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楼内,几束阳光透过纱窗洒在雕花的木桌上,几位京城里的名士围坐一处,青瓦白墙下的讨论声此起彼伏。
空气中飘散着香茗与菊花的清香,显得格外雅致。
一位身着锦袍的书生,眉毛挑起,轻抚扇面,开口叹道:“听闻兰尚书府中的嫡姑娘居然与吴小公爷有了私情,兰尚书素来严教子女,岂能有此事?”
旁边身穿翠绿长衫的年轻男子,辩驳道:“某先前在寒山寺庙会中远远见过兰姑娘一眼,姑娘举止有度、风姿绝伦,可不像是能做出如此行径的人。”
随即,一位肤色黝黑的中年商贾接口:“不管怎么说,都是那些大官们宅院里的私事,有啥好大惊小怪的,就是明儿个说哪个官家小姐要出家去做姑子…..我觉得也挺正常。”
他身侧有位瞧着风流倜傥的男子轻轻摇扇,目光含笑,反驳道:“说的正是,世事如棋,乾坤莫测,贵胄们的私事儿,谁又能说得清?”
青衫书生插言:“诸君,莫要只见树木,不见树林。吴小公爷的桃色新闻何其多,某还曾听闻永昌伯爵府的赵姑娘亦与吴小公爷有过情缘,此事又有谁知真假。”
另一位锦衣华服的中年商贾抚须沉思:“兴许确有此事也未可知,鄙人做茶叶生意,曾有幸受邀参加过几次国公府的宴会,那位赵姑娘的确常出现在国公府内。”
那位瞧着风流的男子颔首微笑:“此言甚是。京城内外,众说纷纭,兰姑娘素有贤名,不应因一时之谈便受影响。不过,既有了这位仁兄做保,想来是流言有误,或该是赵姑娘和吴小公爷有私情也说不准。”
“…….”
楼中争议不断,在坐的人各有各的心思,几番论辩,赵姝和吴启明的事儿渐传了出去。
—————————————————————-
吴国公府。
覃淮冷脸立身于正堂,对面站着满头是汗浑身颤抖的吴国公,他正弯着腰赔罪。
吴国公是个标准的甩手掌柜,这么多年来,家务事朝中事一概不管,端得一副不问世事富贵闲人的好姿态。
吴大娘子是清河洛氏的嫡女,娘家硬气,平日里爱作威作福,行事张扬,吴国公是一概管不了、也不想管的。
可纵然是吴国公平日里再怎么不问朝政,他也晓得这位镇北侯不是个轻易好惹的,何况兰沅念可是皇帝最宠信的兰尚书膝下唯一嫡长女…..
吴国公想不明白妻子的脑子到底搭错了哪根弦,非要去惹这些大人物。
他虽然是个国公,不过到了他这一代早便没落了,哪里还敢和覃淮这个手握重兵的一品军侯起冲突。
他低垂着腰,赔笑道:“是在下治家不严,给侯爷和兰姑娘添麻烦了。”
“国公真是说笑,”覃淮负手而立,“若仅仅只是添了点小麻烦,本侯便也不会此时出现在此处了不是?”
吴国公被堵的噤声,他扯了扯嘴角。
“本侯今日是来提人的。”覃淮看向吴国公身侧站着的吴大娘子,慢悠悠道:“吴大娘子想必比本侯还清楚这些人是谁吧?”
