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会是咱们的
章婉清婉拒道:“嬷嬷,照顾苏郎君是我该做的,在他痊愈前,我定会尽心尽力,至于您提的建议,我很是感谢,也很感动,但是咱们还是得从长计议。”
张嬷嬷听出了言外之意,不好强求:“一切都依娘子。”
李嬷嬷端着一碗药从东厨出来,意外碰见门口的两人,直接将药碗塞进章婉清手上,“郎中说醒来要再喝一付药,灶台还烧着火,婉清娘子帮我送给三郎。”
章婉清进屋时,苏寒山眼睛又是一亮,她将粥置在案头,弯腰问:“需要我帮忙吗?”
苏寒山乖巧的摇摇头,爬起来靠在床头。
章婉清将粥递给他,他收回视线,双手捧着碗,入口时遂然停下,抬眸道:“苦吗?”
这药闻着味就苦,章婉清没打算像哄孩子般骗他,如实回答:“苦。”
苏寒山自然是知道苦,只是希望从她的口里证实,似乎是得到一种保证,可以令他不顾一切喝下去。
他憋了口气,将头埋进碗里,才沾了一口,眉头就蹙得老高,“烫!”
“对不起,对不起!”章婉清赶紧接过碗,将一块手绢递给他,“快,吐出来!”
苏寒山睁着狭长的瑞凤眼,瘪着嘴,“吞了!”
“这……”
“没关系,你吹吹就好!”
章婉清将汤勺不停搅拌,吹气,一刻钟后重新递给苏寒山,“应该不烫了。”
苏寒山小心翼翼尝了小半勺,确实不烫,眨眨眼冲章婉清笑笑,一只手捏紧圆润的鼻尖,咕咚咕咚喝起来。
苏寒山睡下章婉清才离开,躺在床上子时已过,翠儿与她挤在一张床上,经历这遭,十二岁的小丫头吓得不轻,丝毫没有睡意,噼里啪啦说个不停。
“你家公子住在桃花里是为了养病?”桃花里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十里桃花潋滟,最适合调养不过了。张嬷嬷说苏寒山两年前落了水,一日来未见其父母,只有四位仆人服侍他,大致就是为了养病。
“对呀,公子就是在桃花溪的桃花涧被救起来的,大郎主说桃花溪是公子的福地,加上气候湿润,春有桃花夏有荷,四季如春,极适合疗养。”
原来那条小河有桃花溪这个动听的名字。
“公子每月月圆之夜的前日会回鹿州苏宅,住上几日,然后再回来。”
“你家公子受过伤?”章婉清疑问道。
“姐姐不知道?”小丫头来了兴致,似乎她家公子如此惊天秘闻章婉清必须得知道。
“我家公子失忆不仅是因着落了水,听说被救起来时受了极严重的箭伤,箭上有毒,怪惨的!”小丫头没心机,倒豆子似的往外说:“在场所有人都红了眼睛,大夫人也在场,目睹如泉水往外涌的黑色血液,当即晕了过去,大郎主直接吐了。”
她回忆起当时的画面,仿佛近在眼前,如昨日发生,身子禁不住一战:“张嬷嬷不许我瞧,我就偷偷躲在她的臂弯瞧了一眼,天啊,真后悔不听嬷嬷的话,恨不得立刻将自己的眼睛抠出来。”
她坐起来,用手比划着,“姐姐,你不知道有多可怕,公子有多可怜,全身紫红紫红的,像李嬷嬷给我讲的鬼故事里的黑无常,不过是紫色罢了,我几宿不敢睡,一闭眼就做噩梦,梦里公子真变成了黑无常。”
章婉清没见过中毒是何样,但是妹妹溺水被打捞起来的模样深深刻在她的脑海里,她能想象得到苏寒山那时的惨状应该有过之而无不及。
翠儿单手撑在床板,一双圆眼炯炯有神,比煤油灯都要亮:“姐姐,你说落水后性格会变吗?”
“什么意思?”
