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夜晚星汉灿烂,偶有思家的牧笛声传来,悠远绵长。
将士们已经按捺不住迫切想要回家的心情,虽然已经接到皇帝陛下让大军即日起速归行赏的圣旨,毕竟征战两年,任谁都想立刻见一见家里的母亲妻儿,恨不得连夜行军。
至于尚未成亲的将士们,也知道自己此番定是立下战功,回去之后便可安心娶妻生子,此刻正高兴的聚在一起喝酒,聊着心爱的姑娘,一齐畅想着归京后的风光日子。
将军营帐内,唐明璜穿着一身深蓝色缎子衣袍,此子剑眉星目,眉宇间透露着少年英气,虽然边关苦寒,经年征战,脸上难免挂着淡淡倦容,但也丝毫盖不住他不自藻饰的超凡气质。
遥遥若高山之独立,巍峨若玉山之将崩。
只因前不久收到加急密报,归京陆路不通,半月后得改走水路前行,否则回京时机必被延误,兹事体大,必须马上向陛下禀报,为此,唐明璜在处理完这些的军政要务后,仍顶着泛青的眼圈准备写着密信,准备连夜传回京都。
“报!将军,是京都唐府送来的书信。”
唐明璜起身,把刚写完的密信装进信笺里,对送信的侍卫微微颔首示意。
他平静地说道,“嗯,再把这封信加急呈送给陛下,辛苦你了。”
侍卫拿到密信后,将燃尽的灯油重新添上,然后便退了下去。
弯月高悬在夜幕,营帐内又恢复了安静,只有烛火偶尔迸溅出灯油噼里啪啦的烧焦声,悦耳好听,催人入眠。
唐明璜稍微活动了下身子,揉了揉因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变得僵硬的手臂肌肉,待到血液循环稍微流畅后,他拆开了侍卫刚刚呈上厚厚一沓的家书。
是自己的母亲何婉寄来的家书,不知为何,他心下渐渐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蹙着眉头开始看信。
良久,幽幽叹了口气。
继母何婉在信里说,京都国公府的嫡出二小姐贺琦是贺家老太爷的嫡亲孙女,自小便与他有婚约,此人温婉娴静,蕙质兰心,璜儿亦是丰神俊朗,顶天立地的好男儿,二人乃是珠联璧合的佳人。唐贺两家素来交好,往来密切,指腹为婚是亲上加亲的好事,此前他外出征,未免分心,这才没有告诉他……
但自从他这次为汐国立下汗马功劳,皇上便十分看重唐家,如今,说亲的人早早地在他家排起了长龙,何母担心他被此事影响,劝说他做人要有始有终,切莫寒了贺家的心……。
唐明璜闭了闭眼,心神有些不稳,好一个有始有终,好一个切莫寒了贺家的心!
他捏着信纸的修长手指逐渐收紧。
头一遭知道自己竟然还有婚约在身,而且自己和贺家小姐从未见面,信中的种种规劝无非催促他与贺家小姐赶快成亲的意思,他又哪里看不出来?
