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九月份,热浪滚滚。
师大的女生宿舍里,空调呼呼的放出冷风,四个女生各自待在床上。
陆晓正在查看微信里的公众号推送,寻找有没有没有合适的勤工助学岗位。这是班主任在知道她递交了国家助学金申请,并了解了她的家庭情怳后,提醒她可以进行的赚钱方式。
每个学期开学,各学院公众号都会发出各类学生助管的招聘推送。陆晓刚刚蹲到了她们新闻学院的主管招聘推送,里面要求半天坐班制,工资一小时25元,大一的课表不是很密,她有两个下午都是空的,都可以去值班,收入也还算不错啦,可以的是周末不用值班,不然她可以使劲赚了。陆晓心里默默嘀咕。
想了想,陆晓还是开了口:“大家有想要去值班的吗?我刚刚看到学院的公众号有助管招聘,能赚钱。”
陆晓对面张一初探头出来,“什么推送?赚得多吗?”
“我把推送发群里,大家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陆晓边说边手上动作着,把推送转发到宿舍群里。
另外两个室友李真真和孟婉也应声说要看看。
张一初率先哀嚎,“不行啊,我的课表都很分散,上午下午都有课,没有完整的半天,是不是去不了啊?”
孟婉也说:“我唯一有空的半天是周一下午,但是社团安排了值班,也不行哎。”
“啊!我和张一初一样,都没有空,去不了,好遗憾啊。”李真真摇头。
陆晓摇头,叹气,“大家都去不了了吗,那我先投简历试试看,可以的话大家下学期一起去也是可以的。”
“啊啊啊啊啊!我超想去的,我还没试过学校里赚钱呢。怎么回事啊,周末不能值班。”张一初嚷嚷出了陆晓原先的心声,大表遗憾。李真真和孟婉也摇头叹息。
和室友交流过后,陆晓掏出电脑,开始根据社交软件上的教程开始撰写她的第一份不算特别正式的简历,因为真的没什么好写的,她什么都没有。
开学考试的信息测试,她果不其然没过。从小到大的学校都不重视多媒体素养,更重视文化课的应试教学,而且比较窘迫的家庭环境也让她没有渠道接触电脑,更别提熟练使用办公软件。
在简历上着重写了她能够迅速学习技能和认真热情,其他的都是简短的回答问题。
发完简历,到了饭点,陆晓拿上校卡,“有人要一起去食堂吃饭吗?”宿舍的三人纷纷摇头,表示自己点了外卖。于是陆晓独自走去食堂。
在食堂点了醋溜白菜和青椒土豆丝,又要了一两米饭,陆晓坐下后就开始边看手机边吃午饭。
她在看开学一个星期以来自己的消费记录。录取通知书出来以后,她申请了一个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慈善项目,又获得了镇里对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的奖金,现在手里拿着一万来块钱。
另外,暑假,哥哥带着去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还没到账,预计扣除学杂费以后,还能有个六千块。一万六七千,是她能够用的总金额了。
虽然没钱了和哥哥说,哥哥会给她打钱,但是陆晓还是不想在自己能够努力赚钱的大学向哥哥张口要钱。
陆晓算了算,她一个月全在食堂吃饭,偶尔点个肉菜,一个月应该也就吃个六百来块,最多再买点水果和生活用品,每个月给自己定个一千五的生活费应该还绰绰有余。
不过,实话实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她真的有点吃不惯北方的口味,尤其是她是爱吃辣的贵州人。
而且北京的水果真的太贵了,学校水果店卖的水果有的还没有她高中在校门口的小摊贩那买的新鲜好吃。
吃过饭,陆晓就回宿舍了。她要回去整理一下东西,还要做个值日表出来。因为她自己在宿舍有点龟毛,所以大家在选宿舍长的时候,她勇敢自荐了,成功担任301的宿舍长。
宿舍四个人,来自天南海北,庆幸的是,第一个星期相处下来,大家虽然性格不一,但是还比较好相处。
张一初是个咋咋呼呼的但是很会交朋友的人;李真真是一个有一点点娇气但是不算公主病的人;孟婉比较娇小,但是能量比较大的人。陆晓感觉自己和孟婉是性格最像的。
大家都挺漂亮也挺爱美的,各种护肤品和化妆品都十分丰富完善。而陆晓在这短短的一周里真的觉得自己是个小土鳖,幸好来之前嫂嫂送了她一套水乳,不然她真的一穷二白,对于皮肤没有一点护理。
陆晓推门而入的时候,她们三个正好在吃外卖。
看到陆晓在收拾书包,都知道这是明天要背的包。张一初边吃饭边唉声叹气,“明天又要上课了,而且还是早八,我好烦啊!”
