏知时都会觉得可笑。
但是,她竟然真的切实地问了出来。
只是电话那头,妈妈没有回答,左右而言他。无非是爸爸如何变了,她如何不能忍受。却最终没有回答。
你爱我吗?
夏知时,想了又想,仔细回忆,竟然都找不到证据。
当然,如果是语文、政治题目,总会有人说,哪有父母不爱子女的呢?
可,夏知时是信不了这些东西的。
情感上,她感觉不到。逻辑上,她发现也是没有什么必然的因果关系。
为什么父母一定是爱子女的呢?
不一定的,没有逻辑关系。
所以有也正常,没有也正常。只是,她那时,觉得好像自己便是悲哀的,好像残缺一样。
民政局办离婚的人脸色很臭,对这些离婚的乡下人,有一种没由来的不耐烦和鄙视,她记不清她的样子,但是对她的眼神和鄙夷的表情记忆犹新。
于是,在妈妈询问细节的时候,随意敷衍,工作之后想来,妈妈签的关于房子的一张涂改过的小纸条,怎么会有什么效力呢?
可是爸爸妈妈沉浸在自己的利益和纠葛里,似乎感觉不到。
但这种毫不掩饰的鄙夷,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尤其是对于夏知时这种从小到大被夸奖的优等生来说,却是空前的。
只是她无暇顾及。
回到家里,夏知时打开手机,才看到了李承明的消息。
但她没什么波动。
她已经这么糟糕了,无非是给别人骂几句又怎么样呢?
晚上,爸爸妈妈都走了。
夏知时一个人翻来覆去睡不着,躺着躺着忽然很稀奇地流出了眼泪。
这么多糟糕的事情压抑着,她第一次哭了出来。
但是她有些生气。
她,讨厌那对自私的父母,更讨厌自己无法控制的难过,也讨厌糟糕的自己。
此时,手机上李承明又发来好友申请,还是骂她有病。
夏知时越想越气,通过了好友申请,还拨了□□电话。
具体骂了什么,她不记得了,只是挂完电话之后夏知时更难过了。
她不擅长吵架,骂输了,而且一开始就会输,因为她也觉得自己有病,李承明讽刺地不错。
默默的眼泪变成呼啸的哭声,直到忘记了为什么而哭泣,累到睡着。
和李承明算是彻底掰了,夏知时继续麻木着,她的房间放着一个小桌子,有小小的洞放凳子,夏知时爬进去蜷着,把桌布放下,脑袋紧紧地搁在膝盖上,莫名很安心。
大概下午三点的时候,□□消息提示响起。
是梁一禾的。
他说,来打沙盘吗?
?夏知时有点懵,学校打沙盘的时候,可是要拉网线的,大家一起组成局域网,游戏系统还是在社团的U盘里,她们现在,有这个条件??
沈一禾发来一个网址。
原来有个大型的在线网站,不同学校的人都在,每天都有人组织比赛,而且玩法更多,竞争更激烈。
夏知时正是烦闷的时候,刚好化悲愤为动力。
忙碌于计算各种数据,偶然听到沈一禾温柔的声音。
狂风暴雨的海面,好像又渐渐平静下来。
爸爸偷偷把妈妈带了过来,包了一辆车,偷偷摸摸地带着她和弟弟就要去民政局。
夏知时其实有时间的,隔壁村并不远,她可以听邻居的话跑去找爷爷奶奶来,于是这场离婚的“密谋”就会在争吵和爷爷奶奶的阻止中不了了之。
可是,她看着他们两个相互指责的样子,看到他们终于决定要离婚,竟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也许,夏知时一直是个很自我的人,她,大部分时候也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同桌偷摸谈了恋爱她看不出来。
爸爸妈妈感情早就有了问题,她也看不出来。
当她高二的时候,本来在不同的地方打工的父母突然齐刷刷跑到她的教室,哪怕她在上课,也要把她带回寝室里。
在他们眼里,她是很懂事的人,看他们的意思,竟然好像要她主持公道似的。
可她只是一个听话的不谙世事的小朋友,听书里的话,扮演好每一个角色,生活里甚至都没有遇见多少灰色地带,不通人情,不通社会。
一个人指责对方变了,家暴打人。
一个人指责对方出轨,自己多么心痛。
夏知时不知道应该相信谁,她也没什么信息,没有上帝视角判断谁是谁非。
她只是沉默地,被拉扯。
此后他们继续纠缠,说是为了孩子不离婚,并且拒绝正常沟通,夏知时很多时候看见爸爸打电话的时候骂妈妈婊子。从此婊子成为所有侮辱性语言中让夏知时应激的词语,光是看到,她的怒火就会蹭地一下上涨,如果听到,她就会无法控制想要提刀。
连学费生活费也成为了问题,他们互相推卸着责任,找爸爸的时候说去找你妈呀,找我干嘛?找妈妈的时候说,去找你爸呀,找我干嘛。
他们两个人都认为是孩子让自己无法幸福,生活中一有摩擦,爸爸就会情绪反常,然后开始说,我要是不管你们,我的日子不知道有多潇洒。或者,你们这么不听话,那就不要在我家,到那个贱女人身边去。
呵呵,整得和狗血八点档一样,夏知时应该是想笑的,但是却和电视剧里的NPC一样无法控制地难过。
怎么会这样呢?她明明理论上是不难过的,她和他们相处的时间少得可怜,他们其实不熟。
这种难过在一次次的金钱威胁以及社交软件拉黑之后演化成一种麻木。
她好像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共情力,在看到有人发疯的时候只会抱拳冷冷地旁观,并且随时准备转身离开。
这么多年。
其实她也问过她妈妈,她一出生就外出打工的妈妈,对她来说面容模糊的妈妈,相处不过四年的妈妈。
你爱我吗?