吴大娘子还沉浸在得不到兰沅念这个儿媳妇深深的失落中,她紧紧攥着丝帕,道:“妾身…妾身不知侯爷在说什么。”
“不知道?”覃淮冷笑了几声,语气带着不耐烦,他对着身后的宁和道:“去,把府兵调来,将吴国公府围了,挨个儿查问。”
“镇北侯!天子脚下,你竟敢养私兵?”吴大娘子闻言像是炸了毛,她素来霸道惯了,也没管身旁死死拉着自己的丈夫。
“吴大娘子怕是忘了,本侯府上三百亲兵可是陛下御赐,你这样攀污本侯,可是在质疑陛下圣裁?”覃淮垂目睥着吴大娘子。
“你少污蔑我!这…..这可是陛下亲封的一品国公府,你不过是个侯爵,有何资格行此狂妄事!”吴大娘子吼道。
吴国公连忙上前制止道:“侯爷息怒,千万莫跟这疯妇一般见识。”
覃淮也不欲和面前的吴大娘子再多说一句话,他目光凝冽,对着吴国公拉长语调道:“本侯的耐心有限,若国公管束不了内宅家眷,本侯只能进宫去找陛下讨一个公道了。”
已是明目张胆的威胁,吴国公哪里还听不懂。
“你还不去赶紧将那些下人提来,还在此处做什么?”吴国公眉宇间满是焦急,他对着吴大娘子吼道。
“你再不去,我就休书一封,你自己回你的清河去。”吴国公见吴大娘子不动,他可不愿意让这不爱的妻子毁了自己的安生日子。
“你..!吴度恒,你竟想休我?!”吴大娘子闻言来了劲儿。
“你行凶下药,又散播谣言损害别人姑娘的名声,难道我休你不得吗?”吴国公抬手就打了吴大娘子一巴掌,他对着吴大娘子身后的心腹嬷嬷道:“去,去把人给我提过来。”
吴大娘子被打的脑袋嗡嗡作响,说不出话,那嬷嬷犹豫一阵,快步去后院叫人了。
————————————————-
吴大娘子兴许还是觉得一大把年纪被休回娘家太丢人了,她最终还是配合的将那几个四处散播谣言家奴点了出来。
覃淮则命宁和派人将那几个家奴提到了街上,押着他们一整日在街头复诵他们受吴大娘子指示传播谣言的事儿。
而樊楼里那芷儿安排的几个暗桩也很快将赵姝和吴小公爷的事儿散了出去。
如此一番折腾,这场流言来得快去得也快。
正当百姓都在看热闹惊叹此事竟另有隐情时,不知从何处传来消息,说是皇宫里传出了三道旨意。
一是封吏部尚书之女兰沅念为清平县主,享食邑俸禄。
二是褫夺吴国公爵位贬为庶人,三日后迁居夷陵。
三是命长陵伯爵府嫡长女赵姝和吴家嫡长子吴启明择日成婚。
三道旨意一出,长安城里更是炸开了锅。
皇帝显然是在给兰府做主,只是旨意中没有提及吴国公府……如今算是吴府……究竟对兰沅念做了什么。
不过偶有几道的流言说是吴大娘子在府中给兰沅念下药未得逞,反倒是兰沅念的嫡亲表妹赵姝意外中药顶了雷。
但到底是因着没影儿……众人也不多做探讨,长安城中从不缺这些荒唐事,过不了几日,这件事便会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只会存在于过去。
而作为当事人之一,兰沅念正悠闲地躺在自家院子的藤椅上,慢悠悠捻起荔枝,芷儿在身后替她按着肩。
“姑娘,没想到主君这次是真的切切实实替您讨了公道,”芷儿轻声道,“想来主君还是在意您的。”
“仅仅凭我这件事儿,哪里能劳动陛下那么大的惩戒。”兰沅念淡淡道:“可见吴国公府从里子便是烂透了,早便被人抓了把柄。”
“陛下有意清算世家,若要杀鸡儆猴,自然是这无权无势的吴国公府最适合。”也多亏了兰尚书早年延请鸿儒教导兰沅念时政,再加上她从前跟着外祖父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如今身在长安,倒能瞧得清形势,她接着道:“说是替我讨公道,不过是个当幌子的借口罢了。”
“父亲此举,一可替陛下解忧,二可维护兰府名声,三可与赵家撇清干系。可谓是一举多得,怕是与我没什么干系。”兰沅念看得明白。
“不过眼下在外人看来,便是陛下看重兰府、看重您,”芷儿道,“往后便更轻易不敢有人对您怀不轨之心了。”
“这倒的确算个好处。”兰沅念认同点头。
“表姑娘眼下嫁给吴小….公子,不知那赵姨母又要闹成什么样。”一想到赵李氏,芷儿心里就气不打一出来,她忽而担忧道:“她不会去寒山寺找主母做主吧?”