“对啊对啊,我根本不想起床,每次上早八起床的时候,我都感觉前一天一点过睡的我要猝死了。”孟婉同款唉声叹气。
“我是觉得明天的早八课好难啊,感觉根本听不懂,我一听不懂就犯困。”陆晓边收包边接话,对于明天早上的专业课她也是十分头秃。
这门课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来上,本来她们对于这个专业就是一头雾水,啥也不懂的大一新生,不知道怎么会现在就上这个理论性特别强的专业课。真的啥也听不懂。
李真真跟着点头,“是好难啊,但是坐在前面的周曦晨好厉害啊。我看她每次都坐在第一排,上课认真做笔记,还能对老师进行提问和反馈。我打算明天坐她旁边去,和她一起听课。你们要一起吗?”
陆晓三人连忙摇头。张一初哂笑,“算了算了,我坐在前面睡觉多不好意思,而且,坐在第一排连手机我都不敢看了。”陆晓和孟婉跟着点头。“我才不要,我上课只要求期末不挂科就行,学好就算了。”孟婉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陆晓心中暗暗纠结,她也想好好学,但是,她真的听不懂啊。老教授讲得难就算了,讲话的腔调还总是一模一样的波澜不惊,真的让人昏昏欲睡。实话实说,她上这节课,要靠看手机来提神,避免自己真的神志不清,还是决定不开口。
“真真,你去吧,组织吧学好这门课的任务隆重的交给你啦!我们期末不挂科就靠你的笔记噜。”张一初搞怪道。
李真真瞪大双眼,“不是吧,喂,怎么就靠我了,我自己也不一定听得进去啊。我也很想睡的。”
“嘻嘻,我们相信你一定可以完美完成任务,加油!”孟婉加入张一初阵营,相信李真真的学习能力。
陆晓听着她们三个插科打诨,哈哈大笑。富有感染力的大笑让另外三个人也破功,四个人笑成一片。
言归正传,张一初还是有点愁,“上大学的课好烦啊,我感觉自己什么都听不进去,感觉老师们讲的东西好难啊,我什么都不懂。”
“别担心,我也听不懂。”孟婉笑嘻嘻的接过话头。陆晓边在电脑上学着制作表格,把值日表的格式列出来,边接话:“我也觉得,感觉老师们讲的东西都好新啊,全都是我不懂的。”
李真真停下吃饭的动作,就剩她没吃完了,“很正常啦,我们以前有没学过这些,啥都不懂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不过可以看看书,基础理论课的老师不是给我们列了一串的书单吗,班主任也说让我们多看书,我们认真看一看,总能学到东西的。”
说罢,她又开始慢慢往嘴里喂东西,细嚼慢咽。
陆晓她们三个人一片沉默,她们也知道是这个理,但是看着书单上那一个个看着就很没意思的书名,真的提不起看的兴趣啊。
她们三个支支吾吾的就跳过了这个话题,埋头刷起了手机,开始各干各的。
到了晚上,张一初举着手机兴奋的说:“我看到校园墙里有人说家教群,我进了一个,有两百多个人,感觉应该是真的,要拉你们进群吗?”
陆晓多赚钱很感兴趣,积极响应,“好哇好哇,我看帖子大家都说上大学当家教赚钱,也不知道难不难。”
手快的孟婉已经开始查看家教群里发出的新消息了,李真真倒是对这个不是很感兴趣,只是看大家都很激动的样子也应邀进了群。
“当家教确实能赚钱的,我高考完在我们家那边打了一个月的工,天天当家教,虽然真的很累,但是时薪很诱人啊。我一个小时一百块,一天两小时,一个月赚了不少。我有的高中同学一天接两个,赚的更夸张。”张一初一脸认真的说。
陆晓更加心动了,但是看着家教群里的各种要求,她开始面露难色。“怎么全都是在找英语家教,小学初中高中就算了,我看到一个三岁的招家教来教口语,三岁就开始学英语啦?还要求口音纯正?”
张一初见怪不怪了,“现在不都这样吗,双语教学从娃娃抓起,我们那也是这样。”孟婉倒是觉得这样不太好,“他们中文能说的顺溜吗,就开始学英语啦?”
