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夜雨倾盆而下,仿佛只在刹那间,铺天盖地的水便奔涌而来,瞬时冲垮了房屋,湮没了良田……
“水!发水了——”
“救命啊,救命!孩子……”
“爹!娘!在哪儿啊??”
冰冷的洪水,狭窄的木桶,依偎着瑟瑟发抖的母女。
……被污蔑、被驱离、拿着刀的狰狞面孔。
心中是无尽的绝望,眼见着男人们围上前,个个带着□□。
不愿被践踏,不愿被污辱,已然骨瘦如柴的中年妇人只得拉着狼狈却依然美貌的女儿,奋力向山石撞去!
咚!
迟意从噩梦中惊醒,发现自己掉在地上,脊背有些疼,冷汗透湿了小衣,却不及余悸犹存的心内惶恐绝望更令她在意。
门外很快响起窸窸窣窣的声响,以及母亲王氏担忧的询问,“意儿?可还好?是被魇住了?”
最近几日,女儿不时便会在夜晚的噩梦中发出惊叫,哪怕看了大夫,用了药,却也无甚用处,王氏心焦得很,守在偏房夜里都睡不踏实。
迟意定了定神,缓缓舒口气,起身抹去额头的冷汗,扯了外衫披上,这才过去打开门,微笑道:“娘,我没事,您快歇着去,不过是睡时不老实,撞到床尾疼得醒了……”
夜色昏沉,王氏着急并未带烛火,因此没有看到她颈间残留的冷汗,只隐约见她神色尚好,便慢慢放下心来,“那倒也罢了,无事便好,时辰尚早,快回床上再睡会子。”
迟意含笑应了。
待王氏回屋,她吐出口浊气,关门回了床上。
天青色的帐子在月光下轻轻摆动,五月的风透过窗子吹进来,凉爽又清透,迟意的心也跟着慢慢平静下来,只默默的心道:迟意啊,别急,你的仇,我牢记在心,必然会报!你和你娘前世受了怎样的苦,我定会叫他们一一偿还!你只等着看便是了!
是了,她并非是真正的“迟意”。
虽然想不起来自己姓是名谁,来自哪里,但她就是很清楚的知道,她不是这姑娘,甚至,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这叫“迟意”的姑娘年方十四,与父母住在吴家村,因着是独女,倍受宠爱,家里的活计多是母亲操持,而她自小便跟着父亲读书习武。
除了不便常常出门,她可说是被父亲象男儿一般教养。
母亲王氏原本颇有微辞,不过随着女儿越长容色越是出众,便也不再多说,甚至劝着女儿多放心思在习武上。
如今世道不好,女儿家越是美貌,作母亲的便越是担忧。
会女红懂持家又如何,真遇着麻烦,不及身有功夫,多安心几分。
只是“迟意”对习武并不热衷,嫌弃会变得粗壮。
这也难怪,迟父教她练的本就是粗浅的外门功夫,练得久了,饭量变大,自然影响身姿。
其实,就算她用心练了,日后遇到前世的匪徒,也是没有胜算的。
迟意轻叹。
难怪一梦前世后醒来,她便来了。
从记忆中看到这家人的前世经历,的确会令那小姑娘望而生畏。
突如其来的山洪爆发,迟父只来得及将妻女塞进木桶求生,而自己却被冲走,不知漂向何方。
原本,迟家母女还算幸运,踏上陆地便遇着同村人。
迟家虽宽裕,不但家中有上好的田地佃给村人,迟父还在县城最大的酒楼里做帐房,月月都有进帐,但他为人宽厚,村人有难,他一向不吝相助,因此乡性极好。
众人见着迟家母女,闻听迟父生死不知,还很是难过感慨了一番。
只是全村都遭难,也没人有太多余力顾及她们母女,不过是商议往京城逃难,能顺道拉拔她们母女一起罢了。
若仅如此,哪怕吃些苦也还能挣扎着求存。
坏就坏在吴宝一家人也在队伍中。
这一家人与迟家素有旧怨。
吴家父母只得了吴宝一个儿子,心肝般的疼爱,自然不想他在土里刨食。他们既想让儿子读书识字,又无余财供养读书人,便琢磨着令他拜迟父为师,哪怕教导出来做个帐房先生,也是轻松体面。