“找了也没用,圣旨定下的事,便是母亲也改不了。”兰沅念倒不大担心这个,她道:“虽说爵位没了,可家产还在,便是移居夷陵,也能做当地有名头的富户。”
“那赵姨母会不会回江南去跟老夫人告状啊,”芷儿跟着兰沅念的时间早,她可是记得在江南李宅时,那位李老夫人怎么折腾兰沅念这个外孙女的,“虽说自老大人过身后,李氏渐有衰落的势头,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若她想找您麻烦,怕也不好处理。”
“外祖父的心血,便这么被她们糟蹋。”兰沅念纤手握成拳,眉宇间满是厌烦。
“不过也幸好老大人前头将他名下几个收入最好的产业给您,眼下您经营得当、盈利满满,老大人的心血也算是保住了一部分罢。”芷儿站起身,跪坐到兰沅念面前,又替人捏起腿来。
“我记得原先族中有位表哥,名唤远思,幼时还曾同我一起听外祖讲课的,”兰沅念放松身子靠坐着,她攥起巾帕擦着手上的汁水,道:“外祖曾说,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我想着…他将来或许可以成为李家新的掌舵人。”
“可眼下老夫人还在,怕是不会允这事儿的。”芷儿接话道。
兰沅念抬手拢起衣裳起身,她道:“舅舅早殇,正房已再无当家人选,早晚是要从旁支过继来的。”
“与其让她挑一个不成器的傀儡,倒不如咱们自己挑好人选。”
“姑娘心中有数便好!”芷儿相信自家姑娘的打算。
“说来日子过得也快,侯爷后日便要带您回江南,”芷儿说起江南来神色都明亮了不少,“老大人若得知您和侯爷终于还是在了一处,定然会很高兴的。”
“嗯,外祖在天有灵,定是会替我开心的。”兰沅念情不自禁笑着,又继而开口道,“对了,你待会记得找人递个帖子给骠骑将军府,我明天约齐姑娘去趟樊楼,就当是聊表谢意。”
“姑娘,这齐姑娘出现的蹊跷,”芷儿是听汀儿说起了这事儿的,她提醒道:“时隔多年,阿暖的真实身份早就无从考证,当年并不是只有我们几个人知道阿暖的事儿,若是旁的有心人利用此事,您……”
“放心,只是吃顿饭,顺面备些回礼。”兰沅念当然知道这位齐姑娘出现的时间太过巧合,她道:“人到底是救了我一次,该有的礼数还是得有。”
芷儿知道自家姑娘最是聪慧,倒也不再担心这事儿了。她想起兰沅念险些在国公府中被下套,还是觉得后怕:“姑娘,奴婢近来想去妙春堂学学医术。”
“这是为何?”兰沅念扭头疑惑道。
“今日若是奴婢陪姑娘去,便瞧不出那糕点的古怪之处…..”芷儿觉得汀儿真的好厉害,武功好医术也好,对比之下,她倒显得无用了。
“你有你的好,不必和汀儿比较。”兰沅念看透了芷儿的心思,安慰道:“譬如你能帮我看账本,这便很好。”
“不过你若是想去学便去,如今母亲不在府中,一应事物都是我和管家来处理,你来去也自在些。”兰沅念贴心道。
“多谢姑娘!”得了允准,芷儿心情大好,她开怀道,“奴婢一定会好好学的!”
空气中飘散着香茗与菊花的清香,显得格外雅致。
一位身着锦袍的书生,眉毛挑起,轻抚扇面,开口叹道:“听闻兰尚书府中的嫡姑娘居然与吴小公爷有了私情,兰尚书素来严教子女,岂能有此事?”
旁边身穿翠绿长衫的年轻男子,辩驳道:“某先前在寒山寺庙会中远远见过兰姑娘一眼,姑娘举止有度、风姿绝伦,可不像是能做出如此行径的人。”
随即,一位肤色黝黑的中年商贾接口:“不管怎么说,都是那些大官们宅院里的私事,有啥好大惊小怪的,就是明儿个说哪个官家小姐要出家去做姑子…..我觉得也挺正常。”
他身侧有位瞧着风流倜傥的男子轻轻摇扇,目光含笑,反驳道:“说的正是,世事如棋,乾坤莫测,贵胄们的私事儿,谁又能说得清?”
青衫书生插言:“诸君,莫要只见树木,不见树林。吴小公爷的桃色新闻何其多,某还曾听闻永昌伯爵府的赵姑娘亦与吴小公爷有过情缘,此事又有谁知真假。”
另一位锦衣华服的中年商贾抚须沉思:“兴许确有此事也未可知,鄙人做茶叶生意,曾有幸受邀参加过几次国公府的宴会,那位赵姑娘的确常出现在国公府内。”
那位瞧着风流的男子颔首微笑:“此言甚是。京城内外,众说纷纭,兰姑娘素有贤名,不应因一时之谈便受影响。不过,既有了这位仁兄做保,想来是流言有误,或该是赵姑娘和吴小公爷有私情也说不准。”
“…….”
楼中争议不断,在坐的人各有各的心思,几番论辩,赵姝和吴启明的事儿渐传了出去。
—————————————————————-
吴国公府。
覃淮冷脸立身于正堂,对面站着满头是汗浑身颤抖的吴国公,他正弯着腰赔罪。
吴国公是个标准的甩手掌柜,这么多年来,家务事朝中事一概不管,端得一副不问世事富贵闲人的好姿态。
吴大娘子是清河洛氏的嫡女,娘家硬气,平日里爱作威作福,行事张扬,吴国公是一概管不了、也不想管的。
可纵然是吴国公平日里再怎么不问朝政,他也晓得这位镇北侯不是个轻易好惹的,何况兰沅念可是皇帝最宠信的兰尚书膝下唯一嫡长女…..