“那时候我虽小,但我记得公子性格顽皮、乖张,以前还老打我头,可自打落水后,就再也没有打过我,有时候还傻乎乎的。”她揪着一缕头发,似乎想不明白为何会有此变化,索性躺下。
“不打你你还皮痒了?”章婉清打趣她,未将她的话放在心上,只当是童言童语,心中不乏感叹苏寒山年纪不大,磨难却多。
“翠儿,家里有背篓吗?”明日一早得去采蘑菇和木耳,晚了就不新鲜。
“有,我明日拿给你。”翠儿声音软绵绵,模糊不清。
小丫头说睡就睡,瞌睡来的真快。章婉清莞尔一笑,为她掖好被子,熄了灯,自己也睡下了。
翌日,章婉清起了个早,屋里漆黑一片,屋外微弱的月光下花影浮动,一片湿意和清凉随风送进来。
看着打呼噜睡得香甜的翠儿,她忍俊不禁,轻拍她婴儿肥的圆脸:“翠儿,醒醒!”
她本意是自个上山,虽然昨日与张嬷嬷一道去过山脚,但山上丛林茂密,不熟悉路线兀自上山定会迷路,还是得有个人给她带路。
只能委屈小翠儿了。昨夜小丫头絮絮叨叨许多她上山的趣事,应该对山上的情况比较了解。
翠儿哼唧了两声继续睡,章婉清附在她耳边道:“翠儿,糖葫芦好甜!”
小丫头立马坐了起来,朦胧的双眼东张西望,“糖葫芦在哪里?我要吃糖葫芦。”
章婉清弹了下她的脑瓜,笑道:“糖葫芦未有,蘑菇和木耳有,要不要吃!”
小丫头终于清醒,想起睡前的约定,眸子的惺忪退去,立时爬起来,“姐姐,我去拿背篓,咱这就出发。”
二人提着一盏纸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在夜色中行进。
“翠儿,你是何故做苏郎君的仆人?”乌漆嘛黑一片,田野寂静得可怕,偶尔会有几声虫叫,为了压下心中的恐惧,章婉清起了个话头。
“我是张嬷嬷在集市捡的!”小丫头回答得干脆,并未因自己身世可怜有丝豪情绪的起伏。
章婉清倒是愣怔片刻,同情她竟有如此凄苦的身世。
“嬷嬷说那日在鹿州街市采买完,路过一个无人的墙角,老远便听见一垒烂菜叶堆下我沙哑的哭声,本打算直接略过,又忍不住扒开菜叶子,看到的就是哭得一脸通红的我。”她转身面对章婉清,边说边往后退,“姐姐,你说神不神奇,嬷嬷说我一看见她,就不哭了,对她咯咯的笑!”
“确实神奇,可能这就是你与张嬷嬷的缘分。”
“嬷嬷还说,原本担忧大郎主和大夫人责罚她自作主张捡了我,未曾想竟同意抚养我,就当做苏家二娘子的玩伴。”
“捡人”原来是苏家传统!
“那就不单单是你与张嬷嬷有缘,与苏家也有缘。”从她被捡到翠儿被捡,可以看出苏家家风肃正,长辈慈爱友善,难怪会教养出即使失智仍温润如玉的苏寒山。
“小心!”小丫头光顾着说话,倒退步伐太大,差点摔跤,幸好章婉清眼疾手快扯住了她的胳膊。
小小年纪不陷入过往自怨自艾反而开朗乐观,令章婉清刮目相看。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估摸半个时辰后到达山脚,此时天已微亮,远处的天边吐出一丝浅红色的光晕。
“沿路就有蘑菇和木耳,咱们边上山边采,但不能进山腰,会有野兽。”翠儿像个小大人,一本正经的叮嘱着章婉清。
章婉清示意她明白了,立即勾着背寻找。
不出所料,下了半日的雨,经过一夜的滋养,地上长出一簇簇灰白色的蘑菇和黑色的木耳,个个晶莹欲滴,鲜嫩得不像话,叫人心痒难耐。
章婉清心中狂喜,双眼冒着金光,这哪是蘑菇和木耳,是满地的银钱啊。她呼啦啦扑在地上,双手麻溜的一把一把薅着,乌黑的脑袋几乎要扎进土里,恨不得将这里的所有一锅端。
翠儿抱臂摇头,不明白她的兴奋劲儿从何而来,“姐姐,不要急,都会是咱们的。”她纳闷,李嬷嬷未提及今日的食材要用到蘑菇啊!
