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
市里和县里拍宣传片的人扛着摄像机到村里的时候,村长已经提前两天通知了大家。啊把地里收拾一下,有枯叶的把枯叶摘了,有垃圾不美观的地方,都拾掇拾掇。
顾明晰就站在桥头看他们拍村庄的全貌,小麦苗绿油油,中间伫立着几个白色塑料大棚,安排人在除草浇水,别有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
下来,他们又去到大棚里面,里面温度高,几个摄影人员热的都把外套脱了。
顾明晰就看着他们扛着摄像机拍摄,一会对准小黄花,一会对准新结的嫩绿黄瓜。还有拿着纸笔询问技术问题的。村长都一一解答。
可能是领导有交代,拍摄地的格外细致。一直拍到中午错,过了饭点,才把所有的素材拍完。
村长和姜城南也陪着,打算带他们去县城吃午饭。等到准备离开的时候,摄像师突然指着山上那一片桃林道:“那是种的什么?”
村长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哦,那是我们村民包山种的桃树。”
“我之前来过你们这,我记得山上都是野生的山桃树啊。”一个随行的司机突然插话。
“对,对,对。”村长笑着点头,“之前都是野生的桃树。”
“那现在这都是你们又种的?”
村长:“不是,用的山桃树的树干嫁接的。今年就结果了。”
“嫁接的?”大家都感觉挺稀奇,“那我们也去看看吧。”
一行人上山看了嫁接的桃树,又拍了点视频。才由村长和姜城南领着去县城吃饭。他们吃饭,去的也不是别的地方,就是姜城南的松鹤楼。被顾明晰笑他“薅公家羊毛”。
拍完宣传,第二天村里人就急哄哄的想跑到村长家,想看电视。尤其是种了大棚的人家。
村长哄走了一波又一波的人,累的口干舌燥,大冬天生生出了一身汗。
顾明晰看到好笑。正准备宽慰几句,姜城南突然拿着一沓报纸走了进来:“猜猜,我拿的是什么?”
顾明晰惊喜的迎过去:“出来了吗?”她接过报纸,一篇一篇看过去的找。
“别找了,我都给你看过了。”姜城南拿过报纸,翻面后,指着其中一篇文章,“在这。”
“呀,那大姐还上报纸了!”
村长一头雾水,看他们拿个报纸讨论的热火朝天:“咱不是在电视上播吗,怎么在报纸上?”
“不是。”顾明晰把报纸递给村长,把那天发生的事情,简要的说了一下。
村长指着报纸上的照片:“这个笑呵呵的女的,就是她钱包被偷了吗?”
顾明晰点头:“是,没想到报社竟然还能找到她。”
她突然想起什么,看向姜城南,“对了,那你也留了电话,地址,报社没有找你吗?”
“找了,我拒绝了。”姜城南拉了个凳子坐下,“这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
“对了,村长叔,咱们电视节目,说是到二十号放,刚好那时候黄瓜可以摘了,那时候宣传,说不定就有很多人来买了。”
村长吐出一口烟气:“哎呀,好,可算定下来时间了。你不知道,这几天快把我给烦死了。”
当天晚上,村里所有人都知道了,村里大棚拍的广告宣传上新闻了,到二十号在电视台新闻上播放。
到了二十号晚上,没电视的人都跑到别人家里,想蹭个电视,看能不能看到自家的大棚和菜地。主家索性把电视搬到院里,一堆人自己带板凳坐在院子里揣着手等。
好容易等到新闻,大家都激动的不敢大声说话,生怕听不清楚。
一段视频加解说播出来,真的挺好看。看电视的人都挺高兴,纷纷感到与有荣焉。
“没想到咱村拍出来这么好看。”
“是啊!”
“诶诶,这是我家大棚,我种的黄瓜,还有我!”
“看你那样子,哈哈哈。”
几分钟的视频很快就没了。不得不说这拍的真的挺好,大棚里无论是黄瓜西红柿,还是别的蔬菜,撒上点水,拍出来颜色鲜艳,感觉特别的新鲜。还有那一闪而过的桃林,别有一番田园风味。
视频最后特意广告了一下地址。村长看到最后,笑的合不拢嘴:“这地址都公布了,以后大家都该来买菜了。”
这新闻一出,高兴的是真高兴,期待着大丰收。不高兴的后悔的大有人在。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顾明晰正欲和村长说话,旁边小石头拉着她的胳膊拽呀拽。
顾明晰低头:“怎么了?”