吴国公想不明白妻子的脑子到底搭错了哪根弦,非要去惹这些大人物。
他虽然是个国公,不过到了他这一代早便没落了,哪里还敢和覃淮这个手握重兵的一品军侯起冲突。
他低垂着腰,赔笑道:“是在下治家不严,给侯爷和兰姑娘添麻烦了。”
“国公真是说笑,”覃淮负手而立,“若仅仅只是添了点小麻烦,本侯便也不会此时出现在此处了不是?”
吴国公被堵的噤声,他扯了扯嘴角。
“本侯今日是来提人的。”覃淮看向吴国公身侧站着的吴大娘子,慢悠悠道:“吴大娘子想必比本侯还清楚这些人是谁吧?”
吴大娘子还沉浸在得不到兰沅念这个儿媳妇深深的失落中,她紧紧攥着丝帕,道:“妾身…妾身不知侯爷在说什么。”
“不知道?”覃淮冷笑了几声,语气带着不耐烦,他对着身后的宁和道:“去,把府兵调来,将吴国公府围了,挨个儿查问。”
“镇北侯!天子脚下,你竟敢养私兵?”吴大娘子闻言像是炸了毛,她素来霸道惯了,也没管身旁死死拉着自己的丈夫。
“吴大娘子怕是忘了,本侯府上三百亲兵可是陛下御赐,你这样攀污本侯,可是在质疑陛下圣裁?”覃淮垂目睥着吴大娘子。
“你少污蔑我!这…..这可是陛下亲封的一品国公府,你不过是个侯爵,有何资格行此狂妄事!”吴大娘子吼道。
吴国公连忙上前制止道:“侯爷息怒,千万莫跟这疯妇一般见识。”
覃淮也不欲和面前的吴大娘子再多说一句话,他目光凝冽,对着吴国公拉长语调道:“本侯的耐心有限,若国公管束不了内宅家眷,本侯只能进宫去找陛下讨一个公道了。”
已是明目张胆的威胁,吴国公哪里还听不懂。
“你还不去赶紧将那些下人提来,还在此处做什么?”吴国公眉宇间满是焦急,他对着吴大娘子吼道。
“你再不去,我就休书一封,你自己回你的清河去。”吴国公见吴大娘子不动,他可不愿意让这不爱的妻子毁了自己的安生日子。
“你..!吴度恒,你竟想休我?!”吴大娘子闻言来了劲儿。
“你行凶下药,又散播谣言损害别人姑娘的名声,难道我休你不得吗?”吴国公抬手就打了吴大娘子一巴掌,他对着吴大娘子身后的心腹嬷嬷道:“去,去把人给我提过来。”
吴大娘子被打的脑袋嗡嗡作响,说不出话,那嬷嬷犹豫一阵,快步去后院叫人了。
————————————————-
吴大娘子兴许还是觉得一大把年纪被休回娘家太丢人了,她最终还是配合的将那几个四处散播谣言家奴点了出来。
覃淮则命宁和派人将那几个家奴提到了街上,押着他们一整日在街头复诵他们受吴大娘子指示传播谣言的事儿。
而樊楼里那芷儿安排的几个暗桩也很快将赵姝和吴小公爷的事儿散了出去。
如此一番折腾,这场流言来得快去得也快。
正当百姓都在看热闹惊叹此事竟另有隐情时,不知从何处传来消息,说是皇宫里传出了三道旨意。
一是封吏部尚书之女兰沅念为清平县主,享食邑俸禄。
二是褫夺吴国公爵位贬为庶人,三日后迁居夷陵。
三是命长陵伯爵府嫡长女赵姝和吴家嫡长子吴启明择日成婚。
三道旨意一出,长安城里更是炸开了锅。
皇帝显然是在给兰府做主,只是旨意中没有提及吴国公府……如今算是吴府……究竟对兰沅念做了什么。
不过偶有几道的流言说是吴大娘子在府中给兰沅念下药未得逞,反倒是兰沅念的嫡亲表妹赵姝意外中药顶了雷。
但到底是因着没影儿……众人也不多做探讨,长安城中从不缺这些荒唐事,过不了几日,这件事便会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只会存在于过去。
而作为当事人之一,兰沅念正悠闲地躺在自家院子的藤椅上,慢悠悠捻起荔枝,芷儿在身后替她按着肩。
“姑娘,没想到主君这次是真的切切实实替您讨了公道,”芷儿轻声道,“想来主君还是在意您的。”
“仅仅凭我这件事儿,哪里能劳动陛下那么大的惩戒。”兰沅念淡淡道:“可见吴国公府从里子便是烂透了,早便被人抓了把柄。”
“陛下有意清算世家,若要杀鸡儆猴,自然是这无权无势的吴国公府最适合。”也多亏了兰尚书早年延请鸿儒教导兰沅念时政,再加上她从前跟着外祖父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如今身在长安,倒能瞧得清形势,她接着道:“说是替我讨公道,不过是个当幌子的借口罢了。”
“父亲此举,一可替陛下解忧,二可维护兰府名声,三可与赵家撇清干系。可谓是一举多得,怕是与我没什么干系。”兰沅念看得明白。
“不过眼下在外人看来,便是陛下看重兰府、看重您,”芷儿道,“往后便更轻易不敢有人对您怀不轨之心了。”
“这倒的确算个好处。”兰沅念认同点头。
“表姑娘眼下嫁给吴小….公子,不知那赵姨母又要闹成什么样。”一想到赵李氏,芷儿心里就气不打一出来,她忽而担忧道:“她不会去寒山寺找主母做主吧?”