多么矫情的话呀,想一想夏知时都会觉得可笑。
但是,她竟然真的切实地问了出来。
只是电话那头,妈妈没有回答,左右而言他。无非是爸爸如何变了,她如何不能忍受。却最终没有回答。
你爱我吗?
夏知时,想了又想,仔细回忆,竟然都找不到证据。
当然,如果是语文、政治题目,总会有人说,哪有父母不爱子女的呢?
可,夏知时是信不了这些东西的。
情感上,她感觉不到。逻辑上,她发现也是没有什么必然的因果关系。
为什么父母一定是爱子女的呢?
不一定的,没有逻辑关系。
所以有也正常,没有也正常。只是,她那时,觉得好像自己便是悲哀的,好像残缺一样。
民政局办离婚的人脸色很臭,对这些离婚的乡下人,有一种没由来的不耐烦和鄙视,她记不清她的样子,但是对她的眼神和鄙夷的表情记忆犹新。
于是,在妈妈询问细节的时候,随意敷衍,工作之后想来,妈妈签的关于房子的一张涂改过的小纸条,怎么会有什么效力呢?
可是爸爸妈妈沉浸在自己的利益和纠葛里,似乎感觉不到。
但这种毫不掩饰的鄙夷,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尤其是对于夏知时这种从小到大被夸奖的优等生来说,却是空前的。
只是她无暇顾及。
回到家里,夏知时打开手机,才看到了李承明的消息。
但她没什么波动。
她已经这么糟糕了,无非是给别人骂几句又怎么样呢?
晚上,爸爸妈妈都走了。
夏知时一个人翻来覆去睡不着,躺着躺着忽然很稀奇地流出了眼泪。
这么多糟糕的事情压抑着,她第一次哭了出来。
但是她有些生气。
她,讨厌那对自私的父母,更讨厌自己无法控制的难过,也讨厌糟糕的自己。
此时,手机上李承明又发来好友申请,还是骂她有病。
夏知时越想越气,通过了好友申请,还拨了□□电话。
具体骂了什么,她不记得了,只是挂完电话之后夏知时更难过了。
她不擅长吵架,骂输了,而且一开始就会输,因为她也觉得自己有病,李承明讽刺地不错。
默默的眼泪变成呼啸的哭声,直到忘记了为什么而哭泣,累到睡着。
和李承明算是彻底掰了,夏知时继续麻木着,她的房间放着一个小桌子,有小小的洞放凳子,夏知时爬进去蜷着,把桌布放下,脑袋紧紧地搁在膝盖上,莫名很安心。
大概下午三点的时候,□□消息提示响起。
是梁一禾的。
他说,来打沙盘吗?
?夏知时有点懵,学校打沙盘的时候,可是要拉网线的,大家一起组成局域网,游戏系统还是在社团的U盘里,她们现在,有这个条件??
沈一禾发来一个网址。
原来有个大型的在线网站,不同学校的人都在,每天都有人组织比赛,而且玩法更多,竞争更激烈。
夏知时正是烦闷的时候,刚好化悲愤为动力。
忙碌于计算各种数据,偶然听到沈一禾温柔的声音。
狂风暴雨的海面,好像又渐渐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