幽墨色的深瞳收紧,啪一声,一个茶杯被他甩出数米远,随之响起的,是茶杯碰撞在地碎裂发出的清脆的裂帛之声。
周遭的气压急剧降低。
他生气了。
距离他出征汐国已经两年有余,他的身姿也日渐挺拔高大,但无论从信上何婉的口吻或语气来看,何婉却依然没有任何改变;自己虽不是何婉的亲生儿子,却一向对她孝顺有加,他不指望何婉待自己像对待三弟唐佑那样关怀备至,遮风挡雨,只在年幼时曾希翼过想要得到何婉的母爱,哪怕只有可怜的一点。
这个循规蹈矩的唐家主母,打着为了他好的旗号絮絮叨叨在信中还说了许多其他琐事,譬如夏日天热要多补带水壶补充水分,避免中暑、行军不可急切,要劳逸结合张弛有度等等,乍一看倒像是真的在嘘寒问暖。
真是稀奇!若不是自己这次为汐国立下赫赫战功,让皇帝陛下龙颜大悦,唐家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怕不是他都快忘了幼时何婉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了。
何婉主动来信无非是想缓和关系,拉拢之心和关切之意都有些矫枉过正,但他目前尚未有成亲的打算,她不应该将自己的婚姻大事牵扯进来。
何况那封信上字里行间中,还透露出一股冷淡疏离之感,哪怕极力掩藏,也被他察觉发现。
唐明璜眉心紧锁,转念一想,至于成亲一事,莫说他现在没有喜欢的姑娘,就算是有喜欢的人也是娶不得的,只因那尚敏郡主非说对自己有意,他怕给其他姑娘招致祸事。
虽然郡主李茹也算容貌俊俏,秀丽可人,可他一靠近她,就总觉得四周缭绕着一股浓浓的昂贵水粉味,顿觉头晕眼花,想打喷嚏,仿佛五官全都失聪。
甚至还想洗一把脸,简直避之不及。
起初他并未在意,以为两人只是单纯气场不合,躲着便是,但直到那件事的发生……让他彻底对这个女人人感到陌生和厌恶。
无奈的是,尚敏郡主李茹是什么人物?自小比那太子还要得宠,打了太子都能在皇宫横着走的人,偏偏就讨皇帝陛下喜欢,皇家天威由不得你,这李茹打不得骂不得,怠慢不得,若是自己与别家女子成亲,遭到李茹横栏一道,多生枝节,岂不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哪怕是现在等着加官进爵的唐明璜,保不齐也护不住被李茹盯上的人,而京都贺家不一样,京都贺家的老太爷是太后嬢嬢的眼前红人,两家又有深厚的血亲渊源,是那骄横的李茹也无法轻易下手的人物。
营帐外的虫鸣不倦,嘈嘈切切扰人心绪,唐明璜捻着眉心,仔细盘算着接下来的处境。
如今他已到了适婚年龄又恰立奇功,回京只恐陛下会为他下旨赐婚....万一是和那个李茹....
想到这,他头皮发麻,心下大骇,觉得此生仿佛看谁都一样,娶谁都一样,成亲嘛,终不过是跟父亲与何婉一样,举案齐眉,不苟言笑、相敬如宾的过一辈子,娶了贺琦总归不会让别家清白女子因此无辜丧命,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也罢,事已至此,他认命般摇了摇头,立刻提笔准备给何母回信,就说一切谨遵母亲大人教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云云。
……
大军继续前进,转眼将近半月过去,酷暑的余热已消。
唐明璜的队伍今日便可抵达柳县。
万青是跟在唐明璜身边时间最长的人,此人极其善于易容和追踪,因大军后日便要转成水路回京,为避免声张或引人注目,唐明璜便差遣万青提前一日前去柳县县衙告知一声。
正值午时,太阳毒辣,大军正在靠近柳县一里地的郊外休整,唐将军吩咐让休息一会,避免在烈日下行军,以防中暑。
刚下完令,唐明璜为了等待万青的消息,稍微走远了些,转身没入林中。
果不其然,一个人突然出现在唐将军身边,身手矫健,迅疾如风,未发出一点声响,定睛一看,他面前端端地站着一个丫鬟模样的人。
唐明璜嘴角抽了抽,扶额道:“褪回来吧,好久不见你女子装扮,我都有些不习惯了,先说正事,情况如何?”
万青讪讪的笑着,将凌云发髻取下,说道“回禀大人,属下尚未通传柳县县令,但一路上都听到了许多传闻,说……说将军您会暴毙身亡在柳县渝村……百姓不忍,都自发的为唐将军向神仙求取平安符,这平安符还要两文钱一个铜板。”
唐明璜听后微微挑眉,沉默半晌后陷入了思考。
万青看自家主子没发话,冒着傻气的说道“大军行军是机密,除了陛下,应该没人知道大军归京会从柳县经过,应该是自发为您祈福,若不是如此,我都不知道将军你人缘这么好,嘿嘿,会打仗就是厉害。”
听到这,唐明璜认为柳县渝村并不简单,他揉着眉心念着“是何人指使?卖平安符的是谁,我好端端的,仗都打完了求平安符又有何用?”