不管了,姐姐高兴,她就高兴,高兴是可以传染的。
幸好两人不仅带了背篓,还带了一个布袋子,一个时辰后全部装满。
章婉清用袖口擦了擦额头的汗,有种满载而归的满足感。天已大亮,草地原本一片一片的蘑菇与木耳被她们薅了不少,但仍有剩余,她计划明日再来一趟。
两人很快下了山,章婉清让翠儿带她去云中乡的集市。
集市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蔬菜味、瓜果味、包子味、油条味充斥在空气中,钻进鼻腔,各种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揉碎在晨间微凉的空气里。章婉清仰头猛吸了一口气,叹道:“人间烟火气,香甜!”
她从街头巡视到街尾,两侧均被小贩挤得满满当当,根本插不进去。
“翠儿,我们去那边!”她指着街角末头的空地。
“好!”
那里不是正街,虽然来往人不多,但零零散散有几个商贩摆摊,是通往集市的必经之地,可以先试一试。
二人将带来的油布铺上,再将背篓里的蘑菇和木耳悉数倒在上面,码成两堆,布袋里的就暂时存放着,洒上水保持新鲜,等堆头卖完再拿出来。
她学着旁边的妇人叫卖:“新鲜的蘑菇、木耳,阿婆、大娘快过来瞧一瞧。”
身旁的翠儿踮着脚凑近她耳边,低着嗓子道:“姐姐,咱们没有杆秤。”
“没事,咱们不按斤两卖!”她没有银钱,买不了杆秤,起初兴奋过头确实忘记了,当置身热闹的集市立马想起来了。
但是,生意得做。
张嬷嬷听出了言外之意,不好强求:“一切都依娘子。”
李嬷嬷端着一碗药从东厨出来,意外碰见门口的两人,直接将药碗塞进章婉清手上,“郎中说醒来要再喝一付药,灶台还烧着火,婉清娘子帮我送给三郎。”
章婉清进屋时,苏寒山眼睛又是一亮,她将粥置在案头,弯腰问:“需要我帮忙吗?”
苏寒山乖巧的摇摇头,爬起来靠在床头。
章婉清将粥递给他,他收回视线,双手捧着碗,入口时遂然停下,抬眸道:“苦吗?”
这药闻着味就苦,章婉清没打算像哄孩子般骗他,如实回答:“苦。”
苏寒山自然是知道苦,只是希望从她的口里证实,似乎是得到一种保证,可以令他不顾一切喝下去。
他憋了口气,将头埋进碗里,才沾了一口,眉头就蹙得老高,“烫!”
“对不起,对不起!”章婉清赶紧接过碗,将一块手绢递给他,“快,吐出来!”
苏寒山睁着狭长的瑞凤眼,瘪着嘴,“吞了!”
“这……”
“没关系,你吹吹就好!”
