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阳光明媚,可云知乐的心思却不如眼前这般景色郁郁葱葱,只觉得心底失落灰暗。

    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不久前的一场余震。

    三天前,云知乐以地质结构与建筑双博士的身份参加地震救援。

    本来一切顺遂,却在探测的最后一天发生特大余震,她因抢救一个小姑娘而失去了逃生的机会,被深埋于地底。

    为救人牺牲,云知乐并不后悔。但醒来后的局面,却让她不知所措,尤其是当下的场景。

    云知乐是被马车的颠簸惊醒的,当时她身边蹲坐着两个丫鬟,身穿古典服饰,皆泪眼婆娑。

    其中一个还嘟囔:“小姐体弱,本就不该出远门,都怪采菊你出的好主意。现下小姐昏迷不醒,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又该如何是好?”

    另一个丫鬟自是不肯背黑锅,辩解道:“怎么都成我的错了,当初的计划你可是赞成的。”

    听着两人的对话,云知乐迷迷糊糊,根本搞不清楚状况。此时,她脑袋一阵刺痛,当场傻眼,她似乎是穿越了?还穿越到了书中《熠熠生辉》的世界——景朝?

    《熠熠生辉》是一本美食探案文,其中讲述了女主宋瑾为其父翻案之难,她改厨学文,孤身考入大理寺,与皇权贵胄作斗争,最后揭露诚裕王谋反一案,并与大理寺少钦尉都林相恋的故事。

    而她附身的这位姑娘,在文中仅出现过一次,名字也叫云知乐。其唯一一次出现仅仅是在女主的回忆里。

    云知乐,乃当朝天子之师云甫清云太傅的嫡次女。她自小体弱多病却活泼,患有先天性气息薄弱症,因一次远途探亲劳累过度而消香玉陨,可谓天妒红颜。

    当时云知乐看小说时还唏嘘,却没想到自己跟这个小姑娘竟有着相同的命运。

    说起来,当朝太傅之女为何会在这荒郊野岭的马车上?整理思绪后,云博士只能感慨,果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原身虽为太傅之女,却自小体弱多病,被云夫人关在闺阁里娇养。

    景朝是新朝,建立至今也才三十七年,因此民风较为开化,女子也可上学、谋差。

    原身有个同父异母的姐姐云思涵,知书达理,温婉贤良,十二岁入国子监女学,常年霸榜文试第一,有“京城第一才女”之称。

    有个如此优秀的姐姐,待原身入学后,世人自是事事都要将二人比对。

    故此,原身这两年听得最多的几句话便是“云大姑娘如何如何”“不愧是太傅家的女儿…”“可要向你姐姐学习…”等等。

    两姐妹放在一起比较,原身成了拖后腿的那个。若两人感情好还成,可两人并非一道长大,云思涵自一出生就没了母亲,去了外祖家居住,入学后才回到云家。

    原身对于这样一个陌生又优秀的姐姐,感官自然不太好。可她性格单纯,想不出什么坏心思,只道“国子监里我比不上你,那我就换个地方远离你”。

    虽是要换学院,但也不能随便找一个学院降低自个儿的身份。

    于是,采菊出了个主意:“夫人的娘家是儒商世家江南仲氏,家中子弟皆就读于江南第一书院白鹿洞书院。我听说,白鹿洞书院人才济济,便是国子监也不能压他一头。不若,咱们姑娘就去江南上学吧。也让外人瞧瞧,可不光是庆绪阁那位有个厉害的外祖。”

    庆绪阁的主人便是云思涵,其外祖乃当朝礼部尚书。云太傅官场繁忙,对两个女儿管教甚少,云思涵能这般优秀,很难说不是其外祖方得远方尚书的功劳。

    采菊的提议被原身大大赞赏,但云夫人自是不会同意的。先不说自家女儿本就体弱,江南离京城这般远,小姑娘家若是在路上出了点差错,这辈子可就毁了。

    云夫人不同意,但原身性格执拗,竟拿着体己钱,带着两个小丫鬟,在路边随手雇了一辆马车就偷摸往江南去了。

    依照原身记忆里的时间,现下或许是走了一天一夜了。

    待云知乐捋完这些因果,不由心下庆幸:还好这车夫不是坏人。

    不然,这三个十五六岁小姑娘,身上带着大笔银钱,若是被奸人发卖,还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在太阳西斜之际,路边不远处终是出现了一个破败的驿站。

    采菊见此不由得松了口气,昨夜至今,马车赶路颠簸异常,她家小姐身体早就吃不消了,现下终于可以休息会儿了。

    她从包裹里掏出一枚印章,指引着车夫向驿站走去。

    “这是老爷的印章,我跟采玉打听过了,官道上每隔不远处便会有驿馆,官员家属可凭此副印章借宿官家驿馆,这样我们也能安全些。”

    采菊一边将行李搬下车一边解释道。

    云知乐对此无言以对,真不知该夸她聪明还是愚蠢。你说她聪明吧,她竟然敢伙同自家小姐离家出走;你说她笨吧,她还知道偷走印章走官道,以备不时之需。

    云知乐无奈扶额。

    待客的驿卒见到三位姑娘下马,便上前仔细核对了采菊手里的印章,认定其确为太傅令的副印后,自是将三人当成了座上客。

    “云姑娘这边请,给您三位安排的是三楼第二间房,是专门待女客的,小的每日都打扫,十分干净。床褥在柜子里,您也可以用自己备下的…一楼的后院是小厨房,每日卯时至戌时皆有热水……以上便是咱们驿站的格局了。您若是有其他需要尽可吩咐小的,小的一般在一楼大门右拐处值守。”