迟父本不愿收,在夫妇两人叩地苦求下不得不试着教了些时日。
奈何吴宝根本就不是那块料,不但读不进书,还开口就扯谎,更是有小偷小摸等行径。
种种不端的品行令迟父大为恼怒,坚决不肯再教。
不料,得知此事的吴家父母不但没有训诫儿子,反而一盆污水泼在迟父头上,说他是小肚鸡肠,发现吴宝太过聪明,害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才污蔑吴宝的人品……
自然,大多村人并不相信他们的话。
谁也不是瞎的,吴宝是个什么东西,大家都看在眼里。
但村里总有乐于生事的,恨人有笑人无的,顺着他们的话贬低一番迟父简直是顺理成章的事。
自此,两家的怨就结下了。
逃难的路上,这吴宝连同吴家父母没少找迟家母女的麻烦,最后更是设计“迟意”,想令她委身吴宝。只是阴差阳错,“迟意”险些失身的对象成了吴家的女婿□□勇。
这□□勇本是村中猎户,相貌堂堂,身有功夫,会下陷阱,每次进山都有收获,日子过得颇为不错。
哪怕父母早亡,被说命硬,却也挡不住村人想要嫁女的心思。
偏偏吴宝的妹妹吴蓁蓁十五那年上山捡柴,从坡上滑落,伤了脚踝,被□□勇救下,背回村子。
有了肌肤之亲,吴家便赖上了□□勇,索性吴蓁蓁生得不错,比起“迟意”的极少出现,对容貌多有遮掩,她美貌的名声在四邻八村流传更广。
□□勇被吴家歪缠了一阵,便也应了下来。
两人才刚成亲一年,发生这种事,吴蓁蓁如何不恼。
她许是不知自家人的算计,只道“迟意”是因着□□勇一路保护众人,隐隐成为领头人而生出歪心思,想找个靠山,蓄意勾引,当即便破口大骂,直指迟家母女要靠着卖“肉”一路到京城去。
正是她这番话,令其他想劝阻说情的妇人们犹疑了。
迟家母女的确生的出众,迟父生死不知,她们想找男人依靠也是极为可能的。
那靠不到□□勇,会不会来靠自己的男人?
妇人们不愿说情,男人们不敢说情,当事人□□勇更是尴尬的无法开口。
就这样,迟家母女被吴蓁蓁一家人赶出了队伍。
“水!发水了——”
“救命啊,救命!孩子……”
“爹!娘!在哪儿啊??”
冰冷的洪水,狭窄的木桶,依偎着瑟瑟发抖的母女。
……被污蔑、被驱离、拿着刀的狰狞面孔。
心中是无尽的绝望,眼见着男人们围上前,个个带着□□。
不愿被践踏,不愿被污辱,已然骨瘦如柴的中年妇人只得拉着狼狈却依然美貌的女儿,奋力向山石撞去!
咚!
迟意从噩梦中惊醒,发现自己掉在地上,脊背有些疼,冷汗透湿了小衣,却不及余悸犹存的心内惶恐绝望更令她在意。
门外很快响起窸窸窣窣的声响,以及母亲王氏担忧的询问,“意儿?可还好?是被魇住了?”
最近几日,女儿不时便会在夜晚的噩梦中发出惊叫,哪怕看了大夫,用了药,却也无甚用处,王氏心焦得很,守在偏房夜里都睡不踏实。
迟意定了定神,缓缓舒口气,起身抹去额头的冷汗,扯了外衫披上,这才过去打开门,微笑道:“娘,我没事,您快歇着去,不过是睡时不老实,撞到床尾疼得醒了……”
夜色昏沉,王氏着急并未带烛火,因此没有看到她颈间残留的冷汗,只隐约见她神色尚好,便慢慢放下心来,“那倒也罢了,无事便好,时辰尚早,快回床上再睡会子。”
迟意含笑应了。
待王氏回屋,她吐出口浊气,关门回了床上。
天青色的帐子在月光下轻轻摆动,五月的风透过窗子吹进来,凉爽又清透,迟意的心也跟着慢慢平静下来,只默默的心道:迟意啊,别急,你的仇,我牢记在心,必然会报!你和你娘前世受了怎样的苦,我定会叫他们一一偿还!你只等着看便是了!