章婉清将汤勺不停搅拌,吹气,一刻钟后重新递给苏寒山,“应该不烫了。”
苏寒山小心翼翼尝了小半勺,确实不烫,眨眨眼冲章婉清笑笑,一只手捏紧圆润的鼻尖,咕咚咕咚喝起来。
苏寒山睡下章婉清才离开,躺在床上子时已过,翠儿与她挤在一张床上,经历这遭,十二岁的小丫头吓得不轻,丝毫没有睡意,噼里啪啦说个不停。
“你家公子住在桃花里是为了养病?”桃花里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十里桃花潋滟,最适合调养不过了。张嬷嬷说苏寒山两年前落了水,一日来未见其父母,只有四位仆人服侍他,大致就是为了养病。
“对呀,公子就是在桃花溪的桃花涧被救起来的,大郎主说桃花溪是公子的福地,加上气候湿润,春有桃花夏有荷,四季如春,极适合疗养。”
原来那条小河有桃花溪这个动听的名字。
“公子每月月圆之夜的前日会回鹿州苏宅,住上几日,然后再回来。”
“你家公子受过伤?”章婉清疑问道。
“姐姐不知道?”小丫头来了兴致,似乎她家公子如此惊天秘闻章婉清必须得知道。
“我家公子失忆不仅是因着落了水,听说被救起来时受了极严重的箭伤,箭上有毒,怪惨的!”小丫头没心机,倒豆子似的往外说:“在场所有人都红了眼睛,大夫人也在场,目睹如泉水往外涌的黑色血液,当即晕了过去,大郎主直接吐了。”
她回忆起当时的画面,仿佛近在眼前,如昨日发生,身子禁不住一战:“张嬷嬷不许我瞧,我就偷偷躲在她的臂弯瞧了一眼,天啊,真后悔不听嬷嬷的话,恨不得立刻将自己的眼睛抠出来。”
她坐起来,用手比划着,“姐姐,你不知道有多可怕,公子有多可怜,全身紫红紫红的,像李嬷嬷给我讲的鬼故事里的黑无常,不过是紫色罢了,我几宿不敢睡,一闭眼就做噩梦,梦里公子真变成了黑无常。”
章婉清没见过中毒是何样,但是妹妹溺水被打捞起来的模样深深刻在她的脑海里,她能想象得到苏寒山那时的惨状应该有过之而无不及。
翠儿单手撑在床板,一双圆眼炯炯有神,比煤油灯都要亮:“姐姐,你说落水后性格会变吗?”
“什么意思?”
“那时候我虽小,但我记得公子性格顽皮、乖张,以前还老打我头,可自打落水后,就再也没有打过我,有时候还傻乎乎的。”她揪着一缕头发,似乎想不明白为何会有此变化,索性躺下。
“不打你你还皮痒了?”章婉清打趣她,未将她的话放在心上,只当是童言童语,心中不乏感叹苏寒山年纪不大,磨难却多。
“翠儿,家里有背篓吗?”明日一早得去采蘑菇和木耳,晚了就不新鲜。
“有,我明日拿给你。”翠儿声音软绵绵,模糊不清。
小丫头说睡就睡,瞌睡来的真快。章婉清莞尔一笑,为她掖好被子,熄了灯,自己也睡下了。
翌日,章婉清起了个早,屋里漆黑一片,屋外微弱的月光下花影浮动,一片湿意和清凉随风送进来。
看着打呼噜睡得香甜的翠儿,她忍俊不禁,轻拍她婴儿肥的圆脸:“翠儿,醒醒!”
她本意是自个上山,虽然昨日与张嬷嬷一道去过山脚,但山上丛林茂密,不熟悉路线兀自上山定会迷路,还是得有个人给她带路。
只能委屈小翠儿了。昨夜小丫头絮絮叨叨许多她上山的趣事,应该对山上的情况比较了解。
翠儿哼唧了两声继续睡,章婉清附在她耳边道:“翠儿,糖葫芦好甜!”
小丫头立马坐了起来,朦胧的双眼东张西望,“糖葫芦在哪里?我要吃糖葫芦。”
章婉清弹了下她的脑瓜,笑道:“糖葫芦未有,蘑菇和木耳有,要不要吃!”