“姐,他们家都有电视,我也想要个电视。”石头说完,小米也点点头。
李兰花也听见了,一巴掌拍在他后背:“要啥电视,你知道这多少钱不,要电视!”
“没事,想要就买,等咱大棚里菜卖完了就买。”顾明晰赶紧给他后背摸摸,小声凑到他耳朵边,“回头挣大钱,咱买彩色的。”
小石头惊的嘴巴都合不上了。又不敢说出来,捂着嘴巴自己偷着乐。
不知道这电视宣传效用能有多大,顾明晰找村长他们商量:“不知道这宣传,看的人多不多。咱要不自己宣传宣传吧。”
“咱自己怎么宣传?”村长对这些不太懂。
“报纸吧,”顾明晰想到现在电视电话没有那么普及,但是报纸还是挺多的,“咱找一个报纸,把咱的这个地址啊,大棚照片啥的登上去。不管是他们想买还是菜贩子想买,都能来。”
大家觉得这主意可以,那邮差天天骑车送报纸,很多人都见过,那说明受众群体不小。
几人又到县里找报停,问了下现在买的最多的报纸是哪一个,然后再决定登哪一个。最后选定了本土的一个报纸。
姜城南借了朋友一个相机,拍了一张大棚的内景照片,一张黄瓜结果的特写照片。洗出来以后就和顾明晰一起去了报社。
也许是反季节蔬菜在这里还是个新鲜事物,报社二话不说就同意刊登广告。至于登多大版面就看排版及费用问题了。
老话说,愿益大,沮丧愈甚。村里又是上电视又是登报纸,宣传出去,很多人都觉得最起码每天得有一堆人来买。
种了大棚的庄稼户,没事就坐路口翘首以待,飞过一只鸟,都得盯半天。终于都坐不住了。
“你说,这咋还没人来买啊,是不是没人看见,报纸上是不是登到边边起了?”
“是啊,按理说,咱们这有电视少,这城里人有电视的多啊,咋会没人来买?”
“会不会嫌咱们这偏远?”
越说越气馁,眼看这一茬黄瓜都到了摘果的时候了,过了可就老了。
等着零售肯定是后期的事,前期还是批发为主,尤其顾明晰家大棚多的。就算零售也卖不完。她就给李茂联系,让他来拉黄瓜。
李茂早就等着她联系呢,大棚里菜等不了,到了这时间都得抢卖。嘿嘿,最主要是他得抢,这挣钱的机会搁谁也不能轻易放过,好在他之前都跟顾明晰他们打好了关系。
李茂的三辆拖拉机一来,村里大棚户的人心也落了下去。总算有人买,就算是批发,价格也不低,能挣钱就行。
顾明晰知道他们着急,优先让他们去其他家采摘。
顾明晰:“叔,你这两天辛苦一下,这菜不少,等不了。”
李茂巴不得辛苦,这挣钱买卖一年就这一阵子:“行,我们这几天每天一趟,估计三四天能拉这一茬。”
但后面的长的快,紧跟着就又要摘了。
每天早上一趟,一趟三辆车,确实能把村里这一茬卖完。跟着车一起来的,就是钞票。每天早上,村里面一片热闹,每天摘黄瓜,摘完装好,称重,结算。
大棚户们每天都累坏了,摸摸口袋里的钱就又精神了。这就是累并快乐着。
刚卖完这一茬,李茂也得空能休息两天。顾明晰也终于能悠哉悠哉晒晒太阳。
吃过早饭没有多久,一辆黑色小轿车慢慢开了过来。走到路口就停了,下来一个中年男人。
说话也客客气气的:“大家晒太阳呢,我想问一下,是咱村这卖新鲜黄瓜是不是?”
一个大妈迅速起身:“是,是,是,就是我们村。你想买黄瓜啊,这价格可不便宜啊。”
“应该的,”男人笑着道,“这个季节能种出来黄瓜,也不容易,应该贵点。我们也就想吃个新鲜。”
妇人一时也犯了愁,批发给李茂是七八块,这人家上门买,卖多少合适?
顾明晰刚好溜达到附近,听说这件事就过来了:“那个叔,我们这卖给菜贩是八块。你大老远跑来,去大棚里摘,因为你是第一个,我们也没个章程,就先给你按照批发价,回头我们村再商议零售价格。你看行不行?”