是了,她并非是真正的“迟意”。
虽然想不起来自己姓是名谁,来自哪里,但她就是很清楚的知道,她不是这姑娘,甚至,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这叫“迟意”的姑娘年方十四,与父母住在吴家村,因着是独女,倍受宠爱,家里的活计多是母亲操持,而她自小便跟着父亲读书习武。
除了不便常常出门,她可说是被父亲象男儿一般教养。
母亲王氏原本颇有微辞,不过随着女儿越长容色越是出众,便也不再多说,甚至劝着女儿多放心思在习武上。
如今世道不好,女儿家越是美貌,作母亲的便越是担忧。
会女红懂持家又如何,真遇着麻烦,不及身有功夫,多安心几分。
只是“迟意”对习武并不热衷,嫌弃会变得粗壮。
这也难怪,迟父教她练的本就是粗浅的外门功夫,练得久了,饭量变大,自然影响身姿。
其实,就算她用心练了,日后遇到前世的匪徒,也是没有胜算的。
迟意轻叹。
难怪一梦前世后醒来,她便来了。
从记忆中看到这家人的前世经历,的确会令那小姑娘望而生畏。
突如其来的山洪爆发,迟父只来得及将妻女塞进木桶求生,而自己却被冲走,不知漂向何方。
原本,迟家母女还算幸运,踏上陆地便遇着同村人。
迟家虽宽裕,不但家中有上好的田地佃给村人,迟父还在县城最大的酒楼里做帐房,月月都有进帐,但他为人宽厚,村人有难,他一向不吝相助,因此乡性极好。
众人见着迟家母女,闻听迟父生死不知,还很是难过感慨了一番。
只是全村都遭难,也没人有太多余力顾及她们母女,不过是商议往京城逃难,能顺道拉拔她们母女一起罢了。
若仅如此,哪怕吃些苦也还能挣扎着求存。
坏就坏在吴宝一家人也在队伍中。
这一家人与迟家素有旧怨。
吴家父母只得了吴宝一个儿子,心肝般的疼爱,自然不想他在土里刨食。他们既想让儿子读书识字,又无余财供养读书人,便琢磨着令他拜迟父为师,哪怕教导出来做个帐房先生,也是轻松体面。
迟父本不愿收,在夫妇两人叩地苦求下不得不试着教了些时日。
奈何吴宝根本就不是那块料,不但读不进书,还开口就扯谎,更是有小偷小摸等行径。
种种不端的品行令迟父大为恼怒,坚决不肯再教。
不料,得知此事的吴家父母不但没有训诫儿子,反而一盆污水泼在迟父头上,说他是小肚鸡肠,发现吴宝太过聪明,害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才污蔑吴宝的人品……
自然,大多村人并不相信他们的话。
谁也不是瞎的,吴宝是个什么东西,大家都看在眼里。
但村里总有乐于生事的,恨人有笑人无的,顺着他们的话贬低一番迟父简直是顺理成章的事。
自此,两家的怨就结下了。
逃难的路上,这吴宝连同吴家父母没少找迟家母女的麻烦,最后更是设计“迟意”,想令她委身吴宝。只是阴差阳错,“迟意”险些失身的对象成了吴家的女婿□□勇。
这□□勇本是村中猎户,相貌堂堂,身有功夫,会下陷阱,每次进山都有收获,日子过得颇为不错。
哪怕父母早亡,被说命硬,却也挡不住村人想要嫁女的心思。
偏偏吴宝的妹妹吴蓁蓁十五那年上山捡柴,从坡上滑落,伤了脚踝,被□□勇救下,背回村子。
有了肌肤之亲,吴家便赖上了□□勇,索性吴蓁蓁生得不错,比起“迟意”的极少出现,对容貌多有遮掩,她美貌的名声在四邻八村流传更广。
□□勇被吴家歪缠了一阵,便也应了下来。
两人才刚成亲一年,发生这种事,吴蓁蓁如何不恼。
她许是不知自家人的算计,只道“迟意”是因着□□勇一路保护众人,隐隐成为领头人而生出歪心思,想找个靠山,蓄意勾引,当即便破口大骂,直指迟家母女要靠着卖“肉”一路到京城去。
正是她这番话,令其他想劝阻说情的妇人们犹疑了。
迟家母女的确生的出众,迟父生死不知,她们想找男人依靠也是极为可能的。
那靠不到□□勇,会不会来靠自己的男人?
妇人们不愿说情,男人们不敢说情,当事人□□勇更是尴尬的无法开口。
就这样,迟家母女被吴蓁蓁一家人赶出了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