“回将军,是柳县渝村当地一个叫做赵子义的人画的平安符,这儿的人都叫他活神仙,此人说你命犯孤星,携带煞气,继续前行会暴毙身亡,传言已经快有半月了……那符我也买了一张,跟鬼画桃符似的看也看不懂,像是骗术,喏,你看……”
万青将符纸递给唐明璜后继续说“只是这人在一月前确实救活了一个将死的姑娘,那姑娘姓陈,连柳县的人都知道这回事儿”
唐明璜开口问“情况属实吗?”
“回将军,卑职也专门上那些给陈姑娘看过病的郎中还有陈家去求证了,郎中都说没救了当时,陈家那一家四口在我看来也都不像是混入了敌国奸细的样子,按照陈家的说法,这个赵子义,确实以他的仙术让那个陈鲤鱼姑娘起死回生了,甚至他还在您攻城之前就提前预言到您会攻破一十三城。”
万青是他的左膀右臂,行军打仗多年,跟着他什么形形色色的人没见过,若万青都说陈家没有问题,那至少说明那个赵子义确实有两下子,至少从鬼门关救下一个大多数郎中都束手无策的女子。
他从不信怪力乱神之说,这赵子义救人也许是碰巧,可这提前预言的本事又是从何而来?
思索无果,二人缄默。
唐明璜把将士们的生命看的比自己重要,此番继续前进怕是冒险之举,毕竟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万事还是小心为妙。
唐明璜取出水袋大口畅饮后,来回踱步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终于,他冷然道“万青,你跟着我一起前往柳县渝村秘密探查,命归京大军原地扎营,不得前行,听我指令而动。”
“是,大人。”
将士们已经按捺不住迫切想要回家的心情,虽然已经接到皇帝陛下让大军即日起速归行赏的圣旨,毕竟征战两年,任谁都想立刻见一见家里的母亲妻儿,恨不得连夜行军。
至于尚未成亲的将士们,也知道自己此番定是立下战功,回去之后便可安心娶妻生子,此刻正高兴的聚在一起喝酒,聊着心爱的姑娘,一齐畅想着归京后的风光日子。
将军营帐内,唐明璜穿着一身深蓝色缎子衣袍,此子剑眉星目,眉宇间透露着少年英气,虽然边关苦寒,经年征战,脸上难免挂着淡淡倦容,但也丝毫盖不住他不自藻饰的超凡气质。
遥遥若高山之独立,巍峨若玉山之将崩。
只因前不久收到加急密报,归京陆路不通,半月后得改走水路前行,否则回京时机必被延误,兹事体大,必须马上向陛下禀报,为此,唐明璜在处理完这些的军政要务后,仍顶着泛青的眼圈准备写着密信,准备连夜传回京都。
“报!将军,是京都唐府送来的书信。”
唐明璜起身,把刚写完的密信装进信笺里,对送信的侍卫微微颔首示意。
他平静地说道,“嗯,再把这封信加急呈送给陛下,辛苦你了。”
侍卫拿到密信后,将燃尽的灯油重新添上,然后便退了下去。
弯月高悬在夜幕,营帐内又恢复了安静,只有烛火偶尔迸溅出灯油噼里啪啦的烧焦声,悦耳好听,催人入眠。
唐明璜稍微活动了下身子,揉了揉因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变得僵硬的手臂肌肉,待到血液循环稍微流畅后,他拆开了侍卫刚刚呈上厚厚一沓的家书。
是自己的母亲何婉寄来的家书,不知为何,他心下渐渐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蹙着眉头开始看信。
良久,幽幽叹了口气。
继母何婉在信里说,京都国公府的嫡出二小姐贺琦是贺家老太爷的嫡亲孙女,自小便与他有婚约,此人温婉娴静,蕙质兰心,璜儿亦是丰神俊朗,顶天立地的好男儿,二人乃是珠联璧合的佳人。唐贺两家素来交好,往来密切,指腹为婚是亲上加亲的好事,此前他外出征,未免分心,这才没有告诉他……
但自从他这次为汐国立下汗马功劳,皇上便十分看重唐家,如今,说亲的人早早地在他家排起了长龙,何母担心他被此事影响,劝说他做人要有始有终,切莫寒了贺家的心……。
唐明璜闭了闭眼,心神有些不稳,好一个有始有终,好一个切莫寒了贺家的心!