陆晓看了群消息,心灰意冷,“不行,年级小的全在招各种英语方面的家教,年级高的全在找教物理化学地理的,我是文科生,臣妾做不到啊。”
剩下三个人表示只能再多看看了,没办法。
陆晓整理整理心情,把理出来值日表共享进群里,“大家看看群里我发的共享文档,大家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选择值日天数,两人一天,周日统一大扫除。里面还有关于值日的要求,大家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和疏漏,都可以提出来。”
师大的女生宿舍里,空调呼呼的放出冷风,四个女生各自待在床上。
陆晓正在查看微信里的公众号推送,寻找有没有没有合适的勤工助学岗位。这是班主任在知道她递交了国家助学金申请,并了解了她的家庭情怳后,提醒她可以进行的赚钱方式。
每个学期开学,各学院公众号都会发出各类学生助管的招聘推送。陆晓刚刚蹲到了她们新闻学院的主管招聘推送,里面要求半天坐班制,工资一小时25元,大一的课表不是很密,她有两个下午都是空的,都可以去值班,收入也还算不错啦,可以的是周末不用值班,不然她可以使劲赚了。陆晓心里默默嘀咕。
想了想,陆晓还是开了口:“大家有想要去值班的吗?我刚刚看到学院的公众号有助管招聘,能赚钱。”
陆晓对面张一初探头出来,“什么推送?赚得多吗?”
“我把推送发群里,大家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陆晓边说边手上动作着,把推送转发到宿舍群里。
另外两个室友李真真和孟婉也应声说要看看。
张一初率先哀嚎,“不行啊,我的课表都很分散,上午下午都有课,没有完整的半天,是不是去不了啊?”
孟婉也说:“我唯一有空的半天是周一下午,但是社团安排了值班,也不行哎。”
“啊!我和张一初一样,都没有空,去不了,好遗憾啊。”李真真摇头。
陆晓摇头,叹气,“大家都去不了了吗,那我先投简历试试看,可以的话大家下学期一起去也是可以的。”
“啊啊啊啊啊!我超想去的,我还没试过学校里赚钱呢。怎么回事啊,周末不能值班。”张一初嚷嚷出了陆晓原先的心声,大表遗憾。李真真和孟婉也摇头叹息。
和室友交流过后,陆晓掏出电脑,开始根据社交软件上的教程开始撰写她的第一份不算特别正式的简历,因为真的没什么好写的,她什么都没有。
开学考试的信息测试,她果不其然没过。从小到大的学校都不重视多媒体素养,更重视文化课的应试教学,而且比较窘迫的家庭环境也让她没有渠道接触电脑,更别提熟练使用办公软件。
在简历上着重写了她能够迅速学习技能和认真热情,其他的都是简短的回答问题。
发完简历,到了饭点,陆晓拿上校卡,“有人要一起去食堂吃饭吗?”宿舍的三人纷纷摇头,表示自己点了外卖。于是陆晓独自走去食堂。
在食堂点了醋溜白菜和青椒土豆丝,又要了一两米饭,陆晓坐下后就开始边看手机边吃午饭。
她在看开学一个星期以来自己的消费记录。录取通知书出来以后,她申请了一个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慈善项目,又获得了镇里对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的奖金,现在手里拿着一万来块钱。
另外,暑假,哥哥带着去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还没到账,预计扣除学杂费以后,还能有个六千块。一万六七千,是她能够用的总金额了。
虽然没钱了和哥哥说,哥哥会给她打钱,但是陆晓还是不想在自己能够努力赚钱的大学向哥哥张口要钱。
陆晓算了算,她一个月全在食堂吃饭,偶尔点个肉菜,一个月应该也就吃个六百来块,最多再买点水果和生活用品,每个月给自己定个一千五的生活费应该还绰绰有余。
不过,实话实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她真的有点吃不惯北方的口味,尤其是她是爱吃辣的贵州人。
而且北京的水果真的太贵了,学校水果店卖的水果有的还没有她高中在校门口的小摊贩那买的新鲜好吃。
吃过饭,陆晓就回宿舍了。她要回去整理一下东西,还要做个值日表出来。因为她自己在宿舍有点龟毛,所以大家在选宿舍长的时候,她勇敢自荐了,成功担任301的宿舍长。
宿舍四个人,来自天南海北,庆幸的是,第一个星期相处下来,大家虽然性格不一,但是还比较好相处。
张一初是个咋咋呼呼的但是很会交朋友的人;李真真是一个有一点点娇气但是不算公主病的人;孟婉比较娇小,但是能量比较大的人。陆晓感觉自己和孟婉是性格最像的。
大家都挺漂亮也挺爱美的,各种护肤品和化妆品都十分丰富完善。而陆晓在这短短的一周里真的觉得自己是个小土鳖,幸好来之前嫂嫂送了她一套水乳,不然她真的一穷二白,对于皮肤没有一点护理。
陆晓推门而入的时候,她们三个正好在吃外卖。
看到陆晓在收拾书包,都知道这是明天要背的包。张一初边吃饭边唉声叹气,“明天又要上课了,而且还是早八,我好烦啊!”