“行,”男人态度不变,语气挺温和,“就按照你说的办。”
顾明晰:“婶,你带他去你家大棚里摘吧。”
“唉,好,走吧,你把车停路边,我们去摘黄瓜。”
说完顾明晰就去找了村长,商议零售的事情。
没过多久,又一辆车缓缓驶了过来。
顾明晰就站在桥头看他们拍村庄的全貌,小麦苗绿油油,中间伫立着几个白色塑料大棚,安排人在除草浇水,别有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
下来,他们又去到大棚里面,里面温度高,几个摄影人员热的都把外套脱了。
顾明晰就看着他们扛着摄像机拍摄,一会对准小黄花,一会对准新结的嫩绿黄瓜。还有拿着纸笔询问技术问题的。村长都一一解答。
可能是领导有交代,拍摄地的格外细致。一直拍到中午错,过了饭点,才把所有的素材拍完。
村长和姜城南也陪着,打算带他们去县城吃午饭。等到准备离开的时候,摄像师突然指着山上那一片桃林道:“那是种的什么?”
村长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哦,那是我们村民包山种的桃树。”
“我之前来过你们这,我记得山上都是野生的山桃树啊。”一个随行的司机突然插话。
“对,对,对。”村长笑着点头,“之前都是野生的桃树。”
“那现在这都是你们又种的?”
村长:“不是,用的山桃树的树干嫁接的。今年就结果了。”
“嫁接的?”大家都感觉挺稀奇,“那我们也去看看吧。”
一行人上山看了嫁接的桃树,又拍了点视频。才由村长和姜城南领着去县城吃饭。他们吃饭,去的也不是别的地方,就是姜城南的松鹤楼。被顾明晰笑他“薅公家羊毛”。
拍完宣传,第二天村里人就急哄哄的想跑到村长家,想看电视。尤其是种了大棚的人家。
村长哄走了一波又一波的人,累的口干舌燥,大冬天生生出了一身汗。
顾明晰看到好笑。正准备宽慰几句,姜城南突然拿着一沓报纸走了进来:“猜猜,我拿的是什么?”
顾明晰惊喜的迎过去:“出来了吗?”她接过报纸,一篇一篇看过去的找。
“别找了,我都给你看过了。”姜城南拿过报纸,翻面后,指着其中一篇文章,“在这。”
“呀,那大姐还上报纸了!”
村长一头雾水,看他们拿个报纸讨论的热火朝天:“咱不是在电视上播吗,怎么在报纸上?”
“不是。”顾明晰把报纸递给村长,把那天发生的事情,简要的说了一下。
村长指着报纸上的照片:“这个笑呵呵的女的,就是她钱包被偷了吗?”
顾明晰点头:“是,没想到报社竟然还能找到她。”
她突然想起什么,看向姜城南,“对了,那你也留了电话,地址,报社没有找你吗?”
“找了,我拒绝了。”姜城南拉了个凳子坐下,“这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
“对了,村长叔,咱们电视节目,说是到二十号放,刚好那时候黄瓜可以摘了,那时候宣传,说不定就有很多人来买了。”
村长吐出一口烟气:“哎呀,好,可算定下来时间了。你不知道,这几天快把我给烦死了。”
当天晚上,村里所有人都知道了,村里大棚拍的广告宣传上新闻了,到二十号在电视台新闻上播放。
到了二十号晚上,没电视的人都跑到别人家里,想蹭个电视,看能不能看到自家的大棚和菜地。主家索性把电视搬到院里,一堆人自己带板凳坐在院子里揣着手等。
好容易等到新闻,大家都激动的不敢大声说话,生怕听不清楚。
一段视频加解说播出来,真的挺好看。看电视的人都挺高兴,纷纷感到与有荣焉。
“没想到咱村拍出来这么好看。”
“是啊!”
“诶诶,这是我家大棚,我种的黄瓜,还有我!”
“看你那样子,哈哈哈。”
几分钟的视频很快就没了。不得不说这拍的真的挺好,大棚里无论是黄瓜西红柿,还是别的蔬菜,撒上点水,拍出来颜色鲜艳,感觉特别的新鲜。还有那一闪而过的桃林,别有一番田园风味。
视频最后特意广告了一下地址。村长看到最后,笑的合不拢嘴:“这地址都公布了,以后大家都该来买菜了。”
这新闻一出,高兴的是真高兴,期待着大丰收。不高兴的后悔的大有人在。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顾明晰正欲和村长说话,旁边小石头拉着她的胳膊拽呀拽。
顾明晰低头:“怎么了?”
“姐,他们家都有电视,我也想要个电视。”石头说完,小米也点点头。
李兰花也听见了,一巴掌拍在他后背:“要啥电视,你知道这多少钱不,要电视!”