他捏着信纸的修长手指逐渐收紧。
头一遭知道自己竟然还有婚约在身,而且自己和贺家小姐从未见面,信中的种种规劝无非催促他与贺家小姐赶快成亲的意思,他又哪里看不出来?
幽墨色的深瞳收紧,啪一声,一个茶杯被他甩出数米远,随之响起的,是茶杯碰撞在地碎裂发出的清脆的裂帛之声。
周遭的气压急剧降低。
他生气了。
距离他出征汐国已经两年有余,他的身姿也日渐挺拔高大,但无论从信上何婉的口吻或语气来看,何婉却依然没有任何改变;自己虽不是何婉的亲生儿子,却一向对她孝顺有加,他不指望何婉待自己像对待三弟唐佑那样关怀备至,遮风挡雨,只在年幼时曾希翼过想要得到何婉的母爱,哪怕只有可怜的一点。
这个循规蹈矩的唐家主母,打着为了他好的旗号絮絮叨叨在信中还说了许多其他琐事,譬如夏日天热要多补带水壶补充水分,避免中暑、行军不可急切,要劳逸结合张弛有度等等,乍一看倒像是真的在嘘寒问暖。
真是稀奇!若不是自己这次为汐国立下赫赫战功,让皇帝陛下龙颜大悦,唐家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怕不是他都快忘了幼时何婉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了。
何婉主动来信无非是想缓和关系,拉拢之心和关切之意都有些矫枉过正,但他目前尚未有成亲的打算,她不应该将自己的婚姻大事牵扯进来。
何况那封信上字里行间中,还透露出一股冷淡疏离之感,哪怕极力掩藏,也被他察觉发现。
唐明璜眉心紧锁,转念一想,至于成亲一事,莫说他现在没有喜欢的姑娘,就算是有喜欢的人也是娶不得的,只因那尚敏郡主非说对自己有意,他怕给其他姑娘招致祸事。
虽然郡主李茹也算容貌俊俏,秀丽可人,可他一靠近她,就总觉得四周缭绕着一股浓浓的昂贵水粉味,顿觉头晕眼花,想打喷嚏,仿佛五官全都失聪。
甚至还想洗一把脸,简直避之不及。
起初他并未在意,以为两人只是单纯气场不合,躲着便是,但直到那件事的发生……让他彻底对这个女人人感到陌生和厌恶。
无奈的是,尚敏郡主李茹是什么人物?自小比那太子还要得宠,打了太子都能在皇宫横着走的人,偏偏就讨皇帝陛下喜欢,皇家天威由不得你,这李茹打不得骂不得,怠慢不得,若是自己与别家女子成亲,遭到李茹横栏一道,多生枝节,岂不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哪怕是现在等着加官进爵的唐明璜,保不齐也护不住被李茹盯上的人,而京都贺家不一样,京都贺家的老太爷是太后嬢嬢的眼前红人,两家又有深厚的血亲渊源,是那骄横的李茹也无法轻易下手的人物。
营帐外的虫鸣不倦,嘈嘈切切扰人心绪,唐明璜捻着眉心,仔细盘算着接下来的处境。
如今他已到了适婚年龄又恰立奇功,回京只恐陛下会为他下旨赐婚....万一是和那个李茹....