小丫头终于清醒,想起睡前的约定,眸子的惺忪退去,立时爬起来,“姐姐,我去拿背篓,咱这就出发。”
二人提着一盏纸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在夜色中行进。
“翠儿,你是何故做苏郎君的仆人?”乌漆嘛黑一片,田野寂静得可怕,偶尔会有几声虫叫,为了压下心中的恐惧,章婉清起了个话头。
“我是张嬷嬷在集市捡的!”小丫头回答得干脆,并未因自己身世可怜有丝豪情绪的起伏。
章婉清倒是愣怔片刻,同情她竟有如此凄苦的身世。
“嬷嬷说那日在鹿州街市采买完,路过一个无人的墙角,老远便听见一垒烂菜叶堆下我沙哑的哭声,本打算直接略过,又忍不住扒开菜叶子,看到的就是哭得一脸通红的我。”她转身面对章婉清,边说边往后退,“姐姐,你说神不神奇,嬷嬷说我一看见她,就不哭了,对她咯咯的笑!”
“确实神奇,可能这就是你与张嬷嬷的缘分。”
“嬷嬷还说,原本担忧大郎主和大夫人责罚她自作主张捡了我,未曾想竟同意抚养我,就当做苏家二娘子的玩伴。”
“捡人”原来是苏家传统!
“那就不单单是你与张嬷嬷有缘,与苏家也有缘。”从她被捡到翠儿被捡,可以看出苏家家风肃正,长辈慈爱友善,难怪会教养出即使失智仍温润如玉的苏寒山。
“小心!”小丫头光顾着说话,倒退步伐太大,差点摔跤,幸好章婉清眼疾手快扯住了她的胳膊。
小小年纪不陷入过往自怨自艾反而开朗乐观,令章婉清刮目相看。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估摸半个时辰后到达山脚,此时天已微亮,远处的天边吐出一丝浅红色的光晕。
“沿路就有蘑菇和木耳,咱们边上山边采,但不能进山腰,会有野兽。”翠儿像个小大人,一本正经的叮嘱着章婉清。
章婉清示意她明白了,立即勾着背寻找。
不出所料,下了半日的雨,经过一夜的滋养,地上长出一簇簇灰白色的蘑菇和黑色的木耳,个个晶莹欲滴,鲜嫩得不像话,叫人心痒难耐。
章婉清心中狂喜,双眼冒着金光,这哪是蘑菇和木耳,是满地的银钱啊。她呼啦啦扑在地上,双手麻溜的一把一把薅着,乌黑的脑袋几乎要扎进土里,恨不得将这里的所有一锅端。
翠儿抱臂摇头,不明白她的兴奋劲儿从何而来,“姐姐,不要急,都会是咱们的。”她纳闷,李嬷嬷未提及今日的食材要用到蘑菇啊!
不管了,姐姐高兴,她就高兴,高兴是可以传染的。
幸好两人不仅带了背篓,还带了一个布袋子,一个时辰后全部装满。
章婉清用袖口擦了擦额头的汗,有种满载而归的满足感。天已大亮,草地原本一片一片的蘑菇与木耳被她们薅了不少,但仍有剩余,她计划明日再来一趟。
两人很快下了山,章婉清让翠儿带她去云中乡的集市。
集市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蔬菜味、瓜果味、包子味、油条味充斥在空气中,钻进鼻腔,各种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揉碎在晨间微凉的空气里。章婉清仰头猛吸了一口气,叹道:“人间烟火气,香甜!”
她从街头巡视到街尾,两侧均被小贩挤得满满当当,根本插不进去。
“翠儿,我们去那边!”她指着街角末头的空地。
“好!”
那里不是正街,虽然来往人不多,但零零散散有几个商贩摆摊,是通往集市的必经之地,可以先试一试。
二人将带来的油布铺上,再将背篓里的蘑菇和木耳悉数倒在上面,码成两堆,布袋里的就暂时存放着,洒上水保持新鲜,等堆头卖完再拿出来。
她学着旁边的妇人叫卖:“新鲜的蘑菇、木耳,阿婆、大娘快过来瞧一瞧。”
身旁的翠儿踮着脚凑近她耳边,低着嗓子道:“姐姐,咱们没有杆秤。”
“没事,咱们不按斤两卖!”她没有银钱,买不了杆秤,起初兴奋过头确实忘记了,当置身热闹的集市立马想起来了。
但是,生意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