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雪来的晚了些,天气干冷干冷的,东北分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

    腊月十二才下了第一场雪,天上飘着纷纷扬扬的柳絮一般的雪花,地上已铺了厚厚的一层。

    娘给有鱼戴上了棉帽子、手捂子,爷爷带着他去大爷爷家。

    爷孙俩到了之后,大爷爷很是高兴,把之前识得字让他拿树枝在雪地上划,写了上百个字后,大爷爷笑着说“这才两个来月,就认得这么些字了,不错,是个好苗子!”

    对站在一边笑的不见眉眼的爷爷说“你这孙子可比你小时候强多了,那时候爹追着打你,你都不愿意多写几个字!”

    二人回忆了往昔,都有些伤感。

    有鱼赶忙问二人“大爷爷,爷,今年置办年货还是去镇子上吗?我想去县里书店看看有没有关于草药的书。”

    他们小河村属于顺县的桦良镇管辖,镇子不算大,却五脏俱全,村里人在集上买不到的东西,去离这里四五里远的镇上一般都能买到,甚至还有个大一点的酒楼,还有小客栈。

    但就是没有书店,只有一个卖笔、墨、纸的铺子,叫文人斋,是没有书的,要想买书、看书就要走几十里的路去县里。

    大爷爷也知道他不愿去读书的事,还叹了口长气。现在听他说起看书,倒是觉得这娃是个有主意的,便问他“去看书做什么?”

    “我听大爷爷说,书里什么都有,我想看看有没有关于种草药的,这样咱们家明年种草药就更有把握了!”

    大爷爷原本以为他虽然嘴上说不想读书,其实还是渴望的,听他这么一说只觉得自己才是真狭隘了。

    “若是真看到了,便能记下来吗?书上说的不对怎么办?”

    有鱼觉得他在开玩笑,“若是书上有的,肯定是有用的,若是有人按照书上说的去做,却失败了,肯定会大肆宣扬里面有错误,怎么会让书流传下来呢?”

    “咱们只找能用上的记,定能记住很多的!”

    一番话说的两位爷爷都笑了,二人便商量着明天套牛车去县里备年货。

    家里有牛车,远些便远些吧。

    有鱼满心期待的跟爷爷回了家。到家一说,大家果然很兴奋,除了家里的男人们,女人还都没去过县里呢!小孩子们也都很高兴,以为他们也可以出去别的地方玩!

    却被刘老婆子泼了一盆冷水“咱小鱼儿去县里,是做正经事的,你们跟着去干什么?”

    “牛车虽然大,但是一家去两三个,加上回来带的年货也装满了,咱家就两个媳妇去,我在家给你们看孩子!”

    说的两个媳妇一阵激动,脸上漏出喜意。家里其他人却掩饰不住的失望。

    有鱼娘迟疑了一下,问婆婆“娘,媳妇们没去过县里,怕店大看了胆怯,要不您带着弟妹去吧?”

    二婶听了也有些怕,又想去,跟着开口“是啊娘,我平日里便老惹您生气,万一说错话人家赶我出去可怎么办?还是您带着大嫂去吧!”

    刘老婆子听了心里舒服的像是喝了热水一样,暖烘烘的,觉得家里还是得有她才行,看看这年轻人,就是不顶事儿。

    嘴上却嫌弃道“这有什么?他们开门迎客做买卖,我们花钱买东西,还能赶我们出去不成?”

    其实她没去过县里,还是有些胆怯,不过是色厉内荏罢了。

    有鱼看小姑也想去,便跟奶奶说“奶,不如再去大爷爷家问问,一家能去几个人,买不买大件,占不占地方?好不容易去一趟县里,咱们都去不更好吗?”

    “小鱼儿说得对,小丫也快相看了,去县里见见世面,该买的买齐了,到了婆家也不怯。”爷爷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对唯一的闺女,也是最小的孩子颇为疼爱的。

    这么一说,奶奶便有些迟疑了,小丫去,自己肯定要跟着去的。

    于是娘主动说,“娘,小丫快出门子了,娘带着去城里看看准备些东西吧,媳妇们以后再去,说不得县里没有的还要我和弟妹去镇上买呢,到时娘可要大方些!”

    二婶也连忙说“是啊是啊,娘您带着小丫去,说不得再过几年小鱼儿带着大家搬到城里住了,日日逛都嫌烦呢!”

    说的大家都笑起来,刘老婆子更是指着她笑骂“不害臊的,有儿子还指望吃侄子的!”

    小姑姑本来听大家说起她相看的事羞的脸红扑扑的,这下也顾不得矜持了,捂着嘴笑开了花。

    二叔去大爷爷家走了一趟,果然跟大家想的一样,一家最多去三四个人。

    大爷爷因为要带有鱼去书店,不顾大家劝阻也要去,他们家采买年货便是两个大媳妇去,二堂伯则是赶车,也顺便看顾老人。

    二爷爷家则是只两个媳妇去,这样一辆牛车坐上八九个人,中间还能有空地放年货。

    说定了之后,大家就满心欢喜的讨论县里的店子和货物,商量着要买什么年货。

    刘老婆子也对两个媳妇极为宽容,说有什么想要的给她们买,本来还有些遗憾的二人也都高高兴兴的讨论,一个说要扯块素白布给丈夫做里衣,一个说给娃做外衫,倒是都一心为着家里,婆婆听了当然也十分高兴,都允了。

    这一日家里都热热闹闹的,虽说今年要守孝,不宜办喜事、贴红对联、不能吃荤,但过年还是有许多要准备的。

    家里的油盐酱醋调味,灯油、针线等消耗品,还要给没几件囫囵衣裳的大人添外衫,破损的碗筷该添补的要买一些配上等等,要买的东西正经不少嘞!

    就在众人的期待中,腊月十三很快就到了。

    天还昏暗着,有鱼奶奶就把他和小姑叫起来,带上昨天准备的发面馅饼,爷爷送他们去大爷爷家汇合。

    牛车一晃一晃的,本来特别兴奋地叽叽喳喳的小媳妇大姑娘也都没了精神,有鱼很快就又趴在奶奶怀里睡了过去。

    等他醒来坐好,太阳已经升的老高,明亮却又没有一丝温度。

    家里带的盖被还搭在他身上,奶奶一边揉腿一边跟他说“醒了就快到了,饿不饿?要不吃点菜饼子?”

    有鱼看自己睡在奶奶腿上压了好久,连忙给奶奶捏捏腿,说“我不饿,奶,我太重了,下次我睡着了把我放车里躺着吧”

    奶奶也裹着棉袄,戴着帽子,但鼻尖依旧冻得红红的,笑着说“你小小一个,能有多重?别看奶老了,再过十年也能抱动你!”

    一车的婶子都看过来,

    “三婶,等你老了,我们大侄子还是八岁不成?恐怕到时候抱的是你曾孙喽!”

    “哈哈哈哈哈哈”大家都笑起来,驱散了寒冷。

章节目录

古代生活实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火把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火把花并收藏古代生活实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