“对啊对啊,我根本不想起床,每次上早八起床的时候,我都感觉前一天一点过睡的我要猝死了。”孟婉同款唉声叹气。
“我是觉得明天的早八课好难啊,感觉根本听不懂,我一听不懂就犯困。”陆晓边收包边接话,对于明天早上的专业课她也是十分头秃。
这门课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来上,本来她们对于这个专业就是一头雾水,啥也不懂的大一新生,不知道怎么会现在就上这个理论性特别强的专业课。真的啥也听不懂。
李真真跟着点头,“是好难啊,但是坐在前面的周曦晨好厉害啊。我看她每次都坐在第一排,上课认真做笔记,还能对老师进行提问和反馈。我打算明天坐她旁边去,和她一起听课。你们要一起吗?”
陆晓三人连忙摇头。张一初哂笑,“算了算了,我坐在前面睡觉多不好意思,而且,坐在第一排连手机我都不敢看了。”陆晓和孟婉跟着点头。“我才不要,我上课只要求期末不挂科就行,学好就算了。”孟婉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陆晓心中暗暗纠结,她也想好好学,但是,她真的听不懂啊。老教授讲得难就算了,讲话的腔调还总是一模一样的波澜不惊,真的让人昏昏欲睡。实话实说,她上这节课,要靠看手机来提神,避免自己真的神志不清,还是决定不开口。
“真真,你去吧,组织吧学好这门课的任务隆重的交给你啦!我们期末不挂科就靠你的笔记噜。”张一初搞怪道。
李真真瞪大双眼,“不是吧,喂,怎么就靠我了,我自己也不一定听得进去啊。我也很想睡的。”
“嘻嘻,我们相信你一定可以完美完成任务,加油!”孟婉加入张一初阵营,相信李真真的学习能力。
陆晓听着她们三个插科打诨,哈哈大笑。富有感染力的大笑让另外三个人也破功,四个人笑成一片。
言归正传,张一初还是有点愁,“上大学的课好烦啊,我感觉自己什么都听不进去,感觉老师们讲的东西好难啊,我什么都不懂。”
“别担心,我也听不懂。”孟婉笑嘻嘻的接过话头。陆晓边在电脑上学着制作表格,把值日表的格式列出来,边接话:“我也觉得,感觉老师们讲的东西都好新啊,全都是我不懂的。”
李真真停下吃饭的动作,就剩她没吃完了,“很正常啦,我们以前有没学过这些,啥都不懂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不过可以看看书,基础理论课的老师不是给我们列了一串的书单吗,班主任也说让我们多看书,我们认真看一看,总能学到东西的。”
说罢,她又开始慢慢往嘴里喂东西,细嚼慢咽。
陆晓她们三个人一片沉默,她们也知道是这个理,但是看着书单上那一个个看着就很没意思的书名,真的提不起看的兴趣啊。
她们三个支支吾吾的就跳过了这个话题,埋头刷起了手机,开始各干各的。
到了晚上,张一初举着手机兴奋的说:“我看到校园墙里有人说家教群,我进了一个,有两百多个人,感觉应该是真的,要拉你们进群吗?”
陆晓多赚钱很感兴趣,积极响应,“好哇好哇,我看帖子大家都说上大学当家教赚钱,也不知道难不难。”
手快的孟婉已经开始查看家教群里发出的新消息了,李真真倒是对这个不是很感兴趣,只是看大家都很激动的样子也应邀进了群。
“当家教确实能赚钱的,我高考完在我们家那边打了一个月的工,天天当家教,虽然真的很累,但是时薪很诱人啊。我一个小时一百块,一天两小时,一个月赚了不少。我有的高中同学一天接两个,赚的更夸张。”张一初一脸认真的说。
陆晓更加心动了,但是看着家教群里的各种要求,她开始面露难色。“怎么全都是在找英语家教,小学初中高中就算了,我看到一个三岁的招家教来教口语,三岁就开始学英语啦?还要求口音纯正?”
张一初见怪不怪了,“现在不都这样吗,双语教学从娃娃抓起,我们那也是这样。”孟婉倒是觉得这样不太好,“他们中文能说的顺溜吗,就开始学英语啦?”
陆晓看了群消息,心灰意冷,“不行,年级小的全在招各种英语方面的家教,年级高的全在找教物理化学地理的,我是文科生,臣妾做不到啊。”
剩下三个人表示只能再多看看了,没办法。
陆晓整理整理心情,把理出来值日表共享进群里,“大家看看群里我发的共享文档,大家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选择值日天数,两人一天,周日统一大扫除。里面还有关于值日的要求,大家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和疏漏,都可以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