    驿卒将三人引至楼上,介绍了驿站的大体布局,便转身告退了。

    青竹推开房门环顾四周,掏出手绢擦拭了桌椅上的灰尘,引着云知乐坐下。

    她撇嘴轻声道:“环境也太差了些,咱姑娘何时这般落魄过,倘若夫人知晓,可不得心疼坏了。”

    采菊比青竹大上几岁,做事也更有章程。她从包袱里翻出两床薄被,迅速将床铺好。又白了眼面带怨色的青竹,嘱咐道,“你在这陪着小姐,我去厨房看看可有吃的。”

    云知乐自醒来后脑袋便晕乎乎的,等坐在房间里环顾四周时才有了股真实感。

    看来,她是真的穿越了。不然这些树、这些花、这些人和这个房间……怎么会如此逼真。

    其实,穿越总归是要比死亡好上数倍,至少她还能有知觉有感受。虽是穿到了封建王朝,但景朝文风开化,对女子的束缚并不多,且她还是太傅之女,处境并不算差。与其继续缅怀过往,不如珍惜当下来得快乐。

    没错,云知乐迅速地调节好心态,她向来是个乐天派。

    可等采菊端着吃食递给她时,云知乐好不容易做好的心里建设,再次崩塌了。

    “小姐,这驿馆实在是没材料,我简单做了碗汤面,你先垫垫。”采菊的声音清脆悦耳,甚是动听。

    但眼前的食物就——一碗清汤寡水的水煮面却让云知乐深感无力。

    她怎么忘了,景朝饮食并不发达,记忆里仿佛还停留在陶锅煮菜的阶段,就连铁锅等传统厨具都因为朝廷颁布的禁铁令而尚未普及。

    云知乐,顾名思义“乐知天命,故而不忧。”

    孤儿院的云妈妈给她取这样的名字,就是希望她能够一生无忧。而云知乐这一生,除了爱学习之外,这张嘴是最亏待不得的。

    想想以往,她可以为了一顿粥底火锅,单程开车两个小时前往凤城一尝美味。可将来,她却要依靠如此古朴的烹饪手法在景朝度过余生……

    这是什么样的人间惨剧?!

    云知乐只恨前世自己只会吃不会做,不能变身一代神厨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她本想委婉拒绝采菊递过来的清汤素面,可一日未进食的肚子却发出咕咕声提出抗议。

    云知乐只好端过灰旧的陶碗,嘴角咕嘟了声“谢谢”,这才小口小口的品尝起这碗只有盐水味的清汤面来。

    采菊瞧见自家小姐慢条斯理的进食,心中不由欣慰。好在她并未瞧见云知乐抽搐的嘴角,不然怕是要让她怀疑自己的厨艺。

    进食后,云知乐便休息了大半个时辰。再次醒来时,她感觉身体松快不少,脑中的眩晕也减轻了。

    看来,她已经开始适应这具身体了。

    青竹正依靠在桌边休息,听见云知乐醒来的动静,连忙起身上前,“小姐醒了,身体可还有不舒服?听驿卒说附近有个城镇,采菊去请大夫了。”

    云知乐的体弱是娘胎里带的毛病,青竹和采菊皆不敢耽搁,听说附近有城镇医馆,采菊便带着车夫去请。两人不愧是原身自小的丫鬟,照顾起人来确实尽心。

    云知乐摇了摇头,正欲开口,便听见驿馆楼下传来一阵躁动。

    急促又整齐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批十数个身穿兵甲的护卫停在了驿站门口,引得驿卒惊觉。

    领头男子长手一挥,身后的兵甲便高声询问:“今日可曾看见两名男子经过?”

    驿卒看着门外高头大马的侍卫,不禁两股战战,可他毕竟是个朝廷小吏,自觉有股子气魄在。

    驿卒定下心神,拱手道:“官人,咱们驿站身处京郊,乃离京的必经之路。每日来往之人虽不多,却也有十余数,路过的男子自是有的。可官人若是要寻些鬼祟之人,目前小的还未发现。”

    提问男子见眼前小吏说话条理清晰,不由抬头仔细打量对方,见他面色如常,便也不好发难,转头看向领头男子。

    领头男子眉头一皱,他瞧见驿馆后厨不断有炊烟升起,便知这驿站定是有客入住。他将手中的牵引绳一紧,两腿一夹马背,利落的跳下马来。

    驿卒瞧他这架势,倒像是匹虎豹直直地往驿馆里冲去,顿时感到紧张不已。但他也牢记自己的职责,立即上前拦住了领头男子,语气紧张道:“这位官爷,驿站里入住有三位女客,官爷身为男子,只身闯入有碍礼数。不若,先行前往账台登记一二。”

    领头男子被拦,神色十分阴郁,他眉头紧蹙,轻哼一声道:“我等奉诚裕王爷之命捉拿要犯,若其逃跑,你可担待得起?”

章节目录

女子入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冰淇淋团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冰淇淋团子并收藏女子入仕最新章节