想到这,他头皮发麻,心下大骇,觉得此生仿佛看谁都一样,娶谁都一样,成亲嘛,终不过是跟父亲与何婉一样,举案齐眉,不苟言笑、相敬如宾的过一辈子,娶了贺琦总归不会让别家清白女子因此无辜丧命,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也罢,事已至此,他认命般摇了摇头,立刻提笔准备给何母回信,就说一切谨遵母亲大人教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云云。
……
大军继续前进,转眼将近半月过去,酷暑的余热已消。
唐明璜的队伍今日便可抵达柳县。
万青是跟在唐明璜身边时间最长的人,此人极其善于易容和追踪,因大军后日便要转成水路回京,为避免声张或引人注目,唐明璜便差遣万青提前一日前去柳县县衙告知一声。
正值午时,太阳毒辣,大军正在靠近柳县一里地的郊外休整,唐将军吩咐让休息一会,避免在烈日下行军,以防中暑。
刚下完令,唐明璜为了等待万青的消息,稍微走远了些,转身没入林中。
果不其然,一个人突然出现在唐将军身边,身手矫健,迅疾如风,未发出一点声响,定睛一看,他面前端端地站着一个丫鬟模样的人。
唐明璜嘴角抽了抽,扶额道:“褪回来吧,好久不见你女子装扮,我都有些不习惯了,先说正事,情况如何?”
万青讪讪的笑着,将凌云发髻取下,说道“回禀大人,属下尚未通传柳县县令,但一路上都听到了许多传闻,说……说将军您会暴毙身亡在柳县渝村……百姓不忍,都自发的为唐将军向神仙求取平安符,这平安符还要两文钱一个铜板。”
唐明璜听后微微挑眉,沉默半晌后陷入了思考。
万青看自家主子没发话,冒着傻气的说道“大军行军是机密,除了陛下,应该没人知道大军归京会从柳县经过,应该是自发为您祈福,若不是如此,我都不知道将军你人缘这么好,嘿嘿,会打仗就是厉害。”
听到这,唐明璜认为柳县渝村并不简单,他揉着眉心念着“是何人指使?卖平安符的是谁,我好端端的,仗都打完了求平安符又有何用?”
“回将军,是柳县渝村当地一个叫做赵子义的人画的平安符,这儿的人都叫他活神仙,此人说你命犯孤星,携带煞气,继续前行会暴毙身亡,传言已经快有半月了……那符我也买了一张,跟鬼画桃符似的看也看不懂,像是骗术,喏,你看……”
万青将符纸递给唐明璜后继续说“只是这人在一月前确实救活了一个将死的姑娘,那姑娘姓陈,连柳县的人都知道这回事儿”
唐明璜开口问“情况属实吗?”
“回将军,卑职也专门上那些给陈姑娘看过病的郎中还有陈家去求证了,郎中都说没救了当时,陈家那一家四口在我看来也都不像是混入了敌国奸细的样子,按照陈家的说法,这个赵子义,确实以他的仙术让那个陈鲤鱼姑娘起死回生了,甚至他还在您攻城之前就提前预言到您会攻破一十三城。”
万青是他的左膀右臂,行军打仗多年,跟着他什么形形色色的人没见过,若万青都说陈家没有问题,那至少说明那个赵子义确实有两下子,至少从鬼门关救下一个大多数郎中都束手无策的女子。
他从不信怪力乱神之说,这赵子义救人也许是碰巧,可这提前预言的本事又是从何而来?
思索无果,二人缄默。
唐明璜把将士们的生命看的比自己重要,此番继续前进怕是冒险之举,毕竟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万事还是小心为妙。
唐明璜取出水袋大口畅饮后,来回踱步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终于,他冷然道“万青,你跟着我一起前往柳县渝村秘密探查,命归京大军原地扎营,不得前行,听我指令而动。”
“是,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