“没事,想要就买,等咱大棚里菜卖完了就买。”顾明晰赶紧给他后背摸摸,小声凑到他耳朵边,“回头挣大钱,咱买彩色的。”
小石头惊的嘴巴都合不上了。又不敢说出来,捂着嘴巴自己偷着乐。
不知道这电视宣传效用能有多大,顾明晰找村长他们商量:“不知道这宣传,看的人多不多。咱要不自己宣传宣传吧。”
“咱自己怎么宣传?”村长对这些不太懂。
“报纸吧,”顾明晰想到现在电视电话没有那么普及,但是报纸还是挺多的,“咱找一个报纸,把咱的这个地址啊,大棚照片啥的登上去。不管是他们想买还是菜贩子想买,都能来。”
大家觉得这主意可以,那邮差天天骑车送报纸,很多人都见过,那说明受众群体不小。
几人又到县里找报停,问了下现在买的最多的报纸是哪一个,然后再决定登哪一个。最后选定了本土的一个报纸。
姜城南借了朋友一个相机,拍了一张大棚的内景照片,一张黄瓜结果的特写照片。洗出来以后就和顾明晰一起去了报社。
也许是反季节蔬菜在这里还是个新鲜事物,报社二话不说就同意刊登广告。至于登多大版面就看排版及费用问题了。
老话说,愿益大,沮丧愈甚。村里又是上电视又是登报纸,宣传出去,很多人都觉得最起码每天得有一堆人来买。
种了大棚的庄稼户,没事就坐路口翘首以待,飞过一只鸟,都得盯半天。终于都坐不住了。
“你说,这咋还没人来买啊,是不是没人看见,报纸上是不是登到边边起了?”
“是啊,按理说,咱们这有电视少,这城里人有电视的多啊,咋会没人来买?”
“会不会嫌咱们这偏远?”
越说越气馁,眼看这一茬黄瓜都到了摘果的时候了,过了可就老了。
等着零售肯定是后期的事,前期还是批发为主,尤其顾明晰家大棚多的。就算零售也卖不完。她就给李茂联系,让他来拉黄瓜。
李茂早就等着她联系呢,大棚里菜等不了,到了这时间都得抢卖。嘿嘿,最主要是他得抢,这挣钱的机会搁谁也不能轻易放过,好在他之前都跟顾明晰他们打好了关系。
李茂的三辆拖拉机一来,村里大棚户的人心也落了下去。总算有人买,就算是批发,价格也不低,能挣钱就行。
顾明晰知道他们着急,优先让他们去其他家采摘。
顾明晰:“叔,你这两天辛苦一下,这菜不少,等不了。”
李茂巴不得辛苦,这挣钱买卖一年就这一阵子:“行,我们这几天每天一趟,估计三四天能拉这一茬。”
但后面的长的快,紧跟着就又要摘了。
每天早上一趟,一趟三辆车,确实能把村里这一茬卖完。跟着车一起来的,就是钞票。每天早上,村里面一片热闹,每天摘黄瓜,摘完装好,称重,结算。
大棚户们每天都累坏了,摸摸口袋里的钱就又精神了。这就是累并快乐着。
刚卖完这一茬,李茂也得空能休息两天。顾明晰也终于能悠哉悠哉晒晒太阳。
吃过早饭没有多久,一辆黑色小轿车慢慢开了过来。走到路口就停了,下来一个中年男人。
说话也客客气气的:“大家晒太阳呢,我想问一下,是咱村这卖新鲜黄瓜是不是?”
一个大妈迅速起身:“是,是,是,就是我们村。你想买黄瓜啊,这价格可不便宜啊。”
“应该的,”男人笑着道,“这个季节能种出来黄瓜,也不容易,应该贵点。我们也就想吃个新鲜。”
妇人一时也犯了愁,批发给李茂是七八块,这人家上门买,卖多少合适?
顾明晰刚好溜达到附近,听说这件事就过来了:“那个叔,我们这卖给菜贩是八块。你大老远跑来,去大棚里摘,因为你是第一个,我们也没个章程,就先给你按照批发价,回头我们村再商议零售价格。你看行不行?”
“行,”男人态度不变,语气挺温和,“就按照你说的办。”
顾明晰:“婶,你带他去你家大棚里摘吧。”
“唉,好,走吧,你把车停路边,我们去摘黄瓜。”
说完顾明晰就去找了村长,商议零售的事情。
没过多久,又一辆车缓缓驶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