“找了也没用,圣旨定下的事,便是母亲也改不了。”兰沅念倒不大担心这个,她道:“虽说爵位没了,可家产还在,便是移居夷陵,也能做当地有名头的富户。”
“那赵姨母会不会回江南去跟老夫人告状啊,”芷儿跟着兰沅念的时间早,她可是记得在江南李宅时,那位李老夫人怎么折腾兰沅念这个外孙女的,“虽说自老大人过身后,李氏渐有衰落的势头,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若她想找您麻烦,怕也不好处理。”
“外祖父的心血,便这么被她们糟蹋。”兰沅念纤手握成拳,眉宇间满是厌烦。
“不过也幸好老大人前头将他名下几个收入最好的产业给您,眼下您经营得当、盈利满满,老大人的心血也算是保住了一部分罢。”芷儿站起身,跪坐到兰沅念面前,又替人捏起腿来。
“我记得原先族中有位表哥,名唤远思,幼时还曾同我一起听外祖讲课的,”兰沅念放松身子靠坐着,她攥起巾帕擦着手上的汁水,道:“外祖曾说,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我想着…他将来或许可以成为李家新的掌舵人。”
“可眼下老夫人还在,怕是不会允这事儿的。”芷儿接话道。
兰沅念抬手拢起衣裳起身,她道:“舅舅早殇,正房已再无当家人选,早晚是要从旁支过继来的。”
“与其让她挑一个不成器的傀儡,倒不如咱们自己挑好人选。”
“姑娘心中有数便好!”芷儿相信自家姑娘的打算。
“说来日子过得也快,侯爷后日便要带您回江南,”芷儿说起江南来神色都明亮了不少,“老大人若得知您和侯爷终于还是在了一处,定然会很高兴的。”
“嗯,外祖在天有灵,定是会替我开心的。”兰沅念情不自禁笑着,又继而开口道,“对了,你待会记得找人递个帖子给骠骑将军府,我明天约齐姑娘去趟樊楼,就当是聊表谢意。”
“姑娘,这齐姑娘出现的蹊跷,”芷儿是听汀儿说起了这事儿的,她提醒道:“时隔多年,阿暖的真实身份早就无从考证,当年并不是只有我们几个人知道阿暖的事儿,若是旁的有心人利用此事,您……”
“放心,只是吃顿饭,顺面备些回礼。”兰沅念当然知道这位齐姑娘出现的时间太过巧合,她道:“人到底是救了我一次,该有的礼数还是得有。”
芷儿知道自家姑娘最是聪慧,倒也不再担心这事儿了。她想起兰沅念险些在国公府中被下套,还是觉得后怕:“姑娘,奴婢近来想去妙春堂学学医术。”
“这是为何?”兰沅念扭头疑惑道。
“今日若是奴婢陪姑娘去,便瞧不出那糕点的古怪之处…..”芷儿觉得汀儿真的好厉害,武功好医术也好,对比之下,她倒显得无用了。
“你有你的好,不必和汀儿比较。”兰沅念看透了芷儿的心思,安慰道:“譬如你能帮我看账本,这便很好。”
“不过你若是想去学便去,如今母亲不在府中,一应事物都是我和管家来处理,你来去也自在些。”兰沅念贴心道。
“多谢姑娘!”得了允准,芷儿心情大好,她开怀道,“奴婢一定会好好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